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第三版答案

合集下载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全解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全解

第2章 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2.2 试证明下列换算公式 (1)1s w d d e ρρ=+(2) 1r w s w s er d r e γ+=+(3) (1)S r wd n s n−=证明: 令1s v =,则由v s v e v =得v v e =,1s v v v v e =+=+,由s s sm d v =·1w p 得s s s w s w m d v d ρρ== 由wsm w m =·100%得w s s w m wm wd ρ== 所以 (1)s w s w m m m d w ρ=+=+ (1)由 sd m vρ= 得 1s wd d eρρ=+ (2)由wr vv s v =·100%得s r wd s e =⇒s r wd s e =则(1)(1)11s w s w d w d w r m r g g g ve e ρρ++====++1s w s w d wr d r e +=+1r w s ws er d r e +=+ (3)由v v n v =·100% 得 11e n n e e n =⇒=+−,则w r vvs v =·100%=s wd e =(1)s vd n n − 2.3在土的三相组成示意图中,取土粒体积1s v =。

已知某土样的土粒比重s d =2.70,含水量=32.2%,土的天然密度ρ=1.913/g cm ,水的密度31.0/w g cm ρ=。

按各三相比例指标的定义,计算图2.50中6个括号内的数值及r s 和'r 。

解:因1s v =, 2.70s d =, w=32.2%, ρ=1.91g/3cm , 31.0/w g cm ρ=由(1) 2.70(10.322)1.0110.871.91s w d w e ρρ++=−=−= (1)3v v 0.87e cm ==(2)0.322w s v wd ==*2.70=0.873cm (3)110.87 1.87v e =+=+=3cm (4) 2.70s s w m d ρ==*1.0=2.70g(5)0.322w s w m wd ρ==*2.70*1.00.87g = (6) 3.57s w m m m g =+= (7)s r wd s e =或w v vv *0.87100%0.87=*100%=100% (8)''1 2.71110.87s w d r g g e ρρ−−===++*1039.1/kN m = 2.4 用体积为723cm 的环刀取得某原状土样重129.5g ,烘干后土重121.5g ,土粒比重为2.7,试计算该土样的含水量w 、孔隙比e 、饱和度r s 、重度r 、饱和重度sat r 浮重度'r 以及干重度d r ,并比较各重度的数值大小(先导得公式然后求解)。

地基处理课后习题答案

地基处理课后习题答案

地基处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一般建築物地基所面臨の有哪些問題強度及穩定性問題、變形問題、滲漏問題、液化問題2.根據地基の概念,地基處理の範圍應該如何確定地基是指工程直接影響の這一部分範圍很小の場地,若天然地基很軟弱效果,不能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等要求,則事先通過人工處理後再建造基礎,這種地基加固方式叫做地基處理。

對於某一工程來講,在選擇處理時要考慮綜合地質條件,上部結構要求,周圍環境條件,材料來源,施工工期,設備狀況和經濟指標等3.何謂”軟土”“軟弱土””軟弱地基”軟土:是淤泥和淤泥質土の總稱,他是在靜水或非常緩慢の流水環境中沉積,經過生物化學作用形成の軟弱土:指淤泥、淤泥質土和部分沖填土、雜填土及其他高壓縮性土軟弱地基:是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質土、雜填土或其他高壓性土層構成の地基4.軟弱地基主要包括哪些地基,具有何種工程特性軟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質土、沖填土、雜填土或其他高壓縮性土層構成の地基。

這種地基天然含水量過大,承載力低,在荷載作用下易產生滑動或固結沉降。

5.特殊土地基主要包括哪幾類,具有何種工程特性特殊土地基大部分帶有地區特點,它包括軟土、濕陷性黃土、膨脹土、紅黏土、凍土和岩溶。

軟土地基:抗剪強度低、透水性低、不均勻性、高壓縮性濕陷性黃土地基:顆粒,礦物組成,含水量低,孔隙比大,欠壓密,容易引起不均勻沉降膨脹土地基:吸水膨脹失水收縮,具有較大の張縮變形性能且是變形往複の高黏性土6.試論述地基處理の目の和其方法分類目の是利用換填、夯實、擠密、排水、膠結、加筋和熱學等方法對地基土進行加固,用以改良地基土の工程特性,提高地基土の抗剪強度,降低地基土の壓縮性,改善地基の透水特性,改善地基の動力特性,改善特殊土の不良地基特性分類方法:按時間可分為臨時處理和永久處理,按處理深度可分為淺層處理和深層處理,按土性對象可分為砂性土處理和黏性土處理,飽和土處理和非飽和土處理,也可按地基處理の作用機理分物理處理、化學處理7.選用地基處理方法時應考慮哪些因素地基處理受上部結構、地基條件、環境影響和施工條件、設備狀況和經濟指標等8.對濕陷性黃土地基,一般可采用哪幾種地基處理方法土工聚合物法、砂樁擠密法、振動水沖法、石灰樁擠密法、砂井、真空預壓法、降水預壓法、電滲排水法、高壓噴射注漿法9.對防止地基土液化,一般可采用哪幾種地基處理方法換土墊層法、強夯法、振動擠密法、排水固結法10.對軟土地基,一般可采用哪幾種地基處理方法堆載預壓法、真空預壓法、水泥土攪拌樁法、換填墊層法、強夯法11.試論述地基處理の施工質量控制の重要性以及主要措施地基處理工程與其它建築工程不同,一方面,大部分地基處理方法の加固效果並不是施工結束後就能全部發揮和體現の,另一方面每一項地基處理工程都有它の特殊性,同一種方法在不同地區應用其施工工藝也不盡相同,對每一個工程都有它の特殊要求,而且地基處理往往是隱蔽工程,很難直接檢測質量,因此必須在施工中和施工後加強管理和檢測。

地基处理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地基处理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地基处理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地基的承载力B. 减小地基沉降量C. 稳定地基的物理性质D. 上述都是答案:D2.在地基处理中,常用的处理方式是什么?A. 压实B. 挖土换填C. 注浆加固D. 上述都是答案:D3.在地基处理中,受力柱法适用于什么类型的地基?A. 松散土层B. 砂砾土层C. 偏实土层D. 均质土层答案:D4.在地基处理中,注浆加固法适用于什么类型的地基?A. 松散土层B. 砂砾土层C. 偏实土层D. 均质土层答案:A、B、C5.在地基处理中,加筋土法适用于什么类型的地基?A. 松散土层B. 砂砾土层C. 偏实土层D. 均质土层答案:A、B二、填空题1.地基处理需要满足()和()两个指标。

答案:承载力、沉降量2.按处理时间分,地基处理可分为()处理和()处理。

答案:现场、预制3.地基沉降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地基土层结构松散4.压实处理通常会采用()或()进行。

答案:人工振实、机械压实5.注浆加固法的目标是()地基的承载力。

答案:提高三、简答题1.地基处理主要包括哪些方法?地基处理主要包括压实、挖土换填、注浆加固、加筋土法等方法。

2.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量,以稳定地基的物理性质。

3.请简述预制地基处理的基本步骤。

预制地基处理的基本步骤包括地基处理加固计划设计、工地策划和防范、场地准备、模具制造、预制件浇筑、预制件的拼装和安装等步骤。

4.地基处理中注浆加固法的优点是什么?注浆加固法可以通过对松散土层加注一定压力的水泥浆来使其固化,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具有施工简单、施工效率高、成本较低、对原有建筑影响小等优点。

5.在加筋土法中,加筋材料应根据什么因素进行选择?加筋土法中加筋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地基的土性、工程设施的重要程度、受力状况等因素进行选择。

