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诊疗指南最新

合集下载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最新)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最新)

第五节热性惊厥【ICD—10编码】 R 56.0【定义】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3个月至6岁).惊厥大多在发热性疾病初期,70%的热性惊厥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少数伴发于中耳炎、胃肠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初期。

惊厥多于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

【病因】高热引起惊厥的机制可能与下面3个因素有关:1。

发热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使脑细胞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的敏感度增高.2。

发热可使神经元代谢率增高,耗氧量增高,糖代谢增高,使脑细胞功能紊乱,导致异常放电,引起惊厥。

3。

发热惊厥有特异性遗传倾向,为单一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子代为杂合子,可遗传。

【诊断要点】1. 症状与体征:热性惊厥分为单纯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

(1)单纯型热性惊厥:约占热性惊厥80%.①初次发作在6个月至3岁之间,末次发作多数不超过4岁;②大多数惊厥发生在38。

5℃以上、在高热24小时内;③同一热程中仅发作1次;④惊厥发作形式主要为全身性发作;⑤发作每次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很少超过10分钟;⑥发作后意识较快恢复,发作后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⑦惊厥发作10天后脑电图无异常。

⑧总发作次数不超过5次.(2)复杂型热性惊厥:约占热性惊厥20%。

①可见于任何年龄;②38℃以下也可发作;③同一热程中可发作2次或以上;④惊厥发作较长,可达15分钟以上;⑤发作形式可为全身性,也可为局限性;⑥发作后神经系统可遗留不同程度异常体征;⑦总发作次数大于5次.(3)简单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明确诊断前,需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若有热性惊厥史更支持本病诊断.2。

辅助检查(1)常规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尿液分析,快速C反应蛋白(CRP)、心电图、胸片等(2)临床需排除电解质紊乱、代谢紊乱,可行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血生化、血糖、血氨、血乳酸、微量元素、遗传代谢病筛查(尿有机酸分析、血氨基酸分析、酰基肉碱等)检查.(3)疑似颅内感染者应作脑脊液、病原学、脑电图、头颅CT或MRI、经颅多普勒等方面检查。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最新)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最新)

欢迎阅读第五节 热性惊厥【ICD-10编码】 R 56.0【定义】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3个月至6岁)。

惊厥大多在发热性疾病初期,70%的热性惊厥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少数伴发于中耳炎、胃肠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初期。

惊厥多于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

【病因】超过过5局限性;⑥发作后神经系统可遗留不同程度异常体征;⑦总发作次数大于5次。

(3)简单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明确诊断前,需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若有热性惊厥史更支持本病诊断。

2.辅助检查(1)常规检查 血常规、大便常规、尿液分析,快速C 反应蛋白(CRP )、心电图、胸片等(2)临床需排除电解质紊乱、代谢紊乱,可行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血生化、血糖、血氨、血乳酸、微量元素、遗传代谢病筛查(尿有机酸分析、血氨基酸分析、酰基肉碱等)检查。

(3)疑似颅内感染者应作脑脊液、病原学、脑电图、头颅CT 或MRI 、经颅多普勒等方面检查。

(4)脑电图抽搐后及发热与抽搐停止10天后分别作脑电图检查,以对比协判预后。

【鉴别诊断】(1)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热性惊厥一般发生在发热的早期,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多于疾病极期出现惊厥,此外,在单次发热期间惊厥一般仅发作一次;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惊厥者,惊厥常反复发作,并常伴有淡漠、嗜睡等意识改变。

脑脊液检查及颅压测定对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

(2)急性传染病初期急性传染病初期,如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常在疾病初期发生惊厥,但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儿常有循环衰竭和意识障碍等全身中毒症状,惊厥也较严重,可反复发作。

及时取粪便化验可鉴别。

((分≥3(记录》和《疼痛评估及处理记录单》中。

评估结果应及时报告医生,疼痛评分在4分以上的,应在1h内报告医生,医生查看病人后,联系麻醉医生会诊。

未进行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的病人,如疼痛评分为0分,每72h评估一次并记录;疼痛评分1-3分,每24h评估一次并记录;疼痛评分4-6分,至少每8小时评估一次并记录;疼痛评分≥6分,至少每1小时再评估并记录。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概述】热性惊厥( Febrile Seizures, FS )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病因,儿童期患病率2%~5%,在小儿各类惊厥中占30%。

