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面临的困惑和对策(正式版)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df6e11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0.png)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是指在企业、工厂等基层单位开展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工作。
当前,我国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手段滞后、监管体制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一些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必要对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和对策,以提高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效能和水平。
一、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现状问题分析1.监管力量不足目前我国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力量相对薄弱,一些地区的监管人员数量不足,部分监管单位缺乏专业化人才,监管力量不足,导致监管执法难度增加,安全隐患得不到有效监管,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监管手段滞后一些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单位的监管手段滞后,很多还停留在传统的监管模式上,缺乏信息化技术手段,监管手段落后于安全生产的要求,无法满足现代化生产要求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需求。
3.监管体制不完善现行的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存在着职责不清、监管部门重叠、监管机构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协作等问题,导致监管体制不够完善、监管工作效率低下。
1.完善监管体制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建立健全监管职责划分和协作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监管职责,确保监管工作科学、高效、有序开展。
2.强化监管力量增加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数量,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监管能力,提高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的整体水平。
3.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推广信息化技术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的应用,建立健全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平台,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提高对安全隐患的识别和排查效率。
4.提高监管力度加大对基层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机制,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整改,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5.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基层企业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企业主动自觉地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
基层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基层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07c402be87101f69e319563.png)
基层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近几年来一直强调安全监管工作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抓好基层基础。
目前基层安全监管现状到底怎样?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反映出当前基层安全监管工作现状甚忧,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基层监管部门人员安全素质降低,专业技术人才奇缺。
安全监管部门不仅担负着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的工作,综合协调各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同时还直接监管着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等四个行业,所涉及的行业多,所需的专业知识面广,几乎涵盖了除军工、核技术之外的所有生产经营领域。
而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基本都是近三、四年间成立的,组成人员大多是基层其它撤并部门和乡镇抽调来的,具有相关监管专业知识的人员甚少。
据统计安徽省某市及所属四县二市二区监管系统中,在职人员中矿山、烟花爆竹专业大专院校毕业生无一名,化工专业毕业的本科毕业生也仅两名,限于基层编制的限制,无法招录专业人员进入安全监管队伍,同时由于基层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大,工作条件差,待遇又相对较低,即使想招也不一定能招来。
监管人员的专业知识贫乏,安全素质不高,直接影响着监管工作成效,甚至有可能造成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行为。
二是各级政府对安全监管部门的安全投入少,安监队伍技术装备水平差,安全监管手段落后。
《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五年来,各级政府及其主要领导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县(市、区)、个别部门和单位对安全生产认识不够,抓得不实,应付得多,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少,尤其是一些地方党委认为安全生产是政府的事,对安全生产的关注程度和重视程度存在较大的问题。
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政府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很少,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于未安排年度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安监部门所必须的技术装备无法添置,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检查依然只能靠眼看、手摸、鼻子闻等原始手段,大量的安全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有时还可能产生执法中的判断误差,导致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发生,影响了执法效果和执法部门的权威。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面临的困惑和对策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面临的困惑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35e4a005901020207409cba.png)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面临的困惑和对策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安全发展”的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以人为本,安全为天”的观念正在形成共识,人们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
这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来说,无疑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的进一步强化,其重要性与现实性之间的矛盾和差异也凸现了出来,特别是县级以下安全监管工作面临诸多困惑,使基层安全监管“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安全生产监管外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1、领导认识有待深化。
从表面上来看,现在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都普遍重视了,大会小会都强调安全生产。
但事实上,有的“领导重视”只是出于对责任追究的担心和预防,害怕辖区内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会追究自己的领导责任,话讲到了,要求也提了,如果出现安全生产事故,自己似乎就无责可追了,并非出于对“安全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并非出于执政的责任感和危机感。
