有效教学:何谓(扈中平)
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八章 教学论
(2)讨论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 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 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意识。 要求: 选好讨论题目。 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 善于引导。
(3)谈话法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借 以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方法。 要求: 谈话前做充分的准备 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 谈话的内容应当是教学中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的问题 谈话的对象尽可能有代表性 谈话时适当地加以解释和说明 谈话结束后要善于总结。
(4)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自身情况,只有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需要和学习基础的教学方法才 能真正达到教学的高效率。
(5)根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1)发现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他认为学生应该在 课程中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也就是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而 基本结构的学习是不能简单地通过老师的讲授来学习的,要 通过学生的发现学习去构造。
六、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古代:个别教学 近代: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 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的概念 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教 师依据固定的教学时间表,用连续上课的方式,在同一时间 对全体学生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特点: 以班为人员单位; 以课为活动单位; 以课时为时间单位。
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 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由教师设计、组织并上‚课‛,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 系统完整; ④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 各科教学并加强教学管理; ⑤有利于学生彼此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形成健康的个性 品质.
(完整版)《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编上课教师的上课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概念1、教育:有意识的以影响人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广义)(8)2、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由专门教育机构承担,有专门教职人员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9)3、教育学: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它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的规律。
(15)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和学校教育的出现1、教育的产生(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15)2、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教育古代教育(学校教育开始出现)近代教育现代教育(20世纪后的教育)3、学校教育制度二、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和教育学萌芽(22)补充(8)2、西方教育学思想(23)补充(9)3、近现代教育思想发展和教育学的形成(26—31)教育学的建立(补10—11)补充4、当代教育学发展(12)5、教育学研究方法(13)第二章:人、教育、社会第一节: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与社会)(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有矛盾又有一致性)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1、矛盾性是指人认识、适应、改造社会的现有力量与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未来趋势对人的素质要求之间的差异。
(p34)2、矛盾表现:[1]社会发展方向力图规定人的发展方向(p35) [2]社会发展水平制约人的发展水平(人的发展水平往往落后社会发展水平)[3]社会的各级各类结构制约人才的各级各类结构[4]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与人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存在着不一致的矛盾[5]社会发展的状况和特点影响和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1、一致性是指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相互决定。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发展是人发展的结果。
人的社会实践是二者互动的中介。
(p36)2、一致性表现:(p36)[1]社会发展决定人的发展(社会历史条件是怎样的,人的发展状态大体就是怎样的)[2]人的发展也决定社会的发展(人有主观能动性,人也在改变环境,社会历史是人发展的结果,随人的发展而发展。
(题库3-分类)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学》(扈中平主编)(课程代码00442)
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学》题库参考教材:扈中平李方张俊洪主编,《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单项选择题(15题,15分,见题库一)二、多项选择题(10题,10分,见真题题库)二、改错题(填空题)(15题,15分,见真题题库)三、名词解释:(5道题目,20分)1.教育: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广义教育的外延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而其中学校教育是所有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
所谓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与其他教育活动比较,学校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同时,学校教育的可控性最强,具有明显的制度化。
3.教育学:从宏观上说,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从中观上说,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
从微观看,教育学是以广义的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4.传统教育:a)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构建了一个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按教育者的意图主动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严密的教育学体系,按这个体系实施的教育被称为传统教育。
