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心及其调养
《黄帝内经》话五脏之~心
《黄帝内经》话五脏之~⼼现代社会的⼈40岁左右就猝死的事常有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简单地说就是⼼⽓不够。
很多⼈到了40岁以后,就觉得⼼⽓不⾜。
⼼⽓不⾜有什么表现呢?就是话说多⼀点、稍微劳累⼀点,就觉得⼼慌,⽓不够⽤。
⼼⽓不⾜则⽆⼒推动⾎液,⼼⾎不⾜则⼼失所养,⽇久则⼼脏容易发病。
在⼈体当中,有三个脏器每时每刻都不能缺⾎,⼀个是⼤脑,⼀个是⼼,⼀个是肾,如果⽓⾎不⾜,则易发病。
⼼病早知道全世界有1/3的⼈死亡都与⼼脏有关,⼼脏发出的“求救信号”有以下⼏种。
①左⼿指痛、⽛痛。
中医认为“⼼包”是包在⼼脏外⾯的包膜,说得形象点,好⽐是⼼的宫城,有保护⼼脏的作⽤。
⼼不能受邪,⼼包能代⼼受邪,所以外邪侵袭⼼,⾸先⼼包受病。
⼼包经起于胸,经过上肢,所以,⼼脏病的疼痛多出现在胸⼝正中的位置,持续数分钟甚⾄⼗⼏分钟,常常牵涉左前臂、左⼿指或左上臂,甚⾄咽喉、颈项或者⽛齿。
②枕头⾼才能睡着。
平躺着睡觉会觉得胸闷,必须垫个较⾼的枕头,或者半靠着才能⼊睡,表明⼼脏功能较弱。
⼀活动就⼼慌⽓短。
经常感到⼼慌、胸闷,上楼梯、做点体⼒活就会⽓喘、⼼跳加快。
特别是此前这种情况并不明显,最近⼀段时间加重的,要警惕⼼脏出现问题。
③⼼开窍于⾆,⼼阳不⾜,则⾆胖嫩或紫暗;⼼阴不⾜,则⾆红⽽颜⾊深暗;⼼⾎虚,则⾆暗淡;⼼⽕上炎,则⾆红烂、⽣疮、疼痛;⼼⾎瘀阻,则⾆紫暗或有瘀斑。
⼼的重要性⼼主⾎脉,是指⼼有推动⾎液在脉内运⾏的作⽤,即⼼⽓的作⽤。
脉环接于⼼,在⼼的主宰、控制下,以⼼⽓为动⼒,以⾎液为物质基础,以脉为通道,从⼼—脉—⾎的循环系统中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如果⼼主⾎、⼼主脉的功能失调,就会造成⽓滞⾎瘀、⼼脉痹阻(以⼼悸怔忡、胸闷、⼼痛为主要表现)、脉道不通,⽇久就可能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
⼼⽓的强弱可以从脉象、⾯⾊上反映出来。
如⼼⽓旺盛,⾎脉充盈,则脉和缓有⼒,⾯⾊红润,即“其华在⾯”;⼼⽓不⾜,⾎脉空虚,则脉细弱或节律不齐,⾯⾊苍⽩;⼼⾎瘀阻则可出现⼼胸闷痛,颜⾯、唇甲青紫等现象。
五心养神法
五心养神法《黄帝内经》里有大量关于养心、调心、养神、调神的论述。
我把它归纳为五个“心”:第一,心态平和;第二,心情快乐;第三,心地善良;第四,心胸开阔;第五,心灵纯净。
心态平和心态平和,按照《黄帝内经》的话来说叫“清净、少欲”。
《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实际上是治疗当代人心灵疾病的一个良方。
《黄帝内经》还说了一句:“清净则肉腠闭柜,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一个人只要心态清净了,那么什么样的疾病、外邪都侵入不了我们体内,这样身体就健康了。
《黄帝内经》还有两句话:“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我们做的事情可以很多,工作可以很忙,但心态一定要闲,“闲”字是门里一个木字,原本是用木头把门住,这样外面的欲望、诱惑就被挡在门外了。
就是要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跟从镇江金山寺的佛印住持学佛时,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佛印批了两个字:“放屁”。
苏东坡特别地生气,就过江到寺里质问佛印。
佛印大师笑着回了他两句:“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所以,要真正的八风吹不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是要时时处处都要保持这种平和、少欲、清净的心态,才能真正不受各种欲望、各种情绪的干扰。
我曾经拜会过中国佛协的会长一诚大师,他跟我说了一句话:”现代人都不是饿死的,都是撑死的。
“说的十分深刻!现代人一切心灵困惑不都是因为贪多造成的吗?越贪多越困惑,越困惑就越贪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说:幸福不在得到的多,而在计较的少。
心情快乐《黄帝内经》说:“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之心。
”“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
”是说圣人能够将他的嗜好调试到和世俗一样,适应世俗习惯,没有恼怒和愤恨的不良情绪。
一切以恬愉、自得为要务。
恬愉就是一种快乐、悠闲、自足的心态,养生就是要始终保持这种心情。
《黄帝内经》还说:”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
中医养生:黄帝内经所述心肝脾肺肾,保养方法
中医养生:黄帝内经所述心肝脾肺肾,保养方法君主之官:心心在人体五脏中的地位就是棋盘中的老帅,因此《黄帝内经》称心为“君主之官”,掌管一身的气血运行。
心藏神中医说心藏神,心的气血充盈,神得以涵养,那么人就头脑清楚、神思敏捷、睡眠香甜。
反之,如果人记忆力下降,睡眠浅而多梦,那就表明心气、心血不够用了,要赶快补充。
大喜伤心中医认为,大喜伤心。
这就是说,过度惊喜会使心功能受损,比如范进中举就是大喜伤心的典型例子。
心开窍于舌中医通过观察舌的形态与色泽变化,还有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来判断心的功能状况。
比如舌尖经常溃疡的人,就是心火旺;讲话时频繁出现断点,就是太疲劳了,心气虚弱不够用了;舌根下的静脉色泽紫黯而曲张,说明心血管多有动脉硬化。
心火旺症状心火系统功能异常,常出现以下症状:心慌心悸、心前区疼、嘴唇指甲发青、口舌生疮、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冠心病等。
那么出现这些症状,中医有哪些好的办法呢?养心食疗根据天人合一的五行养生文化,红枣、红椒、赤豆、樱桃、鸡鸭血、桂圆等红色的食品和呵(he)这个发音都与心相关,归属于心火系统,故能补心。
清心火最佳的食物是莲子和苦瓜,他们都是苦味的,苦味入心经也归属于心火系统,能够清泻心火。
日常生活中多发“呵(he)”这个音对心功能也有帮助。
经络调理在身体内部我们可以通过敲心包经、摩内关、撞大陵、拍极泉的简易方法来推动心气、心血的运行。
2、将军之官:肝《黄帝内经》把肝比喻为“将军之官”,用将军刚强急噪的性格来形容肝的生理特性。
怒伤肝事实上,脾气急噪的人往往都是肝火旺。
因此一个人发脾气时,你不要和他计较。
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肝气过旺而化为火气,他是克制不住的。
易怒的人,常会拍着桌子叫,他一定要把这股气发出来,心里才会好受,否则憋在心里会害病的。
