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卷Word版
学前儿童美术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美术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60139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0.png)
学前儿童美术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A. 发展儿童的观察力B. 培养儿童的想象力C. 增强儿童的数学计算能力D. 激发儿童的创造力答案:C2.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中,老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A. 指导者和参与者B. 纯粹的观察者C. 严格的监督者D. 被动的听众答案:A3. 在美术活动中,以下哪种材料不适合学前儿童使用?A. 彩色笔B. 剪刀C. 橡皮泥D. 纸张答案:B4.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哪种类型的活动最能激发儿童的兴趣?A. 单一的绘画活动B. 多样化的手工活动C. 重复的临摹活动D. 严格的技巧训练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美术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A. 确保使用无毒的美术材料B. 监督儿童正确使用工具C. 允许儿童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由创作D. 确保活动空间宽敞,避免拥挤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 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应该以成人的审美标准来评价。
(错)7. 鼓励儿童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是有益的。
(对)8. 美术活动只是简单的娱乐,对儿童的成长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错)9. 在美术活动中,老师应该为儿童提供充分的材料和工具。
(对)10. 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不需要保存,因为它们没有价值。
(错)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答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够培养儿童的审美观念,还能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儿童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是情感表达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12. 描述在组织学前儿童美术活动时,老师应该注意的几点事项。
答案:在组织学前儿童美术活动时,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提供安全、无毒的美术材料和工具。
- 创造一个鼓励探索和自由表达的环境。
- 引导儿童学习基本的美术技巧,而不是强制他们遵循固定的模式。
- 鼓励儿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7月全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7月全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cfa3cd51e79b8969022608.png)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9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儿童画发展阶段中的写实期,大约发生在儿童()。
A.3岁—4岁左右C.5岁—7岁左右B.4岁—5岁左右D.8岁—14岁左右2.某教师在组织学前儿童美术活动时,尽量引导儿童多感官参与活动,避免纯技巧和纯抽象的说教,该教师主要运用了()。
A.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C.实践性原则B.长善救失原则D.正面教育原则3.一个儿童欣赏完齐白石画的虾后,对老师说:“看到这幅画,我好象看见了真的虾,会动会跳。
”这主要是幼儿的()在起作用。
A.美的感受力C.美的创造力B.美的表现力D.审美兴趣4.学前儿童美术欣赏发展的本能直觉期,儿童()。
A.对形式审美要素的知觉敏感性和注意的选择性,是纯表面的B.有了真正独立的美感反应C.美术欣赏不仅与生理机能有关,更多地受社会认识的制约D.不仅能感知作品内容,还能感知作品的形式5.在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中,某教师用情景、气氛暗示、感染,使儿童接受信息,产生心理体验,该教师主要运用了()。
A.高度的艺术性与儿童的可接受性原则B.潜移默化原则C.渐进性原则D.程序性原则B.科技性手工活动D.立体手工活动6.粘贴、剪贴、撕贴、剪纸等形式属于()。
A.实用性手工活动C.平面手工活动()。
A.无目的的活动期C.样式化期B.基本形状期D.定型期7.剪纸活动中,儿童开始剪得较为顺手,但只限于剪直线,这个特征出现在手工发展的8.关于学前儿童手工发展阶段的基本形状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儿童由无目的的动作到呈现出有意图的尝试B.手工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C.只是一种纯粹的玩耍活动,不能正确使用手工工具和材料D.会借助辅助工具表现所制作物体的细节、特征19.儿童凭主观直觉印象描绘出物体的粗略形象、描绘的形态多半是粗略的、不完整的,如“蝌蚪人”。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卷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978a0c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f.png)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卷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分类,美术是一种【A】1-2A.视觉艺术B.听觉艺术C.视听艺术D.综合艺术2.“对视觉艺术的兴趣和积极投入的态度”体现了儿童美术教育中的【A】3-60A.审美情感目标B.审美认知目标C.审美感知目标D.审美表现目标3.福禄倍尔认为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是【B】2-28A.观察B.游戏C.语言D.造型4.“用激烈的节奏让幼儿感受到密集的线条”采用的是【C】4-85A.作品临摹法B.情景观察法C.联想迁移法D.语言描述法5.中班幼儿手工发展大致处于【B】6-160A.无目的的活动期B.基本形状期C.样式化期D.意图期6.法国儿童画研究者吕凯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A】5-88A.四个阶段B.五个阶段C.六个阶段D.七个阶段7.大班幼儿的绘画发展主要处于【C】5-90A.涂鸦期B.象征期C.图式期D.写实期8.根据古布森和沃尔克的视觉悬崖试验,婴儿获得深度知觉的年龄大约是【D】7-199A.2个月以后B.3个月以后C.4个月以后D.5个月以后9.15个月的孩子会进行【A】5-91A.无意识涂鸦B.有控制的涂鸦C.圆形涂鸦D.命名涂鸦10.“画画、做做、玩玩”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A】4-85A.游戏练习法B.情景观察法C.联想迁移法D.语言描述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1.美术类型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
