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量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

况。
由于热电偶冷端的温度为0℃,当温度θ变化范 围不太大时,其温差电动势ε与待测温度θ存在线性关 系,即有,所以可用测得的温差电动势ε代替温度θ。 将测得的数据作ε~t图,图中曲线在ε2处的斜率为, 求得铜盘A在θ2时的冷却速率为。
Q mc d (RA2 2RAhA )
t
dt 2(RA2 RAhA )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
【预习要点】 了解导热系数的两种测量方法,即稳态法和动态
法。本实验采用稳态法测定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实验目的】 1、学会用稳态平板法测定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2、学习用作图法求散热速率。
【仪器用具】 导热系数测定仪、热电偶2副、直流数字电压表、
游标卡尺、天平、停表等。
【实验原理】 由傅里叶热传导方程可知,对于半径为RB、厚度
【思考题】 1、改变样品形状,采取一些措施,能否利用本
实验装置测量良导体的导热系数?为什么?
(2)
பைடு நூலகம்
由于物体的冷却速率与它的表面积成正比,则 稳态时,铜盘A的散热速率为
mc d (RA 2hA )
hB
(3)
dt 2(RA hA ) (1 2 )RB 2
式中ε1、ε2匙对应于温度θ1、θ2的电压表读数。
【实验内容】 导热系数测定仪主要由加热装置和散热铜盘组
成。待测样品应放在加热装置底盘和散热铜盘之间, 并紧密接触。当系统的加热功率等于散热功率时, 系统的温度分布将趋于稳定。利用稳态法测量样品 的导热系数就是在温度场的分布不随时间变化时, 测量样品上下表面的温度。这两个温度可用与样品 紧密接触的上下铜盘的温度代替。
为hB的圆盘样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待测样品B任一 圆戒面的热流量为
δQ δt
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的测定

【
实 验 目 的
】
1. 学习一种测量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方法-稳态 法;体会绕过不便测量的量(使用参量转换法) 的设计思想。 2. 学会用最小二乘法求散热速率。
【
实 验 仪 器
】
游标卡尺(0~150mm,△游 =0.02mm)、 MCTH20型不良导体系数实验仪(散热盘质量 △m=1g,温度△T =0.01℃)
Q T cm t t T2
系统传热达到一种稳定状态时,联立式2.5.2和式2.5.3, 得
4 c m h T B 2 D T T ) tT T B( 1 2 2
(2.5.5)
由上式可知,关键是求散热盘在稳态温度T2附近时 的冷却速率 T t ,由式2.5.5可得样品的导热系数 。 测量冷却速率 T t 的方法:自然冷却法
样品任一横截圆面的传热速率为
散热盘在温度 T 时的散热速率由下式给出
dQ dT cm dt dt 2 c 3 . 8 5 1 0 J/(kg K )
其中,c为散热盘铜盘材料的比热容, m 为散热盘
d T 的质量, 表示散热盘在温度 T 冷却速率。 d t
散热盘在稳定温度 T
2
附近时的散热速率为 (2.5.3)
1 什么叫稳态导热?如何判定实验达到了稳定导热 状态? 2 什么是传热速率、散热速率、冷却速率?这三者 在稳态测量时有什么内在联系?
【思考题 答 案】
1. 稳态导热”全称“稳定状态导热”,亦称“稳定导热”。 物体内各点的温度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过程。 稳态时,加热盘和散热盘的温度为一稳定值。实验中根 据样品上下表面的温度(即加热盘和散热盘的温度)连续 10min内保持不变,判断实验达到了稳定导热状态。 2. 传热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物体横截面的热量; 散热速率:物体单位时间内散失 的热量; 冷却速率:单位时间内物体温度的减少量。 三者之间的联系:根据热传导定律测量导热系数需要测 量传热速率,但是传热速率难于直接测量。稳态法测量导 热系数就是根据稳态时传热速率等于散热速率,通过测量 散热速率得到传热速率。而散热速率是通过测量在稳态时 散热盘的冷却速率求得的。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_3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一、实验中,测量导热系数的公式为:)()(2)2(21εεπελ-++=B B A A A A R h h R h R dt d c m式中21,εε 是稳态时对应于加热铜盘C ,散热铜盘A 的温度分别为 21,θθ的电压表的读数。
dtd ε:铜盘A 在温度为2θ时的散热速率 m : 铜盘A 的质量 已知 g m 00.896=c :铜的比热已知 11385--⋅⋅=C Kg J cA R :铜盘A 的半径已知cm R A 00.132= A h :铜盘A 的厚度已知 cm h A 754.0= B h :待测样品B 的厚度 已知 cm h B 800.0= B R :待测样品B 的半径已知cm R B 00.132=二、实验步骤:1. 小心地将橡胶塞从杜瓦瓶里拔出,将它(连同两根玻璃管)斜靠在基座,如图(1)所示。
将杜瓦瓶装上适量的水和冰块,小心地把橡胶塞连同两根玻璃管塞入瓶中。
(1)2.将铜盘A放在三脚支架上并使之不与周围的三个金属柱接触。
然后,在铜盘A 上放上待测的橡胶盘B,如图(2)。
3.将红外加热装置连同加热铜盘C压在待测的橡胶盘B上。
把热电偶的热端分别插入铜盘C和铜盘A;将红外加热炉的防护罩罩好,如图(3)。
4.将电压表接好,并调零。
把拨动开关拨到上方,电源开关拨到220V,关风扇。
此时,电压表显示的是铜盘C 的温度。
如图(4)。
(2)(3)(4)铜盘A橡胶盘B 三脚支架热电偶热端5. 10分钟后,电源开关拨到110V ,开风扇。
此后,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上下铜盘的温度,直到连续的三次记录中,上盘的温度不变,同时下盘的温度也不变。
这时系统达到了稳态,将稳态时的温度值记为s s 21,εε 表格1:6. 关电源,关风扇,停止加热。
移去橡胶盘, 使铜盘C 直接接触铜盘A ,拨动开关拨到下方, 电源开关拨到220V 进行加热。
此时,电压表显 示的是铜盘A 的温度。
7. 铜盘A 的温度比稳态时的温度增加1mV ,停止加热。
实验26 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一 实验目的1、 用稳态平板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2、 用物体的散热速率求传热速率3、 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方法 二 实验仪器导热系数仪、杜瓦瓶,热电偶、FPZ-1型多量程直流数字电压表、游标卡尺、停表 三 实验原理 (一) 稳态平板法ht Q 21θθλ-A =∆∆ tQ∆∆为热流量,λ为该物质的导热系数,也称热导率,h-样品厚度, A-样品面积。
