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出疹性疾病(正式)

合集下载

发热出疹性疾病监测

发热出疹性疾病监测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 及时向本行政区域内的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通报传染病 疫情。
疫情报告要求
常规疫情报告要求
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 的人员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 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 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 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不得隐瞒、谎 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 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炭疽、脊 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于2小时、 农村于6小时内报告。
➢ 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 梅毒、淋病、乙肝、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于6 小时、农村于12小时内报告。
➢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报告。
疾病监测专报系统报告程序和要求
按各疾病监测系统要求进行报告
麻疹疑似病例监测
——《全国麻疹监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
到2012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
使用新的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麻 疹个案病例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专病/ 单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定制平台
传染病防治法中传染病的分类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5种)
免疫针对疾病多为乙类传染病 脊髓灰质炎及AFP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或者多年未
有的免疫针对疾病要按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丙类传染病(11种)
2008年新增手足口病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新增疫苗针对疾病有2种属于丙类
1.县CDC要及时收集个 案调查表; 2.并在完成调查后的48 小时内录入专病/单病 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并通过网络上报至中 国疾控。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发热、 服药史
WHO估计,2000年全球约有170万儿童死于疫苗 可预防疾病,其中77.7万(占46%)死于麻疹; 2002年全球麻疹发病 3 000万~4 000万例,死亡 87.5万例;占疫苗可预防疾病的44%; 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第5位; 目前麻疹仍是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最主要的传 染病之一。
风疹
风疹病毒
发热半天至1天后出疹
幼儿 人疱疹病 急疹 毒6型
一般情况好,高热时可 有惊厥,耳后淋巴结可 肿大,常伴有轻度腹泻
高热,中毒症状重,咽 峡炎,杨梅舌,环口苍 白圈,扁桃体炎 发热、口咽痛、流涎、 拒食,疱疹性咽峡炎, 重症有脑炎、神经源性 肺水肿 原发病症状,
红色细小密集斑丘疹,头面部颈 及躯干多见,四肢少, 一天出 齐,次日开始消退
猩红热
对密切接触的易感人员应隔离7~12天
护理措施:急性期卧床休息,防止继发感染 供给充分的营养和水分,饮食宜以清 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为主
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清利咽喉为基本法则 如解肌透痧汤、凉营清气汤沙参麦 东汤等
风疹
小儿有与风疹病人密切接触者,可口服板蓝 根颗粒预防发病 护理措施:出疹期间不宜外出,防止交叉感 染 注意休息与保暖,避免复感外邪。 多饮开水,少食辛辣刺激之品。对体温较高 者可做物理降温 中医治疗:以疏风清热为基本 法则。如银翘散、透疹72小时内可肌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 球蛋白,以预防本病
护理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且皮肤清洁 正在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儿,应 减量或停用。对伴发热的患儿,应避免使用水杨 酸制剂,以免发生瑞氏综合征 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化湿为基本法则。如银翘 散、清胃解毒汤、清瘟败毒饮、 黄栀花口服液等
手足口病
对于密切接触者应隔离观察7~10天 护理措施:宜给予清淡无刺激的流质或软食,多 饮开水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以 减轻食物对口腔的刺激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对皮肤疱疹切勿 抓挠以防溃破感染 中医护理:以清热祛湿解毒为原则 如甘露消毒丹、清热泻脾散、清瘟 败毒饮、痰热清注射液等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
病因:风疹病毒感染
01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感染源
04
水痘
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症状:发热、皮疹、瘙痒、水泡
传染性:高,可通过飞沫、接触传播
治疗:抗病毒药物、缓解症状、避免抓挠
预防:接种水痘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出疹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3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传染源。
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待在密闭空间。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治疗方法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
01
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出疹性疾病
02
抗过敏药物:针对过敏性出疹性疾病
03
局部治疗:如外用药膏、冷敷等
03
出疹性疾病的种类繁多,包括麻疹、风疹、水痘、猩红热等。
04
出疹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可通过接触、飞沫等途径传播。
出疹性疾病的种类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等。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低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瘙痒等。
2
麻疹
04
03
01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的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黏膜斑等。
预防麻疹的方法包括接种麻疹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麻疹患者等。

