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的和谐之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

的和谐之道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的和谐之道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在《社会科学报》撰文指出:近代中国文化出现了转型和认同的双重困难。从“国家”观念来说,一方面我们接受了西方现代以“民族”为“国家”基础的论述,认为建设现代性的民族国家就是像西方一样追寻“文明”;但一方面又在感情上倾向于中国历以“文化”为“国家”基础的现实,觉得必须捍卫汉唐以来,特别是清代以来“光被四表”的大国。

我们应该寻找文明与文化、普遍与特殊、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的和谐之道。我认为“文化”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它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而“文明”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那些东西,表现着人类的普遍行为和成就,换句话说,就是文化使各个民族不一样,文明使各个民族越来越接近。

文化是一种不必特意传授,由于耳濡目染就会获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而文明常被看成是一种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东西,

因而它总是和“有教养”、“有规则”、“有知识”等词语相连。各个民族的文化往往是固守的,它表现出一种对异质文明的抗拒,而文明常常是始终在前进的。文化与传统有关,它是特殊的,而文明与未来有关,它是普遍的。把文化和文明略加区分,我们就不需要对全球化、普遍化、同质化、现代化那么紧张,一定要较长论短的话,我们更需要比较的是文明的高低。只有思考如何保持我们的文化,坦率和诚实地承认我们的文化困境,才能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的文化绵延发展,而文明与文化也可以在全球与地方的结构中和谐发展。

延伸阅读:其他优秀素材两篇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财富与精神并非简单对立

大家现在有一种普遍的精神焦虑,典型的一个现象是,财富已经增加了很多,但许多人依然感到生活并不开心。道德水准普遍下降,让大家着急上火,这恐怕是一个原因。

以前中国过年的时候,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贺词,叫做“恭贺新禧”,相当于国外的“HappyNewYear”。但后来连一些国内最重要的媒体也只说“恭喜发财”,不说“恭贺新禧”了。把财富当成最重要的价值向大家推广,也难怪很多人会出现急功近利、拜金主义的倾向。这里的大背景是全世界的物质主义潮流,不单

是中国的问题,但我们的一个危机是文化自信心的流失和瓦解。西方的宗教多多少少起一点作用,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道德资源太少,利欲之心很容易突破道德底线,精神建设方面的工作可能要更困难一些。

针对这种情况,有人主张重建国学,但不少地方的国学热不过是一种商业开发,穿上大袍子,弄神弄鬼的那种,或者是让娃娃们摇头晃脑地念经。这种东西到底是“精神”还是“财富”?我很怀疑。广泛流传的一个说法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如果我们翻译一下,也可以叫做“精神搭台,肉体唱戏”。似乎没有人指出这是多么的荒谬。

但我也想说:财富和精神的二元对立,只有在非常特定的情况下才成立;稍微放开一点来看,这样的对立和并置其实不存在。因为精神不是不食烟火,不是神话,一定是关切财富、利益、衣食住行的,其区别不过是,“精神”是谋大范围的“利”,比如谋天下之利,谋群体之利,谋他人之利。当一个人不光是自己有饭吃,也能让他父母吃一口,让他儿女吃一口,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已经有一点精神了——已经有最低限度的道德了。当然,具有更大精神境界的人,无非是利益覆盖的范围更大一些,比如关切国家,关切人类,甚至关切人类以外的所有生命,像作家蒋子丹老师那样,把福利范围划到动物那里去了——她说她是动物界的代表。

另一方面,哪怕是财迷心窍的恶棍和人渣,也未见得完全没有精神。不妨做一个试验:给10元钱或100元钱,让他磕个头,这恐怕很难。但如果是给1万元钱,这个磕头的概率就会大大地增加。为什么不愿意为10元钱、100元钱下跪磕头?这就是尊严在起作用。对于很多人来说,钱是重要的,但尊严不是完全不值钱的。这种心理障碍就是一种精神。还有更多的人,追逐利益到了一定的程度,会把利益的概念逐步扩大,比如把健康作为财富的一部分,把快乐作为财富的一部分,把尊严作为财富的一部分,甚至把成就感、创造性、理想价值也作为财富的一部分。在这个时候,他就从一个我们理解中的纲领的财富主义者,悄然变化成了一个最低纲领的精神主义者。

所以我觉得,说财富和精神简单对立,会掩盖生活中的很多真相。我们需要把这个关系看得复杂一点,看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

最近这些年,我观察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中国现在的家庭观念好像开始增强了,“春运”就是一个例证。以前我们也过春节,也有团圆一说,但好像没有现在这样要死要活地哭着喊着非得团聚不可,造成全国交通的高度紧张。与这一现象相关,很多征婚节目里面,少男少女高调主张孝敬父母的多了。上世纪80年代的征婚广告,大多是高调标榜自己爱好文学或者哲学,要是出现在现在,会让人觉得特傻冒。但高调孝敬父母,也许是另一种形式的精神回暖。

事情正在发生变化,当更多的人重视家庭、健康、尊严、快乐等等的时候,精神建设会获得更多的内在驱动力。如果遇上灾难和危机——这几乎也是难免的,人们更会渴求道德、理想,以及英雄和圣人。所以,近期来看我不乐观,长远来说我也不悲观。我觉得财富和精神都是人性、人道的应有之义,至于它如何变化和重组,如何产生一些新的社会形态和心理形态,则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另说的。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你吃的是什么

倘要去追问:人是什么?说不定会遭到白眼和奚落:“你不是人吗?”实际上,我们大体上都能对“什么是人”这一问题给出自己的回答。尽管不无片面,尽管自作聪明,尽管肤浅平庸,但总能通过自己的思维和认知,瞬间组织几个文字,来陈述“人”的定义。于是,我们表面上对“人”非常了解,因为“推己及人”,因为“人间万象”,因为“达尔文的进化论”,也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似乎都能成为“人学”的专家。

其实,“人上一百,五颜六色”。人的个体差异不容小觑。外表上有“高矮胖瘦、黑白美丑”,内心里有“真善美、假丑恶”,在性格、爱好及能力方面,更是千差万别。所以要真正把“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