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真正重视的话,不但要在会上说,还要在会后做,如开展调查研究,听取部门汇报,研究解决问题,督促检查落实,严格责任追究等等,平时这些工作除了分管的负责同志外,党政主要领导和其他负责同志很少去做,所以,这种重视是肤浅的,缺乏认识上的基础和支撑。
2、受制于经济发展环境的制约。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竞相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有的地方为了引进外资和项目,不惜在安全生产监管上让步和大开绿灯,“三同时”可以不做,消防设施建设可以不搞审核和验收,甚至对“三合一”、“四合一”、“多合一”现象也不去纠正。
有些被招来的项目,被监管部门查处后,动不动就找领导告状,以投资环境不好为由抵制监管和查处,领导为了“安商”,有时暗示监管部门“网开一面”。
3、安全生产投入不到位。
许多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没有把安全设施建设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即使有了规划,在实施上也存在着“欠账”和“滞后”的问题,没有像重视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那样重视安全设施建设。
《2024年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3bd928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e.png)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安全生产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旨在分析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高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水平提供参考。
二、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1. 监管制度不完善:部分地区安全生产监管制度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法规和政策支持,导致监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2. 监管力量薄弱: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监管需求。
3. 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部分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够,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4. 安全隐患排查不力:部分地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不深入、不细致,导致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
5. 应急救援能力不足:部分地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完善,救援设备陈旧,应急救援能力不足。
三、对策研究1. 完善监管制度:(1)加强法规和政策建设,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法规和政策,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提供有力保障。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安全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 加强监管力量:(1)增加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人员配备,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2)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安全生产监管队伍。
(3)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安全意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2)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将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纳入信用评价范畴。
(3)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4.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1)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安全生产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 应对措施
![安全生产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 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c1fa54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e.png)
安全生产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应对措施一、问题概述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全生产监管成为了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话题。
然而,当前在安全生产监管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的稳定和有序进行,甚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2. 在实际工作中,安全生产监管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监管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手段单一、监管制度不完善等方面。
3. 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因此迫切需要我们采取一些有效的防范和应对措施,以确保安全生产的稳定和有序进行。
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1. 安全生产监管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现实中往往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即监管覆盖范围不广,存在监管盲区的情况。
2. 导致监管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有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监管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不足等。
3. 需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监管的整体规划,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加大监管力度,以确保监管工作得到全面开展。
三、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1. 虽然对安全生产的监管政策已经颁布实施,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力度不够的问题,即监管措施和力度不够有力。
2. 这一问题的产生部分原因在于监管主体的监管意识不强、监管行为不够积极主动等方面。
3.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监管效果和效益。
四、监管手段单一的问题1. 目前,安全生产监管手段主要集中在行政处罚和责任追究上,而忽略了对安全生产活动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管。
2. 这种监管手段单一的状态,势必会影响监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3. 在未来的监管工作中需要加强监管手段的多元化,包括技术手段的应用、宣传教育的普及、风险评估的加强等。
五、监管制度不完善的问题1. 目前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尚存在着不少漏洞和不足,例如监管法规和标准不够完善,监管责任和权限划分不清等。
2. 缺乏健全的监管制度,势必会影响监管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1a924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a.png)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国家安全生产政策的不断加强,安全生产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而基层单位作为生产现场中的重要一环,安全监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当前我国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解决这些问题。
一、问题概述
1.基层安全管理参差不齐