1-812.把绘画分为壁画、年画、漫画、插图等,所依据的分类标准是作品形式1-813.南京燕子矶幼儿园是我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其创办者是陶行知2-4114.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方法大体上有灌输法、园丁法、对话法和综合法4-8015.学前儿童手工创造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意图、构思与设计、制作与装饰6-1521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审美情感目标要求儿童能体验作品的线条、形状、质地和颜色3-6017.学前儿童手工活动材料主要有四类,它们是块状材料、面状材料、线状材料和点状材料6-16418.用青豆做成豆链,所采用的基本制作技法是串联6-15619.学前儿童叙述视觉形式的能力可以通过三种叙述方式加以培养,它们是描述、解释和评价7-19420.学前儿童学习的染纸的染制方法有渍染和点染6-166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题后的括号内。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175a6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3.png)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空间(平面或立体)”。
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形体、结构和色彩。
3、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福禄倍尔、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及杜威的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
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当时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福禄倍尔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4、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
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
创造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5、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写实期。
6、里德生平着作等身,最重要的着作是《通过艺术的教育》。
7、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四种水平。
8、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9、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10、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欣赏、绘画和手工三大方面。
11、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分步练习与整体练习。
12、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与反思、表达这样一个流程。
13、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教师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14、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原理和步骤,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15、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状况的测量和评价,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指导和活动效果的评价。
全国2022年4月自学考试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全国2022年4月自学考试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0568c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1f.png)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卷课程代码0039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运用线条、色彩等要素,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视觉形式的艺术形式是(A)A.绘画B.雕塑C.工艺美术D.建筑艺术2.学前儿童的美术是其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其心理表象的(B)A.模式化B.图式化C.具体化D.情绪化3.在我国新式学校美术教有产生于(A)A.20世纪初期B.19世纪末期C.19世纪中叶D.20世纪中叶4.能产生与作品主题相一致的感觉和情绪,并能表达这种感觉。
这属于美术教育心理层次的_____目标(C)A.审美兴趣B.审美感知C.审美情感D.审美创造5.能根据自然、社会中事物的发展、运动和变化,在作品中表现出生命的象征和意味。
这属于美术教育心理层次的_____目标(D)A.审美兴趣B.审美感知C.审美情感D.审美创造6.在不同感宫和情感之间进行,也在不同生活场景之间进行,它能使儿童获得更为完整丰富的经验和灵活多变的能力的美术教学方法是(C)A.情景观察法B.语言描述法C.联想迁移法D.游戏练习法7.据罗思非尔德研究发现,在美术创作中,_____的儿童倾向于形成表现主义风格(D)A.内倾型B.外倾型C.视觉型D.触觉型8.小班幼儿处于儿童绘画的(B)A.涂鸦期B.涂鸦期至象征期的过渡阶段C.象征期D.象征期至图式期9.学前儿童手工创作指导的关键是(B)A.提供较好的工具和材料B.引导孩子根据材料或意图进行独特的构思C.让孩子反复练习D.让孩子多临幕别人的手工作品10.婴儿偏爱的颜色是(A)A.纯度高的颜色B.混合色C.冷色D.暖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这主要是由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_____所决定的。
答:美术本身的结构与特点12.西泽克秉承了卢梭的教育思想,持一种_____的儿童观。
7月全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7月全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70fa75f61fb7360a4c653d.png)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9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儿童画发展阶段中的写实期,大约发生在儿童()。
A.3岁—4岁左右B.4岁—5岁左右C.5岁—7岁左右D.8岁—14岁左右2.某教师在组织学前儿童美术活动时,尽量引导儿童多感官参与活动,避免纯技巧和纯抽象的说教,该教师主要运用了()。
A.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B.长善救失原则C.实践性原则D.正面教育原则3.一个儿童欣赏完齐白石画的虾后,对老师说:“看到这幅画,我好象看见了真的虾,会动会跳。
”这主要是幼儿的()在起作用。
A.美的感受力B.美的表现力C.美的创造力D.审美兴趣4.学前儿童美术欣赏发展的本能直觉期,儿童()。
A.对形式审美要素的知觉敏感性和注意的选择性,是纯表面的B.有了真正独立的美感反应C.美术欣赏不仅与生理机能有关,更多地受社会认识的制约D.不仅能感知作品内容,还能感知作品的形式5.在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中,某教师用情景、气氛暗示、感染,使儿童接受信息,产生心理体验,该教师主要运用了()。
A.高度的艺术性与儿童的可接受性原则B.潜移默化原则C.渐进性原则D.程序性原则6.粘贴、剪贴、撕贴、剪纸等形式属于()。
A.实用性手工活动B.科技性手工活动C.平面手工活动D.立体手工活动7.剪纸活动中,儿童开始剪得较为顺手,但只限于剪直线,这个特征出现在手工发展的()。
