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三版名词解释(黄杏元)
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设计)

第8章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设计一、名词解释1.数字地球答:数字地球是用数字化的形式对地球表层及其空间甚至于地表以下某些特征的一种抽象描述的模型,是地球诸要素信息的数字集合。
2.OGC答:OGC即Open GIS协会。
其目的是使用户可以开放地操纵异质的地理数据,促进采用新的技术和商业方式来提高地理信息处理的互操作性。
OGC会员主要包括GIS相关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制造商,数据生产商以及一些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等,其技术委员会负责具体标准的制定工作。
3.数字地球答:数字地球是把浩瀚复杂的地球数据加以数字化、网络化,变成一个地球信息模型计划。
是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多种分辨率、三维的地球表达,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
其核心思想有两点:①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②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4.虚拟地理环境答:虚拟地理环境简称VGE,是基于地学分析模型、地学工程等的虚拟现实,它是地学工作者根据观测实验、理论假设等建立起来的表达和描述地理系统的空间分布以及过程现象的虚拟信息地理世界,一个关于地理系统的虚拟实验室,它允许地学工作者按照个人的知识、假设和意愿去设计修改地学空间关系模型、地学分析模型、地学工程模型等,并直接观测交互后的结果,通过多次的循环反馈,最后获取地学规律。
5.电子地图答:电子地图是当纸质地图经过计算机图形图像系统光——电转换量化为点阵数字图像,经图像处理和曲线矢量化,或者直接进行手扶跟踪数字化后,生成可以为地理信息系统显示、修改、标注、漫游、计算、管理和打印的矢量地图数据文件,这种与纸地图相对应的计算机数据文件称为矢量化电子地图。
6.Web地理信息系统答:Web地理信息系统是Web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即利用Web技术来扩展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项新技术。
从WWW的任一个节点,Internet用户可以浏览WebGIS 站点中的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进行各种空间检索和空间分析。
GIS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系统(华东师00)GIS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采集、存储、显示、处理、分析、输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为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持。
简单地说,GIS就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管理和应用地球表面的空间信息,它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和人员组成的有机体,用于高效地采集、存储、更新、处理、分析和显示各种类型的地理信息。
(李满春、任建武、陈刚、周炎武,《GIS 设计与实现》)2.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它属于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
(黄杏元、马劲松,《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电子教案》)3.地理信息科学(南大98、南师99)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地理信息科学在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同时,还指出了支撑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4.地理数据(武大04)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的数据,主要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和表格等。
(李满春、任建武、陈刚、周炎武,《GIS设计与实现》)5.地理信息流(武大06)即地理信息从现实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数字世界(GIS),最后到应用领域。
(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6.数据(北大06)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客观对象的表示,是信息的表达,只有当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7.信息系统(北大98)是具有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它能够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有用的信息。
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科学答: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理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学科。
地理信息科学在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同时,还指出了支撑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2.地理信息流答:地理信息流是指地理信息从现实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数字世界,最后到应用领域的流动传递过程。
它是由于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产生的,它依附于物质流和能量流而存在,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纽带,有了它地理信息系统才能转动。
3.数据答:数据是一种未经加工的原始资料。
数字、文字、符号、图像都是数据。
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则是数据的内涵意义,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只有当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4.信息系统答:信息系统是具有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它能够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有用的信息。
在计算机时代,信息系统部分或全部由计算机系统支持,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要素。
5.计算机网络答: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按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及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简单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
6.数据字典答:数据字典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为简单的建模项目。
简而言之,数据字典是描述数据的信息集合,是对系统中使用的所有数据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7.信息答:信息是指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是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二、简答题1.GIS与MIS,CAD的异同点。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笔记黄杏元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笔记黄杏元自己看吧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1 学科特点GIS是一门典型的交叉性学科因此,学生要学好GIS,首先必须要做好“GIS” Gentlemanlike, Intelligence, Smile。