热性惊厥的发作与颅外发热性疾病中体温骤然升高有关, 70%以上的热性惊厥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初期。

目前热性惊厥的定义尚未完全统一,一般认为3个月~5岁的婴幼儿(常见发病年龄为6个月~3岁,高峰年龄为生后18个月,),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和代谢性疾病,既往无热惊厥史者,可诊断为FS。

大多数FS的临床经过及预后良好,大约30%~40%的患儿可出现FS复发,严重的FS(如热性惊厥持续状态)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导致脑组织水肿、海马硬化萎缩及神经元变性坏死等,与日后情感行为异常、学习困难、智能发育落后及颞叶癫痫等存在一定的联系。

每例FS患儿复发情况变化很大,取决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如反复感染高热)的相互作用。

大多研究认为FS复发的危险因素有:①有FS或癫痫家族史;②首次FS的年龄<18个月;③低热出现惊厥;④发热早期出现惊厥。

发生FS持续状态的危险因素包括:①首次FS年龄小;②首次FS为部分性发作;③有癫痫家族史。

如果首次FS持续时间长,FS复发往往持续时问也长。

部分FS患儿可能继发癫痫,尤其是具有以下危险因素者:①复杂性热性惊厥;②有癫痫家族史;③惊厥发作前已经有运动智能发育落后。

具有的危险因素越多,FS复发或继发癫痫的可能性越大。

【病史要点】1、发热初期(常在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升时突然出现的急性惊厥发作。

2、初发年龄、惊厥前后体温、惊厥发作形式、持续时间、一次热程中的惊厥次数及惊厥发作后表现。

3、复发者应询问复发次数、每次复发时的惊厥类型及持续时间。

4、是否伴有头痛、呕吐、持续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脑病症状。

5、伴随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出疹性疾病、中耳炎等)及全身情况。

6、有无围生期脑损伤、有无颅内感染及外伤史,有无智力、运动发育的障碍。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最新)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最新)

第五节热性惊厥【ICD-10编码】R56、0【定义】为小儿时期最常见得惊厥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3个月至6岁)。

惊厥大多在发热性疾病初期,70%得热性惊厥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少数伴发于中耳炎、胃肠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初期.惊厥多于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

【病因】高热引起惊厥得机制可能与下面3个因素有关:1、发热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使脑细胞对内外环境得各种刺激得敏感度增高。

2、发热可使神经元代谢率增高,耗氧量增高,糖代谢增高,使脑细胞功能紊乱,导致异常放电,引起惊厥。

3、发热惊厥有特异性遗传倾向,为单一基因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子代为杂合子,可遗传。

【诊断要点】1、症状与体征:热性惊厥分为单纯型热性惊厥与复杂型热性惊厥。

(1)单纯型热性惊厥:约占热性惊厥80%.①初次发作在6个月至3岁之间,末次发作多数不超过4岁;②大多数惊厥发生在38.5℃以上、在高热24小时内;③同一热程中仅发作1次;④惊厥发作形式主要为全身性发作;⑤发作每次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很少超过10分钟;⑥发作后意识较快恢复,发作后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⑦惊厥发作10天后脑电图无异常。

⑧总发作次数不超过5次。

(2)复杂型热性惊厥:约占热性惊厥20%。

①可见于任何年龄;②38℃以下也可发作;③同一热程中可发作2次或以上;④惊厥发作较长,可达15分钟以上;⑤发作形式可为全身性,也可为局限性;⑥发作后神经系统可遗留不同程度异常体征;⑦总发作次数大于5次。

(3)简单型热性惊厥与复杂型热性惊厥明确诊断前,需排除颅内感染与其她导致惊厥得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若有热性惊厥史更支持本病诊断。

