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课件

探讨数值模拟在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为未 来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02
碳酸盐岩的形成通常与生物活动 、化学沉淀和机械沉积等过程有 关。
碳酸盐岩的分布
碳酸盐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海洋 和湖泊环境中。
在一些地区,如北美的大陆架和欧洲 的石灰岩地区,碳酸盐岩的分布尤为 集中。
碳酸盐岩的组成
碳酸盐岩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泥灰石等碳酸盐矿物组成 。
此外,还可能含有少量的硅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等矿物。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次生 溶蚀孔隙和裂缝为石油和天然气提供 了储存空间。
烃源岩成熟
圈闭形成
成岩作用造成的地层抬升、剥蚀等可 以形成地形圈闭,有利于油气的聚集 。
成岩作用过程中,有机质成熟转化为 烃类,成为石油和天然气的来源。
对地下水的影响
地下水储层
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可以形成良好的地下水储层 ,提供人类和动植物的用水需求。
沉积构造特征是碳酸盐岩的重要 特征之一。常见的沉积构造包括
叠层石、鲕粒、生物扰动等。
压实作用
01
02
03
压实机制
压实作用是通过上覆沉积 物的重力作用,使下伏沉 积物中的水分排出,使其 致密化。
压实效果
压实作用可以显著降低孔 隙度和渗透率,从而提高 碳酸盐岩的储油和储气能 力。
影响因素
压实作用受沉积物粒度、 沉积水深、埋藏深度和温 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控制不同的温度、压力、pH值、离子浓度等参数,研究多因素 耦合对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的影响。
探究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的动力学过程
通过实验手段,研究碳酸盐岩成岩作用过程中各种矿物和有机质的形 成与演化机制,揭示其动力学过程。
碳酸盐岩的矿物组成

碳酸盐岩的矿物组成一、碳酸盐岩的定义和形成碳酸盐岩是由氧化碳(CO2)和碳酸盐(如方解石、方镁石等)组成的沉积岩。
它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岩石之一,广泛分布于海洋和陆地上。
碳酸盐岩的形成主要与生物作用、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有关。
生物作用指的是生物体(如藻类、有孔虫等)的代谢活动导致的沉积;化学作用主要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质沉积形成;物理作用包括风化和溶解等自然过程。
二、碳酸盐岩的主要矿物组成碳酸盐岩的主要矿物组成包括方解石、方镁石、白云石和菱镁矿等。
下面将对每种矿物的特征和形成条件进行详细介绍。
1. 方解石方解石是一种由碳酸钙(CaCO3)组成的矿物,化学式为CaCO3。
它是最常见的碳酸盐矿物之一,具有白色、透明到半透明的外观。
方解石是碳酸盐岩中最常见的矿物之一,通常以块状或晶粒状形态存在。
方解石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溶解度和沉积条件。
在碳酸盐饱和度较高的环境中,方解石会以晶体的形式沉积下来。
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方解石晶体的形态和结构也会发生改变。
2. 方镁石方镁石是一种由碳酸镁(MgCO3)组成的矿物,化学式为MgCO3。
它与方解石非常相似,具有类似的外观和性质。
方镁石常呈白色、灰色或黄色,硬度较低。
方镁石的形成需要相对较高的镁离子浓度和碱度较高的环境条件。
在海洋中,方镁石主要形成于较寒冷的浅海区域,如深海沉积和深层海底湖。
3. 白云石白云石是一种由碳酸钙和碳酸镁组成的矿物,化学式为CaMg(CO3)2。
白云石具有类似于方解石和方镁石的结构和性质,形态多为板状或柱状。
白云石的形成主要与水体中镁离子和钙离子的浓度和沉积环境有关。
在海洋环境中,白云石主要形成于暖水沉积区域,如珊瑚礁和滩岸地带。
4. 菱镁矿菱镁矿是一种由碳酸镁组成的矿物,化学式为MgCO3。
它是一种针状或板状结构的矿物,常呈白色、灰色或黄色。
菱镁矿的形成需要相对较高的镁离子浓度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在海洋中,菱镁矿主要形成于较寒冷的深海沉积区域。
三、碳酸盐岩的分类和特征碳酸盐岩根据不同的成因和矿物组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石灰岩、白云岩和霰石等。
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引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在西亚地区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中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因而促进了现代碳酸盐沉积物的研究工作。
由于这些发现,石油工业部门感到对浅水碳酸盐的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石化作用的基本知识的缺乏,于是展开对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的研究工作。
碳酸盐岩是重要的烃源岩和储集岩,在当前国内外的大油田中,碳酸盐岩占很大比例,据统计,在世界上储量在0.14亿吨以上的546个油田中,就数目而论,以碳酸盐岩为储集层者虽然只占总数的37.9%,但就储量而言,则占57.9%。
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平均储量为2亿吨,而砂岩油气田的平均储量仅为0.9亿吨。
碳酸盐岩储集层不仅具有如上所述的高储量,而且往往具有极高的产能。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9口日产量达万吨以上的高产井,其中8口属于碳酸盐储集层。
显然,碳酸岩储集层中的石油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激励我们去了解碳酸盐岩作为储油岩所应具有的性质。
我国的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有着悠久历史,如四川在碳酸盐岩地层中采气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至今仍为我国重要的碳酸盐岩气田分布区。
此外,近年来在华北盆地老第三系和震旦亚阶至奥陶系中也证实了高产能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存在,更进一步开拓了碳酸盐储集层在我国的广阔前景。
随着国内外对碳酸盐岩研究的日益深入,当前已从根本上改变了认为碳酸盐岩是单纯化学沉积的观点,绝大部分的现代海洋碳酸盐都是生物成因的。
与此同时,对碳酸盐岩含油性的研究和认识也获得了新飞跃。
碳酸盐岩孔隙空间特征在碳酸盐岩储集层中常见的和对油气储集作用影响较大的空隙类型,目前已知有以下几种。
①粒间孔隙:是指碎屑碳酸盐岩颗粒之间的孔隙,如内碎屑之间、生物碎屑之间、鲕粒直间的孔隙等。
其特征与碎屑岩的的粒间空隙相似。
碳酸盐岩的粒间孔隙一般是原生的,但也可以是次生的,如大颗粒之间的微晶基质的选择性溶解造成的粒间孔隙。
②粒内孔隙:组成碳酸盐岩的各种颗粒内部的孔隙,如骨屑、团块、内碎屑、鲕粒等颗粒内部的空隙。
第五章碳酸盐岩