GIS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重视技能训练,重点掌握ArcInfo等基础GIS软件的操作和使用。
GIS是一门迅速发展中的学科因此,要经常阅读有关的文献资料,掌握GIS学科的发展趋势,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2 数据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的抽象表示,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各种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它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只有当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表达,信息则是数据的内容。
3 地理信息是指表示地理环境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象和图形等的总称。
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它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
4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简单的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第二节GIS的基本构成及功能1系统硬件由主机、外设和网络组成,用于存储、处理、传输和显示空间数据。
2系统软件由系统管理软件、数据库软件和基础GIS软件组成,用于执行GIS功能的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输出等操作。
3空间数据库由数据库实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用于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查询、检索和更新等。
4应用模型由数学模型、经验模型和混合模型组成,用于解决某项实际应用问题,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本功能:ω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ω数据处理和变换;ω空间分析和统计;ω产品制作与显示;ωω二次开发和编程。
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3版)课后习题-第一章至第八章【圣才出品】

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3版)课后习题-第一章至第八章【圣才出品】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1章导论1.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它与一般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有哪些异同点?答:(1)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2)与一般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异同点地理信息系统隶属于信息系统,属于空间信息系统。
它与非空间信息系统(如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它能够处理空间定位数据,并且其存储和处理的信息是经过地理编码的。
具体如下:①GIS与机助制图系统机助制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基础,它涉及GIS中的空间数据采集、表示、处理、可视化甚至空间数据的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制图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析方面。
一个功能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数字制图系统的所有功能,此外它还应具有丰富的空间分析功能。
②GIS与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GIS除需要功能强大的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之外,还需要具有图形数据的采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等功能。
因此,GIS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比一般事务数据库更加复杂,在功能上也比后者要多得多。
③GIS与CAD系统二者虽然都有参考系统,都能描述图形,但CAD系统只处理规则的几何图形、属性库功能弱,更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
④GIS与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是专门用于对遥感图像数据处理进行分析处理的软件。
它主要强调对遥感栅格数据的几何处理、灰度处理和专题信息提取。
这种系统一般缺少实体的空间关系描述,难以进行某一实体的属性查询和空间关系查询以及网络分析等功能。
2.地理信息系统有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有哪些?试举目前广泛应用的两个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例,列出它们的功能分类表,并比较其异同点。
答:(1)系统组成地理信息系统,一般包括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
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3版知识点总结笔记课后答案

第1章导论1.1复习笔记一、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1数据与信息(1)数据与信息的基本概念①数据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不仅包括数字,也包括文字、符号、图像和声音等。
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其格式随存储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②信息a.狭义信息论是指“两次不定性之差”,即人们获得信息前后对事物认识的差别;b.广义信息论认为,信息是指主体与外部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切有用的消息或知识,是表征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即是广义的信息概念,它不随数据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③数据与信息的关系a.数据是信息的表达形式,是信息的载体;b.信息则是数据中蕴含的事物的含义,是数据的内容;c.数据只有通过解释才成为信息。
(2)数据处理与解释①数据处理的定义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等操作。
②数据处理的目的a.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输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b.把数据加工成对正确管理和决策有用的数据;c.把数据编辑后存储起来,以供后续使用。
③数据解释需要人类的智慧,包括学识和经验。
(3)信息的特点①信息的客观性任何信息都是与客观事实紧密相关的,这是信息的正确性和精确度的保证。
②信息的适用性信息对决策十分重要,地理信息系统将地理数据收集、组织和管理起来,经过处理和分析变为对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的有用信息,这是由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明确目的性所决定的。
③信息的传输性信息可以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传输,既包括系统把信息传送至终端设备,也包括信息在系统内各个部分之间的流转和交换。
