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19计划解读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9.04.17•【文号】教社科函〔2019〕10号•【施行日期】2019.04.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的通知教社科函〔2019〕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现将《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本校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制定的实施方案和政策举措及时报送我部社会科学司。
教育部2019年4月17日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实施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队伍,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结合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教育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区、市)、校三级思政课教师培养体系,优化培养模式,创新培养举措,丰富培养资源,压实培养责任,使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理想信念更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更扎实、教书育人水平整体提升,切实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第一部分:政策规划与改革推进一、背景分析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开局之年。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将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二、工作目标1. 完善基础教育政策体系,推动政策落地生根。
2.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4. 促进教育公平,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权益。
5. 强化基础教育治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三、重点任务1.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 组织开展全国基础教育论坛,总结交流各地基础教育改革经验。
-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完善基础教育政策体系,推动政策落地生根。
- 制定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 推动各地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政策落地生根。
3.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完善课程体系。
- 推广素质教育典型经验,引导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 开展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升教师教育质量。
-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5. 促进教育公平,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权益。
- 加强农村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保障,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 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
6. 强化基础教育治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 加强对中小学校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 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度和执行力。
3. 强化督查考核,对工作不力的地区和单位进行通报批评,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201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0页word文档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务院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务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教育结构和体制、教育观念和方法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五大上明确提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根据党中央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部署,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教育,要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
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认识全面振兴教育事业的重要性,认真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生机勃勃的中国教育带入21世纪。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
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江泽民同志又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
”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应用并导致教育系统发生深刻的变化,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
2019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是一套全新的教材体系,旨在满足现代儿童的需求,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分别从教材构架、教学方法及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材构架新课程标准的教材构架更加合理,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智力发展规律,划分为“认知阅读教育”、“写作教育”、“文化鉴赏教育”、“课外阅读”四大板块,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首先,“认知阅读教育”板块包括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所需的各种阅读材料,包括话题性短文、儿童文学、科普读物等,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写作教育”板块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材料选择方面也更加灵活,有简单的写作任务,有个人化的写作体验,更有学科交叉的写作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然后,“文化鉴赏教育”板块更是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正向发展。
在这一板块,教材配备了大量的经典名著、诗词和国学经典等,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认同。
最后,“课外阅读”板块阅读面更加广泛、选材更加灵活,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丰富阅读经历。
整个教材结构满足了儿童的多层级需求,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二、教学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注重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来促进语文学习。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提问、观察、实践等教学方式,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学习,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启发式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习惯形成极有帮助。
另外,“分角色教学”也是新教材中的一大特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采用分角色教学法,即让学生来扮演文本中的角色,通过参与和互动来更加深入地了解文本和角色情感,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实施过程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各地教育局和学校的支持。
实施过程中,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辅导和培训,让教师充分了解新标准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同时,学校和教育局应该作出积极的调整,制定出合理的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案,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思考和表达,让他们逐渐建立自信心,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作者: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第07期基本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党对基础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深入推进教育公平,着力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攻坚克难、狠抓落实、防范风险,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加强教学装备和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切实提高基础教育育人质量。
一、抓党建、实德育,坚持基础教育正确方向1.加强党对中小学的全面领导。
会同中央有关部门研究完善中小学领导体制,制定《中小学党建工作规范化基本要求》。
继续举办中小学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和网络培训班,加强网络培训资源建设,不断提高中小学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2.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
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推动“一校一案”,普遍建立完善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举办省级德育骨干培训班,推动各地层层开展培训。
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重点加强乡村学校文化建设。
制订心理辅导指导手册,开展心理辅导教师示范培训,加强专业指导。
