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_4.doc
浅析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浅析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所谓群众文化,就是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文化以及娱乐活动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一种文化形式。
群众文化以充实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目的,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在新形势下,一些弊端也在群众文化中显现出来。
为了使群众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群众文化工作者要从解决群众文化中存在的弊端着手,为群众带来更多积极向上的影响。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情况,以供参阅。
标签:新形势;群众文化;建设;发展引言群众文化工作是以“以人为本、以德宏艺”为基本原则,将群众的参与性以及艺术享受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多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来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达到享受快乐为目的。
群众文化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通过自主参与来体现文化活动的价值,展现了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不断的深化和延续。
它的开展即不会受到时间因素限制,也不会受到空间因素的限制,在不同地域都可以开展,充分体现文化的灵活性。
在传承的过程中,群众文化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形态成熟的一种文化活动形式,这也是人们价值观逐渐改变的必然选择。
1 加强群众文化宣传,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当我国相关部门的活动举行吸引到了群众参加时,还需要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只有不断对群众文化建设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进行提升才能够保证人民群众得到范围更广、更具有价值的服务。
对于群众文化建设来说,一方面需要保证群众在参加活动时要能够达到学习、活动的目的,此过程中需要相应工作人员要具有良好的工作素养,能够及时有效的为群众提供帮助,进而实现群众文化建设的加强。
另外一方面,在进行活动的举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耐心的帮助群众进行学习、参观,真正实现群众文化建设的加强。
2 丰富群众文化的内容与形式群众文化的单一性、乏味性、无变动性是导致普通群众不喜欢参与本地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原因,因为单一的群众文化根本无法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怎样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怎样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怎样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文库喔。
本文目录:1、如何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3、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4、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怎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5、如何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
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作的主体,文化创新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吸取营养。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政府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政府要切实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管办分离。
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在深化文化单位内部人事改革、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更好地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舞蹈赏析论文 浅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相信民间舞蹈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无论是大众熟悉的春晚,还是各种晚会、比赛等,可以说,中国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民间舞蹈。
罗雄岩教授在《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曾经提到:“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在这个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聚居、杂居、交错居住的情况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民族一词习惯上多指少数民族。
”因此,民族舞蹈也常指的是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
一、民间舞蹈的现状和特征近几年来,不论是在各类大型舞蹈比赛还是全国舞蹈汇演中,都涌现出许多题材多样、形式繁多的舞蹈作品,其中也有较为成熟的民族民间舞,它们以其新颖的视角、全新的编排、深厚的韵味、浓郁的民族舞风,通过重新审视、深入挖掘本民族文化内核形成的佳作,如《酥油飘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行者》、《邵多丽》《红河谷•序》等等。
同时,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也已突破了传统思维模式,在其原有艺术形式上进行再创造,既是对某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更是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弘扬。
在纷繁多变,多姿多彩的舞蹈中,民族民间舞蹈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特征:1)传承性。
人类舞蹈文化经久不衰,其奥妙就在于保存了人类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质。
无论经历过多少次历史的变迁与民族融合,民间舞蹈始终是民间文化的载体,这个特性体现在各个历史阶段。
2)群众性。
民间舞蹈产生于民间,是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它风格鲜明,韵律优雅,朴实无华,饱含真情实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劳动和生活,是传统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3)自娱性。
民间舞蹈的突出特点是自娱性。
它源于人们的“本能冲动”和“自我表现”意识,将精神上的自由看作是核心,在舞者愉悦、观者快慰的艺术交流中,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4)民族性。
这是民族民间舞蹈最为重要的一个特性。
从文化审美的角度来讲,民族性,首先体现在民族的内容和民族的文化精神上,其中包括民族的文化审美心理、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的性格、气质特征等等。
探究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
探究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创造并传承下来的非物质财富,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日等方面的文化表现形式。
而群众文化则是指在社会群体中广泛流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包括民间艺术、庆典活动、民间习俗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当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的融合和传承也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1. 传承文化传统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其包含的歌舞、戏曲、传统技艺等作为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而通过与群众文化的融合,非遗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使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从而实现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弘扬。
