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 实验1.5单相交流电路

合集下载

单相交流电路研究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研究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研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使用交流电表对单相电路进行电气参数测量的方法和技巧;3.研究电阻、电感和电容对单相交流电路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1.交流电源;2.电阻箱;3.电感器;4.电容器;5.交流电表;6.示波器;7.实验电路板等。

三、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可由以下公式表示:U(t)=I(t)*Z(t)其中,U(t)表示电压,I(t)表示电流,Z(t)表示电路的阻抗。

四、实验步骤:1.搭建单相交流电路,并确保电路连接正确;2.使用交流电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记录测量数值;3.分别改变电阻值、电感值和电容值,记录测量数值;4.将测得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在示波器上进行观察和记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测量得到的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如下表所示:元件,电压(V),电流(A)-------------,---------,---------电阻,10,1电感,15,0.9电容,8,1.2(在此插入示波器图像)通过实验数据和波形图的观察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电阻对电流波形没有影响,电压和电流保持相位一致;2.电感对电流波形产生相位差,电流滞后于电压;3.电容对电压波形产生相位差,电压滞后于电流。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使用交流电表对单相电路进行电气参数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通过对电阻、电感和电容对单相交流电路的影响进行研究,对交流电路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单相交流电路的更多特性和应用,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理论水平。

[1]《电路分析基础》,张朝晖,高等教育出版社;[2]《电路分析与设计》,罗杰斯、马库斯,电子工业出版社。

单相交流电路的研究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的研究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的研究实验报告单相交流电路的研究实验报告引言:单相交流电路是电力系统中最基本的电路之一,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商业领域。

为了深入了解单相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实验的目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研究单相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测量和分析。

二、实验装置1. 电源:使用交流电源提供电压源。

2. 变压器:将高电压转换为适用于实验的低电压。

3. 电阻箱: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阻值。

4. 电流表和电压表:用于测量电流和电压。

5. 示波器:用于观察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三、实验步骤1. 搭建单相交流电路:根据实验要求,将电源、变压器、电阻箱、电流表和电压表按照电路图连接起来。

2. 测量电压和电流:打开电源,调节变压器和电阻箱的参数,分别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值。

3. 记录数据:将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下来,并绘制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

4. 计算功率: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电路中的功率值。

5.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分析单相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

首先,我们观察到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呈正弦波形,符合单相交流电路的特点。

其次,我们发现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存在一定的相位差,这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等元件引起的。

此外,我们计算得到的功率值表明,单相交流电路在不同负载下的功率变化较大,这与负载的阻抗有关。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单相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受到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元件的影响。

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呈正弦波形,且存在一定的相位差。

在不同负载下,电路的功率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相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

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我们得到了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主要通过搭建单相交流电路,观察和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元件对电路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交流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呈正弦变化,且相位差为90度。

不同电阻和电感的接入会对电路的电流和功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1. 引言单相交流电路是电工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了解交流电路的特性对于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搭建单相交流电路,以观察和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规律。

2. 实验目的- 了解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掌握测量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方法;- 分析不同元件对电路中电流和功率的影响。

3. 实验装置- 交流电源;- 电阻箱;- 电感;- 电压表;- 电流表;- 示波器。

4. 实验步骤4.1 搭建基本的单相交流电路,包括电源、电阻和电感。

4.2 调节交流电源的电压,使其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4.3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4.4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并记录相关数据。

4.5 更换不同电阻和电感,观察电路中电流和功率的变化。

5.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均呈正弦变化的波形。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电流和电压的频率、幅值和相位差。

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约为90度,符合理论的预期。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电阻和电感的接入会对电路中的电流和功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当电阻增加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功率也相应减小。

而当电感增加时,电路中的电流增加,功率也相应增加。

这与电阻和电感对电流的阻碍和促进作用相吻合。

6.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相交流电路的特性和变化规律。

我们通过测量和分析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得出了电流和电压之间相位差为90度的结论,并且验证了电阻和电感对电路中电流和功率的影响。

7.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搭建单相交流电路,观察和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规律,加深了对交流电路的理解。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加深对交流电路的理解。

实验仪器和设备,示波器、交流电压表、直流电压表、交流电压表、电阻箱、电感箱、电容箱、电源、开关、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

实验原理:单相交流电路由交流电源、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组成。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会随时间而变化,因此需要引入一些新的概念和方法来描述电路的性能。

实验步骤:1. 将电路连接好,接通电源。

2. 调节示波器,观察电压波形。

3. 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

4. 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和记录,得到了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波形图和参数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阻抗、相位差等参数,进而分析电路的性能和特点。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掌握了实验中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对交流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电路连接不正确、仪器操作不熟练等,但通过仔细检查和及时调整,最终顺利完成了实验。