2、辅助检查(1)常规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尿液分析,快速C反应蛋白(CRP)、心电图、胸片等(2)临床需排除电解质紊乱、代谢紊乱,可行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血生化、血糖、血氨、血乳酸、微量元素、遗传代谢病筛查(尿有机酸分析、血氨基酸分析、酰基肉碱等)检查。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概述】热性惊厥( Febrile Seizures, FS )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病因,儿童期患病率2%~5%,在小儿各类惊厥中占30%。

热性惊厥的发作与颅外发热性疾病中体温骤然升高有关,70%以上的热性惊厥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初期。

目前热性惊厥的定义尚未完全统一,一般认为3个月~5岁的婴幼儿(常见发病年龄为6个月~3岁,高峰年龄为生后18个月,),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和代谢性疾病,既往无热惊厥史者,可诊断为FS。

大多数FS的临床经过及预后良好,大约30%~40%的患儿可出现FS复发,严重的FS(如热性惊厥持续状态)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导致脑组织水肿、海马硬化萎缩及神经元变性坏死等,与日后情感行为异常、学习困难、智能发育落后及颞叶癫痫等存在一定的联系。

每例FS患儿复发情况变化很大,取决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如反复感染高热)的相互作用。

大多研究认为FS复发的危险因素有:①有FS或癫痫家族史;②首次FS的年龄<18个月;③低热出现惊厥;④发热早期出现惊厥。

发生FS持续状态的危险因素包括:①首次FS年龄小;②首次FS为部分复FS持续时间长,FS性发作;③有癫痫家族史。

如果首次.发往往持续时问也长。

部分FS患儿可能继发癫痫,尤其是具有以下危险因素者:①复杂性热性惊厥;②有癫痫家族史;③惊厥发作前已经有运动智能发育落后。

具有的危险因素越多,FS复发或继发癫痫的可能性越大。

【病史要点】1、发热初期(常在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升时突然出现的急性惊厥发作。

2、初发年龄、惊厥前后体温、惊厥发作形式、持续时间、一次热程中的惊厥次数及惊厥发作后表现。

3、复发者应询问复发次数、每次复发时的惊厥类型及持续时间。

4、是否伴有头痛、呕吐、持续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脑病症状。

5、伴随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出疹性疾病、中耳炎等)及全身情况。

6、有无围生期脑损伤、有无颅内感染及外伤史,有无智力、运动发育的障碍。

热性惊厥的诊治

热性惊厥的诊治

热性惊厥热性惊厥(febrile conuvulsions)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

发病年龄为3个月至6岁,高峰发病年龄为6个月至3岁。

5岁小儿约2%-3%有过有过热性惊厥历史。

长时间的热性惊厥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不仅影响智力发育,而且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70%的热性惊厥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有明显遗传性,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诊断要点】一、诊断标准:初次在3个月至5-6岁之间,在上感或其他传染病的初期,当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或代谢性异常后,可诊断为热性惊厥。

二、临床表现:分两型。

(一)单纯性热性惊厥:首发年龄在3个月-6岁,6月至3岁为高峰年龄组,3岁后发作减少,6随后不再发作。

多有高热惊厥家族史。

先有高热,体温多在38.5-39℃以上,很快出现惊厥(一般在6-12小时之内,最迟不超过24小时),发作为全身性,伴有意识丧失,持续时间短,多在10分钟之内停止。

同一次病程中只发作一次,惊厥发作后很快清醒,无神经系统后遗症,热退1-2周后脑电图正常,预后良好。

(二)复杂性热性惊厥:发病年龄不定,初发可在小于3月,大于6岁;惊厥发生在发热24小时以后;发作时体温低于38-38.5℃;开始为高热惊厥,随着发作次数增多,逐渐变成无热惊厥,惊厥持续时间长(15分钟以上),可反复累计发作5次以上;惊厥多为局限性,持续时间超过10-15分钟,或一次发热性疾病过程中出现反复惊厥发作;可有异常神经系统体征,热退1-2周后脑电图可有异常波形。

三、辅助检查:(一)脑脊液检查:首次高热惊厥或婴儿期发生热性惊厥,必要时做脑脊液检查,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其他颅内疾病,高热惊厥时脑脊液正常。

