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验证 (SOP, 适用于色谱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适用范围
本SOP适用于色谱类方法验证
2.参考标准/资料
3.检测方法的适用性验证内容
3.1专属性
a. 试剂空白实验:考察实验过程中所用试剂对目标物的干扰情况。
b. 干扰实验:当空白样品(样品不含目标物,其它基质一致)可获得时,直接进行空白实验(使用空白样品经过完整的样品前处理及分析过程),考察在目标物出峰时间有无干扰峰。当没有空白样品情况下,对于液相色谱,目标物有紫外吸收时可采用DAD检测器验证峰的光谱特征是否与标准品一致;另可采用不同填料色谱柱、选择不同流动相、改变梯度洗脱等方法考察目标物的出峰变化情况;对于气相色谱,可采用不同填料色谱柱、选择不同载气、改变程序升温等方法考察目标物的出峰变化情况。
注:1. 专属性:是指在样品介质中有其它组份共存时,检测方法对目标物准确而专属的测定能力。
2. 如以上方法不能确定其专属性,可由其它分析方法予以补充,例如:质谱、旋光仪、核磁共振等方法。
3. 应附代表性图谱,以说明方法的专属性,并应标明目标物在图中的位置,色谱法中的分离度应符合R s≧1.0要求(一般来说R s<1.0,两峰总有部分重叠;当R s=1.0,两峰能明显分离;当R s=1.5,两峰已完全分离;摘自《仪器分析》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版)。
R s=2(t2-t1)/(Y1+Y2);t:色谱峰保留时间;Y:峰底宽。
3.2校准曲线
a. 对于含量<0.01%的痕量成分分析,样品中目标物含量一般比较低,标曲浓度范围应包含检测限及尽可能覆盖一个数量级,但不宜过宽,一般为1-2个数量级,至少作5个点(不包括空白)。
b. 对于含量>0.01%的常量与微量成分分析,可根据方法定量限和实际样品含量选择标曲浓度范围,标曲浓度范围尽可能覆盖一个数量级,但不宜过宽,一般为1-2个数量级,至少作5个点(不包括空白)。
c. 应描述校准曲线的数学方程,相关系数不应低于0.99。
注:1. 在分析化学中,根据分析试样中待测成分的含量多少,分析化学可以分为:
常量成分分析(质量分数>1%)、微量成分(0.01%~1%)分析和痕量成分分析(<0.01%);摘自《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四版)。
2. 确定测试样品中被测成分浓度应在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
3. 标曲中每个浓度水平分置在3个进样瓶中,分别进样,结果取平均值。
4. 应附相关图谱。
3.3 检出限与定量限
a.(首选)信噪比法:把已知低浓度试样测出的信号与空白样品测出的信号进行比较,计算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一般以信噪比为2:1/3:1时相应浓度确定检测限,信噪比为10:1时相应浓度确定量限。
b.(可选)空白值标准偏差法:
C L=(2或3)S b/b
式中:C L-方法的检出限
S b-空白值标准偏差(一般平行测定20次得到)
b-方法校准曲线的斜率
对于定量限一般为检出限的3倍。
注:1. 检出限: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小值。
2. 定量限:被测物能被准确测定的最小量,其测定结果应具有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
3. 无论用哪种方法,均需制备相应检出限浓度的样品,反复测试进行确定。
4. 检测方法SOP编写时应将仪器检出限和定量限换算为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
5.应附相关图谱。
3.4 准确度(回收率)
a. 对于含量<0.01%的痕量成分分析,样品中目标物含量一般比较低,回收率应在方法检出限、三倍方法检出限、十倍方法检出限进行三个水平实验,每个水平测定次数至少为3次。回收率要求参考范围见表1。
b. 对于含量>0.01%的常量与微量成分分析,可在定量限附近和根据实际样品含量选择合适点进行三水平(高、中、低)实验,每个水平测定次数至少为3次。回收率要求参考范围见表2。
注:1. 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的接近程度,一般以回收率(%)表示。
2. 对于样品基质或前处理特别复杂的实验,回收率要求可根据条件适当放宽。
3. 标准品与样品应混合均匀,所有加标样品必须经过完整的前处理过程。
4. 回收率实验一般有两种方式。在空白样品可获得的情况下,通过在空白样品中加入已知量A的标准对照品,进行回收试验,其回收率可表示为:
R=(M-空白)/A*100%
式中:R:回收率(%)
M:试验测定值
A:加入已知标准品的量
在空白样品不可获得,但可以得到已知量的真实样品时(样品含量应尽量接近或小于检出限,否则会影响加标实验),可通过在真实样品中加入已知量A的标准对照品,进行回收试验,其回收率可表示为:
R=(M-P)/A*100%
式中:R:回收率(%)
M:真实样品中加入标准对照品后试验测定值
P:真实样品的试验测定值
A:加入已知标准品的量
5. 标准品与样品充分混合均匀时,可配制不同水平(高、中、低)加标样品各一个。针对同一个加标样,重复取样检测6次,可同时考察本浓度水平的回收率与精密度情况。
6. 应附相关图谱。
3.5 精确度(重复性)
a. 根据实际样品含量选择一合适点(一般取实际样品含量范围的中间值)进行考察,重复测定次数至少为6次。实验室内部重复性考察的相对标准偏差参考范围见表3。
b.(根据实际情况选作)重复性限r:根据实际样品检测需求选择一(一般取含量范围的中间值附近)或多个浓度水平进行考察,每个浓度水平重复测定次数建议为20次,对应的重复性限r=2.8σ, σ为标准差。
c.(根据实际情况选作)中间精密度:根据实际样品检测需求选择一(一般取含量范围的中间值附近)或多个浓度水平进行考察。要求不同的分析人员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在不同的时间、使用不同的仪器进行测试,以确认方法的适用性。
注:1. 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的样品,经过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即一组测量值彼此符合的程度,一般用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2. 重复性限是一个数值,在重复性条件下,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小于或等于此数的概率为95%。
3.中间精密度:在一定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这些条件包括相同的测量程序、相同地点并且对相同的样品在一长时间段内重复测量,但可包含其它相关条件的改变(如设备系统、操作者和环境条件等变量)。
4. 有的样品含量范围比较宽,考察一个浓度点的重复性代表性不够,可选择在方法检出限和常见样品浓度之间选择高、中、低三水平进行重复性考察,每个水平重复测定次数至少为6次。
5. 本SOP对重现性及重现性限等暂不作要求。
6. 应附相关图谱。
3.6系统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