由于基层单位规模小、管理层次低、人员素质不足等因素,使得基层安全管理的水平参差不齐,经常存在盲目乐观、忽视细节等问题。
2.安全防护意识淡薄
一些基层单位对安全防护工作存在认识不足、责任意识不强等现象,往往只有在事故发生后才会引起重视。
3.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往往存在缺陷,如制度用语、标准不明确、制度执行效率低等问题。
4.监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当前,基层安全监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相应的培训和学习机会,难以胜任监管工作。
二、解决对策
1.加强对基层安全管理的规范和指导
应当公布基层安全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并向基层单位提供指导,帮助其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向基层单位的从业人员普及安全防护意识,增强其安全意识,防止事故的发生。
应当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订,确保制度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4.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三、结论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是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一环,如能加强规范监管、教育普及、健全制度、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将有助于落实安全生产政策,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基层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基层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88d095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f.png)
基层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基层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 引言基层安全监管作为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的重要工作,承担着预防事故、减少安全风险的重要责任。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基层安全监管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建议,以期提升基层安全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 问题分析2.1 缺乏专业人才在基层安全监管工作中,缺乏专业人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基层安全监管要求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在一些地区和部门,相关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引进不够。
这导致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对于复杂的安全问题的处理和管理能力不足。
2.2 责任意识淡薄在一些地方,基层安全监管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存在淡薄现象。
一些基层安全监管人员对于自己的职责、任务和权力并未充分认识,只是敷衍了事,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另一些企事业单位也未能给予基层安全监管工作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导致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2.3 资金和设备不足基层安全监管工作所需的资金和设备投入相对不足。
由于资源不足,一些地区和单位在安全监管方面的投入相对较低,导致监管手段和能力的限制,影响工作效果。
3. 建议3.1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针对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基层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另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岗位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参与基层安全监管工作。
3.2 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为了解决责任意识淡薄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基层安全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培养。
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基层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对于职责和任务的认识。
另应加大对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他们对于基层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3.3 增加投入,提升监管能力为了解决资金和设备不足的问题,应加大对基层安全监管工作的投入。
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拨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另可以通过政府采购、企业捐赠等方式,提供更先进的监管设备,提升工作效率和能力。
基层反映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对策建议
![基层反映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97652e3e53a580216fcfecb.png)
基层反映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对策建议基层反映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对策建议根据《榆林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开展《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立法调研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我局开展了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专题调研工作,调研报告如下:2005年以来,我省颁布了地方《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解决了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中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针对近年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条例》先后进行两次修订,强化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为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现实意义。
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是应急管理部门实施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推手。
近年我县紧紧围绕《条例》有关要求,对县域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进行了积极有益尝试,加大了对各类生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事故隐患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困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进程和监管执法效果,现就基层监管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作如下浅析。
一、当前监管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执法执纪存在行政干预,难以做到有法必依县域经济发展任务重,招商引资压力大,受传统政绩观影响,在处理经济发展和安全发展二者关系时还是有所失衡,为改善投资环境,自觉不自觉人为地造成了一些执法障碍。
个别人存在“重发展、轻安全”思想以及“特事特办,慢事快办”现象,造成一些项目工程存在“先天性”安全隐患;有人为违法违规者说情,或通过各种途径给执法部门施压,要求采取变通手段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等,致使执法人员在履行安全检查、调查处理、行政处罚等职责时很难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原汁原味”执法。
执法不够规范,难以做到执法必严由于受外围执法环境影响,加之主观努力方面不够,在行政执法方面与依法行政规范行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认识上不到位。