A.无目的的活动期B.基本形状期C.样式化期D.定型期8.关于学前儿童手工发展阶段的基本形状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儿童由无目的的动作到呈现出有意图的尝试B.手工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C.只是一种纯粹的玩耍活动,不能正确使用手工工具和材料D.会借助辅助工具表现所制作物体的细节、特征19.儿童凭主观直觉印象描绘出物体的粗略形象、描绘的形态多半是粗略的、不完整的,如“蝌蚪人”。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1e6b00998fcc22bdd10d23.png)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分类,美术是一种()。
A.时间艺术B.空间艺术C.综合艺术D.时空艺术2.“避免功利化的美术教育取向,实施合理的美术课程”体现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
A.发展性原则B.实践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兴趣性原则3.“喜欢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品”体现了儿童美术教育中的()。
A.审美感知目标B.审美情感目标C.审美创造目标D.审美表现目标4.用“大雨和小雨”让幼儿感受线条的力度和粗细,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
用“大雨和小雨”让幼儿感受线条的力度和粗细,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
A.作品临摹法B.情景观察法C.联想迁移法D.语言描述法5.适合染纸的颜料是()。
A.油画颜料B.国画颜料C.丙烯颜料D.油彩6.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的基本指导方法是()。
A.临摹法B.园丁法C.对话法D.综合法7.大班幼儿的绘画发展大致处于()。
A.涂鸦期B.象征期C.图式期D.写实期8.属于块状材料的是()。
A.果核B.贝壳C.刨花D.瓶子9.幼儿手工发展进入基本形状期的年龄段大约是在()。
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10.“培养完满和谐的人格”体现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
A.一般目的B.具体目标C.心理目标D.年龄目标二、判断题(共8题,共24分)11.与其他意识形态相比,艺术最主要的价值是教育价值。
正确错误12.福禄倍尔“恩物”是供儿童游戏和作业的材料。
正确错误13.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兴趣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正确错误14.综合法鼓励儿童自发的表现力,提倡让儿童自己去发现和探索。
正确错误15.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是一对相同的概念。
正确错误16.心理学家们把儿童绘画发展划分成各个不同的阶段,因此,儿童绘画发展是一个非连续的阶段性过程。
正确错误17.儿童大约要到 4 岁才能真正把握按照垂直一水平关系式样发展起来的方形。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9ebd3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8.png)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培养专业画家B. 培养艺术欣赏能力C. 训练精细动作D. 促进全面发展2.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A. 绘画B. 手工制作C. 音乐欣赏D. 泥塑3.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哪种教学方法最能激发儿童的创造力?A. 模仿教学B. 启发式教学C. 重复练习D. 严格规范4. 学前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A. 指挥者B. 观察者C. 评判者D. 参与者5.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以下哪种材料不适合儿童使用?A. 彩色笔B. 剪刀C. 橡皮泥D. 油画棒6.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以下哪种评价方式最有助于儿童的自我表达?A. 打分B. 排名C. 表扬D. 批评7. 学前儿童在美术活动中,以下哪种行为是教师应该鼓励的?A. 严格按照示范画B. 自由发挥想象C. 模仿其他小朋友D. 快速完成作品8.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以下哪种环境布置最能激发儿童的美术兴趣?A. 单一色彩的教室B. 充满艺术品的教室C. 杂乱无章的教室D. 没有美术作品的教室9.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以下哪种活动最能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精神?A. 个人绘画比赛B. 小组合作绘画C. 观看美术展览D. 个人手工制作10. 学前儿童在美术活动中,以下哪种行为是教师应该避免的?A. 提供创意启发B. 鼓励儿童尝试C. 对作品进行过度修改D. 给予正面反馈答案:1-5 DBCBA 6-10 BCBB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答: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提高儿童的观察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美术教育还能帮助儿童表达情感,培养良好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描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和职责。
答: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激励者和支持者。
(全新整理)4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新整理)4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78b68e76c66137ef061909.png)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9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小班儿童在泥工中塑造()A.平面物象B.简单立体物象C.结构复杂物象D.物象主要特征和细节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中班儿童在绘画中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A.轮廓特征B.基本形态C.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D.动态结构3.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第三阶段称样式化期,它的年龄段为()A.2岁~3岁B.2岁~4岁C.4岁~5岁D.5岁~7岁4.罗达·凯洛格列举了大量世界儿童画资料,说明了儿童绘画发展的详细历程。