他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4个阶段。
b)后赖恩把原来的第一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发展为:预备、提示、联想、概括、应用5个阶段。
19世纪后半叶流传甚广,对欧美教育有很大影响。
20世纪初传入中国。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模式称为“传统教育”或“旧教育”。
5.现代教育: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也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谈谈我对有效教学的认识
谈谈 我 对 有 效 教 学 的认 识
宋 爱 华 ( 威海 四中 山东威 海 2 6 4 2 1 1 ) 摘 要: 有效教 学, 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 积极价值建 构的前提 下其效率在一 定时空内不低 于平 均水 准的教 学。 有效教 ( e f f e c t i v e t e a c h i n g ) 的理念 源于2 0 世纪上半叶 西方的教 学科学化运 动 , 近 几年我 们也 开始大 力推 行有效教 学 , 很 多老师都在 积极地 进行 有效教学的探 索。 关 键词 : 有效教 学 教 师素质 有效教 学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3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9 7 9 5 ( 2 0 1 4 ) 0 5 ( c ) -0 1 6 5 -0 1 教 师 素 质有 效 教 学 就 是 在 符 合 时 代 和 个 体 积 极 价 值 建 构 的 前 提 下 其 效 率 在 一 定 时 空 内 不 低 于 平 均 水 准 的教 学 。 有 效 教 学 ( e f f e c t i v e t e a c h i n g ) 的理念 源于 2 0 世纪上 半 叶西方 的教学 科学化运 动 , 近 几 年 我 们 也 能力, 炉火纯青的教育艺术 , 这 些 都 是 衡 量 2. 1引导 学生 观察 生活 , 用 身边 的案例 提 高 教 师 专 业 素 质 的 重要 指 标 之 一 , 而 要 提 高 学 习 的 兴 趣 自身 的 课 堂 调 控 能 力 , 需 要 教 师 课 前 就 要 比如 在 讲 到 《 文 件 的 下 载 》时 , 有 个 叫 李 丽 的叔 准 备 充分 , 备好课 , 还 要备学生 , 从 学 生 情 李 丽 的 同学 提 出 了这 样 的 问 题 : 况出发 , 合 理地 安 排 教 学 内容 , 课 前 设 想 上 叔 最 近 买 了一 款 支 持 上 网看 优 酷 网 视 频 的
有效教学1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效益:取决于投入产出比 • 投入:时间,精力,物力; • 产出:考试,考核,升学,能力 的发展,学习习惯的形成,终身 发展能力和终身幸福。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引入的形式应以有利于学生的参与,有利于地 理学习不断深入的需要为原则,并符合学生的 年龄特点和认识层次。 引入环节的内容应承上启下,容易引发学生正 面的思考,能为顺利切入教学主题做好知识和 思维的准备。 教师应明确指出引入与本节课中教学的关系。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效教学策略
——引入环节
主持 嘉宾 吉小梅 周国华 赵韬夫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级教师 北京十一学校 高级教师 北京第二十中学 一级教师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1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 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 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 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 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 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 “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 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 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 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引入的形式应以有利于学生的参与,有利于地 理学习不断深入的需要为原则,并符合学生的 年龄特点和认识层次。 引入环节的内容应承上启下,容易引发学生正 面的思考,能为顺利切入教学主题做好知识和 思维的准备。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等)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等)第一讲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日常用法凡是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能够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我们都可以用教育这个词来表述它。
这只是“教育”的日常用法。
(二)“教育”的词源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把它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三)“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
教育的一般性定义(广义性定义)教育就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它与广义的教育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和制度化的特点。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二、教育的构成(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三、教育的形态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
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从而使得教育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划分教育形态的标准大致有三个:一是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制度化的教育和非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
二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现代教育学第4章(扈中平的现代教育)1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 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 (三)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对立的根源以 及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 首先是社会现实; • 其次是理论根源。 • 三、教育目的的价值观 • 所谓教育目的观,即人们对教育目的的根本性看法,主要 指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规格质量的基本价值取向。 • 三大社会文化思潮:人文主义、科学主义、科学人文主义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实践
• • • • 本节课后思考与作业 1、建国以后教育的目的和精神是什么? 2、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基本构成包括哪些? 3、素质与素质教育各自的内涵是什么?素质教育的基本 特征是什么?