比如对行政执法的程序以及行政处理决定在下达前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等要求,往往实践中存在一定瑕疵;二是素质上不适应。
《2024年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0b50b2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8.png)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而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提升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确保生产安全。
二、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现状及问题分析(一)监管体系不完善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设置不健全,部分地区存在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
此外,监管部门的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导致多头管理和监管空白并存。
(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违规操作、忽视安全隐患等问题。
同时,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足,导致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难以落实。
(三)监管手段落后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手段相对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实现实时、动态的监管。
此外,现场检查、抽查等传统监管方式效率较低,难以发现深层次的安全隐患。
(四)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和标准不够明确,导致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缺乏依据。
同时,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足,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不够,难以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三、对策与建议(一)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建设,提高人员配备和专业素质。
明确各级监管部门的职责划分,避免多头管理和监管空白。
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形成高效、协同的监管机制。
(二)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的安全意识,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执行力度,确保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三)更新监管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建建设。
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实时、动态的监管。
同时,改进现场检查、抽查等传统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
(四)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相关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和标准,为监管部门提供明确的执法依据。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58d0ab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6.png)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当前我国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与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现状问题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本文将详细剖析监管责任不明确、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手段不够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一系列可行的对策建议,包括强化监管责任落实、加大监管力量投入、完善监管手段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总结研究成果,展望未来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为推动我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取得更大进步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
当前我国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存在诸多问题,如监管责任不明确、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手段不够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因此,对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对于提升监管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可以有效预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劳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健全完善的监管机制可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再者,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因此,深入研究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存在的监管难题,也能够为未来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现状问题分析在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影响着监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监管责任不明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级政府部门之间存在着监管职责的交叉和重叠,导致责任不清晰、分工不明确。
这种情况下,监管工作容易出现盲区和漏洞,影响着整个监管工作的效果。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中监管力量不足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范文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304f1a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7.png)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然而,当前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的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基层安全生产水平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二、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的现状与问题(一)现状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是指地方政府及部门对所辖范围内企业、单位进行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
当前,随着安全生产法规的完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在积极履行职责,但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存在的问题1. 监管体制不健全:当前部分地区的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不够健全,如责任体系不清晰、部门协作不畅等。
2. 监管资源不足: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且监管设备、资金等资源投入有限。
3. 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部分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主体责任未得到有效落实。
4. 安全隐患排查不力:部分地区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存在盲区,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三、对策研究(一)完善监管体制1. 明确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2. 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地区的协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二)增加监管资源投入1. 增加人员配备: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2. 提升设备投入:增加安全检查设备、应急救援设备等投入,提高监管效率。