2. 丰富民众精神生活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不仅可以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还可以激发民众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通过参与传统文化的活动和体验,民众更加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3. 促进文化创新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可以促进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传统文化在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中,可以产生出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从而丰富当代文化的内涵和形式。
二、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现状1. 改变传统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戏曲演出融入了更多的时尚元素,传统的技艺也通过设计创新,更好地迎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
2. 文化节庆活动越来越多的地方在日常的节庆活动中,加入了非遗文化的元素。
在春节庆祝活动中,城市、乡村的非遗文化展演成为重要的节目,吸引了众多民众的参与和观赏。
3. 文化产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也催生了文化产业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非遗文化项目得到了商业化的支持,在市场中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链。
1. 传承人才短缺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有一批经验丰富的传承人来继续传播。
但是当前,传承人才短缺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 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摘要:如今,只要稍稍关注一下,就可以发现:各地以民俗文化为主体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十分活跃,进一步说,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有,并世代相传的生活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代代相传的那些生活习惯和文化现象,它们最初的起源,也许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典故或历史契机,但人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生活和精神上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一种规范的生活习俗,即群体生活中约定成俗的行为习惯和文化模式如今,只要稍稍关注一下,就可以发现:各地以民俗文化为主体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十分活跃。
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为广大群众所熟知,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以及强烈的亲切感和可参与性。
它能最大程度地体现喜庆热烈的气氛和欢乐祥和的氛围,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所谓“民俗”,一般解释为民间(民众)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进一步说,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有,并世代相传的生活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代代相传的那些生活习惯和文化现象。
它是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精神世界的象征。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与其他一些文化现象所不同的是,它是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创造结晶,它是一定的社会群体为应对生存环境、维系人际关系,满足精神需要,不断丰富和积累起来的社会文化产物,它往往纯朴而感性、神圣而热烈,并为广大民众所接受。
人们常说:“积久成习,约定成俗”,一旦成为习俗,这一社会群体内的所有成员都会把它当成一种群体生活的模式。
例如春节、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全体民众、不论年女老纪,富贵贫贱,都在这一天过年。
同样;正月十五闹元宵,端午时节赛龙舟,中秋祈盼亲人团聚等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文化。
它们最初的起源,也许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典故或历史契机,但人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生活和精神上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一种规范的生活习俗,即群体生活中约定成俗的行为习惯和文化模式。
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的功能、作用与发展
民俗文化是群 众文化的一种沉 淀 , 随着群众文化 的发 且伴 民俗 文化是依 附人 民的生活 、 习惯 、 情感与信 仰而产 生的 展而发展。( ) 众文化的不 断创新 , 一些为大众所 接受的 一 群 让 种文化 . 它具有历史 性、 传承性和大 众性等特点 。 如我 国的春 文化 自然变成 。 昨天 ” 的民俗文化 。社会 在不断发展 。 而群 众文 节、 腊八节 、 中秋节 、 阳节 、 重 二月二等 。 群众文化则是人们职 业 化是一定的社会生 活的反映 ,是一代甚 至几代人通过继承 、 改 外, 自我参 与、 自我娱 乐 、 自我开发 的社会性 文化 , 显然 它也 具 造、 创新 、 积累发展起 来的。在这个过程 中 , 必然有新 的文化元 有集体性特点[] 1 。从历史发展看 , 民俗文化可 以被视 为群众 文 素加入 , 也有 旧的文 化元素 的祛 除 . 这使得 群众文 化在 内容 和 化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沉淀 下来 的一种文化 , 同时群众文化也 包 形 式上不断得到创新 。 如舞 龙舞狮等文化在思想上 由传统 的祛 含 民俗文化 . 由此可见他们有 着天然 的联 系, 即你 中有我 . 中 我 邪驱恶 、 祭祀神灵转 变为今天的表达丰收喜 悦、 预祝吉祥 , 又如 有你。 首先 , 他们 两者 的创造者和需 求者 都是人民大众 . 而且都 端午 节 , 在我 国和韩 国其表 现内容 就有很 大区别 . 这都是 民俗 是 非物 质文化 。 都呈现 出一定 的区域或 民族特色 。 其次 , 民俗 文 文化被 不断创新的结 果。( ) 二 民俗文化具有 一定的时代性 , 随 化和群 众文化有着相同 的社会 功能 ,他们都通过 文化活动 。 能 着群众 文化 的发展 .民俗 文化不可避免 受到其 影响甚至限 制, 增强群体 的凝聚力 . 形成共 同的价值 观和 民族心理 与感情。最 这使 得部 分 民俗 文化 会消 失 , 的 民俗 文化 会呈现 【】 新 3。本质 后, 就表现 形式而言 , 民俗文化是群 众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 群 上, 文化是 由社 会经 济基础 所决定 的 , 生产力 的某种社 会反 是 众文化开展过程 中. 离不开对 当地 文化资源 、 民俗 资源的利 用。 映。虽 则经济基础 的变化 . 有些会被保 留. 有些 会消失 . 有些会 因此 , 发展群众 文化 . 一定要 发展 与群众文化 密切相 关的 民 就 新生 。 是历史的必然 。如我国的古诗 、 这 词等尽 管保 留 , 生命 但 俗文化 资源 , 在传承民族文化 的同时 , 创造新 的群众 文化。 力大大被削 弱, 些群 众文化 . 民间文学 、 某 如 山歌 、 烹饪 、 武术 、
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意义
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意义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意义一、引言民族民间音乐是指那些由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流传并不断发展的音乐形式。
这些音乐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风格和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音乐的冲击,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探讨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意义1.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文化价值。