95~75
25~5
砂质(或粉砂质)石灰岩(或白云岩)
75~50
50~25
灰质(或白云质)砂岩(或粉砂岩)
50~25
75~50
含灰(或含白云)的砂岩(或粉砂岩)
25~5
95~75
砂岩(或粉砂岩)
5~0
100~95
三、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
(textual constituents of carbonate rocks)
碎屑岩
碎屑 杂基 胶结物
孔隙
碳酸盐岩
颗粒 泥
胶结物
晶粒 生物格架
孔隙
四、碳酸盐岩的结构类型
颗粒结构(粒屑结构) : 与碎屑岩相似, 由颗粒、泥、亮晶、孔隙为主,是经波浪、 流水作用的搬运、沉积而成的碳酸盐岩。
岩石描述方法同碎屑岩 如鲕粒灰岩、竹叶状灰岩、砂屑灰岩等 泥晶结构(相当于碎屑岩中的泥岩)
第五章 碳酸盐岩 (Carbonate Rocks)
第一节 碳酸盐岩概论
(General view of carbonate rocks )
一、概述
碳酸盐岩: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碳酸 盐矿物组成的沉积岩。
规模:占沉积岩总量的20%。
平面分布:
我国沉积岩占面积75%,而碳酸盐岩占沉积 岩覆盖面积的55%。
藻灰结核 藻团块
4、球粒与粪球粒
球粒
球粒(pellet)
较细粒的(粉砂或细砂级)、不具特殊
内部结构的、泥晶的、分选较好的颗粒。
粪球粒(fecal pellet)
卵形或椭球形,分选很好,有机质
含量较高。无脊椎动物吃进碳酸盐软泥后
排泄物
并不是所有的球粒都是粪球粒
5.生物碎屑 分级:自形,半自形,砂砾级他形,化石碎片
碳酸盐岩测井解释(课堂PPT)

井径、自然伽马能谱、补偿中 偶极声波、微电阻率成 子 、 岩 性 密 度 、 长 远 距 声 波 像、核磁共振、地层测 (或阵列声波) 、双侧向+ 试、井壁取芯 微球(微侧向)、地层倾角
井径、自然伽马、补偿中子、 自然伽马能谱、阵列声
岩性密度、补偿声波(或长远 波、偶极声波、微电阻
距 声 波 ) 、 双 侧 向 + 微 球 率成像、核磁共振
(微侧向)、地层倾角
15
二、碳酸盐岩储层划分方法
影响碳酸盐岩储层划分的主要因素: 第一,碳酸盐岩储集类型多,测井响应特征变化大, 不易掌握;
第二,储层非均质性强,特别是裂缝型、洞穴型储层 ,测井响应与储层物性好坏的对应关系变差;
第三,真假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相似,稍微的疏忽或 测井信息不足,都会造成错划或漏划储层。
第一节 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特征
一、碳酸盐岩储层空隙空间类型
碳酸盐岩储层与碎屑岩储层的最本质的区别:在 于储层的储集空隙空间结构。
碎屑岩储层的空隙空间:主要以沉积时就存在或 产生的原生孔隙为主;
碳酸盐岩储层空隙空间:以沉积以后、在成岩阶 段后生或表生期的改造过程中形成的次生空隙为主。
由于次生改造作用的千差万别,使得碳酸盐岩储 层的空隙空间结构远比碎屑岩储层复杂的多。
碳酸盐岩储层划分思路:
充分应用各种测井资料,根据不同的储集类型,
去伪存真。
16
碳酸盐岩储层划分划分一般步骤: 1、鉴别岩性,去掉明显的非储集层段
⑴致密层:电阻率值高,视孔隙度低值自然 伽马低值
⑵高含泥质层:高GR ⑶炭质层:低GR、DEN,高CNL、AC、RT。 ⑷非均质岩石构造:结合区域地质分布规 律,应用各种测井信息综合判别。
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
碳酸盐岩

鲕粒
鲕粒是具有核心和包壳结构的球状一椭球形颗粒,可以简称为“鲕”。鲕粒是碳酸盐中最特征最易于识别的 的颗粒之一。鲕粒还常出现在铝质岩、硅质岩和铁质岩等化学沉积岩石类型中。鲕粒的粒径大小,一般在0.25mm 至2mm,尤其以0.5mm至1mm居多,大于2mm和小于0.25mm的鲕粒较少见。鲕粒形态多呈圆球形、椭球形,在尚未 固结时受应力作用可呈塑变形态。鲕粒的核心可以是内碎屑、化石(完整的或破碎的)、球粒、陆源碎屑颗粒,还 可以是先期的鲕粒等;包壳常为同心层状的泥晶方解石(现代海洋环境中的鲕粒主要由文石组成),还可以是泥晶 门云石。有的鲕粒包壳具有放射状结构,此放射结构可以穿过整个同心层,也可只限于几个同心层中。
碳酸盐岩中混入的非碳酸盐成分有:石膏、重晶石、岩盐及钾镁盐矿物等,此外还有少量蛋白石、自生石英、 海绿石、磷酸盐矿物和有机质。常见的陆源混入物有粘土、碎屑石英和长石及微量重矿物。陆源矿物含量超过 50%时,则碳酸盐岩过渡为粘土或碎屑岩。
包括下列几种。
①粒屑结构,按粒径大小分为:砾屑(粒径>2毫米)、砂屑(粒径2~0.062毫米)、粉屑(粒径0.062~ 0.032毫米)、微屑(粒径0.032~0.004毫米)和泥屑(粒径<0.004毫米)。砾屑的排列方位、粒度组成和分选性 是分析碳酸盐沉积物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由核心和包壳组成的粒径小于2毫米的球形或椭球形的颗粒为鲕粒。由 富藻纹层组成的球形包粒为藻包粒。由微晶碳酸盐矿物组成的不具内部构造的、表面光滑的球形或卵形颗粒称球 粒或团粒。外形不规则的复合颗粒集合体为团块及凝聚颗粒等。
碳酸盐岩是重要的储油岩。全世界50%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存于碳酸盐岩中。碳酸盐岩还常与许多固体沉积矿 藏共生,如铁矿、铝土矿、锰矿、石膏、岩盐、钾盐、磷矿等,而且是许多金属层控矿床的储矿层,如汞、锑、 铅、锌、铜、银、镍、钴、铀、钒等。碳酸盐岩本身亦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矿产,广泛用于建筑、化工、冶金等方 面。
碳酸盐岩(carbonate rock)