(三)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
2. 实施奖惩机制: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对安全生产表现优秀的企业给予奖励,对存在问题的企业实施惩罚措施。
(四)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1. 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制度:制定详细的隐患排查标准,确保排查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强化整改措施: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立即采取整改措施,确保安全隐患及时消除。
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b4c171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8.png)
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23年,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对劳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也影响基层单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管理体系、教育培训和技术应用等角度,分析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管理体系的问题(一)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是企业基本职责之一,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责任不明确、层层推诿的情况仍屡见不鲜。
这样的管理体系导致了安全意识不够深入,安全工作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进而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对策:明确责任,强化监管。
企业高层应将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制订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将责任层层压实,保证安全工作的顺畅开展。
同时,有关职能部门应密切监管,加强验收、检查工作,对违规行为及时提出质疑,妥善处理。
(二)安全培训不到位、教育不到位安全培训是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但现实中,安全培训工作受到忽视,很多员工对安全管控的认识和掌握不够,从而增加了安全事故的风险。
对策: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技能培训水平。
基层单位应设定培训计划,完善题材、方法、形式、时间等方面的事项,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评估。
同时,基层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演练,从容应对突发情况,提高员工应对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一)培训形式不够灵活多样传统的培训方式单一、内容单薄,不适应现代企业中人员培训的多样化需求,也很难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因此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对策:运用多样化、现代化手段进行培训。
如通过网络、在线课程、移动应用、虚拟实境等多种形式,让培训具有更加自由灵活、多元化和自主性,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从而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掌握。
(二)培训内容不够科学、系统培训内容的质量对于培训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目前的培训实践中,培训内容不全面、不科学,也不具有系统性和实用性。
对策:制订标准化的培训计划和内容。
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1f90d2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7.png)
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在基层单位中,安全生产工作更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许多基层单位在安全生产工
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讨论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思想理念不够清醒
许多基层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清醒。
很多人
认为安全问题只是一种附加品,可以随便处理,而不是企业很重要
的组成部分。
因此,安全工作常常被忽视。
对策一:加强安全教育
基层单位应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深员工对
安全生产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这样可以使员工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生
产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推动安全工作。
问题二: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许多基层单位中,安全生产责任并未得到落实。
企业往往缺
乏高层领导的领导力和推动力,安全生产责任仅仅履行了形式。
对策二: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
基层单位应该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责任
和义务。
该责任制应该得到落实并加强工作的有效执行。
同时,在
日常工作中加强监管,督促责任落实到位。
问题三:安全设施和设备不匹配
1。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建议(标准版)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建议(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dedc98ccbff121dc368331.png)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建议(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建议(标准版)随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安全生产态势也趋于稳定好转,作为一名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人员,从这几年的工作实际中也感到了各层各级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但在长期的基层工作实践中感到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不认真处理,将仍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大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欠帐较多。
这是个老话题,也说了多少年,但这个现状一时仍难以改变,主要是因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成立之前,“三同时”工作一直没有抓好,有不少企业没有搞过“三同时”,因而这些企业都存在着轻重不同的安全生产隐患。
有的企业因实力雄厚,重视程度较高,能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整改、补救,逐步消除了安全生产隐患;不少生产经营形势不好的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不但原有的隐患得不到整改,新的安全隐患还不断增加,这样的企业设备老化、带病运行,安全监控设备缺乏,生产作业条件不符合规定要求,特别是一些处于停产、半停产的企业,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极易发生事故。
二、监督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
由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范围扩大,监督管理的对象增多,安全生产监察任务加重,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经常处于被动应付的工作状态,缺少对安全生产本质的再认识和剖析,对事故的本质和规律的揭示,运用新的、科学的理论指导企业安全生产。
基层安监工作者的困惑和企盼
![基层安监工作者的困惑和企盼](https://img.taocdn.com/s3/m/3363486f9b6648d7c1c746bb.png)