(完整版)宝宝常见出疹性疾病及护理

(完整版)宝宝常见出疹性疾病及护理

婴幼儿常见出疹性疾病及护理前言:因为宝宝这两天出疹子,先是低烧了两三天,而后全身现疹子,去医院找医生看过,说是没有典型症状,不能确疹,还要观察两天,于是上网找关于宝宝一些出疹子的疾病,发现资料不够系统,现将网上搜索的资料整理了一下,方便没有这方面经验的年轻爸妈们看看,但因为所有资料来源于互联网,本人更不是医务工作,只是简单地进行了文字编辑和排版,所以不能保证资料的准确,仅供参考,自己把握不准,一定及时就医,宝宝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请千万别马虎对待。

皮疹是儿科疾病最常见的一种体征,因皮疹的形态、分布、以及出疹前后机体的不同表现,可以对皮疹进行鉴别诊断,虽然每个家长不是医生,但是根据以下的一些症状,还是可以做出初步的掌握一、二,根据轻重缓急及时请医生进行诊治是有必要的。

(1)、初步观察有发烧和出疹的症状,却神情愉快。

用透明的玻璃板压压看出疹部分,如果颜色消失的话,只是红斑而已,不必担心。

用透明的玻璃板压压看出疹部分,颜色不消失时可能是败血症、白血病、紫斑病。

发高烧、筋疲力尽、严重咳嗽时,可能是引起了并发症。

发高烧、眼睛充血、出疹、脖子的淋巴结肿大时,可能是川崎病。

应尽快就诊。

(2)、出疹的诊断重点【出疹发烧顺序】首先观察是先出疹或先发烧,这是判断疾病的重点。

可能同时或发烧后一天或几天出疹,也有退烧后出疹等多种情况。

【形状、颜色、部位】不同疾病疹子的特征和发疹部位不尽相同,家长应仔细观察。

【全身症状】发烧和出疹性疾病,可由全身状态判断病情。

如无力、发烧和咳嗽严重时,可能是引起肺炎等并发症。

这时,必须赶紧接受检查。

常见的疾病目录(1-10为感染性疾病,11-13为非感染性)1、幼儿急疹(婴儿玫瑰疹)2、风疹(风痧、痧子)3、水痘4、麻疹5、丘疹性皮疹(沙土皮疹)6、痱子7、手足口综合症8、小儿猩红热9、伤寒10、川崎病11、湿疹12、荨麻疹13、药疹一、幼儿急疹:也叫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疹性疾病,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小儿常见发热出疹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

小儿常见发热出疹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

整理课件
30
我国麻疹流行状况
发病率:1949年前:
5000/10万
1949年:
1432/10万
1958~1959年:
1354.74/10万
60年代(66年推广麻疹减毒株):638/10万
70年代(74年实行程序免疫): 226/10万
80年代(84年按WHO计划免疫): 8.9/10万
90年代~04年:
WHO(日内瓦)全球目标 -------消除麻疹
麻疹被列为继脊髓灰质炎后下一个拟在全球消除的传 染病
到2010年,与2000年相比全球麻疹死亡率降低90%
我国对此作出承诺: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整理课件
28
副黏液病毒科,麻疹病毒属
一个血清型
电镜下呈球形或丝状, 直径:150~300nm
基因组:单链RNA, 16000个核苷酸
整理课件
13
急性荨麻疹
全身大片皮肤出现红风团,痒剧烈,因急性感染 等因素引起的可伴有高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 升高,临床需鉴别感染性与变态反应性荨麻疹, 以便针对病因治疗。
3、重症多形性红斑:突然起病,高热,头痛,乏 力,全身广泛分布水肿性红斑,水疱,大疱,血 疱,瘀斑,口腔、鼻、咽、眼、尿道、肛门、呼 吸道粘膜大片糜烂性坏死,可伴支气管肺炎,消 化道出血,肝、肾损害等,病死率达5-15%,需及 时抢救。特点:全身症状重,短期内进入衰竭状 态,口腔粘膜广泛受累,目前认为是严重抗原体 变态反应,变应原:微生物,药物,肿瘤等。
整理课件
18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大多见于成年人,急性起病,表现为发热, 进行性衰竭,貧血,白细胞、血小板下降, 肝脾淋巴结肿大,特殊皮损:红斑、丘疹、 水疱、结节肿块、溃疡、红皮病。皮损局 限某一部位或全身分布,若患者发热,顽 固不退伴皮疹,血细胞下降,淋巴结肿大, 及时骨穿、组织活检。

小儿发热伴皮疹 这 13 种疾病需掌握!

小儿发热伴皮疹 这 13 种疾病需掌握!