碳酸盐岩(carbonate rock)主要由碳酸盐矿物(大于50%)组成的沉积岩。
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菱镁矿等,其次为石英、云母、长石和粘土矿物等;化学成分主要为CaO、MgO和CO2,其次为SiO2 、TiO2 、FeO、Fe2O3、Al2O3、K2O、Na2O、H2O以及某些微量元素。
通常为灰色、灰白色。
性脆。
具粒屑(如岩屑、生物碎屑等)、生物骨架(如珊瑚、层孔虫等)、晶粒(粗晶、中晶、细晶、微晶等)和残余(残余生物、残余鲕状)结构。
构造类型复杂、多样,有叠层构造(如常见于潮坪地区的叠层石)、乌眼构造和缝合线构造。
多呈厚层或薄层状产出。
可分为石灰岩和白云岩两大岩石类型。
①石灰岩类。
主要矿物为方解石(>50%),其次为白云石、菱镁矿、石英、长石和粘土矿物等。
常见岩石类型有内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鲕粒灰岩、球粒灰岩、泥晶灰岩、石灰华和泉华等。
②白云岩类。
主要由白云石(>50%)组成,其次为方解石、菱镁矿、石英、长石、粘土矿物等。
常见岩石类型有同生白云岩、碎屑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和后生白云岩等。
因受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发生白云岩化、膏化、硅化、重结晶及溶蚀等后生作用。
岩性较脆弱,易遭风化溶蚀,在碳酸盐岩发育地区常形成石林、溶洞、地下暗河等地貌景观,通称喀斯特地形。
碳酸盐岩在地壳中分布仅次于泥质岩和砂岩,约占沉积岩总面积的20%,几乎在各个地史时期都有形成。
中国各地,特别是西南地区,也广泛分布有碳酸盐岩,其成岩时代主要为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
许多金属矿产(如铜、铅、锌、汞、锑、钼、钴、银等)和非金属矿产(如重晶石、天青石、石棉、自然硫、水晶、萤石、冰洲石等)在成因上都与碳酸盐岩有关。
世界上与碳酸盐岩有关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占总储量的50%,产量约占总产量的60%。
流纹岩(rhyolite)一种酸性喷出岩。
成分与花岗岩相当。
灰白色或浅粉红色。
常见有流纹构造和斑状玻璃质、球粒、霏细、显微文象等结构。
测井解释5-碳酸盐岩解释1

5、声波测井 (1)、声波时差测井
因声波传播时,按最短时间选择路径,传播过程 中将尽可能绕过裂缝,因此对高角度裂缝反映差, 对低角度裂缝反映好。
高角度裂缝:裂缝切割井眼时,声波沿岩石骨架 直接传播,不反映裂缝。
低角度裂缝或网状裂缝:时差 ,有时出现周 波跳跃现象。 (2)、长源距声波测井(全波列测井WF)
2、电磁波测井(EPT) EPT的探测半径很小,只探测到冲洗带,但纵 向分辨率高,贴井壁测量。
TPL曲线:传播时间;EATT:衰减率 低角度裂缝:TPL高、尖,EATT明显高
高角度裂缝:TPL高、井段长尖,EATT高(取 决于测量极板是否与井眼相遇)
赵良孝的碳酸盐岩储集层评价P18图3-14
3、地层倾角测井 (1)、FIL(裂缝识别测井) 利用高分辨率地层倾角仪低电平进行测量
非均匀岩石构造
非均匀岩石构造: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和非均匀 性,故对测井信息的特征和数值均有较大的影响, 由此只研究非均匀岩石构造的地质性质和测井特征。
2、碳酸盐岩剖面常见的非均匀岩石构造 薄层状构造 眼球状构造 豹斑构造 燧石结构构造
这些构造在测井曲线上的某些特征,与 储集层类似,但试油多为干层,即使对 这些构造进行酸化、压裂,仍无效果。 解释时 必须注意。
第五章 碳酸岩盐与裂缝性储集层
一:碳酸盐岩裂缝储集层的三大特点 低孔隙、各向异性、非均质性
二、碳酸盐岩储集层评价的基本任务
1、求岩石成分、判断岩石结构、构造类型、识别 孔隙空间结构特征 2、确定储集层的各种孔隙度、饱和度、K、H有 效、储集层、流体性质、估计产能
3、横向上估算储集层的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 三、认识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的核心 孔隙结构、也就是它的孔隙、溶洞和裂缝的发育 特征及组合状况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碳酸盐岩形成

碳酸盐岩形成碳酸盐岩是一类由碳酸盐矿物主导的沉积岩,由一种或多种碳酸盐所构成。
这些碳酸盐矿物主要包括方解石(CaCO3)和白云石(MgCO3)。
碳酸盐岩的形成过程复杂而多样,涉及到多种地质作用和环境条件。
碳酸盐岩的形成始于岩石圈上的表面地壳,通过沉积作用逐渐形成和积累。
沉积作用是指在各种地质过程中,岩石材料在地表或地下水环境中的沉积过程。
碳酸盐岩通常形成于热带或亚热带的浅水区,因为这些区域的水温、盐度和养分含量都有利于碳酸盐矿物的生长和沉积。
碳酸盐岩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生物作用:碳酸盐岩的形成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
海洋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机生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碳酸盐。
这些有机生物的遗骸和碎屑形成了可沉积的有机物,进而促进了碳酸盐矿物的形成。
2. 化学作用:水是碳酸盐岩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水中存在着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溶解的离子,这些离子可以与岩石中的钙和镁离子结合,并通过溶解和再沉积的作用促进碳酸盐矿物的形成。
3. 水文作用:水文作用是指地下水流动对碳酸盐岩形成的影响。
当地下水穿过含有碳酸盐矿物的岩石时,它们会溶解部分碳酸盐矿物并将其搬运到其他地方。
当地下水流到地表时,水分会蒸发,残留下来的碳酸盐矿物会逐渐沉积形成碳酸盐岩。
在碳酸盐岩的形成过程中,还有其他一些地质作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压实作用、溶蚀作用、烃生成作用等。
这些作用可以改变原有的岩石结构,促进碳酸盐矿物的生长和沉积。
与其他沉积岩相比,碳酸盐岩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们往往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形成了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集体。
此外,碳酸盐岩还是许多重要矿产资源的产地,如石灰石、白云石等。
总结而言,碳酸盐岩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受到多个地质作用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生物作用、化学作用和水文作用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了解碳酸盐岩的形成机制对于研究地质过程和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碳酸盐岩的成因与演化