落实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意见,推动学校以多种形式定期开展观影活动,举办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
继续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校外教育事业发展项目,加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课程资源和服务平台建设,遴选推广典型线路。
继续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圆梦蒲公英”等活动。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能力。
3.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
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和劳动教育大纲,统筹家务劳动、校内劳动、校外劳动,推动每所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劳动场所,创新劳动途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
召开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座谈会,交流推广各地典型经验,推动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成长档案和综合素质评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12.21•【文号】教师厅〔2018〕8号•【施行日期】2018.12.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8〕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部属师范大学: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8〕75号,下称《实施办法》)要求,保证2019年毕业的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全部安排到中小学校任教,现就做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加强就业教育。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部属师范大学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通过组织政策解读宣讲、一线优秀校长教师报告会、优秀公费师范生谈体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动员广大公费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争做“四有”好老师,在工作岗位上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布就业教育与职业指导知识内容,开展生动有效的政策宣传,营造支持公费师范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二、改进就业服务。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机构编制部门在核定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额内,提前安排、准确核查接收公费师范生编制计划,统筹本地区中小学教师岗位需求,于2019年1月25日前将本省(区、市)公费师范生就业岗位需求信息通报给部属师范大学,同时在相关网站或平台公开发布。
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通过手机信息、APP等途径,及时公布、针对性地推送用人信息及人事招聘政策,做好公费师范生就业岗位选择与中小学教师岗位需求的有效衔接。
部属师范大学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大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协调沟通力度,采取多种方式为公费师范生提供就业支持和信息服务。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4.02•【文号】教高厅函〔2019〕18号•【施行日期】2019.04.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要求,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经研究,教育部决定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任务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二、建设原则面向各类高校。
在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
面向全部专业。
覆盖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分年度开展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
突出示范领跑。
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示范性本科专业,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分“赛道”建设。
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列,向地方高校倾斜;鼓励支持高校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建设一流本科专业。
“两步走”实施。
报送的专业第一步被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组织开展专业认证,通过后再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教育部发布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
教育部发布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作者:教育部办公厅来源:《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19年第04期本报讯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下称《要点》)。
《要点》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育人为本、融合创新、系统推进、引领发展”为原则,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要点》指出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战略部署,提出十大核心目标。
现将其中与中小学校和教师相关的内容梳理如下。
一、推动数字资源服务普及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组织教师晒课100万堂。
地方各级教育部门组织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网络教研和优课应用。
完成朝鲜语、彝语初中数理化数字教学资源开发,启动民族中小学汉语学科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
二、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持续推进推动在贫困地区中小学使用并启动“一带一路”送经典活动。
继续推进“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项目建设。
大力推广“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模式,帮助缺乏师资的边远贫困地区学校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汇聚1~3年级国家规定课程各学科各1个版本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包,供“三区三州”农村中小学自主选用。
三、網络学习空间应用不断深入组织师生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数量新增1000万个,推动逐步实现“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
继续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合作开展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计划全年培训中小学校长2000人、骨干教师4000人。
四、教育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开展校园App专项调研,治理校园App乱象。
五、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实施学生信息素养培育行动,启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
推动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六、典型案例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彰显启动教育信息化优秀区域、优秀学校和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认定工作,汇聚优秀案例,推广典型经验。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9.09.29•【文号】教高〔2019〕6号•【施行日期】2019.09.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八次全体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严格教育教学管理1.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引领带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高校要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要提升学业挑战度,强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的质量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学分总量和课程数量,增加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提高自主学习时间比例,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
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9.10.24•【文号】教高〔2019〕8号•【施行日期】2019.10.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
现就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二)总体目标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夯实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简称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
(三)基本原则——坚持分类建设。
依据高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建设适应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一流本科课程,实现不同类型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全覆盖。
——坚持扶强扶特。
着力引导“双一流”建设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重点打造一批高水平课程,为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双高计划解读
双高计划解读