等到这个气散了,自然而然也就心平气和了。
但是如果一个人老是发怒,轻则血压偏高,重则促使肝纤维化。
三国时的周瑜大怒之下剑伤迸裂、倒地而亡,就是“大怒伤肝”的典型案例。
《黄帝内经》静心口诀
《黄帝内经》静心口诀静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修炼方式,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方法。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静心的口诀,以下是其中一些口诀,希望能帮助大家静心养心,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1. 养心静坐这是最基本的静心方法,通过专注呼吸、静坐冥想等方式,让自己的心得到舒缓和放松。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深呼吸,慢慢地将杂念排除,使思绪平静下来。
这样可以缓解压力,增加专注力,提升思维能力。
2. 精神合一《黄帝内经》中提到:“诸精皆归于心。
”意思是说,身体的精气都归于心,而心又是我们内在的定力所在。
为了保持精神合一,我们需要注意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保持内心的平衡与稳定。
平常可以通过休息、锻炼、冥想等方式来达到身心合一的效果。
3. 心无旁骛心无旁骛,即心无杂念,专注于当前的事情。
《黄帝内经》中提到:“心存虚静,穷极天地之际,察微知著。
”意思是说,只有内心宁静,才能看到微细之处。
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要全神贯注,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才能更加专注和投入。
4. 忧愁勿续《黄帝内经》中提到:“喜怒哀乐,不得而害志。
”意思是说,过多的忧愁和消极情绪会影响心情,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善于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静心养心。
5. 和谐共生和谐共生是《黄帝内经》中一个重要的理念,也是静心的关键。
人体的每个器官、每个细胞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只有保持整体的和谐平衡,才能达到身心的健康与和谐。
因此,我们要注意生活中的饮食、作息等方面,保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
综上所述,静心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方法,而《黄帝内经》中的静心口诀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线。
通过养心静坐、精神合一、心无旁骛、忧愁勿续和和谐共生,我们可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平静,使自己更加平衡、健康和快乐。
希望大家都能够将这些静心口诀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享受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刻。
黄帝内经中的五感调理与心理健康
黄帝内经中的五感调理与心理健康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其中,关于五感调理与心理健康的内容,对于现代人的生活和健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五感调理的角度,探讨黄帝内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视觉调理黄帝内经中提到:“心者,主神明之官,开窍于目。
”这句话表明了心与视觉之间的密切关系。
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视觉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因此,保护好眼睛,调整好视觉环境,对于维护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保护眼睛健康。
现代人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如电脑、手机等,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视力下降。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适当休息,每隔一段时间远离电子屏幕,进行眼部放松运动,如闭眼深呼吸、眼球转动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盯着一个物体或者在强光下用眼。
其次,调整好视觉环境。
黄帝内经中提到:“色入于目,音入于耳,香入于鼻,味入于口,物入于形。
”这句话强调了外界环境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舒适、美好的视觉环境,如保持室内光线明亮、色彩搭配协调等。
此外,也可以通过欣赏美丽的风景、观看喜欢的电影等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二、听觉调理黄帝内经中提到:“耳者,主听之官,开窍于耳。
”这句话表明了耳与听觉之间的关系。
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听觉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
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好听力,调整好听觉环境,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保护听力健康。
现代生活中,噪音污染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容易导致听力下降和心理压力增加。
因此,我们应该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同时注意保护耳朵,避免使用过大音量的耳机。
其次,调整好听觉环境。
黄帝内经中提到:“音入于耳。
”这句话强调了音乐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欣赏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此外,也可以通过听一些舒缓的自然声音,如鸟鸣、海浪声等,来放松自己的心情。
