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合集下载

影响水准测量因素及解决措施

影响水准测量因素及解决措施

刍议影响水准测量的因素及解决措施摘要:本文对影响水准测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例如,仪器误差、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差、观测误差。

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文;水准测量;精度;措施前言目前,水准测量在水文、水利工程及其他基本建设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

它是建立测区基本高程控制系统的主要手段,水准测量实际就是求得两点间高差值。

影响水准测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仪器误差、外界条件和观测误差。

1仪器误差1.1 角误差的影响要使水准仪的视准轴和水准轴严格平行是很困难的,两轴在竖直平面内投影的夹角称为角。

角的存在会给水准测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如图1所示,s前、s后为前后视距,假设角不变的情况下,在前后水准尺上的读数误差为和,对高差的影响为:设,要求对高差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如,那么二等水准前后视距之差的允许值可计算得:当时,视距累计差对高差的影响如表1。

表1 视距累计差对高差的影响表累计视距差/m 0.5 1 1.5 2 2.5 3 5 6 8 10 影响高差/mm 0.04 0.07 0.11 0.15 0.18 0.22 0.360.44 0.58 0.73由此可见,在角不变的情况下,一个测站上前后视距相等或一个测段的前后视距总和相等,则在观测中可消除角的影响,但是在实际作业中要达到完全相等是相当困难的。

1.2角的影响由于仪器竖轴的不严格垂直,与视准轴正交方向倾斜一个角度,这样视准轴两端产生倾斜,从而使水准气泡偏离居中位置。

当重新调整水准气泡居中进行观测时,视准轴就会偏离水平位置而产生倾斜,显然会影响水准尺上的读数。

为了减少该误差对高差的影响,应对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进行检验与校正。

1.3两水准标尺零点误差的影响两水准尺的零点误差不等,设a,b水准尺的零点误差分别为△a和△b,它们都会在水准尺上产生误差。

如图2所示,在测站i上考虑到两水准尺零点误差对前后视水准尺上的读数和。

的影响,则测站i的观测高差为:在测站ⅱ上同样考虑到零点误差对读数的影响,则测站ⅱ的高差为:则1,3的高差为:由此可见,尽管零点误差,但是两相邻测站观测高差之和抵消了该误差的影响,故在测量水准作业中各测段的测站数目应尽量是偶数站,且在相邻测站上是两水准尺轮流作为前视尺和后视尺。

水准测量误差来源

水准测量误差来源

水准测量误差来源,测绘人必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水准测量时的误差来源及修正方法,这一节所讲述内容的实用性还是较强的,希望对大家日常作业有所帮助。

1仪器误差仪器校正后的残余误差:主要是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虽经校正但仍然残存少量的误差,而且由于望远镜调焦或仪器温度变化都可引起i角发生变化,使水准测量发生误差。

所以在观测时,要注意使前、后视距相等,打伞避免仪器受日光暴晒,便可消除或减弱此项误差的影像。

水准尺误差:由于水准尺刻划不准确,尺长变化、弯曲等因素,会影响水准测量的精度。

因此,水准标尺须经过检验才能使用。

至于标尺的零点不等差,可以在一个测段中采用使测站数为偶数的方案予以取消。

2观测误差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设水准管分划值为ζ,居中误差一般为±0.1 ζ,采用符合水准器时,气泡居中精度可以提高1倍,故居中误差为式子中,D为水准仪到水准尺的距离。

若D=75m,ζ=20″,则m ζ=±0.55mm,因此为消除此项误差,每次读数前,应严格使气泡居中。

读数误差:在水准尺上估读毫米数的误差,与人眼的分辨能力、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以及视线长度有关,通常按照下式计算:Mv=±60″/v×D/ρ″式子中,V是望远镜的放大倍率;60″是人眼的极限分辨能力。

设望远镜的放大倍率V=30倍,视线长为100m,则Vm=±1mm。

水准尺倾斜影响:水准尺倾斜将使尺上读数增大,这是因为正确的读数为α=α′cosγ(γ为倾斜的角度),所以有△α=α′-α=α′(1-cosγ)可见,△α的大小与尺子的倾斜角度有关,也和尺子上的读数α′有关。

如水准尺倾斜读数为1.5m,倾斜2°时,将会产生1mm误差;倾斜4°时,将会产生4mm误差。

同时,无论水准标尺往前倾,还是往后倾,读数都会增大。

因此,在高精度水准测量中,水准尺上要安置圆水准器,读数时一定要严格居中。

3外界条件的影响仪器下沉和尺垫下沉:由于仪器下沉和尺垫下沉,使视线降低,从而引起高差误差。

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⑴误差来源有:仪器误差、操作误差、外界条件影响1.仪器误差主要有: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i角)的误差、水准尺误差。

2.操作误差主要有:水准气泡未严格居中、视差、估读误差、水准尺未竖直。

3.外界条件影响的误差主要有:仪器下沉、尺垫下沉、地球曲率、大气折光、气温和风力。

⑵注意事项水准测量的误差对高程的影响很大,了解误差的性质及其对成果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系统性误差,虽然对单个测站来说微不足道,但累计的结果却是不可忽视的。

掌握这些规律,就可很好的指导我们的操作,获得优质的成果。

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只要有一个测站出错,就会导致整个测段内的成果不合格。

要做到每个测站都正确无误,测量人员必须紧密配合,认真细致的做好扶尺、观测、记录、计算等每一项工作。

现将水准测量注意事项列下:㈠扶尺“四要”1.尺子要检查:测量前要检查标尺刻划是否准确,塔尺衔接是否严密,测量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尺底或尺垫是否粘有泥土。