一般采用高强钢筋或高强度的玻璃纤维等材料。

地基处理技术答案

地基处理技术答案

地基处理技术答案==========================1 绪论一.单选题1.我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规定,软弱地基是由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其中不包括哪类地基土? A.淤泥质土 B.冲填土C.红粘土 D.饱和松散粉细砂土2.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应主要考虑________的共同作用。

A.地质勘察资料和荷载场地土类别 B.荷载,变形和稳定性C.水文地质,地基承载力和上部结构 D.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 3.软粘土的工程性质较差,一般情况下,软粘土不具备以下哪个工程性质? A.高含水量B.高压缩性 C.高压缩模量 D.低渗透性答案:1. ( C )2. ( D ) 3. (C) 二.多选题1.地基处理所面临的问题有___________。

A.强度及稳定性问题 B.压缩及不均匀沉降问题 C.渗漏问题 D.液化问题 E.特殊土的特殊问题2.我国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规定:软弱地基就是指压缩层主要由________构成的地基。

A.淤泥 B.淤泥质土 C.冲填土 D.杂填土 E.其他高压缩性土层3.地基处理的目的有哪些__________?A.提高地基承载力 B.防治泥石流 C.防治滑坡D.提高土层抗渗透变形破坏能力 E.减少地基变形 F.防止地基液化、震陷、侧向位移 G.防止水土流失 4.对于饱和软粘土适用的处理方法有:A.表层压实法 B.强夯法 C降水预压法 D.堆载预压法 E.搅拌桩法F.振冲碎石桩法 5.对于松砂地基适用的处理方法有:A.强夯法 B.预压法 C.挤密碎石桩法 D.碾压法E.粉喷桩法 F.深层搅拌桩法 G.真空预压法 H.振冲碎石桩法 6.对于液化地基适用的处理方法有:A.强夯法 B.预压法 C.挤密碎石桩 D.表层压实法 E.粉喷桩法F.深层搅拌桩法G.真空预压法 H.振冲法 7.以下哪些方法属于地基处理方法?A.钻孔灌注桩法 B.水泥搅拌桩法 C.砂桩法 D.CFG桩法 E.预应力管桩法8.以下土层哪些属于软土地基?A.泥炭 B.黄土 c.红土 D.杂填土 E.淤泥质土 F.冲填土G.细砂土H.粉砂土 I.坡积土 J.残积土 9.在选择确定地基处理方案以前应综合考虑因素_________。

《地基处理》试卷A答案

《地基处理》试卷A答案

《地基处理》试卷A答案《地基处理》试卷(A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A2.C3.B4.A5.B6.B7.B8.C9.D 10.A二、填空题(每空1分1.水量流失、流土、管涌2.淤泥、淤泥质土3.土工聚合物、拉筋4.干密度5.动力密实、动力固结、桩式置换6.少击多遍,先轻后重7.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放射形8.填料量、留振时间9.0.5%、310.挖孔投料法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1、复合地基一般由两种不同的材料——桩体和桩间土所组成,在相对刚性基础下两者共同分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

复合地基与上部结构的基础一般通过碎石或砂石垫层来过渡,而不是直接接触。

2.CFG桩即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在碎石桩基础上加进一些石屑、粉煤灰和少量水泥,加水拌合制成的一种具有一定粘结强度的桩。

3、凡天然黄土在上覆土的自重应力作用下,或在上覆土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作用下,受水浸润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

4、基础是指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处于上部结构的荷载及地基反力的相互作用下,承受由此产生的内力。

另外,基础底面的反力反过来又作为地基上的荷载,使地基土产生应力和变形。

四.简答题(每题5分1、答:地基处理的目的有下列几项:(1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2降低地基的压缩性(3改善地基的透水特性(4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

2、答:石灰桩一般在加固范围内施工时,先外排后内排,先周边后中间,单排桩应先施工两端后中间,并按每间隔1~2孔的施工顺序进行,不允许由一边向另一边平行推移。

如对原建筑物地基加固,其施工顺序应由外及里地进行;如临近建筑物或紧贴水源边,可先施工部分“隔断桩”将其与施工区隔开;对很软的黏性土地基,应先在较大距离打石灰桩,过四个星期后再按设计间距补桩。

3、答:影响水泥土搅拌桩的强度因素有:水泥掺入比、龄期、水泥强度等级、土样含水量、土样中有机质含量、外掺剂、养护方法。

地基处理第三版答案

地基处理第三版答案

地基处理第三版答案地基处理第三版答案【篇一:地基处理考题范围(学生版)整理答案】txt>一、名词解释地基:承托建筑物基础的范围很小的场地人工地基:天然地基过于软弱或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需经过人工加固或处理后才能建造基础的地基天然地基:可直接放置基础的天然土层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充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软土地基:软土:淤泥及淤泥质土总称软(黏)土冲填土:是用水力充填法抽排处水底泥沙等沉积物堆积而成杂填土:主要由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业废料等复杂成分构成的无规则堆积物换填法:当软弱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满足不了设计要求,而软土厚度不大,将基础底面以下的部分或全部软土挖出,然后分层换填强度较大的砂、碎石、素土、粉煤灰、灰土等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压(夯、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这种地基处理方法称为换填土法。

单位夯击能:单位夯击能=总夯击能/加固面积(a)=mhn/a面积置换率:桩体的横截面积与该桩所承担的加固面积之比。

砂基预振效应:cfg桩:是在碎石桩的基础上加进一些石屑、粉煤灰和少量水泥,加水拌和制成的,一种具有一定粘结强度(c5~c20)的桩。

固结度:某一时刻的土的固结量与最终固结量之比涂抹作用:施工中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和涂抹,降低土的渗透系数可灌比值:n=d15/d85 , d15 —砂砾土中含量为15%的颗粒尺寸;d85 —浆材中含量85%的颗粒尺寸水泥土:利用水泥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在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后形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或墙,从而或者形成桩体复合地基,或者形成水泥土桩墙支挡结构。

水泥土桩有效桩长:按支持力计算和按桩材计算相等时的桩长水泥掺入比:掺入水泥重量与加固软土湿重量之比水泥掺量:掺入水泥重量与加固土的体积之比加筋土:由多层水平加筋构件与填土交替铺设而成的一种复合体土钉墙:是将拉筋插入土体内部,并在坡面上喷射混凝土,从而形成土体加固区带。