所谓稳态指的是高温物体传热的速率等于低温物体散热的速率时,系统便处于一个稳定的热平衡状态。
(二) 实验装置及方法d ht Q 2142πθθλ-=∆∆A- 加热铜盘,P-散热铜盘;d-样品盘的直径,h-样品盘的厚度;θ1-加热铜盘的温度,θ2-散热铜盘的温度。
(三) 冷却法测量散热铜盘的散热速率∵ dt d t Q c m P P θ=∆∆散 ;dtd θ 是曲线在θ2点的斜率,如下图∴ ()dt d h d c m P P θθθπλ2124-= 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1、测量样品盘的厚度h 和直径d ,并记录散热铜盘的质量。
2、调节支架上的三个螺丝使它往下降一部份,将散热铜盘放在它的上面,再往上放样品盘,然后将加热器放在样品盘上面,使三个盘紧密接触,然后把加热器固定,再用三个螺丝往上拧,使整个系统固定不动。
3、将热电偶的插头分别插入两对孔中,并打开毫伏计(要调零)判断热端冷端,将热端分别插入加热铜盘和散热铜盘,冷端插入杜瓦瓶中。
4、用220v 电压加热15分钟,再用110v 加热同时打开风扇,大约半小时后每隔壁5分钟观察θ1、θ2的值各一次,直到观察到连续两组的数值不变即可认为系统达到稳态,记录这组数据。
5、重新用220v 电压加热同时关掉风扇,观察θ2的变化,当达到 θ2+0.2mv 时停止加热并移开加热器同时打开风扇。
观察θ2的变化当温度回落到θ2+0.2mv 时开始每隔壁30秒读一次数据直到θ2-0.2mv ,关掉风扇即完成此次操作。
实验26 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林一仙 一 实验目的1、 用稳态平板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2、 用物体的散热速率求传热速率3、 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方法 二 实验仪器导热系数仪、杜瓦瓶,热电偶、FPZ-1型多量程直流数字电压表、游标卡尺、停表 三 实验原理 (一) 稳态平板法ht Q 21θθλ-A =∆∆ tQ∆∆为热流量,λ为该物质的导热系数,也称热导率,h-样品厚度, A-样品面积。
所谓稳态指的是高温物体传热的速率等于低温物体散热的速率时,系统便处于一个稳定的热平衡状态。
(二) 实验装置及方法d ht Q 2142πθθλ-=∆∆A- 加热铜盘,P-散热铜盘;d-样品盘的直径,h-样品盘的厚度;θ1-加热铜盘的温度,θ2-散热铜盘的温度。
(三) 冷却法测量散热铜盘的散热速率∵ dt d t Q c m P P θ=∆∆散 ;dtd θ 是曲线在θ2点的斜率,如下图∴ ()dtd h d c m P P θθθπλ2124-= 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1、测量样品盘的厚度h 和直径d ,并记录散热铜盘的质量。
2、调节支架上的三个螺丝使它往下降一部份,将散热铜盘放在它的上面,再往上放样品盘,然后将加热器放在样品盘上面,使三个盘紧密接触,然后把加热器固定,再用三个螺丝往上拧,使整个系统固定不动。
3、将热电偶的插头分别插入两对孔中,并打开毫伏计(要调零)判断热端冷端,将热端分别插入加热铜盘和散热铜盘,冷端插入杜瓦瓶中。
4、用220v 电压加热15分钟,再用110v 加热同时打开风扇,大约半小时后每隔壁5分钟观察θ1、θ2的值各一次,直到观察到连续两组的数值不变即可认为系统达到稳态,记录这组数据。
5、重新用220v 电压加热同时关掉风扇,观察θ2的变化,当达到 θ2+0.2mv 时停止加热并移开加热器同时打开风扇。
观察θ2的变化当温度回落到θ2+0.2mv 时开始每隔壁30秒读一次数据直到θ2-0.2mv ,关掉风扇即完成此次操作。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热量的传递一般分为三种: 热传导、热对流、以及热辐射。
其中的热传导是指发生在固体内部或静止流体内部的热量交换的过程。
从微观上说, 热传导或者说导热过程是以自由电子或晶格振动波作为载体进行热量交换的过程;从宏观上说, 它是由于物体内部存在温度梯度, 而发生从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热量的过程。
不同物体的导热性能各不相同, 导热性能较好的物体称为良热导体, 导热性能较差的物体称为不良热导体。
定量描述物体导热性能的物理量是导热系数, 一般说来, 金属的导热系数比非金属的要大;固体的导热系数比液体的要大;气体的导热系数最小。
导热系数是描述材料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在锅炉制造、房屋设计、冰箱生产等工程实践中都要涉及这个参数, 而且通过研究物质的导热系数, 还可以进一步了解物质组成及其内部结构等。
所以, 导热系数的研究和测定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 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都需要用实验的方法精确测定。
其测量方法大致上有稳态法和非稳态法两类。
稳态法是在加热和散热达到平衡状态、样品内部形成稳定温度分布的条件下进行测量。
非稳态法则是指在测量过程中样品内部的温度分布是变化的, 变化规律不仅受实验条件的影响, 还与待测样品的导热系数有关。
本实验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利用稳态法测定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方法。
【预备问题】① 如何判断不良导体中的导热过程达到了稳定? ② 不良导体样品盘的厚度对测量结果有影响吗?③ 如果测量高低温热源温度所分别使用的温度计读数有偏差, 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有什么办法消除或减小影响?【引言】1. 热传导定律当物体内部各处的温度不均匀时, 就会有热量从温度较高处传递到温度较低处, 这种现象叫热传导现象。
早在1882年著名物理学家傅立叶(Fourier )就提出了热传导的定律: 若在垂直于热传播方向x 上作一截面△S, 以 表示 处的温度梯度, 那么在时间△t 内通过截面积△S 所传递的热量△Q 为S dx d t Q x ∆⎪⎭⎫⎝⎛-=∆∆0θλ (3.14.1) 式(3.14.1)中 为传热速率, 负号代表热量传递方向是从高温区传至低温处, 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
非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量实验