2.转点要牢靠:转点最好用尺垫,或者选择坚硬稳固而又有凸棱的石头上,保证转点在两个测站的前后视中不改变位置。

3.扶尺要检查:塔尺如有横向倾斜,观测者易于发现可指挥立直;如前后倾斜则不易发现,会造成读数偏大。

故扶尺者身体要站直,如尺上有水准器时要检查使气泡居中。

4.要用同一的尺:由于塔尺底部的磨损或包铁松动,将会使尺底部零点位置不准,为消除其影响,在同一测段要用同一个尺。

且测站数为偶数。

㈡观测“六要”1.仪器要检校:测量前要把仪器校正好,使各轴线间满足应有的几何条件。

2.仪器要安稳:中心螺旋连接要稳固可靠,松紧适当,架腿要踩实,观测者不得扶压或骑跨架腿,观测过程中不得碰动仪器。

3.前、后视要等长:前、后视等长的水准测量,可以消除i角误差以及地球曲率的影响,如果地面坡度不大还可消除大气折光的影响。

普通水准测量最大视线长度不得大于150m,视线不要靠近地面,最小读数要大于0.3m。

4.视线要水平:使用微倾式水准仪度数前气泡要符合,为避免匆忙读数之差错,读数前后均应检查气泡是否符合。

对精密水准测量中系统误差的探究

对精密水准测量中系统误差的探究

竖立误差对各测站高差 的影响,由于前后标尺倾斜程度及读数位置 不一而 表现 出偶然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 ) 标尺前后倾斜。如果两根标尺同样倾斜 , 则误差大部分被 抵消掉 : 若 只一根标尺倾斜 , 则影响最大 。 所 以要求扶尺员在观测时严格 使标尺上 的圆 水准器气泡居中。 ( 3 ) 标尺弯曲差 。 标尺弯 曲会导致 前视后视累计误差, 并且不 可消 除, 所
础上 , 提 出了如何减弱这种影响的相应措施 。 关键 词: 精密水准测量 偶然误差 系 统误差 分析
为了高精度测定地面点的高程 ,精密水准测量仍然是 目前最佳 的传统 观测方法 。 它除了作为建立 国家统一高程系统 的基础工作、 为各类地形测绘 和工程建设提供高程起算数据外 , 同时还被用于研 究地球 的形状和大小 、 确 定各海洋面 的高差和倾斜、 获取现代地壳运动的垂 直分量 、 建立地球重力场 的理论与方法 以及探索分析地震活动趋势等各类科学问题 。 要提 高高程 的测定精度, 关键是要提高其测定的精度 , 减小外业测量工 作 的误差 。与常规 的测量工作一样 , 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有三个 : 一是 测量仪器误差 ;二是观测 者受地理条件 限制而造成的人 为误差 即外界条件 误差 ; 三是观测误差。 在主要误差来源中, 一、 三项误差的影响基 本上 具有系 统误差 的性质, 而第二项造成 的测量误差为偶然误差 。 从误 差理论 的角度来看, 要进一步提高地面高程点的精度 , 就需要对精
以测量前一定要检查标尺 , 平时放置要平放。 6 、 前后视标 尺受热不均 的影响 外业观测中, 须两 根水准标尺交替进行, 每 根标尺受太 阳照射 的方 向不 同, 前后标尺 的温度 也不 同, 锢瓦带温 度差别最大 可达1 1 o C; 外 业受地形起 伏 的影响, 每站的前 后视读数不可能 同在标尺的中部, 而标尺受地面热辐射 的影响, 上、 中、 下不 同部 位 的温 度 也 不 同 , 温 差 最 大 可达 1 . 5 ℃ 。由 于前 后 视 标尺锢瓦带受热不均 , 使其所产生的长度 变形不一致 , 因而导致前后视读数

控制测量学名词解释

控制测量学名词解释

1.1985国家高程基准: 1985年,国家测绘部门以青岛验潮站1953年至1979年的观测资料为依据,重新确定修正后的水准零点高程(72.2604 米),称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2.正高高程系:正高系统以大地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点的正高为:点沿铅垂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3.控制测量学: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4.水准面: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表面重力场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因此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5.大地水准面的差距:从大地水准面沿法线到地球椭球体面的距离6.水准标尺分划面弯曲差:通过分划面的两端点的直线中点至分划面的距离7.方向观测法:在一测回内把测站上所有观测方向,先盘左位置依次观测,后盘右位置依次观测,取盘左、盘右平均值作为各方向的观测值8电子经纬仪:利用光电技术测角,带有角度数字显示和进行数据自动归算及存储装置的经纬仪9.测站偏心:有时为了观测的需要,如觇标的橹柱挡住了某个照准方向。

仪器也必须偏离通过标石中心的垂线进行观测。

10. 水准面的不平行性: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的,在赤道g较小,而在两极g值较大,因此水准面相互不平行,且为向两极收敛的、接近椭圆的曲线。

重力异常,不规则的变化。

1、控制测量学的基本任务:①在设计阶段建立用于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图控制网②在施工阶段建立施工控制网③在工程竣工后的运营阶段,建立以监视建筑物变形为目的的变形观测专用控制网控制测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建立和维持高科技水平的工程和国家水平控制网和精密水准网的原理和方法,以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以及地学科学研究的需要。

(2)研究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精密仪器和科学的使用方法。

(3)研究地球表面测量成果向椭球及平面的数学投影变换及有关问题的测量计算。

(4)研究高精度和多类别的地面网、空间网及其联合网的数学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控制测量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等。

对精密水准测量中系统误差的探究

对精密水准测量中系统误差的探究

对精密水准测量中系统误差的探究摘要:从精密水准测量所采用的仪器、工具及作业过程、外界条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精密水准测量中系统误差对观测成果精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减弱这种影响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精密水准测量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分析为了高精度测定地面点的高程,精密水准测量仍然是目前最佳的传统观测方法。

它除了作为建立国家统一高程系统的基础工作、为各类地形测绘和工程建设提供高程起算数据外,同时还被用于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确定各海洋面的高差和倾斜、获取现代地壳运动的垂直分量、建立地球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以及探索分析地震活动趋势等各类科学问题。

要提高高程的测定精度,关键是要提高其测定的精度,减小外业测量工作的误差。

与常规的测量工作一样,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有三个:一是测量仪器误差;二是观测者受地理条件限制而造成的人为误差即外界条件误差;三是观测误差。

在主要误差来源中,一、三项误差的影响基本上具有系统误差的性质,而第二项造成的测量误差为偶然误差。

从误差理论的角度来看,要进一步提高地面高程点的精度,就需要对精密水准测量中存在的各项系统误差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其对测量成果的影响精度,提出减弱或消除系统误差影响的措施。