碳酸盐岩的成因与演化碳酸盐岩是一种由碳酸钙主要组成的沉积岩,它在地质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碳酸盐岩的成因与演化涉及到多种地质过程和环境条件。
本文将从碳酸盐岩的形成机制、主要类型和演化过程进行论述,旨在全面解析碳酸盐岩的成因与演化。
一、碳酸盐岩的形成机制碳酸盐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它的形成机制与生物作用、化学沉淀和物理作用密切相关。
1. 生物作用:生物活动是碳酸盐岩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海洋中存在着丰富的生物,如藻类、珊瑚和贝类等,它们通过吸收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使得海水中的碳酸钙浓度增加,进而促进了碳酸盐岩的形成。
2. 化学沉淀:在一些特殊的环境条件下,溶解在水中的碳酸钙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固体的沉淀物质,最终形成碳酸盐岩。
例如,在湖泊或洞穴中,通过水中物质的饱和度降低,碳酸钙沉淀形成石笋、石钟乳等。
3. 物理作用:碳酸盐岩的物理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和沉积等。
例如,当河流或湖泊流经含有大量碳酸钙的地层时,会将这些物质搬运到新的地方,沉积形成碳酸盐岩。
二、碳酸盐岩的主要类型碳酸盐岩包括石灰岩、白云石、大理石等多种类型,它们的形成机制和物理特征有所不同。
1. 石灰岩:石灰岩是最常见的碳酸盐岩之一,它由大量碳酸钙沉积而成,通常呈灰白色或黄白色。
石灰岩可以根据成岩环境的不同分为珊瑚石灰岩、生物碎屑石灰岩和化学沉积石灰岩等。
2. 白云石:白云石是一种由纯度较高的碳酸钙组成的碳酸盐岩,呈白色或浅灰色。
白云石常见于热液沉积、岩洞和喀斯特地貌等特殊环境中。
3. 大理石:大理石是由石灰岩等碳酸盐岩经过高温和高压作用转化而成的岩石。
它通常呈现出丰富的颜色和纹理,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
三、碳酸盐岩的演化过程碳酸盐岩在演化过程中受到多种地质作用的影响,包括压实、溶蚀、抬升和再沉积等。
1. 压实作用:碳酸盐岩在沉积过程中会受到压实作用,即沉积物中的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紧密并形成岩石。
压实作用会增加碳酸盐岩的密度和强度。
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

2. 陆棚沉积环境
海相碳酸盐岩主要沉积在包括地史时期宽阔的浅水陆表海 台地在内的浅海陆棚台地上。碳酸盐岩台地可在克拉通地块边缘 、克拉通内部盆地、远岸滩坝的顶部和宽阔陆棚上的局部的高地 上,碳酸盐岩环境也可见于海滩、泻湖和潮坪的边缘海环境的部 分地区
1) 潮上一湖间坪相
潮坪沉积环境由潮上、潮间带和潮下带三个次级沉 积环境构成。 潮上带:由泥或粉砂级颗粒沉积物组成,具有较发育 的风暴成因纹层、藻纹层、内碎屑层,其中藻纹层可 延伸到潮间亚相。潮上环境具有泥裂、鸟眼构造。 潮间带:通常是富含泥质和具有潮汐水道的复合体。 在潮汐水道中一般含有内碎屑和碳酸盐岩岩屑,底部 滞留沉积,其上覆具有潜穴的骨屑石灰岩。 潮下带:由灰泥灰岩和颗粒灰岩组成,缺乏原始沉积 构造。
它不涉及内部的组成: (1)生物格架礁:由抗浪的生物格架组成,该术语通常也称生物礁;
碳酸盐缓坡:指从岸线向盆地缓慢倾斜的大型碳酸盐沉 (2)生物滩:主要由生物碎屑堆积而成,大部分是由于陷落或阻挡作 积体,其坡度很小(<1o),与较深水的低能环境间一般没 用而堆积,但也有一部分是由波浪和水流机械堆积的; 有明显的坡折,有的缓坡坡度很小,以致于难以把缓坡 (3)灰泥丘:灰泥基质超过了其它组分,如生物粘结岩和生物碎屑组 与台地分开,因此这两个术语经常交换地使用,
2) 浅海陆架相
该相带常由潮下骨屑泥灰岩、粒屑灰岩和 砂屑灰岩等岩性构成的、向上变浅的准层序组 成。若存在正常海水,则该相带动植物群发育, 包括珊瑚、软体动物、腕足动物、海绵类、有 孔虫及藻类等,生物扰动构造普遍存在。当陆 棚受限时,则可能形成广泛的蒸发岩泻湖,并 以被石膏或硬石膏覆盖的泥质支撑石灰岩构成 的、向上咸化的准层序为特征。
层序地层学海相碳酸盐岩层序资料

一、碳酸盐岩沉积背景 1、碳酸盐岩沉积背景
◎盆地边缘的区域性碳酸盐台地和缓坡;
◎盆地边缘的区域性前积台地和滩;
◎浅海台地或孤立台地
◎盆地边缘的区域性碳酸盐台地和缓坡; ◎盆地边缘的区域性前积台地和滩; ◎浅海台地或孤立台地
1)盆地边缘的区域性碳酸盐台地和缓坡
百米; ◎斜坡上相带宽缓、不规则,没有明显的地 形 坡折; ◎在地震剖面上,缓坡沉积表现为低角度的S 型或叠瓦状前积结构 。
丘状反射
丘状反射
丘状反射
一、碳酸盐岩沉积背景
2.碳酸盐沉积相带 碳酸盐岩沉积模式的发展(福克,欧文,1965) 不同沉积相带具有不同的沉积背景。
在陆棚狭窄、陆棚边缘陡峭的地方, 相带分布窄而规则; 在台地和边缘区、陆棚区宽阔的地方, 相带分布较宽而复杂。
三个相区-能量的观点
Z
Y
X
三个相区九个相带(1975)
青鱼刺层理(潮间带下部—潮下带,涨潮流速 与退潮流速基本相当时出现)
2)浅海陆架相
2)浅海陆架相
◎由潮下骨屑泥灰岩、粒屑灰岩和砂屑灰岩 等岩性构成的、向上变浅的准层序组成。
◎若存在正常海水,则该相带动植物群发育, 包括珊瑚、软体动物、腕足动物、海绵类、 有孔虫及藻类等,生物扰动普遍。
◎海水盐度正常到中等盐度,水体循环程度 从低到中等偏高,这主要取决于台地边滩对 潮汐和潮流的限制程度。
◎由泥或粉砂级颗粒沉积物组成 ◎发育风暴成因纹层,藻纹层、
内碎屑层 ◎潮上环境位于平均高潮线以上, 从而具有泥裂、鸟眼构造
平均高潮线 平均低潮线
潮上带沉积(泥裂)
潮上带大量水平层理和液化流动 包卷层理和顶部的泥炭沉积
潮上带和潮间带波状叠层石
1)潮坪相
碳酸盐岩