基层安监工作者的困惑和企盼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于我国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组织体系的最基层,是政府的有关监管职能作用于被监管对象的最基本的环节。
县级安监部门的职能作用发挥的如何,将直接影响政府安全监管工作的成败。
目前,县级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面对着多重矛盾、多重困难和多方面的问题,基层安监工作者面对着难以摆脱的思想困惑。
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目的出发,必须切实关注基层安监工作所面对的矛盾、问题的解决,尽快使基层安监工作者从困难和困惑中解脱出来。
一、基层安监工作者的主要困惑1、是裁判员还是运动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执法部门与生产经营单位的关系,如同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关系,裁判员不能同时又是运动员。
而目前,在现实生活中,基层安监部门却充当着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两难角色。
其实,在我国的《安全生产法》中,特别是在《安全生产法》的“法律责任”部分,关于安监部门的裁判员角色定位是非常明确的。
问题是在实际工作中,安监部门尤其是最基层的安监部门,常常被当作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主管部门来对待,常常把本来不该由安监部门承担的责任追究到安监部门头上。
“出了事故安监部门总不能说没有责任吧!”——这种是非不分的观念存在于相当多人的头脑中,甚至存在于相当多安监工作者的头脑中。
这是极不利于安监部门正确而有效地发挥其应有职能的。
2、是消防队还是纵火犯?当前,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多发自有其深刻、复杂的历史和社会原因,而人们往往难以做到历史、全面地看待这一问题,在社会心理和舆论上常常把事故多发的原因归咎于安监工作的无能、无力和无效。
应该说,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安监队伍,产生于事故多发的特殊历史背景之下,是一支急难而生、迎难而上的队伍,其工作是非常艰巨而光荣的。
特别是最基层的安监工作者,他们经常活动在危险场所,为了企业的安全而自己冒着不得不冒的风险.…… 然而,在社会上很少能够听到有对他们的讴歌,即是殉职了,也往往落个“管安全的安全意识不强”的评价,如同一个“执法犯法”的罪名。
《2024年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ed7d75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d.png)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作为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当前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的问题及其对策,旨在为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提供参考。
二、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1. 监管力度不足当前部分地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存在人力、物力不足的问题,导致监管力度不够,无法全面覆盖所有企业和生产环节。
2. 法律法规执行不力部分企业对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部分监管人员执法不严,导致法律法规执行不力。
3. 监管手段落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安全生产监管手段也在不断更新。
然而,部分基层监管机构仍采用传统的监管手段,无法满足现代安全生产的需要。
4. 协调机制不畅在多部门、多层次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中,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监管工作出现重复、遗漏等问题。
三、对策研究1. 加强基层监管机构建设增加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人员和物资投入,提高基层监管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
2. 强化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
同时,加强对监管人员的执法培训,确保法律法规得到严格执行。
3. 推进科技应用与创新积极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等,提高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同时,鼓励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技术创新,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4. 建立协调机制与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多部门、多层次的安全生产监管协调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避免监管工作的重复和遗漏。
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监管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互通。
四、实施建议1.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针对上述对策,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2. 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浅谈当前基层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当前基层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1aa9c6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1.png)
做好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稳定好转,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要求越来越严,但各类生产安全仍然多发,针对目前这种现状,笔者作为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想谈谈基层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安监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安全生产总体认识不足。
个别基层领导对安全生产的理解存在偏颇,对安全生产过程管理认识不足,认为只有生产厂区才会涉及安全,出现事故纯属偶然;一些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不能摆正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多数业主自认为企业多年没发生事故,对安全问题重视不够,总是强调调历史客观原因,对事故隐患存有侥幸心理,忽视安全生产投入;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法人代表安全认识不够,安全投入欠账严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经安全培训就上岗作业,缺乏专业安全知识。
二是安监部门直接监管人员不足。
安监局成立时间晚,编制人员少。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数量的增多,安监部门执法监管任务也日趋繁重、责任日益重大,有限的安监机构人力资源与量大面广的监管任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尤其是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不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工商登记企业1030万户,但全国的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只有8万多人,并且,这8万多人中,省以上安监机关占了30%以上,真正在基层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的人员只有不到6万人,又如何对这1030万户企业进行安全监管呢?何况,随着编制体制的改革,地方政府对安监部门的调整去留不尽相同,有的得到了提升,有的却受到了削弱,依靠安监机构直接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管是不可想象的。
三是安监部门直接监管力不从心。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具有较强的法制性、技术性和专业性,安全监管人员素质是提高监管能力的关键。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范文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17160d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7.png)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作为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其作用不可忽视。