一、精密水准测量中的系统误差在精密水准测量工作中,造成系统误差的原因很多,先就主要的几种分析如下:1、照准轴与管水准轴不平行的误差望远镜照准轴与管水准器水准轴不平行而产生的误差,是仪器误差的主要来源,这是因为误差不可能彻底校正;而人眼又不可能使气泡严格居中。

所以观测时误差一定会存在。

所以,为了使误差尽可能的小一些,前后视距尽量相等。

2、水准面曲率的影响由水准测量的原理可知,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根据水平视线在前后标尺上的读数,求得地面上两点的高差。

在这里,高差的含义为分别通过两地面点的水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然而,从理论上来讲,两点间的高差是指分别通过这两点的水准面之间的铅垂距离,因此,在水平测量中,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将对高差测定产生影响,3、大气折光的影响大气折光是由地面大气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它使观测时的水平视线产生垂直方向的弯曲,致使观测高差含有误差,其影响形势极为复杂,往往使得水准测量中前后视的折光影响也不一致。

浅述影响水准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及消减方法

浅述影响水准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及消减方法

浅述影响水准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及消减方法在水准测量中,由于仪器和外界条件的影响,以及观测员感觉器官的反映不同,使测量成果中产生不可避免的误差。

为了满足成果规定的精度要求,对测量中产生误码差的原因,必需加以分析和研究,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方法,使测晨误码差尽可能地减小或者予以消除。

在观察中,由于观测员不细心而造成的错误,应该完全避免。

文章对水准测量中容易发生的差错和通常出现的误差以及消除和减小误差的方法进行叙述。

标签:水准测量;精度;因素1 水准测量中容易发生的差错1.1 在对水准尺计数前,忘记旋转微倾螺旋,水准管气泡没有气泡居中就读数。

1.2 读错水准尺上的分米或厘米。

1.3 扶尺员把水准尺放倒了,观测员并未发觉。

1.4 在转点上,扶尺员没有把水准尺放在尺垫的同一部位。

1.5 记录员记错或听错观测员的读数。

上述这些差错情况,只要所有的工作人没认真细心,差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 水准没量的误差及其消减方法2.1 由于水准仪校正不完善而产生的误差在水准测量前,虽然对水准仪进行了检验和校正,但是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准确,例如望远镜准备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两轴不平行,两轴之间还有一个微小的角度,对于这种残余的误差,只要在观测中采了适当的措施,这种误差可以得到消除或减小。

在观测中,如果把水准仪安置在前、后两水准尺的中央,可以消除这项由于仪器校正得不完善造成的误差。

在每一个测站,如果不进行量距要把水准仪安置在前、后两水准尺的中央是困难的,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使前、后视距相等,使误差减小。

2.2 由于水准尺不准确而产生的误差水准尺不准确的误差包括水准尺尺面的分划不均匀和尺底的零点不准等。

因此对使用的水准尺要用标准尺检验,并检查尺底的铁板是否完好。

2.3 在水准尺上读数而产生的误差在水准尺上读数产生误差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视差的存在,另一方面是估读mm时不准确。

视差的存在可以再进行仔细的对光予以消除,但是在估读mm 数估读得是否正确与cm的间隔内估计,而且cm的分划是通过望远镜放大后的像,因此mm数估读得是否正确与cm像的宽度有密切的关系,此外也与十字丝本身粗细有关。

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水准测量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面高程差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等领域。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误差,因此需要我们注意一些事项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仪器误差:仪器本身存在的误差,包括示值误差、系统误差等。

示值误差是指仪器在使用时,由于制造工艺、质量等原因产生的固定偏差。

系统误差是指仪器在长期使用、予以修理、校正等过程中,使仪器示值产生固定偏差。

2.操作误差: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包括读数误差、观测误差等。

读数误差是指读取仪器上的示值时,由于人眼视觉疲劳、视力不佳等原因造成的偏差。

观测误差是指在观测水平线时,由于水平仪的不稳定性、观测者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的测量误差。

3.大气环境误差:大气温度、气压等因素对水准仪测量结果产生的误差。

这些因素会使光线的传播路径产生弯曲,从而影响视线的直线性。

4.地球曲率误差: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形的物体,因此地面并非完全平直。

在大范围的水准测量中,必须考虑地面的曲率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二、水准测量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水准仪:根据需要测量的精度要求、工作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水准仪。

水准仪应具备高精度、稳定性好、易操作等特点。

2.进行仪器校准:在进行水准测量之前,应对水准仪进行校准,以保证仪器本身的精度。

校准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根据需要进行定期校准。

3.选择适当的观测时机:测量时应选择光线明亮稳定的天气,尽量避免雨雾、阴天等恶劣天气;同时,也要注意避免高温、低温等极端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保证测量点的稳定性:测量点应选择坚固、稳定的地面,避免土质松软、不稳定的地面,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观测水平线时要稳定:在观测水平线时,应将水准仪固定在坚实的三脚架上,并使用水平器进行调平。

观测者在操作时应避免身体晃动,保持稳定。

6.读数要精确:在读取水准仪上的示值时,应保持视觉的清晰与稳定,将目光与目标对准,并排除反射、折射等干扰因素。

测绘岗位考试试题基础大全精选全文完整版

测绘岗位考试试题基础大全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测绘知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空格内,有且只有一个答案)1、转动三个脚螺旋使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A.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 B.提供一条水平视线;C.使仪器竖轴平行于圆水准轴2、资源遥感卫星常采用近圆形轨道,其目的在于()A.在不同地区获得的图像比例尺一致。

B.在相近的光照条件下对地面进行观测C.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得到稳定的太阳照度D.增大卫星对地面的观测范围3、地籍测量的核心是( )。

A.GPS控制测量B.面积汇总统计C.地籍细部测量D.绘制宗地4、测定房屋四至归属及丈量房屋边长,计算面积,要绘制( )。

A、房产分幅立面图B、房产分幅平面图C.房产分丘图D.房产分户平面图5、常规航空摄影的航向重叠度应为()。

A. 30%~50% B.60%~65%C.70%~80% D.100%6、凡被权属界线所封闭的地块称为()。

A.单位 B.宗地 C.街坊 D.街道7、航片上的投影差是由()引起的A.地形起伏 B.像片倾斜 C .摄影姿态 D .地球曲率8、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成正比例进行分配。

