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压复习题
矿压试卷复习题及答案
![矿压试卷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bb244af7ec4afe04a1df83.png)
复习题1. 支架支设时,最初形成的主动力称为支柱的( )。
A. 初工作阻力B. 初撑力C. 支架载荷D. 支护阻力2. 在顶板压力作用下,活柱开始下缩的瞬间支柱上所反映出来的力称为( )。
A. 支架载荷B. 初撑力C. 始动阻力D. 最大工作阻力3. 在支架的性能曲线中,活柱下缩时,工作阻力的增长率由急剧增长转为缓慢增长的转折点处的工作阻力称( )。
A. 初工作阻力B. 支护阻力C. 始动阻力D. 摩擦阻力4. 支柱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能力称为( )。
A. 初工作阻力B. 初撑力C. 摩擦阻力D. 最大工作阻力5. 巷道轴向与构造应力方向( )时,构造应力对巷道的稳定性影响最小。
A. 平行B. 等于C. 斜交D. 垂直6. 巷道轴向与构造应力方向()时,构造应力对巷道的稳定性影响最大。
A. 斜交B. 小于C. 大于D. 垂直7. 巷道轴向与构造应力方向夹α角( )25°~30°时,构造应力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无明显变化。
A. 平行B. 小于C. 大于D. 斜交8. 巷道轴向与构造应力方向夹α角( )25°~30°时,构造应力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发生明显变化。
A. 小于B. 等于C. 大于D. 垂直9. ( )在具有一定的工作阻力的同时还具有可缩性,将支架内力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既能保持围岩的稳定,又能避免支架的严重损坏。
A. 拱形刚性支架B. U型钢梯形可缩性支架C. U型钢拱梯形可缩性支架D. U型钢拱形可缩性支架10. ( )是我国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支架,支架将多铰支架与U型钢拱形可缩性支架合成一体,兼具两者的优点。
A. 多铰摩擦U型钢拱形可缩性支架B. U型钢环形可缩性支架C. U型钢拱梯形可缩性支架D. 拱形刚性支架11. ()属于平顶形可缩性支架,支架的基本构件加工制造方便,便于巷道掘进和有利于保持顶板的完整。
此外,可简化巷道与工作面端头的支护技术,巷道断面利用率高。
矿压复习题
![矿压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e579a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c.png)
矿压复习题绪论一、矿山压力的研究方法有:现场观测方法;实验室研究方法;数学力学研究方法。
(1)现场观测方法:就是利用各种观测仪器和工具对采煤工作面和巷道围岩的变形与破坏、支柱压缩和载荷、支架变形和折损、煤壁片帮等宏观矿压显现进行观测和研究,通过整理和分析,从而掌握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围岩应力分布和岩层内部移动规律的方法。
(2)实验室研究方法:就是在实验室应用模拟材料模拟和光弹模拟,从而总结出矿山压力的相关规律,指导矿山生产的方法。
(3)数学力学研究方法:就是根据地质信息和采矿工程条件抽象出力学模型,通过数学力学分析,计算应力应变分布及破坏条件的方法。
第一章煤岩体的基本性质1、岩石的物理性质主要包含哪些?(1)岩石的密度:就是指单位体积岩石(包含空隙体积)的质量。
(2)岩石的空隙性:就是指岩石中孔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
常用空隙率表示(就是岩石中的各种空隙、裂隙体积的总和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3)岩石的碎胀性:就是指岩石被破碎后的体积和将比原来体积要大的一种性质。
常用岩石的碎胀系数表示(岩石被破碎以后处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与岩石破碎前处于完整状态下的体积比)。
煤矿一般为1.06——1.8之间。
(4)岩石的吸水性:岩石在一定试验条件下的吸水性能。
通常用岩石的吸水率、饱水率、饱水系数表示。
吸水率:是指岩石试件在1.013×10Pa压力下吸入水的质量与岩石的烘干质量之比值.饱水率:是指岩石在高压下(一般为15Mpa)条件下及在真空情况下吸入水的质量与岩石烘干质量之比值.饱水系数: 是指岩石的吸水率与饱水率之比值. 一般在0.5---0.8之间.(5) 岩石的透水性:岩石在地下地下水的压力差作用下,能被水透过的性能称为岩石的透水性.(6) 岩石的软化性: 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的性质称为岩石的软化性. 煤矿一般为0.08---0.972、岩石的孔隙性、孔隙度和孔隙比有什么不同?研究它们有何意义?岩石的空隙性是指岩石中孔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而孔隙度是岩石中的各种孔隙,孔隙比是岩石总体积之比。
矿山压力试题1
![矿山压力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6e72cae258f5f61fb73666b8.png)
A一、填空题1、岩石的抗剪强度指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强度。
2、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指岩石试件在单轴受压条件下出现破坏时,试件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极限强度。
3、岩石的破坏机理归根到底只有拉坏和剪坏两种基本类型。
4、由地心引力引起的应力场叫自重应力场;由地质构造引起的应力场叫构造应力场。
5、直接顶是指在采空区已冒落,在采煤工作面内支架暂时支撑的悬臂梁。
6、影响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岩层是由直接顶和基本顶两部分组成。
7、衡量矿山压力显现程度的指标有:顶板下沉量、顶板下沉速度、支柱变形与折损、顶板破碎情况、局部冒顶、大面积冒顶。
8、基本顶初次垮落时,其悬露跨度称为基本顶初次垮落步距。
9、控制采煤工作面的矿山压力,主要是指工作空间的支护以及采空区的处理。
10、支架的性能一般是指支架的支撑力与支架的可缩量的关系特征。
11、支柱对顶板的主动作用力称为支柱的撑力,支柱受顶板的压力作用反映出来的力称为工作阻力。
12、围岩的运动状态影响支架的工作状况和承载特性。
13、支架的承载状况取决于基本顶的稳定性和采空区冒落矸石的充填程度。
14、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中的关键层有五个特征,即几何特征、岩性特征、变形特征、破断特征、承载特征。
15、采煤工作面岩层移动控制技术分为留设煤柱控制岩层移动、充填法控制岩层移动、调整开采工艺及参数控制岩层移动三类。