• •
• •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实践
• • • • • • • 三、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基本构成 (三)“五育”之间的关系 1、“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 2、“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3、“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 (四)当前我国教育目的的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过渡的应试倾向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素质的多方面、多层次和 多样化的自由和谐的发展。其内涵包括四个方面: • 1、完整发展 • 即人的最基本素质的整体发展。 • 2、和谐发展 • 即人的最基本素质的协调发展。 • 3、多方面发展 • 即人的各素质要素在主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的多样化发 展。 • 4、自由发展 • 即人的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述
• 三、教育目的功能 • 教育目的的功能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 教育目的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一)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 对教育的社会性质、对人的培养、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 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 • (二)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 通过确定价值方式、通过标准的方式、通过目标的方式进 行调整。 • (三)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 对教育变异情况的判断与标准、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现代教育学第6章(扈中平的现代教育)
第一节 教师
• • • • • • 本节课后思考与作业 1、教师劳动特点有那些? 2、教师地位内涵及内容是什么? 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的内涵是什么?各自包括那些内容? 4、教师专业特征 5、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内涵是什么?或说包括那 些内容? • 6、教师专业发展内涵是什么? • 7、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包括那些阶段? • 8、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那些?
第一节 教师
• • • • • 一、教师职业的历史沿革 (一)教师职业产生和发展历程 4、西方 ⑴拉萨尔在法国创办世界第一所教师培训机构,德国也在 1684年首办教师讲习所——师范教育的兴起标志着教师职业 专业化开始。 ⑵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便实行了教师资格制度,对 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提出了入职要求和进行选择、确认,标志 着教师职业的专业水平大大提高。 (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1、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提出。是指加强教师 专业性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教师职业专业化 和教师专业发展。
• • • • • • • • • • • • • • • 六、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3、关注阶段理论 由美国学者富勒(Fuller,F)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 ⑴他和鲍恩共同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四阶段模式: 教学前关注阶段; 早期生存关注阶段; 教学情境关注阶段; 关注学生阶段。 ⑵叶澜把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五个价段: “非关注”阶段; “虚拟关注”阶段 “生存关注”阶段 “任务关注”阶段 “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 • • • • •
•
第一节 教师
• • • • • • • • 三、教师的地位、权利与义务 (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教师的义务 概念 教师的义务是指教师依法应尽的责任。 教师的义力包括: ⑴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⑵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 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⑶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 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 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⑷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 等方面全面发展。 ⑸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 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⑹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浅谈什么是是有效教学
浅谈“什么是有效教学”柏梓中学汪伯章有效教学是课改背景下的一个很值得讨论的话题。
究竟什么是有效教学?我以为站在不同的角度,有效教学就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