(二)其他检查根据情况可选做生化检查,如血糖、血钙、血磷、血钠、血、尿、便常规及培养,脑电图、颅脑彩超、CT扫描、MRI等检查,进一步做出病因诊断。

热性惊厥诊疗规范

热性惊厥诊疗规范

大多数FS的临床经过及预后良好,大 约30%~40%的患儿可出现FS复发, 严重的FS(如热性惊厥持续状态)也可 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导致脑组织 水肿、海马硬化萎缩及神经元变性坏 死等,与日后情感行为异常、学习困 难、智能发育落后及颞叶癫痫等存在 一定的联系。
每例FS患儿复发情况变化很大,取决 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如反复感染高热) 的相互作用。大多研究认为FS复发的 危险因素有:①有FS或癫痫家族史; ②首次FS的年龄<18个月;③低热出 现惊厥;④发热早期出现惊厥 。发生 FS持续状态的危险因素包括:①首次 FS年龄小;②首次FS为部分性发作; ③有癫痫家族史。
【辅助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若疑为低血糖、低 血钙、低血钠及酸中毒等代谢性病因 时,应完善相关的生化学检查。
2、病原学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 及血、尿、便、呼吸道分泌物等相关 的细菌、病毒学检查有助于确定发热 疾病的性质。
3、脑脊液:临床上疑有颅内感染时, 尤其是婴幼儿期首次热性惊厥,可行 脑脊液检查与颅内感染鉴别。按美国 儿科学会推荐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常需 要进行脑脊液检查(除外颅内感染)。
【治疗】
1、针对引起发热的感染性疾病进行抗 感染治疗(遵循儿科用药的方法); 2、惊厥发作时止惊治疗:安定 0.3~0.5mg/Kg/次(总量<10mg/次, 推注速度<1mg/min),或咪达唑仑 0.1~0.3mg/Kg/次,静脉缓推或直肠 给药,必要时15~20分钟后可重复用 药;发作频繁者可合用鲁米那 5~8mg/Kg/次; 3、对症治疗,加强降温处理(物理或 药物降温)。
4、脑电图:有助于鉴别癫痫,一般在 热退热后1周检查,以除外发作后一周 内可能出现短暂慢波背景改变。
5、头颅CT或MRI检查:有明显定位体 征者,常需要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 若需与先天性脑发育异常、脑出血、 颅内感染、某些遗传性疾病如结节性 硬化症、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疾病鉴 别时,行头颅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相关 诊断。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概述】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 FS )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病因,儿童期患病率2%〜5%,在小儿各类惊厥中占30%。

热性惊厥的发作与颅外发热性疾病中体温骤然升高有关,70%以上的热性惊厥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初期。

目前热性惊厥的定义尚未完全统一,一般认为3个月〜5岁的婴幼儿(常见发病年龄为6个月〜3岁,高峰年龄为生后18个月,),体温在38°C 以上时突然岀现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和代谢性疾病,既往无热惊厥史者,可诊断为FS。

大多数FS的临床经过及预后良好,大约30%〜40%的患儿可出现FS复发,严重的FS(如热性惊厥持续状态)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导致脑组织水肿、海马硬化萎缩及神经元变性坏死等,与日后情感行为异常、学习困难、智能发育落后及颍叶癫痫等存在一定的联系。

每例FS患儿复发情况变化很大,取决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如反复感染高热)的相互作用。

大多研究认为FS复发的危险因素有:①有FS或癫痫家族史;②首次FS的年龄<18个月;③低热出现惊厥;④发热早期岀现惊厥。

发生FS持续状态的危险因素包括:①首次FS年龄小;②首次FS为部分复FS持续时间长,FS性发作;③有癫痫家族史。

如果首次. 发往往持续时问也长。

部分FS患儿可能继发癫痫,尤其是具有以下危险因素者:①复杂性热性惊厥;②有癫痫家族史; ③惊厥发作前已经有运动智能发育落后。

具有的危险因素越多,FS复发或继发癫痫的可能性越大。

【病史要点】1、发热初期(常在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升时突然出现的急性惊厥发作。