A.与测站数;B.与高差的大小;C.与距离或测站数9、一个像对立体模型的绝对定向至少需要()个控制点。

A.三个平面点B.三个平高点C.四个平高点D.二个平高点和一个高程点10、违反测绘法规定,测绘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和测绘成果,处测绘约定报酬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测绘资质证书。

下面不附合上述条件的是: ( )A、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从事测绘活动的B、以其他测绘单位的名义从事测绘活动的C、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从事测绘活动的D、擅自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二、填空题(每题2分)1、碎部测量中,我们主要是测绘碎部点的______。

2、在各种工程的施工中,把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上标定出来的工作称为______。

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探析

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探析

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探析摘要:水准测量是获得点高程的常用测量手段,也是高程测量精度最高的一种方法。

实施过程中,由于仪器构造不可能十分完善、观测者感官鉴别力的局限,以及观测时外界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影响而产生测量误差,而且易出现隐蔽性错误,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基础资料是错误的,结果水准点高程不正确,直接影响工程设计和施工。

本文以公路勘察设计实例,对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进行探析。

abstract: leveling is used to obtain the point elevation,also is the elevation measurement method with the highest precision. in implementation process, because the instrument structure is not very perfect, and the limitation of observers, external conditions when observation, they all influences measurement and causes error, error concealment is easy to appear. if not detected early, basic information is wrong, the bench mark elevation is not correct, directly affect th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based on highway survey and design examples, the error sources and control method of leveling are analyzed.关键词:水准测量;误差来源;控制方法key words: leveling measurement;error sources;control method中图分类号:p2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102-021 水准测量的原理及实施方法由测绘部门按照国家规范埋设和测定的已知高程的固定点,这些点称为水准点(bark mark),简记为bm。

水准测量及其误差分析

水准测量及其误差分析

水准测量及其误差分析刘德军河南省遥感测绘院郑州邮编:450003摘要分析了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消除方法和水准测量计算关键词高差大地水准面高程异常重力异常水准测量在工程测量,大地测量等测绘工作中常常用到,其测量方法也较为简单易学,但水准测量中存在的误差如何消除,许多人不甚明了,本文主要谈谈水准测量概算及其误差分析。

一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消除方法1)[角的误差虽然经过i角的检验校正,但要使两轴完全保持平行是困难的。

因此,当水准泡居中时,视准轴仍不能保持水平,使水准标尺上的读数产生误差,并且与视距成正比。

如图1所示:图1S前、S后为前后视距,由于存在[角,前后视标尺上的读数误差分别为i・S前/ p"和(i " / p ) • S后的影响为S s= [i "• (S后-S前)]/ p 〃,对于两个水准点之间一个测段的高差总和的误差影响为刀s= i " / p (刀S后+刀St)由此可见,在[角不变的情况下,一个测站上的前后视距相等或一个测段的前后视距总和相等,则在观测高差中由于i角的影响可以得到消除。

但在实际测量中,前后视距不可能完全相等,所以规定,三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应w 2.0m,累积差w 5.0m,这样在测量中对高差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2)?角误差当仪器不存在i角,则在仪器的垂直轴严格垂直时,交叉误差并影响在水准标尺上的读数,对水准测量并无不利影响。

但当仪器的垂直轴倾斜时,视准轴将影响在水准标尺上的读数。

为了减少这种误差对水准测量成果的影响,应对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进行检验与校正,对交叉误差进行检验与校正。

(3)水准标尺每米长度误差的影响在水准测量中,特别是精密水准测量作业中,必须使用经过检验的水准标尺,假设f为水准标尺每米间隔平均真长误差,则对一个测站的观测高差h应加的改正数为对于一个测段来说刀S f = f刀h,刀f为一个测段各测站观测高差之和根据规定,当一对水准标尺每米长度的平均误差 f >± 0.02mm时就要对观测高差进行改正。

控制测量比较重要的简答题

控制测量比较重要的简答题

优点:①网中各点上的方向数较少,除节点外只有两个方向,因而受通视要求的限制较小,易于选点和降低觇标的高度,甚至无须造标。

②导线网的图形非常灵活,选点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随时改变。

③网中的边长都是直接测定的,因此边长的精度较均匀。

缺点:导线网的缺点主要是,导线网中的多余观测数较同样规模的三角网要少,有时不易发现观测值中的粗差,因而可靠性不高。

因此,导线网特别适合于障碍物较多的平坦地区或隐蔽地区。

①大地控制网应分级布设、逐级控制; ②大地控制网应有足够的精度;③大地控制网应有一定的密度;④大地控制网应有统一的技术规格和要求 ①外界条件的影响:1)大气层密度的变化和大气透明度对目标成像质量的影响 2)水平折光的影响3)照准目标的相位差 4)温度变化对视准轴的影响5)外界条件对觇标内架稳定性的影响②仪器误差的影响:1)水平度盘位移的影响2)照准部旋转不正确的影响3)照准部水平微动螺旋作用不正确的影响4)垂直微动螺旋作用不正确的影响③照准和读数误差的影响 ①观测应在目标或成像清晰、稳定的有利于观测的时间进行。

以提高照准精度和减小旁折光的影响。

②观测前应认真调好焦距,消除视差。

在一测回的观测过程中不得重新调焦。

以免引起视准轴的变动。

③各测回的起始方向应均匀地分配在水平度盘和测微分划尺的不同位置上。

以消除或减弱度盘分划线和测微分划尺的分划误差的影响。

④在上,下半测回之间倒转望远镜。

以消除和减弱视准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等影响,同时可以由盘左、盘右读数之差求得两倍视准轴误差2c ,借以检核观测质量。

⑤上,下半测回照准目标的次序应相反,并使观测每一目标的操作时间大致相同。

目的在于消除或减弱与时间成比例均与变化的误差影响。

⑥要求每半测回开始观测前,照准部按规定的转动方向先预转1-2周。

为了克服或减弱在操作仪器的过程中带动水平度盘位移的误差。

⑦使用照准部微动螺旋和测微螺旋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

⑧为了减弱垂直轴倾斜误差的影响,观测过程中应保持照准部水准器气泡居中。

水准仪误差范围

水准仪误差范围

水准仪误差范围一、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控制方法水准测量误差有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和外界条件的影响。