16、岩体内开掘巷道后会造成原岩应力的重新分布,巷道围岩中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17、巷道的巷道围岩变形量包括巷道顶板下沉量量、底板鼓起量量、巷帮移近量、深部围岩移近量以及巷道剩余断面积等。
18、工程软岩是指在巷道工程力作用下,能够产生显著变形的工程岩体。
19、巷道开掘后,巷道空间上方岩层的重量将由巷道支架与巷道周围岩体共同承担。
20、岩体的基本特征有:岩体的非均质性、岩体的各向异性和岩体的非连。
二、问答题1、何谓岩石的变形性质?何谓岩石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答:岩石的变形性质是指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状及体积的变化。
《矿山压力及其控制》复习题
![《矿山压力及其控制》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a445715f12d2af90242e6d3.png)
《矿山压力及其控制》复习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1、岩石破碎以后的体积将比整体状态下增大的性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岩石试件在单向拉伸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值称为_______________。
3、采动后,采空区的上覆岩层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带分布。
4、目前采空区的处理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种形式,我局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般说来,空隙率增大可使岩石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降低。
6、在岩石力学中,通常把在外力作用下破坏前总应变大于________的岩石叫做塑性岩石。
7、按支架对顶板的作用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大类。
8、按其稳定性不同,直接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四类。
9、一般说来,空隙率增大可使岩石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增大。
10、比较适合于岩石的强度理论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1、对开采后上覆岩层所形成的结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四种假说。
12、回采工作面支架必须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特性。
13、一般说来,组成岩石的物质颗粒愈小,则该岩石的强度___________。
矿压压力复习题
![矿压压力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5d2885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5.png)
矿压压⼒复习题1.矿⼭压⼒:由于矿⼭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硐周围岩体中形成的作⽤在巷硐⽀护物上的⼒。
2.矿⼭压⼒显现:由于矿⼭压⼒作⽤使岩硐周围岩体和⽀护物中产⽣的各种⼒学现象。
3.矿⼭压⼒控制:所有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矿⼭压⼒作⽤的各种⽅法。
4.铰接岩块假说:认为⼯作⾯⽀架存在两种不同的⼯作状态。
当规则移动(相当于基本顶)5.下部岩层变形⼩⽽不发⽣折断时,垮落带岩层(相当于直接顶)和基本顶间就可能发⽣离层,⽀架最多只承受直接顶折断岩层的全部重量,这种情况称为⽀架处于“给定载荷状态”。
6.我国学者在总结铰接岩块假说及预成裂隙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视采场上覆岩层为“⼤结构”,⽽采场⽀护为“⼩结构”,⼩结构必然要适应⼤结构的设想。
7.“砌体梁”可能存在:给定变形和限定变形。
8.关键层:该理论认为,在直接顶上⽅存在的厚度不等、强度不同的多层岩层中,其中⼀层⾄数层厚硬岩层在采煤⼯作⾯上覆岩层移动中起重要的控制作⽤。
9.岩⽯受载时⾸先发⽣变形,岩⽯的变形往往是弹性形变和塑形形变同时出现。
10.屈服:岩⽯出现塑形变形后,常在应⼒不变或应⼒增加很⼩的情况下继续发⽣变形。
11.流变:岩⽯出现塑形变形后,产⽣的变形叫做流动变形。
12.岩⽯的单轴抗压强度是指岩⽯试件在单向压缩时所能承受的最⼤压⼒值。
13.岩⽯的抗剪强度指岩⽯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强度(剪切⾯上的切向应⼒)。
14.岩⽯的粘聚⼒和摩擦⾓是反映岩⽯⾃⾝强度特性的两个重要指标,它们与岩⽯的应⼒状态⽆关。
15.三向等压抗压强度>三向不等压抗压强度>双向抗压强度>单项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弯强度>单向抗拉强度16.摩尔包络线:由于曲线上的每⼀个点表⽰该处的应⼒值是处于破坏的极限状态,因此该曲线称为岩⽯的强度曲线,也称作摩尔包络线。
17.原岩应⼒分布的基本规律:1.实测垂直应⼒基本上等于上覆岩层重量。
2.⽔平应⼒普遍⼤于垂直应⼒。
3.平均⽔平应⼒与垂直应⼒的⽐例随之深度增加⽽减⼩。
矿山压力复习题
![矿山压力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85cdf3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6.png)
矿山压力复习题单选1.巷道顶底板出现的拉力条件是(B)Aλ=1/3 B1/3≤λ≤1 Cλ≥Dλ≤1/32.岩石的孔隙度增大,则岩石的(B)A密度增大B强度降低C透水性降低D塑性变形降低3.老顶的初次断裂或垮落前后,工作面的矿压显现为(B)A矿山压力B初次来压C周期来压D冲击地压4.目前老顶根据来压强度及来压步距分为(C)A2级B3级C4级D5级5.老顶岩梁周期性隔断或垮落的矿压显现称为(B)A矿山压力B周期来压C初次来压D冲击地压6.冲击地压的形成是由于(A)A顶板厚而坚硬,煤质坚硬,开采深度大B………………………………7.由于采掘活动而引起的作用的巷道及采煤工作面周围岩体的应力,叫(A)A矿山压力B支承压力C原岩应力D构造应力8.岩石侵水后其强度明显降低,表示水对岩石强度影响的指标是(C)A………………B………………C软化系数D……9.底板的允许比压是底板比压的(B)A70% B75% C85% D90%10.冒落带和裂隙带的总厚度为采高的(C)A3-4倍B4-5倍C6-8倍D9-10倍单选1.不属于矿山显现的是(B)A顶板下沉和垮落B煤层变厚C片帮D支架变形和破坏2.岩石具有软化性,各种岩石软化系数(B)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等于03.具有结构面的岩体强度是(c)A大于结构体强度B小于结构面强度C大于结构面强度D等于结构体强度4.