从历史学科的本体论角度看,历史是讲述人们对过去发生事情的了解和认识,将历史的这种概念具体应用到历史课堂上来,有效教学是不是能这样说,即它指的是在历史课堂上,历史教师有没有客观地让学生了解到过去发生的史实,以及能否让学生以历史的意识、历史的思维、历史的观点等来正确认识这些史实。
能做到这些,就是有效的历史教学。
从历史教材的角度看,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媒介,它的编写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辛勤努力而撰写成的,作为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和教材的开发者,有效教学是不是能这样说,只要历史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并向学生准确地介绍教材内容,那就是有效的。
从受教育者的学生角度看,新课改强调要改革以往教材过于成人化的倾向,教学要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据此,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有效教学就是教育的要求必须要适当,只要与学生的心理水平、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为核心的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有效地维持学生最佳学习心理状态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
从历史教师教学方式的角度看,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上与以往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大力提倡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据此,是不是能这样讲,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历史教师以转变教学方式为契机,大力实行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要途径的学习方式。
从教育的目的看,历史教学的指针最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诚如《中国历史参考》主编任鹏杰老师所说,“现在”和“思想”是人生必备的坐标与准据,“历史教育必须助人认识自己、做好自己。
”也就是说,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分数而分数,简单的机械的考试和分数并不一定能够反映有效的历史教学,有效的历史教学是要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在强调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学习的同时,也要无形中使学生形成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现代教育学第四版扈中平
现代教育学第四版扈中平简介《现代教育学第四版》是扈中平教授编写的现代教育学教材,是中国教育界的经典之作。
该书是对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系统总结和全面阐述,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学术水平。
本文将从书籍的主要内容、作者的背景和贡献以及对现代教育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主要内容《现代教育学第四版》全书共分为十章,内容涵盖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教育发展的规律、教育学研究的方法、教育原理、教育目标与课程设置、教育评价、教育治理与管理等方面。
其中,作者对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发展的历史、教育的战略意义以及教育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此外,书中还对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建议。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概念清晰明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通过对现代教育理论的系统阐述和深入探讨,读者能够深入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拓宽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教育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背景和贡献扈中平,中国教育学家,现代教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扈中平教授长期从事教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
他曾任教于多个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并在教育学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扈中平教授在《现代教育学第四版》一书中,对现代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重要的创新和完善。
他提出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明确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并通过对教育实践的深入观察和分析,总结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实用性的教育原则和规律。
此外,他还对教育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为读者深入了解教育学的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参考。
对现代教育学的影响《现代教育学第四版》一书的出版对现代教育学的发展和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这本书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现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其次,扈中平教授在书中提出的一系列教育原则和规律,为实践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现代教育学第3章(扈中平的现代教育)
第一节 教育规律