1、仪器误差之一是水准仪的望远镜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所产生的误差。

仪器虽在测量前经过校正,仍会存在残余误差。

因此造成水准管气泡居中,水准管轴居于水平位置而望远镜视准轴却发生倾斜,致使读数误差。

这种误差与视距长度成正比。

观测时可通过中间法(前后视距相等)和距离补偿法(前视距离和等于后视距离总和)消除。

针对中间法在实际过程中的控制,立尺人是关键,通过应用普通皮尺测距离,之后立尺,简单易行。

而距离补偿法不仅繁琐,并且不容易掌握。

2、仪器误差之二是水准尺误差主要包含尺长误差(尺子长度不准确)、刻划误差(尺上的分划不均匀)和零点差(尺的零刻划位置不准确),对于较精密的水准测量,一般应选用尺长误差和刻划误差小的标尺。

尺的零误差的影响,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在一个水准测段内,两根水准尺交替轮换使用(在本测站用作后视尺,下测站则用为前视尺),并把测段站数目布设成偶数,即在高差中相互抵消。

同时可以减弱刻划误差和尺长误差的影响。

3、观测误差之一是符合水准管气泡居中的误差由于符合水准气泡未能做到严格居中,造成望远镜视准轴倾斜,产生读数误差。

读数误差的大小与水准管的灵敏度有关,主要是水准管分划值τ的大小。

此外,读数误差与视线长度成正比。

水准管居中误差一般认为是0.1•τ,根据公式m居=0.1•τ•S/ρ,DS3级水准仪水准管的分划值一般为20″,视线长度S为75m,ρ=206265″,那么,m居=0.4mm。

由此看来,只要观测时符合水准管气泡能够认真仔细进行居中,且对视线长度加以限制,与中间法一致,此误差可以消除。

4、观测误差之二是视差的影响当存在视差时,尺像不与十字丝平面重合,观测时眼睛所在的位置不同,读出的数也不同,因此,产生读数误差。

所以在每次读数前,控制方法就是要仔细进行物镜对光,消除视差。

5、观测误差之三是水准尺的倾斜误差水准尺如果是向视线的左右倾斜,观测时通过望远镜十字丝很容易察觉而纠正。

水准测量的误差与注意事项

水准测量的误差与注意事项

水准测量的误差与注意事项水准测量是一种测量地面高程差异的方法,常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和地理测量等领域。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需要注意一些误差来源和应对措施,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水准测量误差的来源:1. 仪器误差:仪器的设计和制造可能存在系统性误差,例如气泡管、水准管的灵敏度不一致等。

2. 人为误差:操作人员在读数和操作仪器时可能产生的误差,例如不规范的操作方法、错误的读数等。

3. 大气条件误差:大气压力的变化会影响气泡管或水准管的测量结果,尤其在夏季温度较高时,会导致大气的膨胀,进而影响水准测量。

4. 地球曲率和折光误差:由于地球的曲率和大气介质的折射,水平线和视线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角度的误差。

5. 地质条件误差:如在测量过程中遇到不均质地层,地面沉陷或隆起等地质异常情况,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水准测量误差的注意事项:1. 选择适当的仪器: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水准仪和支架,确保仪器的灵敏度和精度符合测量要求。

2. 确保仪器准确校正:在进行测量之前,必须对仪器进行准确校正,以消除仪器本身的误差。

3. 规范操作方法:操作人员应该熟悉水准测量的操作规程和方法,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减小操作误差的产生。

4. 控制观测环境:在测量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气压力的突然变化,避免测量时气压的显著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5. 采用精确的读数方法:读数时应准确、稳定,避免不规范的读数方法和读数误差的产生。

6. 重复观测和检核: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进行多次观测和检核,以消除随机误差的影响。

7. 考虑地质条件: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应充分了解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特别是可能影响水准测量的地质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

8. 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测量结束后,需要对所得到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对误差进行补偿和消除,以获得准确的高程差异结果。

三、水准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1. 系统性误差的补偿:通过准确校正仪器、规范操作方法、选择适当的校正常数等方法,补偿仪器固有的系统性误差。

精密水准测量技术的误差分析与精度评定方法

精密水准测量技术的误差分析与精度评定方法

精密水准测量技术的误差分析与精度评定方法导言:精密水准测量技术在地理测量、建筑工程、道路工程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测量中存在着各种误差,导致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误差分析与精度评定是提高精密水准测量技术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精密水准测量技术的误差来源以及常用的精度评定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误差来源分析在精密水准测量中,误差来源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类。

系统误差主要由设备精度、仪器校正等因素引起,而随机误差则是各种不可控因素导致的结果。

1. 设备精度设备精度是指测量仪器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所固有的精度或误差。

例如,水准仪的检测精度、测量范围、自动调平性能等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大气压力、温度变化、湿度等因素对测量造成的误差。

这些因素会导致大气折射率的变化,从而影响光线的传播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指测量操作员的技术水平、操作规范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例如,操作员在使用水准仪时未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或在记录数据时出现错误等情况。

二、精度评定方法为了正确评估精密水准测量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采用合适的精度评定方法。

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评定方法。

1. 精度指标评定方法精度指标评定方法是通过计算各种误差指标来评价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其中,最常用的指标包括平均值、标准差、相对误差等。

通过计算这些指标,可以对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例如,对于水准测量中的高差测量,可通过计算各测站的高差观测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来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平均值可以反映测量结果的总体趋势,而标准差则表示各观测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程度,即反映了测量值的离散程度。

2. 精度满足度评定方法精度满足度评定方法是通过判断测量结果是否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来评价其准确性。