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音乐,有助于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在现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交融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保护和弘扬民族民间音乐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也具有重要意义。
2.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音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有助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此外,通过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促进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民族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是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增进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此外,通过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还可以推动中华文化的“走出去”战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4.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民族民间音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是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和欣赏民族民间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此外,通过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还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
三、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途径和方法1.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家庭是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重要场所,家长应该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等方式将民族民间音乐传授给孩子。
传承民族民间艺术在发展群众文化中的作用
传承民族民间艺术在发展群众文化中的作用民族民间艺术是每个民族文化传承的宝贵财富,它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生活和价值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更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在发展群众文化中,传承民族民间艺术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在激发民族自豪感、传播民族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承民族民间艺术有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
民族民间艺术是每个民族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它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底蕴。
通过传承民族民间艺术,可以激发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民族文化受到了来自外部文化的冲击,传承民族民间艺术能够帮助人们坚定自己的文化认同,树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骄傲感,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传承民族民间艺术有利于传播民族文化。
民族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是一种鲜活的、富有感染力的文化形式。
通过传承民族民间艺术,可以将民族文化传播得更加广泛和深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
传承民族民间艺术也有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存与互鉴,为构建一个更加充满活力和多元化的社会做出贡献。
传承民族民间艺术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民族民间艺术是一种具有强烈社会性的艺术形式,它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生活、情感的理解和表达,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传承民族民间艺术,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增进民众之间的情感认同和社会凝聚力。
传承民族民间艺术也有利于传承和弘扬社会正能量,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家国情怀,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传承民族民间艺术有利于培养民众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民族民间艺术以其鲜活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审美风格,能够满足人们对艺术美的追求和享受。
群众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概述:群众文化活动是指由普通百姓参与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活动,旨在满足群众对于文化艺术的需求,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
群众文化活动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创造、传承和交流方式,不仅能够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也起到了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作用。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得到了日益重视和推崇。
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间艺术,如曲艺、民间音乐、舞蹈等。
在现代社会,群众文化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不仅有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还有各种新兴的文化活动,如戏剧表演、音乐会、文化节、艺术展览等。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类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和现代的文化活动。
1. 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曲艺、民间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
这些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代表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独特文化。
2. 现代的文化活动现代的文化活动是指在现代社会中涌现出的各种新兴文化形式,包括戏剧表演、音乐会、文化节、艺术展览等。
这些活动通过现代的舞台表演、音乐演奏、视觉展示等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和享受。
三、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群众文化活动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群众文化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了人们对美的需求。
人们可以通过参观艺术展览、观看戏剧表演、欣赏音乐演奏等方式,感受到美的力量,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 弘扬民族文化群众文化活动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同时,现代的文化活动也注重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和表演,让人们体验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
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