小儿发热伴皮疹这 13 种疾病需掌握!众多儿科疾病均可能出现发热伴全身或局部皮疹。

这些发热出疹性疾病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前者包括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后者包括炎症性/免疫性疾病等。

本文重点讨论一组常见或重要的小儿发热出疹性疾病临床特征。

常见小儿发热出疹性疾病分类细菌性1.猩红热猩红热是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大多数发生于1-10岁儿童。

猩红热躯干皮疹皮疹特点:鲜红色斑丘疹,密集而均匀,压之退色,偶呈「鸡皮样」丘疹。

在皮肤皱褶处呈紫红色线状条纹,称「帕氏线」。

面颊充血,口鼻周围相比显得苍白,称「口周苍白圈」。

其他特点:发热;多数伴有扁桃体炎或咽炎;草莓舌(舌乳头鲜红色,后舌部呈牛肉红);白细胞计数升高;分泌物培养可有溶血性链球菌生长;疹退1周后片状脱屑。

2.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严重的急性泛发性剥脱性脓疱病,致病因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进入血循环的表皮剥脱毒素,大多数发生于婴儿。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颈部皮疹皮疹特点:初为口周或眼周红斑,随后迅速蔓延到躯干和四肢近端,甚至泛发全身。

红斑逐渐出现松弛样水疱、大疱,尼氏征阳性。

皮肤大面积剥脱后可有潮红糜烂面,似烫伤样,口周可有放射状裂纹,手足皮肤可呈手套或袜套样剥脱,伴明显疼痛。

预后可有糠状脱屑,不留瘢痕。

其他特点:发病急骤;皮疹前有1-2天发热;细菌培养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毒性1.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HHV)6、7型感染所致的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大多数发生于6月-3岁儿童。

幼儿急疹后腰部皮疹皮疹特点:热退9~12小时出现皮疹(热退疹出),呈玫瑰色/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散布在躯干、颈部及上肢,疹间有正常皮肤。

几小时后皮疹开始消退,1~2天内消退,消退后无色素沉着或脱屑。

其他特点:体温高达39℃~41℃,持续3~5天;可有软腭红色丘疹(N agayama点)、局限性眼睑水肿。

2.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即HHV-3)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发热伴皮疹,常见疾病对比看

发热伴皮疹,常见疾病对比看

文/ 郭永宁(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急诊科)
皮疹是临床上常见的体征,发热伴皮
疹是急诊中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近100多
种疾病发热伴有皮疹,如急性出疹性传染病、结缔组织病、血液病、变态反应性疾
病等。

本文将常见3种发热伴出疹性疾病作
简要汇总分析,以兹参考。

患者男性,25岁,发热伴皮疹3天来
猩红热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经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但多见于小儿,尤其以5~15岁居多。

临床上亦可分为4期(潜伏期、
潜伏期多为
多突然高热恶寒,伴头痛、咽痛、不欲饮食、全身不适。

出疹期典型皮疹为全身皮肤充血发红基础上散布针尖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皮疹,压之褪色,常伴有瘙痒,从耳后、颈及上胸开始,逐渐累及胸、背上肢,最后累及下肢。

皮肤皱褶处皮疹密集呈线状。

出疹性疾病

出疹性疾病

临床表现--典型麻疹(二)
出疹期: 3-5天 顺序:耳后发际-额面-手脚心(自上而下) 时间:3天出齐 疹形:1-4mm、玫瑰色斑丘疹,高出皮面, 可融合,疹间皮肤正常 全身症状:疹出热高伴嗜睡等;咳加重;肺啰音; 颈淋巴结肿大,脾轻肿大

临床表现--典型麻疹(三)

恢复期:出疹3~5天后 按出疹顺序消退, 糠麸样脱屑,褐色色素沉着 全身情况好转
风疹
Rubella
(风疹病毒) 约1天或无 低热或无热 卡他症状轻 无 先面部,24h 内遍布全身 较小浅红色 斑丘疹 无 细小皮屑/无 无 白细胞多↓出 疹期淋巴细 胞较多
猩红热
Scarlet fever
(溶血性链球菌) 约1 天 常见高热 咽痛明显 无 先颈胸部,2~3d 遍布全身, 口周苍白圈 皮肤充血上鲜红 斑点疹 无 大片脱皮 有 白细胞总数和中 性粒细胞明显↑



隔离传染源:三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隔离至出疹后5天,伴肺炎10天 切断传播途径:紫外线、通风;晒洗 增强免疫:主动免疫(麻疹减毒活疫苗) 被动免疫(丙球3d内防病, 6d内减轻症状)
治疗 (treatment)