这种评定方法适用于那些需要满足特定精度标准的工程项目。

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4.观测高差值与( 理论 )高差值之差,称为高差闭 合差。
•.
一、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消减方法 水准测量的误差包括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及外界条件 影响三个方面。
1.仪器误差 (1)望远镜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的误差 i角引起的水准尺读数误差与仪器至标尺的距离成正 比,观测时注意使后、前视距相等,便可消除或减弱 i角误差的影响。 (2)水准尺误差
(4)记录要复核 记录者及时根据读数算出高差,记入记
录簿,并作计算及验算。再由另一个人复核, 并签名;拟示责任。
•.
小结: 一、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消减方法 1.仪器误差 2 .观测误差 3 .外界条件影响 二、水准测量注意事项 1.扶尺四要 2.观测“六要” 3.记录“四要”
•.
练一练:
(2)估读误差 读数误差与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和视距长有关,
视距愈长,读数误差愈大。有关规范对不同等级水 准测量的视距长均作了规定,作业时应认真执行。
•.
(3)水准尺倾斜误差 水准尺在视线方向前后倾斜,应特别
注意将水准尺扶直。 应用“摇尺法”进行读数,读数时,
向前、后缓慢摇动尺子,便十字丝横丝在 尺上的读数缓慢改变,读取变化中的最小 读数,即为尺子竖直时的读数。
尺上有水准器时,可使气泡居中。读数愈大,尺的 倾斜对高差影响愈大,当读数超过2m时,现场多用 摇尺法读数。 (4)要用同一对尺
由于标尺底部的磨损或包铁松动,将使标尺零点位 置不准,为了消除其影响,在同一测段内要用同一 对尺。且测站设为偶数站。
•.
2.观测“六要” (1)仪器要检校 (2)仪器要安稳
请回答:
1.水准点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 高程 )达 到一定精度的高程控制点。 2.从一个已知水准点出发,经过各待测水准点进行水 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己知水准点,所构成的水准 路线,称为( 附合 )水准路线。

水准测量毕业论文 浅谈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

水准测量毕业论文 浅谈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

分类号密级:冀中职业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浅谈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姓名黄艳博学号系别专业工程测量指导教师论文提交日期年月浅谈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摘要水准测量是确定公路工程地面点高程的方法之一,是高程测量中精度较高且常用的方法。

实施过程中,需要几个人合作才能完成,误差允许范围内的精度由于仪器和人为的影响而不容易控制,而且易出现隐蔽性错误,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基础资料是错误的,从而水准点高程不正确,直接影响路线纵断面设计和施工。

关键词:水准测量;水准仪;高程;误差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1.2论文的主要方法 (1)1.3论文的主要内容 (1)第2章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2.1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2)2.1. 1 高差法 (2)2.1 .2 仪高法 (2)2.2 水准测量方法与水准路线3第3章勘察设计过程中水准测量的问题及控制方法 (4)3.1水准测量中出现的问题 (4)3.2仪器误差(系统误差)及控制方法 (6)3.2.1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产生的误差及控制方法 (6)3.2.2 水准尺误差及控制方法 (7)3.3 观测误差(偶然误差)和控制方法 (8)3.3.1 符合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及控制方法 (8)3.3.2调焦误差和视差的影响及控制方法 (8)3.3.3 水准尺的倾斜误差及控制方法 (8)3.4 外界条件(偶然误差)影响和控制方法 (9)3.4.1 地球球气差和日照风力引起的误差及控制方法 (9)3.4.2 仪器升降和水准尺下沉的影响 (10)第4章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第1章绪论1.1论文的背景和意义公路、桥梁、隧道等建筑工程中,水准测量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测量事故的增多,测量误差逐渐成为工程安全、质量和成本的头号公敌。

如何减小水准测量的误差,也成为当前测量人面临的最大难题。

在这里,廊泊一级公路BM4至BM5水准点外业测量结果为例,我们初次测量时的成果显示,其高差允许值都超出了规范要求,不能符合工程建设需要。

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探析(1)

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探析(1)

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探析作者:杜磊张旭东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3期摘要:水准测量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属于高程控制测量的范畴,由于其具有的高精度和适应面广的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水准测量的实施是建立在多人合作的基础上的,操作过程较为复杂。

在测量过程中仪器和人为因素都会对测量产生不利的因素,在作业中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的解决,将会对测量的精度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

本文以测量的实施过程为侧重点,对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和控制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对造成误差的原因进行了浅显的探讨,并在控制方法上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水准测量;精度;误差;控制中图分类号:P224.1文献标识码:A前言水准测量是高程控制测量中的重要内容,也就是几何水准测量。

由于水准测量在社会生活中的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也引发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通过对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和控制可以有效的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防止了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路线断面等情况,对于设计施工具有深远的意义。

1水准测量的现状1.1勘察设计过程中水准测量的问题水准测量是一种利用水平视线测定两点之间高差的测量方式,利用水准仪、水准尺以及尺垫等工具在几何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测量。

在实际的勘察过程中,基本上遵循着安装仪器、大致整平、精确水准尺、精确整平和读数的过程,并以此按顺序实施,在每个步骤完成后都要进行结果的复核,对勘察的各个步骤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找到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正,使得水准测量的过程更加规范、可行,对于水准测量的合理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施工单位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越高,对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以及控制分析越来越重要。

在勘察的过程中可以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更好地把握,使得分析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有利于水准测量的顺利实施和完成,保证测量结果更加可靠,对于施工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水准测量的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水准测量的要求不断增加。