非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量导热系数(又称热导率)是反映材料热性能的重要物理量,热传导是热交换的三种(热传导、对流和辐射)基本形式之一,是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固体物理及能源、环保等各个研究领域的课题,材料的导热机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微观结构,热量的传递依靠原子、分子围绕平衡位置的振动以及自由电子的迁移,在金属中电子流起支配作用,在绝缘体和大部分半导体中则以晶格振动起主导作用。
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都需要用实验的方法精确测定。
一、实验目的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学习用热交换法测量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二、实验仪器FT-RZT-I 数字智能化热学综合实验平台。
1、热导率测量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2、FT-RZT-I 数字智能化热学综合实验平台面板如图2所示C B A图1三、实验原理1882年法国科学家傅立叶(J.Fourier )建立了热传导理论,目前各种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傅立叶热传导定律的基础之上。
测量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稳态法和瞬态法,本实验采用的是稳态平板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当物体内部有温度梯度存在时,就有热量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
傅立叶指出,在dt 时间内通过dS 面积的热量dQ ,正比于物体内的温度梯度,其比例系数是导热系数,即:dS dxdTdt dQ -λ= (1) 式中dtdQ 为传热速率,dx dT 是与面积dS 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温度梯度,“-”号表示热量由高温区域传向低温区域,λ是导热系数,表示物体导热能力的大小,在SI 中λ的单位是W ·m -1·K -1。
对于各向异性材料,各个方向的导热系数是不同的(常用张量来表示)。
如图4所示,设样品为一平板,则维持上下平面有稳定的T 1和T 2(侧面近似绝热),即稳态时通过样品的传热速率为B BS h TT dt dQ 21-λ= (2) 式中h B 为样品厚度,S B =πR 2B 为样品上表面的面积,(T 1-T 2)为上、下平面的温度差,λ为导热系数。
实验9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

实验九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量导热系数(热导率)是反映材料热性能的物理量,导热是热交换三种(导热、对流和辐射)基本形式之一,是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固体物理及能源、环保等各个研究领域的课题之一,要认识导热的本质和特征,需了解粒子物理而目前对导热机理的理解大多数来自固体物理的实验。
材料的导热机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微观结构,热量的传递依靠原子、分子围绕平衡位置的振动以及自由电子的迁移,在金属中电子流起支配作用,在绝缘体和大部分半导体中则以晶格振动起主导作用。
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不仅与构成材料的物质种类密切相关,而且与它的微观结构、温度、压力及杂质含量相联系。
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都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定。
(粗略的估计,可从热学参数手册或教科书的数据和图表中查寻)1882年法国科学家J•傅里叶奠定了热传导理论,目前各种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傅里叶热传导定律基础之上,从测量方法来说,可分为两大类:稳态法和动态法,本实验采用的是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实验目的】1.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2.学习用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3.学习用作图法求冷却速率4.掌握一种用热电转换方式进行温度测量的方法 【实验仪器】YBF-3导热系数测试仪、冰点补偿装置、测试样品(硬铝、硅橡胶、胶木板)、塞尺等 【实验原理】为了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首先从热导率的定义和它的物理意义入手。
热传导定律指出:如果热量是沿着z 方向传导,那么在z 轴上任一位置0z 处取一个垂直截面积ds ,以dT dz 表示在z 处的温度梯度,以dQ dt表示在该处的传热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截面积ds 的热量),那么传导定律可表示成: 0()z dTdQ ds dt dz λ=-⋅ (9-1) 式中的负号表示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导(即热传导的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9-1)式中比例系数λ即为导热系数,可见热导率的物理意义:在温度梯度为一个单位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截面的热量。
2-实验六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

实验六(b)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实验目的1. 掌握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稳态平衡法。
2.测定不良导体(橡皮或胶木)的导热系数, 并学会利用冷却法绘制曲线求等温冷却速度。
实验仪器不良导体导热系数测定仪, 温度计(0~100℃, 精确到0.1℃), 蒸汽发生器, 气压计(共用),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秒表。
实验原理不良导体导热系数测定仪器装置如图3-6b-1所示。
上铜板与蒸汽室相接, 汽室内的温度T1为水的沸点温度, 可由气压计测出室内压强值, 再按附近压强与沸点之间的关系求得T1。
下铜板侧面开有一个小孔, 可插入温度计, 测量T2, 下有绝热支架, 便于悬在空中有利于散热。
热传导理论指出, 只要物质内部的温度不均匀, 便有热量传递。
根据热传导定律, 沿直线L方向, 在dt时间内通过垂直于L方向上的面积元ds传递的热量为式中负号表示热量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传递;是温度梯度;K为导热系数。