护理、营养、水电解质平衡 对症处理:切忌退热过猛 中医药治疗 并发症治疗 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体外抗麻疹病毒 免疫抑制者可试用
色沉着 脱屑 杨梅舌 血象
其他出疹病
鉴别要点
常无前驱期症状,突起高热,热退疹出 夏季多见,前驱期较短,皮疹在较短时 间内出齐但不如麻疹密集 咽扁桃体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显著,伴 肝脾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和异型淋 巴细胞明显增多 球结膜充血,但卡他症状不显,一过性 颈部淋巴结肿大≥ 1.5cm,指趾端硬性 水肿和脱皮,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 粒细胞数增高 有相关药物使用史,皮疹伴瘙痒明显 一般无眼结合膜炎和明显卡他征,血清 特异性IgM检查有助鉴别

6种发热出疹性疾病盘点 如何区分应对

6种发热出疹性疾病盘点 如何区分应对

6种发热出疹性疾病盘点如何区分应对一些发烧出疹中的常见病(幼儿急疹,手足口病、水痘、猩红热、风疹、麻疹等),我们可以进一步的识别皮疹形态特征及相应治疗措施。

1.幼儿急疹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

本病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小儿,尤以1周岁以下婴儿更多见,传染性不强。

患儿突发高热,体温39~40℃以上,持续3~5天后体温骤降,热退后全身出现淡红色斑疹、斑丘疹,可有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特点:本病的特点是热退疹出,皮疹形态较为多样,肘、膝以下及掌跖等部位多无皮疹,经2~3天后皮疹消退,不留任何痕迹。

护理须知治疗:此病是病毒引起,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

主要是加强护理及对症治疗。

体温较高,如宝宝出现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同时应注意补充水和营养物质。

出疹后病情就开始逐渐好转,一般可不用抗生素。

日常护理:应以母乳、牛奶、米汤、豆浆、粥以及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2.手足口病有20多种(型)的肠道病毒可引起本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多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口),同时手掌或脚掌或臀部(甚至肘、膝)其中一个或多个部位出现斑丘疹、米粒大小疱疹等皮疹。

可有发热,热程为2~7天不等。

也可以只有皮疹而不发热。

同时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呼吸道症状或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护理须知传染方式:此病传染性强,可通过人群密切接触,如接触患者口鼻腔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被传染,也可通过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或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都会引起感染。

好发年龄: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但当成人抵抗力下降时,免疫功能低下时也能受感染。

好发月份: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预防:在手足口病高峰发病期,保证孩子的自身卫生前提下,少去或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合(如游乐场、超市、公园等);外出回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认真给孩子洗手。

发热出疹性疾病(正式)

发热出疹性疾病(正式)

鉴别诊断
• 幼儿急疹
1)仅见于婴幼儿,尤以1岁内多见 2)发病急,上呼吸道症状不明显 3)皮疹色鲜红,面部及四肢远端皮疹甚少 4)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鉴别诊断
猩红热
1)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 2)前驱期短,发热、咽痛、呕吐 3)前驱期及发疹初期发现“草莓舌” 4)皮肤呈猩红色,皮疹如针尖大小,疹间无 正常皮肤,退疹后皮肤大片脱皮
病原学
• 麻疹病毒有6个主要结构蛋白 • 膜上三种蛋白 1、血凝糖蛋白(H) 2、融合蛋白(F) 3、膜蛋白(M) • 核内有三种蛋白 1、核衣壳蛋白(N) 2、多聚酶(L) 3、磷蛋白(P)
病毒的稳定性
• • • • • • 对热敏感 对光照敏感 对湿度敏感 对酸敏感 对脂溶剂敏感 对消毒剂敏感
幼儿 急疹 猩红 热 肠道 病毒 感染 药物 疹
高热,中毒症状重,咽峡 皮肤弥漫充血,上有密集针 发热1-2天出疹, 炎,扁桃体炎,杨梅舌, 尖大丘疹,持续3-5天退疹, 出疹时高热 环口苍白圈,帕氏线 1周后全身大片脱皮 发热,咽痛,流涕,结膜 散在斑疹或斑丘疹,很少融 炎,腹泻,全身或颈、枕 合,1-3天消退,不脱屑, 后淋巴结肿大 有时可呈紫癜样或水泡样皮 疹 原发病症状 皮疹痒感,摩擦及受压部位 多,与用药有关,斑丘疹, 疱疹,猩红热样皮疹、寻麻 疹 发热时或热退 后出疹
治疗原则
4. 疗效标准 • 皮疹消退、体温正常3天以上,症状消失可 予出院,有并发症应待症状基本消失,方可出 院。