精密水准测量

精密水准测量
准标尺上产生误差 .水准测量作业中各测段的测
站数目应安排成偶数,且在相邻测站上使两水准
标尺轮流作为前视尺和后视尺。
2.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差
1) 温度变化对i角的影响
i角与时间成比例地均匀变化,则可以采取改变观 测程序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来消除或削弱这种误差 对观测高差的影响。在相邻两个测站上,对于基本 分划和辅助分划的观测程序可以归纳为:
③ 水准标尺在构造上应保证全长笔直,并且 尺身不易发生长度和弯扭等变形 ;
④ 在精密水准标尺的尺身上应附有圆水准器 装置,作业时扶尺者借以使水准标尺保持在 垂直位置;
三、精密水准测量的角的误差影响
及影响 二等水准测量:前后 视距差应≤1 m。前后视距累 积差
,应≤3m。
? ? s
i( S 前 ? S 后)?1
? ? ? s ? i( S后 ? S前)?1
2)φ 角误差的影响
当仪器的垂直轴倾斜时,如与视准轴正交的方向倾 斜一个角度,那么这时视准轴虽然仍在水平位置, 但水准轴两端却产生倾斜,从而水准气泡偏离居中 位置。这时,仪器在水平方向转动,水准气泡将移 动。当重新调整水准气泡居中进行观测时,视准轴 就会偏离水平位置而倾斜,显然它将影响在水准标 尺上的读数。
后(基)—前(基)—前(辅)—后(辅)
前(基)—后(基)—后(辅)—前(辅)
2)仪器和水准标尺(尺台或尺桩)垂直位移 仪器下沉:的影响
条件: 1 尺子不升沉,仪器下沉 2 和时间成比例 3 观测速度均匀
后前前后观测程序、作业熟练、硬路面观测可减小误差
水准尺下沉:
往返观测取平均可减小尺子的升沉误差
3)大气折光的影响
主要特征:倾斜螺旋,平行玻璃板测微器
? 1—望远镜目镜 ? 2—水准气泡反光镜 ? 3—倾斜螺旋 ? 4—调焦螺旋 ? 5—平行玻璃板测微螺旋 ? 6—平行玻璃板旋转轴 ? 7—水平微动螺旋 ? 8—水平制动螺旋 ? 9—脚螺旋 ? 10—脚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影响§5.4 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影响在进行精密水准测量时,会受到各种误差的影响,在这一节中就几种主要的误差进行分析,并讨论对精密水准测量观测成果的影响。

5.4.1 视准轴与水准轴不平行的误差1.i角的误差影响虽然经过i角的检验校正,但要使两轴完全保持平行是困难的,因此,当水准气泡居中时,视准轴仍不能保持水平,使水准标尺上的读数产生误差,并且与视距成正比。

图5-20图5-20中,s,后s为前后视距,由于存在前12i 角,并假设i 角不变的情况下,在前后水准标尺上的读数误差分别为ρ''⋅''1前si 和ρ''''1.后s i ,对高差的误差影响为 ρδ''-''=1)(前后s s i s(5-1)对于两个水准点之间一个测段的高差总和的误差影响为ρδ''-''=∑∑∑1)(前后s s i s(5-2)由此可见,在i 角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个测站上的前后视距相等或一个测段的前后视距总和相等,则在观测高差中由于i 角的误差影响可以得到消除。

但在实际作业中,要求前后视距完全相等是困难的。

下面讨论前后视距不等差的容许值问题。

设51''=i ,要求sδ对高差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如sδ=0.lmm,那么前后视距之差的容许值可由(5-1)式算得,即m i s s s 4.1)(≈''''≤-ρδ前后为了顾及观测时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规定,二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应≤1m。

为了使各种误差不致累积起来,还规定由测段第一个测站开始至每一测站前后视距累积差,对于二等水准测量而言应≤3m。

2.ϕ角误差的影响当仪器不存在i角,则在仪器的垂直轴严格垂直时,交叉误差ϕ并不影响在水准标尺上的读数,因为仪器在水平方向转动时,视准轴与水准轴在垂直面上的投影仍保持互相平行,因此对水准测量并无不利影响。

但当仪器的垂直轴倾斜时,如与视准轴正交的方向倾斜一个角度,那么这时视准轴虽然仍在水平位置,但水准轴两端却产生倾斜,从而水准气泡偏离居中位置,仪器在水平方向转动时,水准气泡将移动,当重新调整水准气泡居中进行观测时,视准轴就会偏离水平位置而倾斜,显然它将影响在水准标尺上的读数。

为了减少这种误差对水准测量成果的影响,应对水准仪上的圆水准3器进行检验与校正和对交叉误差ϕ进行检验与校正。

3.温度变化对i角的影响精密水准仪的水准管框架是同望远镜筒固连的,为了使水准轴与视准轴的联系比较稳固,这些部件是采用因瓦合金钢制造的,并把镜筒和框架整体装置在一个隔热性能良好的套筒中,以防止由于温度的变化,使仪器有关部件产生不同程度的膨胀或收缩,而引起i角的变化。

但是当温度变化时,完全避免i角的变化是不可能的。

例如仪器受热的部位不同,对i角的影响也显著不同,当太阳射向物镜和目镜端影响最大,旁射水准管一侧时,影响较小,旁射与水准管相对的另一侧时,影响最小。

因此,温度的变化对i角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实验结果表明,当仪器周围的温度均匀地每变化C 1时,i角将平均变化约为0.5",有时甚至更大些,有时竟可达到1~2''。

4由于i角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复杂,因而对观测高差的影响是难以用改变观测程序的办法来完全消除,而且,这种误差影响在往返测不符值中也不能完全被发现,这就使高差中数受到系统性的误差影响,因此,减弱这种误差影响最有效的办法是减少仪器受辐射热的影响,如观测时要打伞,避免日光直接照射仪器,以减小i角的复杂变化,同时,在观测开始前应将仪器预先从箱中取出,使仪器充分地与周围空气温度一致。

如果我们认为在观测的较短时间段内,由于受温度的影响,i角与时间成比例地均匀变化,则可以采取改变观测程序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来消除或削弱这种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

两相邻测站Ⅰ、Ⅱ对于基本分划如按下列①、②、③、④程序观测,即在测站Ⅰ上:①后视②前视在测站Ⅱ上:③前视④后视56则由图5-21可知,对测站Ⅰ、Ⅱ观测高差的影响分别为s i i s i i s ),()(3412-+--和为视距,4321i i i i 、、、为每次读数变化了的i 角。

图5-21由于我们认为在观测的较短时间段内,i 角与时间成比例地均匀变化,所以)()(3412i i i i -=-,由此可见,在测站Ⅰ、Ⅱ的观测高差之和中就抵消了由于i 角变化的误差影响,但是,由于i 角的变化不完全按照与时间成比例地均匀变化,因此,严格地说,)()(3412i i i i --与不一定完全相等,再说相邻奇偶测站的视距也不一定相等,所以按上述程序进行观测,只能说基本上消除由于i 角变化的误差影响。