然而,当前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的现存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提升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的现存问题1. 监管体系不健全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设置不尽合理,人员配备不足,导致监管力度不够,无法有效覆盖所有生产领域。
此外,监管责任不明确,容易出现监管空白和重复监管现象。
2. 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但在基层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心理,导致事故频发。
3. 监管手段落后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监管手段也应与时俱进。
然而,当前部分基层地区仍采用传统的、落后的监管手段,无法适应现代生产安全的需求。
4. 应急救援能力不足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救援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事故损失的大小。
当前部分基层地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足,救援设备陈旧,应急救援能力有待提高。
三、对策研究1. 完善监管体系应优化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设置,合理配备人员,明确监管责任。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确保每个生产领域都有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负责。
同时,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2. 强化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和员工的安全意识。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建立健全事故责任追究机制,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3. 推进科技监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推广使用智能监控系统、安全预警系统等先进设备和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实时预警。
4. 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基层安全生产属地监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基层安全生产属地监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3370db1f524ccbff1218443.png)
基层安全生产属地监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基层安全生产属地监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安全生产“属地监管”就是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进行督促检查和管理。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及各监管部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分级属地监管责职,安全生产形势得到进一步好转。
但是,由于“属地监管”职责、范围和权限不明确。
造成安全生产监管中出现交叉重叠、有责无权和监管盲区的现象。
下面结合当前安监工作现状,谈一谈基层安全生产“属地监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一)法律对安全生产“属地管理”的职责、范围没有明确,造成多头监管。
《安全生产法》第八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乡镇的“监督检查”与县直各部门的“综合监督管理”的内容交叉重叠,这在执法实践中就出现县直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和乡镇政府重复多头对同一个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的状况。
这让企业接应不暇,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
(二)规范性文件与法律规定不一致,造成安全生产监管出盲区。
如**政发〔2011〕12号文件规定:“监管对象属中、区直企业的,监督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日常安全生产执法由市级行使,其他企业由县级行使”。
此规定与上位法《安全生产法》第八条,第九条规定不一致,造成在天峨县辖区内的中直企业龙滩水力发电厂出现无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监管状况。
市安监局以属地监管为由,不予监管,龙滩水力发电厂。
以**政发〔2011〕12号文件规定为由不愿接受县级安监部门监管,使该厂多年一直处于监管的盲区中。
(三)监管部门能力有限难以履行监管职责。
基层安全监管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没有全面掌握安监法规和安监基本常识,因此很难保证他们履行属地监管职责。
如一些乡镇分管安全领导和安监助理,对企业设施的消防间距,材料的耐火等级和与周边的安全距离全然不知,经多次到辖区内的企业检查,但不力安全隐患都不发现,直到引发事故才认识隐患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1336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面临的困惑和对策(正式版)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面临的困惑和对策(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安全发展”的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以人为本,安全为天”的观念正在形成共识,人们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
这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来说,无疑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的进一步强化,其重要性与现实性之间的矛盾和差异也凸现了出来,特别是县级以下安全监管工作面临诸多困惑,使基层安全监管“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安全生产监管外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1、领导认识有待深化。
从表面上来看,现在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都普遍重视了,大会小会都强调安全生产。
但事实上,有的“领导重视”只是出于对责任追究的担心和预防,害怕辖区内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会追究自己的领导责任,话讲到了,要求也提了,如果出现安全生产事故,自己似乎就无责可追了,并非出于对“安全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并非出于执政的责任感和危机感。
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真正重视的话,不但要在会上说,还要在会后做,如开展调查研究,听取部门汇报,研究解决问题,督促检查落实,严格责任追究等等,平时这些工作除了分管的负责同志外,党政主要领导和其他负责同志很少去做,所以,这种重视是肤浅的,缺乏认识上的基础和支撑。
2、受制于经济发展环境的制约。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竞相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有的地方为了引进外资和项目,不惜在安全生产监管上让步和大开绿灯,“三同时”可以不做,消防设施建设可以不搞审核和验收,甚至对“三合一”、“四合一”、“多合一”现象也不去纠正。
有些被招来的项目,被监管部门查处后,动不动就找领导告状,以投资环境不好为由抵制监管和查处,领导为了“安商”,有时暗示监管部门“网开一面”。
3、安全生产投入不到位。
许多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没有把安全设施建设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即使有了规划,在实施上也存在着“欠账”和“滞后”的问题,没有像重视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那样重视安全设施建设。
财政困难的地方更是如此。
农村安全设施在大部分地区几乎是空白。
有些企业也存在着只重视生产设施建设,不重视安全设施建设的问题,安全设施建设不能满足企业防范事故的需要,甚至有的不搞规划,不使用标准产品,不请有资质的单位施工,不搞竣工验收,不注重平时的维护,有的安全设施形同虚设。
职业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不能按要求配备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4、安全生产立法滞后,现行法律法规缺乏强制性。
在“以人为本”的今天,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法律法规应该是极具严肃性和强制性的,但是,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强制性不够,缺乏力度;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使有些法律法规操作起来比较困难;部门法规多,综合性法律少;有的法规对监管部门限制多,对政府、企业规范少;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没有形成,监管“盲区”较多,等等。