以直接顶强度指数和初次垮落步距指标把直接顶分为(D)A2类B3类C4类D5类5.一般初次来压步距是周期来压步距的(A)A2-4倍B4-6倍C3-4倍D6倍以上6.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的核心是(C)A顶板状况统计观测B…………C三量观测7.采煤工作面支架对直接顶的工作方案是(C)A给定变形B限定变形C给定载荷D不支护8.岩石侵水后体积发生变化,描述水对岩石体积影响的参数是(D)A碎胀系数B动压系数C软化系数D膨胀率9.紧贴在煤层之上易垮落的薄岩层是(D)A老顶B直接顶C直接底板D伪顶10.岩石的相对密度大小取决于(C)A空隙率B吸水率C质量密度D渗透系数单选1.巷道开发后,其周围的砌向应力(D)A不变B为0 C等于原岩应力D随远离巷道周边而趋近于原岩应力2.岩体具有的特征是(c)A均质的B连续的C各向异性的D强度比岩石强度高3.岩石的抗弯强度大于(D)A双向抗压强度 B 剪强度C单向抗压强度D单向抗拉强度4.构造应力具有的特点(B)A主要垂直应力B主要水平应力C分布均匀D没有明显的方向性5.不属于矿压显现的是(D)A片帮B底鼓C冒顶D支架支承力不足6.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控制的岩层是(D)A冒落带厚度B裂隙带厚度C弯曲下沉带厚度D冒落带和裂隙带总厚度7.采掘空间附近应力增高区内的应力叫(B)A矿山压力B支承压力C原岩压力D构造压力8.表示岩石破碎后,体积变化大小的指标是(A)A碎胀系数B动压系数C软化系数D膨胀系数(率)9.利用充填材料,将采空区充满的顶板控制方法叫(B)A全部垮落法B全部充填法C……D…………10.中等稳定直接顶强度指数D为(B)A小于30 B31-70 C71-120 D大于120填空1.岩石的构造有整体构造。
矿山压力与控制复习题
![矿山压力与控制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518e104581b6bd97f19eafa.png)
矿山压力与控制复习题一填空1.按照岩石的力学强度和坚实性,常把矿山岩石分为(坚岩石硬)和(松软岩石)。
2.根据成因不同,岩石的种类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原岩应力场的形成主要是由(地心引力)和(地质构造运动)等因素引起的。
4.岩石发生破坏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分为(剪坏)和(拉坏)。
5.通常把采场顶板分为三类(伪顶)、(直接顶)和(基本顶)。
6.对老顶来压预报一开始是根据观测老顶的三量来预报老顶来压的,所指的三量为工作面顶板(移近量)、(活柱下缩量)和(支架载荷量)。
7.常见的顶板事故可以分为(局部冒顶事故)和(大型冒顶事故)两类。
8.通常情况下,老顶周期来压步距为初次来压步距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9.冲击地压成因机理的理论判据:(能力理论)、(刚度理论)和(冲击倾向性理论)三种。
10.常用的液压支架形式有:支撑式、支撑掩护式和掩护式三种。
11.根据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移动发展的程度,可以将上覆岩层划分为三个带,分别是12.工作面支柱插入底板的破坏形式有三种:(整体剪切)、(局部剪切)和(其他剪切)13.根据岩石试样含水状态不同,可分为(天然密度)、(饱和密度)、(干密度)。
二、名词解释1、岩体:地质体的一部分,而且是处于一定地质环境中的各种岩性和结构特征岩石所组成的集合体,也可以看成是由结构面所包围的结构体共同组成的。
2、原岩应力场:天然存在于原岩内而与人为因素无关的应力场。
3、初次来压:直接顶初次垮落后,随着工作面继续向前推进,直接顶不断垮落基本顶悬露跨度逐渐增大,直到达到极限跨度时,基本顶将出现断裂,进而发生垮落。
顶板下沉量及下沉速度明显增加,支架载荷迅速增高。
这种基本顶初次折断或垮落前后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即为基本顶的初次来压。
4、矿山压力显现:在矿山压力作用下,会引起各种力学现象,如岩体的变形、破坏、塌落、支护物的变形、破坏、折损,以及在岩体中产生的动力现象等。
这些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岩硐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中产生的各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矿山压力题库
![矿山压力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33d876244b73f242336c5fb4.png)
矿压考核题库一、填空1、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破坏的两种基本形式分别是、。
2、岩石流变的基本形式是、、。
3、岩石的五大力学参数分别是、、、、。
4、岩体的三大基本特征是、、。
5、岩石进行抗剪实验,得到岩石的两个力学参数是:、。
6、岩体原岩应力构成主要包括:、。
7、岩石试件进行试验时,其变形一般分为三部分,分别是、、。
8、采煤工作面顶板组成一般分为、、。
9、影响巷道围岩塑性极限平衡区范围的因素是、、。
10、影响基本顶岩梁跨度的因素主要包括:、、。
11、巷道围岩应力测定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12、采准巷道周边支承压力分布划分的三个区是、、。
13、巷道矿压常规观测主要是观测巷道的、。
14、巷道矿压观测测点布置方法主要分为、、。
15、工作面开采后上覆岩层移动破坏形成的“三带”是、、。
16、基本顶岩梁断裂后,垮落破坏的两种形态分别是、。
17、采煤工作面单体支护的“三度”是、、。
18、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的“三量”是、、。
19、采煤工作面统计观测的主要项目是、、。
20、工作面来压现象一般分为、。
21、工作面底板比压测定的方法一般分为:、。
22、决定液压支柱初撑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23、常用单体液压支柱与液压支架初撑力的规定值分别是:、。
24、矿压观测设备引起的误差表现形式主要是:、、。
25、矿压观测的误差按性质主要分为:、、。
26、分析工作面顶板来压特征的三个方面是:、、。
27、巷道矿压控制的基本途径是:、、、。
28、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状态主要分为:、。
29、巷道支架必须具备的两大性能是:、。
30、无煤柱护巷基本布置方式分为:、。
31、沿空掘巷的布置方式一般分为:、、。
32、锚杆支护的三大基本原理是:、、。
33、软岩巷道支护,一般把软岩分为、。
34、一般工作面回采巷道压力显现的三个阶段是:、、。
35、顶板分类新方案中直接顶与基本顶分类的指标分别是:、。
36、影响基本顶分级指标的因素主要有:、、。
37、液压支架按结构主要分为:、、。
矿压复习题
![矿压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5a060234b73f242336c5fed.png)