④信息的共享性信息可以传输给多个用户,而信息本身并无损失,这为信息的并发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2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1)地理信息①地理信息与地理数据的概念a.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重点黄杏元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一章1、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情的特征和状况..2、信息是指主体与外部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切有用的消息或知识;是表征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21 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表达式;是信息的载体..22信息的特点:a.信息的客观性;b.信息的适用性 ;c.信息的传输性; d.信息的共享性.3、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分析和预测等操作..4、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5、地理信息的特征: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序特征..6、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7、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8、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与演示、二次开发和编程..最基本功能: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9、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功能: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辅助决策..10、GIS发展状况:1、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一门综合性技术2、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化的发展势头强劲3、地理信息系统网格化已构成当今社会的热点4、信息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章1、空间数据的分类:1按数据来源:地图数据;影像数据;文本数据..2按数据结构:矢量数据;栅格数据..3按数据特征:空间数据;非空间属性数据..4按几何特征:点;线;面、曲面;体2、按数据发布形式:数字线画图DLG;数字栅格图DR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3、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①空间特征:指地理现象和过程所在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几何特征;以及与相地理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关系..②属性特征:指地理现象和过程所具有的专属性质..③时间特征:指一定区域内的地理现象和过程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4、空间数据的基本信息:P441三条呈不同分布状态的交通线:一条近乎直线C1和C2组成;一条呈S形C3;另一条为环状C4..表示它们在地球表面上呈不同分布状态;称为定位信息..2三条分别具有不同等级的交通线:近乎直线的C1和C2为主干道;呈S形的C3为次干道;成环状C4的为支路;称为属性信息..3三条互相具有关联关系的交通线:主干道和次干道在节点N2处相连接;主干道的节点N1和N2相邻接;节点N2分别与三条弧段C1、C2和C3相关联等;称拓扑信息..5、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包括:(1)拓扑邻接: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相同类型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2)拓扑关联:指存在于不同类型空间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3)拓扑包含: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相同类型但不同等级的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6、空间拓扑关系的意义:1根据拓扑关系;不需要利用坐标或计算距离;就可以确定一种地理实体相对另一种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关系;2 利用拓扑数据有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3可以利用拓扑数据作为工具;重建地理实体..7、空间实体的表达方法种类:点、线、面、曲面和体基本形式:矢量和栅格矢量数据结构是利用欧几里得Euclid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此数据组合方式能很好地表示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特征;精确度高;数据存储的冗余度低;但对于多层空间数据的叠合分析比较困难..栅格数据结构表示的是二维表面上地理要素的离散化数值;每个网格对应一种属性..其空间位置用行和列标识..8、矢量数据:优点:能很好的表达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数据精度高;存储冗余度低..缺点:对于多层空间数据的叠合分析比较困难..栅格数据:优点:表达地理要素比较直观;容易实现多层数据的叠合操作;便于与遥感图像及扫描输入数据相匹配使用..缺点:对于网络分析比较困难..9、矢量数据结构与栅格数据结构的比较10、游程编码:指栅格矩阵一行内相邻同值栅格的数量;也称行程;游程编码是逐行将相邻同值的栅格合并;记录合并后栅格的值及合并栅格的数量即游程;其目的是压缩栅格数据量;消除数据间的冗余..第三章1、数据变换指数据从一种数学状态到另一种数学状态的变换;包括几何纠正和地图投影转换等;以实现空间数据的几何配准..包括几何纠正和投影转换2、几何转换是为了实现对数字化数据的坐标系转换和图纸变形误差的纠正;包括仿射变换、相似变换和二次变换等类型..3、投影转换方式:1正解变换:通过建立一种投影变换为另一种投影的严密或近似的解析关系式;直接由一种投影的数字化坐标x 、y 变换到另一种投影的直角坐标系X 、Y..P792反解变换:即由一种投影的坐标反解出地理坐标x 、y →B 、L;然后将地理坐标代入另一种投影的坐标公司中B 、L →X 、Y;从而实现由一种投影的坐标到另一种投影坐标的变换x 、y →X 、Y..4、投影转换的方法:解析转换;数值转换;解析—数值转换..5、地图投影分为: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任意投影6、矢量向栅格转换处理的根本任务就是把点、线或面的矢量数据;转换成对应的栅格数据..这一过程称为栅格化..方法有:点的栅格化、线的栅格化和面的栅格化;点的栅格化是线和面的栅格化的基础..7、1点的栅格化的算法:设矢量坐标点x;y;转换后的栅格单元行列值为I;J 则有I =y - y min / d y J = x - x min / d x(2)线的栅格化的算法P82(3)面的栅格化的算法:P858、栅格数据结构向矢量数据结构的转换又称为矢量化..分为基于图像数据的矢量化方法和栅格数据的矢量化方法9、遥感与GIS数据的融合(1)遥感影像与数字线画图DLG的融合(2)遥感影像与数字地形模型DEM的融合(3)遥感影像与数字栅格图DRG的融合10、不同格式数据的融合主要几种方法:基于转换器的数据融合、基于标准的数据融合、基于公共基础接口的数据融合、基于直接访问的数据融合..11、空间数据的压缩:即从空间坐标数据几何中抽取一个子集;使这个子集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最好地逼近原集合;而又取得尽可能大的压缩比..12、点的内插:1分块内插法:线性内插;双线性多项式内插法;二元样条函数内插法;2 逐点内插法:移动拟合法;加权平均法;克里金法;3整体内插法:N次多项式拟合法..13、区域的内插:叠置法;比重法..14、拓扑关系编辑功能包括多边形连接编辑和节点连接编辑..第四章1、元数据: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和管理方式等特征的数据..2、空间数据库主要是为GIS提供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方法..