地基处理课后习题答案

地基处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一般建筑物地基所面临的有哪些问题强度及稳定性问题、变形问题、渗漏问题、液化问题2.根据地基的概念,地基处理的范围应该如何确定地基是指工程直接影响的这一部分范围很小的场地,若天然地基很软弱效果,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等要求,则事先通过人工处理后再建造基础,这种地基加固方式叫做地基处理;对于某一工程来讲,在选择处理时要考虑综合地质条件,上部结构要求,周围环境条件,材料来源,施工工期,设备状况和经济指标等3.何谓”软土”“软弱土””软弱地基”软土:是淤泥和淤泥质土的总称,他是在静水或非常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软弱土:指淤泥、淤泥质土和部分冲填土、杂填土及其他高压缩性土软弱地基:是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性土层构成的地基4.软弱地基主要包括哪些地基,具有何种工程特性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这种地基天然含水量过大,承载力低,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滑动或固结沉降;5.特殊土地基主要包括哪几类,具有何种工程特性特殊土地基大部分带有地区特点,它包括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黏土、冻土和岩溶;软土地基:抗剪强度低、透水性低、不均匀性、高压缩性湿陷性黄土地基:颗粒,矿物组成,含水量低,孔隙比大,欠压密,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降膨胀土地基: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具有较大的张缩变形性能且是变形往复的高黏性土6.试论述地基处理的目的和其方法分类目的是利用换填、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热学等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用以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改善地基的透水特性,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分类方法:按时间可分为临时处理和永久处理,按处理深度可分为浅层处理和深层处理,按土性对象可分为砂性土处理和黏性土处理,饱和土处理和非饱和土处理,也可按地基处理的作用机理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7.选用地基处理方法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地基处理受上部结构、地基条件、环境影响和施工条件、设备状况和经济指标等8.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一般可采用哪几种地基处理方法土工聚合物法、砂桩挤密法、振动水冲法、石灰桩挤密法、砂井、真空预压法、降水预压法、电渗排水法、高压喷射注浆法9.对防止地基土液化,一般可采用哪几种地基处理方法换土垫层法、强夯法、振动挤密法、排水固结法10.对软土地基,一般可采用哪几种地基处理方法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水泥土搅拌桩法、换填垫层法、强夯法11.试论述地基处理的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主要措施地基处理工程与其它建筑工程不同,一方面,大部分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并不是施工结束后就能全部发挥和体现的,另一方面每一项地基处理工程都有它的特殊性,同一种方法在不同地区应用其施工工艺也不尽相同,对每一个工程都有它的特殊要求,而且地基处理往往是隐蔽工程,很难直接检测质量,因此必须在施工中和施工后加强管理和检测;具体检测方法:钻孔取样、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载荷试验、取芯试验、波速试验、注水试验、拉拔试验等第二章1.试论述土的压实机理以及利用室内击实实验资料以求得现场施工参数的方法当黏性土的土样含水量较小时,其粒间引力较大,在一定的外部压实功能作用下,如还不能有效的克服引力而使土粒相对移动,这是压实效果就比较差;当增大土样含水量时,结合水膜逐渐增厚,减小了引力,土粒在相同压实功能条件下易于移动而挤密,所以压实效果好;当土样含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孔隙中就出现了自由水,结合水膜的扩大作用就不大了,因而引力的减少就显著,此时自由水填充在孔隙中,从而产生了阻止土粒移动的作用,所以压实效果又趋下降,因而设计时要选择一个“最优含水量”;这就是土的压实机理;击实试验采用击实仪器进行,主要包括实筒,击锤和导筒;在标准的击实仪器,土样大小和击实能量的条件下,对于不同含水量的土样,可击实得到不同干密度,从而绘制干密度和制备含水两之间的关系曲线,从而求得最大干密度和与之对应的制备含水量,即最优含水量2.何谓”虚铺厚度””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量””压实系数”虚铺厚度:虚铺厚度,没有经过碾压的回填土,呈现表面松散压实前的摊铺厚度称虚铺厚度;最大干密度:击实或压实试验所得的干密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上峰值点对应的干密度;最优含水量:是指在一定功能的压实作用下,能使填土达到最大干密度时相应的含水率;压实系数:土的控制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3.土和灰土垫层的设计方法与砂垫层的设计方法相比有何异同砂垫层:砂垫层与灰土垫层均属于换填法,当软弱土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厚度又不很大时,常采用砂垫层提高地基承载力,施工简单,可有效提高承载力,加速软弱土层排水固结,防止冻胀,消除膨胀土灰土垫层:通过处理基底下的部分湿陷性土层,可达到减小地基的总湿陷量,并控制未处理土层湿陷量的处理效果;但灰土垫层仅适用于不受地下水浸泡的基土地面上进行;4.试论述砂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及灰土垫层的适用范围及其选用条件砂垫层:要求有足够的厚度以置换可能被剪切破坏的软弱土层,又要求有足够大的宽度以防止砂垫层向两侧挤出粉煤灰垫层:适用于厂房、机场、港区陆域和维场等工程大面积填筑干渣垫层:适用于中、小型建筑工程,尤其适用于地坪和维场等工程大面积地基处理和场地平整;对易受酸碱废水影响的地基不得用矿渣垫层材料土及灰土垫层:常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但是灰土垫层仅适用于不受地下水浸泡的基土地面上进行5.各种垫层施工控制的关键指标是什么砂垫层:干密度为砂垫层施工质量控制的技术标准,其中中砂1.6t/m3,粗砂1.7,碎石2.0~2.2素土灰土垫层:压实系数要求1当垫层厚度不大于3m时,λc>=0.93;2当垫层厚度大于3m时,λc>=0.95粉煤灰垫层:粉煤灰应沥干运装,含水量15%-25%,压实系数取0.9~0.95,施工压实含水量控制在±4%干渣垫层:松散度不小于1.1t/m3,泥土与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对于一般场地平整不受其限制6.相对于常规碾压法,冲击碾压法有什么优点冲击碾压法具有填方量大,行进速度高和功效高的特点7.阐述聚苯乙烯板块EPS的工程特性及适用范围特点:超轻质,强度和模量较高,应力应变特性,回弹模量高,摩擦特性,耐水性,吸水膨胀率小,耐腐蚀,耐热性,自立性,耐久性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中地基承载力不足,沉降量过大,地基不均匀沉降,需要快速施工的路堤,人造山体及地下管道保护的换填工程;第三章1.叙述强夯法的适用范围以及对于不同土性的加固机理适用范围: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一流塑的黏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加固机理:动力密实,动力固结,动力置换2.阐述强夯法的动力密实机理采用强夯加固多孔隙,粗颗粒,非饱和土是基于动力密实机理,即用冲击型动力荷载,使土体中孔隙减小,土体变得密实,从而提高地基土强度3.阐述动力固节理论以及在强夯法中的应用用强夯法处理细颗粒饱和土时,则是借助于动力固结理论,即巨大的冲击能量在土中产生很大的应力波,破坏了土体原有的结构,使土体局部发生液化并产生许多裂隙,增加了排水通道,使孔隙水得以顺利逸出,待超孔隙水压力消失后,土体固结; 4.阐述强夯法有效加固深度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有很多,除了锤重和落距,还有地基土的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地下水位以及其他强夯设计参数等5.阐述“触变恢复”“时间效应”“平均夯击能”“饱和能”“间歇时间”的含义触变恢复:是土体强度在动荷载作用下强度会暂时降低,但随时间的增长会逐渐恢复的现象时间效应:平均夯击能单位夯击能:整个加固场地的总夯击能量除以加固面积称为单位夯击能饱和能:土体产生液化的临界状态时的能量级别称为饱和能间歇时间:所谓间歇时间,是指相邻夯击两遍之间的时间间隔;6.阐述现场试夯确定强夯夯击击数和间歇时间的方法击数确定:常以夯坑的压缩量最大,夯坑周围隆起量最小为原则,根据试夯得到的强夯击数和夯沉量,隆起量的监测曲线来确定间歇时间:各遍间的间歇时间取决于加固土层中孔隙水压力消散所需要的时间来决定7.阐述强夯施工过程中夯击点分遍施工的含义强夯需要分遍进行,所有夯点不是一定夯完,而是分几遍,这样做的好处是1大的间距可避免强夯过程中浅层硬壳的形成,从而加大处理深度2对饱和细粒土,由于存在单遍饱和能,每遍夯后需要孔压消散后才可进行第二次3对于饱和粗颗粒土,夯坑深度大时,或积水,为方便操作采取的措施8.为减少强夯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振动影响,在夯区周围常采用何种措施设置垫层,在夯区周围设置隔振沟;9.阐述降水联合低能级强夯法加固饱和黏性土地基的机理在夯击过程中,同时结合降排水体系降低地下水位,以提高地基处理效果第四章1.叙述碎石桩和砂桩处理砂土液化的机理作用机理主要有下列三方面作用:挤密作用、排水减压作用、砂基预震效应2,叙述碎石桩和砂桩对黏性土加固的机理对于黏性土地基主要作用是置换,以性能良好的碎石来替换不良地基土,在地基中形成具有密室度高而直径大的桩体,它与原黏性土构成复合地基而共同工作;加固作用主要有挤密,置换,排水,垫层和加筋3.叙述碎石桩和砂桩的承载力影响因素及桩体破坏模式破坏形式:鼓出破坏、刺入破坏、剪切破坏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桩间土的侧向约束能力4.阐述“桩土应力比”“置换率”的概念桩土应力比:对一复合土体单元,在荷载作用下,桩顶应力和桩间土表面应力之比为桩土应力比置换率面积置换率:桩的截面积与其影响面积之比5.