• 二、教育规律的理解 • (二)教育规律的或然性 • 一方面,复杂性科学的发展表明,事物内部诸要素以及事 物之间的联系更多的是因果不等当性,由于对初始条件的 敏感性依赖和“蝴蝶效应”,事物往往处于不断的变化之 中,呈现出多样性,并且不可逆。 • 另一方面,人类的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发散性的,尽管 人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指向是集束的,但活动过程是不唯一 的,是发散的。 • (三)教育规律的价值性
第二节 教育原则
• 二、现代教育的一般原则 • 人道性原则、个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民主 性原则等。 • (一)人道性原则 • 概念 教育的人道性原则,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珍 重学生的生命、学生的幸福,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 利,使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充满仁爱、人道精神和生命的 意义。 • 贯彻要求: • 1、满足学生作为人的正常而合理的需要。 • 2、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 3、创造旨在培养人性的留有余地的学校生活。 • 4、有意识的培育学生的人道精神。 • 5、向学生提出严格而合理的要求。
第三节 教育艺术
• 二、教育的言语艺术 • (三)教育幽默 • 概念:教育幽默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运用各种奇巧的、 出人意料的或引人发笑的语言、动作、表情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教育 信息的一种教育艺术。 • 幽默意境的形成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制造悬念、铺垫渲染、 出现反转、产生突变。 • 教育幽默的表达方式有四种:表情幽默、动作幽默、书面 幽默和口头语言幽默。
第二节 教育原则
• 二、现代教育的一般原则 • (二)个性原则 • 概念 教育的个性原则,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 的差异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并有意识的培育学生的个性。 • 贯彻要求: • 1、端正对个性的认知。 •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 3、处理好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 4、培养学生的特长。
试论初中语文有效教学内涵
试论初中语文有效教学内涵作者:佘勇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32期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养成为教育教学实践的根本要求,教育专家从多层面探索了涵盖多种学科的理论,并努力使之成为教师实际教学中的指南,教师一直致力于理论和实际的协调统一,努力让教学过程“与时俱进”。
在实践中,笔者和大多数教师一样常常感觉是跟在理论后面赶路,虽然是气喘吁吁,但是效果却不很显著。
直到一个全新的名词的出现,才有了“他乡遇故知”的感受。
“有效教学”这个词在短时间之内迅速“走红”,随便在百度中输入这个名词,在0.001秒之内找到了相关网页达到1 440 000之多。
几乎所有教师都在试图根据自己的实践理解这个名词,丰富这个名词的时代内容,并用这个名词解释自己已有的经验或解开自己尚存的困惑。
笔直只是一个好在初三语文教学一线工作好多年的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把“有效教学”诠释到理论的层次,只能就自己的学养和学生的实际,做如下理解。
一、“有效”的语文教学的衡量标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有效”内涵的抽象性。
语文教学的母语性和终身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有效”缺失了阶段性的衡量标准。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深知分数对于学生、学生家庭的价值远远大于社会的理解,很少有人敢在中考中做自己的教育实验。
如果失败了,自己将长期受到职业良心的谴责;即使是万一成功了,也是胆战心惊后怕。
中考成为现下义务教育阶段的结束语,成为始终悬在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心头的剑。
任何尝试都是一种冒险,任何不冒险造就的始终是时代的落伍者。
这种矛盾构成了初中语文教学本不该成为却成既成事实的“主旋律”,这不能不说是眼下最大的瓶颈。
我们无法改变中考这个历史性很强的名词主宰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的现实,我们只寄希望于出卷人既注意与时代同步的导向,又在意于命题思路的渐进改革。
在中考面前,我们是被动地适应。
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任何被动的工作都难以产生积极的效应,所以我们只有在实践中练就我们的本领,才能努力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理想境地。
(OK)第8章_教学理论-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主讲:郭孔生)
第一节 教学概述
3、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智育的关系(P262,领会)
• 教学与教育两个概念既相联系又相区别。教育指一切培养人 的活动。广义的教学所指与教育一词的含义没有什么区别, 但在狭义上,教学专指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活动, 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已经从教育概念中分化了出来。 人们往往把教学和智育两个概念混同起来,其实教学与智育 是两个既有联系但又不同的概念。智育是指向受教育者传授 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专门发展受教育者智力的教育 活动。教学是智育的一条主要途径,但并不等同于智育。讲 教学,突出的是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而讲智育,突出 的是它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代教育学》第八章 教学理论 主讲:郭孔生
(二)教学系统的要素
(P269-271,识记)