矿压复习题一、填空(每空1分)1.(自重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是原岩应力场的组要组成部分。
2.周期来压的矿压显现有:(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加)、(顶板下沉量急剧增大)、(支柱载荷增大)、(煤壁片帮)、(支柱折损)和(顶板发生台阶下沉)等。
3.常见的矿压观测仪器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振弦式)、(电阻应变式)和(声波法)等。
4.采煤工作面“三量”观测是指(顶底板移近量观测)、(活柱下缩量观测)和(支柱载荷量观测)。
5.巷道围岩应力的测定方法有(应力解除法)和(应力恢复法)。
6.岩体受力后产生变形和破坏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压密阶段)、(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和(破坏阶段)。
7.常见采空区处理方法有(全部垮落法)、(煤柱支撑法)、(缓慢下沉法)和(充填法)。
8.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按其破断的程度不同,在垂直方向上可划分为(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
裂隙带岩层在水平方向上可划分为三个区,分别为(煤壁支撑区),(离层区),(重新压实区)。
9.影响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的主要因素有(采高、控顶距),(工作面推进速度),(开采深度)和(煤层倾角)等。
10.从力学角度看,岩体与岩石有许多区别,其中较为明显的基本特征有:(岩体的非均质性)、(岩体的各向异性)和(岩体的非连续性)。
11.按顶板与煤层相对位置及垮落难易程度,可将煤层顶板分为(伪顶)、(直接顶)和(老顶),把底板分为(直接底)和(老底)。
12.液压支架按对顶板的支撑面积与掩护面积的比值进行分类可分为:(支撑式液压支架)、(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和(掩护支撑式液压支架)。
13.按冒顶的范围大小,可以将顶板事故分为(局部冒顶事故)和(大面积切顶事故)。
14.通常,把与时间因素有关的应力应变现象统称为流变,它包括(蠕变)、(弹性后效)和(松弛)等现象。
15.在载荷的作用下,岩石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破坏。
矿压复习资料
![矿压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e91017d02768e9951e738af.png)
《矿山压力控制》一、名词解释题1、直接顶:是指在老塘已经冒落,在采场内支架暂时支撑的悬臂梁岩层。
基本顶:基本顶是指运动时对采场矿压显现有明显影响的传递岩梁的总合。
在初次来压后,是一组在推进方向上能始终传递水平力的不等高裂隙梁。
2、传递岩梁:把每一组同时(或近乎同时)运动的一组岩层看成一个整体,称为传递力的岩梁,简称传递岩梁。
3、采动:在煤或岩层中开掘巷道或进行回采工作称为对煤(或岩)层的采动。
4、矿山压力:采动后,作用于岩层边界上或存在于岩层之中促使围岩向已采空间运动的力。
矿山压力显现:采动后,在矿山压力作用下通过围岩运动与支架受力等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矿山压力现象。
5、支承压力:煤层采出后,在围岩应力重新分布的范围内,作用在煤层、岩层和矸石上的垂直压力称为支承压力。
6、采动空间:采动后,在煤或岩层中形成的空间。
7、直接顶初次垮落:长壁工作面从开切眼开始采煤后,直接顶跨度不断增加,其弯曲下沉也不断增加。
一般在直接顶跨距达6m~20m后,直接顶初次跨落。
8、沿空留巷:工作面回采后沿采空区边缘维护的为下一个工作面使用的原回采巷道。
上工作面回采后,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上一区段的运输(下)顺槽重新支护留给下一个工作面的回风(上)顺槽使用。
9、沿空掘(送)巷:沿已采(上)工作面的采空区边缘或仅留很窄的小煤柱掘进的区段平巷。
利用采空区边缘处于支承压力降低区的特点,沿着基本顶已垮落稳定的采空区边缘或仅留很窄的小煤柱掘巷。
10、巷道围岩松动圈:巷道开挖引起围岩内部应力的重新分布,破坏了原来的应力平衡状态,并产生应力集中。
若围岩集中应力大于下降后的围岩强度,则围岩将发生破坏,这种破坏逐渐向深部扩展,直至达到新的三向应力平衡状态,此时围岩中出现的松弛破裂带称为围岩松动圈。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哪些因素可导致岩层弯拉破坏和剪切破坏两种形式的相互转化?(1)当工作面推至端部开裂位置附近,提高推进速度可能会使原来呈弯拉破坏运动的岩层转变为剪断破坏。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最终复习题(修订版)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最终复习题(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4d812250e2524de4187e4e.png)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最终复习题(修订版)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一、小题1、莫尔-库伦理论认为岩石破坏实质是(剪切破坏)2.目前的采空区处理方法主要有(全部垮落法、缓沉法、刀柱法、充填法)。
3.若支柱支设在非顶梁中心位置,此时支柱与顶梁在工作面的布置方式有(正悬臂、倒悬壁)。
4.根据顶板冒落面积来分,一般冒落事故分为(局部冒顶)和(大面积冒顶)5.岩石的弹性变形特征常用(变形模量)和(泊松比)来表示7、采场上覆岩层失稳形式有(结构的变形失稳、结构的滑落失稳)8、老顶初次来压步距(越大)工作面来压越剧烈9、巷道矿压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巷道保护巷道支护巷道修护)10、支柱的工作特性(急增阻式微增阻式恒阻式)11、岩石的破坏机理(拉伸破坏剪切破坏)12、根据破断的程度,回采面上覆岩层可分为(冒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
13、初撑力:支架架设时,将活柱升起,托住顶梁,利用缩柱工具和锁紧装置使支柱对顶板产生一个动力。
这个最初形成的主动力称为支柱(初撑力)。
14、马克斯韦尔体由(胡克体和牛顿体)串联而成15、(铰接岩块)假说对支架和围岩相互作用做了详细分析1.6、采煤工作面支架的(初承力)应能保证直接顶与老顶之间不离层17、根据围岩压力成因,围岩压力可分为(松动压力变形压力膨胀压力冲击和撞击围岩压力)。
18.根据冲击矿压发生的地点和位置不同,冲击地压可分为(工作面冲击地压)和(巷道冲击地压)19、常用岩石强度理论主要有(莫尔、格里菲斯、摩尔库伦)20、分析目前所用各种矿压控制方法,从对付矿压的原理来看有(泄压、让压、躲压、移压)。