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方法通常由两种方式:空间数据文件存储管理和空间数据库存储和管理..3、空间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和步骤:需求分析地理现象和过程→概念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模型→逻辑设计数据库的逻辑模型→物理设计数据库的存储模型→空间数据库4、空间数据查询:空间关系查询类型;属性数据查询;空间属性联合查询;空间查询语言..5、概念模型有语义数据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6、空间数据库索引就是依据空间实体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实体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括空间实体的概略信息;如标识码、最小外接矩形以及存储地址..7、空间数据库索引:范围索引;格网空间索引;四叉树空间索引..第五章1、空间分析是基于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它是以地球科学原理为依托;通过分析算法;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构成、空间演变等信息..2、DTM: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地形表面形态的属性信息一般包含高程、坡度、坡向等..DEM:是各种地球科学分析、工程设计和辅助决策的重要基础性数据.. TIN:不规则三角网的缩写;根据区域的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等的三角面网络;数字高程由连续的三角面组成;三角面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测点的密度和位置;能够避免地形平坦时的数据冗余;又能按地形特征点表示数字高程特征..3、空间分析的方法:数字地形模型分析;空间叠合分析;空间邻近度分析;空间网络分析..4、有关地形计算、地形剖面线计算P148 - P157第六章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土地定级估价模型;适宜性分析模型;发展预测模型;区位选择模型;交通规划模型;地球科学模拟模型..第八章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分类:1按输出的载体类型分:常规地图和数字地图;2按输出的内容形式分:全要素地形图;各类专题地图;遥感影像地图;统计图表与数据报表..。
地理信息系统 黄杏元 第三版

(3)时序特征;地理信息具有时序特征,通常可以按照时间的尺度来区分地理信息。要研究地理信息,首先必须把握地理信息的这种区域性的、多层次的和动态变化的特征,然后才能选择正确的手段,实现地理环境的综合分析、管理、规划和决策。
7、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数据输入设备:图形手扶跟踪数字化仪,大幅面图形扫描仪,数据测量设备
1
8、对GIS定义的理解;
(1)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
(2)GIS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
(3)GIS的技术优势在它他的空间分析能力;
(4)GIS与地理学、测绘学联系紧密。
9、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
(1)系统硬件
数据处理设备:大型机、图形工作站、个人计算机、服务器
3、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等操作。 数据处理的目的在于:?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输和进一步处理的形式;?把数据加工成对正确管理和决策有用的数据;?把数据编辑后存储起来,以供后续使用。
4、信息的特点:
(1)信息的客观性。任何信息都是与客观事物紧密相连系的; 源自地理信息系统 黄杏元 第三版
雪雨无痕整理
第一章 导论
1、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被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的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不仅数字是数据,而且文字、符号、图像和声音等也可以是数据。
2、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现象等的内容、数量和特征,以便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系统答: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其定义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2.DTM答:DTM是用数字化的形式表达的地形信息,最早是为了自动设计高速公路由Miller 于1956年提出的。
DTM在形式上可以分为:①规则格网(Grid);②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IrregularNetwork,TIN);③数字等高线、等深线、地形特征线(如山脊线、谷底线和坡度变换线)等。
3.空间元数据答:空间元数据是指在空间数据库中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和管理方式等特征的数据,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帮助空间数据的使用者查询所需的空间信息,进行空间数据的共享,并进一步处理空间数据。
4.GIS互操作答:GIS互操作是指不同的GIS间与平台无关的透明数据访问、共享空间数据库和其它服务。
是当代GIS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5.缓冲区分析答:缓冲区分析即邻近度分析,是指根据分析对象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它们周围一定距离的带状区域,用以识别这些实体对邻近对象的辐射范围或影响度,以便为某项分析或决策提供依据。
二、简答题1.地理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是什么?答:(1)地理信息的概念地理信息是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图、文、声、像等的总称。
(2)地理信息的特性①空间特征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位置的识别与数据相联系,它的这种定位特征是通过公共的地理基础来体现的。
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著标志;②属性特征在二维空间编码基础上,实现多专题的第三维信息结构的组合,为地理系统多层次的分析和信息的传输与筛选提供方便。
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

第4章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一、名词解释1.分布式GIS [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所谓分布式就是指数据和程序可以不位于一个服务器上,而是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以网络上分散分布的地理信息数据及受其影响的数据库操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理论计算模型。
分布式有利于任务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分配与优化,克服了传统集中式系统会导致中心主机资源紧张与响应瓶颈的缺陷,解决了网络GIS中存在的数据异构、数据共享、运算复杂等问题,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一大进步。
2.GIS互操作[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即空间数据的互操作,指针对异构的数据库和平台,实现数据处理的互操作,是“动态”的数据共享,独立于平台,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是空间数据共享的发展方向。
它包括从最底层的面向硬件的互操作,到应用层次的信息团体之间的语义共享。
其实现方式之一是OpenGIS。
3.空间数据库[西北大学2012年研]答: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和,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的形式组织在存储介质之上的。