• 1. 教师:课程研制者 教学活动组织者 设计 评价 加工 • 2. 学生:学习的主体 学习 内化 反馈 调节 定向 • 3. 内容: 中介 • 4. 环境:条件 物质环境 社会环境 心理环境(观念 学 风 课堂气氛)
《现代教育学》第八章 教学理论
主讲:郭孔生
三、现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 (P265-267,领会)
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全面和谐 整体的人)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现代教育学》第八章 教学理论 主讲:郭孔生
四、教学过程的本质
•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相对教学过程的现象而 言的,后者是指教学过程外在的、可以为 人感知的各种联系和各种形态,而前者则 是指教学过程内在的、只能为人的思维把 握的关系和属性。(P281,识记)
有效教学汪国虎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促进师生交流
通过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教学 效果。
04
CHAPTER
有效教学的评估与反思
学生评估
1 2
学生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 活动,能否主动提出问题。
学习成果
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了解学生对知 识的掌握程度。
未来有效教学的发展方向
01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有效教学将更加注重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利
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在线学习平台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02
个性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未来有效教学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的探索与实
践,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03
跨学科教学的整合
未来有效教学将更加注重跨学科教学的整合,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幽默风趣
汪国虎善于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表情,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严谨认真
汪国虎对待教学工作严谨认真,注重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保 证教学质量。
开放包容
汪国虎具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观点,鼓励学生提出 问题和质疑,促进课堂互动和知识共享。
06
CHAPTER
总结与展望
3
学习动机
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他们对学科的兴趣和 热情。
教师自我评估
教学内容
评估自己是否清晰地讲解了知识点,是否提供了足够的实 例和案例。
教学方法
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传递 知识。
教学态度
评估自己的教学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是否对学生负责。
有效教学之语文课堂
有效教学之语文课堂佘岚纵观现在的课堂,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师教得辛苦课堂效果却不尽如意。
于是让课堂教学扎实有效起来,就成了每一位教师应该认真实践并努力达到的教育理想。
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标准是什么?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有哪些?对此,我想谈谈个人的认识和想法。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界定:什么是有效教学?专家说:有效教学是人们在特定教学价值观支配下,依据教学研究的成果所描述的一种理想的教学愿望。
它既是一整套为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也是一套用以评价教与学效果的标准。
狭义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圆满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很好的掌握目标中的知识点,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考试中能取得较高的分数。
------应试教育下研究的课题广义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活动。
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进步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我的理解:所谓“有效教学” 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学习要有效果,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
也就是指能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好”到“好”,从“简单理解”到“深刻领悟”的教学。
从教的角度而言,有效教学应该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从学的角度而言,有效教学应该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愉悦地获得最大的进步或发展。
二、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途径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
当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观念旧,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
二有惰性,常有“拿来主义”,鲜有创新精神。
三是关注点有偏差,教学时只关注教,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
