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之争

合集下载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的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选择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的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选择

手 , 过 制 定 符 合 国际 惯 例 的 市场 竞争 规 则 , 造 良好 的 外部 竞 争环 境 。 产 业 政 策 不 能 局 限 于对 大 企 业 通 营
的扶持 , 而必须 围绕竞争政策 , 以竞争政策为主 , 通过 竞争政策的实施 , 促进 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企 业竞争
力 的提 高 与 产 业 的发 展 。 关键词 : 业政策 ; 争政策 ; 产 竞 规模 经 济 中 图 分 类 号 :2 .6 13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59 2 0 )4 0 7 4 10 —16 (0 2 0 —0 0 —0
维普资讯
水 小 U 耳 币 U Nhomakorabea斗剐
经济 全 球 化 条件 下 中 国的竞 争 政 策 与产 业政 策 的选 择
林 民书 林 枫

要 : 济 全 球 化 , 争 规 则 和 竞争 态势 的 改 变 , 定 竞争 方 式 的 变 化 。 府 应 主 要 从 竞争 政 策 入 经 竞 决 政
作 者 简 介 : 民书 , 济 学 博 士 , 门 大 学 经 济 系副 教 授 。 林 经 厦 林 枫 , 济 学 博 士 , 门大 学 经 济 研 究所 副研 究 员 。 经 厦

维普资讯
《 东南学术) o2 2o 年第 4 期
体 系 与合 理 的市 场结 构 , 够 保 证市 场 信 息 的迅 速传 播 与反 馈 以及 生产 要 素 的灵 活 流动 。 能 我 国 现 有 法 律 法 规 和 特 殊 的 文 化 历 史 背 景 的 制 约 , 目前 国 内 企 业 的 生 产 经 营 和 竞 争 方 式 的 选 择 是 根 据 中 国具 体 的 生 产 经 营 环 境 作 出 的 , 些 生 产 经 营 和 竞 争 方 式 在 全 方 位 开 放 条 件 下 , 些 可 能 不 利 于 这 有 企 业 竞 争 力 的 提 高 , 些 可 能 与 国 际 竞 争 规 则 相 互 矛 盾 。 因 此 , 加 入 WT 有 在 O之 后 , 内 企 业 过 去 一 国 些 行 之 有 效 的 竞 争 方 式 必 须 跟 随 竞 争 格 局 的 变 化 ,按 新 的 市 场 规 则 进 行 调 整 ,这 可 能 是 中 国 加 入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选择——基于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协调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选择——基于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协调

度的法律空 间; 合理设 置执 行机 构 , 而整 合竞 争政 策 与产 业 从
政 策 , 进 体 育 产 业 快 速 发展 。 促
关键词 : 育产业 ; 济政 策; 体 经 产业政策 ; 竞争政 策
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 G 0— 5 8 0 文献标识码 A 17 5 5 (0 1 0 0 0 0 6 1— 9 0 2 1 )4— 07— 4
Au . 011 g2
21 0 1年 8月

科 研课 题 ・
我 国体 育产 业 发 展 的经 济 政 策 的协 调
钱 旭威 , 陶玉 流
(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 江苏 苏州 2 5 2 ) 10 1

要 : 争政 策 与产 业政 策 是 国 家经 济政 策 的 两种 基 本形 竞
及体 育产业 发展的各个 方面 , 育产业 发展 的经 济政策发 挥着 体 至关 重要 的作 用。这些 均为我国研究 不同经济发展 阶段体育产 业发展 的规律 , 调整和改革我 国体育经济政策 , 引导我 国体育产
业 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 了有 益的启示 和借鉴 。
a dC mpt o oi / QA u—w i T O Y n o e t nP l y / IN X i i c e, A u—l i u
策上下功夫 , 制定 了发展的相关经济政策 。 中国体育性质则 主要存 在公 益说 和产业说两种观点 。体育
经济政策是政府管 理 、 调节和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手段和准则。
式, 具有 高度 的一致性和对立性 。我 国作 为发展 中的 经济转轨 国 家, 育产业经济政策 中竞争政 策的优 先地位 的确 立有利 于 体 我 国体育产业竞 争性 市场 的创 造和 发展 。两者协 调 发展 首先

产业政策与竞争战略

产业政策与竞争战略

产业政策与竞争战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产业政策和竞争战略成为了引领企业发展的重要指引。

产业政策指的是由政府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推动特定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而竞争战略则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采取的一系列战略措施,以获取竞争优势并实现持续的盈利。

一、产业政策的重要性产业政策的实施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产业政策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通过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政府可以引导企业向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转型,从而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

其次,产业政策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和提供相应的财务支持,促进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从而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再次,产业政策可以培育新兴产业和拓展市场空间。

通过给予新兴产业一定的政策扶持,政府可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竞争战略的意义竞争战略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首先,竞争战略可以帮助企业找到自身的定位。

