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衔接题标点的“妙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言语备考:语句衔接题标点的“妙用”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语句衔接题居尾类也是常见的类型之一,有些考生将居尾类题型与下文推断题有所混淆,其实是不正确的,句尾类的语句衔接前面的标点符号起了不同的引导作用,有些同学由于没有注意到横线前面的逗号和句号的差别,导致在衔接语句时思考的方向出现偏差,结果选错选项。其实,居尾类横线前面的标点符号常考的就是逗号与句号。下面分别说一下它们不同的引导作用。

第一种:逗号,众所周知,逗号是最常用的一种符号,它表示的是句子内部的停顿,如果划横线的部分前面是逗号,则填入的横线句子应该与其的前半句语句联系最紧密,因此学生应该重点分析的是横线部分的前半句语句的内容,根据前面的语义内容,填入横线部分。

第二种:句号,一句话说完一般用句号终结,在居尾类的衔接题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句号,然后加结论引导词,因此,所以之类的,后边划横线让考生衔接,那么这里填入的结论,就要从我们整个文段上进行思考了,也就是说这句话基本是总结全文的,那么我们就不能单单看横线的前一句话了,要从整个文段理解意思,填入结论语句。

下面解析真题中逗句号的不同引导看如何做题。

【例1】周代独特的文明组织方式从文化上看是不区分宗教与道德,不严格区分礼俗与法律,而是以一种包容性很大的礼,达到一种弥散性的文化目标。从政治管理到日常生活,并不被认为是不同质的社会领域,周人并不认为这些领域应遵循不同的法则,而是认为都可以由礼来整合规范,在此意义上,。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甚至不必深究周代的政治制度了

B.研究礼的形式和各种仪制就尤为重要

C.礼可以说是一种政教德法合一的体系

D.可以说华夏文明从一开始就很重礼法

【答案】C。

【解析】此题是典型的居尾类的语句衔接题,横线部分的前面是逗号,也就是说填入的这句话,和前面的分句联系非常紧密,前面内容提到周人并不认为需要遵从不同的法则,而是都由礼来整合,这句话中很快能确定主体词就是“礼”,根据主体排除A,D选项就直接排除了,有些考生纠结B选项,其实是没有理解分句中周人并不认为的那句话,周人否定了遵循不同的法则,那就没有必要研究各种仪制了,因此排除B选项,C选项的礼是政教德合一的体系,正是对应了前面周人认为所有都可以用礼来整合规范这一句话,衔接紧密,此题当选C选项。

【例2】现在许多学者在讨论“全球变暖”这一话题时,常将其作为“科学问题”来讨论。实际上,在涉及这种超长时段的复杂问题时,现在许多标准的科学验证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因而从历史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有其特殊意义。但众所周知,历史学家在建构历史时,必须依赖史料之外的东西,而“全球变暖”涉及长时段的气候变迁,文字记载往往十分缺乏,只能通过地质材料间接推测;而且地球不是人类,它的行为和规律,不可能借助“史料之外的东西”来推测。所以,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 “全球变暖”目前仍然是科学所无法确定的问题

B. 将“全球变暖”视为一个历史问题显然是不妥的

C. 讨论“全球变暖”比通常的历史学课题难度更大

D. 积累丰富准确的地质材料形成证据链很难实现

【答案】C。

【解析】首先观察题目横线部分前面是所以这样的结论引导词,更重要的是,前面是句号,也就是说让考生填入的是基于整个文段总结的一句话,我们要从文段整体进行把握,文段开头提出许多学者把“全球变暖”问题当做是“科学问题”讨论,一个转折关联词“实际

上”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全球变暖”应从历史的角度去讨论,“但”字一个转折,后面继续承接作者的观点指出“全球变暖”文字记载很少,只能依靠的是“史料之外的东西”来推测,说明了从历史角度讨论“全球变暖”问题时比一般历史课题困难的,因此选择C选项。B选项很多考生误选,但文段中作者提出的观点就是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思考“全球变暖”问题,B选项和作者的观点矛盾,所以要排除。

逗号,句号,小小个,不同指引,不同答案,宝宝们,今天的小技巧,你懂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