砂桩和碎石桩在黏性土和砂性土中,其设计长度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当相对硬层的埋藏深度不大时,应按相对硬层埋藏深度确定当相对硬层埋藏深度较大时,按变形控制的工程,加固深度应满足碎石桩或砂桩复合地形变形不超过建筑物地基容许值并满足软弱下卧层承载力要求对按稳定性控制的工程,加固深度应不小于最危险滑动面以下2m在可液化的地基中,加固深度应按要求的抗震处理深度确定桩长不宜短于4m6.阐述振冲法碎石桩施工过程清理平整施工场地,布置桩位施工机具就位,使振冲器对准桩位启动供水泵和振冲器造孔后边提升振冲器边冲水直至孔口,再放至孔底,重复两三次扩大孔径并使孔内泥浆变稀,开始填料制桩重复以上步骤关闭振冲器和水泵7.阐述沉管法碎石桩施工过程桩靴闭合,桩管垂直就位将桩管沉入土层中到设计值将料斗插入桩管,向桩管内灌碎石边振边拔出桩管地面8.试述振冲施工质量控制的三要素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填料量,密实电流和留振时间,这三者实际上是相互联系和保证的;只有一定的填料量的情况下,才能把填料挤密振密;第五章1.阐述石灰桩的对桩间土的加固作用1成孔挤密2膨胀挤密3脱水挤密4胶凝作用2.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哪些措施以保证石灰桩成桩质量1控制灌灰量2静探测定桩身阻力,并建立Ps与Es关系3挖桩检验与桩身抽取试样,这是最为直观的检验方法4载荷试验,是比较可靠的检验桩身质量的方法,如再配合桩间土小面积载荷试验,可推算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3.阐述石灰桩的成桩方法1灰块灌入法石灰桩法:块灰灌入法是采用钢套管成孔,然后在孔中灌入新鲜生石灰块,或在生石灰块中掺入适量的水硬性掺合料和火山灰,一般的经验配合比为8:2或7:3;在拔管的同时进行振密或捣密;利用生石灰吸取桩周土体中水分进行水化反应,此时生石灰的吸水、膨胀、发热以及离子交换作用,使桩四周的土体含水量降低,孔隙比减小,使土体挤密和桩体硬化;桩和桩间土共同承受荷载,成为一种复合地基2粉灰搅拌法石灰柱法:粉灰搅拌法是粉体喷射搅拌法的一种,所用的原料是石灰粉,通过特制的搅拌机将石灰粉加固料与原位软土搅拌均匀,促使软土硬结,形成石灰柱4.阐述石灰桩的施工顺序石灰柱一般在加固范围内施工时,先外排后内排,先周边后中间,单排桩应施工两端后中间,并按每间隔1~2孔的施工顺序进行,不允许由一边向另一边平行推移;如对原建筑物地基加固,其施工顺序应由外及里的进行,如邻近建筑物或紧贴水源边,可先施工部分隔断桩将其与施工区隔开,对很软的黏性土地基,应先在较大距离打石灰桩,过四个星期后再按设计间距补桩第六章1.土桩和石灰桩在应用范围上有何不同石灰桩适用于处理饱和黏性土,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时,宜增加掺合料的含水量并减少生石灰用量,或采用土层浸水等措施土桩适用于处理5~15m,地下水位以上,含水量14%~23%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和其他非饱和黏性土,粉土等土层;当以消除地基的湿陷性黄土为主要目的时,宜采用土桩,当以提高地基承载力或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采用灰土桩或双灰桩,当地基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0.65,由于无法挤密成孔,故不宜采用该方法2.阐述土桩灰土桩的加固机理1挤密作用2灰土性质作用3桩体作用3.阐述土桩灰土桩设计中桩间距的确定原则桩孔宜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孔之间的中心距离,可按桩孔直径的2~2.5倍,也可按公式计算,对于重要工程或缺乏经验的地区,在桩间距正式设计之前,应通过现场成孔挤密试验,按照不同桩距实测挤密效果再正式确定桩孔间距4.阐述土桩灰土桩施工的桩身质量控制标准1成孔施工时,地基土宜接近最优含水量,当含水量低于12%时,宜对拟处理范围内的土层进行增湿2成孔和孔内回填夯实应符合下列要求:1,成孔和孔内回填夯试的施工顺序,当整片处理时,宜从里向外间隔1~2孔进行,对大型工程可采用分段施工,当局部处理时,宜从外向里间隔1~2孔进行;2,向孔内填料前,孔底应夯实,并应抽样检查桩孔的直径、深度和垂直度3桩孔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5经检验合格后,应按照设计要求,向孔内分层填入筛好的素土、灰土或其他填料并应分层夯实至设计标高;3对沉管法,其直径和深度应与设计值相同,对冲击法和爆破法,桩孔直径不得超过设计值的±70mm,桩孔深度不应小于设计深度的0.5m4向孔内填料前,孔底必须夯实,然后用素土或灰土在最优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回填夯实;第七章1.阐述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与碎石桩的区别,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特点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在碎石桩的基础上加进一些石屑,粉煤灰和少量水泥,加水拌合制成的一种具有一定粘结强度的桩,相比碎石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适用于高层建筑物地基处理,应力应变呈直线关系,围压对应力应变曲线没多大影响,增加桩长可有效减少变形,总变形量小,承载力提高幅度有较大的可调节性特点:1施工工艺与普通振动沉管灌注桩一样,工艺简单,与振冲碎石桩相比,无场地污染,震动影响也小2所用材料仅需少量水泥,便于就地取材,基础工程不会与上部结构争“三材”3受力特性与水泥搅拌桩类似2.阐述褥垫层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的主要作用1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2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3褥垫层厚度可以调整桩土荷载分担比4褥垫层厚度可以调整桩、土水平荷载分担比3.阐述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分析其与碎石桩承载力计算方法不同的原因当CFG桩体标号较高时,具有刚性桩的性状,但在承担水平荷载方面与传统的桩基有明显区别;桩在桩基中可承受垂直荷载也可承受水平荷载,他传递水平荷载的能力远远小于传递垂直荷载的能力;而CFG桩复合地基通过褥垫层把桩和承台断开,改变了过分依赖桩承担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的传统思想;其承载力计算方法按规范公式计算;4.阐述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施工方法及适用地质条件1长螺旋钻孔关注成桩,属于非挤土成桩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粉土,素填土,中等密实以上的砂土2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属于非挤土成桩法,适用于黏性土、粉土、砂土、以及对噪声或泥浆污染要求严格的场地3振动沉管灌注成桩,属于挤土成桩法,适用于粉土、黏性土和素填土地基长螺旋钻管内泵压CFG桩施工工序:钻机久违、混合料搅拌、钻进成孔、灌注及拔管、移机振动沉管灌注成桩法施工工序:设备组装、桩基就位、沉管到预定标高、停机后管内投料、留振、拔管和封顶第八章1.排水固结法中的排水系统有哪些类型竖向排水体普通砂井、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水平排水体砂垫层2.排水固结法中的加压系统有哪些类型加压系统堆载法、真空法、降低地下水位法、电渗法、联合法3.试论述采用排水固结法提高地基强度和压缩模量的原理排水固结法就是通过不同加压方式进行预压,使原来正常固结黏土层变为处于超固结土,而超固结土与正常固结土相比具有压缩性小和强度高的特点,从而达到减小沉降和提高承载力的目的4.对比真空预压法与堆载预压法的原理1堆载预压法:是用填土等加荷对地基进行预压,是通过增加总应力,并使孔隙水压力消散来增加有效应力的方法;堆载预压法是在地基中形成超静水压力的条件下排水固结,称为正压固结2真空预压法:是在需要加固的软土地基表面先铺设砂垫层,然后埋设垂直排水管道,再用不透气的封闭膜使其与大气隔绝,薄膜四周埋入土中,通过砂垫层内设的吸水管道,用真空装置进行抽气,使其形成真空,增加地基的有效应力;真空预压法过程中地基土中应力不变,是负压固结3对比1加载方式:堆载预压法采用堆重,真空预压法则通过真空泵,真空管,密封膜来提供稳定负压2地基土中总应力:堆载预压过程中,总应力是增加的,是正压固结;真空预压法过程中地基土中应力不变,是负压固结3排水系统中水压力:堆载预压过程中排水系统中的水压力接近静水压力,真空预压过程中排水系统中的水压力小于静水压力4地基土中水压力:堆载预压过程中地基土中水压力由超孔压逐渐消散至静水压力,真空预压过程中地基土中水压力是由静水压力逐渐消散至一稳定负压5地基土水流特征:堆载预压过程中地基土中水由加固区向四周流动,相当于挤水过程,真空预压过程中地基土中水由四周向固区流动,相当于吸水过程6加载速度:堆载预压法需要严格控制加载,地基可能失稳,真空预压法不需要控制加载速率5.阐述砂井固结理论的假设条件1每个砂井的有效影响范围一直是直径为de的圆柱体,圆柱体内的土体中水向该砂井渗流,圆柱体边界处无渗流,即处理为非排水边界2砂井地基表面受均部荷载作用,地基中附加应力分布不随深度而变化,故地基土仅产生竖向的压密变形3荷载是一次施加上去的,加荷开始时,外荷载全部由孔隙水压力承担4在整个压密过程中,地基土的渗透系数保持不变5井壁上面受砂井施工所引起的涂抹作用的影响不计6.阐述“涂沫作用”“井阻”的含义,在何种情况下要考虑砂井的井阻和涂沫作用涂沫作用:地基设置砂井时,施工操作将不可避免地扰动井壁周围的土体,使其渗透性降低,这是涂抹效应井阻效应:砂井中的材料对水的垂直渗流有阻力,使砂井内不同深度的孔压不全等于大气压,这是井阻效应7.在真空预压法中,密封系统该如何设计保证稳定的真空度真空预压的面积不得小于基础外缘所包围的面积,真空预压区边缘比建筑基础外缘每边增加量不得小于3m,另外每块预压的面积应尽可能大,根据加固要求彼此间可搭接或有一定间距,加固面积越大,加固面积与周边长度之比越大,气密性就越好,真空度就越高8.堆载预压法中如何通过现场监测来控制加载速率1根据沉降s和侧向位移δh判别2根据侧向位移速率判别3根据侧向位移系数判别4根据土中孔隙水压力判别9.应用实测沉降—时间曲线推测最终沉降量的方法p110第九章1.阐述灌浆法所具有的广泛用途1增加地基土的不透水性,防止流砂、钢板桩渗水、坝基漏水和隧道开挖时涌水,以及改善地下工程开挖条件2防止桥墩和边坡护岸的冲刷3整治坍方滑坡,处理路基病害4提高地基土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5进行托换技术,对古建筑的地基加固2.阐述灌浆材料的“分散度”“沉淀析水性”“凝结性”的意义分散度:分散度是影响可灌性的主要因素,一般分散度越高,可灌性越好沉淀析水性:在浆液搅拌过程中,水泥颗粒处于分散和悬浮于水中的状态,但当浆液制成和停止搅拌时,除非浆液极为浓稠,否则水泥颗粒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并使水向浆液顶端上升。