在这一历程中由抽象到绘画途径的重要一环,标志着幼儿已能画出具有构造意义的图画的是()A.结合体 B.集合体C.曼陀罗D.放射型5.初入园的儿童用四条边线组成方形物时非常困难,因为此时他们尚处于()A.“垂直性”无区别阶段B.“方向性”无区别阶段C.“水平性”无区别阶段D.“平面性”无区别阶段6.在美术起源学说中,认为“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的观点属于()A.游戏说B.表现说C.模仿说D.巫术说7.大正时期,领导日本自由画教育运动的画家是()A.山本鼎B.福禄培尔C.乌索娃D.西泽克18.根据比纳(A·Binet)关于儿童对图画感知阶段的划分,能说出关于人或动物所做事情的简短语句的儿童处在对图画感知的()A.罗列对象时期B.解释时期C.描述对象阶段D.涂鸦阶段9.关于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目标的表述,错误..的是()A.应让幼儿对某些名画有初步的印象B.应培养具有知觉美的某些基本要素的能力C.应让幼儿有叙述和谈论艺术作品的能力D.应让幼儿能开展高质量的艺术批评10.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在儿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最近发展区B.成熟C.同化和顺应D.模仿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969e51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e.png)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96一、单项选择题1.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分类,美术是一种( B )A.听觉艺术 B.视觉艺术 C.视听艺术 D.综合艺术2.“设立弹性课程”体现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 B )A.发展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创造性原则D.低控制原则3.“能使用主观色彩,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幻想”体现了儿童美术教育的( C )A.审美感知目标 B.审美情感目标 C.审美创造目标 D. 审美体验目标4.“画音乐”体现了美术教学方法中的( D )A.作品临摹法B.情景观察法C.语言描述法D.联想迁移法5.深受幼儿喜爱的“树叶贴画”活动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 C )A.点状材料 D.线状材料 C.面状材料 D.块状材料6.儿童手工发展进入样式化期的年龄段大致是幼儿园( A )A.大班 B.中班 C.小班 D.托班7.法国儿童画研究者吕凯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 A )A.四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六个阶段 D.七个阶段8.以下最适合儿童折纸的材料是( D )A.卡纸 B.铅画纸 C宣纸 D.蜡光纸9.中班幼儿的绘画发展大致处于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 B )A.涂鸦期 B.象征期 C.图式期 D.写实期10.被誉为“儿童绘画之父”的儿童美术教育先驱是( C )A.裴斯泰洛齐 D.福禄贝尔 C. 西泽克 D.山本鼎二、填空题11.与其他意识形态相比,美术最主要、最根本的价值是其审美价值。
12.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艺术起源于游戏。
13.里德、罗恩菲尔德、艾斯纳等人的教育观念形成了当代美术教育中的两大派别,即工具论和本质论。
14.陈鹤琴于1923年创办的我国最早的幼儿园是南京鼓楼幼稚园。
15.当代日本幼教专家认为,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可以教的领域”和“不可以教的领域”。
1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一般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审美素质和完满和谐的人格。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真题及答案4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真题及答案4](https://img.taocdn.com/s3/m/a9c15fd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17.png)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美术是一种Λ.有用艺术B.表演艺术C.综合艺术D.造型艺术2、能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和工具进行创作,体现了儿童美术教育中的A.审美情感目标B.审美评价目标C.审美认知目标D.审美制造目标3、学习区分并尝试画出主体色和背景色,培育他们对使用颜色的爱好,是3~4岁儿童美术的A.绘画教育目标B.观赏教育目标C.手工教育目标D.制造教育目标4、提出"儿童以嬉戏为生活”的观点,主见“嬉戏性的教育”的是我国闻名幼儿教育家A.陶行知B.陈鹤琴C.张雪门D.王守仁5、下列关于我国最早的幼儿园,表述正确的是A.陶行知创办的鼓楼稚嫩园B.陶行知创办的燕子矶幼儿园C.陈鹤琴创办的鼓楼稚嫩园D.陈鹤琴创办的燕子矶幼儿园6、幼儿园老师经常使用刨花、树叶等物品引导幼儿制作各种好玩的造型,这类材料属于A.点状材料B.线状材料C.面状材料D.块状材料7、4岁一5岁幼儿手工进展大致处于A.无目的的活动期B.基本外形期C.样式化期D.意图期8、美国心理学家罗文斐尔德把儿童绘画进展分为A.四个阶段B.五个阶段C.六个阶段D.七个阶段9、在对话法教学中,师生关系应当是A.公平的B.以老师为中心C.以同学为中心D.以老师为主体10、儿童叙述视觉形式的力量可以通过三种叙述方式加以培育,它们是A.描述、争论、解释B.争论、解释、说明C.描述、解释、评价D.对话、解释、评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Γ5DDABC6"IOCBBA。
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2009-2014年自考历年真题有答案可编辑
![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2009-2014年自考历年真题有答案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ceff4149960590c69fc376c2.png)
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分类,美术是一种(C)A.实用艺术B.动态艺术C.静态艺术D.动静艺术2.“尊重学前儿童的个别差异,设立有弹性的美术课程”表达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C)A发展性原则B实践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低控制原则3.“能掌握一定的秩序和变化规律,发展构思、构图能力”表达了儿童美术教育中的(B) A.审美情感目标B.审美创造目标C.审美认知目标D.审美表现目标3.“画画、做做、玩玩”表达了儿童美术教学中的(A)A.游戏练习法B.情景观察法C.联想迁移法D.语言描述法5.适合染纸的材料是(C)A油画颜料B国画颜料C丙烯颜料D油彩6.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的基本指导方法是(A)A对话法B临摹法C园丁法D练习法7.幼儿绘画发展的图式期出现的大致年龄段是园(D)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8.在地处海滨的幼儿园,老师常用贝壳、沙子等物品引导幼儿制作各种有趣的造型,这类材料属于(A)A.点状材料B.线状材料C.面状材料D.块状材料9.大班幼儿手工发展大致处于(C)A.无目的的活动期B.基本形状期C.样式化期D.意图期10.“引导儿童学习表现前后、远近等简单的空间关系及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是5~6岁儿童的(A)A.绘画教育目标B.欣赏教育目标C.手工教育目标D.创造教育目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1工艺美术一般分为陈设欣赏工艺美术和实用工艺美术12.南京鼓楼幼稚园是我国最早的幼儿园,其创办者是陈鹤琴。
13.儿童美术教育的审美创造目标要求儿童能使用线条、形状表现力度感、空间感、节奏感和和谐感。
单元目标和具体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指明了方向。