四是反思少。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必然要求教师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883年,美国科学家罗兰在美国《科学》杂 志上撰文,有几句话非常刺激。他说:“如果 停止科学的进步,只留意其应用,我们很快就 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多少代人以来他们都没 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应用,却从未 追问过原理,这些原理就构成了纯科学。中国 人知道火药应用已经若干世纪,如果正确探索 其原理,就会在获得众多应用的同时发展出化 学,甚至物理学。因为没有寻根问底,中国人 已远远落后于世界的进步。”(饶毅.中国科 学水平还有很大差距[N].文汇报,2012-6-8)
• 案例二:有这样一节数学课,教师津津有味地讲完了 例题,然后问学生是否听懂了。这时,大概只有一半 左右的学生说听懂了。没有听明白的学生原本以为教 师还会把那道例题再讲一遍,谁知教师却说:‚有一 半同学听懂就不错了,没有听懂的同学自己课后再看 看书,看了书还没有懂的同学就问问听懂了的同学。‛ 后来,学生适应了教师的做法。学生反映,有些学习 内容,教师讲一两遍就听懂了。有些内容,教师讲再 多遍也听不懂。但听不懂教师讲并不意味着听不懂同 学讲;听不懂别人讲,并不意味着自己看不懂。因此, 现在学生们都习惯于自己寻找多种方法来学习,而不 是单纯地寄希望于教师的讲授。(记者.寻找教学缺失 和过度教学的中间地带[N].中国教育报,2009-12-18.)
• 有效教学的价值指向无疑应该是源自生的 发展,特别是学生内在素质的健全、和 谐发展,包括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 兴趣的生长、思想的积淀、智慧的养成、 思维的改善、个性的形成、潜质的开发、 人格的涵养,特别是学生内在素质、深 层素养的发展。
“1+1还能等于几?”
• 一中学校长到德国考察,去一间小学听了一节一年级 的数学课,内容是‚1+1=2”:老师用苹果、糖块教完 1+1=2后,竟轻声地问孩子:‚请同学们再仔细想想, 1+1还能等于几呢?‛这一问,孩子们都来了精神,有 的交头接耳,有的歪着脑瓜想。不一会儿有只小手举 起说:‚把两个1并起来就等于11。‛老师热情地鼓励 了他后问道:‚并起来是不是加啊?‛‚不 是!‛‚对,要加才行。‛这时又一只小手举起来。 老师让他站起后,他大胆地走到讲台前拿起一块糖剥 了纸放进嘴里,接着又拿了块糖举高向同学们示意后, 剥了纸又放进嘴里,然后鼓着嘴巴说:‚一会儿糖化 了,1+1不就等于0了吗?‛看到他的表演和令人绝想 不到的回答,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笑了。老师夸奖这孩 子肯动脑筋,会想点子,先让同学们为他鼓掌后,才 指出糖即使化了,但吃到肚里的仍然是‚两块‛, ‚1+1只能等于2。‛接着他又简单介绍了以后学电脑 要用到的二进制中,1+1=10,但这10还是常用十进制 里的2。
• 中国古代要求三年治丧,实际上从未成为普遍, 但国家总是提倡。一次孔子上课,说到此话题。 一个叫宰我的学生对孔子说,三年守丧时间太 长(实为25个月,进入第三年的第一个月即 结束),三年君子不问礼、乐,礼必坏,乐必 崩。孔子说三年不长,你不守三年,能安吗? 宰我不给老师面子,说:“安!”孔子很生气。 宰我愤然离开教室。孔子又在其他学生痛斥宰 我。
• 一种教学对学生掌握知识是有效的,但对培养 学生能力并不一定有效,反之亦然;一种教学 对培养学生能力是有效的,但对关照学生兴趣 并不一定有效;一种教学对激活学生思维是有 效的,但对学生接受结论并不一定有效;一种 教学对这部分学生是有效的,但对另一部分学 生并不一定有效;一种教学对当下是有效的, 但并不一定对长远有效;一种教学对应对考试 是有效的,但对素质发展并不一定有效……。 • 有效教学有意识、无意识的总有一个价值立场、 价值选择和价值取舍(包括价值综合)的问题。
• 《木兰诗》上了两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口诵心记,十 分喜爱。谁知课要结束时小唐在座位上叽咕开了:‚写 得倒蛮好,不过是假的,吹牛。‛话音刚落,教室里开 了锅,七嘴八舌,都冲我来了:‚同行十二年,不知木 兰是女郎,根本不可能。‛‚‘十二年’,这么长的时 间同生活同打仗,怎么会认不出是女的呢?‛‚不说别 的,一洗脚就会露馅,小脚怎么藏得住?‛在一偏喧嚷 声中我说了一句:‚南北朝时妇女还不裹小脚。‛课堂 上刹时安静下来。约摸几秒钟光景,小陶首先站起来一 本正经地问:‚那么,中国妇女什么时候开始包小脚 的?‛其他同学顿时活跃起来,说:‚是啊,哪个朝代 啊?‛我被问懵了。备课那会备到包小脚这个问题呢? 课后查阅了好些书,在《陔余丛考》中查到了‚弓足‛, 方知一般地说,妇女弓足起于五代,‚李后主令宫嫔 (pin)窅(yao)娘以帛绕脚,令纤小作新月状,由是 人皆效之‛。(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特级教师笔记 [A].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1.)
二、有效教学与教学的多元性
• 教学的多元性主张教学的民主、平等、自由和 开放,提倡结论的多样性和获得结论的方式的 多样性,强调求异,追求个性,宽容另类,鼓 励创新,反对教学的单一性、专制性以及无条 件的求同和以循旧性和强制性为前提的统一性。 • 而一元性教学充斥着专制性、等级性、强制性、 封闭性、循旧性和排他性,一味地和无条件地 强求认同和统一,追求结论和获得结论的方式 的唯一性。一元性教学是封建教育的基本特征 之一。
• • • •
《乌鸦喝水》 《潘金莲的选择》 达尔文的进化论 菲律宾墓碑的两面(麦哲伦:侵略者与 文明的传播者) • ‚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 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三、有效教学与“教学过 度”
• 教学过度,即过度教学。无效或低效教学有两 个主要来源:一是过度教学;一是教学缺失。 特别是过度教学,有更多的迷惑性,而且对学 生发展的伤害也更大。 • 为什么说过度教学有迷惑性呢?因为在传统观 念中,人们更容易原谅做事过度的人,没有功 劳也有苦劳,虽然人人都明白“过犹不及”的 道理。为什么过度教学对学生更具伤害性呢? 因为过度教学很容易导致机械重复、负担过重、 兴趣丧失。
• 以教代学的教学观比较重教师的教而轻学生的 学。教师习惯于、热衷于越俎代庖,辛苦教师 一个,方便学生大家。一堂好课通常要求做到: 教师讲得头头是道、条条有理、左右逢源、滴 水不漏,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明明白白、细 致入微,重点、难点、关键更是要讲透、讲 “烂”、讲“化”,讲得学生当堂消化,不给 学生留下疑难问题。这样的教学就是向40分钟 要效率,就是高效。这对于掌握知识来讲的确 高效,但对学生发展来讲却可能是低效乃至负 效的。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失去了许多必需的经 历、体验、感受,以及质疑、分析、判断、选 择。
有效教学:何谓“有效”?