三、嗅觉调理黄帝内经中提到:“鼻者,主气之官,开窍于鼻。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国医学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这些理论和方法贯穿于《灵枢》和《素问》两部分。
在心理治疗理论方面,黄帝内经主要强调了情志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为情志失调会导致体内气血失和,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在心理治疗方法方面,黄帝内经提出了针灸、推拿、按摩、药物和精神疗法等多种手段,用以调节情志和恢复身心健康。
以下将结合《灵枢》和《素问》中的相关内容,对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心理治疗理论1. 情志与健康黄帝内经认为,情志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喜怒不节,以伤中焦”,“忧患恐惧,以伤肝”,“恐惧不安,以伤肾”。
这说明了情志失调会引起五脏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调节情志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2. 情志失调与疾病黄帝内经将情志失调分为七种,分别为喜、怒、忧、思、悔、恐、惊。
这七种情志失调如果长期积累,就会导致脏腑失调,气血紊乱,最终引发各种疾病。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指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惊伤心”,进一步明确了各种情志对应的脏腑。
3. 情志调适与预防黄帝内经主张通过调节情志,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了“平和恬淡,以均平四气,调神藏”、“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理论,强调了保持情志平和、内心宁静对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调节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来保持身心的平衡。
1. 针灸疗法《灵枢·九宫八风》中提到了针灸疗法可以调节情志的作用。
针灸疗法可以刺激穴位,调和经络,疏通气血,从而达到平复情志的目的。
针灸可以调节肝经,缓解怒气;也可以调节心经,平复喜悦和惊恐等情绪。
2. 推拿按摩疗法《灵枢·五音五味》中提到了推拿按摩疗法也可以调节情志。
通过按摩穴位和经络,可以直接作用于气血,缓解情志失调。
推拿按摩足三里穴可以缓解忧郁,调节脾胃功能。
黄帝内经中的气功修炼与身心调理
黄帝内经中的气功修炼与身心调理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其中,气功修炼与身心调理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气功修炼是通过调整呼吸、运动身体和意念调节等方法,以达到调理身心、增强体质的目的。
本文将从黄帝内经中的气功修炼和身心调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黄帝内经中的气功修炼气功修炼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通过调整呼吸、运动身体和意念调节等方法,以达到调理身心、增强体质的目的。
其中,黄帝内经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气功修炼方法,如下所述:1. 调整呼吸:黄帝内经中提到了“调息法”,即通过调整呼吸的深浅、缓急、长短等来调节身心。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增加氧气供应,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2. 运动身体:黄帝内经中提到了一些运动身体的方法,如“五禽戏”、“六字诀”等。
这些方法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结合呼吸和意念调节,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3. 意念调节:黄帝内经中提到了一些意念调节的方法,如“意守一”,即通过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使意念集中在一个点上。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提高专注力,增强意志力。
二、黄帝内经中的身心调理黄帝内经中强调了身心的统一,认为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因此,身心调理是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一些身心调理的方法,如下所述:1. 调整饮食:黄帝内经中提到了“饮食宜节”,即饮食要适量,不可过量或过少。
合理的饮食可以保持身体的营养平衡,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2. 调整作息:黄帝内经中提到了“起居有常”,即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合理的作息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工作效率,预防疲劳和失眠等问题。
3. 调整情绪:黄帝内经中提到了“情志和调”,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合理的情绪调节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压力,增强抵抗力,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气功修炼与身心调理的意义气功修炼与身心调理在黄帝内经中被视为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最具权威的医学经典之一,涵盖了丰富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在《黄帝内经》中,心理治疗是指通过调整人的情绪、意志和思维,从而达到治疗身心疾病的目的。
其核心理论包括情志理论、气血理论、五行阴阳理论以及脏腑经络理论等。