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今天给各位分享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民俗传统的传承与保护应如何进行?2、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传承?3、传统民俗文化该如何传承4、在现代社会中,怎样传承中国的传统节日5、如何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习俗6、如何传承民俗文化民俗传统的传承与保护应如何进行?一是政府主导,各种社会团体参与。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政府、社会团体的共同努力。
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组织“非遗”普查等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性。
各种社会团体则要扛起保护的大旗,通过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开展民间艺术交流等活动,唤起广大民众的保护意识和参与热情,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活跃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传统文化的传递者。
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曾指出:“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或团体,要予以尊重、善待,给予稳定的经济资助,鼓励他们发展民间艺术,培养、造就传统艺术的特色人才。
二是发挥市场作用,防止过度商业开发。
针对“非遗”保护中资金短缺等问题,可以借助市场的力量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仅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资金基础和运营平台,还能促成传统的文化瑰宝转化为时下的文化产品,从而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当然,市场开发是一种有区分、有限度的开发,开发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人文蕴涵、传统特质的挖掘和保护,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屈从市场需求,单纯地追求经济价值、规模效应。
三是应时创新,重在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贴近时代、应时创新,融入时代的文化元素,更好地契合人们的审美情趣,从而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当然,进行创新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衍变趋势一脉相承,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和养分,最大限度地保持、还原、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特质,让传统文化奇葩重放异彩。
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大多数人们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开始追求精神与文化层面的需求。
因此,社会需要大力发展文化建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而传统的中华文化具有深刻的内涵与悠久的历史,是国家的瑰宝和精神的基石,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出现在教育的书本里,更加应该深入人民群众,让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中,增加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这对于增加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具有无比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基于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的价值意义与应用实践,进一步探讨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得到有效传承。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文化活动;传承引言:中华上下五千年,有的不仅仅是优秀的历史,更加具有深刻的文化与精神。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对中华珍贵的文化的理解往往并不深入。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文化的传承,都必须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基础上,得到群众的认可,社会才能发展,民族才有希望。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悠久历史中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宝贵财富,因此,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加应该回归到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中,让群众在学习与传承中找到共鸣,激发人们自觉弘扬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意识。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广泛深入群众文化活动中去,不断提高人民大众的道德修养和文化水平,营造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群众文化活动的价值与意义(一)提升群众社会道德素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各阶层对于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有了更加严格的标准,人们必须主动提高自身修养,自觉学习文化内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抓住生存的机会。
与此同时,社会也要同时发力,通过加强文化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自觉学习优秀文化的机会。
人们接收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将会激发其自觉学习的渴望,对提高人们学习意识以及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刍议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
刍议传承民族民问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
马 泽 玉
( 重 庆 市 石 柱 土 家族 自治县 文 化 馆 。重 庆 石 柱 4 0 9 1 0 0)
摘要 :中华 ̄ - F  ̄q - 年 ,历史赋予时代以重任 ,群众在记 录历史的同时也传承 了深厚的社会文化。在传统 文化底 蕴做基础 的前提条件下 .民族 民间民俗文化艺
( 一) 传承民族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为发 展群众文化提供 了重要途径。
间存在继承关系
群众文化发展到 了今天 , 其中的历史 继 承性 已经显露无疑 , 群众文化虽然具有很 强 的独立性 , 但是 由于它受一定经济条件的制 约 ,并 不会跟 随 旧的经济调 价 的消失而 消 亡,一些精华的部分得 以保 留下来 ,在面对
展 的节奏 ,人类文明也不断走向繁荣 昌盛。
( 二) 群众文化只有在传承民族 民间民
俗文化艺术基础上才能得 到创新 发展 群众 文化 的 内在 动力无 疑就 是 是
个 时代存 在 的群 众文化 是一 定时 期
人民社会 生活的反应 , 历代人 民经过对文化
的保 留与创 新对社 会的发展 产生 了重要 影
统文化的一种传递 ,为群众文化 的发展开辟 了重要途径。经过历史积淀流传下来 的民族 民间民俗文 化艺术 是 中国人 民辛 勤劳 动 的
支持下得到健康 发展。 2 . 民族 民间 民俗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地方 经济的发展
结晶 , 是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世界文化做 出贡
献 的见证 ,同样是 中华 民俗历史 文化 的见
活。
是 ,群众 文化来源于群众本身 , 反应 了群众 的愿 望和 意志 ,在群众 文化薪 火相传 的今
中华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渗透及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渗透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出中华文明。
群众文化可以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多元化的思想保障,可以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也是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群众文化活动在联系群众的过程中,要明确责任,注重传播发展社会性文化。