地基与基础第三版答案

地基与基础第三版答案

地基与基础第三版答案【篇一:土力学(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题答案(全)】2-2、有一饱和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21.7cm3的环刀内,称得总质量为72.49g,经105℃烘干至恒重为61.28g,已知环刀质量为32.54g,土粒比重为2.74,试求该土样的湿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汇出土的三相比例示意图,按三相比例指标的定义求解)。

m72.49?32.54解:????1.84g/cm3v21.7??mw72.49?61.28??39% ms61.28?32.54?d?e?ms61.28?32.54??1.32g/cm3 v21.7vv11.21??1.069 vs10.492-3、某原状土样的密度为1.85g/cm3,含水量为34%,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求该土样的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和有效重度(先推导公式然后求解)。

解:(1)?sat?ms?vv??wvmw1??设ms?1 ?v? ms?ms1?ds??wds??w??1??????1??w???1????w?d?d????1????ws??s???1??1???m?ms?mw ???ds?msvs?w?vs??有?sat?1??11?????ds??w??1??????ds?1?1.85??2.71?1???w??1?1.87g/cm31??ds1?0.34?2.71 ?v?vv??wms?vs?wms?vs?w?vv?w?vv?w???sat?s(2) vvv??sat??w?1.87?1?0.87g/cm3??(3)????g?0.87?10?8.7kn/cm3 或?sat??sat?g?1.87?10?18.7kn/cm3???sat??w?18.7?10?8.7kn/ cm312-4、某砂土土样的密度为1.77g/cm3,含水量9.8%,土粒相对密度为2.67,烘干后测定最小孔隙比为0.461,最大孔隙比为0.943,试求孔隙比e和相对密实度dr,并评定该砂土的密实度。

地基处理试题及答案

地基处理试题及答案

地基处理试题及答案一、地基处理试题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下面是一些关于地基处理的试题,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试题一:请说明什么是地基处理?为什么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试题二:列举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并简要介绍其原理和适用情况。

试题三:地基处理中存在哪些常见的问题和难点?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试题四:选择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与材料是关键,请列举一些决策地基处理方法的因素。

试题五:在进行地基处理时,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和监测?请说明具体的方法和手段。

二、地基处理答案以下是对上述试题的回答,希望能够给您提供参考和帮助。

答案一:地基处理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对地基进行改良和加固的过程。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增加地基的稳定性,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地基处理,可以修复不均匀沉降、提高土壤的抗液化能力、加固松散土壤等。

答案二: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土壤加固、基础处理、排水处理等。

土壤加固可以通过土壤固结、土壤换填、土壤固化等方法来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

基础处理主要是指改善建筑物的基础条件,包括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设计合理的基础尺寸等。

排水处理是为了排除土壤中的多余水分,常用的方法有井式排水、管网排水等。

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土壤和地质条件,具体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答案三:地基处理中常见的问题和难点包括土壤的异质性、工程限制条件的复杂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和有效的施工方法来解决。

例如,在处理异质性土壤时,可以采用分区处理或局部处理的方法;在面对复杂工程条件时,需要充分考虑施工工艺和时间控制等因素;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质量,进行实时监测与检查,确保工程的质量。

答案四:决策地基处理方法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例如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工程类型、工期要求、经济成本等。