21、软岩使用锚杆支护时,必须(?大家一定要努力把题背好了,争取全部通过)22、对煤冲击倾向性评价主要采用煤的(冲击能量指数Ke、弹性能量指数Wet 、动态破坏时间Dt)。
23、(推跨性事故)是指因水平推力作用使工作面支架大量倾斜而造成的冒顶事故。
1、岩石在三项等拉状态下应力圆2、花岗岩埋深1km r=26kn/m3 0.25 花岗岩在自重作用下,垂直应力与水平应力大小2600kn/m2 ***** kn/m23、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是由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
矿压真题整理版
![矿压真题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021c1f581b6bd97f19eafa.png)
北矿历年一、名词解释1、矿山压力: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硐周围岩体中形成的和作用在巷硐支护物上的力定义为矿山压力。
2、支承压力:在岩体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布,一般将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向应力增高部分称为支承压力。
3、岩石碎胀系数:岩石破碎后处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与岩石破碎前处于整体状态下的体积之比。
4、顶板:赋存在煤层之上的岩层成为顶板或上覆岩层。
5、增载系数:老顶来压与平时来压强度的比值。
6、初次来压步距:由开切眼到初次来压时工作面推进的距离称为老顶的初次来压步距。
7、冲击矿压:聚积在矿井巷道和采场周围煤岩体中的能量突然释放,在巷道发生爆炸性事故,产生的动力将煤岩抛向巷道,同时发出强烈声响,造成煤岩体振动和破坏,支架与设备损坏,人员伤亡,部分巷道垮落破坏等。
8、支架初撑力:支架支设时,将活柱升起,托住顶梁,利用升柱工具和锁紧装置使支架对顶板产生一个主动力,这个最初形成的主动力称为支架的初撑力。
9、原岩应力:存在于地层之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称为原岩应力,也称为岩体的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地应力。
10、冒落带(垮落带):岩层断裂后,岩块呈不规则垮落,排列也极不整齐,其破碎岩块的松散系数比较大(一般为Kp=1.3-1.5)的区域。
11、岩体:地质体的一部分,并且是由处于一定地质环境中的各种岩性和结构特征岩石所组成的集合体。
12、周期来压: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之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
13、支架工作阻力:支架受顶板压力作用而反映出来的力称为支架的阻力,又称工作阻力。
14、岩石的三轴抗压强度:岩石试件在有围压且只受轴向荷载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称为岩石试件的三轴抗压强度。
15、裂隙带:岩层断裂后,岩块仍然排列整齐的区域。
16、岩石残余碎胀系数:岩石破碎后,在其自重和外加载荷的作用下逐渐被压实,体积随之减少,这种压实后的体积与破碎前原始体积之比称为岩石残余碎胀系数。
矿山压力复习题
![矿山压力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bb45d3ceefdc8d376ee329f.png)
(五)锚杆支护原理
支护原理:
①悬吊作用——将软弱的岩层或松动的岩块、吊挂固定在坚固稳定的老顶岩层上,不至使岩层岩块冒落。
②组合梁作用——锚杆把薄层岩层铆固成组合梁,提高岩层的整体抗弯能力。
③组合拱(压缩拱)理论——在拱形巷道围岩破裂区安装预应力锚杆从杆体两端形成圆锥形分布的压应力区,形成的压应力圆锥体相互交错,在岩体中形成均匀压缩带,即压缩拱。压缩拱增加了岩块间的摩擦力,防止岩快转动和滑动,增加岩体强度;改善了围岩应力状态,压缩压带内的岩石处于三面受力状态,岩体强度提高
㈢岩层移动造成采动损害的主要表现形式
①形成矿山压力显现,引起采场和巷道顶板的下沉,垮落和来压,甚至引起冲击地压等强烈的矿压显现,危及井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需要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维护采场的生产安全。②形成采动裂隙,引起周围煤体中的水和瓦斯的流动,导致井下瓦斯事故和突水事故,需对此进行控制和利用。③岩层移动发展到地表引起地表沉陷,导致农田,建筑设施的毁坏,当地面潜水位较高时,地表沉陷盆地内大量积水,农田无法耕种,村庄被迫迁移,引发一系列环境,经济,社会问题。
④最大水平应力理论
认为锚杆的作用是沿锚杆轴向约束岩层膨胀和在垂直锚杆轴向方向约束岩层剪切错动。优越性:是经济有效的支护技术,显著提高了巷道支护效果,降低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简化了端头支护和超前支护工艺,改善了作业环境,保证了安全生产,为采煤工作面的快速推进创造了良好条件。
⑤围岩强度强化理论
计算题
某矿,工作面采高3米,直接顶厚度4.5米,岩石碎胀系数1.2,
岩石密度ρ=2.5﹡103Kg/m3,
岩石容重r=25KN/m3 ,求:
①普采:单体柱距1米,排距1米,工作时初撑力?②综采:液压支架顶梁4.3米长,1.5米宽,工作阻力?
采矿工程矿山压力专升本
![采矿工程矿山压力专升本](https://img.taocdn.com/s3/m/83cc99f4f705cc175527092d.png)
采矿工程:矿压试题一、填空题()(30 分)1、岩石在外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主要分为、。
2、区段巷道无煤柱护巷布置形式主要分为:、。
3、采煤工作面顶板组成一般分为、、。
4、采煤工作面来压现象一般分为、。
5、工作面开采后上覆岩层移动破坏形成的“三带”是、、。
6、液压支架按结构特征主要分为:、、。
7、巷道支架必须具备的两大性能是:、。
8、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的“三量”是、、。
9、锚杆支护的三大基本作用原理是:、、。
10、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状态主要分为:、。
11、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按力学性质分、、。
12、支护质量管理规定对单体支柱与液压支架初撑力的要求是、。
二、判断题( 14×1=15 分)1.巷道围岩处于塑性极限状态,巷道周边切向应力值都大于原岩应力。
()2.岩石进行强度试验,加载速度快时,得到的强度值一般较高。
()3.采煤工作面直接顶是以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大小作为主要分类指标。
()4.直接顶厚度大时采煤工作面的顶板压力显现也较明显。
()5.下分层开采工作面顶板完整性差,极易出现漏垮性顶板事故。