根据同样的道理,对于相邻测站Ⅰ、Ⅱ辅助分划的观测程序应为在测站Ⅰ上: ①前视 ②后视 在测站Ⅱ上: ③后视 ④前视7 综上所述,在相邻两个测站上,对于基本分划和辅助分划的观测程序可以归纳为奇数站的观测程序后(基)——前(基)——前(辅)——后(辅)偶数站的观测程序前(基)——后(基)——后(辅)——前(辅)所以,将测段的测站数安排成偶数,对于削减由于i 角变化对观测高差的误差影响也是必要的。

5.4.2 水准标尺长度误差的影响1.水准标尺每米长度误差的影响在精密水准测量作业中必须使用经过检验的水准标尺。

设f 为水准标尺每米间隔平均真长误差,则对一个测站的观测高差h 应加的改正数为hff =δ8(5-3)对于一个测段来说,应加的改正数为∑∑=h f f δ(5-4)式中∑h 为一个测段各测站观测高差之和。

2.两水准标尺零点差的影响两水准标尺的零点误差不等,设a ,b 水准标尺的零点误差分别b a ∆∆和,它们都会在水准标尺上产生误差。

图5-22如图5-22所示,在测站Ⅰ上顾及两水准标尺的零点误差对前后视水准标尺上读数11,a b 的影响,则测站Ⅰ的观测高差为 b a b a b b a a h ∆+∆--=∆--∆-=)()()(111112在测站Ⅱ上,顾及两水准标尺零点误差对前后视水准标尺上读数22,b a 的影响,则测站Ⅱ的观9测高差为 a b a b a a b b h ∆+∆--=∆--∆-=)()()(222223则1﹑3点的高差,即I 、Ⅱ测站所测高差之和为)()(2211231213a b b a h h h -+-=+=由此可见,尽管两水准标尺的零点误差b a ∆≠∆,但在两相邻测站的观测高差之和中,抵消了这种误差的影响,故在实际水准测量作业中各测段的测站数目应安排成偶数,且在相邻测站上使两水准标尺轮流作为前视尺和后视尺。

5.4.3 仪器和水准标尺(尺台或尺桩)垂直位移的影响仪器和水准标尺在垂直方向位移所产生的误差,是精密水准测量系统误差的重要来源。

按图5-23中的观测图5-23程序,当仪器的脚架随时间而逐渐下沉时,在读完后视基本分划读数转向前视基本分划读数的时间内,由于仪器的下沉,视线将有所下降,而使前视基本分划读数偏小。

同理,由于仪器的下沉,后视辅助分划读数偏小,如果前视基本分划和后视辅助分划的读数偏小的量相同,则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所测得的基辅高差的平均值中,可以较好地消除这项误差影响。

水准标尺(尺台或尺桩)的垂直位移,主要是发生在迁站的过程中,由原来的前视尺转为后视尺而产生下沉,于是总使后视读数偏大,使各测站的观测高差都偏大,成为系统性的误差影响。

这种误差影响在往返测高差的平均值中可以得到有效的抵偿,所以水准测量一般都要求进行往返测。

在实际作业中,我们要尽量设法减少水准标尺的垂直位移,如立尺点要选在中等坚实的土壤上;水准标尺立于尺台后至少要半分钟后才进行观测,这样可以减少其垂直位移量,从而减少其误差影响。

有时仪器脚架和尺台(或尺桩)也会发生上升现象,就是当我们用力将脚架或尺台压入地下之后,在我们不再用力的情况下,土壤的反作用有时会使脚架或尺台逐渐上升,如果水准测量路线沿着土壤性质相同的路线敷设,而每次都有这种上升的现象发生,结果会产生系统性质的误差影响,根据研究,这种误差可以达到相当大的数值。

5.4.4 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近地面大气层的密度分布一般随离开地面的高度而变化,也就是说,近地面大气层的密度存在着梯度。

因此,光线通过在不断按梯度变化的大气层时,会引起折射系数的不断变化,导致视线成为一条各点具有不同曲率的曲线,在垂直方向产生弯曲,并且弯向密度较大的一方,这种现象叫做大气垂直折光。

如果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进行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相等,则折光影响相同,使视线弯曲的程度也相同,因此,在观测高差中就可以消除这种误差影响。

但是,由于越接近地面的大气层,密度的梯度越大,前后视线离地面的高度不同,视线所通过大气层的密度也不同,折光影响也就不同,所以前后视线在垂直面内的弯曲程度也不同。

如水准测量通过一个较长的坡度时,由于前视视线离地面的高度总是大于(或小于)后视视线离地面的高度,当上坡时前视所受的折光影响比后视要大,视线弯曲凸向下方,这时,垂直折光对高差将产生系统性质误差影响。

为了减弱垂直折光对观测高差的影响,应使前后视距尽量相等,并使视线离地面有足够的高度,在坡度较大的水准路线上进行作业时应适当缩短视距。

大气密度的变化还受到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上午由于地面吸热,使得地面上的大气层离地面越高温度越低;中午以后,由于地面逐渐散热,地面温度开始低于大气的温度。

因此,垂直折光的影响,还与一天内的不同时间有关,在日出后半小时左右和日落前半小时左右这两段时间内,由于地表面的吸热和散热,使近地面的大气密度和折光差变化迅速而无规律,故不宜进行观测;在中午一段时间内,由于太阳强烈照射,使空气对流剧烈,致使目标成像不稳定.也不宜进行观测。

为了减弱垂直折光对观测高差的影响,水准规范还规定每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应分别在上午或下午,这样在往返测观测高差的平均值中可以减弱垂直折光的影响。

折光影响是精密水准测量一项主要的误差来源,它的影响与观测所处的气象条件,水准路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观测时间,视线长度,测站高差以及视线离地面的高度等诸多因素有关。

虽然当前已有一些试图计算折光改正数的公式,但精确的改正值还是难以测算。

因此,在精密水准测量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水准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5.4.5 电磁场对水准测量的影响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敷设大功率、超高压输电线,为的是使电能通过空中电线或地下电缆向远距离输送。

根据研究发现输电线经过的地带所产生的电磁场,对光线,其中包括对水准测量视准线位置的正确性有系统性的影响,并与电流强度有关。

输电线所形成的电磁场对平行于电磁场和正交于电磁场的视准线将有不同影响,因此,在设计高程控制网布设水准路线时,必须考虑到通过大功率、超高压输电线附近的视线直线性所发生的重大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