• •
对患者实行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6日, 伴有呼吸道并发症延长至出疹后10日; 流行期间避免易感儿童到公共场所或探 亲访友。无并发症儿童在家中隔离,以 减少传播和继发院内感染。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最主要的措施。 易感儿接触麻疹后早期注射丙种球蛋白 3ml。

儿科学:出疹性疾病

儿科学:出疹性疾病
切断传播途径:紫外线、通风;晒洗 增强免疫:主动免疫(麻疹减毒活疫苗)
被 动 免 疫 ( 静 脉 丙 球 0.25ml/kg ; 接触麻疹5天内)
风疹
风疹病毒经飞沫传 播或经胎盘传播的 传染病。其临床特 征:发热、斑丘疹 、耳后及枕部淋巴 结肿大并触痛。妊 娠早期的风疹可引 起先天性风疹综合 征。
致死原因为脑干脑炎及 神经源性肺水肿;
手足口病
重症前期:持续高热 不退;精神差、呕吐 、易惊、肢体抖动、 无力;呼吸、心率增 快;出冷汗、末梢循 环不良;高血压;外 周血白细胞计数、血 小板计数明显增高; 高血糖。
荨麻疹
皮肤瘙痒; 红色风团样皮疹, 压之褪色,反复发 作; 消退后不留痕迹;
湿疹
出疹性疾病
麻疹(Measles)
由麻疹病毒引 起的急性出疹性呼 吸道传染病。临床 特征:发热、流涕 、结膜炎、咳嗽、 麻疹黏膜斑、全身 斑丘疹、疹退后糠 麸样脱屑并留有棕 色色素沉着。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传染源
• 患者(眼鼻咽分泌物、血) • 出疹前5天-出疹后5天 • 并发肺炎:出疹后10天
出疹期出疹顺序:
耳后及发际 昼夜间 整个脸部、颈部及 上胸部 次日 躯干及四肢近端 三日 全 身、手掌、脚心
皮疹特点
皮疹初为红色斑丘 疹,呈充血性,疹 间可见正常皮肤, 不伴痒感。
以后部分融合成片 ,色加深,呈暗红 色。
麻疹恢复期
若无并发症,出疹 3-4天后发热开始减 退,食欲、精神等 全身症状逐渐好转 ,皮疹按出疹的先 后顺序开始消退, 疹退后皮肤留有棕 褐色色素沉着伴糠 麸 样 脱 屑 , 一 般 710天后消退。
幼儿急疹
皮疹特点:红色细 小密集斑丘疹,头 面部及躯干部多见 ,四肢较少,一天 出齐,次日开始消 退。

发热与出疹

发热与出疹

发热与出疹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17年第3期主任医师刘静(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长沙)发热和皮疹是儿童疾病常见的症状,二者常常有一定的关联。

通过观察发热与皮疹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辨识不同类型的发热性皮疹。

发热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上限,即体温异常升高。

正常小儿腋表温度一般为36~37℃,不同的人正常体温略有差别,且同一个人白天晚间的体温也会有波动,清晨最低,白天逐渐稍升,晚上最高,但一天中体温差别不超过1℃。

根据体温高低(以下均指腋表温度),将发热分为低热:37.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41℃以上为超高热,超高热通常可引起脏器损伤,出现严重并发症。

根据发热的特点,发热的类型可分为稽留热、弛张热、波状热、间歇热、回归热及不规则热等。

常见的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弛张热是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 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

皮疹多种多样,常包括斑疹、斑丘疹、水疱疹、红斑等。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表现为先发热,然后伴随皮疹出现,出疹期热度更高。

感染麻疹病毒后6~18 天内,孩子没有任何症状,这个时期称为潜伏期。

随后出现类似感冒样症状,如低热、轻微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眼睛红,一般为3~4 天,即前驱期,也就是发疹前期,这个时期经常被误诊为感冒。

起病第2~3 天,在脸颊内侧黏膜上可以看到白色针尖样的斑点,斑点外周有红晕,这就是特征性麻疹黏膜斑———费科氏斑,它会逐渐增多和融合,范围可以扩展到口唇内侧,常持续2 天左右消失。