对于一个厚度为h、面积为S的圆形板状的不良导体, 若维持上、下面稳定的温度T1和T2,其侧面绝热, 则在时间内t, 沿着与S面垂直方向上传递的热量Q可表示为(3-6b-1)待测圆形板状不良导体用相同形状的铜板夹持, 如图3-6a-1所示。
若要忽略侧面散热, 应使h较小, 因而做成薄圆形板状体。
它和上下铜板密切接触, 做到紧密吻合。
只有这样, 上下铜板的温度T1.T2就是待测不良导体上下面的温度。
当温度稳定时, 导热系数可以表示为(3-6b-2)式中h、S、T1.T2均可测量。
为待测不良导体的传热速率, 在稳定传热状态下, 可以认为它等于下铜板在温度为T2时, 从下面和侧面向环境散热的速率。
本实验用下铜板的冷却曲线来求散热速率, 其方法如下: 取出待测样品, 使上下铜板直接接触一段时间后, 再取走上铜板, 让下铜板向环境散热, 自然冷却。
若这时下铜板通过上下两面和侧面的散热速率为, 则(3-6b-3), (3-6b-4)式中c和m为下铜板的比热和质量。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

实验 六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导热系数(又称热导率)是表征物质材料热传导性质的重要物理量。
材料结构的变化与所含杂质的不同对材料导热系数值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常常需要由实验去具体测定。
1804年法国物理学家毕奥通过平壁导热实验的结果最早的表述了导热定律。
稍后,1822年法国的傅立叶运用数理的方法,更准确地把它表述为后来称之为傅立叶定律的微分形式,从而奠定了导热理论。
目前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傅立叶导热定律的基础上。
从测量的方法来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稳态法,另一类是动态法。
在稳态法中,先利用热源在待测样品内部形成一稳定的温度分布,然后进行测量。
在动态法中,待测样品中的温度分布是随时间变化的。
例如呈周期性的变化等。
本实验采用稳态法进行测量。
【实验目的】(1)学习用稳态法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
(2)学习如何运用实验观测的手段,尽快找到最佳的实验条件和参数,正确测出所需的实验结果的方法。
(3)学习用物体散热速率求热传导速率的实验方法。
(4)学习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1) 傅立叶热传导方程1882年法国数学、物理学家傅立叶给出了一个热导体的基本公式——傅立叶导热方程式。
该方程式指出,在物体内部,取两个垂直于热传导方向、彼此相距为h 、温度分别为1T 、2T 的平行面(设 1T >2T ),若平面面积均为 S ,在d t 时间内通过面积S 的热量d Q 满足下述表达式:dtdQ =h T T S 21-λ, (1) 式中dt dQ 为热流量,λ为该物质的热导率(又称导热系数),表明物质导热的能力。
λ在数值上等于相距单位长度的两平面的温度相差1个单位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其单位为)K m (W 。
(2)本实验装置为导热系数测定仪,如图1所示。
本仪器可用于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金属和气体的导热系数,采用电热板加热、热电偶测温、数字毫伏表测量温差电动势。
它由电加热板、铜加热盘A,橡皮样品圆盘B,铜散热盘C 、样品支架及调节螺丝、风扇、温度传感器以及控温与测温器组成。
实验3.8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实验3.8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导热系数是表征物质热传导性质的物理量。
材料结构的变化与所含杂质的不同对材料导热系数数值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常常需要由实验去具体测定。
测量导热系数的实验方法一般分为稳态法和动态法两类。
在稳态法中,先利用热源对样品加热,样品内部的温差使热量从高温向低温处传导,样品内部各点的温度将随加热快慢和传热快慢的影响而变动;当适当控制实验条件和实验参数使加热和传热的过程达到平衡状态,则待测样品内部形成稳定的温度分布,根据这一温度分布就可以计算出导热系数。
而在动态法中,最终在样品内部所形成的温度分布是随时间变化的,如呈周期性的变化,变化的周期和幅度亦受实验条件和加热快慢的影响,与导热系数的大小有关。
我们把导热系数大、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称为良导体,而把导热系数小、导热性能较差的材料称为不良导体。
一般说来,金属的导热系数比非金属的大,固体的导热系数比液体的大,气体的导热系数最小。
本实验采用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橡皮样品)的导热系数,学习用物体散热速率求传导速率的实验方法。
【实验目的】1.掌握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的方法;2.了解物体散热速率和传热速率的关系。
【实验仪器】TC-3B 型导热系数测定仪、待测样品、天平、游标卡尺。
【实验原理】1898年C.H.Lees 首先使用平板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这是一种稳态法,实验中,样品制成平板状,其上端面与一个稳定的均匀发热体充分接触,下端面与一均匀散热体相接触。
由于平板样品的侧面积比平板平面小很多,可以认为热量只沿着上下方向垂直传递,横向由侧面散去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即可以认为,样品内只有在垂直样品平面的方向上有温度梯度,在同一平面内,各处的温度相同。
设稳态时,样品的上下平面温度分别为1T 、2T ,根据傅立叶传导方程,在t ∆时间内通过样品的热量Q ∆满足下式:12BT T Q S t h λ-∆=∆(3.8-1)式中Q t∆∆为热流量(又称传热速率),B h 为样品的厚度,S 为样品的平面面积,λ为样品的导热系数(亦称为热导率),λ是表示物质热传导性能的物理量,其在数值上等于相距单位长度的平行平面上,当温度相差一个单位时,在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所流过的热量。
导热系数的测定

1为样品上表面的温度, 2为样品下表面的温 度,hB为样品的厚度,A为样品的截面面积。
四、实验原理
稳态时:传入的热量等于散出的热量 即,样品的传热速率等于散热盘的散热速率
Q q t 1 10 t 2 20
稳态时样品上下表面的温度分 别为一定值10 和20
样品
四、实验原理
t 2 20
2
3
4
计算橡胶板的导热系数,并与标准值比 较,计算出误差。