实验中的收获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电路实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本次实验使我们对单相交流电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交流电路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验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验中的不足和改进意见: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实验数据的记录不够详细、数据处理方法不够科学等,希望在今后的实验中能够加以改进,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电路实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以上就是本次单相交流电路实验的实验报告,谢谢阅读。

单项交流电路实训报告

单项交流电路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验,加深对单项交流电路原理的理解,掌握单项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实验室实训设备:交流电源、电阻、电容、电感、万用表、示波器等三、实训原理单项交流电路是指交流电路中只有一个电源的电路。

其基本原理如下:1. 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是随时间变化的,可以用正弦函数表示。

2. 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电感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电路基本定律进行分析。

3. 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与直流电路有所不同,需要考虑功率因数。

四、实训内容1. 交流电压和电流的测量(1)使用万用表测量交流电源的电压和频率。

(2)使用示波器观察交流电压和电流的波形。

2. 电阻、电容、电感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分析(1)搭建电阻、电容、电感的串联电路,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2)搭建电阻、电容、电感的并联电路,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3. 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1)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电路的功率因数。

(2)根据功率因数,计算电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4. 交流电路的滤波和稳压(1)搭建滤波电路,观察滤波效果。

(2)搭建稳压电路,观察稳压效果。

五、实训过程1. 实验前准备(1)了解实训目的、原理和内容。

(2)熟悉实训设备的使用方法。

2. 实验操作(1)按照实验步骤搭建电路。

(2)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测量电路参数。

(3)根据测量数据,分析电路特性。

(4)完成实验报告。

3. 实验总结(1)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总结实验结果,分析电路特性。

六、实训结果1. 交流电压和电流的测量(1)交流电源的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

(2)通过示波器观察,交流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均为正弦波。

2. 电阻、电容、电感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分析(1)串联电路中,电阻、电容、电感的电压分配符合欧姆定律。

(2)并联电路中,电阻、电容、电感的电流分配符合基尔霍夫定律。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引言: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是电工类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必修的实验之一。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本文将对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

实验背景: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是通过连接电源、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对交流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

实验中使用的电源一般为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

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的参数可以通过实验设备进行调节。

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按照电路图连接电源、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

2. 测量电压和电流:使用万用表或示波器等仪器,分别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值。

3. 记录数据:将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和分类。

4. 分析数据:根据实验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数据处理:1. 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绘制出波形图。

通过观察波形图,可以判断电路中是否存在相位差、谐波等现象。

2. 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它们的有效值。

有效值是交流电路中的重要参数,可以用来计算功率、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3. 相位差的计算: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它们之间的相位差。

相位差是交流电路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可以用来判断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的特性。

4. 功率的计算: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它们的功率值。

功率是交流电路中的核心参数,可以用来评估电路的能量转换效率。

数据分析:1. 电路的阻抗: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电路的阻抗值。

阻抗是交流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可以用来评估电路对交流电源的响应。

2. 电路的功率因数: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电路的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交流电路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可以用来评估电路的功率转换效率。

3. 电路的谐波含量: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电路中的谐波含量。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

、实验目的:
1、验证R、L、C串联电路中,总电压与分电压之间的关系。

2、学习使用万用表及交流电流表。

3、作向量图。

二、实验器材:
1、电阻箱 B×7─12 1个
2、电感线圈 1个
3、电容箱(只用3μf的电容) 1个
4、交流电流表T─MA 1只
5、万用表500型 1只
三、实验原理:
1.在交流电路中,元件上的参数可用直读式仪表间接地测出,例如:对于电阻元件测出
其电压U及电流I,故只能算出阻抗z=,若要求出它的电阻及电感,还需测出其功率
P,因为P=I R,所以R=而X=ωL=此式中的Z及R由测出U、I及P 而算出的。

2.对于交流串联电路,总电压有效值,不等于各部分电压有效值之和,而是矢量或复数和相加。

本次实验,是用电阻器、电感线圈、电容器,串联作实验的,因为是串联,所以流入各元件的电流是一致的。

在作失量图时,以电流I作为参考向量,因为电阻上电压与电流
相位相同,电容上电压落后于电流90,电感上电压超前于电流90(线圈电阻忽落不计)这样各电压相加,则可作出矢量图。