前驱期后病情加重,出现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咳嗽厉害,精神差,并出疹,进入出疹期。

皮疹通常先从耳朵后面、发际开始,很快波及面部、躯干,最后发展到四肢、手掌和足底,皮疹3~4 天出齐。

皮疹为细小的红色小丘疹,类似痱子,直径1~3 毫米,高出皮肤,压上去会有褪色,开始比较少,后面逐渐增多并慢慢融合成片,皮疹之间还可以看到正常皮肤。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皮疹图谱和治疗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皮疹图谱和治疗
四不现象是典型,肢体抖动危重症。
六、水痘
一日发热斑丘出,然后晶莹如白露; 或痒或痛不尽同,四世同堂是此痘。 遇到此病莫要怕,隔离护理及早处; 抗组胺加抗病毒,预后良好无色素。
退热不用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前者诱 发链球菌感染,后者诱发瑞氏综合征。
首先出现发热、食欲不振,之后1-2天出现皮疹,低热可伴随着皮疹存在。对于婴幼儿, 可能出疹和发热一起出现。首先出现在躯干或头皮,刚开始是痒的红色丘疹,很快形 成透明的、饱满的水泡,通常由红晕包围,被比喻为玫瑰花瓣上的露珠。
之可褪色的斑疹或斑丘疹(突出皮肤表面),有时皮疹可呈水疱状。皮疹一 般情况下不痛不痒,通常持续1-2日,少数在2-4小时内短暂出现后旋即消失。
• 通常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 (HHV-6)引起。HHV-6基本上 每个成人体内都有,不定期 的分泌到体液中,比如唾液。 是通过亲密接触分泌物传播, 尤其是唾液。
风疹、麻疹、玫瑰疹(从左到右顺序)比较
在出疹期初期还可以看到草莓舌,之后2-3天变成杨梅舌
(白草梅舌和红草莓舌)。舌头变化也是猩红热的典型特 点。
猩红热草莓舌及脱皮
猩红热和麻疹一样,从耳后开始 起疹(麻疹是耳后一麻,猩红热 是耳后一热),3-5天开始蜕皮、 消失。
帕氏线:猩红热的患儿,在皮肤皱褶处,比如腋窝、肘窝
等处,皮疹比较密集,按压不褪色,称为帕氏线,这是猩 红热的典型特征。
猩红热是一种有全身弥漫性的红色斑丘疹的呼吸系统疾病,是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导致的,严重的,如果不经治疗,有可能导致风湿热或者急性肾小球肾炎。 猩红热好发生在3-7岁的儿童,大多首先表现出呼吸道感染症状,有发热、咽峡炎。 之后1-2天出现全身弥漫性红色丘疹(猩红猩红的),凸出皮肤表面,摸着粗糙(牛 皮纸样),按压可褪色,疹子之间没有正常皮肤。这时用手按一下皮疹,能留下白 色的手印。这是典型的猩红热特征。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

整理课件ppt
22
麻疹
• 对症治疗。休息,容易消化的食物,充足 的水分,保存皮肤、黏膜清洁。
• 高热时使用退热药。 • 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足量的抗生素。 • 补充维生素A。 • 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
长至10天。
整理课件ppt
23
谢谢!
整理课件ppt
24
• 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 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 症。
•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整理课件ppt
12
手足口病
• 皮疹常亮相于手、足、臀部、臂部、腿部。 • 初起为红色斑点,24小时转变为疱疹。 • 传染性强,传播快,短期内制造大流行。 • 学龄前儿童多见,<3岁发病率最高。
• 经24小时,水疱内容物变为浑浊,水疱易 破溃疱疹持续3~4天,然后从中心开始干缩, 迅速结痂。
• 皮疹为分批出现,在疾病高峰期可见到丘 疹、新旧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
整理课件ppt
5
水痘
• 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加强护理即可。体 温高者可用退热剂。
• 给予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修剪指 甲,防止抓破水疱。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 洁。
• 疹退后不留痕迹。 • 热退疹出。
整理课件ppt
10
幼儿急疹
• 病并不需要特殊措施,一般会自动痊愈, 而且极少有后遗症。
• 在发热过程之中,需要给婴幼儿补充充足 水分,防止脱水。可以采用一些物理降温 的办法。
整理课件ppt
11
手足口病
• 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
•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故宝 宝不会因为得过手足口病而产生长期免疫, 可能多次患病。
少见。

发热出疹性疾病(正式)