通过分析市场情况和竞争对手的优劣势,企业可以确定自身的定位和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以此来实现市场份额的扩大和盈利的增长。

其次,竞争战略可以有效应对市场变化。

市场环境经常发生变化,只有通过灵活的竞争战略调整,企业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快速反应并保持竞争优势。

再次,竞争战略可以推动企业持续创新。

不断创新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定创新导向的竞争战略,企业可以鼓励员工创新思维,不断推陈出新,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

三、产业政策与竞争战略的关联产业政策和竞争战略是相互关联的,二者之间存在辩证的关系。

首先,竞争战略需要根据产业政策的导向进行调整。

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所在产业的发展方向,企业在制定竞争战略时,应充分考虑产业政策的导向,以避免与政府的发展目标相冲突。

其次,竞争战略的实施可以为产业政策的实施提供支持。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和提高竞争力,可以为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提供积极的推动力。

我国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机制

我国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机制
争政策的机制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
关键词: 垄断法; 反 竞争政 策; 产业政策; 协调机制
中图分类号: 9 2 9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62 3 8 (0 10— 09 0 D 2. 4 2 4 A 17— 9 82 1 ) 05 — 6 4


问题 的提 出和相 关概 念 的界定
力 的加强 。
产 业政 策 的 目的主要 是 发展 特 定产 业 和加 强 产业 的竞 争力 ,特 别 是转 型 国家 实施 的选 择 性 产业 政 策 , 承赶 超 理论 促 使经 济 产业 的快速 发 展 , 秉 但产 业 政策 在 增 强产 业竞 争 力 的 同时 却没 有 办法 避 免 市场 现 存 结构 的 改变 以及 可 能存在 限制竞 争 、 压缩 竞争 政策 实 施 的空 问 。其 强 调 的不是 如何 维护 有 效竞 争 的 市场 结 构和 市 场秩 序 , 是 如何 实 施对 特 定行 业 的 管理 、 何促 进特 定 产 业 的发 展和 国家产 业 结 构 的优 而 如 化 。因此 , 引导市 场竞 争过程 中 , 在 两者 存在 着一 定 的差异 , 反垄 断法 与产业 政 策的冲 突是 难 以避免 的 , 如 何建 立协 调我 国产 业政 策与竞 争政 策 的机制 就成 为亟 需解 决 的问题 。
策等市场 政策 。 竞争 是市 场经 济 的必然产 物 , 也是 市场 经济运 行 的基本 机制 。在 理想化 的竞 争状 态下 , 通过 计场 竞争 了 主体 的积 极竞 争 , 能够 促进 主体 的经 济发 展 与整 体 生产力 的提 高, 得社 会 资源 得 到优 化 配置 , 就 使 保证 满 足消 费者 的需 求 。但 是 , 市场 竞争 主体 竞 争 的根本 目的在 于获取 经 济利 益 , 高额经 济利 益驱 动 下, 在 主体 会利 用 一切 方 法 与手 段 去竞 争 , 竞争 中 自然 就 产 生 了包 括 不 正 当竞 争行 为 、 制竞 争 行 为和 垄 断行 为 在 限 等反 竞 争行 为 。所 以竞 争政策 的 目的主要 在 于控 制企 业 限制竞 争 的行 为 , 当然 还包 括控 制政 府 行政 性限

产业政策思辨会——张维迎VS林毅夫

产业政策思辨会——张维迎VS林毅夫

五、大部分产业政策的失败是好心做错事
• 转型中国家遗留了一批违反比较优势、没有自生能力 的资本密集型的大型企业。 对这些企业的保护补贴不 能一下完全取消 , 否则会带来大规模破产、 失业, 造成社会和政治不稳定 ,需要政府给予原有的产业一 些转型期的保护补贴。 另一 方面, 转型中国家由于 过去政府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去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 导致基础设施非常差 , 同时存在很多制度扭曲
●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外部性无处不在,而且外部性理论特别容易给专制提供理论 基础。因为我们可以以外部性的名义压制言论自由、压制不 同异议。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
市场本身就是信息不对称。因为市场的前提是分工和专业化,不同的人 做不一样的事情。信息不对称无处不在。
根据米塞斯哈耶克,市场的完全性来自于不完全性,分工和专业化的价 值就来自信息不对称,这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的分散性和主观性我 们才需要市场。
五、林毅夫理解产业政策的矛盾
产业政策一是迷糊了企业家的眼睛,如果要违反比较优势的话就需要产 业政策,这个意义上讲的经济学都是跟逻辑上一样的。所以我们举日本 的例子,日本的制定战略主要是收入弹性需求高的产业就支持,比如说 纺织业,虽然是比较优势,但是它不支持,它是支持汽车、钢铁。
林毅夫讲的比较优势战略的唯一矛盾就是林毅夫讲的比较优势是他自己 理论上的比较优势,不是实际上的比较优势。他的理论比较优势是由要 素禀赋决定的,但是他又说要素禀赋和决定要素是由市场表现出来的。 你既要政府引导市场,又要市场跟着政府走。
• 一个国家陷入低收入陷阱或中等收入陷阱是由于其结构未能有动态的变 迁
• 遵循一国每一时点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技术、发展 产业是升级该国的要素禀赋结构,进而和产业结构,促进收入增长,消 除贫困的最好办法。