15.“提供多种工具材料,刺激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积极性”表达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原则之一,即兴趣性原则。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d11548064afe04a1b171de41.png)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它的()A.教育价值B.认识价值C.审美价值D.历史价值2.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分类,美术主要是一种()A.动态艺术B.静态艺术C.再现艺术D.表现艺术3.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是()A.游戏B.自然C.语言D.观察4.“观察和感受自然万物的生命形象,体验大自然的无限变化和运动”体现了美术教育的()A.审美感知目标B.审美情感目标C.审美创造目标D.审美表现目标5.教师用散文诗引导幼儿绘画,如“美丽的银杏树叶真像一把把小扇子” ,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A.作品临摹法B.情景观察法C.语言描述法D.联想迁移法6.老师常常就地取材,使用玉米、纽扣、谷物等物品引导幼儿制作各种作品,这类材料属于()A.点状材料B.线状材料C.面状材料D.块状材料7.当孩子在泥塑活动中能够借助辅助工具表现物体的细节特征时,说明其手工发展基本处于()A.表现期B.无目的的活动期C.基本形状期D.样式化期8.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A.三个时期B.四个时期C.五个时期D.六个时期9.学前儿童欣赏美术作品要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美感知觉能力和()A.初步的美术表现能力B.适当地进行迁移运用的能力C.初步的艺术判断能力D.适当地叙述视觉形式的能力10.剪贴活动的重点在于()A.剪B.贴C.目测D.折叠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1.关于美术的起源,表现说认为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代表人物有托尔斯泰等。
正确错误1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与体验以及表现与创造的能力。
正确错误13.灌输法能迅速高效地将知识传达给儿童,适用于学前儿童美术教学。
正确错误14.艺术大师的杰作尽管很好,但并不适合幼儿欣赏。
正确错误15.在学前儿童美术教学中,可鼓励儿童与艺术品、与自然、与教师、与同伴、与自己进行对话,提高其审美能力。
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2009-2014年自考历年真题有答案可编辑
![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2009-2014年自考历年真题有答案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4829c42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67.png)
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2009-2014年自考历年真题有答案可编辑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分类,美术是一种(C)A.实用艺术B.动态艺术C.静态艺术D.动静艺术2.“尊重学前儿童的个别差异,设立有弹性的美术课程”体现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C)A发展性原则B实践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低控制原则3.“能掌握一定的秩序和变化规律,发展构思、构图能力”体现了儿童美术教育中的(B) A.审美情感目标B.审美创造目标C.审美认知目标D.审美表现目标3.“画画、做做、玩玩”体现了儿童美术教学中的(A)A.游戏练习法B.情景观察法C.联想迁移法D.语言描述法5.适合染纸的材料是(C)A油画颜料B国画颜料C丙烯颜料D油彩6.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的基本指导方法是(A)A对话法B临摹法C园丁法D练习法7.幼儿绘画发展的图式期出现的大致年龄段是园(D)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8.在地处海滨的幼儿园,老师常用贝壳、沙子等物品引导幼儿制作各种有趣的造型,这类材料属于(A)A.点状材料B.线状材料C.面状材料D.块状材料9.大班幼儿手工发展大致处于(C)A.无目的的活动期B.基本形状期C.样式化期D.意图期10.“引导儿童学习表现前后、远近等简单的空间关系及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是5~6岁儿童的(A)A.绘画教育目标B.欣赏教育目标C.手工教育目标D.创造教育目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工艺美术一般分为陈设欣赏工艺美术和实用工艺美术12.南京鼓楼幼稚园是我国最早的幼儿园,其创办者是陈鹤琴。
13.儿童美术教育的审美创造目标要求儿童能使用线条、形状表现力度感、空间感、节奏感和和谐感。
14.幼儿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为制定单元目标和具体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指明了方向。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卷3.doc李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卷3.doc李](https://img.taocdn.com/s3/m/c0ba4443767f5acfa1c7cdbf.png)
A、表现地B、客观地C、主观地D、再现地4.一般学前儿童手工能力在玩耍阶段的岁数约为【】A、2—4岁B、4—5岁C、5—7岁D、7—9岁5.美术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是指采用造型手段塑造视觉形象的众多艺术类型的总称。
这些艺术类型一般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
【】A、线条B、明暗C、空间D、建筑6.在对美术作品的偏爱方面,幼儿喜欢的是的作品。
【】A、表现性B、抽象性C、象征性D、再现性7.艾纳斯被称为是的代表。
【】A、本质论B、工具论C、思想论D、情感论8.绘画是以线条、色彩、块面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等艺术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意味的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形式。
【】A、块面B、图形C、构图D、用笔9.工艺美术一般可分为实用的工艺美术和-----------的工艺美术。
陈设欣赏的工艺美术是指那些主要用于摆设、观赏的工艺品,如玉器、金银饰物、景泰蓝工艺、漆器、壁挂等【】A、陈设欣赏B、油画欣赏C、水彩笔使用D、水粉颜料使用10.在幼儿的画面中,一般“我的自画像”比较经常用到【】A、多样构图B、单独构图C、并列构图D、均衡构图11.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
《1》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是具有艺术性的作品《2》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过程是一个不断构建和生成的过程《3》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过程是一个通过模仿不断学习的过程《4》--------------------------------------------------------------A、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有其独特的视觉样式和审美效果B、学前美术活动过程是多感官共同参与的整体性过程C、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对话、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D、交流12.屈、伸、转等动作属于【】A、原地动作B、行进间动作C、基本活动技能动作D、体操动作13.可以让幼儿在日常外出活动中积累【】A、玩乐经验B、审美经验C、美术经验D、语言经验14.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B、客观因素C、外界的影响D、老师的引导15.运用讲授法时,讲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情感,体现出【】A、形象性B、生动性C、艺术性D、情感性16.对比法属于【】A、以语言信息为主的方法B、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C、以指导练习为主的方法D、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17.