()6.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能够减少采煤工作面顶板下沉量,有利于顶板管理。
()7.岩石的强度主要是指岩石在三向压力作用下的强度值。
()8.工作面顶煤比较破碎时,应选择掩护式液压支架才能有效维护顶板。
()9.采用沿空掘巷时,必须选择合适的巷旁支护形式维护巷道。
()10.采煤工作面基本顶跨距大时,初次来压显现明显强烈。
()11. 采煤工作面顶板压力一般不随开采深度增大而相应增大。
()12. 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规定要求大于90t。
()13.采煤工作面支架的工作阻力大小主要是泵站压力大小决定。
()14.开采保护层是防止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最主要的局部措施。
()15.顶板破碎度是衡量工作面顶板管理难易程度的主要指标。
()三、选择题( 10×1=10 分)1、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的“三量”主要是观测()。
A 支柱变形与折损B 工作面支架载荷C 顶板的破碎度2、一般讲岩石强度主要是指()A 岩石单向抗压强度B岩石抗剪强度C岩石三向抗压强度3、采煤工作面顶板来压显现强烈的主要原因是()。
矿山压力复习资料
![矿山压力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f8594270066f5335a812160.png)
矿山压力复习资料(一)一、名词解释:1、矿山压力2、岩石的孔隙度3、泊松比4、流变5、蠕变6、原岩应力7、支承压力8、回采工作面9、初次来压10、砌体梁二、填空题:1、根据回采工作面前后的应力分布情况,可将工作面前后划分为减压区、和。
2、根据破断的程度,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可分为和。
3、采空区处理方法有煤柱支撑法,,和。
4、直接顶的完整程度取决于,。
5、初撑力是指。
三、简答题:1、对原岩应力状态有哪几种假说?2、岩石的孔隙性、孔隙度和孔隙比有什么不同?3、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按破坏方式可以分为哪几个区?4、采区平道矿压显现沿走向要经历那几个阶段?5、影响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简述回采工作面支架与围岩关系的特点。
7、简述采区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
8、什么叫煤矿动压现象?矿山压力第二套一、名词解释:矿山压力泊松比流变原岩应力直接顶周期来压砌体梁原生裂隙载荷集度碎胀性二、填空题:1、根据破断的程度,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可分为和。
2、直接顶的完整程度取决于,。
3、节理裂隙分为,,。
4、蠕变变形曲线可分为和两类。
5、工作面顶板下沉量与采高及控顶距的大小成关系。
三、简答题:1、影响岩石强度的因素有哪些?2、什么是原岩应力状态?3、简述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的破坏方式。
4、直接顶的稳定性对工作面的支护原理有何影响?5、采区平道矿压显现沿走向要经历那几个阶段?6、简述回采工作面支架与围岩关系的特点。
7、简述采区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
四、论述题:1、什么是围岩的极限平衡?极限平衡区范围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叙述采区巷道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因素。
3、岩石结构与岩石构造得异同是什么?4、试说明矿山压力和矿山压力显现的关系。
、巷道卸压方法目前应用的有哪几种?一、名词解释:岩石的孔隙性泊松比蠕变构造应力回采工作面周期来压砌体梁构造裂隙载荷集度碎胀性二、填空题:1、采空区处理方法有煤柱支撑法,,和全部垮落法。
2、节理裂隙分为,,压裂裂隙。
矿压考试题
![矿压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402c4bcc77da26925c5b0cc.png)
矿压一填空题1.周期来压是随工作不断推进而周期性出现的。
2.煤层顶板可分为伪顶、直接顶、基本顶三种3.根据顶板稳定性将直接顶分为不稳定、中等稳定、稳定、坚硬四类。
4.自然平衡拱是采掘空间上方岩层破坏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拱形结构。
5.采煤工作面中工作空间支护和采空区处理的工作总称叫工作面顶板控制。
6.工作面顶板控制方法有:全部垮落法、充填法、缓慢下沉法、支撑法四种。
7.从开切眼煤壁到基本顶初次来压时与工作面切顶线的距离叫基本顶的初次来压步距。
8.基本顶根据周期来压明显与否分为四级,周期来压强烈为Ⅲ级顶板。
9.基本顶周期来压越不明显,作用于支架上的载荷就越小而且稳定。
10.采煤工作面的煤壁在矿压作用下,发生自然塌落的现象叫片邦。
11.煤层倾角对顶板下沉有明显的影响,煤层倾角越大,影响顶板下沉的力愈小。
12.存在于采掘空间围岩内的力叫矿山压力。
13因在矿山压力作用下通过围岩运动与支架受力所表现出的矿山压力现象叫矿压显现,如顶板下沉;产生裂隙冒顶;工作面支架变性损折;底鼓;煤壁片帮和冲击等。
14.基本顶按来压强度及来压步距可分为来压不明显;来压明显;来压强烈;非常强烈四级。
15.在切割眼两帮的煤体中,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这种集中应力称为支承压力。
16.支撑压力大小,分布范围与顶板悬露面积和时间;开采深度;采空区充填程度;顶底板岩性;煤的软硬有关。
17.当顶底板均为厚而坚硬的岩层,煤质很坚硬,开采深度有较大,形成很大支承压力时,就可能产生冲击地压。
18.基本顶初次垮落前后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称为初次来压。
19基本顶初次来压的特点有初次来压顶板下沉速度加快;下沉量加大且持续时间长;支架载荷迅速增高、折损增加;片邦严重;大面积垮落时产生较大的响声和冲击波冲倒支架造成冒顶事故。
20基本顶周期垮落前的工作面矿压呈现加剧现象叫周期来压。
21两次周期来压之间的距离称为周期来压步距。
22矿压观测的“三量”是指:顶底板移量、支架载荷、支柱活柱下缩量。
矿压考试题
![矿压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2cd5b74b73f242336c5ff4.png)
16.支撑压力大小,分布范围与顶板悬露面积和时间;开采深度;采空区充填程度;顶底板岩性;煤的软硬有关。
17.当顶底板均为厚而坚硬的岩层,煤质很坚硬,开采深度有较大,形成很大支承压力时,就可能产生冲击地压。
18.基本顶初次垮落前后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称为初次来压。
23.顶板离层指示仪是检测顶板锚固范围内及锚固范围外离层值变化趋势的一种检测装置。(√)
24.锚杆支护是以锚杆为基本支护形式的支护方式。(√)
25.巷道一侧为采空区另一侧为煤体,称为煤柱—煤体巷道。(×)
三、名词解释
1.什么叫支撑压力?