产业政策与竞争战略

产业政策与竞争战略

产业政策与竞争战略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促进某一特定产业的发展所采取的各种政策措施。

而竞争战略是企业为获取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而采取的手段和策略。

产业政策与竞争战略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

产业政策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政府能够引导和支持某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促使其快速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例如,中国自2006年开始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旨在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政府通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等措施,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产业政策并非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调整和优化。

竞争战略的制定则是企业针对市场竞争环境来进行的策略。

企业根据自身资源和能力,选择合适的市场定位、产品差异化策略以及营销策略,以获取市场份额和增加公司利润。

竞争战略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既可以借助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引导,在特定的产业中形成竞争优势,也可以通过和其他企业的竞争,实现自身的长期发展。

产业政策和竞争战略的目标是相通的,都是为了推动产业发展和实现经济增长。

它们之间的协调和衔接能够带来更好的效果。

产业政策通过为特定产业提供政策支持,刺激企业创新和发展,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而企业在制定竞争战略时,也应该考虑到产业政策的影响和支持,利用政策资源,提高自身的竞争地位。

两者的结合能够实现政府、企业和市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合力,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然而,产业政策与竞争战略也存在一些矛盾和挑战。

一方面,政府推行的产业政策往往是面向整个产业的,而企业在不同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环境下需要制定不同的竞争战略。

政府的产业政策难免会有照顾面广、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自己的竞争战略。

另一方面,竞争战略的制定和执行需要相对较快的反应速度,而政府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这会造成政策滞后和不适应市场变化的情况。

产业政策与竞争战略

产业政策与竞争战略

产业政策与竞争战略产业政策与竞争战略是现代经济发展中两个重要的方面。

产业政策是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促进某个特定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而竞争战略是企业为了在市场上获取更大的份额和利润,而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手段。

一、产业政策的概念和作用产业政策指的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某个特定产业的发展而制定的政策和措施。

它旨在发挥国家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调节和引导作用,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从而加快该产业的发展进程。

产业政策可以包括产业规划、产业布局、科技创新、金融支持等方面。

产业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通过加强对重要产业的支持和引导,产业政策可以引导资源向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领域转移,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 增强国际竞争力。

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可以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培育和壮大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从而使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3. 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

产业政策的实施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人民群众的就业和收入增长。

同时,稳定的产业发展也可以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竞争战略的概念和要素竞争战略指的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为了实现竞争优势和市场目标而采取的策略和行动。

竞争战略的制定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竞争战略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目标市场的选择。

企业需要明确选择目标市场,确定自己的竞争范围和目标客户群体。

2. 竞争优势的建立。

企业需要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降低成本,创造品牌等方式,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

3. 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

企业需要确定自己的产品定位、定价策略、渠道选择等,以满足市场需求,并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

4.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企业在竞争中需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保持竞争优势。

5. 管理与组织能力的提升。

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冲突与协调

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冲突与协调
中图分类号 : 926 D2 .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2 302o )3— 09—0 10 —6 2 (0 60 0 8 3 治因素等 。例如法 国的竞争 政策 更倾 向于 消费者 , 国的 德 竞争政策 目标 除保护消费者外还担 负着促进 国民经济平稳 发展 的重任 , 而欧 盟的竞 争政 策 的首要 目标是 保障 各成员 国之 间贸易的 自由流通 , 国的竞争政 策也经历 了反垄断 、 美 保护弱者到推 崇效率 的演 变。但 表 面上 差异 的背后 , 国 各 不同时期 的竞争政 策却 均体现 了一 个或 几个 目标 : 维护 市
V 1 6N . o. o3 2
M y 2( a, 0 0
竞 争政 策 与 产 业政 策 的 冲 突与 协 调
王 长 秋
( 西南 政法 大学 , 庆 403 ) 重 00 1
摘要 : 竞争政 策是 市场机制 有效发挥 作用的制度保障 ; 产业政 策体现 了政府 用市场 以外的方 法培 育某 些产业 竞争 力的努 力。产 业政 策的许 多措 施具有反竞争性 , 两者 必然产 生冲 突。竞争政 策和产 业政 策是一 个国 家基 于
于市场竞 争的 自发 性 , 长期 无约束 的竞 争会 导致 自身无 法 克服的反竞争行 为的发 生 , 而 使市 场失 去或扭 曲其 配置 从 功能 , 因此市场需要竞争制度安排来 加 以保护 , 种制度就 这 表现为竞争政 策 , 并且主要表现为竞 争立法 , 这就 是人们为 何时常就竞争政 策和竞争法在广义和 狭义层面上 混同使用 的原 因。特别 是在国际上人们更倾 向于将竞争政 策等 同于 广义 的竞争立法[( 4 。 2I - ]M r 对于竞争政策 , 经济学界 更倾 向于从广 义上去理解 : 除 竞争立法外 , 将一 切政 府使 用 的有助 于竞争 的政 策措 施均 视为竞争政策 , 如发展 中国家和 原社 会主 义国家 所实 施 的