哪一种作画方式不适合幼儿自我探索与发现,需要教师演示帮助【】A、蜡笔画B、水粉画C、彩铅画D、吹塑纸版画18.评价教师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行为可以从哪个方面入手【】A、活动乐趣B、活动创意C、活动效果D、活动设想19.在经验层面,幼儿能说出画面的主要内容及其简单关系的应该属于【】A、一级水平B、二级水平C、三级水平D、四级水平20.某幼儿在欣赏《百老汇的爵士乐》时好几次分神,经老师提醒也没有明显改善,,在幼儿美术欣赏态度评价上属于【】B、很专注D、专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独特的空间表现有那两构图、展开式构图2.儿童图式阶段在造型方面,儿童不但能用流畅的线条来描绘表现对象的整体形象,还能够用一些表现事物的基本特征。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四)-自考专业(学前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四)-自考专业(学前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57fc7e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d.png)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四)-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卷面总分:182分答题时间:100分钟试卷题量:70题一、单选题(共20题,共38分)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小班儿童在泥工中塑造()A.平面物象B.简单立体物象C.结构复杂物象D.物象主要特征和细节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中班儿童在绘画中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A.轮廓特征B.基本形态C.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D.动态结构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第三阶段称样式化期,它的年龄段为()A.2岁~3岁B.2岁~4岁C.4岁~5岁D.5岁~7岁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罗达·凯洛格列举了大量世界儿童画资料,说明了儿童绘画发展的详细历程。
在这一历程中由抽象到绘画途径的重要一环,标志着幼儿已能画出具有构造意义的图画的是()A.结合体B.集合体C.曼陀罗D.放射型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初入园的儿童用四条边线组成方形物时非常困难,因为此时他们尚处于()A..“垂直性”无区别阶段B.“方向性”无区别阶段C.“水平性”无区别阶段D.“平面性”无区别阶段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在美术起源学说中,认为“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的观点属于()A.游戏说B.表现说C.模仿说D.巫术说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大正时期,领导日本自由画教育运动的画家是()A.山本鼎B.福禄培尔C.乌索娃D.西泽克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根据比纳(A·Binet)关于儿童对图画感知阶段的划分,能说出关于人或动物所做事情的简短语句的儿童处在对图画感知的()A.罗列对象时期B.解释时期C.描述对象阶段D.涂鸦阶段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关于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目标的表述,错误的是()A.应让幼儿对某些名画有初步的印象B.应培养具有知觉美的某些基本要素的能力C.应让幼儿有叙述和谈论艺术作品的能力D.应让幼儿能开展高质量的艺术批评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本题解析:10.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在儿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最近发展区B.成熟C.同化和顺应D.模仿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运用线条、色彩等要素,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视觉形式的艺术形式是()A.绘画B.雕塑C.工艺美术D.建筑艺术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在近代儿童美术教育史上,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应首推()A.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B.裴斯泰洛齐和罗伯特·欧文C.蒙台梭利和福禄贝尔D.蒙台梭利和罗伯特·欧文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包括美术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要培养的人格类型是()A.审美型人格B.冲突型人格C.独立型人格D.功利型人格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4.《幼儿园工作规程》将美育目标规范为:“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的情趣和能力。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美术学习教育试卷试题包括答案解析.docx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美术学习教育试卷试题包括答案解析.docx](https://img.taocdn.com/s3/m/632fcc8367ec102de3bd892f.png)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全国 2018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课程代码: 00396一、(本大共10 小,每小 1 分,共 10 分 )在每小列出的四个中只有一个是符合目要求的,将其代填写在后的括号内。
、多或未均无分。
1.日常生活用品化理,成具有烈美价的品,种品就被称()A. 画 B.雕塑C.工美D.建筑2.在下面几种关于学前儿童美教育特点的表述中,的...一种是()A.学前儿童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B.学前儿童美教育是一种造教育C.学前儿童美教育是一种知和技能教育D.学前儿童美教育是一种手、眼、的操作教育3.自由画运是儿童美教育史上的改革运,它生在()A. 美国B.奥地利C.日本D.中国4.下面有关笔画的述中,哪一更能反映正确的教育念?()A.笔画孩子一学就会,适合幼儿学B.笔画摹会使孩子失去“自我”和“感”C.笔画容易住,能使孩子掌握多画模式D.模仿笔画画出来的效果比孩子自己画的更美5.达文指出:“我真不明白什么好的失会引起心灵的另一部分能力的衰退。
⋯⋯事上,失去种趣和能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幸福,而且能一步害理智,甚至可能会因本性中情感成分的退化而危及道德之心。
”他的意思是()A. 能代替理智和道德活B.与人格的完整性有密切关系C.只是生活的点和装D.教育是道德教育服的6.当一个三的孩子在上乱涂乱画的候,教的正确做法是()A. 提供儿童自由涂抹B.他画的是什么,告他要画得像C.把画收掉,免得他浪D.他想画什么,教他怎才能画得像7.学前儿童美欣的主要意在于()A. 学会美作品的量和价B.学会美批的技能C.开眼界,提高美的知和能力D.大知范,知道美作品的代背景8.学前儿童手工展的式化期大生在儿童()A.2 — 4B.4 — 5C.5 — 7D.7 — 919.与材料相关的构思原则是()A. 加法与减法B.因材施艺与因意选材C.表象变形与表象夸张D.仿制与独创10.幼儿园平面手工活动的主要形式有()A. 厚纸制作、撕纸、剪贴和染纸B.剪贴、染纸、泥塑和厚纸制作C.粘贴、剪贴、厚纸制作和折纸D.粘贴、撕纸、剪贴和染纸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三)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三)](https://img.taocdn.com/s3/m/53e8509ca98271fe900ef9d2.png)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三)总分:130分题量:19题一、填空题(共7题,共21分)1.凯洛格把儿童早期的样式配置分为______种。