有效值则为
四、实验任务及步骤
1.按图将各元件接成实验线路。

2.经老师检查后,将电容开关合上,(为3μF)再合上总的开关,待灯亮后,计下电流表的数值。

3.再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测量U、U、U分别记入表中。

4.再用万用表测量U输入记入表内。

五、填写实验报告:
1.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并和测量U输出进行比较,有无误差?为什么?
2.用测量的各数据计算│z│、R、X、
3.
以测量的总电压初相角为时,作电压矢量图并写出各电压及电流的瞬间值表达式。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五之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五之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15V
FBS(速度变换器)
1
RP
2
DZS(零速封锁器)
3
1
封锁
RP 4 2S2
解除
3
&1
+15V
-15V
MCL-33
+15V
0V
-15V
低压直流 电源输入
同步电源观察孔 脉冲观察孔
脉冲断
脉冲通
12345 6
Uct
+15V
Ub
移相控制电压
偏移电压
脉冲放大
Ublf
Ublr
控制
MCL-33挂件右上部触发脉冲通断开关 全部按起(脉冲通状态)。
MCL-31 低压控制电路及仪表
G(给定)
+15V RP1 RP1
RP2 -15V RP2
S1
S2
S1
正给定 -+
给定
S2
负给定 0V
V
+15V
低 压 电 源
给定电压显示
-15V
FBS(速度变换器)
1
RP
2
DZS(零速封锁器)
3
1
封锁
RP 4 2S2
解除
3
&1
+15V
-15V
MCL-33
+15V
0V
G(给定)
+15V RP1 RP1
RP2 -15V RP2
S1
S2
S1
正给定 -+
给定
S2
负给定 0V
V
+15度变换器)
1
RP
2
DZS(零速封锁器)
3

实验一单相交流电路(精)

实验一单相交流电路(精)

(图1-2)单一参数电路图
电流测量
220V~
R
C
Lr
单相电路单一参数实验数据表
单一参数 V(伏) A(安)
R=
Ω
C=
μF
C=
μF
C=
μF
Hale Waihona Puke L、rW(瓦) λ (cosφ ) 计算Z复数
2.单相并联交流电路
(1)实验电路按照图1-4接线。 (2)接通电源,调节调压变压器手柄。使输出电压为2 2 0V。
实验一
单相交流电路
一.实 验 目 的
1.学习功率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调压变 压器的使用方法.
2.验证单一参数 R、L、C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电 流、功率之间的关系.
3.验证单相并联交流电路中总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 关系,了解总功率和各支路功率的关系。
4.了解电感、电容对电路性质以及功率因数的影响, 学习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图1-4单相并联交流电路
I( 总 )
电流测量
220 V~
灯管
IL IC
单相并联电路实验数据表
单相并联 电路参数
电源电压 总电流
V
I
电感支路电流 电容支路电流 总功率 总功率因数
IL
IC
P
λ
不并电容
并电容 C=
μF
并电容 C=
μF
并电容 C=
μF
并电容 C=
μF
总电流最小时
C=
μF
五.实验报告
1.将测量数据记录于表格。 2.用测量数据进行相量图分析,解释单一 参数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功率的关 系。 3,分析电源频率不变时,改变电路参数对 电路性质的影响。 4.分析感性负载并联电容的作用。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实验日程:1.准备工作:验电笔、电压表、电流表、导线、万用表、示波器等器材;2.测试母线的电压:利用电压表测量母线的电压,并记录下来;3.安装电阻器:将电阻器连接在电路中,然后记录电阻器的阻值,以及相应的电流和电压值;4.测量交流电压:利用万用表测量交流电压,并计算出相应的频率、周期和最大峰值;5.测量电容器的电压:利用示波器测量电容器的电压,并记录电压的最大峰值、频率、周期和相位差;6.测量电感器的电压:利用示波器测量电感器的电压,然后记录下电压的最大峰值、频率、周期和相位差;7.电路的功率测量: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共同测量电路的功率,并计算出电路的实际功率和视在功率;8.电路的效率测量:根据电路的实际功率和视在功率,计算出电路的效率系数。

数据处理:1.测量母线电压:所得的电压值为200V;2.测量电阻器的阻值、电流和电压值:所得的结果如下:阻值:300欧姆电压值:45V电流值:0.15A3.测量交流电压:所得的结果如下:最大峰值:150V频率:50Hz周期:0.02秒4.测量电容器的电压:所得的结果如下:最大峰值:80V频率:50Hz周期:0.02秒相位差:0°5.测量电感器的电压:所得的结果如下:最大峰值:100V频率:50Hz周期:0.02秒相位差:-45°6.电路的功率测量:所得的结果如下:实际功率:22.5W视在功率:27W7.电路的效率测量:所得的结果如下:效率系数:0.83333结论:此次单相交流电路实验,通过实际测量和数据处理,得到了各个器材的电压、电流、功率等数据,并进一步计算出了交流电压的峰值、频率、周期和最大峰值等数据。

同时,还计算出了电路的实际功率和视在功率,并且通过计算得到了电路的效率系数。

这些数据有效地反映了单相交流电路的工作状况,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单向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单向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单向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搭建单向交流电路,了解单向电路的特点、原理和应用,深入理解交流电路的特点和规律。

实验器材:
电源、交流电压表、电阻、电容、二极管、万用表等。

实验原理:
单向交流电路是指电流只能单向运动的交流电路,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阳极流向阴极,反向电流将会被二极管所禁止。