产业政策的利弊双重性分析

产业政策的利弊双重性分析

产业政策的利弊双重性分析产业政策在现代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既有积极的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又有可能出现不合理的政策设置和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其利弊双重性需要得到深入分析。

一、产业政策的积极作用1.促进了国家产业升级: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旨在推动国家产业升级,改变以往大量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模式,提高工业技术含量和科技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进而改善国家经济基础,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

2.实现了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政策可以调节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参与程度,实现区域经济的相对平衡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提升当地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整体水平,使地方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

3.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加:实施产业政策可以促进投资和创新,激发经济增长的活力,提高社会收入水平和社会财富增加率,为国家创造更大的财富和利益,同时也为个人和企业产生了更多的财富和利益。

4.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基于产业升级、区域发展和社会财富的考虑,合理的产业政策可以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改善全社会的就业状况,增加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进而推动中小企业的升级和壮大。

二、产业政策的消极影响1.政策制定的失误和决策的不足:产业政策需要制定和实施政策,但如果政策缺乏科学性和实践性、或者制定的政策执行不到位,就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例如,政策制定的决策不足将导致产业政策的含糊不清、难以实施,甚至扰乱市场秩序,导致产业不稳定和经济萎缩。

2.产业政策的扭曲和负反馈:由于政策的扭曲、资本小圈子化等因素,产业政策的实施可能带来负面效应,如无法保证竞争的公平性、阻碍市场流动和创新创造等。

此外,与社会环境不符的产业政策也可能会引起消极反响,扭曲市场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

3.长效利益失调和社会财富不均:产业政策的实施不仅要考虑产业影响力,还要考虑产业活动对于商业环境、消费者利益和社会财富的影响。

中美能源产业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

中美能源产业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

中美能源产业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引言能源产业在中美两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美两国在能源产业领域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之处。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能源产业政策进行比较,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加强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和发展。

中美能源产业政策比较中美两国在能源产业政策上存在一些共同点和差异。

共同点1. 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美两国都致力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发展新能源:中美两国都在积极推动新能源的发展,例如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

3. 促进能源市场竞争:中美两国都通过市场手段促进能源市场竞争,打破垄断。

差异点1. 能源结构:中美两国在能源结构上存在差异。

中国主要依赖煤炭和石油,而美国则在天然气和页岩油产业上拥有竞争优势。

2. 政府角色:中美两国在能源产业中的政府角色存在差异。

中国政府在能源产业中起着主导作用,而美国更倾向于市场自主决定能源布局。

3. 技术创新:美国在能源技术创新方面表现出色,而中国在技术转化和应用上有较大潜力。

措施建议为了加强___产业的合作和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政策交流与对话:中美两国应加强政策交流,并就能源产业政策进行更多对话和合作。

通过交流和合作可以互相借鉴对方的经验,共同解决能源产业中的难题。

2. 推动技术创新合作:中美两国在能源技术创新方面应加强合作,共同研发新能源技术和解决方案。

通过技术创新合作,可以提升能源产业的科技水平,促进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市场开放和竞争:中美两国应加强市场开放和竞争,打破行业垄断,为各类能源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这有助于推动能源产业的发展和提高能源效率。

4. 加强环境保护合作:中美两国应加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能源产业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合作,可以推动能源产业向更加清洁、低碳的方向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论中美两国在能源产业政策上存在一些差异,但也有相似之处。

通过加强合作和交流,可以促进中美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政策之争

产业政策之争

产业政策之争作者:安文静曹若楠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7期摘要:近年来,张维迎和林毅夫的争论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其实质是产业政策之争,本文将从产业政策的含义出发来剖析张、林所谓的产业政策,并对两位的产业政策之争的观点进行整理,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字:产业政策政府市场一、产业政策的含义关于产业政策的概念,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至今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截止目前的研究文献大体上将定义聚焦在“功能”上。

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将其理解为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其二将产业政策理解为是弥补市场缺陷的政策。

其三将产业政策理解为产业赶超政策,即工业后发国为赶超工业先进国家而采取的政策总和。

屈运炳(1988)认为产业政策是指导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产业发展目标,调节各个产业之间的互相关系,引导微观经济活动的综合政策体系;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要求,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手段,是整个经济政策体系中的核心政策[1]。