在心理治疗方法方面,包括情志调理、饮食调理、运动疗法等多种治疗手段。
情志理论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心理治疗理论之一,认为情绪和心理状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云:“喜怒思忧悲恐,不得其所,即使人鬼神之所淫也”。
这句话表明,情绪和心理状态的不平衡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灵枢·本神》中也提到了情志与五脏的关联,指出五脏受邪,在于喜怒悲忧恐之所生。
《黄帝内经》强调了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对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性。
气血理论是《黄帝内经》中的另一个重要心理治疗理论,其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了“若悲则气上,气上则少阴之所系者血者则溢”。
这句话表明,情志不调对气血循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从而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黄帝内经》强调情志与气血的调理关系,以及运用情志调理来平衡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五行阴阳理论和脏腑经络理论也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心理治疗理论。
五行阴阳理论认为阴阳是宇宙间的两种对立统一的力量,它们贯穿了生命的方方面面。
脏腑经络理论则是指人体脏腑之间和脏腑与经络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提到:“怒伤肝,乃鬲。
夫肝之不和,和气结,故胆热。
胆热则胃泄。
”这句话说明了情志对脏腑功能的影响。
根据五行阴阳理论和脏腑经络理论,《黄帝内经》提出了调节情志、调理气血、平衡脏腑功能的方法,从而达到治疗身心疾病的目的。
在心理治疗方法方面,《黄帝内经》提出了多种治疗手段。
情志调理是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灵枢·九宫八风》中提到了“愁则耗,喜则伤,怒则郁,悲则咳,恐则惊”这句话表明了不同情绪对人体的伤害。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经典医学著作之一,它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对《黄帝内经》中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进行介绍和探讨。
《黄帝内经》认为心理与身体是相互关联的,心理状态的不良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而身体的疾病也会对心理产生影响。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主要聚焦于调整人的情绪和心态,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黄帝内经》中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气施三针、调心施六气和调情施八宫等。
调气施三针是通过针灸来调节人的情绪和心态。
《内经》中提到,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改变人体的体温和体液分泌等生理机能,从而影响人的情绪。
当人处于愤怒或焦虑状态时,可以选择穴位气海等进行针刺来平复情绪,使人恢复平静。
调心施六气是通过调节六气的运行来改善人的心理状态。
《内经》中认为,人的情绪和心态受六气的影响较大,因此通过调节六气的运行来改善心理状态是有效的方法。
当人感到郁闷或抑郁时,可以通过调节水火之气来改善情绪,如多喝温水、避免辛辣食物等。
调情施八宫是通过调节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交关系来改善心理状态。
《内经》中认为,人的情绪和心态与外界环境有密切关系,因此改善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交关系对心理治疗至关重要。
当人感到孤独或无助时,可以通过增加社交活动、与他人交流等方式来改善心理状态。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外,《黄帝内经》中还包括了其他的心理治疗方法,如音乐疗法、草药疗法等。
这些方法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黄帝内经》是中国国学经典之一,是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它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为医学发展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依据。
下面将重点介绍《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1、身心一体的观念《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发生的变化会影响身体健康,身体的疾病也会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在治疗中必须考虑身心一体的因素。
2、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黄帝内经》认为,人的情绪、思想、意志等精神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在治疗中应该注意切断精神与疾病的关联,促进正常情绪,改善心理状态。
3、五脏六腑与情志之间的关系《黄帝内经》指出,五脏对应着情志,不同的情志对应着不同的五脏,情志的过度刺激会引发相应脏腑的疾病。
因此,在治疗中应考虑五脏六腑与情志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4、思维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黄帝内经》指出,人的思维方式对身心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种正,一种邪,一种表,一种里,一种阴,一种阳等等,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影响。