“双高计划”是指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的计划,旨在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该计划于2019年启动,由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共同实施。
“双高计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在中国大陆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将投入大量资金支持高水平大学和学科的建设,包括人才引进、科研经费、教学设施等方面。
此外,“双高计划”还将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的合作交流,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该计划也将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双高计划”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舞台。
通过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关注,相信未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东北大学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2019计划”目前进展情况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9计划”) 教育部已正式颁布。
《 “2019计划”实施方案》 在教育部内拟定完毕,现已出台了征求意见稿。
“2019计划”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 、创新引领”的原则,有效整合社会创 新力量和资源,探索建立协同创新的新 模式与新机制,实现国家创新能力的显 著与持续提升。
“2019计划”是一项竞争性计划,不是“普惠式”的
“2019计划”产生背景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 研究能力。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 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 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 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 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 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 家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通过校校、校所、校企、校 地以及国际间的协同,组织实施一批协同创新项目。
┅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 创新重大需求的四类创新模式。
┅形成一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 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 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导性、奖励性等方式给予经费支持
“2019计划”操作实施
1. 任务
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四类)
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基础)
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
(产业)
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3.05•【文号】教师厅〔2019〕2号•【施行日期】2019.03.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9〕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政局,有关单位: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总体要求,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切实提升广大教师立德树人能力,现就做好2019年“国培计划”组织实施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突出服务大局,示范引领新时代教师发展各省(区、市)、各项目承担单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组织教师校长开展专题学习。
设置“立德树人”师德师风专题培训模块,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等重要论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
要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心工作,加强中小学重点领域培训,倾斜支持国家统编教材及课标、教师信息素养、国家安全教育、劳动教育等领域。
落实中央关于学前教育的决策部署,加大幼儿园教师、园长培训力度。
二、突出扶贫攻坚,集中支持边远贫困地区教师培训各省(区、市)要落实党中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求,实施乡村教师培训扶贫攻坚行动,优先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国家级贫困县、“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县,通过国培、省培等各级培训,确保2020年前完成对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培训全覆盖。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9.30•【文号】教民厅〔2018〕2号•【施行日期】2018.09.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201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现将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下达给你们,并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对于提升民族教育水平,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单位要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做好骨干计划招生培养工作,进一步聚焦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战略目标,进一步聚焦中央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生源范围及招生对象1.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兵团)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
2.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
以及在上述地区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满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汉族考生。
3.在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
上述生源硕士招生计划单列为“其他”类。
三、招生计划1.骨干计划招生是全国研究生招生的一部分,严格执行《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博士研究生年度招生文件,坚持“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19.03.29•【文号】教职成〔2019〕5号•【施行日期】2019.03.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政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现就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扎根中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强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重点支持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作出重要贡献。
(二)基本原则——坚持中国特色。
扎根中国大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服务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坚持产教融合。
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精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推动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扶优扶强。
质量为先、以点带面,兼顾区域和产业布局,支持基础条件优良、改革成效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积累可复制、可借鉴的改革经验和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最新-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精品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有关高等学校:“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自XX年实施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农村学校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教育部决定从2019年开始,进一步扩大“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以下简称:“硕师计划”)规模,并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结合实施,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培养和服务方式从具有免试硕士研究生资格的高校中,选拔部分优秀应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录取为“硕师计划”研究生,并与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签约聘为编制内正式教师。
在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三年,并在职学习研究生课程。
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集中学习一年,毕业时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各地要将实施“硕师计划”与“特岗计划”紧密结合。
可采取如下两种方式:一是录取为“硕师计划”研究生可同时应聘为特岗教师。
聘为特岗教师的,先到设岗县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服务三年,并在职学习研究生课程。
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集中学习一年,毕业时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二是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XX]2号)精神,对于具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历、三年聘期内年度(或绩效)考核至少一年优秀并继续留在当地学校任教的表现突出特岗教师,经任教学校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培养学校单独考核,符合培养要求的可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