常见碳酸盐岩的认识目的:1.学会观察和描述常见碳酸盐岩的基本特征,加深对碳酸盐岩成因的了解。
2.掌握碳酸盐呀的肉眼鉴定方法和分类命名原则。
3.认识常见碳酸盐岩,并能根据其基本特征,对未知岩石进行初步分类命名。
碳酸盐岩:由化学沉积的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组成的岩石。
主要的岩石类型为石灰岩和白云岩。
古老的石灰岩经机械风化剥蚀下来的碳酸盐岩碎屑经搬运再沉积形成的岩石不属于碳酸盐岩。
一、碳酸盐岩的成分1.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组成碳酸盐岩的矿物主要为方解石和白云石,前者化学成分为CaCO3,后者化学成分为CaMg(CO3)2,如果以氧化物表示,组成碳酸盐岩的化学成分主要有:CAO、MgO、CO2。
2.结构组分(1) 颗粒:相当于碎屑岩中的碎屑颗粒,但它是在盆地内形成,在水盆地内就地形成或经短距离搬运再沉积的。
a 内碎屑:是已形成的弱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经岸流、波浪和潮汐等的作用而破碎再沉积形成的碎屑。
内碎屑按粒径大小可分为:砾屑:>2mm砂屑:0.05~2mm粉屑:0.05~0.005mm内碎屑粒径越大,代表形成内碎屑时的水动力越强。
b 鲕粒:是具核心和同心层(包壳)结构的球状和似球状颗粒,直径<2mm的称鲕粒,>2 mm 称豆粒c 生物碎屑:由生物死亡后遗体的钙质硬体部分组成的颗粒。
d 球粒:是由泥晶碳酸盐矿物组成的颗粒,多呈卵圆形,内部结构均匀,粒径约在0.03~0.2mm,0.2mm大于的称团粒。
(2) 泥晶:为泥级的碳酸盐质点。
(3) 胶结物:充填在颗粒之间的结晶的方解石。
(4) 生物骨架:由原地生长的造礁群体生物所组成的一种坚硬的碳酸钙骨架。
二、碳酸盐岩的分类及结构(一)按矿物成分:1.灰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进一步按含泥质的多少分为灰岩、含泥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2.白云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通常具晶粒结构。
(二)按结构组分:鲕粒灰岩:鲕粒结构生物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结构砾屑灰岩:砾屑结构内碎屑灰岩砂屑灰岩:砂屑结构粉屑灰岩:粉屑结构泥晶灰岩:泥晶结构生物岩系列:礁灰岩:生物骨架结构三、实习指导(1)颜色:灰—灰白色居多,但往往随混入物而变化。
测井解释5-碳酸盐岩解释

蓬莱镇组(J3p)
蓬莱镇组(J3p)
天马山组(Ktms)与蓬莱镇组(J3p)之间呈明显的岩性突变接触关系 (左-白马5, 右-白浅45)
夹关组(K2j)
夹关组(K2j)
蓬莱镇组(J3p)
蓬莱镇组(J3p)
夹关组(K2j)与蓬莱镇组(J3p)之间呈明显的岩性突变接触关系 (左-白浅26, 右-白浅40)
第一节 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特征
一、碳酸盐岩储层空隙空间类型
碳酸盐岩储层与碎屑岩储层的最本质的区别:在 于储层的储集空隙空间结构。
碎屑岩储层的空隙空间:主要以沉积时就存在或 产生的原生孔隙为主;
碳酸盐岩储层空隙空间:以沉积以后、在成岩阶 段后生或表生期的改造过程中形成的次生空隙为主。
由于次生改造作用的千差万别,使得碳酸盐岩储 层的空隙空间结构远比碎屑岩储层复杂的多。
因此,要认识和评价碳酸盐岩储层,最关键、也
最困难的问题在于研究它的空隙空间特征。
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隙空间类型
按其成因的不同分为:孔隙、洞穴(溶洞)、 喉道和裂缝四种类型
1、孔隙(直径小于2mm)
原生孔隙 按其成因分
次生孔隙
粒间孔 粒内孔 窗格孔 遮蔽孔
晶间孔 铸模孔
按孔径大小分:分微孔、细孔、中孔、粗孔
碳酸盐岩储层空隙空间成因类型不同,其储集空 间结构亦不同。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空隙空间的组合关 系,通常将碳酸盐岩储层分为6种储集类型。
储集结构类型 孔隙型 洞穴型 孔洞型
裂缝-孔隙型
裂缝-孔洞型
裂缝型
空隙空间 孔隙 洞穴
孔隙、洞穴 孔隙为主
孔隙、洞穴、 裂缝 裂缝
渗滤通道 喉道 喉道 喉道
裂缝、喉道
裂缝、喉道
碳酸盐岩

另外,一些藻类(如蓝藻、红藻)的粘液可以 粘结其它碳酸盐组分(如泥晶、颗粒、生物碎 屑等),形成粘结格架。
骨骼格架和粘结格架都是生物格架。
五、残余结构
经重结晶或交代作用后,仍保留部分原 生结构特征的痕迹。岩石的原生结构被 重结晶或交代作用形成的晶粒破坏。
2.4.6碳酸盐岩的分类
碳酸盐岩首先可按成分划分为石灰岩和白云 岩两种基本类型。石灰岩、白云岩的进一步划分 应按结构及成因。
在碳酸盐岩中,还常含有一些微量元素或痕 量元素,如Sr、Ba、Mn、Co、Ni、Pb、Zn、Cu、 Cr、V、Ti、B等。开展碳酸盐岩中微量及痕量元 素的研究,对于判别古沉积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碳酸盐岩中的硼含量可作为古沉积环境水体含 盐度的良好标志。 在碳酸盐岩中,氧和碳的稳定同位素,尤其 是碳的稳定同位素,对于沉积环境的恢复,尤其 是对古沉积环境水体含盐度的确定,很有实用意 义。
三、石灰岩的命名原则 颜色+孔隙类型+成岩后生变化+ 构造+结构+成分
如:灰色粒内孔白云化亮晶鲕粒含云灰岩
四、白云岩的分类
1.
一般指准同生(或同生)的交代白云岩(交代证据不明显)及 原生沉淀的白云岩。一般是潮坪毛细管作用(蒸发泵)形成的, 具有以下特征:结晶均一,细粉晶至泥晶;纹层发育,具有干 裂、鸟眼、膏盐假晶、低矮的叠层构造;生物化石稀少;常与
由原地固着生长的群体生物造成骨架(又称 格架)之间被附礁生物和其它颗粒、基质及亮 晶胶结物充填和胶结,构成坚固的、能抗浪的 生态礁,称为骨架岩。
若为原地茎状或树枝状生物(如珊瑚、海绵、海百合等) 对灰泥起障碍和遮挡作用,从而使灰泥堆积作用,构成生 物丘或灰泥丘,一般抗浪能力差,称为障积岩。
碳酸盐岩地质学