2、初发年龄、惊厥前后体温、惊厥发作形式、持续时间、一次热程中的惊厥次数及惊厥发作后表现。

3、复发者应询问复发次数、每次复发时的惊厥类型及持续时间。

4、是否伴有头痛、呕吐、持续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脑病症状。

5、伴随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出疹性疾病、中耳炎等)及全身情况。

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热性惊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惊厥性疾病,是指小儿体温超过38℃发生的全身性惊厥,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起病年龄多在4个月至5岁之间。

根据患儿临床特征和继发癫痫的危险性,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

一、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1)单纯热性惊厥发病年龄6个月至6岁,体温骤升时很快出现惊厥,发作形式为全身强直-阵挛、阵挛或强直发作,少数为失张力发作,持续时间不超过5-10分钟,发作前后无异常神经体征,一次热程中仅有一次发作,热退1周后脑电图检查正常。

2)复杂性热性惊厥发病年龄小于6月或6岁以上仍有发作,惊厥时体温不足38℃,有局部性发作表现,一次热程有1次以上惊厥发作,或惊厥时间超过15分钟,或惊厥后2周脑电图仍有异常。

二、辅助检查1.脑电图热退后1-2周以后检查。

单纯热性惊厥背景活动基本正常。

复杂性热性惊厥可有持续存在一侧性慢波、阵发性癫痫放电。

可做随访。

2.头颅CT及MRI 对除外颅内疾病或发育异常有诊断意义,必要时选用3.血生化可除外电解质及低血糖引起的惊厥发作4.脑脊液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难以鉴别时需行此检查5.血、尿、便常规检查三、治疗原则1.急诊处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反复惊厥发作伴缺氧青紫者应吸入氧气2)立即止惊,止惊药物选用如下:①地西泮(安定)静脉缓慢注射,多次复发需重复使用。

或地西泮直肠给药②苯巴比妥(鲁米那)肌内注射③劳拉西泮(氯羟安定)静脉注射3)解除高热应用物理降温及非甾体降热药物4)积极查找并控制原发病5)间歇用药预防①用药指征有长程发作(15~20分钟)史,热性惊厥发作≥2次②用药方法地西泮(安定)直肠给药,8小时后可改口服至体温正常。

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2.长期连续用药预防1)预防指征①反复发作,1年内发作5次或以上②发作呈持续状态③热性惊厥转为无热惊厥或癫痫④热性惊厥发作后2周,脑电图有特效癫痫波2)药物:丙戊酸钠或苯巴比妥口服。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完整版本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完整版本
风险明显增高,表明长时程热性惊厥发作后易再次发生惊 厥持续状态。头颅MRI异常者复发风险增高3-4倍。
精选ppt
11
治疗与预防
• 热性惊厥的治疗分为急性发作期治疗、间 歇性预防治疗及长期预防治疗。需根据患 儿个体情况和家长意愿进行综合评估与选 择(表4)。
精选ppt
12
精选ppt
13
• 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大多数单纯性热性惊厥 呈短暂的单次发作,持续时间一般1~3 min,不 必急于止惊药物治疗。应保持气道通畅、监测生 命体征、保证正常心肺功能,必要时吸氧,建立 静脉通路。若惊厥发作持续>5 min,则需要尽快 使用药物止惊。静脉注射地西泮简单快速、安全 有效,是一线止惊剂。如难以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咪达唑仑肌肉注射或水合氯醛灌肠也可满意发 挥止惊效果。对于FSE的病例,需要静脉用药积 极止惊,并密切监护发作后状态,积极退热,寻 找并处理发热和惊厥的原因。热性惊厥急性期的 处理流程见图1。
精选ppt
18
• (3)热性惊厥的复发与疾病预后:复发与首发年龄 相关,小于12月龄婴儿首次单纯性热性惊厥后复 发率高于12月龄以上幼儿;两次单纯性热性惊厥 后不管发病年龄,复发率为50%。单纯性热性惊 厥患儿继发癫痫发生率仅轻度增高,为1.0%~ 1.5%;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癫痫发生率增高。(4)
精选ppt
2
• 根据2011年美国儿科学会(AAP)标准,热性惊 厥为发热状态下(肛温≥38.5 ℃,腋温≥38 ℃) 出现的惊厥发作,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
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也没有无热惊厥病
史。部分热性惊厥患儿以惊厥起病,发作前可
能未察觉到发热,但发作时或发作后立即发现
发热,临床上应注意避免误诊为癫痫首次发作 。热性惊厥通常发生于发热后24 h内,如发热 ≥3 d才出现惊厥发作,注意应寻找其他导致惊 厥发作的原因。