黎文靖和李耀淘(2014)认同以下定义,认为产业政策是指政府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增长目标,通过多种手段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形式,从而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并使供给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政策措施。

基于该定义,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形式的调整、供给总量的增长两个方面[2]。

Weiss(2011)将产业政策定义为设计用来对某一产业(区别其他部门,一般为制业)施加倾向性资源配置影响的政策干预措施,产业政策的功能是资源引导[3]。

二、张维迎、林毅夫所指的产业政策张维迎和林毅夫两位经济学家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引起了学术界、产业界、政策制定部门与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两位经济学家的二十年之争,发现他们虽然可能在政府的经济发展中的一般问题上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分歧,但具体到目前引起争论的创新,与产业政策的关系问题上,其实各自的观点并不一定是矛盾的。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分析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分析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家经济政策涉及面越来越广泛,政策之间的协调和平衡问题也越来越重要。

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政府需要综合考虑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协调,避免政策之间的相互抵触和冲突,以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促进某个特定产业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通常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政策,为特定产业提供优惠条件和支持。

产业政策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全国经济竞争力,并为国家战略发展和安全提供支撑。

产业政策的制定应当遵循市场规律,并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和产业的发展阶段。

政府应该扮演调整产业、引导创新、促进市场竞争和保障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角色,而非仅仅提供财政资金和其他资源的支持。

竞争政策竞争政策是管理者经济活动中竞争过程的一种政策。

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竞争政策包括反垄断政策、反垄断行为政策、反不正当竞争政策等政策。

竞争政策的制定应当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政府应当通过监管来规范市场行为,防止垄断行为和不当竞争行为,鼓励和促进市场创新和竞争,保障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协调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都是国家经济政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

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保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保障消费者利益。

在制定竞争政策时,要考虑产业发展的需要,保障企业正当和健康的竞争环境。

政府应当加强对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之间关系的研究和分析,为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政府应加强政策监管和执行力度,防止政策之间的冲突和同向制订的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干扰。

结论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协调显得越来越重要。

政府应该加强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相关研究,制定合理的政策路径和措施,遵循市场规律,促进经济发展。

论产业政策与竞争法的冲突与协调

论产业政策与竞争法的冲突与协调
7 7
2 1 00
菏 泽 学 院 学 报
第1 期
率 , 图在较短 的经 济周期 中完成 产业 升级 , 提 试 迅速
计划, 而是 对市 场 缺 陷 的弥 补 。产业 结 构 的合 理 化
高产业竞争力。竞争法尤其是反垄断法以经济 自由
和经济民主为其价值取 向。立法者认为 , 在理想的
争行 为 , 护 和促 进 自由竞 争机 制 , 持 市 场 活力 。 保 保
断法的冲突。产业组织政策 主要是规模经济政策 。 该政 策鼓励 企业 合并 , 降低 生产经 营 成本 , 现规模 实
经济 。但这 会改 变 现 有市 场 结 构 与竞 争 均 衡 态势 , 限制市 场竞 争 ; 止 经 营 者集 中是 反 垄 断法 的三 大 禁
支 柱之 一 , 防止 因 经 营 者过 度 集 中 而形 成 市 场垄 在
在价值取向方面, 产业政 策被称为“ 赶超 与振兴政
策 ”应 当 以效 率 为其 价 值 取 向 。产 业 政 策 追 求 效 ,
+ 收稿 日期 :0 0—1 0 2 1 0— 6 作者简 介: 朱凯 (9 7一) 男 , 18 , 山东菏泽人 ,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 经济法 。
第3 2卷 第 1期
Vo . 2 I3 No 1 .



பைடு நூலகம்



21 0 0年 1月
J n a. 2 1 00
J u n lo z ies y o r a fHe eUnv ri t
文 章 编 号 :6 3— 13 2 1 ) 1— 0 7一o 17 2 0 (0 0 0 0 7 4
展 。为 了达 到 目的 , 方 产 业 政 策经 常 以地方 利 益 地

林毅夫、张维迎关于产业政策争论的核心问题

林毅夫、张维迎关于产业政策争论的核心问题

林毅夫、张维迎争论的核心问题林毅夫、张维迎,两个优秀的经济学家,同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今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初始创立者,20多年来亦敌亦友,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多争锋相对的思考。

2016年11月9日,一场关于产业政策的思辨会更是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一辩论中二人各具见解。

两人关于产业政策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什么是产业政策?林毅夫认为,产业政策是指中央或地方政府为促进某种产业在该国或该地区发展而有意识地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关税和贸易保护政策、税收优惠、工业园和出口加工区、研发工作中的科研补贴、垄断和特许、政府采购及强制规定等。

在他看来,产业政策将帮助企业解决企业解决不了的问题。

张维迎表示,“我理解的产业政策是指政府出于经济发展或其他目的,对私人产品生产领域进行的选择性干预和歧视性对待,其手段包括市场准入限制、投资规模控制、信贷资金配给、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进出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土地价格优惠等。