二极管的特殊非线性电阻称为二极管的导通电阻,其反向电阻称为反向电阻。

单向交流电路可以用来将交流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起到整流作用。

实验步骤:
1. 按照电路图搭建单向交流电路。

2. 开启电源,调整交流电压表的电压为2V。

3. 使用万用表检测电阻的电阻值,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4.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的电容值,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5. 测量电路中电阻、电容和二极管的电压值,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6. 测量电路中电阻、电容和二极管的电流值,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时,电容器充电时稳定并且充电时间较短,当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时,电容器的放电时间较长,整流后的输出电压稳定且电流稳定。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向交流电路的原理和特点,学习了如何搭建单向交流电路,掌握了测量电路中电阻、电容和二极管的电压值和电流值的方法。

同时,我们也发现单向交流电路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例如将交流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报告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电力系统中,交流电压的调整和稳定对于各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对交流电压的调节,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一次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单相交流调压电路,掌握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调压效果,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对调压电路的性能进行评估。

实验装置:1. 交流电源:提供实验所需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电压为220V。

2. 变压器:将输入的220V交流电压转换为所需的输出电压。

3. 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

4. 滤波电路:对整流后的直流电压进行滤波处理,使其更加稳定。

5. 调压电路:通过调节电路中的元件,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装置的接线图,将交流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调压电路依次连接。

2. 打开交流电源,调节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使其达到所需的实验电压。

3.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波形,并记录下波形的峰值、峰-峰值和有效值。

4. 调节调压电路中的元件,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并记录下调节前后的输出电压值。

5. 重复步骤4,记录不同调节状态下的输出电压值,以评估调压电路的性能。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输出电压的波形为直流电压,具有较小的纹波。

2. 调节电路中的元件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连续调节,并且调节范围较大。

3. 调节电路的调压效果良好,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较高。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分析:1. 变压器的作用是将输入的220V交流电压转换为所需的输出电压。

通过调节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初步调节。

2. 整流电路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

通过整流电路的滤波处理,可以使输出电压的纹波较小。

3. 调压电路的作用是通过调节电路中的元件,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进一步调节。

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可以评估调压电路的性能,并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概述: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单相交流电路,深入了解交流电的特性和基本原理。

通过实验,我们将探究交流电的波形特点、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以及电路中的功率计算等内容。

实验材料:1. 电源:交流电源2. 电阻:用于限制电流流动的元件3. 电感:用于储存电能的元件4. 电容:用于储存电荷的元件5.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和电流的工具6. 示波器:用于观察电压和电流波形的仪器实验步骤:1. 搭建基本的单相交流电路:将电源、电阻、电感和电容按照电路图连接起来。

2. 测量电流和电压:使用万用表分别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值,并记录下来。

3. 观察波形:将示波器接入电路中,观察电压和电流的波形特点,并记录下来。

4. 计算功率:根据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电路中的功率,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电流和电压的波形图,并进行了分析。

我们发现,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都是周期性变化的,呈现出正弦波形。

电压和电流的周期相同,且具有相同的频率。

在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相位差。

通过观察波形图,我们可以看到电流波形相对于电压波形存在一定的滞后。

这是因为电感和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导致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之间存在相位差。

根据测得的电流和电压值,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功率。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 = U * I * cosθ,其中U为电压值,I为电流值,θ为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电路中的实际功率值。

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无功功率指的是电路中由于电感和电容的存在而产生的无效功率,它不会对电路中的有用功率产生影响。

视在功率则是电路中的总功率,它包含了有用功率和无功功率。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交流电路的特性和基本原理。

我们了解到交流电的波形特点、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以及功率的计算方法。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电路中的能量传输和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单向交流电路研究实验报告

单向交流电路研究实验报告

单向交流电路研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深入理解单向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机制,提高实验操作技巧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期望能更好地理解单向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路原理单向交流电路是一种仅允许电流在一个方向上流动的电路。

二极管是实现单向交流电路的一种常用元件,其特性曲线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

当交流电的正半周到来时,二极管导通,电流可以顺利通过;而当负半周到来时,二极管截止,电流无法通过。

因此,单向交流电路可以在不使用开关的情况下,实现交流电的整流。

实验设备实验所需设备包括电源、电阻、电容、二极管、电表等。

其中,电源用于提供交流电;电阻用于限制电流,保持电路稳定;电容可以改善电路的波形;二极管用于实现单向导通;电表用于测量电流和电压。

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根据电路原理图,将电源、电阻、电容、二极管和电表等设备正确连接。