急诊科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诊疗指南

急诊科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诊疗指南

急诊科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诊疗指南
【诊断要点】
1.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4-5岁以上少见。

2.突然高热,24h内体温达39摄氏度以上。

3.惊厥常呈全身性(也有伴身性)抽搐,并伴有意识丧失,发作时间短,数秒至数分钟。

其前后意识清楚,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4.各种非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感染发热均可引起,尤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见。

【急救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头侧位。

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必要时吸氧。

2.止惊:以下药物科交替使用。

(1)地西泮(安定)为首选。

剂量为每次0.25-0.5mg/kg,缓慢静脉注射,不超过1mg/min,最大剂量10mg/次,5min 内生效。

(2)每次10%水合氯醛50mg/kg,加1-2倍生理盐水保留灌肠。

(3)每次苯巴比妥钠5-10mg/kg肌肉注射。

新生儿用量要减少,以免引起呼吸抑制。

(4)针刺:人中,百会,合谷穴。

3.降温
(1)物理降温:冰袋或冷湿毛巾置额部或枕部;30%-50%乙醇擦浴(颈部,腋下,腹股沟和四肢);冷生理盐水灌肠,婴儿每次100-300ml,儿童300-500ml。

(2)药物降温:3个月以内婴儿一般不用药物降温。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不良反应少,对胃无刺激。

剂量每次10-15mg/kg,每次4-6h1次,每日可用2-3次。

泰诺,百服宁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

年长儿可选用柴胡或安痛定注射退热。

4.病因治疗
如有2次以上发作或有家族史应做脑电图进一步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热性惊厥【ICD-10编码】 R 56.0【定义】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3个月至6岁)。

惊厥大多在发热性疾病初期,70%的热性惊厥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少数伴发于中耳炎、胃肠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初期。

惊厥多于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

【病因】高热引起惊厥的机制可能与下面3个因素有关:1.发热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使脑细胞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的敏感度增高。

2.发热可使神经元代谢率增高,耗氧量增高,糖代谢增高,使脑细胞功能紊乱,导致异常放电,引起惊厥。

3.发热惊厥有特异性遗传倾向,为单一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子代为杂合子,可遗传。

【诊断要点】1. 症状与体征:热性惊厥分为单纯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

(1)单纯型热性惊厥:约占热性惊厥80%。

①初次发作在6个月至3岁之间,末次发作多数不超过4岁;②大多数惊厥发生在38.5℃以上、在高热24小时内;③同一热程中仅发作1次;④惊厥发作形式主要为全身性发作;⑤发作每次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很少超过10分钟;⑥发作后意识较快恢复,发作后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⑦惊厥发作10天后脑电图无异常。

⑧总发作次数不超过5次。

(2)复杂型热性惊厥:约占热性惊厥20%。

①可见于任何年龄;②38℃以下也可发作;③同一热程中可发作2次或以上;④惊厥发作较长,可达15分钟以上;⑤发作形式可为全身性,也可为局限性;⑥发作后神经系统可遗留不同程度异常体征;⑦总发作次数大于5次。

(3)简单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明确诊断前,需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若有热性惊厥史更支持本病诊断。

2.辅助检查(1)常规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尿液分析,快速C反应蛋白(CRP)、心电图、胸片等(2)临床需排除电解质紊乱、代谢紊乱,可行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血生化、血糖、血氨、血乳酸、微量元素、遗传代谢病筛查(尿有机酸分析、血氨基酸分析、酰基肉碱等)检查。

(3)疑似颅内感染者应作脑脊液、病原学、脑电图、头颅CT或MRI、经颅多普勒等方面检查。

(4)脑电图抽搐后及发热与抽搐停止10天后分别作脑电图检查,以对比协判预后。

【鉴别诊断】(1)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热性惊厥一般发生在发热的早期,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多于疾病极期出现惊厥,此外,在单次发热期间惊厥一般仅发作一次;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惊厥者,惊厥常反复发作,并常伴有淡漠、嗜睡等意识改变。