发热出疹性疾病(正式)
•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最主要的措施。 • 易感儿接触麻疹后早期注射丙种球蛋白
3ml。
精选版课件ppt
41
风疹
(rubella,rubeolla,或German measles)
精选版课件ppt
42
概况
• 风疹(rubella,rubeolla,或German measles)是由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感 染所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以低热、全身 皮疹为临床特征,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 肿大。如发生在孕妇,尤在妊娠早期可致胎 儿畸形。
• 麻疹病毒有双层膜,膜厚10-20nm, 膜上有血凝素和血溶素,是病毒的主 要抗原成份
精选版课件ppt
9
病原学
• 麻疹病毒有6个主要结构蛋白 • 膜上三种蛋白
1、血凝糖蛋白(H) 2、融合蛋白(F) 3、膜蛋白(M) • 核内有三种蛋白 1、核衣壳蛋白(N) 2、多聚酶(L) 3、磷蛋白(P)
精选版课件ppt
24
精选版课件ppt
25
精选版课件ppt
26
精选版课件ppt
2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麻疹的临床分型
• 典型麻疹 • 非典型麻疹 • 轻型麻疹 • 重型麻疹 • 异型麻疹 • 成人麻疹 • 妊娠期麻疹和先天性麻疹 • 麻疹的再感染
精选版课件ppt
28
三种麻疹的区别
症状及体征
发热 皮疹 疹型 柯氏斑 卡他 肌肉疼 四肢浮肿 免疫史 抗体反应 病毒分离
16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一般为10天(6-21天)
• 前驱期 发热到出疹一般为3-5天,主要表现为
上呼吸道炎症,发热,伴有全身不适,约 90%的病人可见koplik斑,为早期诊断的 重要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学
病原学
• 麻疹病毒是单股螺旋病毒,属副粘液 病毒科
• 接近圆形或卵圆形的颗粒,直径约为 120-250
• 麻疹病毒有双层膜,膜厚10-20,膜 上有血凝素和血溶素,是病毒的主要 抗原成份
病原学
• 麻疹病毒有6个主要结构蛋白 • 膜上三种蛋白 • 1、血凝糖蛋白(H) • 2、融合蛋白(F) • 3、膜蛋白(M) • 核内有三种蛋白 • 1、核衣壳蛋白(N) • 2、多聚酶(L) • 3、磷蛋白(P)
病毒的稳定性
• 对热敏感 • 对光照敏感 • 对湿度敏感 • 对酸敏感 • 对脂溶剂敏感 • 对消毒剂敏感
流行病学
• 传染源:麻疹病人 • 传播途径:呼吸道 •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
流行特征
• 发病以散发为主,散发和暴发并存。 • 全年均有病例发生,3-6月为高峰。 • 发病年龄仍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但
的发炎的颊黏膜表
面,类似于粗盐粒,
组织学上斑点由粘
临床表现
• 出疹期 • 一般持续2-5天,首先在耳后发际出现
皮疹,渐及前额、面、颈、躯干、四肢, 最后达手掌、足底,自上而下逐渐散布全 身,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皮疹初 期压之退色,重者不退色。 • 恢复期 • 退疹时原皮疹部位有糠麸样细小脱屑, 有色素沉着。无并发症麻疹病程一般10天。
发热出疹性疾病
发热出疹性疾病是以发热、出疹为主要临 床表现的疾病,包括麻疹、风疹和其它,常以暴 发形式发生。相关资料表明暴发疫情以麻疹 为主, 发病年龄以4~14岁为主。病例集中在 冬 、春季。风疹和其它多在春季发病,病例 集中在7~14岁之间。
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儿童。以发热、结合膜及上呼 吸道卡他性炎症、口腔粘膜柯氏斑及周身 斑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易感者接触麻疹 病毒后约有90%左右发病,流行人群中约 有5%一15%为隐性感染。若无肺炎、喉炎、 脑炎等严重并发症者,预后良好。患病后 获得的免疫力持久,多数人可终生免疫。
诊断标准-实验室诊 断
(1)1个月内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 中查到麻疹抗体;
(2)恢复期病人血清中麻疹抗体滴度比急性期 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4倍以上下降,或急性 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
(3)从鼻咽部分泌物或尿液或血液中分离到麻 疹病毒,或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
鉴别诊断
• 风疹 • 1)前驱期短,发热及上呼吸道症状
• 1911年哥特贝格等用急性期患者的血液及咽拭子 感染了猴子,证实了麻疹病原是一种滤过性病毒。
• 1930年勃来兹应用鸡胚培养麻疹病毒成功。
• 1954年恩多等用人胚肾及人羊膜细胞培养病毒成 功,为深入研究麻疹奠定了实验室基础。
• 1963年美国成功地应用了经鸡胚羊膜腔适应和鸡 胚单层细胞传代的减毒株制备了疫苗。
三种麻疹的区别
症状及体征
发热 皮疹 疹型 柯氏斑 卡他 肌肉疼 四肢浮肿 免疫史 抗体反应 病毒分离
典型
高 离心型 斑丘疹
+ 重 + -
+
轻型
较轻 离心型,稀少
斑丘疹 ± 轻 -
活疫苗
-或±
异型
常40ºC以上 向心型
多形态,常见疱疹 -
-或±
灭活疫苗
-
诊断标准-流行病学史
与确诊麻疹病人有接触史,潜伏期6-21天。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 一般为10天(6-21天) • 前驱期 • 发热到出疹一般为3-5天,主要表现
为上呼吸道炎症,发热,伴有全身不适, 约90%的病人可见斑,为早期诊断的重要 依据。
• •
• 口腔粘膜斑-科泼 力克()斑