答:172.儿童绘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涂鸦期、______和图式期。
答:象征期3.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和眼手的逐渐协调,儿童会用轮廓线勾画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图形的外部界线,而图形之间相互结合的部位则______在一起。
答:融合4.凯洛格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图形结合而形成的图形称为______。
答:集合体5.儿童刚开始运用水平——垂直参照系统进行构图时有些呆板和模式化,此时所画的人,我们称之为______ 。
答:稻草人6.“给予幼儿一张硬纸,幼儿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它制作一个立方体”。
这一目标取向属于______目标。
答:行为7.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画蝌蚪人是因为他们的知觉______ 。
答:尚未分化二、问答题(共12题,共109分)8.名词解释:散点式构图答:摆脱了地平线,开始表现出物体的离散关系。
9.名词解释:透明式表现答:把看不到的物体象X光透视一样表现出来。
10.名词解释:蝌蚪人答:头部、躯干部和四肢尚未分化完全的人。
11.名词解释:展开式答:儿童把在不同视角看到的物体在一张画面上表现出来。
12.简述儿童绘画发展中象征期的特征。
答:造型上:用图象表达意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组合,具备物体的基本部分。
色彩上:对颜色有自己的喜好,并用它们来描绘各种事物,注意按物体的固有色来选择相应的颜色涂染。
涂色方面显得毫无顺序,不均匀。
构图上:把物体随机地安排在画面上,不注意大小比例。
13.简述儿童在绘画中是如何处理事物之间关系的?答:最初是把事物看成各自独立的个体,与其它事物缺乏联系;逐渐以简单的方法处理事物间的关系;最后能客观地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间的关系。
14.家庭美术教育有哪些方法?答:创设良好的家庭美术环境,初步感知美术的基本要素,鼓励儿童多欣赏美的事物,正确对待儿童的美术学习。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二)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fd42a5e9a300a6c30d229f25.png)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二)卷面总分:24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试卷题量:31题一、问答题(共31题,共240分)题目1:名词解释:美术正确答案: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如绘画用颜料、纸、布、绢;雕塑用木、石、泥、铜等等),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线条、形体、色彩等等)所塑造的静态的、在一定范围内展现的视觉形象来完成作品,表达作者对主客观世界的情感和美化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美术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美术活动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进行,如绘画需要运用笔、纸、墨、颜料、布、绢等等;雕塑需要运用泥、木、石、铜、刀等等。
二、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具体的“空间”(平面或立体)。
三、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形体和色彩。
四、美术形象的感知方式通过“视觉”,即通过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官来引起人们的情感律动,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
题目2:名词解释:曼陀罗正确答案:曼陀罗(mandalas)在梵语中是“魔圈”的意思。
它常用来指所有那些包括圈形主题的符号图形,有时又特别指那种其中结合着直线的圆圈样式。
曼陀罗是儿童和成人共同喜爱的、具有良好视觉形象的、平衡而协调的图形组合。
这类图形的组合,儿童会将它贮存在记忆中,并在以后美术表现活动中不断地加以重复运用。
荣格把曼陀罗看成是人类大脑的结构及人类的意识和无意识的终极根源,是人类一种最高的、和谐的印象。
里德则把曼陀罗看作是几十万年以来残留在人类内心深处的原型遗迹中的一种。
曼陀罗具有圆满、完整无缺、统合的映象,它包含了自足完满和无限的冥想。
题目3:名词解释:建筑正确答案:建筑是人们用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场所,如住宅,桥梁,体育馆等等。
广义上来讲,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
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卷(课程代码 0039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分类,美术是一种【 A 】1-2A.视觉艺术 B.听觉艺术 C.视听艺术 D.综合艺术2.“对视觉艺术的兴趣和积极投入的态度”体现了儿童美术教育中的【 A 】3-60A.审美情感目标 B.审美认知目标C.审美感知目标 D.审美表现目标3.福禄倍尔认为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是【 B 】2-28A.观察 B.游戏 C.语言 D.造型4.“用激烈的节奏让幼儿感受到密集的线条”采用的是【 C 】4-85A.作品临摹法 B.情景观察法C.联想迁移法 D.语言描述法5.中班幼儿手工发展大致处于【 B 】6-160A.无目的的活动期 B.基本形状期 C.样式化期 D.意图期6.法国儿童画研究者吕凯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 A 】5-88A.四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六个阶段 D.七个阶段7.大班幼儿的绘画发展主要处于【 C 】5-90A.涂鸦期 B.象征期 C.图式期 D.写实期8.根据古布森和沃尔克的视觉悬崖试验,婴儿获得深度知觉的年龄大约是【 D 】7-199A.2个月以后 B.3个月以后 C.4个月以后 D.5个月以后9.15个月的孩子会进行【 A 】5-91A.无意识涂鸦 B.有控制的涂鸦 C.圆形涂鸦 D.命名涂鸦10.“画画、做做、玩玩”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 A 】4-85A.游戏练习法 B. 情景观察法C.联想迁移法 D.语言描述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1.美术类型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
1-812.把绘画分为壁画、年画、漫画、插图等,所依据的分类标准是作品形式。
1-813.南京燕子矶幼儿园是我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其创办者是陶行知。
2-4114.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方法大体上有灌输法、园丁法、对话法和综合法。
4-8015.学前儿童手工创造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意图、构思与设计、制作与装饰。
6-1521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审美情感目标要求儿童能体验作品的线条、形状、质地和颜色。
3-6017.学前儿童手工活动材料主要有四类,它们是块状材料、面状材料、线状材料和点状材料。
6-16418.用青豆做成豆链,所采用的基本制作技法是串联。