脑脊液检查及颅压测定对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

(2)急性传染病初期急性传染病初期,如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常在疾病初期发生惊厥,但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儿常有循环衰竭和意识障碍等全身中毒症状,惊厥也较严重,可反复发作。

及时取粪便化验可鉴别。

(3)全身代谢紊乱引起的惊厥代谢紊乱,如:低血钠、低血钙、低血镁、低血糖等也是引起婴儿惊厥的常见原因,相应检查可鉴别。

先天性代谢异常也常在婴儿期开始有惊厥发作。

某些药物及重金属等中毒也是小儿惊厥的常见原因。

【治疗】1.一般治疗(1)护理:有发作预兆的病人,将病人移至床上,如来不及可顺势使其躺倒,防止意识突然丧失而跌伤,迅速移开周围硬物、锐器,减少发作时对身体的伤害。

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在病人上、下磨牙之间,以免咬伤舌头。

使病人平卧,松开衣领,头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排出,防止流入气管引起呛咳及窒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清除慢性感染病灶,尽量减少或避免在婴幼儿期患急性发热性疾病,这对降低高热惊厥的复发率有重要作用。

(2)营养管理:由护士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初始评估,记录在《住院患者评估记录》中。

总分≥3,有营养不良的风险,需在24h内通知营养科会诊,根据会诊意见采取的营养风险防治措施;总分<3,每周重新评估其营养状况,病情加重应及时重新评估。

(3)疼痛管理:由护士对患者的发热伴头痛等疼痛情况进行初始评估,记录在《住院患者评估记录》和《疼痛评估及处理记录单》中。

评估结果应及时报告医生,疼痛评分在4分以上的,应在1h内报告医生,医生查看病人后,联系麻醉医生会诊。

未进行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的病人,如疼痛评分为0分,每72h 评估一次并记录;疼痛评分1-3分,每24h评估一次并记录;疼痛评分4-6分,至少每8小时评估一次并记录;疼痛评分≥6分,至少每1小时再评估并记录。

对有疼痛主诉的患者随时评估。

(4)心理治疗:甚为重要,鼓励患儿参加正常活动和上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药物治疗:(1)安定是首选药物。

剂量每次0.25mg - 0.5mg/kg,注射速度<1mg/min。

根据病情20min后可重复应用1次,24h可重复应用2-4次。

(2)苯巴比妥其钠盐每次5-10m/kg,肌注,为使苯巴比妥迅速达到有效浓度,应采取负荷量治疗,负荷量按15-20mg/(kg.d)计算,分2次肌注,2次间隔2-4h,24h后给维持量。

(3)10%水合氯醛每次0.5mL/kg加等量生理盐水灌肠。

如首次用药无效,可依据患儿抽搐发作情况,上述3种抗惊厥药物循环使用,构成镇静环,但需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

3.病因治疗(1)治疗感染。

(2)控制原发病。

4.对症支持治疗退热药物降温,物理降温。

纠正缺氧、低血糖等,抽搐时间长时需防治脑水肿:以20%甘露醇5mL/kg或肾上腺皮质激素,静推(我院临床较少使用,斟酌!)。

5.预防(1)积极控制体温,体温达38℃,服用退热药,可两种退热药间隔4小时交替使用。

(2)再发热时可口服安定每次0.3-0.5mg/kg,若仍发热再用同样剂量;或口服苯巴比妥,初次6mg/kg,以后3mg/kg,1次/6-8h维持至热退。

(3)复杂型热性惊厥需考虑长期服药的问题,选用药物有丙戊酸类或苯巴比妥等。

疗程1-3年或服至4-6岁。

其服药指征: ①高热惊厥反复发作,2年达5次以上者;②热性惊厥持续状态以后;③热性惊厥转变为无热惊厥,如果证实为癫痈,则要按癫痫病进行正规治疗;④热性惊厥发作后2周,脑电图有特异性癫痫波形;⑤预防治疗要掌握用药时机,每次热程中或热程前及早投药,并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