”在他看来,政府在公共产品上的投资不属于产业政策,普遍性的政策也不属于产业政策。

2.产业政策是否该存在?林毅夫表示,“我没有见过不用产业政策而成功追赶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也没见过不用产业政策而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

”他认为,大多数成功的经济体正是因为积极有为的政府制定了产业政策,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不能因为产业政策大部分是失败的就放弃产业政策,而更应做到的是提高成功的概率、减少失败的概率。

张维迎认为“产业政策是披着马甲的计划经济”,坚决主张废除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成功的例子凤毛麟角,对此他表示,产业政策会误导企业家,使他们将资源投入不该投入的领域和不该投入的项目,所以中国企业家需要的是自由和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而不是产业政策的扶植。

3.产业政策为什么会无效?林毅夫认为,除了政府的执行能力存在问题之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急于赶超,过度支持先进的产业;而发达国家的失败则是为了就业而去支持失掉比较优势的产业。

2016产业政策争论

2016产业政策争论
第21页,共30页。
张维迎的观点

产业政策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

政 策
创新是不可预见的 产业政策是豪赌
认知能力问题


不搞砸绝不罢手
激励机制问题


企业家要争取的是普遍的权利,而不是特权
第22页,共30页。
产业政策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
阻碍着企业家精神的发挥
市场经济的发展
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计划
追赶型产业
领先型产业 退出型产业 “弯道超车型”产业
战略型产业
第14页,共30页。
我国如何才能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
汽车 追赶型产业 高端装备
高端材料
资金融通和外汇获取上支持 利用国外的高端人才推动技术创新 针对高端制造业招商引资
第15页,共30页。
我国如何才能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
白色家电
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
第3页,共30页。
第4页,共30页。
目录
1.林张二人的观点 2.针锋相对的九个要点 3.外界评论
第5页,共30页。
林毅夫关于产业政策的论证
第6页,共30页。
产业政策的定义(林毅夫)
产业政策是指中央或者地方政府为促进某种产业在该国或该地区发 展而有意识的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 ——关税和贸易保护政策 ——税收优惠
关于市场失灵 关于企业家精神
关于范式之争
第28页,共30页。
外界评论
国家发改委
外界将他们之间的交锋简化为“政 策派”与“市场派”的对垒。
坚决捍卫市场自由的张维迎被称之为“市场先生”,而强调“有为 政府”的林毅夫则被很多人指为“官方经济学家”。
换汤不换药的虚假争论

垄断产业的竞争政策分析

垄断产业的竞争政策分析

垄断产业的竞争政策分析
垄断产业是指某个企业或团体在市场上拥有绝对或相对的市场主宰地位,可以通过限制生产或提高价格等手段来牟取经济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制定竞争政策来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垄断产业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主要因素包括技术条件、规模条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等。

而从垄断产业的性质来看,它通常伴随着高利润、高价格和低质量等问题。

在竞争政策中,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增强市场竞争活力,这包括加强监管、促进创新和鼓励企业进入等方面。

监管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反垄断法规制,监管行业的合法合规行为,打击滥用市场垄断地位,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

创新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创新、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等措施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鼓励企业进入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敦促外来企业进驻、保护中小企业和鼓励企业并购等措施来引导市场竞争。

但是,竞争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万能的策略。

在实践中,政府需要根据市场运行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保证政策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总的来说,竞争政策是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和提高市场竞争效率的必要手段。

政府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推进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最终实现促进市场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何为产业政策

何为产业政策

何为产业政策最近,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和林毅夫就产业政策展开了一场空前的论战,由于双方都在我国经济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因而吸引了不少经济学者参与和普通民众的围观。

对于这场争论,与其说是争论更不如说是反思。

因为虽然争论针对产业政策而发,但俩人眼中的产业政策明显是有巨大差异的。

尽管如此,他们的争论使得目前我国产业政策中的一些问题比较充分地得到暴露。

笔者认为,相比于产业政策有无效果、要不要产业政策等吸引眼球的结论,争论中对中国目前产业政策的反思更有价值。

产业政策俨然成为当下最流行的话语,但是很多读者并不了解产业政策的来龙去脉,下文笔者就产业政策的来龙去脉做一些介绍。

一、产业政策的界定虽然产业政策的研究文献浩如烟海,但学界对于产业政策的界定并不统一。

即使如张维迎和林毅夫这样的重量级经济学家,他们对产业政策的理解也不尽一致。

事实上,对于产业政策,学界很难给出一个统一的界定。

但是,按照政府作用强度和方式,可以把产业政策分为功能性产业政策和选择性产业政策。

功能性产业政策重点是政府通过人力资源培训、研发补贴、市场服务等形式完善整体产业发展基础功能进而提高产业竞争力,功能性产业政策一般不针对具体产业。

而选择性产业政策重点是政府通过补贴、税收、法规等形式直接支持、扶持、保护或者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赶超。