针对不同的因素,可以采取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 习题解答

地基处理 习题解答

5-3[解]考虑基础重量(1)假定砂垫层的厚度为1m ,(2)砂垫层厚度的验算: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2.12.1120150b G F P k k k 145 kPa砂垫层底面的附加应力为:=︒⨯⨯+⨯-⨯=+-=30tan 122.1)18.17145(2.1tan 2)(θσσz b P b cd k z 64.8 kPa=⨯-+⨯=1)105.17(18.17cz σ 25.3 kPa根据下卧层淤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50 kPa ,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5.02(121)105.17(18.1750)5.0(d f f m d ak a γη 69.0 kPa 691.903.258.64>=+=+cz z σσ kPa 砂垫层厚度不够假定砂垫层的厚度为1.5m ,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2.12.1120150b G F P k k k 145 kPa砂垫层底面的附加应力为:=︒⨯⨯+⨯-⨯=+-=30tan 5.122.1)18.17145(2.1tan 2)(θσσz b P b cd k z 52.1 kPa=⨯-+⨯=5.1)105.17(18.17cz σ 29.1 kPa根据下卧层淤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50 kPa ,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5.05.2(15.25.1)105.17(18.1750ak f 73.2 kPa2.732.811.291.52>=+=+cz z σσ kPa 砂垫层厚度不够假定砂垫层的厚度为1.6m ,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2.12.1120150b G F P k k k 145 kPa砂垫层底面的附加应力为:=︒⨯⨯+⨯-⨯=+-=30tan 6.122.1)18.17145(2.1tan 2)(θσσz b P b cd k z 50.1 kPa=⨯-+⨯=6.1)105.17(18.17cz σ 29.8 kPa根据下卧层淤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50 kPa ,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5.06.2(16.26.1)105.17(18.1750ak f 74.1 kPa1.749.798.291.50>=+=+cz z σσ kPa 砂垫层厚度不够假定砂垫层的厚度为1.8m ,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2.12.1120150b G F P k k k 145 kPa砂垫层底面的附加应力为:=︒⨯⨯+⨯-⨯=+-=30tan 8.122.1)18.17145(2.1tan 2)(θσσz b P b cd k z 46.6 kPa=⨯-+⨯=8.1)105.17(18.17cz σ 31.3 kPa根据下卧层淤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50 kPa ,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5.08.2(18.28.1)105.17(18.1750ak f 75.7 kPa7.759.773.316.46>=+=+cz z σσ kPa 砂垫层厚度不够假定砂垫层的厚度为2.0m ,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2.12.1120150b G F P k k k 145 kPa砂垫层底面的附加应力为:=︒⨯⨯+⨯-⨯=+-=30tan 222.1)18.17145(2.1tan 2)(θσσz b P b cd k z 43.6 kPa=⨯-+⨯=2)105.17(18.17cz σ 32.8 kPa根据下卧层淤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50 kPa ,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5.03(132)105.17(18.1750ak f 77.3 kPa3.774.768.326.43<=+=+cz z σσ kPa 砂垫层厚度已够故,砂垫层厚度为2m砂垫层宽度:=︒⨯⨯+30tan 222.1 3.5 m不考虑基础重量(1)假定砂垫层的厚度为1m ,(2)砂垫层厚度的验算: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2.1150b F P k k 125 kPa砂垫层底面的附加应力为:=︒⨯⨯+⨯-⨯=+-=30tan 122.1)18.17125(2.1tan 2)(θσσz b P b cd k z 54.6 kPa=⨯-+⨯=1)105.17(18.17cz σ 25.3 kPa根据下卧层淤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50 kPa ,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5.02(121)105.17(18.1750ak f 69.0 kPa699.793.256.54>=+=+cz z σσ kPa 砂垫层厚度不够假定砂垫层的厚度为1.5m ,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2.1150b G F P k k k 125 kPa砂垫层底面的附加应力为:=︒⨯⨯+⨯-⨯=+-=30tan 5.122.1)18.17125(2.1tan 2)(θσσz b P b cd k z 43.9 kPa=⨯-+⨯=5.1)105.17(18.17cz σ 29.1 kPa根据下卧层淤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50 kPa ,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5.05.2(15.25.1)105.17(18.1750ak f 73.2 kPa2.730.731.299.43<=+=+cz z σσ kPa 砂垫层厚度已够故,砂垫层厚度为1.5m(3)确定砂垫层的宽度:砂垫层宽度为:θtan 2z b b +=' = 1.2 +2×1.5 ×tan 30°= 2.93m , 取3='b m存在的问题:1、砂垫层厚度应从1m 开始试算,不能从1.5m 或2m 开始;2、计算附加应力时要考虑基础本身的重量;3、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时,修正系数为1,且重度为深度加权平均的重度(分母不是始终为2);4、水下用浮重度。

《地基与基础》(第3版)简答题.doc

《地基与基础》(第3版)简答题.doc

《地基与基础》(第3版)简答题1.地基基础设计原则是什么?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地基应满足下列两个基本要求(1)地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在荷载作用下,不因地基失稳而破坏,这是地基稳定问题。

(2)地基不能产生过大的变形而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同时基础结构本身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在地基反力作用下不会发生强度破坏,并具有改善沉降与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这是地基变形问题。

防止地基土发生剪切破坏和丧失稳定性,应具有足够的安全度;控制地基的变形量,使之不超过建筑物的地基特征变形允许值;基础本身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2.进行地基变形验算时的变形控制特征有那些?一级建筑物及部分二级建筑物需要进行地基变形验算,一级建筑物是指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2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体形复杂的14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和单桩承受的荷载在4000kN以上的建筑物;二级建筑物是指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变形控制特征有: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

3.浅基础设计的内容?1选择基础的材料、类型和平面布置;2选择基础的埋置深度;3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设计值;4根据地基土的承载力设计值,确定基础的底面尺寸;5必要时进行地基变形与稳定性验算6进行基础结构设计,根据基础类型、平面布置、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大小及分布情况进行内力分析、强度计算及构造设计,确定基础的剖面尺寸;如为钢筋混凝土基础应进行配筋计算;7绘制基础施工图,编写施工说明。

4.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有那些?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应选取合理的建筑措施、结构措施及有关施工措施。

建筑措施1建筑物的体形力求简单2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3合理设置沉降缝4相邻建筑物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5调整建筑物标高。

结构措施:1减小建筑物的基地应力2增强建筑物的刚度和强度3调整基础底面应力或附加应力4使用能适应不均匀沉降的结构。

5.有几种线弹性地基模型?试述各有哪些优缺点?最常用的地基线弹性计算模型有三种:文克勒地基模型、弹性半空间模型有限压缩地基模型。

地基处理课后习题答案

地基处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一般建筑物地基所面临的有哪些问题强度及稳定性问题、变形问题、渗漏问题、液化问题2.根据地基的概念,地基处理的范围应该如何确定地基是指工程直接影响的这一部分范围很小的场地,若天然地基很软弱效果,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等要求,则事先通过人工处理后再建造基础,这种地基加固方式叫做地基处理。

对于某一工程来讲,在选择处理时要考虑综合地质条件,上部结构要求,周围环境条件,材料来源,施工工期,设备状况和经济指标等3.何谓”软土”“软弱土””软弱地基”软土:是淤泥和淤泥质土的总称,他是在静水或非常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软弱土:指淤泥、淤泥质土和部分冲填土、杂填土及其他高压缩性土软弱地基:是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性土层构成的地基4.软弱地基主要包括哪些地基,具有何种工程特性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

这种地基天然含水量过大,承载力低,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滑动或固结沉降。

5.特殊土地基主要包括哪几类,具有何种工程特性特殊土地基大部分带有地区特点,它包括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黏土、冻土和岩溶。

软土地基:抗剪强度低、透水性低、不均匀性、高压缩性湿陷性黄土地基:颗粒,矿物组成,含水量低,孔隙比大,欠压密,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降膨胀土地基: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具有较大的张缩变形性能且是变形往复的高黏性土6.试论述地基处理的目的和其方法分类目的是利用换填、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热学等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用以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改善地基的透水特性,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分类方法:按时间可分为临时处理和永久处理,按处理深度可分为浅层处理和深层处理,按土性对象可分为砂性土处理和黏性土处理,饱和土处理和非饱和土处理,也可按地基处理的作用机理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7.选用地基处理方法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地基处理受上部结构、地基条件、环境影响和施工条件、设备状况和经济指标等8.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一般可采用哪几种地基处理方法土工聚合物法、砂桩挤密法、振动水冲法、石灰桩挤密法、砂井、真空预压法、降水预压法、电渗排水法、高压喷射注浆法9.对防止地基土液化,一般可采用哪几种地基处理方法换土垫层法、强夯法、振动挤密法、排水固结法10.对软土地基,一般可采用哪几种地基处理方法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水泥土搅拌桩法、换填垫层法、强夯法11.试论述地基处理的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主要措施地基处理工程与其它建筑工程不同,一方面,大部分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并不是施工结束后就能全部发挥和体现的,另一方面每一项地基处理工程都有它的特殊性,同一种方法在不同地区应用其施工工艺也不尽相同,对每一个工程都有它的特殊要求,而且地基处理往往是隐蔽工程,很难直接检测质量,因此必须在施工中和施工后加强管理和检测。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3版)》题库8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3版)》题库8