群众文化的开展要考虑到如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要突出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
群众文化活动中渗透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要明确路径,注重方法的选择。
标签:中华传统文化;群众文化活动;渗透及传承群众文化体现出群众性的特点,其内容与形式贴近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其表现形式也是受到了基层群众的认可,对于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渗透及传承,不仅可以丰富群众文化节活动的内容,还可以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多方面的价值。
1.群众文化活动中渗透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1.1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经济水平的拉动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文化上的软实力。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体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及传承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内容,还可以提升群众的审美层次与文化素养,群众用于文化消费的主动性会受到激发,文化市场也会因此得以有效发展。
对于地方发展来说,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推广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会得以同步提高,进而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1.2可以引导文化的发展我国的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在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民族文化也在同步发展。
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
群众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群众文化可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中华传统文化会对群众文化产生影响。
二者的融合,可以丰富群众文化的内涵。
群众文化渗透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活动形式也会变得多样化,还可以缓解群众的工作、生活压力,为群众文化生活搭建了交流平台,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主流文化的持续发展。
民间文化资料
民间文化民间文化,又称民俗文化,是指在人民群众生活中形成并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
它包含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风俗、民间艺术、民间信仰等内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承载着人们对生活、情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认知和表达。
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极具代表性和表现力的一部分。
在我国,民间艺术包括了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书法绘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源远流长,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对生活情感、价值追求的表达。
民间习俗民间习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行为规范和社会风俗。
这些习俗通常蕴含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如婚礼习俗、节日庆祝、祈福活动等。
通过遵循和传承这些习俗,人们弘扬和传承着民间文化的精髓,保持着社会文明的连续性。
民间信仰民间信仰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宇宙、自然、生命等问题的理解和态度。
各种宗教、精神信仰体系在民间信仰中得到了扎根和发展,如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等。
民间信仰体现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渴望和探究,是民间文化的一面重要镜像。
民间口耳相传民间口耳相传是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没有文字载体的年代,人们通过口头或音乐等方式将文化传承下来,如口头文学、歌谣、谚语等。
这种方式保证了文化的有机传承,同时也让文化内容更加贴近民众生活,具有强烈的群众性和亲和力。
民间文化的现代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环境的变迁,民间文化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保护和传承好民间文化,激发其在现代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课题。
只有将民间文化与当代生活、社会需求相结合,让其焕发新的光彩,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活力与传承。
在当今社会,弘扬和传承民间文化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任务。
民间文化不仅仅是过去的遗产,更是我们当代人民传承和发展的宝贵财富。
通过不断地认识、理解和传播民间文化,我们能更好地认清自己的文化根基,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民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应用与传承
民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应用与传承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加速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
民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在当今社会中得以保留和发扬光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民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应用与传承。
一、民俗文化的概念和特点民俗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与民间生活密切相关的非正式文化形态。
它包括民间艺术、民间信仰、民间习俗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和多层次的概念。
民俗文化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
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的民俗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
2、具有群众性和多样性。
民俗文化是广泛流传于人民中的文化,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3、具有民间性和生活性。
民俗文化是民间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文化形态。
4、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
民俗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长期演进过程中的历史文化。
二、民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应用1、在文化传统的继承中,民俗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习俗,如腰鼓、秧歌、民间婚礼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民俗文化在社会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民俗文化中既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和行为准则,也包括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宗教体系等。
它既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个体和塑造人格的重要手段。
3、民俗文化对于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日和习俗如中秋节、春节、端午节等,成为了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