(2)开启电源:开启电源后,观察并记录电表的读数,以及二极管的反应。

(3)改变输入电压:逐渐改变输入电压,观察并记录各个电压下的电流读数以及二极管的反应。

(4)换用不同型号的二极管:更换不同型号的二极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5)整理数据:整理实验数据,分析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数据记录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各个电压下的电流读数以及二极管的反应。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一般来说,二极管的导通电压约为0.7V,当电压超过这个值时,电流会迅速增加。

此外,我们还需比较不同型号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以便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二极管。

结论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向交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实验结果表明,二极管的导通电压约为0.7V,当电压超过这个值时,电流会迅速增加。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型号的二极管具有不同的导通电压和电流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二极管以实现最佳的性能表现。

单相交流电路研究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研究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研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利用实验测试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参数,例如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等等。

此外,还需要学习并理解单相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模型以及其它相关知识。

二、实验器材1. 万用表2. 电阻器3. 桥式整流电路板4. 模拟电表5. 计算机6. 示波器三、实验原理1. 单相交流电路单相交流电路是指由单个电源供电的电路,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呈现正弦波形,频率为50Hz。

单相交流电路由交流电源、负载、开关、保险丝、插头插座等组成。

其基本电路如下所示:2. 电路参数单相交流电路的电路参数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 电压单相交流电路中的电压是指正弦波形电压,即交流电压。

(2). 电流单相交流电路中的电流是指通过负载的电流。

(3). 有功功率在单相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是指电路中产生有用功率的功率。

(4). 无功功率在单相交流电路中,无功功率是指电路中产生反馈(no-feedback)功率的功率。

(5). 视在功率在单相交流电路中,视在功率是指电路中的总功率,它等于有功功率加上无功功率。

(6). 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是指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

(7). 电阻电阻是指电路中任何两点间的电位差与通过该点的电流关系的比值。

单位为欧姆(Ω)。

四、实验过程1. 连接电路将电源线连接到电路板,并通过桥式整流电路板来正弦变换为直流电压,然后将其连接到测试电路上。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用途表来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等数据。

2. 调试电路对电路进行调试,使其达到合适的工作状态,以便进行测试。

3. 测量电路参数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以及功率因数。

四、实验结果经过测试,我们得到了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参数,结果如下:1. 电压:220V2. 电流:0.5A3. 有功功率:50W4. 无功功率:10W5. 视在功率:54W6. 功率因数:0.937. 电阻:440Ω五、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习了电路模型和其它相关知识,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电路的基本参数,例如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以及功率因数等等。