【并发症及处理】1.并发惊厥持续状态处理同癫痫持续状态。

【分级及诊治指引】表1分级责任医生惊厥生命体征(血压、呼吸、心率、体温)意识水平①Ⅰ级专科三线医生+ICU 频繁,不能控制不稳定,需生命支持昏迷Ⅱ级专科三线医生(副主任或主任医师)惊厥频繁但可控制不稳定,潜在呼吸衰竭昏迷Ⅲ级二线医生(主治或副主任医师)反复惊厥可控制稳定下降Ⅳ级一线医生(住院或主治医生)惊厥少可控制稳定无下降【入院标准】1.惊厥发作超过2次以上、惊厥缓解后仍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状况异常者。

2.出现惊厥持续状态,需住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特殊危重指征】1.发热不退,反复惊厥持续30分钟,已使用常规镇静止惊药不能控制惊厥发作。

2.出现呼吸衰竭,意识水平下降。

【会诊标准】1.出现持续惊厥,呼吸衰竭,需要生命支持请PICU会诊。

2.原发疾病较重请相应专科会诊。

【谈话要点】1.热性惊厥又称为高热惊厥。

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3个月至6岁)。

惊厥多于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

以单纯型最多见,预后良好。

部分热性惊厥可能发展为癫痫或因反复严重发作导致惊厥性脑损伤。

2.入院检查主要有血、大小便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细菌或病毒学检查、均是必须要进行的检查,脑脊液检查主要是与脑膜炎、脑炎或其他颅内疾病鉴别,以免误诊。

脑电图是与癫痫进行鉴别的重要检查方法。

若疑为颅内病变常需做的是做颅脑影像检查,如:头颅CT或者头颅核磁共振。

如怀疑遗传代谢病,还需结合具体表现选择相应遗传代谢病检查。

3.热性惊厥通过大部分惊厥发生在38.5℃以上、在高热24小时内,发作每次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很少超过10分钟,发作停止后意识较快恢复,发作后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等表现。

4.治疗主要是控制惊厥,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发病,对于复杂型的热性惊厥可酌情采取预防治疗,必要时使用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苯巴比妥等。

5.若并发持续状态导致起生命体征不稳定,则需高级生命支持,将会请PICU 会诊,转入PICU继续治疗。

6.本病临床以单纯型最多见,预后良好。

40%的患儿在以后的发热性疾病时可有再次发作,但大多于3岁后发作减少,6岁后不再发作。

复杂型6岁后仍可能继续发作,伴发热或无热发作,易发展为癫痫或因反复严重发作导致惊厥性脑损伤。

7. 此次入院的预计费用。

【出院标准】1.已确诊热性惊厥,惊厥己停止。

2.体温低于37.5℃,引起发热的原发病好转。

【出院指导】1. 复查时机与内容(1)出院1-2周回神经科门诊复诊。

(2)热退10天后(与2辅助检查(4)脑电图相呼应)行脑电图检查。

(3)服抗癫痫药物预防惊厥者,需定期回神经科门诊复查血清药物浓度、肝功能、血常规等,或根据癫痫药物种类及要求复查。

2. 复查时间和地点神经专科门诊,周一~周日均可复查。

3. 出现以下紧急情况需及时返院或到当地医院治疗:(1)再次发热抽搐;(2)频繁抽搐或出现惊厥持续状态;(3)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紧急医疗咨询电话:81330671 可提供紧急医疗咨询和指导。

4.健康宣教(1)有发作预兆的病人,将病人扶至床上,来不及就顺势使其躺倒,防止意识突然丧失而跌伤,迅速移开周围硬物、锐器,减少发作时对身体的伤害。

(2)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在病人上、下磨牙之间,以免咬伤舌头。

(3)使病人平卧,松开衣领,头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排出,防止流入气管引起呛咳及窒息。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5)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6)清除慢性感染病灶,尽量减少或避免在婴幼儿期患急性发热性疾病,这对降低高热惊厥的复发率有重要意义。

【门急诊标准流程】【住院标准流程】(林海生杨思达麦坚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