4.元数据[西北大学2012年研] [河海大学2005年研]答:元数据是指描述空间数据的数据,它描述空间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是空间数据交换的基础,也是空间数据标准化与规范化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为空间数据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5.空间数据引擎[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研] [南京大学2007年研]答:空间数据引擎是一种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即在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添加一层空间数据库引擎,以获得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之外的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的能力。
代表性的是ESRI的SDE。
6.时空数据库[河海大学2005年研]答:时空数据库是存储、管理随时间变化,其空间位置和/或范围也发生变化的时空对象的数据库系统,时空索引技术是时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三版名词解释(黄杏元)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数据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以及它们能够转换成的数据等形式。
数据结构即指数据组织的形式,是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逻辑结构。
对空间数据则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
数据模型:是表达现实世界的规格化说明,在数据库中用形式化的方法描述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操作。
空间数据模型:就是对空间实体及其联系进行描述和表达的数学手段,使之能反映实体的某些结构特性和行为功能。
一般而言,GIS空间数据模型由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三个有机联系的层次所组成。
关系数据模型用表格数据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关系的数据模型,表为二维表,满足一定的条件。
数据处理即对数据进行运算、排序、转换、分类、增强等,其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数据中包含的信息。
地理数据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的数据,主要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和表格等形式。
地理信息(2005) 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意义,是指表征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的总称。
地理信息具有空间、属性、时态三种特征。
地理信息流即地理信息从现实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数字世界(GIS),最后到应用领域。
地球信息科学(2004) 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地理信息科学在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同时,还指出了支撑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2004,2008,2009) 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完整版)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元数据(2005,2007,2011) (黄杏元版P138)(许捍卫版P188)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它反映了某项数据自身的一些特征。
空间元数据是指描述空间数据的数据,它描述空间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是空间数据交换的基础,也是空间数据标准化与规范化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为空间数据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2.空间数据编码(2005) (黄杏元版P63)(许捍卫版P171)是指将空间数据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
编码通常由数字或字符组成,或由它们共同组成的混合码,一般情况下,编码通常采用主码和子码来组合。
空间数据编码的目的是提供空间数据的分类与特征描述,便于空间要素的输入、存储、管理,以及满足GIS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的需要。
3.投影转换(2005) (黄杏元版P78)(许捍卫版P56)主要研究从一种地图投影变为另一种地图投影的理论与方法。
其实质是建立两平面之间点一一对应的关系。
4.空间数据压缩(2005) (黄杏元版P92)(许捍卫版P137)即从所取得的数据集合S中抽出一个子集A,这个子集作为一个新的信息源,在规定的程度范围内最好地逼近原集合,而且具有最大的压缩比a,其中:式中:m为曲线的原点数;n为曲线经压缩后的点数。
a的大小,既与曲线的复杂程度、缩小倍数、精度要求、数字化取点的密度等因素有关,又与压缩技术本身有关。
5.时空数据库(2005,2008,2009) (黄杏元版P142)时空数据库是一个包含了时态数据、空间数据和时空数据,并能同时处理数据对象的时间和空间属性的数据库。
时空数据库系统的研究涉及到数据库研究的诸多领域,如时空数据模型、时空查询语言和时空索引算法等等。
它一方面增加了数据库管理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海量的数据为时间和空间分析提供了极为广阔的舞台。
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实体具有时空特征,如城市交通网络监控的车辆,森林火灾的火灾区域和动物研究中的候鸟迁移等,都需要使用时空数据库来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黄杏元第三版

地理信息系统黄杏元第三版雪雨无痕整理第一章导论1、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被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的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不仅数字是数据,而且文字、符号、图像和声音等也可以是数据。
2、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现象等的内容、数量和特征,以便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3、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等操作。
数据处理的目的在于:①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输和进一步处理的形式;②把数据加工成对正确管理和决策有用的数据;③把数据编辑后存储起来,以供后续使用。
4、信息的特点:(1)信息的客观性。
任何信息都是与客观事物紧密相连系的;(2)信息的适用性。
信息对决策是十分重要的,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目的就是为生产、管理和决策服务的,因而信息具有适用性;(3)信息的传输性。
信息可以在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传输,既包括系统把有用信息传送至终端设备,和以一定形式提供给有关用户,也包括信息在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传输和交换(4)信息的共享性。
信息与实物不同,它可以传输给多个用户,为多个用户共享,而其本身并无损失。
信息的这些特点,使信息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
5、地理信息:表征地理圈和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6、地理信息的特征:(1)空间特征:地理信息具有空间特征,属于空间信息,其数据是与确定的空间位置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他类型信息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2)属性特征:地理信息具有属性特征,通常在二维空间的定位基础上,按专题来表达多维即多层次的属性信息,这对地理环境中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机器内部的复杂交互作用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为地理环境多层次属性数据的分析提供了方便。