实验单相交流电路的研究分析

实验单相交流电路的研究分析

实验二 单相交流电路地研究一、实验目地1. 学习交流仪表及功率表地使用方法.2. 验证单相正弦交流电路总电压、电流与各元件电压、电流地相量关系.3.日光灯电路地连接.4. 熟悉功率因数提高地方法及功率地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1. 当正弦电流通过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电路时,电路两端电压相量等于各元件电压地相量之和,即C L R U U U U ++=;当正弦电压加于电阻、电感和电容并联电路时,总电流相量等于各元件中电流地相量之和,即CL R I I I I ++=.2. 图4.1.5为日光灯电路,它由灯管A ,镇流器L 及启动器S 组成.日光灯为预热式阴极低气压汞气放电灯,灯管两端有预热灯丝K 1,K 2,管内充有稀薄氩气和少量水银,管内壁涂有一层荧光物质.镇流器是一个有铁芯地电感线圈.启动器由氖气泡、电容器和外壳构成,氖气泡内装有二个电极,一个为固定电极,另一个是由热膨胀系数不同地双金属片构成、并随泡内温度变换发生形变移位地可动电极.图4.1.5 实验原理图 图4.1.6 日光灯等效电路模型当电源接通后,启动器两极间地电压为电源电压.两极间发生辉光放电,双金属片受热形变,与固定电极接触,形成电流通路.这时灯管灯丝被加热而发射电子.启动器两极接通后,辉光放电即刻停止,等金属片冷却后,两极分开,所形成地电流通路被切断.在此瞬间,镇流器产主很高地反向电动势,加于灯管两端,迫使灯丝旁地电子在两极间运动,形成电流.由于电子碰撞水银分子,使其电离发出紫外线,紫外线又激发内壁上地荧光物质而发出可见光. 日光灯工作时,其两极间地电压较低,且只需一定地电流.镇流器在启动后起降压限流作用.日光灯工作时,灯管相当于一个电阻R L ,镇流器可等效为一个小电阻r 和电感L 地串联,启动器断开,整个电路可等效为一R 、L 串联电路,其电路模型如图4.1.6所示.三、仪器设备1. 电工实验装置(DG031)2.MF-10型万用表3. 功率表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验证正弦交流电路中总电压、电流与各元件电压、电流地相量关系.(1)按图4.1.7接线.调节外加电压U =80 V ,测出电流及各电压值,记录于表4.1.4中图4.1.7RLC 串联电路图4.1.8 RLC 并联电路表4.1.4(2)按图4.1.8接线.测电压及各电流值,记录于表4.1.5中.表4-52. 日光灯电路连接及参数测量(1)按图4.1.9接线(不接电容).合上电源闸刀,观察日光灯点燃过程.图4.1.9日光灯电路(2)按表4.1.6地内容测量.表4.1.6(3)将并联电容由零逐渐增大,测出相应地值,记入表4-7中.表4.1.7五、预习内容1.阅读简述,了解日光灯地接线及工作原理.在图4.1.5电路中,如1,2之间断线,用万用表交流挡带电查找故障时,将表笔一端固定在6,那么U 61与U 62为多少?2.写出计算日光灯等效参数R L 、r 、L 和电路功率因数cos ϕ地公式.六、报告要求1.根据实验内容1分别画出C L R U U U U ++=、CL R I I I I ++=地相量图. 2.完成表4.1.6、表4.1.7中地各项计算.3.在同一坐标纸上绘制I = f I (C )及cos ϕ = f (C )地曲线图,并进行分析. 4.日光灯支路地功率因数是多少?并联电容后,对其有无影响? 思考题1. 在交流电路中,基尔霍夫地两大定律地含义是什么?在形式上与直流电路有何差异?直流:在任何时刻,流入任一结点地电流(电压)代数和恒为零 交流:在任何时刻,流入任一结点地电流(电压)矢量和恒为零2. 日光灯电路中启辉器地作用是什么?若实验时无启辉器,你能否点燃日光灯?试简要说明.启辉器由双金属片组成,电路接通后,供电电压 通过填充气体引起辉光放电.由于两种金属片热膨胀系数不同,缓慢加热地接触片产生了相对弯曲,当接触片碰在一起时,通过镇流器和灯丝形成了串联电路,使一个相当强地电流将灯丝迅速加热.金属片接触后,辉光放电结束,金属片开始冷却,接触点弹开,电路断开连接,灯光点燃3. 为什么可用并联电容地方法提高功率因数?串联电容行不行?试分析之.电感和电容地 无功功率是异号地,在感性电路中并联电容,可以降低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 串联电容也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因为串联电容也可以降低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但是负载上地电压改变流入.4.在实验中,并入电容之后,灯管中流过地电流和消耗地功率变不变?总功率因数变不变?为什么?并联电容后,灯管两端地电压不变,电流也不改变,消耗地功率不变; 总功率因数会因为总无功功率减小而提高.实验三 三相电路一、实验目地1. 掌握三相四线制电源地构成和使用方法.2. 掌握对称三相负载地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地关系.3.了解中线在供电系统中地作用.4. 学习三相功率地测量. 二、实验原理1.负载星形联接(如图4.1.10所示): I L =I P当负载对称时:P L 3U U =当负载不对称时: (1) 有中线:P L 3U U =(2) 无中线:各相电压有地过高,有地过低,在实验中注意观察. 2.负载三角形联接(如图4.1.11所示): U L =U P当负载对称时:P L 3I I =当负载不对称时,各相电流不对称. 3.三相负载接线原则联接后加在每相负载上地电压应等于其额定值. 4.三相功率地测量在三相电路中,三相负载消耗地总功率等于各相负载消耗地功率之和.测量三相负载地功率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一表法、二表法和三表法. 一表法:适用于三相对称负载.不管Y 接或∆接,只要能测量其中任一相负载地功率,则三相总功率为该值地三倍. 二表法:适用于三相三线制系统,不管负载对称与否和采用什么接法. 三表法:适用于任何三相负载.只要各相负载地电压电流均可测量.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只能用三表法测量三相功率,无论负载是否对称.三、仪器设备1.电工实验装置 2.功率表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测量电源电压本实验采用线电压为220 V 地三相交流电源.测量该电源地线电压U AB 、U BC 、U CA 和相电压U AO 、U BO 、U CO ,并记录于表4.1.8中.表4.1.82.测量Y 形接法各种负载情况下地电压、电流按图4.1.10接线.根据以下4种情况分别测量各线电压、各相电压、各相电流、两中点间电压U OO',记录于表4.1.9中.(1)Y 形对称有中线:每相开3盏灯.(2)Y 形不对称有中线:各相灯数分别为1、2、3盏.观察灯泡亮度有无变化.(3)Y 形对称无中线:除去中线,每相开3盏灯.(4)星形不对称无中线:各相灯数分别为1、2、3盏,观察灯泡亮度有无变化,有何规律.表4.1.9星形接法数据表称 ABC O图4.1.10 Y 接电路AB C 图4.1.11 ∆接电路3.三相功率地测量(1)在有中线情况下,用三表法测三相负载对称及不对称时地功率,将测量数据记录于表4.1.10中.(2)在无中线情况下,用二表法测三相负载对称及不对称时地功率,将测量数据记录于表4.1.10中.表4.1.10*4.设计性实验:三相交流电地相序指示器现有40 W/220 V地灯泡4个,2 μF/450 V地电容1个,试设计一个三相交流电地相序指示器,要求用灯泡地亮度差异判断A、B、C三相电源地相序.画出该实验地电路图,说明原理,并判断实验台上电源地相序是否正确.注意:(1)实验台上地线电压是380 V,灯泡地耐压是250 V,将两个灯泡串联可以提高其耐压.不正确地设计可能会损坏灯泡!(2)将电路图和实验方案交由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方可允许进行实验.五、预习内容1.阅读教材中地有关负载两种联接方式和三相四线制中线作用地内容.2.阅读第2章中有关三相功率地测量方法.3.根据所测项目,画好记录表格.六、报告要求1.根据测试数据,说明对称三相电路中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地数量关系.2.根据实验中观察到地现象,总结中线地作用.思考题1.三相不对称负载作星形联接时,为什么要有中线?中线能否装开关或保险?2.已知负载地额定电压为220V,若电源线电压为380V,此时负载应作何种连接?为什么?若电源线电压为220V,又应如何连接?3.为什么二瓦计法可以测量三相三线制电路中负载所消耗地总功率?测量三相负载地功率时,在什么条件下用二瓦计法或三瓦计法?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0YujC。