6-15619.学前儿童叙述视觉形式的能力可以通过三种叙述方式加以培养,它们是描述、解释和评价。
7-19420.学前儿童学习的染纸的染制方法有渍染和点染。
6-166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题后的括号内。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在题下空处进行改正。
21.托尔斯泰认为“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这是表现说的观点。
【√】1-622.作品临摹有助于孩子更准确地把握描绘对象,应该经常使用。
【×】“有助于”改为“不助于”,“应该经常使用”改为“不适合幼儿园教学”或者删去4-8323.园丁法的特征之一是强调儿童的自然天真性,鼓励儿童自发的表现能力,尤其是艺术表现力。
【√】4-7924.不仅强调探索、创造、求新的过程,而且强调作品结果,这是综合法的教育特征之一。
【√】4-8125.“能使用主观色彩,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幻想”,属于美术教育的审美情感目标。
【×】“情感”改为“创造”3-6026.学前儿童泥塑的发展稍稍领先于绘画的发展。
【×】领先于改为“落后于”6-16327.美术欣赏与美术鉴赏都是借助感觉和体验进行的主观审美活动,二者实际上是一回事。
【×】“一回事”改为“有区别的”7-19328.对学前儿童的弹性要求体现了美术教育的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改为“因材施教”4-73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9.雕塑1-9答:雕塑是用可雕刻和塑造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30.发展性原则4-69答:发展性原则指在进行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时,要处理好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造成儿童身心的一种可持续发展。
31.手指画5-140答:将色彩和浆糊混合,使成色糊,然后放在玻璃板或厚的图画纸上,在未干时,用手指或木片、竹签等直接刮、抹、点、涂,可以画成各种有趣的、不同变化的纹样。
32.盘绕6-166答:盘绕是指将线状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缠绕成平面图像或立体物像。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3.对话法有哪几种基本形式?4-82答:(1)儿童与艺术品的对话;(2)儿童与自然的对话;(3)人际对话;(4)自我对话34.简述幼儿园自由画的指导原则。
5-145答:(1)创设自由而快乐的气氛。
(2)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适当地引导、暗示,使他们实现自己的构思,保持信心。
(3)对幼儿的绘画技能不作过高的要求,以鼓励创造性、独特性为主。
(4)自由画一般在儿童分组活动、游戏活动时,或在家里进行。
也可以配合教学活动在课堂中进行。
35.简述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的实施原则。
7-207答:(1)高度的艺术性与儿童的可接受性原则(2)潜移默化的原则(3)渐进性和程序性原则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试论当前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谈谈你的建议。
2-43答:(1)在培养目标方面,早期美术教育中出现两个误区。
其一,把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做出一件有趣的玩具就完成了任务,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正确其二,把美术作为实施德育、智育的手段,作为完成某一中心任务的从属部分,没有自身的独立地位和体系。
(2)在教育内容方面,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
(3)在教学方法方面,灌输法仍然被大量使用。
建议:应认识到美术教育本身是一个独立的领域,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领域,重视用美术培养儿童对艺术美的欣赏、识别,学习对美的对象形态的描绘和表现,培养儿童的审美心理素质,帮助他们从审美的角度来把握世界。
激发孩子对画画的兴趣与对美的感知,又到孩子有“自我”和“感觉”。
最好不要让孩子临摹或者是灌输太多的固有观念,而是要引导孩子有自己的感觉、思考和想象,使他们保持甚至增强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尊重孩子自己的绘画语言和个性风格,充分挖掘儿童潜在的自我创造意识和创造力。
37.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你对小班幼儿绘画创作过程的指导建议。
5-145答:一、激发兴趣:在引发儿童对绘画的思考时,需要有强烈的刺激,使他们对自己的构想感到兴奋,引起对那种经验鲜明的回忆,并从自己的库存中选择适合于表现自己某种目标的资料,然后,用原发和创意的方式表现他的构想。
指导儿童绘画造型,面对的便是如何刺激几童的绘画思考,发展儿童的美术造型技巧,并用适当的美术媒介表现出来。
引起儿童对绘画的兴趣的范围包括:学习美术技能的动机、掌握知识的动机、想象的动机二、从生活经验中挖掘题材选择适合于儿童生活经验、能力水平的适中课题是指导儿童命题画的关键所在。
1、从儿童生活的经验,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经验出发:对儿童自己生活的描写,是儿童画最主要的题材。
如“我”、“我的妈妈”、“我在刷牙”、“我在吃饭”、“我在跳舞”、“看谁跑得快”等。
2、从他们觉得惊异、好奇,希望进一步探索的心情出发。
命题不仅要画出自己生活的内容,更要画出自己内在的感情,而不是千篇一律地画花、房屋、汽车等缺乏创意的画。
如“稀饭从锅里溢出来了”、“吃人的鳄鱼”。
3、从看到的事件、听到的故事出发。
生活中有许多突发事件会引起儿童的关心和注意,有的深深打动他们的心灵。
如“救火”、“花会”、“时装表演”。
三、重视观察和引发各种感觉使儿童学会用观察的眼光对待各种事物,鼓励他们运用一切感觉,去感觉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以扩大儿童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范围。
四、培育生动的构想围绕主题,创设一定的情景,提供各种与主题有关的资料,启迪幼儿的情感,使他们广开思路。
在主题的特定条件刺激下,幼儿通过视知觉得来的原材料与储存在头脑中的意象融合在一起,经过头脑的加工改造,就有可能出现内容丰富,构思独特的画面。
这也是艺术体验和反思的过程。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38.以下是一例幼儿园手工活动方案,请对该方案作出自己的分析评价。
包春卷(大班手工)活动目标:(1)学会卷的技能,发展幼儿小手肌肉动作。
(2)感受新年愉快的气氛。
活动准备:(1)自制的厨师帽和相关的课件。
(2)春卷皮、陷料、勺子每人一把、一次性台布。
活动过程:(1)猜谜语:圆圆一张小被子,放进一个小宝宝,小手小脚放放好,被子被子襄裹紧。
迷底:春卷。
(2)出示并品尝春卷。
(3)观看课件,了解怎样做春卷。
①工厂里的叔叔阿姨先选好菜,然后把菜切成丝,接着把切好的菜拌成陷。
②拿出一张春卷皮,在当中放上适当的陷,把两边往里折,然后卷起来。
最后用面粉把这个边全沾好,春卷就做成了。
③做好的春卷可以放到油锅里炸熟。
、(4)幼儿复述上述过程。
(5)教师示范:现在我拿起一张小被子,在当中放进一个小宝宝,我们帮她把被子盖好,卷紧点,不要让宝宝着凉了。
(6)幼儿尝试。
提醒:小朋友包春卷的时候,陷要少放一点,不然要把皮撑破的。
包完以后放到盆子里要放整齐了。
现在请你们搬着小椅子找空的地方开始做春卷吧。
(7)幼儿操作。
(8)现在我们包的春卷已经放入油锅里炸了,我们把桌子整理干净准备开春卷宴吧!答:优点:(1)能用谜语和品尝的方法激发兴趣;(2)能使用课件,直接展示制作过程,教师的演示也比较明确清楚(3)使用真实的材料,做春卷、吃穿卷,有幼儿体验到劳动的快乐不足:(1)活动过程中的第四步“幼儿复述“不合适,可改为幼儿讨论,并把重点放在第②环节;(2)要注意卫生,小组最好事先分毫,免去再搬椅子找空位的环节,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指导(3)缺乏有效的评价环节;(4)本课题放在大班稍显简单。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