构建热传递的稳定状态 (1)调整好实验装置,各盘之间不能有间隙。
(2)接通电源,加热。将输出电压调至180V。
(3)每隔2分钟观察散热盘的温度θ2 ,在10分 钟内不变则系统的热传导已达到稳定状态。
| 2 20 测量散热板(黄铜盘)的冷却速率 t
二、实验目的
掌握稳态法测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的方法
了解物体散热速率和传热速率的关系 理解温差热电偶特性
三、实验仪器
红外灯 传热筒
物理天平
秒表
杜瓦瓶
待测橡胶样品
游标卡尺
数字电压表 温差电偶 调压器
黄铜盘
硅油
四、实验原理
1、热传导定律
d dx x0
Q 1 2 A t hB
Q q t 1 10 t 2 20
10 20 q A t hB 2 20
q t 2 20
由上式可见,关键是求散热盘的散热速率
移开样品,让散热盘自然散热冷却,在温度 20附近,散热盘的散热速率可以表示为:
3、稳态法测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当传入样品 的热量等于 散出的热量 时,样品处 于稳定导热 状态。
• 样品内部的 温度不再随 着时间变化。
实验2-18-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

实验2—18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导热系数,工程上又称热导率,是描述材料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在物体的散热和保温工程实践中如锅炉制造、房屋设计、冰箱生产等都要涉及这一参数。
由于材料结构的变化对导热系数有明显的影响,导热系数的测量不仅在工程实践中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且对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也具有重要意义。
测量导热系数的实验方法一般分为稳态法和动态法两类。
测量良导体和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方法各有不同。
对于良导体,常用流体换热法测量所传递的热量,计算导热系数;对于不良导体,通过测量传热速率,间接测量所传递的热量,计算导热系数。
稳态平板法是测量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一种常用方法。
【实验目的】1.掌握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稳态平板法。
2.利用物体的散热速率求传热速率。
3.了解相关仪器及热电偶测温度。
【实验仪器】本实验所用仪器有:实验装置、红外灯、调压器、杜瓦瓶、热电偶、电压表、秒表等。
实验装置如图2—18—1所示,在支架D 上先后放上圆铜盘C 、待测样品B 和厚底紫铜圆筒A 。
在A 的上方用红外灯L 加热,使样品上、下表面各维持稳定的温度T 1、T 2,它们的数值分别用各自的热电偶E 来测量,E的冷端浸入盛于杜瓦瓶H 内的冰水混合物中。
G 为双刀双向开关,用以变换上、下热电偶的测量回路,电压表F 用以测量温差电势。
【实验原理】热传导理论指出,只要物质内部的温度不均匀,便有热量传递。
根据热传导定律,沿直线Z 方向,在dt 时间内通过垂直于L 方向上的面积元ds 传递的热量为dSdt dZdT dQ λ-=式中负号表示热量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传递;dZdT 是温度梯度;λ为导热系数。
对于一个厚度为h 、面积为S 的圆形板状的不良导体,若维持上、下面稳定的温度图2-18-1T 1和T 2,其侧面绝热,则在时间∆t 内,沿着与S 面垂直方向上传递热量Q ∆可表示为 t S hT T Q ∆-=∆21λ (2-18-1)本实验装置如图2—18—1所示,由上述热传导基本公式通过待测样品B 板的传热速率可写成:221B BR h TT tQ ⋅⋅-⋅=∆∆πλ (2—18—2)式中h B 为样品厚度,R B 为样品圆板的半径,T 1为样品圆板上表面的温度,T 2为其下表面的温度,λ为样品B 的导热系数。
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导热系数

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导热系数【实验目的】1.利用物体的散热速率求传热速率。
2.(用稳态平板法测定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 【仪器用具】1.导热系数测定仪(含实验装置、数字电压表、数字秒表) 一台 2.杜瓦瓶(或低温实验仪) 一只/台 3.硬铝样品(附绝缘圆盘一块,供散热时覆盖用) 一根 4.橡皮样品 一块 5.测片 一把 【实验内容】1.测量不良导体----橡皮样品的导热系数。
2.测量金属----硬铝测试样品的导热系数。
3.测量空气的导热系数。
【结构特性】在使用中,样品架的三个螺旋微头是用来调节散热盘和圆筒加热盘之间距离和平整度的。
除测量金属样品时不用圆筒固定外,其它如测橡皮和空气的导热系数时,均将圆筒的固定轴对准样品支架上的圆孔插入,并用螺母旋紧,具体步骤是:先旋下螺母,将加热圆筒放下。
使固定轴穿过圆孔,再将螺母旋上并拧紧,最后固定筒后的紧固螺钉,从而由三个螺旋测微头来调节平面和待测样品厚度。
【测量范围、精度】1.温度测量部分:室温0~110℃;测量精度:±1℃ 温差测量的精度0.5℃;2. 计时部分:范围0~100min;最小分辨率1S, 精度:10-53. 电压表:精度0.1%;【实验原理】导热是物体相互接触时,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播热量的过程.当温度的变化只是沿着一个方向(设Z 方向)进行的时候,热传导的基本公式可写为:(2-9-1)它表示在dt 时间内通过ds 面的热量为dQ,dT/dz 温度梯度,λ为导热系数,它的大小由物体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单位为w/(m •k),它是表征物质导热性能大小的物理量,式中负号表示热量传递向着降低的方向进行。
在图一中,B 为待测物,它的上下表面分别和上下铜盘接触,热量由高温铜盘通过待测物B 向低温铜盘传递,若B 很薄,则通过B 侧面向周围环境的散热量可以忽略不计,视热量沿着垂直待测圆板B 的方向传递,那么,在稳定导热(即温度场中各点的温度不随时间而变)的情况下,在Δt 时间内,通过面积为S 、厚度为h 的匀质板的热量为dt ds dz dTdQ Z ⋅-=0)(λ(2-9-2)△T 表示匀质圆板两板两板面的恒定温差。
材料物理性能 实验三不良导体导热系数测定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测定导热系数是反映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导热系数大,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称为良导体;导热系数小、导热性能差的材料称为材料的不良导体。
一般来说,金属的导热系数比非金属要大;固体的导热系数比液体的要大;气体的导热系数最小。