第9章地基处理一、填空题1..碾压法适用于()的填土工程2. 软弱地基主要由()、()、()、()、()构成的地基。

3. 地基处理方法有()、()、()、()、()、()。

4. 地基处理中机械压实法、换填法、预压法适用于()。

5. 我国区域性特殊土主要有()、()、()、()、()等。

二、选择题1.处理海相、湖相以及河相沉积的软弱粘性土层的地基处理方法是()。

A、预压排水固结法B、密实法C、换垫法D、加桩法2.夯实深层地基土宜采用的方法是。

A.强夯法 B.重锤夯实法 C.分层压实法 D.振动碾压法3.砂石桩加固地基的原理是。

A.换土垫层 B.碾压夯实 C.排水固结 D.挤密土层4.厚度较大的饱和软粘土,地基加固较好的方法为。

A.换土垫层法B.挤密振密法C.排水固结法D.强夯法5.堆载预压法加固地基的机理是。

A.置换软土B.挤密土层C.碾压夯实D.排水固结6.堆载预压法适用于处理()地基。

A .碎石类土和砂土 B.湿陷性黄土 C.饱和的粉土 D淤泥、淤泥质土和饱和软黏土7.地基处理的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善土的渗透性,减小渗流量,防止地基渗透破坏B、提高地基承载力C、改善土的特性,增大土的孔隙比,便于压缩D、减小地基变形和不均匀沉降8.在堆载预压加固地基时,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的作用是( )。

A、预压荷载下的排水通道B、土中加筋C、挤密土体D、形成复合地基9..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的主要作用之一是( )。

A、减小液化的可能性B、减小冻胀C、提高地基承载力D、消除湿陷性10.砂井堆载预压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时,砂井的主要作用是()。

A.置换B.加速排水固结C.挤密D.改变地基土级配11.下列地基中,不适合用水泥土搅拌法处理的是( )。

A、淤泥B、粘性土C、粉土D、膨胀土12.()将基础下一定深度内的软弱或不良土层挖去,回填砂、碎石或灰土等强度较高的材料,并夯至密实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与基础 (第三版)习题答案-第4章

地基与基础 (第三版)习题答案-第4章
4-2.土的抗剪强度由哪两部分组成?什么是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土的抗剪强度的构成有二个方面:即内摩擦力与粘聚力。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包括:c(称为土的粘聚力)和φ(φ称为土的内摩擦角,tanφ为土的内摩擦系数)。
4-3.为什么土粒愈粗,内摩擦角中愈大?土粒愈细,粘聚力c愈大?土的密度和含水量对c与φ值影响如何?
当土中剪应力等于土的抗剪强度时,土体达到临界状态,称为极限平衡状态。此时土中大小主应力与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称为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当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土中该点的极限应力圆与抗剪强度线相切。
4-6.为什么土的抗剪强度与试验方法有关?如何根据工程实际选择试验方法?
同一种土在不同排水条件下进行试验,可以得出不同的抗剪强度指标,即土的抗剪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试验方法。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在保证地基稳定条件下,地基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当偏心距e小于或等于0.33倍基础底面宽度时,通过试验和统计得到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后,可按 计算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综合练习题
4-1.某土样进行三轴剪切试验,剪切破坏时,测得σ1=500kPa,σ3=100kPa剪切破坏面与水平面夹角为60°求:(1)土的c、φ值。(2)计算剪切破坏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存在于土体内部的摩擦力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剪切面上颗粒与颗粒之间在粗糙面上产生的摩擦力;另一个是由于颗粒之间的相互嵌入和互锁作用产生的咬合力。土颗粒越粗,内摩擦角φ越大。
土的密度和含水量对c与φ值影响如何?(书中没有相关部分内容的阐述)
4-4.土体发生剪切破坏的平面是否为剪应力最大的平面?在什么情况下,剪切破坏面与最大剪应力面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处理第三版答案【篇一:地基处理考题范围(学生版)整理答案】txt>一、名词解释地基:承托建筑物基础的范围很小的场地人工地基:天然地基过于软弱或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需经过人工加固或处理后才能建造基础的地基天然地基:可直接放置基础的天然土层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充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软土地基:软土:淤泥及淤泥质土总称软(黏)土冲填土:是用水力充填法抽排处水底泥沙等沉积物堆积而成杂填土:主要由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业废料等复杂成分构成的无规则堆积物换填法:当软弱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满足不了设计要求,而软土厚度不大,将基础底面以下的部分或全部软土挖出,然后分层换填强度较大的砂、碎石、素土、粉煤灰、灰土等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压(夯、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这种地基处理方法称为换填土法。

单位夯击能:单位夯击能=总夯击能/加固面积(a)=mhn/a面积置换率:桩体的横截面积与该桩所承担的加固面积之比。

砂基预振效应:cfg桩:是在碎石桩的基础上加进一些石屑、粉煤灰和少量水泥,加水拌和制成的,一种具有一定粘结强度(c5~c20)的桩。

固结度:某一时刻的土的固结量与最终固结量之比涂抹作用:施工中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和涂抹,降低土的渗透系数可灌比值:n=d15/d85 , d15 —砂砾土中含量为15%的颗粒尺寸;d85 —浆材中含量85%的颗粒尺寸水泥土:利用水泥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在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后形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或墙,从而或者形成桩体复合地基,或者形成水泥土桩墙支挡结构。

水泥土桩有效桩长:按支持力计算和按桩材计算相等时的桩长水泥掺入比:掺入水泥重量与加固软土湿重量之比水泥掺量:掺入水泥重量与加固土的体积之比加筋土:由多层水平加筋构件与填土交替铺设而成的一种复合体土钉墙:是将拉筋插入土体内部,并在坡面上喷射混凝土,从而形成土体加固区带。

加筋土墙:由加筋土和墙面板组成,且形状和功能类似于重力式挡墙的挡土结构称为加筋土墙。

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是一类由高分子聚合物加工而成,并用于土木工程的一类材料。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桩土应力比:桩顶应力与桩间土表面应力之比应力集中系数?p:作用在加固桩桩体上的应力与复合地基上的荷载之比压实系数:指路基经压实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由击实实验得到的试样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二、填空题1、地基按是否处理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2、地基按土类分为(岩石地基)、(碎石土地基)、(砂土地基)、(粉土地基)、(粘性土地基)、(特殊土地基)。

3、地基设计通常要满足(强度)、(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4、特殊土主要包括(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季节性冻土)、(红粘土)、(盐渍土)及岩溶地层等。