(3)时序特征;地理信息具有时序特征,通常可以按照时间的尺度来区分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第3版配套练习题库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第3版配套练习题库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选择题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四、论述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导论第2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第3章空间数据处理第4章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第5章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第6章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第7章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第8章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设计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完整的GIS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杭州师范大学2018年研]A.网络B.用户C.开发人员D•地理空间数据【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是地理数据,它具体描述地理现象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都是基于地理空间数据之上的,没有地理空间数据的地理信息系统是没有意义的。
空间关系不包括()。
[杭州师范大学2018年研]A.拓扑空间关系B•统计空间关系C•顺序空间关系D•度量空间关系【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空间关系包括拓扑空间关系、顺序空间关系和度量空间关系。
拓扑关系是指满足拓扑几何学原理的各空间数据间的相互关系;顺序空间关系,描述空间实体之间在空间上的排列次序,如实体之间的前后、左右;度量关系是在欧氏空间和度量空间上进行的操作,包含长度、周长、面积、距离等定量的度量关系,其中最主要的度量空间关系是距离关系。
对空间逻辑数据模型描述的数据组织关系和编排方式称为()。
[长沙理工大学2017年研]A•逻辑模型B•空间数据结构C•物理模型D•概念模型【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数据结构即数据组织的形式,是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处理的数据逻辑表达。
换句话说,是指数据以什么形式在计算机中存储和处理。
数据按一定的规律储存在计算机中,是计算机正确处理和用户正确理解的保证。
空间数据结构是指空间数据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处理的逻辑结构,是空间数据在计算机内的组织和编码形式,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元数据(2005,2007,2011) (黄杏元版P138)(许捍卫版P188)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它反映了某项数据自身的一些特征。
空间元数据是指描述空间数据的数据,它描述空间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是空间数据交换的基础,也是空间数据标准化与规范化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为空间数据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2.空间数据编码(2005) (黄杏元版P63)(许捍卫版P171)是指将空间数据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
编码通常由数字或字符组成,或由它们共同组成的混合码,一般情况下,编码通常采用主码和子码来组合。
空间数据编码的目的是提供空间数据的分类与特征描述,便于空间要素的输入、存储、管理,以及满足GIS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的需要。
3.投影转换(2005) (黄杏元版P78)(许捍卫版P56)主要研究从一种地图投影变为另一种地图投影的理论与方法。
其实质是建立两平面之间点一一对应的关系。
4.空间数据压缩(2005) (黄杏元版P92)(许捍卫版P137)即从所取得的数据集合S中抽出一个子集A,这个子集作为一个新的信息源,在规定的程度范围内最好地逼近原集合,而且具有最大的压缩比a,其中:式中:m为曲线的原点数;n为曲线经压缩后的点数。
a的大小,既与曲线的复杂程度、缩小倍数、精度要求、数字化取点的密度等因素有关,又与压缩技术本身有关。
5.时空数据库(2005,2008,2009) (黄杏元版P142)时空数据库是一个包含了时态数据、空间数据和时空数据,并能同时处理数据对象的时间和空间属性的数据库。
时空数据库系统的研究涉及到数据库研究的诸多领域,如时空数据模型、时空查询语言和时空索引算法等等。
它一方面增加了数据库管理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海量的数据为时间和空间分析提供了极为广阔的舞台。
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实体具有时空特征,如城市交通网络监控的车辆,森林火灾的火灾区域和动物研究中的候鸟迁移等,都需要使用时空数据库来管理。
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3版)章节题库-第三章至第四章【圣才出品】

第3章空间数据处理一、名词解释1.栅格数据压缩编码答:栅格数据压缩编码是指在不丢失信息的前提下,缩减数据量以减少存储空间,提高传输、存储和处理效率的一种技术方法。
编码方式有键码、游程长度编码、块码和四叉树编码等。
其类型又有信息无损编码和信息有损编码之分。
2.边界代数算法答:边界代数算法是一种基于积分思想的矢量格式向栅格格式转换算法,它适合于将记录拓扑关系的多边形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结构。
它不是逐点判断与边界的关系完成转换,而是根据边界的拓扑信息,通过简单的加减代数运算将边界位置信息动态地赋给各栅格点,实现了矢量格式到栅格格式的高速转换,而不需要考虑边界与搜索轨迹之间的关系,因此算法简单、可靠性好,各边界弧段只被搜索一次,避免了重复计算。
3.DIME文件答:DIME文件是美国人口普查局在1980年的人口普查中提出的双重独立地图编码文件。
它含有调查获得的地理统计数据代码及大城市地区的界线的坐标值,提供了关于城市街道、住址范围以及与人口普查局的列表统计数据相关的地理统计代码的纲要图。
在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TIGER取代了DIME文件。
4.空间数据内插答:空间数据内插是通过已知点或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分区数据的方法。
在已观测点的区域内估算未观测点的数据的过程称为内插。
一般情况下,空间位置越靠近已观测点的未观测点越有可能获得与实际值相似的数据,而空间位置越远的点则获得与实际值相似的数据的可能性越小。
5.坐标变换答:坐标变换是把一个坐标系下的空间对象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下的过程,是空间实体的位置描述。
其实质是建立两个平面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包括几何纠正和投影转换,是空间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之一。
两个及以上的坐标转换时由极坐标相对参照确定维数空间。
6.仿射变换答:仿射变换是GIS数据处理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几何纠正方法。
是指在几何中,一个向量空间进行一次线性变换并接上一个平移,变换为另一个向量空间。
它的主要特性为:同时考虑到因地形突变而引起的实际比例尺在x和y方向上的变形,因此纠正后的坐标数据在不同方向上的长度比将发生变化。
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

第4章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一、名词解释1.空间索引答:空间索引是指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