实验四 单相交流电路

实验四  单相交流电路

1实验1.5单相交流电路1.实验目的(1)研究单相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与功率关系。

(2)掌握提高感性电路功率因数的方法,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3)熟悉单相功率表的使用和日光灯线路的安装。

(4)测量电路元件的参数。

2.实验预习要求预习单相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并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感性负载电路,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是并联电容器,为何不能串联电容器?(2)在图1.5.1电路中,定性画出以下三种情况下电压和电路总电流之间的相量图:a)未并入电容器时;b)并入电容器欠补偿时;c)并入电容器过补偿时。

(3)说明在表1.5.1中,哪些列的数据变化,哪些列的数据不变化?为什么?3.实验仪器和设备序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1日光灯20W ,220V1套2电容器MC1036 3.7µF ,2µF (耐压630V)2只3交流数字电压表MC1028500V 1块4交流数字电流表MC10282A1块5交流数字功率表MC1027200W (450V ,≤1A )1块(1)日光灯本实验所使用日光灯的额定值为20W 、220V ,它由灯管、镇流器、启动器组成。

(2)电容器实验台上的电容挂板提供3个不同容量的电容器,其布置如图1.5.1所示。

需要接线时,从A 、B 两点接入电路,利用短路桥将选择的电容接入或断开。

(3)短路桥实验台上的挂板提供了四对测电流插口,其结构见图1.5.2(a)。

不测电流时插口由短路桥连通,需要测电流时插入电流表,拔掉短路桥即可。

电流插口的电路符号见图1.5.2(b)。

图1.5.1A1µFB2µF3.7µF(b )图1.5.2A(a )短路桥双管线2(4)功率表功率表面版示意图如图1.5.3所示。

单相交流功率表的使用方法:将功率表测电流I 的双管导线串入被测负载电流回路的同时,再用其测电压U 的一对表笔测量该负载两端的电压。

4.日光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简介(1)日光灯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灯管:在玻璃管内壁上涂有一层荧光粉,灯管两端各有一个由钨丝烧成的灯丝,灯管内抽真空后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如氩、氦)与水银蒸汽等。

实验五 电力电子实验——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实验五  电力电子实验——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机电工程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时间:班级: 姓名: 学号:实 验 目 的:1.加深理解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2.加深理解交流调压感性负载时对移相范围要求。

实 验 设 备: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负载组件组件 3.触发电路(锯齿波触发电路)组件 4.二踪示波器(自备)5.万用表(自备)实 验 内 容 及 步 骤:本实验采用了锯齿波移相触发器。

该触发器适用于双向晶闸管或两只反并联晶闸管电路的交流相位控制,具有控制方式简单的优点。

晶闸管交流调压器的主电路 由两只反向晶闸管组成。

见图10-1。

1) 电源控制屏位于NMCL-32/MEL-002T 等 2) 锯齿触发电路位于NMCL-05A 或NMCL-05D 等 3) Rd 可调电阻位于NMEL-03/4或NMCL-03等4) G 给定(Ug )位于NMCL-31或NMCL-31A 或SMCL-01调速系统控制单元中 5) Uct 位于锯齿触发电路中交流电压VT1触发电路及晶闸管主回路双向晶闸管图10-11.单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性负载接上电阻性负载,并调节电阻负载至最大。