本实验介绍一种比较简答的利用稳态法测定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方法。
稳态法是通过热源在样品内部形成一稳定的温度分布后,测定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方法。
一、实验目的1、掌握稳态法测定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方法2、了解物体散热速率和传热速率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1、TJQDC-1型导热系数测定仪2、游标卡尺3、天平4、镊子 三、实验原理 1、热传导定律当物体内部各处的温度不均匀时,就会有热量从温度较高处传递到温度较低处,这种现象叫热传导现象。
早在1882年著名物理学家傅立叶(Fourier)就提出了热传导的定律:若在垂直于热传播方向x 上作一截面S ∆,以d dxθ⎛⎫⎪⎝⎭表示0x 处的温度梯度,那么在时间t ∆内通过截面积S ∆ 所传递的热量Q ∆为:Q d S t dxθλ∆⎛⎫=-∆ ⎪∆⎝⎭(1) 式(1)中Qt∆∆为传热速率,负号代表热量传递方向是从高温区传至低温处,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
比例系数λ称为导热系数,其值等于相距单位长度的两平面的温度相差为一个单位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所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米-1开-1(W ·m -1K -1).2、稳态法测传热速率测定样品导热系数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中待测样品 (圆盘) 半径 1R =60mm ,样品上表面与加热盘(位于上方的黄铜盘)的下表面接触,温度为1θ,加热盘由内部电热丝供热,热量由加热盘通过样品上表面传入样品,再从样品下表面与散热盘 (位于样品下面的黄铜盘) 的上表面相接, 温度为2θ,即样品中的热量通过下表面向散热盘散发。
样品上下表面温度可以认为是均匀分布,在1h 不很大情况下可忽略样品侧面散热的影响,则式(1)改写为:121QS t h θθλ-∆=∆ (2) 式(2)中S 为样品横截面积。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不良导体实验报告

非金属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测量2004/04用热线法测量不良导体导热系数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国家对此制定了标准——“非金属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热线法”(GB/T 10297-1998)。
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在匀质均温的物体内部放置一电阻丝,即热线,对其以恒定功率加热时,热线及其附近试样的温度将随时间变化。
根据时间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可以确定该试样的导热系数。
[1] [原理简述]由热传导理论[2]可知,恒定功率的热线对匀质物体进行热传导时,可以用一维柱坐标系的热传导方程对物体的温度场进行描述:r r rt ∂∂+∂∂=∂∂θθθα1122 (1) 边界条件为:00=r θ(t =0,r ≥0),0=∞r θ(t >0,r =∞),const.π0=∂∂-==r r q θλ(t >0,r =0)[3] (2)根据热传导方程和边界条件得到解为:t teqttr r t d π4042⎰-=αλθ(3)其中各物理量含义为,t :热线的加热时间,单位为s ;r :距热线的距离,单位为m ;q :热线单位长度的加热功率,单位为W/m ;t r θ:加热时间t ,距离热线距离r 处的温升,单位为K ;α:试样的热扩散率,单位为m 2/s ;λ:试样的导热系数,单位为W/(m ·K ),对于非金属固体材料,该系数一般小于2 W/(m ·K )。
假设t r α42→0,即r →0或αt →∞,利用Euler 公式,忽略展开后二次项以后的各项。
如果在不同时间t 1、t 2,测的同一点r 处的温升为1t r θ、2t r θ,则:12ln π412t t qt t r r λθθ=- (4) 根据(4)可以得到试样的导热系数()()12121212ln πL 4ln π4tt t t r r r r t t IU t t q θθθθλ-=-=[4](5)(5)式中,I 、U 分别热线的通电电流(单位为A )和电压(单位为V ),L 为有效加热长度(单位为m )。
非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量

非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量加灰色底纹部份是预习报告必写部份导热系数(又称热导率)是反映材料热性能的重要物理量,热传导是热互换的三种(热传导、对流和辐射)大体形式之一,是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固体物理及能源、环保等各个研究领域的课题,材料的导热机理在专门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微观结构,热量的传递依托原子、分子围绕平稳位置的振动和自由电子的迁移,在金属中电子流起支配作用,在绝缘体和大部份半导体中那么以晶格振动起主导作用。
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都需要用实验的方式精准测定。
[实验目的]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进程,学习用热互换法测量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实验仪器]FT-RZT-I 数字智能化热学综合实验平台,游标卡尺。
一、热导率测量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二、FT-RZT-I 数字智能化热学综合实验平台面板如图2所示C B A 图1[实验原理]1882年法国科学家傅立叶()成立了热传导理论,目前各类测量导热系数的方式都是成立在傅立叶热传导定律的基础之上。
测量的方式能够分为两大类:稳态法和瞬态法,本实验采纳的是稳态平板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当物体内部有温度梯度存在时,就有热量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式中h B 为样品厚度,S B =πR 2B 为样品上表面的面积,(T 1-T 2)为上、下平面的温度差,λ为导热系数。
在实验中,要降低侧面散热的阻碍,就要减小h 。