作为一种辅助性的空间数据结构,空间索引介于空间操作算法和空间对象之间,它通过筛选作用,大量与特定空间操作无关的空间对象被排除,从而提高空间操作的速度和效率。
2.数据库管理系统答: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操作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提供可被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调用的软件系统,支持可被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调用的数据库的建立、更新、查询和维护功能。
3.空间数据模型答:空间数据模型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联系的概念,为描述空间数据组织和设计空间数据库模式提供了基本的方法。
一般而言,GIS空间数据模型由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三个有机联系的层次所组成。
4.分布式数据库答:分布式数据库是一组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在物理上分布于计算机网络的不同结点上,而逻辑上属于同一个系统。
它具有分布性,同时在逻辑上互相关联。
5.对象-关系管理模式答:对象-关系管理模式是指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扩展,通过定义一系列操作空间对象(如点、线、面)的API函数,来直接存储和管理非结构化的空间数据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6.空间数据仓库答:空间数据仓库是指支持管理和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和随时间变化的、持久的和具有空间坐标的地理数据的集合。
7.ODBC答:ODBC是一个用于访问数据库的统一界面标准。
它实际上是一个数据库访问库,它最大的特点是应用程序不随数据库的改变而改变。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使用驱动程序(driver)来提供数据库独立性。
而driver 是一个用以支持ODBC 函数调用的模块,应用程序通过调用驱动程序所支持的函数来操纵数据库,不同类型数据库对应不同的驱动程序。
8.数据压缩答:数据压缩是指从所取得的数据集合中抽出一个子集,使得该子集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较好地逼近原集合,且尽可能降低其数据量的数据处理过程。
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空间数据处理)

第3章空间数据处理一、名词解释1.地图投影[西北大学2012年研]答:地图投影是建立平面上的点(用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表示)和地球表面上的点(用纬度和精度表示)之间的函数关系。
2.矢量多边形的拓扑关系[南京大学2008年研]答:矢量多边形的拓扑关系是指图形保持连续状态下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是明确定义空间结构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
它用结点、弧段和多边形所表示的实体之间的关系,不考虑图形元素的具体位置,包括拓扑邻接、拓扑关联和拓扑包含三种类型。
3.高斯投影坐标系[南京大学2008年研]答:高斯投影是横轴椭圆柱投影。
它是将一个横椭圆柱套在地球椭球体上,椭球体中心O在椭圆柱中心轴上,椭球体南北极与椭圆柱相切,并使某一子午线与椭圆柱相切。
此子午线称中央子午线。
然后将椭球体面上的点、线按正形投影条件投影到椭圆柱上,再沿椭圆柱N、S点母线割开,并展成平面,即成为高斯投影平面。
根据高斯投影的特点,以赤道和中央子午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方向为x轴,北方向为正,赤道投影线为y轴,东方向为正,象限按顺时针Ⅰ、Ⅱ、Ⅲ、Ⅳ排列形成的坐标系就是高斯投影坐标系。
4.空间数据压缩[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研]答:空间数据压缩即从所取得的数据集合S中抽出一个子集A,这个自己作为一个新的信息源,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最好地逼近原集合,而又取得尽可能大的压缩比。
5.数据压缩[河海大学2005年研]答:数据压缩是指在不丢失信息的前提下,缩减数据量以减少存储空间,提高其传输、存储和处理效率的一种技术方法。
数据压缩包括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6.投影转换[河海大学2005年研]答:投影转换是从一种地图投影变换为另一种地图投影。
其实质是建立两平面场之间及邻域双向连续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简答题1.栅格向矢量转换的方法。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栅格数据结构向矢量数据结构的转换又称为矢量化。
矢量化的目的:一是将扫描仪获取的图像栅格数据存入矢量形式的空间数据库;二是将栅格数据进行数据压缩,将面状栅格数据转换为由矢量数据表示的多边形边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数据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以及
它们能够转换成的数据等形式。
数据结构即指数据组织的形式,是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逻辑结构。
对空间数据则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
数据模型:是表达现实世界的规格化说明,在数据库中用形式化的方法描述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操作。
空间数据模型:就是对空间实体及其联系进行描述和表达的数学手段,使之能反映实体的某些结构特性
和行为功能。
一般而言,GIS空间数据模型由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三个有机联
系的层次所组成。
关系数据模型用表格数据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关系的数据模型,表为二维表,满足一定的条件。
数据处理即对数据进行运算、排序、转换、分类、增强等,其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数据中包含的信息。
地理数据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的数据,主要包括数字、文字、图
形、图像和表格等形式。
地理信息(2005) 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意义,是指表征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
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的总称。
地理信息具有空间、属性、
时态三种特征。
地理信息流即地理信息从现实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数字世界(GIS),最后到应用领域。
地球信息科学(2004) 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
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
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地理信息科学在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同时,还指出了支撑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
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2004,2008,2009) 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
设计支持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美国联邦数字地图协调委员会(FICCDC)
专题地理信息系统(Subject GIS)是具有有限目标和专业特点的地理信息系统。
为特定的专门的目
的服务,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农作物估产信息系统、草场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水