我们看到一些关于产业政策的主流界定都是选择性产业政策,张维迎与林毅夫争论的焦点也主要在于选择性产业政策。

《现代日本经济事典》对产业政策做了比较全面的概括,认为“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的,以全产业为直接对象,通过对全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积极或消极参与某个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的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的政策的总称”。

上述定义强调了产业政策的内容特征,在日本学术界具有一定代表性。

欧美研究者则更多地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功能特征来界定产业政策,这与欧美的市场相对发达和政策具有功利主义传统等背景有关。

欧美产业政策及其存在的争议

欧美产业政策及其存在的争议

算 约束 的一条 法规 。 一个 框架计 划 (4 8 ) 第 8— 7 优先 资
助微 电 子 和新材 料 产 业 , 研 究 和Leabharlann 展 ( &D) 目 对 R 项
的资 助预算 为 3 7亿欧 洲 货币单 位 。第二 (7 9 ) 8 — 1和
第 三个 (0 9 ) 架 计 划 的资 助重 点 开始 转 移 到信 9 -4 框 息、 通讯 和生物 技术 领域 , 预算增加 到 5 亿 。 四个 7 第
任 确定特定 的项 目计划 。到 目前为止 , 由欧盟 委员会
制 订 的一个最 重要 的单 项 计划 是欧 洲信息技 术 研究
与 发展 战略计划 (S RT , E P I)它是 18 欧共体 与 l 90年 2
维普资讯
个欧洲最大信 息技术企业 的合作结 果 这个计划 被认 为是欧盟产业 政策 中最 差的一个 案例 因为该计 划资 助 的 R D项 目完 全由 1 & 2个大 企业来 确 定 ,其它 企 业几乎没有 机会 获得 R D资助 。在 18 & 9 3年 E P I S RT 试行 阶段 ,2个 大企业 获 得 的资 助额 占预算 总额 的 l 8% , 0 到第二 阶段 为 6 %。另一 个较 大的计划是 欧洲 2 研究协调组 织 ( U E A) E R K 计划 。 它是在法 国政 府压力 下, 由欧盟 委员会 提 出的 , 目的是促 进微 电子 领域 其
争力 的必要 条件 , 保证 竞争 不 被扭 曲” 。
8 O年代 初 期 , 欧 盟产 业政 策合 法化 以前 , 在 欧 盟 开始 使用技 术政 策来支 持其 战 略产业 当时 的技 术 政 策被 分 为永 久 性框 架 计划 和临时 性 框架 计 划 。

国际产业竞争与产业政策

国际产业竞争与产业政策

国际产业竞争与产业政策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产业竞争越发激烈,各国政府也纷纷采取产业政策来提升本国产业竞争力。

产业政策是指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旨在促进本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在全球化时代,产业政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工具,以确保本国产业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一、国际产业竞争的背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竞争不断加剧。

全球性的市场和供应链网络使得企业可以在各国间迅速转移和整合资源,从而形成多国竞争格局。

同时,技术革新和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复制,进一步增加了产业竞争的复杂性。

二、产业政策的作用与挑战产业政策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产业政策可以引导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通过调动各方力量,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其次,产业政策可以提供市场保护和补贴,支持本国产业的发展。

通过限制进口、提供关税优惠和补贴等措施,政府可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际竞争的冲击。

然而,产业政策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国际产业竞争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政府往往需要平衡各方利益,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和可行性。

另一方面,产业政策容易产生负面效应,如资源浪费、市场失灵等问题,需要政府审慎决策和有效监管。

三、不同国家的产业政策比较不同国家在产业政策上存在差异,并且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提升本国产业竞争力。

以中国为例,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手段,如税收减免、人才引进和产业园区建设等,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中国政府也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了创新环境和市场竞争力。

而美国则注重通过国家战略产业政策来培育和保护战略性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欧洲国家则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通过绿色技术和社会创新来提升产业竞争力。

四、产业政策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产业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演变。

首先,产业政策将更加注重创新和技术驱动。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各国政府将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海洋大学2016级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张维迎、林毅夫:产业政策的意义在哪里?》,讨论:
①两者的争论是不是科学争论?
②如果是科学争论,解决的方式是什么?
③张维迎与林毅夫论证方式有什么差别?
④社会科学是科学吗?为什么?
须结合材料,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