基于上述理论,《黄帝内经》也发展了许多心理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五脏六腑的情志是有着联系的。
在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精神疗法、药物疗法、运动疗法、饮食疗法等方法,调节五脏六腑的情志,达到养护身心健康的效果。
2、情志调节情志调节是《黄帝内经》中常用的一个心理治疗方法。
通过引导患者在意识层面上调节情绪、情感、人格等方面的问题,达到调整患者整个身心状态的目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3、气功调理气功调理是《黄帝内经》中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
通过气功的练习,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神经、内分泌等途径,促进身心健康。
在治疗中,气功也可用于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达到治疗效果。
总之,《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对现代医疗实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也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文献之一。
在《黄帝内经》中,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被称为“阳明心学”,该理论深刻地反映了中医对心理健康的重视。
下面将简要介绍《黄帝内经》中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心理和身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往往与人体阴阳失衡、气血不畅有关。
《黄帝内经》提出了“心脏主治神明”、“脾胃为生气之源”等观点,强调了心、脾、肝、肺等脏腑的重要性,认为调整脏腑功能可以改善心理健康。
《黄帝内经》中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按摩、气功、药物治疗等。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以达到平衡心理的方法。
按摩则通过对特定部位的推拿、揉捏、拍打等手法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心理健康。
气功则是运用特定的呼吸法、体位法和心理调节法,来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增强体质和心理健康。
药物治疗则是通过选用适当的中药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心理症状。
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心理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整阴阳平衡。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
首先是通过调整饮食,合理摄取寒热、草木、酸甘苦以及五味等,来保持体内的阴阳平衡。
其次是通过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平衡阴阳。
再者是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减少过度兴奋或抑郁的情绪,以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是通过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改善心理健康。
《黄帝内经》中的心理治疗理论及方法,强调了人体阴阳平衡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的针灸、按摩、气功、药物治疗等方法,以达到调整心理健康的目的。
这些方法具有独特的中医特色,为现代心理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黄帝内经》:“心为君主之官”,如何养心,要做到以下6点
《黄帝内经》:“心为君主之官”,如何养心,要做到以下6
点
《黄帝内经》指出:“心为君主之官”,指出了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心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主全身血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运行,滋养全身各个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二是心主神志,与人的精神、意志、思维有关,心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精力充市,反之,会出现精神不振、神志不宁、健忘等症状,心的保养,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心
一、保持精神愉悦
长期精神过度紧张,情绪忧郁,恐惧悲伤,愤怒激昂,注意力高度集中等,都易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情绪波动是大脑皮质的抑制和兴奋过程发生紊乱,皮质功能失调,甚至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长时间可造成循环功能下降。
运动
二、运动保健
生命在于运动,动则不衰,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如散步、快走、慢跑、游泳、打拳等,专家提示,运动量太小,达不到锻炼目的,过大则耗氧伤心,对于老年人,运动量以微微出汗为宜。
膻中穴
三、按摩保护心脏
(1) 两乳中点做“膻中” ,是气体会聚的穴位,经常按摩此穴位可使气血通畅。
(2) “乳根”、“乳旁”位于乳房正下、右侧下边一横指的部位,经常按摩可以宜通理气。
四、精神调息
端坐,挺胸收腹,下颌内收,用右手放于左胸前区,闭合双目,进入宁静状态,慢慢调节呼吸,使呼吸缓慢而深沉,然后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心脏,一呼一吸按摩一圈,按摩6圈,长期按摩,运行气血,有滋阴养心脏作用。
黄豆
五、饮食养心