因为待测平板上下平面的温度T 1和T 2是用加热圆盘C 的底部和散热铝盘A 的温度来代表,因此就必需保证样品与圆盘C 的底部和铝盘A 的上表面紧密接触。
实验时,在稳固导热的条件下(T 1和T 2值恒定不变),能够以为通过待测样品B 盘的传热速度与铝盘A 向周围环境散热的速度相等。
因此能够通过A 盘在稳固温度T 2周围的散热图2在读取稳态时的T 1和T 2以后,拿走样品B ,让A 盘直接与加热盘C 底部的下表面接触,加热铝盘A ,使A 盘温度上升到比T 2高5℃,再移去加热盘C ,让铝盘A 通过外表面直接向环境散热(自然冷却),每隔一分钟测一次温度A T ,直到A T 比2T 低5℃,然后以时刻为横坐标,以A T 为纵坐标,作A 的冷却曲线如图5所示,过曲线上的点(t 2,T 2)作切线,那么关于铝盘A ,在稳态传热时,其散热的外表面积为A A A h R R 22,移去加热盘C 后,A 盘的散热外表面积为)(2222A A A A A A h R R h R R,考虑到物体的散热速度与它的散热面积成比例,因此有式中AR 和A h 别离为A 盘的半径和厚度。
热学实验3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测定

实验三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测定导热系数(热导率)是反映材料热性能的物理量,导热是热交换(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形式之一,是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固体物理及能源、环保等各个研究领域的课题,要认识导热的本质和特征,就需要了解材料的导热机理。
而目前对导热机理的理解大多数来自固体物理的实验。
材料的导热机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微观结构,热量的传递依靠原子、分子围绕平衡位置的振动以及自由电子的迁移,在金属中电子流起支配作用,在绝缘体和大部分半导体中则以晶格振动起主导作用。
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不仅与构成材料的物质种类密切相关,而且与它的微观结构、温度、压力及杂质含量相联系。
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都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因此,在加热器、散热器、管道热传递设计等工程实践中具有实际意义。
1882年法国物理学家约瑟夫·付里叶(Joseph ·Fourier)奠定了热传导理论,目前各种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傅里叶热传导定律基础之上,从测量方法来说,可分为两大类:稳态法和动态法,本实验采用的是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实验目的】1.了解热传导的基本规律及散热速率的概念; 2.学习稳态平板法测定不良导体导热系数;3.掌握一种用热电转换方式进行温度测量的方法。
【实验仪器和用具】智能导热系数测定仪,调压器,热电偶,保温杯,电加热盘,游标卡尺,待测样品。
【实验原理】当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接触,或物体内部温度梯度存在时,物体间或物体内部就会发生热传导现象。
描述热传导规律的基本方程——付里叶方程,即当热流在x 方向流动时,可用一维方程描述,其形式为 :s xdtdQ d )d d (θλ-= (2-1)其中,dtdQ 为在d t 时间内,热流穿过面元s d 的传热速率,xd d θ是沿面元垂直方向的温度梯度,“—”表示热量传递方向是从高温传向低温方向。
λ为物体的导热系数,其物理含义是:在单位时间内,每单位长度上温度降低1K 时,单位面积上通过的热量。
不良导体的热导系数的测量

不良导体的热导系数的测量实验简介材料的导热系数是反映材料热性能的物理量,导热机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它的微观结构,热量的传递依靠原子、分子围绕平衡位置的振动以及自由电子的迁移。
导热系数不仅与构成材料的物质种类密切相关,而且与它的微观结构、温度、 压力及杂质含量相联系。
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比较多,但可以归并为两类基本方法:一类是稳态法,另一类是动态法。
用稳态法时,先用热源对测试样品进行加热,并在样品内部形成稳定的温度分析,然后进行测量。
而在动态法中,待测样品中的温度分布是随时间变化的,例如按周期性变化等。
本实验采用稳态法进行测量。
实验目的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学习用稳态平板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并用作图法求冷却速率。
实验仪器待测橡皮垫、黄铜板、加热铜质圆盘(带隔热层)、红外灯、热电偶、杜瓦瓶、冰水混合物、0~250V 变压器、秒表、游标卡尺等实验原理1,导热系数当物体内存在温度梯度时,热量从高温流向低温,谓之热传导或传热,传热速率正比于温度梯度以及垂直于温度梯度的面积,比例系数为热导系数或导热率:dS dxdTdt dQ λ-= (1) 2,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量厚度为h 、截面面积为S 的平板形样品(橡胶板)夹在加热圆盘和黄铜盘之间。
热量由加热盘传入。
加热盘和黄铜盘上各有一小孔,热电偶可插入孔内测量温度,两面高低温度恒定为T 1 和T 2时,传热速率为S hT T dt dQ21--=λ (2)图 1图 2由于传热速率很难测量,但当T 1 和T 2稳定时,传入橡胶板的热量应等于它向周围的散热量。
这时移去橡胶板,使加热盘与铜盘直接接触,将铜盘加热到高于T 2约10度,然后再移去加热盘,让黄铜盘全表面自由放热。
每隔30秒记录铜盘的温度,一直到其温度低于T 2,据此求出铜盘在T 2附近的冷却速率dtdT。
铜盘在稳态传热时,通过其下表面和侧面对外放热;而移去加热盘和橡胶板后是通过上下表面以及侧面放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b 图 5
分)
在读取稳态时的 T1 和 T2 之后,拿走样品 B,让 A 盘直接与加热盘 C 底部的下表面接触, 加热铝盘 A,使 A 盘温度上升到比 T2 高 5℃,再移去加热盘 C,让铝盘 A 通过外表面直接
向环境散热(自然冷却),每隔一分钟测一次温度TA ,直到TA 比 T2 低 5℃,然后以时间为
冷却曲线,求出 A 盘在 T2 附近的冷却速率 dT 。 dt
(3)用游标卡尺分别测出待测板 B 的厚度 hB ,以及 A 的直径 2RA 和厚度 hA ,每个量需
各测量 4 次取其算术平均值。
(4)根据式(6)求出 B 盘的导热系数 。( m铝 在 A 盘侧面已标出)
数据记录与处理:
1、稳恒态时 A 盘的温度 T2= 2、A 盘散热时温度变化情况:
m铝c铝
dT dt
,m铝
和 c铝 分别为
A
盘的质量和比热容,将此
式代入(3)中,有
dQ dt
m铝 c铝
RA 2hA 2(RA hA )
.