碳酸盐岩地质学引言:碳酸盐岩地质学是地质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由碳酸盐矿物主导的岩石体系及其相关的地质过程。
碳酸盐岩是一种由碳酸盐矿物组成的沉积岩,其中最常见的矿物是方解石和白云石。
碳酸盐岩广泛分布于地球表面,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本文将介绍碳酸盐岩的形成、分类、分布以及与其他地质过程的关系。
一、碳酸盐岩的形成碳酸盐岩的形成与大气、水体和生物作用密切相关。
在地球的早期演化过程中,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形成了大量的钙质壳体,这些壳体最终堆积形成了碳酸盐岩。
此外,在沉积过程中,水体中的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了碳酸钙,进而沉积形成了碳酸盐岩。
二、碳酸盐岩的分类根据碳酸盐岩的组成、结构和成因,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
最常见的碳酸盐岩类型包括:晶体碳酸盐岩、微晶碳酸盐岩和骨架碳酸盐岩。
晶体碳酸盐岩由颗粒状的方解石和白云石晶体组成,微晶碳酸盐岩则由颗粒较小的方解石和白云石晶体组成,骨架碳酸盐岩则有生物遗骸、化石和珊瑚礁构成。
三、碳酸盐岩的分布碳酸盐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洲,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较为常见。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多样,可以在陆地、湖泊及浅海域中形成。
由于碳酸盐岩对环境的敏感性,地质学家通过对不同地区碳酸盐岩分布的研究,可以推测过去的古气候条件、沉积环境以及地质过程等。
四、碳酸盐岩与其他地质过程的关系碳酸盐岩与其他地质过程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
首先,碳酸盐岩的形成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和沉积环境有关。
生物活动和气候变化会造成大量二氧化碳的释放,从而影响碳酸盐岩的沉积。
其次,碳酸盐岩在构造运动和地下水侵蚀等地质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碳酸盐岩的溶解性较大,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容易形成溶洞和地下水的流动通道。
五、碳酸盐岩的经济和环境意义碳酸盐岩作为一种重要的沉积岩,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首先,碳酸盐岩是建筑材料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方解石和白云石可用于制造水泥、玻璃和化肥等。
沉积岩之碳酸盐岩的形成、分类、结构及鉴别

沉积岩之碳酸盐岩碳酸盐岩是沉积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
主要在海洋中形成,少数在陆地环境中形成。
古代广阔海洋中形成的碳酸盐岩,约占地表沉积岩分布面积的20%。
那么碳酸盐岩有哪些种类?又具有什么特征?与碎屑岩相比,碳酸盐岩颜色以灰色、灰黑色为主,也含有白色、灰绿色、黄褐色、紫红色等。
碳酸盐岩基本组分主要由颗粒、泥、胶结物、晶粒、生物格架等五类结构类型组成。
此外,还有一些次要的结构组分,如陆源物质、其他化学沉淀物质、有机质等;也有一些派生的结构,如孔隙等。
颗粒:碳酸盐岩中的颗粒,按其是否在沉积盆地中形成,可分内颗粒和外颗粒两类。
外颗粒指来自沉积地区以外的较老的碳酸盐岩碎屑,是陆源碎屑颗粒。
内颗粒指在沉积盆地或沉积环境内形成的碳酸盐颗粒。
这种颗粒可以是化学沉积作用、机械破碎作用或生物作用形成的,也可以是这些作用的综合产物。
内颗粒的类型主要包括内碎屑、鲕粒、藻粒等。
内碎屑主要是沉积盆地中沉积不久的、半固结或固结的各种碳酸盐沉积物,受波浪等的作用,破碎、搬运、磨蚀、再沉积而成的。
鲕粒是具有核心和同心层结构的球状颗粒,通常由核心和同心层组成。
核心可以是内碎屑、化石、球粒、陆源碎屑颗粒等;同心层主要由泥晶方解石组成。
藻粒是与藻类有成因联系的颗粒,包括藻鲕、藻灰结核以及藻团块。
泥:泥是指泥级的碳酸盐质点,是与颗粒相对应的另一种结构组分。
根据其成分,可分为灰泥和云泥。
灰泥是方解石成分的泥,也称微晶方解石泥;云泥是白云石成分的泥。
在现代碳酸盐沉积物中,灰泥大都由针状文石组成。
这种针状文石晶体的平均长度接近0.003mm,宽度约为长度的1/10。
灰泥存在3种成因类型:化学沉淀作用生成的灰泥;机械破碎、磨蚀作用生成的灰泥;生物作用生成的灰泥。
胶结物:胶结物主要是指沉淀于颗粒之间的结晶方解石或其他矿物,与砂岩中胶结物相似。
方解石胶结物晶体较清洁明亮,因此常被称为亮晶方解石、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或亮晶。
而泥晶级胶结物较少见。
碳酸盐岩基本特征与分类命名