正因为如此,安全设施“三同时”建设、安全费用提取、高危行业风险抵押金等法律规定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5、综合监管与部门监管的关系不理顺。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除直接监管的对象外,对其它行业和企业应是综合监管,而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三大误区”,一是党政领导总认为安全生产就是安监局的事情,出了问题我就找你安监局负责,这种来自领导层面的不问职责划分、不分青红皂白,导致了其它监管部门的依附性和监管惰性;二是许多专业监管部门总认为安监局是“老大”,我配合你开展监管,缺乏本职意识和主动性;三是在有些行业的监管上,互相扯皮,综合监管部门与专业监管部门职责不清,甚至出现“多头监管”的现象。
6、安全监管机构建设难以适应监管需要。
一方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编制少、人员少,且应急救援、执法监察等配套机构不健全,有的是“有庙无僧”,开展工作相当困难。
另一方面,专业监管部门没有专业机构和人员,机构虚拟化,人员兼职化,监管力量得不到保证,日常监管得不到落实。
尤其突出的是,乡镇大部分没有监管机构和专业人员,正常监管出现了断层;企业没有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设置安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且安全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不能适应安全管理需要。
县级监管部门不得不“一杆子插到底”。
这种“综合监管弱、专业监管虚、基层监管空”的现状委实令人担忧。
7、安全文化氛围不浓。
现在就连美食、美容之类的内容,电视、报纸、电台等媒体都可以开辟专题或专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相比之下,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要小得多。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什么内容比安全这种人命关天的话题还值得宣传呢?可能是因为安全监管部门是“清水衙门”,掏不出资金,拉不动赞助的缘由吧。
安全文化建设的薄弱,使许多人连正常的安全管理知识、自防自救常识也无法了解,导致了“安盲”的出现,有的人正因为对安全常识的无知而失去生命。
8、安全生产条件在企业设置和管理中源头控制不力。
比如安全设施的“三同时”建设应当纳入项目管理程序,作为项目审核和备案的前置条件,但有些部门却在项目没有经过“三同时”审核的情况下即予备案和核发有关证照。
对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单位,供电部门可以照常供电,工商部门可以照样进行工商执照年检,等等。
这就意味着一个并不安全的企业和项目,有关部门照样可以承认它、支持它,让其合法化,换言之,就等于交警部门为一个违章行驶的车辆放行一样,这无疑会给正常监管带来难度。
二、优化安全生产监管环境的对策及建议1、各级领导要进一步强化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实际工作的领导。
认识是根本,领导是关键。
各级领导必须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中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处理对人民群众负责与对个人负责、履行职责与推卸职责、担心出事故与预防出事故的关系,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在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基础之上,变被动的“要我抓”为主动的“我要抓”。
切实承担起“一岗双责”的责任,把安全生产工作与其它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脚踏实地地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全力支持安监部门的工作,使安全监管政令畅通、畅行无阻。
2、党委、政府要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是相统一的,并非是矛盾的。
如果一个地方安全生产事故不断发生,很难想象其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是如何的优越,很难想象其经济如何发展。
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应当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抓安全生产是直接为企业服务的,是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举措。
就象是医生为病人看病是为了患者的健康一样,其作用是积极的、正面的,绝对不是干扰和阻碍经济发展,更不是找企业的麻烦。
相反,明智的领导者,应该主动带领安监部门的同志到企业找隐患、出良方,帮助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管理,而不是排斥安全生产监管。
3、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各级政府要将安全生产投入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作为“民生工程”来去实施。
在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要将安全设施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使用。
要加大农村安全设施建设力度,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搞好供电线路的隔离保护,结合“新农合”建设,加强农村急救设施建设,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企业要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落实“三同时”建设,按照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证正常的安全投入和安全设施维护;要保障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和更换。
同时,要加大隐患治理的投入,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4、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设。
各级人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立法前的调查研究工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现行法律法规,有针对性的出台急需的法律法规,有效解决强制性和操作性不强,综合性和配套性不强,覆盖面不高,衔接不顺等问题,尤其对政府、企业、专业监管部门的责任和责任追究,应当更为严肃。
5、要认真理顺综合监管和部门监管的关系。
要进一步明确综合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方式、手段,提高综合监管部门的地位和权威,赋予综合监管部门对其它监管部门的督查权、问责权、追究权。
要全面、清晰地界定综合监管部门与其它监管部门的职责、权限,并让其法制化,避免“踢皮球”现象。
6、切实强化安监机构建设。
对综合监管部门要解决必要的人员编制问题,实现“有人办事”。
要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急救援的效能和水平。
专业监管部门要设立安监机构,配备专人负责安全监管工作。
要下功夫落实乡镇一级安监机构建设,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职权”。
安监队伍建设要向企业、社区、行政村、学校延伸,企业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设置机构、配备人员,其它基层单位应明确专门管理人员,切实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
要提高安监人员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可参照纪检监察、计生等部门,对安监人员给予必要的岗位补贴。
要加强对安监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真正成为业务“高手”。
7、把安全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要紧紧围绕“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抓紧抓好安全文化建设。
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制作专题,不间断的进行宣传;各部门各单位都要组织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教育工作,尤其企业和单位,要把安全培训经常化、制度化,使更多的人“想安全、懂安全、会安全、能安全”。
8、通过行政权力制约,加强源头把关。
项目管理部门对未经过“三同时”审核的项目不予备案审批;工商登记机关对不具备安全条件的企业不予注册登记,对存在隐患的单位不予执照年检,或注销其执照;对不具备安全条件的项目,土地规划建设等有关部门不予核发有关证照;供电、供水、供气等部门不予资源供应等等。
通过权力制约,将企业逼进“安全轨道”。
要建立部门信息沟通制度,有关部门及时从监管部门获取监管信息,并作为行政许可的重要依据。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