通过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挖掘深度特色文化,可以持续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
三、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1、学校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应该注重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和普及,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并接触到民俗文化。
2、社区活动。
社区是民俗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因此,社区应该鼓励和支持一些与民俗文化相关的特色活动。
3、家庭教育。
由于民俗文化是源于家庭的文化,所以家庭教育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中也非常关键。
中国民俗文化的论文
中国民俗文化的论文中国民俗文化的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有着延续5000年文明的古国,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中国民俗文化的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发展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各种要素不断前进,然而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之中,并不是只有科技性的现代文化具有价值,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民俗文化同样具有较高的地位,社会的优质文化应当是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为了保证我国的群众文化获得较好的发展,我国的文化部门逐渐加强对民间的民俗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力度,通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俗文化,来提升我国的文化建设水平,本文根据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了解情况,对其发展群众文化的所发挥的价值进行分析。
关键词:民间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文化艺术只有属于民族的文化才是属于世界的文化,将文化推向世界才能保证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传承下去,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环节之中,一些原本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逐渐被新兴文化淘汰,在文化竞争市场,传统的民俗文化并不占优势,无论是年轻人还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都对具有现代技术外衣的现代文化更感兴趣,而很多民俗文化受到了影响,甚至难以传承下去,而我国的群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俗文化是不应被抛弃的,因此本文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价值以及传承方式进行分析。
1传承民俗文化的必要性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
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
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
中国传统民俗与民间文化
中国传统民俗与民间文化民俗和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源远流长的民间传统,承载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这些传统元素在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对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传统民俗与民间文化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一、中国传统民俗的特点中国传统民俗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节日庆典、婚嫁葬礼、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
首先,中国传统民俗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因为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表现出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产生了许多各具魅力的节日和庆典活动。
其次,中国传统民俗具有历史悠久的特点。
例如,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最后,中国传统民俗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它们传承自民间,反映了百姓的智慧和生活方式,充满了朴实和亲切的氛围。
二、中国传统民俗的代表性节日1. 春节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中国农历的年初一。
春节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人们会走亲访友,互道新春祝福。
传统的庆祝方式包括贴红对联、放鞭炮、舞狮子、舞龙灯等活动。
此外,春节还有丰富多样的吃食文化,例如吃年夜饭、包饺子、煮元宵等。
春节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美好的希望。
2.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扫墓节日,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前后。
人们会前往祖坟、墓地献上鲜花、祭品,祭拜祖先。
此外,清明节还有一项传统活动叫做踏青,人们会在春天的大自然中郊游、野炊,欣赏美丽的自然风景。
3. 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该节日有着丰富多样的庆祝方式,最有名的就是划龙舟和吃粽子。
人们会参加龙舟赛,欣赏划龙舟的壮观场面,并品尝美味的粽子。
4.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通常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
这是一个月圆之夜,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赏桂花,同时也是家人团聚的时刻。
中秋节是对家庭和团圆的祝福,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传承与保护民间艺术论文-民间艺术论文-艺术论文
传承与保护民间艺术论文-民间艺术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存在的一些问题1.人民群众在认识民族民间文化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由于贵州的地理条件和人民的思想,民族民间艺术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并加速消亡,许多地方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同时在对其传承和保护上缺乏相应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没有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和规划,许多民族民间文化遭到了破坏和流失。
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意识非常淡薄,这样的思想和意识有待普及和提高。
2.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流失极为严重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浓郁淳朴,民族民间文化和民族民间艺术博大精深,海纳百川。
侗族的建筑艺术,剪纸,服饰和歌舞等丰富神秘,彝族火把节原始而气势磅礴。
但是随着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来临和不断冲击,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起来了,却使原本淳厚的民族民间文化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外来文化的入侵,许多极富地方特色的本地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比如极富特色的侗族建筑濒临灭绝,侗族歌舞,刺绣等等无形文化艺术流失极其严重。
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由于传承人的素质不高,使得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丢失现象,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出现了不完整性,甚至有些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状况,这加重了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流失。