四、碳酸盐岩的岩石类型
6、泥晶(微晶)灰岩
泥晶(微晶)灰岩中的颗粒含量较低,一般小于 10%,
还含有少量陆源碎屑。泥晶(微晶)灰岩外观致密、均一。 水平层理或微波状层理发育。 化学沉淀的微晶灰岩一般为微晶结构,呈稳定的层状分 布,具有均匀块状或水平层理。具水平纹理的化学成因的 微晶灰岩与发育水平层理的机械或生物成因的泥屑(晶) 灰岩难以区分。
Ba(SO4)、天青石Sr(SO4)、K,Na,Mg卤化物、及蛋白石、自生石英、 黄铁矿( FeS2 ,等轴晶系)、白铁矿( FeS2 ,斜方晶系,同质多相)、海 绿石(K,Fe,Mg的铝硅酸盐矿物)、鲕绿泥石( Fe,Mg的铝硅酸盐矿 物)、磷酸盐矿物和有机质。
碳酸盐岩最主要的矿物成分是碳酸盐矿物,有少量的陆源 混入物和自生非碳酸盐矿物。
石灰岩 (或白云岩)
泥岩
三、碳酸盐岩的分类
根据方解石、白云石、粘土(或砂)相对含量划分的岩石类型
岩类
石灰岩
方解石 (%)
白云石 (%)
粘土(砂) %
岩石名称 含泥(砂)含云石灰岩 含云泥(砂)质灰岩 含泥(砂)云质灰岩 含泥(砂)含灰白云岩 含灰(砂)泥质云岩 含泥(砂)灰质云岩
含灰含云泥(砂)岩 含云灰质泥(砂)岩 含灰云质泥(砂)岩
注意:粒屑结构的填隙物与碎屑结构填隙物的异同
悬挂式胶结物(针状方解石)(视域直径为2.5mm ) (路凤香等,2002)
三、碳酸盐岩的分类
矿物成分分类和结构成因分类
矿物成分分类(方解石或白云石)
>50%为基本名 50-25% ××质 (白云质灰岩) 25-10% 含××质(含白云质灰岩) <10% 不参加命名
二、碳酸盐岩的结构特征
(二)碳酸盐岩结构特征分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白云岩的形成机理 (一、原生沉淀作用 关于白云岩的成因问题,人们最关心的是 在近代碳酸盐沉积物中,是否有真正的原生的 白云石,即是否真正有以化学沉淀的方式从水 体中直接沉淀出来的白云石。到目前为止,在 常温、常压条件下,在实验室中尚未合成出真 正的、化学计量的白云石。 实例:① 澳大利亚考龙泻湖的“原生白云 石”; ② 美国加利福尼亚深泉盐湖中的白云 石
2.非碳酸盐的自生矿物 硫酸盐 盐类 氧化物 硅酸盐 其它 3.陆源矿物 粘土矿物、陆源碎屑矿物 4.有机质
(三)碳酸盐岩的成分分类
1.方解石和白云石系列的岩石类型
根据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相对含量划分的岩石类型
岩石类型
纯石灰岩 石灰岩类 含白云的石灰岩 白云质石灰岩 灰质白云岩 白云岩类 含灰的白云岩 纯白云岩
亮晶胶结物
(四)晶粒(crystal grain)
晶粒是晶粒碳酸盐岩(结晶碳酸盐岩) 的主要结构组分。 碳酸盐岩晶粒粒级的划分
按晶形特征:自形晶、半自形晶、他形晶
(五)生物格架(organic framework) 生物格架是原地生长的群体生物(如珊瑚、 苔藓、海绵、层孔虫等)以其坚硬的钙质骨骼 所形成的骨骼格架。 粘结格架:一些藻类 (如蓝藻和红藻)的粘液 粘结其他碳酸盐组分(灰 泥、颗粒、生物碎屑等)
鲕粒不同于豆粒和核形石:
豆粒:粒径>2mm豆状
核形石:具不等厚包壳,果核状
鲕粒
藻灰 结核
鲕粒成因: 有机成因说:与藻类及细菌作用有关。 无机成因说:在碳酸盐过饱和且扰动的环境中, 溶液中析出的钙(文石)围绕被搅起的质点而 沉淀。
3、藻粒 核形石:也称藻灰结核,为球状叠层石, 粒径小者为0.2~0.3mm,大者2~5mm或更大。
藻团块: 藻类粘结增长而成的颗粒,不 具同心层结构
藻灰结核
藻团块
4、球粒与粪球粒 球粒 球粒(pellet) 较细粒的(粉砂或细砂级)、不具特殊 内部结构的、泥晶的、分选较好的颗粒。 粪球粒(fecal pellet) 卵形或椭球形,分选很好,有机质 含量较高。无脊椎动物吃进碳酸盐软泥后 排泄物 并不是所有的球粒都是粪球粒
岩石类型 纯石灰岩(或纯白云岩) 含砂(或粉砂)的石灰岩(或白云岩) 砂质(或粉砂质)石灰岩(或白云岩) 灰质(或白云质)砂岩(或粉砂岩) 含灰(或含白云)的砂岩(或粉砂岩) 砂岩(或粉砂岩) 方解石(或白云石)(%) 100~ 95 95~ 75 75~ 50 50~ 25 25~ 5 5~ 0 砂(或粉砂),% 5~ 0 25~ 5 50~ 25 75~ 50 95~ 75 100~ 95
野外划分为四个系列: 石灰岩:方解石>75% 云质石灰岩:方解石75~50%,白云石25~50% 灰质白云岩:白云石75~50%,方解石25~50% 白云岩:白云石>75%
(三)碳酸盐岩的成分分类
2.石灰岩-粘土岩系列的岩石类型
石灰岩 — 粘土岩序列的岩石类型 岩石类型
纯石灰岩 石灰岩类 含泥的石灰岩 微含泥的石灰岩 含泥的石灰岩 泥质石灰岩 灰质粘土岩 粘土岩类 含灰的粘土岩 纯粘土岩
方解石(%)白云石(%) CaO: MgO
100~ 95 95~ 75 75~ 50 50~ 25 25~ 5 5~ 0 5~ 0 25~ 5 50~ 25 75~ 50 95~ 75 100~ 95 >50.1 50.1~ 9.1 9.1~ 4.0 4.0~ 2.2 2.2~ 1.5 1.5~ 1.4
(二、毛潮上带,刚沉积不久的 松散沉积物,粒间充满海水,易于蒸发作用不 断散发,同时,海水通过毛细管作用不断补充, 久而久之,这些粒间水的含盐度不断增加,并 沉淀出石膏。石膏的沉淀,使粒间水或表层水 的Mg:Ca比率大大提高(可达20:1),这种 高镁的粒间盐水与文石颗粒经常接触,促使文 石被交代,被白云化,使文石转化为白云石。
三、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
(textual constituents of carbonate rocks)
(一)颗粒 碳酸盐岩颗粒:泛指沉积盆地内由化学、 生物化学成因的碳酸盐沉积物,在波浪、潮汐 等水流作用下就地或经短距离搬运而形成的一 系列碳酸盐岩颗粒,简称“颗粒”。 福克(1959,1962):异化颗粒、异化组分 分类:内碎屑、鲕粒、藻粒、球粒、生物颗粒
形成的一种生物格架。
碎屑岩
