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三框《平等尊重你我他》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过程与方法:在生活、学习中能够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

知识与技能: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懂得什么是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对他人的尊重。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和尊重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人生而平等”。

四、教法、学法:

教法:动态生成法;直观演示法;集体讨论法。

学法:思考评价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和总结反思法。

五、教学过程:

(一)引趣,导入新课

情境展示:课前欣赏2007年特奥会主题曲《世界有你有我》

问题探究:同学们是否熟悉这首歌?本届特奥会的主旨是什么?

引导学生进入新课题“平等尊重你我他”。

(二)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话平等

情境展示:

1797年,美国的一个5岁孩子不幸身亡。孩子的父亲把他葬在一块自己的土地上。为了减轻丧子的痛苦,他决定卖掉全部土地,迁往他乡。他在转让土地的契约里,写明土地的新主人必须把孩子的墓地保留下来。以后,美国格兰特总统逝世,恰恰看好孩子墓葬的这块土地。人们把总统坟墓建造在这里,但这孩子的坟墓不仅未曾移动,而且还重新修缮一番。1997年,格兰特总统逝世100周年,政府决定拨款重修。距离那个孩子的不幸死亡整整200年了。为了不影响人民对格兰特总统的拜谒,200年后把孩子坟墓铲平,照理应是天经地义的。但政府在修整总统坟墓的同时,也修整了孩子的墓地。美国前总统里根在格兰特墓前说,“孩子也应该享受和总统一样的待遇”。

问题探究:看完这段材料,同学们有何感想?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而平等。

情境展示:

1、位于苏家屯区的沈阳新日铝制品有限公司一些员工反映,公司怕他们偷铝,在下班时由保安对他们进行搜身.一位员工说:“公司每天都搜身,尤其是我们车

间的,每个人在出去的时候都要经过保安两遍的检查,这不是把我们当贼了吗?”旁边的另一个工人很气愤地说:“这就是拿我们不当人看,我们也是凭力气挣钱,为什么这么不尊重我们?有人偷东西可以按照法律去惩罚,也不能对全体工人都要搜身呀?”

问题探究:保安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安的行为是不尊重工人人格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人格平等的独立主体。

2、1997年6月至2006年12月,郑筱萸利用担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的职务之便,接受请托,为八家制药企业在药品、医疗器械的审批等方面谋取利益,先后多次直接或通过其妻、子非法收受上述单位负责人给予的款物共计折合人民币649万余元。上述交易导致全国药品监管失控,药品监管制度几近虚设,药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秩序大乱。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郑筱萸2007年7月10日上午在北京被执行死刑。

问题探究:郑筱萸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这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教师小结:通过对上述两段材料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平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格上的平等,二是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与人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这些差异容易使人对平等产生误解,进而滋生出一些不良的心理,外现为一些不良的行为。

情境展示:

近日,深圳陈女士在自家小区的出口等人,莫名其妙地被一辆倒退的轿车撞倒,她从车底爬出来与司机理论时,反而遭到司机拳打脚踢。打人司机还叫嚣着:“我是劳动局的!我怕你什么!打你又怎样?”司机在5分钟之内三次将女子打倒在地,抓住女子胳膊,同时用脚对女子狂踢。在小区保安、一些围观者等人的劝阻下,司机这才住手。

问题探究:这位司机凭什么在自己开车撞人,理亏的情况下,还动手殴打陈女士?

引导学生认识到司机自恃地位“高人一等”,而鄙视身边的人。

问题探究:请我们同学说说看,你知道社会上还有哪些类似于此的不平等的现象。(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社会上有些人自恃“大权在握”,“财大气粗”,“智力超群”而认为自己“高人一等”,鄙视身边的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金钱、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不能代替人格上的平等,更不能超越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问题探究:请大家想想看,我们同学之间存在着哪些差异?我们或身边的同学、朋友有没有因为这些差异而产生过优越感或自卑感?(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自己的某些优势并不是自傲的资本;自己的某些劣势也不是自卑的理由。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待人,互相取长补短,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情境展示:

近日,15岁的河南人徐某正在位于其所在公司梳棉机上劳作。也许是太过劳

累,也许是技术尚不熟练,他的右手突然被卷入机器。瞬间,5个手指齐齐被切断,并夹在鲜血染红的棉絮中输入了下仓内。悲剧发生后,该公司的老板将徐某送至市区一家由外地医生承包手外科的小医院里草率治疗,并拒绝支付医药费。问题探究:这段材料中,老板有哪些错误的行为?

引导学生认识到,相对于老板而言,徐某处于不利地位。

教师小结:我们将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总称为弱势群体。

问题探究:除了未成年人以外,还有哪些人也属于弱势群体?

教师小结:在社会生活中,弱势群体的平等权益容易受到侵害。为了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我们国家和社会从多方面给予了帮助。比如刚才的材料中,

情境展示:

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请来专家对徐某的伤情进行鉴定,得出工伤伤残5级的结论,为工伤赔偿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随后,该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裁定给予徐某8倍的赔偿。总金额为142641.25元。

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显示相关法律图片)

社会创造各种条件为弱势群体提供平等的机会。(显示残奥会图片和视频《千手观音》和《俏夕阳》)

问题探究:我们应如何对待身边的弱势群体?

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应当平等对待弱势群体,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还要认识到,我们作为未成年人,我们的平等权益也容易受到侵害,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二部分:说尊重

情境展示:名人轶事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街上散步,突然有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跪倒在地向他伸出了脏污不堪的手,乞求道:“先生,给我一点食物吧。”屠格涅夫寻遍全身也没有找出可以给他的东西,于是就握住那只脏手,诚恳地说道:“兄弟啊!我真的很抱歉!”不料,那乞丐站起身,紧握作家的手,脸上挂着泪花,却满带笑容地回答说:“谢谢,这已经够了!”

问题探究:乞丐并没有从屠格涅夫手中获得任何食物,为什么还说:“谢谢,这已经够了!”

引导学生认识到乞丐从屠格涅夫那里获得了尊重。

我们要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总是相互的。

问题探究:请同学相互讨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