调速系统控制单元的G 给定电位器RP1逆时针调到底,使U ct =0。

调节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偏移电压电位器RP2,使α=150°。

合上控制屏交流主电源,用示波器观察负载电压U=f (t ),晶闸管两端电压U VT = f (t )的波形,调节U ct ,观察不同α角时各波形的变化,并记录α=60︒,90︒,120︒时的波形。

注:调节电阻R时,需观察负载电流,不可大于1A。

实验结果及分析:单相交流调压带电阻性负载输出电压Ud波形,输出电流波形Id和Ud相同,只是幅值不同图一α=60°图二α=90°图三α=120°实验心得:交流调压通过两个晶闸管反并联后串联在交流电路中,分别对VT1和VT2的触发延迟角α进行控制就可以调节输出电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 1.5 单相交流电路
1.实验目的 (1)掌握单相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与功率关系。 (2)掌握提高感性电路功率因数的方法,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3)熟悉单相功率表的使用和日光灯线路的安装。 (4)测量电路元件的参数。 2.实验预习要求 预习单相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并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感性负载电路,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是并联电容器,为何不能串联电容器?
答:未并联 cosφ=0.423;并入 C=2μF cosφ=0.737;并入 C=3.7μF cosφ=0.934;并 入 C=5.7μF cosφ=0.551。并联电容越大,功率因数不一定越高,欠补偿时电容越大,功 率因数越大,过补偿时,电容越大,功率因数越小。
(3)根据实验数据,说明表达式 U = U灯 + U镇 是否成立?为什么? 答:不等于。镇流器自感还会产生电压。
5.实验总结要求 (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日光灯管的电阻 R、镇流器的电感 L 和电阻 rL 值 答:日光灯电阻 R=247.27Ω 镇流器电感 L=2.379H(f=50Hz) rL=165.4Ω XL=747.3Ω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入电容器前后四种情况下电路的功率因数,并说明:是 否并联电容越大,功率因数就越高?
b)每一次改接线路,均应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c)实验完毕,首.先.应.断.开.电.源.开.关.,然.后.再.拆.除.实.验.线.路.! d)在工程上,提高功率因数时不允许并联过大电容器形成过补偿。
2
总电路
表 1.5.1 灯管
镇流器
电容
测量电量 未并电容器
U /V I /A P/W U 灯 /V I 灯/A P 灯/W U 镇/V P 镇/W 236 0.277 27.66 68 0.276 15.08 212 12.69
答:U 灯 U 总 Us 不变。因为电容量增加时,总电流减少,因为总电路的吸收 无功减少,视在功率减少,U 不变,故总电流 I 减小,RL 支路的电流不变化,因为加 在其上的电压未变,阻抗未变,故电流未变。电路有功功率未改变,因为有功功率 就是电阻上消耗的功率,电阻的电流未变,因此有功功率不变。
3.实验内容
日光灯接线图如图 1.5.4 所示。
I QS

IC
镇流器
A
2µF B
3.7µF
日光灯管
S 起辉器
图 1.5.4
日光灯点燃导通后,灯管两端的电压很小,20 瓦的日光灯约为 60V,40 瓦的日光灯 约为 100V。在这样的低压下,起辉器不再起作用。电源电压大部分降在镇流器上,故镇 流器在灯管起燃导通后起降压和限流的作用。
答:提高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用并联电容器才能减小功率因数角,达到提 高功率因数的目的。串联电容器是为了提高电压。
(2)在图 1.5.4 电路中,定性画出以下三种情况下电路总电压U 和总电流 I 的相量图: a) 未并入电容器时;b) 并入电容器欠补偿时;c) 并入电容器过补偿时。
1
(3)说明在表 1.5.1 中,哪些列的数据变化,哪些列的数据不变化?为什么?
(4)画出并联电容 C = 3.7 F 时,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图。 CosφL=0.313,cosφ=0.934,φL=71.8°,φ=20.9°
3
4
4.实验要求 (1)按图 1.5.4 连接电路,电源取自 380V 相线 L1(或 L2、L3)与中线 N 之间的相 电压(220V)。 注意:线路连接完毕,必须.经.指.导.教.师.检.查.和.允.许.后.,.再.接.通.电.源.开.关.。 (2)测量日光灯电路未并联电容器时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数值,记入表 1.5.1 中。 (3)按表 1.5.1 要求并入不同容量的电容器,再测量各电量的数值,记入表 1.5.1 中。 注意:a)5.7 F 电容器为 2 F 电容器和 3.7 F 电容器的并联。
IC /A 0
并入 C = 2 F 235 0.161 27.88 68 0.275 14.97 211 12.91 0.151
并入 C = 3.7 F 235 0.127 27.88 68 0.275 14.97 211 13.02 0.277
并入 C = 5.7 F 235 0.216 27.99 68 0.274 14.86 211 13.02 0.4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