多吃这几种有益心脏的食物黄豆、黑芝麻、杏仁、木耳、海带、菠菜等。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医学理论、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等。
其中对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的论述十分精辟,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维护和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心理活动对于身体的健康和疾病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应当注重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平衡身体阴阳的目的。
黄帝内经提出了“心使气和”的重要原则。
心理活动能够调节气血运行,保持人体的平衡。
如果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就会影响气血的流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疾病。
在治疗疾病时,应当注重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心理和情绪得到舒缓和调节。
黄帝内经提出了心理健康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性。
心理压力、负面情绪对于疾病的发生和康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治疗疾病时,应当注重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其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促进疾病的康复。
其中包括采取积极应对策略,调整患者的心态,尽量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增加快乐和满足感,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
黄帝内经还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调摄神志、音乐疗法和情志调摄等。
调摄神志是通过控制思维和情绪,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保持平和和谐。
音乐疗法是通过音乐的演奏和听觉的刺激,调节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帮助其舒缓压力和负面情绪,达到疾病康复的目的。
情志调摄是通过调节患者的情绪和志向,使其积极面对生活和疾病,增强抵抗力和康复能力。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对于我们认识心理健康和进行心理治疗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我们应当认识到心理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注重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
对于疾病治疗中的心理因素,也应当采取合适的心理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了解和应用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
《黄帝内经》解密五脏六腑的有机整体及五脏六腑调养法图示
《黄帝内经》解密五脏六腑的有机整体及五脏六腑调养法图示刘先银题写书名黄帝内经五脏六腑调养法《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就是一个以五脏六腑为核心的有机整体,脏腑关系着人的生、长、壮、老。
凡是人体有了病,无论大小,不管轻重缓急,都和五脏六腑有着密切关系。
无论是风邪外感,还是情志内伤,只要殃及脏腑令其功能失调,疾病也就随之上身。
人的健康是由里及表的,只有脏腑平衡,气血精津才能充盈畅达,身体才能健康安泰。
中医之脏腑不同于西医,是指广义上的心、肝、脾、肺、肾及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等几大系统。
一脏与一腑相对应,一阴一阳互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
五脏的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与化生生命所需的精微物质: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容纳水谷与传化糟粕。
只有五脏六腑各司其职,才能确保气血精津运输畅达,水液糟粕各行其道。
要想调养五脏六腑就应该真正了解其好恶,而不能只缘其在此身中,就不识庐山真面目。
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和神志,是五脏六腑之主,心神明则脏腑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心的功能正常则气血健旺、精神饱满、神清志明;小肠主化物而分清泌浊,其功能运行正常,能将水谷所化的精微物质上达于脾进而运输周身,将无用的水液和糟粕下输于膀胱和大肠。
心与小肠相表里,二者经脉相连,气血相通,所以二者在生理与病理上相互影响,只有二者同调,相互兼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保持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肝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掌管着人体各部分的血量分配,有“血海”之称。
若肝脏功能异常,就会导致血液调配失常,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所以养肝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
肝与胆相表里,肝为阴,是里主内;胆为阳,是表主外,故治胆的病要调肝,肝病同样也要利胆。
脾与胃相表里,二者同为人的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
脾主运输和消化,一方面将水谷精微运输全身以维持生命,另一方面也管理着体内水液的运输。
胃主通降,脾主升清,二者共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调节着全身的气机。
若脾胃不和则影响周身气机的升降,从而出现各种病理变化。