答:
在岩体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布,一般将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向应力增高部分称为支承压力。
(4)围岩强度强化理论
围岩强度理论是针对软岩煤巷特点提出的。其理论要点为:
①巷道锚杆支护的实质是锚杆和锚固区域的岩体相互作用形成统一的承载结构。
②巷道锚杆支护可以提高锚固体的力学参数(
E、C、υ),改善被锚固岩体的力学性能③煤巷锚杆支护可以改变围岩的应力状态,增加围岩,从而提高围岩的承载能力
④巷道围岩锚固体强度提高以后,可减少巷道周围破碎区、塑性区的范围和巷道的表面位移,控制围岩破碎区、塑性区的发展,从而有利于保持巷道围岩的稳定。
11.煤层倾角对顶板下沉有明显的影响,煤层倾角越大,影响顶板下沉的力愈小。
12.存在于采掘空间围岩内的力叫矿山压力。
13因在矿山压力作用下通过围岩运动与支架受力所表现出的矿山压力现象叫矿压显现,如顶板下沉;产生裂隙冒顶;工作面支架变性损折;底鼓;煤壁片帮和冲击等。
14.基本顶按来压强度及来压步距可分为来压不明显;来压明显;来压强烈;非常强烈四级。
安全矿压复习题.doc
![安全矿压复习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c59b02eead02de80d5d84095.png)
1.试分析开采深度对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显现的影响?答:开采深度对巷道矿压、冲击地压有影响显著,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巷道围岩的挤、压、鼓现象更为严重,巷道的变形与支架上承受的压力将显著增加,开采深度直接影响着原岩应力大小,同时也影响着开采后巷道或工作面周围岩层内支承压力值。
因此,开采深度对巷道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可能比较明显。
但对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不尽相同。
在一般条件下,一定的开采深度是出现冲击矿压的一个必要条件,开采深度对巷道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可能比较明显。
但开采深度对采场顶板压力大小的影响尤其是对顶板下沉量的影响并不突出,因为顶板压力大小主要受煤层采高、直接顶和老顶的力学性质、厚度等因素而定,因而对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也不明显,。
2.分析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与改善顶板状况的关系?答:减少控顶时间,可改善顶板状况,缩短落煤与放顶的时间间隔,减小顶板下沉量;增加工序影响次数,会使顶板下沉速度加剧;加快推进速度,减小顶板卜•沉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仅在工作面推进速度较慢情况下有效,当工作面推进速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顶板卜沉量的变化逐渐减小,并不能帅掉顶板压力。
3.直接顶初次垮落:直接顶第一次大面积的垮落称为直接顶的初次垮落4.采空区处理方法:采用刀柱法、采用顶板缓慢下沉法、采用全部或局部充填法、采用全部垮落法。
5.老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当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时,老顶断裂形成三皎拱式的平衡,同时发生已破断的岩块PI转失稳有时可能伴随滑落失稳,从而导致工作面顶板急剧下沉,此时,工作面支架呈现受力普遍加大的现象称为老顶初次来压。
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为周期来压。
6.关键层:将对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称为关键层7.砌体梁:表示P1采工作面前后岩体形态,上三带:垮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下三带:膨胀带、微裂隙带、应力变化带,横三区:煤壁支撑区、离层区、重新压实区,结构似砌体一样排列而组成因而称之为砌体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题1、某回采工作面煤层采高m =2.5m ,直接顶为粘土页岩,其总厚度∑h=8m ,直接顶的破碎膨胀系数Kp =1.4,试问煤层开采后,破碎的直接顶岩石能否充满采空区?简答题:1、对原岩应力状态有哪几种假说?答:1、弹性假说,认为岩体处于弹性状态,其受力与变形的关系符合虎克定律,在垂直应力作用下将在岩体中引起水平应力的作用。
2、静水应力状态假说,认为在地下深处的岩体由于长期的地质作用喝岩石的蠕变作用而使岩体中的测向应力和垂直应力趋于相等。
2、岩石的孔隙性、孔隙度和孔隙比有什么不同?答:岩石的孔隙性是指岩石中孔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表征它的指标有两种:孔隙度和孔隙比。
可见孔隙度和孔隙比是反映孔隙性的指标。
孔隙度n 是岩石中各种孔隙、裂隙体积的总和与岩石总体积之比;孔隙比e 是岩石中各种孔隙、裂隙体积的总和与岩石内固体部分实体积之比。
显然,孔隙度n 和孔隙比e 存在以下关系:n n e -=1。
3、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按破坏方式可以分为哪几个区?答:1、A 区域,即煤壁支撑影响区,这个 区域在煤壁前方30~40m 的范围内。
该区域内岩层有较明显的水平移动,而垂直移动甚小,有时岩层还可能出现上升现象。
2、B 区域,也称为离层区。
这个区域是在回采工作面推过以后的采空区上方。
这个区的岩层移动特点是:破断岩层的垂直位移急剧增大,其下部岩层的垂直移动速度大于上部岩层的垂直移动速度,因而下部岩层和上部岩层发生离层。
3、C 区域,称为重新压实区。
这个区域内裂隙带的岩层重新受到已冒落矸石的支撑垂直移动减缓,其下部岩层的垂直移动速度小于上部岩层,因而使岩层时出现的层间空隙又重新闭合。
4、采区平道矿压显现沿走向要经历那几个阶段?答:巷道掘进阶段,无采掘影响阶段,采动影响阶段,采动影响稳定阶段,二次采动影响阶段。
5、影响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采高与控顶距,工作面推进速度,开采深度,煤层倾角。
6、简述回采工作面支架与围岩关系的特点。
答:支架围岩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支架受力的大小及其在回采工作面分布的规律与支架性能有关,支架结构及尺寸对顶板压力有一定影响。
7、简述采区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
答:1、基本支护,一般包括木支护和金属支护,2、加强支护,主要为了抵抗采动影响所造成的矿山压力,3、巷旁支护,在沿空巷道靠采空区一侧专门设置的人工建筑物,4、巷道围岩加固,包括锚杆加固和化学加固。
8、什么叫煤矿动压现象?答:煤矿开采过程中,在高应力状态下积聚有大量弹性能的煤或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突然发生破坏、冒落或抛出,使能量突然释放,呈现声响、震动以及气浪等明显的动力效应,这些现象统称为煤矿动压现象。
计算题1、答: 8*1.4=10.2m ,8+2.5=10.5m不能充满采空区。
分析题:1、画出岩体的应力应变全程曲线,并简述该过程。