5、地基处理方法按作用机理可分为(换土垫层)法、(密实)法、(置换)法、(胶结)法、(排水固结)法、(加筋)法和(热学原理)法等。

6、按垫层材料分类,通常有(砂)垫层,(素土)垫层,(灰土)垫层,(粉煤灰)垫层,(矿渣)垫层。

7、石灰桩法按用料特征和施工工艺方法可分为(石灰桩)法、(石灰柱)法、(石灰浆压力喷注)法。

8、排水固结法通常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两部分组成。

9、竖向排水方法通常有(普通砂井)排水法、(袋装砂井)排水法和(塑料排水井)排水法。

10、用于排水固结法加压系统中的方法有(堆载)法、(真空)法、(降低地下水位)法、(电渗)法和联合法。

11、灌浆法所用的浆液材料通常有(水泥浆)、(水泥砂浆)、(粘土浆)、(水泥粘土浆)、(硅酸盐类)、(环氧树脂类)、(甲基丙烯酸脂类)、(聚氨脂类)、(丙烯酰氨类)、(木质素类)、()。

12、灌浆材料的主要性质包括(材料的分散度)、(沉淀析水性)、(凝结性)、(热化学性)、(收缩性)、(结石强度、(渗透性)、(耐久性)。

13、灌浆法中,按灌浆机理分为(渗透)灌浆、(挤密)灌浆、(劈裂)灌浆和(电动化学)灌浆。

14、灌浆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灌浆方案选择)、(灌浆标准)、(浆材及配方原则)、(粒状材料的可灌性)、(浆液扩散半径的确定)、(孔位布置)、(灌浆压力的确定)以及其他。

15、高压喷射注浆法按工艺类型可分为(单管法),(二重管法),(三重管法)和(多重管法)。

16、高压喷射注浆法按喷射方向可分为(旋喷)、(定喷)和(摆喷)。

17、表示土工合成材料的物理特征指标有(原材料相对密度)、(单位面积质量)和(厚度)。

18、表示土工合成材料的力学特征指标有(条带拉伸强度)、(握持拉伸强度)、( (梯形)撕裂强度)、(顶破强度)、(刺破强度)、(穿透强度)、(界面摩擦系数)、(抗拔摩擦强度)。

19、表示土工合成材料的水理特征指标有(孔隙率)、(开孔面积率)、(等效孔径)、(垂直渗透系数kv )、(水平渗透系数kh)。

20、土工合成材料的主要功能有(加筋作用)、(反滤作用)、(排水作用)和(隔离作用)。

21、复合地基加固区压缩量s1的计算方法通常有(复合模量法(ec法))、(应力修正法(es法))和(桩身压缩量法(ep 法))。

22、复合地基加固区下卧层压缩量s2的计算方法通常有(应力扩散法)、(等效实体法)和(改进geddes法)。

三、简答题1、常出现的地基问题有哪些?①强度及稳定性问题②压缩及不均匀沉降问题③水的渗透问题(大坝地基、基坑开挖降水,…)④动力稳定性问题:比如饱和砂土振动液化问题红粘土等。

2、简述地基处理的目的。

①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②降低地基的压缩性③改善地基的透水特性④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⑤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工程特性3、简述软土的工程性质。

三高两低两性,高含水量、高孔隙率、高压缩性;低强度、低渗透性,结构性(灵敏性)、触变性4、简述几种常见特殊性土的工程特性。

冲(吹)填土的工程性质(1)粗颗粒较多,排水条件较好时,强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大;(2)若颗粒很细,深处水分不易排出,处于未固结状态,较长时间仍处于流动状态,稍加扰动,抗剪强度就会降低;(3)自然沉积土比,强度低,压缩性高,常产生触变现象;④通常出口处粗粒多,远处细粒多,但比杂填土均匀。

2)杂填土的工程性质①一般承载力不高,压缩性较大,且不均匀;②当加载到某级荷载时,浸水,变形剧增,具有湿陷性;②实度随年代↑ 而↑ :砂性杂填土,填筑5 年以上,已趋稳定;粘性杂填土,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稳定。

5、简述换填法的加固机理。

按照附加应力分布规律,上部较大的应力部分让垫层承担,下部较小的应力部分由软土承担,以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6、简述垫层的作用。

①提高地基承载力;②减少沉降量;③加速软土层排水固结;④防止冻胀;⑤消除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的胀缩作用和湿陷性等。

7、简述换填法的适用条件。

适合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8、简述垫层土的压实原理。

在一定的外部压实能量作用下,当粘性土的土样含水量较少的时候,粒间引力较大,若压实能量不能有效地克服引力而使土粒间相对移动,这时压实效果就比较差,当增大土样中含水量时,结合水膜逐渐增厚,减小的引力,土粒在相同的压实能量下易于移动而挤密,故压实效果较好,但当含水量增大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孔隙中就出现了自由水,结合水膜的扩大作用就不大了,因而引力的减小也不显著,此时自由水填充在空隙中,压实是空隙中过多的水分不易立即排出,阻止了土粒间的移动,所以压实效果反而下降。

这就是土的压实机理。

9、简述强夯法和重锤夯实法的异同。

10、简述强夯法在非饱和土中的加固原理。

非饱和土的夯实过程就是土体的气体被挤出的过程,其夯实变形主要是由于土颗粒的相对位移引起的。

11、简述强夯法在饱和土的加固机理。

12、简述强夯法的适用条件。

适用于加固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土、湿陷性黄土,特别适合杂填土地基加固。

13、简述砂(碎)石桩法对松散砂土的加固原理。

1、挤密作用2、排水减压作用3、砂基预震效应14、简述砂(碎)石桩法对黏性土的加固机理。

对粘性土的加固机理主要是置换,对桩间土的挤密效果并不明显。

此时,桩-土构成复合地基:②厚度不大的软土地基,桩贯穿软土层,主要起应力集中作用,即桩体作用,软土承担荷载↓。

②对深厚软土地基,桩未贯穿软土层,桩-土形成复合地基起垫层作用,扩散应力。

此外,碎(砂)石桩还会起到排水固结作用15、简述石灰桩法的加固机理。

1.成桩挤密作用2.膨胀挤密作用3.吸水放热效应4.桩体(置换)作用5.排水固结作用6.加固层的减载作用7.胶结作用16、简述石灰桩法设计计算内容。

1.材料:cao≥70%,d粒≈5 cm;含粉量<20%、夹石<5%。

若掺干粉煤灰或火山灰,则配比一般为7∶3(质量比)或1:1(体积比)。

2.桩径:取决于成桩管径,d桩≈30~40 cm。

3.桩距及布置:桩距一般为(2~3)d桩;梅花或正方形布桩。

4.桩长:依目的而定。

是用作垫层、↙ s 还是抗滑?5.承载力计算:按复合地基理论计算。

17、简述(灰)土桩的加固机理。

1.成桩过程中的侧向挤密作用;2.土桩挤密地基的作用;3.灰土桩加固机理的作用:离子间的相互交换,凝硬反应。

18、简述(灰)土桩的适用条件。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

以消除地基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

19、简述cfg桩的加固机理。

1、桩体作用2、挤密与置换作用3、褥垫层的作用20、简述cfg桩的荷载传递特征。

1垂直荷载的传递(符合疏桩理论)○:传统桩只提供向下刺入变形的条件。

(cfg 桩+土)+褥垫层,提供了双向刺入变形条件,可保证土始终参与工作。

设计时,先发挥完土的承载力,不足部分由桩承担,于是桩数减少。

2水平荷载的传递:○ft通过褥垫层传至桩和桩间土顶面。

∵m 10%,∴桩承担水平荷载很小;21、简述cfg桩中褥垫层的作用(1)能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提供了桩上刺空间;(2)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3)褥垫层厚度可调整桩和土的竖向荷载分担比;(4)褥垫层厚度可调整桩和土的水平荷载分担比.22.简述排水固结法的系统组成。

23.简述各类排水固结法的使用范围。

【篇二:《基础会计》(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司的会计报告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业绩,从而决定是否贷款,会计报告不仅包括资产负债表,还包括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等。

(2)对企业的信誉、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产生积极影响的信息,不希望提供给银行家对企业的信誉、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产生消极影响的信息,例如企业出现亏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