《黄帝内经》中的心及其调养
龙源期刊网
《黄帝内经》中的心及其调养
作者:张农方清茂周红卫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年第05期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根本,《黄帝内经》对心的认识是虚实并论,人体内的有形之心(心脏)与无形有质之心共同出现,有的地方甚至不易分辨。
如虚的“烦心”,实的心藏“其(脾足太阴之脉)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不明虚实的如“心痛”。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是人体健康的关键。
心是“神明”居住的宫殿,神明的健康就是心理的健康;神明健康时,人就心情愉悦、宁静、安祥、健康。
神明不安稳,就会出现心烦、抑郁、发怒等等情况,就需要用音乐、经典诵读、针灸以及药物进行调养。
《黄帝内经》之心法在于修身养性
《黄帝内经》之心法在于修身养性很高兴能再次同大家一起学习,今天我们还是一起来学习《黄帝内经》这本珍贵的宝典。
为了能更好的理解《内经》,我们的《内经》课程不是简单的说身体哪里不舒服了,怎么办?用什么药来治疗的方法来解读。
这样的解读,是在学习和应用《伤寒论》时才有意义。
而《黄帝内经》如果局限于一些感冒发烧了怎么办?这里不舒服,哪里感觉坏的话,那就太浪费《黄帝内经》这部宝典给我们的更多体悟了。
所以,这里,我们的课程内容可能会与大家的期望值有所不同,不谈什么病应该怎么治,什么情况吃什么的话题,所以,当中的是高是低,大家自己判断。
因为,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一生中,都或多或少要从中医里获益,我们就是从这一次又一次的亲身体会中走进了中医。
而中医的很多深刻内涵是我们所忽略的,而作为中医的汇总之大成的《内经》,我们也确实有很多地方是太潦草的一读而过了,所以,今天的课程姑且命名为“《内经》漫谈”。
《黄帝内经》讲究“治未病”,更多的是阐述如何在身体疾病未发之时能够及早预防,及时避免。
相对而言,有些重要的篇幅是在说明由医入道的一个修炼过程,虽然现在的社会,谈修炼似乎是个很另类的词语,其实不然,换句更能理解的说法就是“修身”,这个修身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行为举止、道德修养方面的修身,而另一方面就是身体养护的修身了。
对于《黄帝内经》的第一篇,很多人已经非常熟悉了,首先是标题“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上古,是什么时候?那个时候的生活环境是个什么样的状态?为什么说“上古”是“天真”的呢?这里就有了疑问。
我们清楚黄帝距今少说也有五千年以上的时间了,那在黄帝口中所称的上古,其年代距今少说也有9000年以上,可能还要远一些,那么遥远的一个时代,其中生活的人类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据现在的考古论证而言,人类出现的历史确切的一个说法其最古老的一个化石证明距今已有两亿多年的历史,而令人惊讶的是其化石的形态与今日之人的形态变化不大,而最初的证明:人类的起源是在我们所熟悉的——亚洲。
黄帝内经24字静心口诀
黄帝内经24字静心口诀
在古老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记载着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心得体会,即“黄帝内经24字静心口诀”。
这24字口诀,是古代医学家们通过实践总结的经验
之谈,对维护人体健康、平衡阴阳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这24字静心口诀包含了古人对于身心健康的探讨,同时也蕴含了中医理论中
的深奥思想。
以下是这24字口诀的具体内容:
心静自然气足顺,起居饮食宜调和。
乐和清静宜能思,忧则消瘁使人衰。
收
脉清宁养志气,过则失养衰弱生。
胜肝气缓必全赢,把握万端莫轻生。
这段文字简单明了地表达了黄帝内经24字静心口诀的核心哲学。
其中强调了
心态平和、起居有度、饮食调养、情绪宁静等方面的重要性。
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这种“养生之道”,认为只有保持身心平衡,才能健康长寿。
通过阅读黄帝内经24字静心口诀,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医学家们的智慧,
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对当代生活有益的启示。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忽视了身心的平衡,导致自身健康出现问题。
因此,这24字口诀对我们来说仍然有着
深远的启示意义。
希望大家可以读懂这24字口诀的真谛,从中找到自身的养生之道,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医学经典,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也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将对《黄帝内经》中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黄帝内经》中的心理治疗理论主要包括五脏六腑心理学、气血运行心理学和五情喜怒思忧恐心理学。
五脏六腑心理学认为五脏六腑是人体的实质器官,同时也是情感心理的主要载体。
每个脏腑都与一种情感相关联,如心与喜、肝与怒、脾与思、肺与忧、肾与恐。
根据这种理论,心理治疗可以通过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来调整人的情绪状态。
当人处于愤怒状态时,可以通过调理肝脏来缓解情绪。
气血运行心理学认为气和血是人体的重要生命能量,也与情绪心理紧密相关。
《黄帝内经》认为气血的运行与情绪有着密切联系。
当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时,情绪就容易出现问题。
心理治疗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运行来调节情绪。
当人体气血不足时,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运行来增加气血供应,从而改善情绪状态。
五情喜怒思忧恐心理学认为五种情绪(喜、怒、思、忧、恐)与五脏六腑相互关联,对人体的健康和情绪起着重要作用。
当这些情绪过于激动或不平衡时,就会引起身体和情绪上的问题。
心理治疗可以通过调节五情的活动来平衡情绪,从而改善身心健康。