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二、人选条件和范围政治思想素质好,热爱教育工作,具备教师资格条件,志愿到农村学校任教;可按时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教育部2019年1号文件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关系
教育部2019年1号文件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关系目标任务:采取多种措施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健全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完善监管体系。
工作措施: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各地出台实施意见,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各地完善小区配套园管理、公办园生均拨款制度与收费标准、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扶持、教师配备与待遇保障、规范监管等政策制度。
开展小区配套园、民办园过度逐利行为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
实施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发挥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引导作用。
继续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推进幼儿园实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
研制出台县域对普及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办法。
11.提高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目标任务: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
完善综合控辍保学机制。
工作措施:指导督促各地制订完善农村学校布局规划和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标准。
督促各地做好全面改薄收尾工作,启动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薄弱学校)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
健全辍学高发区重点监测制度,实施精准控辍。
依托寄宿制学校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
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
12.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
各省(区、市)全面建立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
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进一步降低。
工作措施:继续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加大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实施力度,推动中西部省份提高普及水平。
制订全国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最低标准,指导各省(区、市)建立生均拨款标准和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部署各地制订普通高中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
组织开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专项督查。
13.提升民族教育质量目标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缩小民族地区与全国教育水平之间的差距,不断提升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
幼儿园教师教育政策解读
幼儿园教师教育政策解读幼儿园教师教育政策解读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家庭结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幼儿园已成为了孩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在幼儿园阶段,有着重要的教师教育政策,本文将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对幼儿园教师教育政策进行解读。
一、国家对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重视近年来,国家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明显增加。
2019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九部委发布《关于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到重点实施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提升计划,重点支持幼儿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规模、营养餐标准等。
2019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关于深化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师风提出了具体要求。
《意见》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严格遵守道德规范,时刻维护教育和社会公信力,积极践行“以人为本”、“情感教育”等理念。
以上政策的出台,充分体现出国家对幼儿园教育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表明了幼儿园教师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幼儿园教师的岗位要求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如下岗位要求:(一)心理承受力强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心理承受力强的特点,因为在教育过程中他们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
幼儿园教师的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孩子的各种情绪,例如挑剔、拒绝合作等等。
同时,教师们还需要面对孩子突然发生的疾病,比如感冒、发烧等。
对于这些困难,任何心理崩溃的情况都是不能出现的,否则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二)智慧、责任、同理心幼儿园教师不仅仅是孩子的授课者,更要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因此他们需要具备以智慧为魂的精神素质,以责任为核心的工作态度以及同理心为基础的情感沟通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更多的信任感,让孩子们感到温暖有爱,这对于孩子成长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三)本领齐备、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本领齐备的能力。
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幼儿园教师需要面对多方面的问题,例如孩子肢体发育、语言发展、心理健康等等。
记录2019 政策 出台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
30中国教育网络 2020.1封面报道COVER STORY 记录2019《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
文件指出,到2020年,在线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资源和服务更加丰富,在线教育模式更加完善。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
文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20条工作措施,全面治理教育移动应用乱象,促进教育移动应用有序健康发展。
文件明确,2019年底,完成教育移动应用备案工作,开展教育移动应用专项治理行动。
到2020年底,建立健全教育移动应用管理制度、规范和标准,形成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初步建成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文件提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
推进“教育+互联网”发展,按照服务教师教学、服务学生学习、服务学校管理的要求,建立覆盖义务教育各年级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
教育部出台《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
文件提出,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
文件指出,以“育人为本、融合创新、系统推进、引领发展”为原则,深入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
文件明确了十大核心目标,规划了十一个类别35项重点任务,用于指导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的开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
2019 教育部中职课程开设要求
2019 教育部中职课程开设要求摘要:1.2019 年教育部中职课程开设要求概述2.具体课程设置要求3.课程实施与评价建议正文:【2019 年教育部中职课程开设要求概述】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于2019 年发布了中职课程开设要求。
该要求旨在指导中职学校合理设置课程,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
本文将从具体课程设置要求、课程实施与评价建议等方面对2019 年教育部中职课程开设要求进行详细解读。
【具体课程设置要求】2019 年教育部中职课程设置要求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类。
(1)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
其中,德育课程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地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拓展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课程实施与评价建议】(1)课程实施课程实施要注重教学方法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2)课程评价课程评价要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和创新能力。
评价方法要多样化,既要有量化评价,也要有质性评价,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总之,2019 年教育部中职课程开设要求为中职学校课程设置提供了明确指导,有利于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