碎 屑 杂 基 胶结物
碳酸盐岩
颗 粒 泥 胶结物
晶 粒 生物格架
孔 隙 孔 隙
四、碳酸盐岩的结构类型
颗粒结构(粒屑结构) : 与碎屑岩相似, 由颗粒、泥、亮晶、孔隙为主,是经波浪、 流水作用的搬运、沉积而成的碳酸盐岩。 岩石描述方法同碎屑岩 如鲕粒灰岩、竹叶状灰岩、砂屑灰岩等 泥晶结构(相当于碎屑岩中的泥岩) 主要由灰泥组分组成,一般是由化 学或生物化学作用沉淀的碳酸盐岩 低能环境下的产物
定义:白云岩主要是由白云石矿物所组成 的沉积碳酸盐岩。 一、白云岩的分类 1.白云岩的成分分类
方解石和白云石系列的岩石类型(据冯增昭,1993)
2.白云岩的结构分类
(1)石灰岩的结构分类系统和命名原则,基本 上也适用于白云岩,因为白云岩也主要是由颗 粒、泥、胶结物、生物格架及晶粒等五种结构 组分组成的,所不同的是白云岩的成分主要是 白云石。 (2)白云岩中晶粒结构发育,泥晶、粉晶、细 晶、中晶、粗晶结构部相当常见;晶粒较粗的, 晶形常较好且多呈自形或半自形晶,其集合体 常呈砂糖状。
主要分布于海洋环境,其次为湖泊和其他环 境。
二、碳酸盐岩的物质组成及成分分类 (一)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 碳酸盐矿物
非碳酸盐自生矿物
陆源矿物
1.碳酸盐矿物
方解石矿物体系
文石 高镁方解石 低镁方解石——一般方解石,最稳定 白云石矿物体系 白云石(CaMg[CO3]2) 原白云石——富钙的白云石,向白 云石转化 铁方解石、铁白云石、菱铁矿、菱镁矿
(二、毛细管浓缩作用(蒸发泵作用)—— 准同生白云化作用
(三.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
机理:潮上带高镁粒间盐水对表层沉积的白 云化基本完了时,产生这种高镁盐水的地质条件 还仍然持续存在,多余的高镁盐水必然会向下回 强烈蒸发作用 流、渗透,在其穿过下伏的碳酸钙沉积物或石灰 潮坪 岩时,必然会使它们发生白云石化,从而形成白 湖泊 海面 云岩或部分白云化的石灰岩。
渗滤 回流 白云岩化区
白云岩化的渗滤回流作用机制(据K.S.Deffeyes,1965)
(四.混合白云化作用
美国威斯康星中奥陶统米夫林段的白云 化作用示意图
三、 白云岩的成因分类 根据白云岩的生成机理,可把白云岩划分 为原生白云岩和次生白云岩两大类。 1. 原生白云岩:以化学沉淀方式从水体中 直接沉淀出化学计量的白云石所组成的白云岩。 2. 次生白云岩:一切非原生沉淀作用形成 的白云岩。可进一步分为同生白云岩、准同生 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后生白云岩、准同生后 白云岩等。
方解石(%) 粘土矿物(%)
100 ~ 95 95 ~ 90 90 ~ 75 75 ~ 50 50 ~ 25 25 ~ 5 5~ 0 0~ 5 5 ~ 10 10 ~ 25 25 ~ 50 50 ~ 75 75 ~ 95 95 ~ 100
(三)碳酸盐岩的成分分类 3.碳酸盐岩-砂(粉砂)岩系列
碳酸盐岩-砂岩(粉砂岩)系列的岩石类型
生物骨架结构
由原地生长的造礁生物钙质骨架形成 的岩石 。
晶粒结构 各种结构和成因的灰岩经过重结晶作 用和交代作用而形成的晶粒碳酸盐岩。主要 由晶粒组成。 按粒级 粗晶结构、中晶结构、细晶结构、 泥晶结构 按晶粒相对大小 斑晶结构、不等粒结构、嵌晶结构 按晶粒自形程度 自形结构、半自形结构、它形结构
第五章 碳酸盐岩 (Carbonate Rocks)
第一节 碳酸盐岩概论
(General view of carbonate rocks ) 一、概述
碳酸盐岩: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碳酸 盐矿物组成的沉积岩。 规模:占沉积岩总量的20%。
平面分布: 我国沉积岩占面积75%,而碳酸盐岩占沉积 岩覆盖面积的55%。
2.冯增昭的分类 首先把石灰岩划分为三个大的结构类型: I. 颗粒-灰泥石灰岩;II. 晶粒石灰岩; III. 生物格架-礁石灰岩。
在颗粒-灰泥石灰岩中,根据颗粒的含 量,进一步划分为颗粒石灰岩、颗粒质石灰 岩、含颗粒石灰岩及无颗粒石灰岩四种岩石 类型 。
第三节 白云岩(dolostones)
1.内碎屑
内碎屑:主要是沉积盆地中沉积不久的、 半固结或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受波浪、潮汐、 风暴等的冲刷、破碎、磨蚀、搬运、再沉积而 成的颗粒,也可以是其他作用形成的。
砾屑 砂屑 粉屑 泥屑
>2mm 2-0.1mm 0.1-0.01/0.005mm <0.01/0.005mm
2.鲕粒
鲕粒:一种由核心和包 壳组成的粒径小于2mm 的球形或椭球形颗粒。 核心:陆源碎屑、内碎 屑、生物碳酸盐颗粒等 包壳:化学沉淀形成的 同心状或放射状微晶碳 酸盐矿物。
第二节 石灰岩(limestones)
一、石灰岩的结构分类
1.邓哈姆(Dunham, 1962)的分类 邓哈姆的分类,对于颗粒-灰泥石灰岩, 采用两端元组分的分类。这两个端元是颗粒 和灰泥,根据其相对含量,邓哈姆将颗粒- 灰泥石灰岩分为四类:颗粒岩、泥质颗粒岩、 颗粒质泥岩、泥岩。此外他还分出了两类特 殊类型的石灰岩,即粘结岩和结晶碳酸盐岩。
5.生物碎屑
分级:自形,半自形,砂砾级他形,化石碎片
二、泥 泥级的碳酸盐质点,与颗粒相对应 与粘土岩/粘土质粉砂岩中的粘土泥相当 (<0.005mm) 同义语:微晶碳酸盐泥、微晶、泥晶、泥屑 分类 灰泥:方解石成分,也称“微晶方解石 泥” 云泥:白云石成分
(三)胶结物(cements) 胶结物:充填于碳酸盐岩原始粒间起胶结作 用的化学沉淀物,通常是方解石,还有白云石、 石膏等。 特点: 晶粒一般比灰泥粗大,>0.005mm或>0.01mm; 由于晶体清澈明亮,常称作“亮晶胶结物”、 “亮晶”。 形成环境: 强水动力条件下,原始细粒沉积物被冲走, 成岩期粒间孔内以化学方式沉淀出的方解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