土流失信息系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等。
区域地理信息系统(Regional GIS)主要以区域综合研究和全面信息服务为目标。
如国家级、地区
级、市级或县级等。
信息系统:是具有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能力的系统,它能够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有
用信息。
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专门知识与经验的,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模拟人类专
家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3S技术是指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的集成应用,形成整体的、
实时的和动态的对地观测、分析和应用的运行系统。
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大脑,两只眼睛”的框架,即RS和GPS向GIS提供或更新区域信息以及空间定位,GIS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以从RS和GPS提供的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综合集成,使之成为决策的科学依据。
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是指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或
外部定位方式(如北斗、GPS),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并在GIS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
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
移动GIS 移动GIS,是以移动互联网为支撑、以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为终端、结合北斗、GPS或基站为定位手段的GIS系统,是继桌桌面GIS、WEBGIS之后又一新的技术热点,移动定位、移动办公等越
来越成为企业或个人的迫切需求,移动GIS就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使得各种基于位置的应用层出不穷。
组件式GIS(2004) 组件式GIS的基本思想是把GIS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的功能。
各个GIS控件之间,以及GIS控件与其它非GIS控件之间,可以方便地通过可视化的软
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的GIS应用。
控件如同一堆各式各样的积木,他们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包括GIS和非GIS功能),根据需要把实现各种功能的“积木”搭建起来,就构成应用系统。
WebGIS(2005,2011) 是指基于互联网平台和客户端应用软件,采用网络协议,运行在Internet
上的地理信息系统。
WEBGIS采用多主机、多数据库进行分布式部署,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是一种浏
览器/服务器(B/S)结构,服务器端向客户端提供信息和服务,浏览器(客户端)具有获得各种空间信
息和应用的功能。
通过WebGIS可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
GridGIS(网格GIS)是利用现有的网格技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空间信息网络协议规范,形成一
个虚拟的空间信息管理与处理环境,将空间地理分布的、异构的各种设备与系统进行集成,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平台。
GIS互操作基于公共接口的数据融合称为GIS互操作。
接口相当于各GIS软件系统都应遵守的规程,各个系统通过接口相互联系,通过接口可以实现一个系统同时支持不同的空间数据格式,实现数据的共享。
这种模式独立于具体的软件平台,转换技术高度抽象,数据格式不需公开,代表着数据共享技术的发展方向。
OpenGIS即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Open Geodata Interoperation Specification,开放的地理数据互操作规范),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环境下,根据行业标准和接口(Interface)所建立起来的地理信息系统,是为了使不同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之间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以及在异构分布数据库中实现信息共享
的途径。
数字地球(2005,2011) 是把浩瀚复杂的地球数据加以数字化、网络化,变成一个地球信息模型计划。
是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多种分辨率、三维的地球表达,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
字化重现和认识。
其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数字地图(2004,2005,2006,2008) 是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以数字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外储存器
上,可以在电子屏幕上显示的地图。
数字地图可以实现图上长度、角度、面积等的自动化测量,且存储显示快速、信息丰富并可按地图要素分层显示,便于信息检索和地图更新,还可通过虚拟现实实现立体化、
动态化,使用户有身临其境之感等特点。
网络地图网络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
遥感影像地图(2008,2010) 以航空和航天遥感影像为基础,经几何纠正,配合数字线划图和少量注
记,将制图对象综合表示在图面上的地图。
遥感影像地图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有丰富的光谱信息与几何
信息,又有行政界限和属性信息,直接提高了可视化效果
遥感图像处理(2011) 对遥感图像进行辐射校正、几何纠正、图像整饰、投影变换、镶嵌、特征提取、
分类以及各种专题处理等一系列操作,以求达到预期目的的技术。
全要素地形图全要素地形图在内容上通常全面的表达水系、地貌、植被、居民地、交通、境界和独立地
物等地理要素,采用统一的坐标系统,统一的比例尺系统,统一的地图投影和分幅编号,统一的制图规范
和图式符号,属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是突出表现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要素的地图,主要由地理基础和专题内容两部
分组成。
虚拟现实(2004,2006) 虚拟现实也称虚拟环境或人工现实,是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高级人机交互系
统,即构成一个以视觉感受为主,也包括听觉、触觉、嗅觉的可感知环境,演练者通过专门的设备可在这个环境中实现观察、触摸、操作、检测等试验,有身临其境之感。
透视图从数字高程模型绘制透视立体图是DEM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应用。
透视立体图能更好地反映地形
的立体形态,非常直观。
与采用等高线表示地形形态相比有其自身独特的优点,更接近人们的直观视觉。
调整视点、视角等各个参数值,就可从不同方位、不同距离绘制形态各不相同的透视图制作动画。
(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GIS的产品(2010) 指经过空间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产生的可以供相关专业人员和决策人员使用的各
种地图、图像、统计图表和数据报表等。
按类型可分为常规地图和数字地图;按内容可分为全要素地形图、专题地图、遥感影像地图、统计图表与数据报表。
跟踪数字化地图数字化方法之一。
利用手扶跟踪数字化仪,将地图图形转换成矢量数据的方法。
数字
化时随着标示器的移动,顺序、实时记录当前点在设备坐标系下的平面坐标值。
扫描矢量化在扫描后处理中,需要进行栅格转矢量的运算,一般称为扫描矢量化过程。
扫描数字化采用高精度扫描仪将图形、图象等扫描并形成栅格数据文件,再利用扫描矢量化软件对栅格数据文件进行处理,
将它转换为矢量图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