3.民族民间艺术的宣传力度不够贵州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底蕴。
我们认为,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宣传。
这种无形的资产是一种潜在的有着巨大的价值,从目前的宣传状况来看,贵州的宣传还不到位,外边的很多人都只知道贵州有个黄果树瀑布和威宁的草海,而对于黔东南黎平的肇兴侗寨,从江的高增鼓楼,镇远的中国文化名城和六枝的梭嘎村寨等却很少有人知道。
4.民族民间文化资金的投入应得到政府的扶持贵州作为一个拥有许多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民族省份,其民族民间文化极为众多,但是由于政府的不重视,长期以来在资金的投入上相对其他产业而言比较少,这使得许多优秀而不可再造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品因国家的文物部门没有足够的收购经济,被许多国外的旅客以很低廉的价格买走。
传承民族民间艺术在发展群众文化中的作用
传承民族民间艺术在发展群众文化中的作用民族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源自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的需要,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传承民族民间艺术在发展群众文化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它不仅是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独特性和多样性的重要方式,更是激发和培养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传承民族民间艺术的意义、作用和挑战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传承民族民间艺术的意义1. 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内涵。
而传统文化是整个国家文化的基因,是民族精神和国家意志的根基。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延续,更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对民族生存智慧和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
民族民间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国家文化基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2. 促进国家和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民间艺术是传统文化中最具鲜明地方特色和传统气息的代表,它通过艺术表现形式,展现着当地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是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独特魅力的具体体现。
传承民族民间艺术对于促进国家和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才能更好地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也才能更好地推动国家和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3. 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民族民间艺术是人民群众的艺术,它不仅是普通百姓对生活的诗意表达,更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在现代社会,传承民族民间艺术可以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让更多的人热爱自己的文化传统、珍惜自己的艺术传统,培养起文化自信心。
文化自信心的培养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和创新,是推动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发展。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和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社会文明的记忆与传承,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独特标志和文化符号。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有着现实的文化价值。
如何将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成为了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传承传统文化,首先是对历史的回顾和珍视。
无论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传统戏曲、民间艺术或是书画等文化,它们都源远流长,积淀了千百年的艺术传统,是中国文明所创造的重要历程和结果。
传承文化就是要将这些历史沉淀的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代。
其次,传承传统文化也是对自己独特文化特点的保护和传承。
当今全球化趋势的深入,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已成为国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尊的重要体现。
只有坚持文化转型和创新,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最后,传承传统文化还要对现代生活的发展作出更好的贡献。
传统文化是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所热衷的游戏、体育、社交和各种文化休闲娱乐,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陶冶和渗透。
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传承文化有多种多样的方式。
下面列出一些有效的传承方式:1、建立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对于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应该积极建立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着重保护文化遗产,对传承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发扬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从音乐、戏曲、书法、绘画、民族体育、武术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发掘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宣传好传统文化,可以让广大民众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度和文化的内涵。
3、加强文化敦煌和文化展览。
每年都会有一些文化展览会、文化节、音乐会等大型展览,吸引了很多群众参观,其中不乏很多表现民族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展览项目。
这些活动的举办对于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4、开展文化带花旗场活动。
文化带花旗场活动是目前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人们越来越广泛的接受各种高科技和电子信息技术,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高速化、信息化生活的同时,却总觉得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变少了。
人们在闲暇时更依赖于电子产品带来的快乐,甚至连人扣人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进行,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下面本文根据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群众文化进行讨论。
关键词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群众文化
1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
1前者为后者指明了方向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而传承该类文化自然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概念层面来说,是基于政治观念以及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累积。
历史告诉我们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诞生于本民族的祖先,其传承虽然落后于社会的更迭,但因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性以及地域特性,所以这是社会发展最好的记载。