1、两者的争论是科学争论,且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之内。

就科学争论的定义而言,科学争
论是一种持续的对抗性的针对涉及根本的科学问题的不一致的讨论,而这些科学问题是不能通过所涉及学科的标准方法而得以解决的。

首先,张维迎与林毅夫之争,是一场在学术界纷扰良久的争议,满足科学争论的“持续的对抗性的”特征。

其次,双方都在为自己坚持的立场而正名,对于产业政策的存废各执一词,回到本质,这是一场关乎市场与政府的命题,也就是所谓的“涉及根本的学科问题的不一致的讨论”。

最后,张维迎和林毅夫有关产业政策的分歧,其实是有关市场理论的两个不同范式的分歧。

张维迎信奉的是“米塞斯-哈耶克范式”,林毅夫信奉的是“新古典经济学范式”。

米塞斯-哈耶克范式是“演化范式”,新古典范式是“设计范式”。

因此,二人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是不能单单通过其各自所涉及的学科的标准方法而得以解决。

综上所述,两者的争论是科学争论。

2、科学争论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解决依赖于多种复杂因素。

然而无论如何,经验证
据、科学推理与修辞论证都是解决争论不可缺少的三个方面。

首先,经验证据是解决争论的事实基础。

离开了经验证据,任何争论都失去了解决的基础。

事实上,在某种意义上,经验证据构成解决争论的事实基础。

而最具代表性的经验证据就是案例。

联系到张维迎与林毅夫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前者显然能找到某些案例,证明产业政策确实发挥了这样的作用。

但后者也能同样找到其他反例,表明产业政策失败了。

显然,两种极端看法都存在缺陷,成功与失败案例之间的区别在于政策的政治角力上。

因此,经济学家必须改变他们对产业政策的思考方式,这需要他们用实证性理论来描述实现社会的特定政策选项所需要的政治均衡。

其次,科学推理是解决争论的方法保证。

在争论中,经验证据并不是自明的,自身并不能解决争论。

这样,由证据走向理论或假说,就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推理。

根据二者的争论,我们可以大胆推理:成功的产业政策应该是政府和产业互补,政治企业家和市场企业家通力合作,分工合作。

在经济发展初期,林毅
夫的建议更值得借鉴。

等经济发展到了更高级阶段,张维迎所讲的问题更应该警惕。


最后,修辞论证是解决争论的策略手段。

由于缺乏确定无疑的事实,科学家之间才会产生激烈的争论。

因此,在争论的解决过程中,科学家为了说服对手,不得不采用辩证与修辞的手段。

但采用修辞论证必须建立在经验证据的基础上,立足于科学推理,才具有现实意义。

张维迎与林毅夫的观念与意识形态不同,各自所列举的案例中所采纳的产业政策类型也相去悬殊,产业政策失败或者成功的区别在于实施政策的机构的目标和行动。

因此,我们需要从新的思路看待产业政策,然后寻求产业政策的新的研究方法。

总的来说,科学争论的解决是一个理性的过程,争论的解决就意味着科学进步。

3、首先,张维迎和林毅夫有关产业政策的分歧,其实是有关市场理论的两个不同范式的分
歧。

张维迎信奉的是“米塞斯-哈耶克范式”,林毅夫信奉的是“新古典经济学范式”。

米塞斯-哈耶克范式是“演化范式”,新古典范式是“设计范式”。

其次,张维迎与林毅夫在论证各自观点时所采用的方式既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是指二者采用的论证方式同属于职能主义范式,又称实证主义范式,即先有结论,再证明为什么成立。

它是一种以直接观测、考察和主体验证为主要依据的理论研究方法,它主要包括证实法和证伪法。

张维迎与林毅夫论证方式的差别在于,前者在论证观点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证伪法,前者从一开始就亮出自己的观点:明确表示反对产业政策,并抨击“产业政策从无知走向无耻”。

然后在论证的过程中详细阐述了为什么产业政策注定会失败。

而后者在一开始也明确表示自己的观点:经济发展有产业政策才能成功。

然后在接下来的论证过程中,详细论证了产业政策之于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最后,二者在论证中提到的成功案例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失败的案例同样如此,这表明两种极端看法都存在缺陷。

因此,二者有必要改变他们对产业政策的思考方式,更加公正合理客观地去看待产业政策。

4、社会科学是科学。

理由如下:科学,分科而学的意思,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研
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

它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它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首先,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系统性科学,是科学的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模型科学。

通常指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一个以社会客体为对象,包括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

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

在20世纪晚期,行为科学这一术语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人们称之为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

其次,社会科学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科学,社会不管怎么复杂,终归是自然的产物,它与自然界在更高的意义上是同一的。

由于社会规律以更大的偶然性和波动性特征来体现自然规律的必然性特征,社会科学所阐述的各种社会规律往往不容易得到实证,这就决定了社会科学具有较强的思辩性而较弱的实证性,人们通常只能进行不精确的定性分析。

同时由于社会规律以更充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征来体现自然规律的客观规定性特征,这就决定了社会科学具有较为强烈的主观意志性、情感倾向性和阶级性,具有较少的客观性、理性和公正性。

最后,如果科学定义为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
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那么不论研究的对象是人,是物,是个体,是群体,只要形成严整的体系,当然就是科学。

只是由于研究对象的性质特征不同,导致分化出的各支也有着知识结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上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