《黄帝内经》中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有针灸、按摩、调养五脏、调理气血等。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整人体气血运行和五脏六腑功能的治疗方法。
按摩是通过按压、揉捏等手法来刺激身体的经络和穴位,以调节心理状态和情绪。
调养五脏是通过调整饮食、作息和生活习惯等,来调整五脏的功能,从而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
调理气血是通过调节呼吸、锻炼等,来增加气血供应,改善情绪状态。
《黄帝内经》中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包括五脏六腑心理学、气血运行心理学和五情喜怒思忧恐心理学,以及针灸、按摩、调养五脏和调理气血等方法。
这些理论和方法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理问题和调节情绪,对现代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心者,君主之官,从《黄帝内经》学习养心之法
心者,君主之官,从《黄帝内经》学习养心之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养生的重要性,平时会通过各种养生的方式来维持身体健康状态。
不过,在养生的过程中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通过正确的养生方法才能达到调理身体,身体调节合理自然可以变得长寿。
那么,养生的时候需要记住哪些诀窍呢?养身必先养心,修身必先修行,做事必先做人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
脏,包括肝、心、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黄帝内经》把人体的五脏比喻为一个小朝廷或者一个国家,心是君主之官,肺是相傅之官,肝是将军之官,脾是谏议之官,肾是做强之官。
同时,又用五行对应五脏,这之间有相生,也有相克。
首先,让我们先认识君主之官——心。
心在人体胸腔左侧,有人说它像风箱,有人说它像水泵,而通过这个可以“泵血”的水泵,血液周流全身。
其中心脏瓣膜可以控制血液流向,防止血液回流。
西医对心脏的认识主要是,当血液流出心脏时,可以把营养物质和氧气带到周身各个脏腑组织;而当血液流回心脏时,可以将其中的废物带到它的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而《黄帝内经》认为它不仅单纯是一个循环器官,心主管神志,主宰着人的意识、思维、行为和感情。
在中文里,很多带有竖心旁或者有心字边的汉字,都是代表情感,比如“恐惧”、“情感”、“忠心”、“慈悲”等等。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素问·六节脏象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其中的“神明”、“精神之所舍”、“神之变”,指的都是人体的神志活动,这是中国古人非常看重的部分。
《内经》中的心理调养常识
《内经》中的心理调养常识古人认为形与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神的旺盛充沛在建立在形体强健的基础上的。
故《素问·八正·神明论》强调:“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血气之盛衰。
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同时,养形也必须注意调神,故《素问上古天真论》强调:“其知法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相反,如果过度劳伤精神,则后果严重。
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载:“以酒不浆,以肉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指出不知保持真气,伤精耗神,逆于养生之道,会出现早衰。
如何调摄精神,《内经》大致有以下三点。
1四时调神中医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因此养生必须顺应自然。
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变应之”。
说明人的生理活动随着一年四时季节的气候特点而有相应的变化。
《素问四气调神论》载:“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根据四季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养生调神方法,如春天使精神活泼、充满生机;夏天使情志愉快、不要发怒;秋天使意志安逸、收敛神气;冬天使情志隐匿、藏而不泄。
这样就不会损伤内脏功能,有助于脏腑阴阳协调、气血畅达,保持精神情志的稳定和健康。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中提到:“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因此也可按照四时规律,顺应自然,适时养生调神,如清晨舒展情志,白日精神饱满,傍晚安神悦志,睡前静心勿思,使情志、精神有规律地活动,以适应生命的节律。
2清静养神《素问上古天真论》载:“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指出要避免外邪的侵袭,思想上安闲清静,不要妄想,则体内的真气能够和顺,精神亦内守而不耗散,疾病便不会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黄帝内经》中的心及其调养
作者:张农方清茂周红卫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年第05期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根本,《黄帝内经》对心的认识是虚实并论,人体内的有形之心(心脏)与无形有质之心共同出现,有的地方甚至不易分辨。
如虚的“烦心”,实的心藏“其(脾足太阴之脉)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不明虚实的如“心痛”。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是人体健康的关键。
心是“神明”居住的宫殿,神明的健康就是心理的健康;神明健康时,人就心情愉悦、宁静、安祥、健康。
神明不安稳,就会出现心烦、抑郁、发怒等等情况,就需要用音乐、经典诵读、针灸以及药物进行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