dT dt
(5)
比较式(5)和(2),便得出导热系数和公式:
m铝c铝hB (RA 2hA ) 2RB2 (T1T2 )( RA hA )
.
dT dt
(6)
m铝 、 hB 、 RB 、 hA 、 T1 和 T2 都可以由实验测量出准确值, c铝 为已知常数,
T1T2 hB
SB
(2)
式中 hB 为样品厚度,SB=πR2B 为样品上表面的面积,(T1-T2)为上、下平面的温度差,λ为 导热系数。
在实验中,要降低侧面散热的影响,就要减小 h。因为待测平板上下平面的温度 T1 和 T2 是用加热圆盘 C 的底部和散热铝盘 A 的温度来代表,所以就必须保证样品与圆盘 C 的底 部和铝盘 A 的上表面密切接触。
实验项目名称 非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量
实验项目类型 验证性
时
间 2011 年 9 月 27 日
实验目的:
(1)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
(2)学习用热交换法测量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实验仪器:
FT-RZT-I 数字智能化热学综合实验平台。1、热导率测量的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
控温测温电缆→
←加热圆盘 C ←待测材料 B ←散热铝盘 A
dt
dx
高温区域传向低温区域,λ是导热系数,表示物体导热能力的大小,在 SI 中λ的单位是
W·m-1·K-1。对于各向异性材料,各个方向的导热系数是不同的(常用张量来表示)。
如图 4 所示,设样品为一平板,则维持上下平面有稳定的 T1 和 T2(侧面近似绝热), 即稳态时通过样品的传热速率为
dQ dt
② 将“温度指示选择转换开关”指向“散热盘温度” 档,观察 A 盘的温度变 化,若 A 盘的温度每三分钟的变化小于或等于 0.1℃,则可认为达到稳恒态,记下此时 A 盘和 C 盘的温度 T2 和 T1。 (2)测 A 盘在 T2 时的自然冷却速度
在读取稳态时的 T1 和 T2 之后,拿走样品 B,让 A 盘直接与加热盘 C 底部的下表面接触, 加热铝盘 A,使 A 盘温度上升到比 T2 高约 5℃,再移去加热盘 C,关闭加热开关,将“温 度指示选择转换开关”拨向“散热盘温度” 档,让铝盘 A 通过外表面直接向环境散热(自 然冷却),每隔一分钟记下相应的温度值,直到 A 盘温度比 T2 低 5℃。用描点法作出 A 的
的散热面积成比例,所以有
dQ dt
RA (RA 2hA 2RA (RA hA
) )
.
dQ加 dt
RA 2hA 2RA 2hA
.
dQ加 dt
(3)
式中 RA 和 hA 分别为 A 盘的半径和厚度。
根据热容的定义,对温度均匀的物体,有
dQ加 mc dT
dt
dt
(4)
对应铝盘
A,就有
dQ加 dt
5、求出胶木圆盘 B 的导热系数
m铝c铝h B (RA 2hA ) • 2RB2 (T1 T2 )( RA hA )
dT dt
_______ (W
m1 K 1 )
批
阅
横坐标,以TA 为纵坐标,作 A 的冷却曲线如图 5 所示,过曲线上的点(t2,T2)作切线,
则此切线的斜率就是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T2 时的自然冷却速率
dT dt
TaTb tatb
。
对于铝盘 A,在稳态传热时,其散热的外表面积为 RA2 2RAhA ,移去加热盘 C 后,
A 盘的散热外表面积为 2RA2 2RAhA 2RA (RA hA ) ,考虑到物体的散热速率与它
c铝
904 J
(Kg.C) ,因此,只要求出 dT dt
,就可求出导热系数 。
实验步骤:
(1)建立稳恒态 ① 如图 2 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连接好电缆线,打开电源开关和加热开关,温度
指示选择换档开关旋至“设定温度”档,调节“设定温度粗选”钮,选择设定 C 盘加热为 所需的温度在 60℃~80℃之间任一值。
图1
2、FT-RZT-I 数字智能化热学综合实验平台面板如图 2 所示
FT-RZT-I 数字智能化热学综合实验平台
mV
℃
A区
B
区
t
C 区 X0.1
KPa 调 零
℃
℃
℃
V
A
D区 I
Ⅱ
控温测温电缆→
←加热圆盘 C ←待测材料 B ←散热铝盘 A
图2
实验原理:
1882 年法国科学家傅立叶(J.Fourier)建立了热传导理论,目前各种测量导热系数的 方法都是建立在傅立叶热传导定律的基础之上。测量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稳态法和瞬 态法,本实验采用的是稳态平板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实验时,在稳定导热的条件下(T1 和 T2 值恒定不变),可以认为通过待测样品 B 盘的 传热速率与铝盘 A 向周围环境散热的速率相等。因此可以通过 A 盘在稳定温度 T2 附近的散
热速率 dT ,求出样品的传热速率 dQ加 。
dt
dt
T( ℃)
T
T1
S0
Ta
2T
T2 图4
dQ dt
b
ta
t2
T(
当物体内部有温度梯度存在时,就有热量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这种现象被称为热
传导。傅立叶指出,在 dt 时间内通过 dS 面积的热量 dQ,正比于物体内的温度梯度,其比 例系数是导热系数,即:
dQ dT dS
dt
dx
(1)
式中 dQ 为传热速率, dT 是与面积 dS 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温度梯度,“-”号表示热量由
;C 盘的温度 T1=
时间 t:(分钟)
0123456
温度 T:(℃)
3、用描点法作出 T—t 曲线,可求得 T2 处的切线斜率
dT _____ (℃·min-1)= dt
(℃·s-1)
4、几何量的测量:
次数 1
2
3
物理量
78 4
9 10 11 …… ……
平均值
hB (mm)
2RA (mm)
hA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