华南师范大学 扈中平
一、“有效”的关键是有 价值
• “有效教学”作为一个概念,在没有赋予 其特定价值之前它只是一个中性词,但 在教育的现实背景和具体场景中,有效 教学总是具有其价值取向的。某种教学 行为在一种教育价值观看来是有效的, 而在另一种教育价值观看来却可能是无 效、低效乃至是负效的。
四、有效教学与“教学缺 失”
• 教学缺失指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到位、不 充分,使得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缺失主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轻教学过程;二是以教代 学。
• 教学的过程是相对于教学的结果而言的。教学 的结果即教学所以达到的目标,教学的过程即 为达到教学的目标所需的必要经历和体验。有 效教学不仅要追求结果,更要看重过程。总的 讲,我们的教学是重结果轻过程,总想千方百 计简化过程,直奔结果。对于功利化的中国文 化来讲,重结果轻过程也是中国人一种普遍的 生活态度。
• 教学缺失的另一个表现是由普遍而严重 存在的“以教代学”造成的“教过度而 学不足”:过度与缺失同时存在,即教 的过度与学的缺失并存。
• 所谓“以教代学”,就是教师用自己的 教过多地替代了本应而且也可以由学生 通过自己的学而完成的工作。现实中, “学的过度”与“学的缺失”也是并存 的(学习负担的过重与过轻并存),严 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也严重降低了教 学的整体有效性。
• 教学总是指向人才培养的,人才总有一 个质量的问题,而人才质量归根到底是 一个人才的价值问题。比如按中国教育 价值观来说是好学生,按美国教育价值 观来说就未必是好学生,甚至是差学生。 • 中美基础教育质量孰高孰低?
• 所以,“有效”的关键是有价值,离开价值谈 “有效教学”,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因为任何教学都想追求效果和效率,这是不言 而喻的,关键是要追求什么价值的效果和效率。 • 对于指向培养顺民、奴才的教育来说,灌输、 接受、积累、理解、重复、求同的一元化教学 就是“有效”的;对于指向培养具有主体性、 个性和创造性的人的教育来说,多元化教学就 是有效的。 • 基于满足于知识功利和知识应用的教学对受教 育者的近期谋生和社会的制度稳态是有效的; 基于满足于好奇心和为真理而真理的教学对科 学发展和文明进化是有效的。
演绎法与归纳法
• 杨振宁先生在对中美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时说, 他刚到美国时对美国学校的教学方法很不适应, 原因是中国学校的授课总是先将一种无可臵疑 的理论提出来,然后再用这个理论去解释相关 的现象,以此来证明这个理论的唯一正确性。 比如,先学了某种电学理论,再用这个定论去 解释闪电等有关电的现象。他把这种方法称之 为演绎法。而在美国,教师往往是先讲有关电 的现象,然后再给出多种理论来解释,至于哪 种理论更具有解释力,这需要师生共同分析、 比较和选择。他把这种方法称之为归纳法。这 种教学方法不预设结论,倡导教学的多元性。
• 过度强调“双基”,很容易导致迷信权威和思 维定势,造成学生盲目服从、思想僵化;很容 易导致教学的机械重复和训练的模式化,造成 学生负担过重、兴趣丧失;很容易导致评价的 一元化和结论的标准化,造成学生过于趋同、 从众、死记硬背和谨小慎微。 • 这样的“基础扎实”,总体上讲是得不偿失, 代价过大,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学生的主 体性、创造性、个性、兴趣甚至身心健康为代 价换来的。
• 按照传统教育或封建教育的价值观,一 元性教学是比较有效的。因为这种教学 不仅在培养学生无条件的顺从性、认同 感方面很有效,而且在促进学生知识积 累方面也比较有效,既有效果,也有效 率。一元性教学对教师素质和教师发展 的要求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