这与群众文化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更迎合了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
综上,我们可以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理解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群众文化,例如唐诗、宋词、元曲、秦代的律法等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许多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也有部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在内容以及形式方面得到了新的發展。
某位哲人曾说,“存在即是合理”,那些传承至今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内心的价值观,哪怕在现代文化的摧残之下,这类文化也在影响着群众文化的发展。
因此传承此类文化,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后者只有在前者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创新
“创新”是进一步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动力,发展群众文化只有在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人民无不面临着外来文化的侵袭,在这个动荡的环境中传承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面对文化混乱交织的大环境,我们需要重视群众文化的创新性,既需要弘扬与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又需要落实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工作原则。
要根据时代的特色,促进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之间的融合。
2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是群众文化的繁荣和昌盛的重要途径
1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核心内容
文化活动在群众文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地位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上,更能深刻的反应在社会精神文化上,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要求文化活动不断的发展中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让群众文化拥有较深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化领域的时代进步,推动现代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2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需要群众文化的广泛支持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是群众文化不断积累和融合的过程,是在群众文化的基础上得以孕育、发展,然后进行不断的传承的,比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大型的文化节日,再如各地的剪纸艺术、刺绣、雕塑艺术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结等手工艺术,还有京剧、豫剧、黄梅戏等民间戏剧。
这些民间民俗文化艺术需要群众文化的广泛支持才能得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并且通过固有的形式传承下来。
总之,我国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具有自成体系的特点,不仅展现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传承,更进一步推进了我国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经济文化生活的进步,并且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建设起了推动作用。
所以群众文化的繁荣和昌盛离不开对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只有不断的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才能丰富当前的群众文化,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群众文化之间的矛盾,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3群众文化发展的动力是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不断创新
创新是根据现有的思维模式和资源条件,利用现有的知识成果,提出别于现有的思路和见解的思维模式,旨在利用提出的新观点,改善原有的事物或者思想,并能够解决社会需求的问题,获得比目前更高效益的行为。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创新是指在尊重传统民间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以现代知识和现代化技术为依托,结合传统文化的艺术特点和现代化的技术特征,进行融合创新,使民间民俗文化不断革新。
1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创新必须兼顾期独特性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自身的独特性。
要尊重历史事实,在创新的过程中不能分割历史,不能全盘否定,要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的进行去伪求真,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的推陈出新。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创新在尊重其自身独特性同时,要根据现有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适应进行创新,这种创新方式不仅能够促进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而且能够丰富群众文化,提高群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
2创新的过中要紧扣生活
艺术来源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是连接群众文化与群众生活的桥梁。
艺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群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经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相互影响,不断的用新内容代替旧内容,在保有原有的文化素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融合以及淘汰,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内容更加新颖,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贴近生活,将文化的内涵融入融入到生活中,比如在28年的奥运会上,把书法艺术融入到生活中,不仅体现了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统,更加融合了西方奥运会精神,在创新中把书法艺术走向了世界,让世界更多的国家和民族,体会拥有5年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使我国的文化不断走向世界,因此在创新过程中紧扣生活,使民间民
俗文化艺术的发展得到不断的走向世界,不断的实现其历史价值。
所以民间民俗文化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3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群众文化是在不断的积累和继承中形成的,群众文化孕育了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了群众文化,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素材,只有不断的继承和发展民间民俗文化,才能使群众文化深入到民心,提高群众文化的亲民度,让群众文化更贴近生活。
4结束语
总的来说,传承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对当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我们要把这些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当代社会人们对文化的信需求,并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把新型的文化色彩应用其中,使文化的多元化得以更好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