科泼力克斑
是麻疹的特征表现。
在疾病前驱期可在
黏膜部位发现,常
出现在与磨牙相对
轻; • 2)无麻疹粘膜斑,皮疹出现快,消
退亦快; • 3)出疹前即有耳后、枕后、颈部淋
巴结明显肿大,并一直持续到病愈;
鉴别诊断
• 幼儿急疹 • 1)仅见于婴幼儿,尤以1岁内多
见 • 2)发病急,上呼吸道症状不明
显 • 3)皮疹色鲜红,面部及四肢远
端皮疹甚少
鉴别诊断
猩红热 1)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 2)前驱期短,发热、咽痛、呕吐 3)前驱期及发疹初期发现“草莓舌” 4)皮肤呈猩红色,皮疹如针尖大小,
小于8月龄和15岁以上的病例的比例 在逐年上升,但每个地区情况不同。
发病机制
易感者吸入带病毒的飞沫 麻疹病毒 局部粘膜短期繁殖 少量
远处器官
血(第一次病毒血症)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复
制活跃(潜伏期) 大 量 血(第二次病毒血症)
(前驱期)
全身症状、皮疹、粘膜病变。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 前驱期 • 出疹期 • 恢复期
• 早在公元196—220年,我国张仲景在《金匮要略》 中就有关于麻疹的描述,并认为麻疹是一种传染 性很强的疾病。
• 国外在公元10世纪,波斯医生拉兹才开始描述本 病,直到1675年才认为麻疹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 1864年贝纳肯定了麻疹是通过呼吸道播散,由人 传给人的疾病,潜伏期为14天,可获终生免疫。
疹间无正常皮肤,退疹后皮肤大片 脱皮
鉴别诊断
• 肠道病毒感染 • 1)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 • 2)皮疹多形性,斑疹、斑丘疹、
水泡疹、荨麻疹、瘀点等 • 其他 • 药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过敏性皮疹、斑疹伤寒
麻疹
风疹
幼儿 急疹
猩红 热
肠道 病毒 感染
药物 疹
病原
麻疹病 毒
• 我国也于1965年自行研制了减毒活疫苗并开始普 种,从此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降低。
• 由于发现了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与麻疹病毒的关 系,近年来成为对麻疹病毒认识及慢病毒感染研 究的主要内容。
麻疹病毒主要特性
–副粘病毒科, 麻疹病毒属,与同科中对人致病 原(副流感,流腮)无抗原交叉
–可分成8个基因组,20个基因型 –至今仍是一个血清型 –可在多种细胞中生长, 产生特异病变 –人是麻疹病毒唯一宿主 –可在人体免疫系统中繁殖
出疹期: 发热后3-4天出疹 , 持续3-5天。 体温骤升(40 40.5o c),全身毒血症状加 重,嗜睡、烦躁、谵 妄、抽搐。 咳嗽加重
麻疹临床表现
发热 畏光、流泪 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皮疹的面部表现
麻疹的临床分型
• 典型麻疹 • 非典型麻疹 • 轻型麻疹 • 重型麻疹 • 异型麻疹 • 成人麻疹 • 妊娠期麻疹和先天性麻疹 • 麻疹的再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