答:岩石的应力应变全程曲线,又称全应力—应变曲线,是在刚性实验机上得到的、反映岩石加载后变形和破坏全过程的实验曲线,如图1-1,它与在一般普通的材料实验机上得到的曲线不同,可以分为以下阶段:1、OA 段,为岩石的压密阶段,由于岩石内部各种裂隙受压闭合而形成;2、AB 段,接近于直线,为线弹性阶段,B 点为弹性极限;3、BC 段,为塑性阶段,在这个阶段岩石内部有微破裂发生,又称为破裂发展阶段,岩石到C 点发生破坏,C 点即为强度极限;4、CD 段,岩石的破坏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即岩石在C 点达到强度极限以后仍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在低于强度极限的压力下应变继续扩大,直到压力降到某一较小值,岩石在D 点达到完全破坏。
这一段卸载曲线称为后破坏曲线或峰后特性曲线。
2、莫尔强度理论和格里菲斯强度理论提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它们本质上有什么区别?答:莫尔强度理论认为,材料破坏主要使由于破坏面上的剪应力达到一定限度,但此剪应力还与破坏面上由于正应力造成的摩擦阻力有关。
也就是说,材料某一点发生破坏,不仅取决于该点的剪应力,同时取决于正应力,即沿某一面剪断时剪应力与正应力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στf =。
格离菲斯强度理论认为,任何材料内部都存在各种细微的裂缝,当材料处于一定的应力状态时,在这些裂缝的端部便会产生应力集中。
如果主应力为拉应力,则在裂缝端部产生几倍于主应力的拉应力;如果主应力为压应力,在裂缝端部也产生拉应力。
当裂缝周围拉应力超过岩石的抗拉强度时,就会由于裂缝的扩展而造成岩石的破坏。
莫尔强度理论的实质是剪切破坏理论,而格里菲斯强度理论的实质是脆性拉断破坏理论,这就是它们实质上的区别。
3、叙述采区巷道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因素。
答:(一)自然因素1、围岩性质及其构造特性,2、巷道埋藏深度,3、煤层倾角、4、地质构造因素、5、水的影响、6、时间因素的影响。
(二)巷道断面形状和大小1、回采工作状况,如巷道是处于一侧还是二侧受采动影响,是受一次还是多次采动影响,2、巷道的保护方法,3、巷道断面的形状与大小,巷道掘进方法、掘进与回采工作面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及巷道本身采用的支架类型、支护方式、支护参数等等。
4、简述减压区的形成及其实际意义?答:当在岩体内开掘了巷道或者回采工作面后,巷道或回采工作面周围岩体中必然要产生应力重新分布,在巷道两侧形成2~3倍原始应力的集中应力,再工作面前方煤壁上形成4~5倍以上原始英里的集中应力。
在这样大的垂直应力作用下巷道周围岩体或工作面前煤壁必然产生破坏。
从而使围岩的支撑粒降低,集中的支承压力就要向岩体内部转移。
由于深部岩体处于三向应力状态,其强度逐渐增加,直到某一半径处岩体的强度等于或大于集中应力时为止。
这样就在巷道或采场周围的岩体中形成了减压区。
由于巷道或采场周围岩体中存在减压区,使巷道或采场内支架免受高应力的作用,因此,采用支撑能力较小的支架就可能较好的维护这些开采空间,从而降低支架的支护费用。
简答题:1、影响岩石强度的因素有哪些?答:岩石性质,岩石的构造特征,试件的几何尺寸,岩石所处的物理状态,加载速度,岩石的受载状态等。
2、什么是原岩应力状态?答:天然存在于原岩内而与任何人为原因无关的应力状态,称为原岩应力状态。
3、简述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的破坏方式。
答:当煤层开采以后,由于直接顶下部形成较大的空间,直接顶破断后,岩块呈不规则垮落,排列极不整齐,其松散系数较大。
一般将具有这种破坏方式的岩层称为冒落带,冒落带以上的顶板岩层由于其下部自由空间较小,岩层断裂后,其向下移动时受到相互牵制,岩层只是断裂下沉而无翻转,通常将这个区域叫做裂隙带。
再向上直至地表的岩层只有弯曲下沉而无断裂,这一带成为弯曲下沉带。
4、直接顶的稳定性对工作面的支护原理有何影响?答:直接顶式回采工作空间直接维护的对象。
直接顶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工作面支护方式和支架架型的选择。
对于不稳定的直接顶要求支架有较好的护顶功能,在煤层开采以后,不应使顶板的暴露面积过大,以免发生局部冒顶,采用单体支架要注意采取有效的勾顶措施,防止顶板从架间漏空,影响支架对顶板的支护;在采用液压自移支架时,应选用掩护性能较好的掩护式支架。
直接顶的稳定性较好时,对勾顶要求并不严格,可以选用支撑式或支撑掩护式支架。
5、采区平道矿压显现沿走向要经历那几个阶段?答:巷道掘进阶段,无采掘影响阶段,采动影响阶段,采动影响稳定阶段,二次采动影响阶段。
6、简述回采工作面支架与围岩关系的特点。
答:支架围岩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支架受力的大小及其在回采工作面分布的规律与支架性能有关,支架结构及尺寸对顶板压力有一定影响。
7、简述采区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
答:1、基本支护,一般包括木支护和金属支护,2、加强支护,主要为了抵抗采动影响所造成的矿山压力,3、巷旁支护,在沿空巷道靠采空区一侧专门设置的人工建筑物,4、巷道围岩加固,包括锚杆加固和化学加固。
8、巷道卸压方法目前应用的有哪几种?答:(一)在巷道周围形成槽孔,常用以下两种方法:钻孔卸压和切槽卸压。
(二)在巷旁形成卸压空间,主要方法有:1、宽面掘巷卸压,2、在巷旁留专门得卸压空间。
(三)大面积区域性卸载。
计算题:5,根据实测得到在最大控顶距处的顶板1、某回采工作面顶板的最大控顶距为m下沉量为mm 340,若将最大控顶距缩小到m 3,在最大控顶距处的顶板下沉量是多少?答:在一般情况下,回采工作面的顶板下沉量可用公式mL S L η=进行计算。
由于在同一个工作面只改变了控顶距L ,而顶板条件、煤层采高均相同,即η和m 相同。
所以,在两种情况下顶板下沉量和工作面顶板的控顶距L 成正比,即:2121::L L S S L L =,得:2122L S L S L L ⋅= 代入数据可得最大控顶距为3m 的顶板下沉量: mm L S L S L L 204534032122=⨯=⋅=2、有一缓斜煤层,其顶板由四岩层组成,各岩层的数据如下表,如采用刀柱法处理采空区,刀柱间的距离应该是多少?答:首先计算作用在第一岩层上的载荷集度q 值。
第一岩层本身的载荷集度1q 为:2111/4.9046.22m kN h q =⨯==γ第二岩层对第一岩层的作用时,有:322311*********)()(h E h E h h h E q ++=γγ,代入数据得:1212/9.137)(q m kN q >= 第三岩层对第一层的作用时,有:12233332231133221131113)(/4.171)()(q m kN h E h E h E h h h h E q >=++++=γγγ第四岩层对第一层的作用时,有:1323443333223114433221131112)(/4.160)()(q m kN h E h E h E h E h h h h h E q <=++++++=γγγγ由此可以看出第四层对第一层岩层的载荷已经没有影响,计算第一岩层的载荷只计算到13)q (即可,此时,213/4.171)(m kN q q ==。
由于顶板岩层多数为脆性破坏,取安全系数6=n ,则刀柱间的距离应为安全跨距,为:m nq R hL T 66.204.171613720200.42=⨯⨯==分析题:1、什么是围岩的极限平衡?极限平衡区范围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在地下岩体中开掘巷道后,巷道周围岩体就由原来的三轴受力状态变为双轴或单轴受力状态。
一般巷道周边的岩块是处于单轴压缩状态,巷道周边岩块在垂直应力的作用下,就会发生破坏,随着向岩体内部发展,岩块由单轴受压或双轴受压逐渐变为三轴受压状态,其抗压强度也逐渐增加。
在某一半径为R 的范围内岩块的应力圆和其强度包络线相切,这一范围内的岩块受力状态叫做极限平衡状态。
岩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区域叫极限平衡区。
极限平衡区的大小主要与巷道距地表的深度、巷道尺寸及围岩的力学性质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