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百团大战得与失

合集下载

百团大战观后感影评

百团大战观后感影评

百团大战观后感影评最近在网上看了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所拍的《百团大战》,感想颇多。

大家知道,相比欧美,中国一直缺少关于二战的史诗巨片,当年的《血战台儿庄》可以算一部,但是之后乏善可陈,至于个中原因,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这一次的百团大战,虽然可见制片方的努力,尽量避免粗制滥造的不良印象,但依然有很多槽点令人不吐不快。

①八路军的装备。

众所周知,八路军在抗战初期,一直苦于一线部队火力无法与日军抗衡,且弹药有限,所以和日寇作战,打得异常辛苦。

可片中的八路军,装备上和日军不分伯仲,甚至还略有超越,实在令人咋舌。

比方说,八路军突击队中不少拿着类似斯登冲锋枪的武器打打杀杀,横扫日军。

甚至片中居然还出现了一位八路战士拿着汤姆逊冲锋枪的矫健身影。

,也许导演觉得八路军不拿着冲锋枪打鬼子不过瘾。

而且八路军的迫击炮支援也是密密麻麻,居然和日本人一样,七八门摆在一起当二踢脚一样放。

这还是那支武器万国造,拿到啥用啥的队伍吗?(不过,影片中也有一位八路战士拿着类似鸟枪一类的原始火器,也算是稍微有些还原了)最可笑的是,八路军中还有身背无线步话机的通讯员在战斗一线活跃着(日本兵中也有)这个通讯条件快赶上二战的美军了吧。

要知道当时八路军连无线电台都很少,团以下的命令大部分都靠通讯员的两条腿来回跑通知。

②八路军的装束。

根据一些当事人回忆,八路军是很朴素的军队。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八路军的军服不经常洗换,从指挥员到战士,军容军貌并不是太好。

很多人的双手和脸也常年是黑乎乎地,对此,可以参照《亮剑》中八路军的形象。

可影片中的八路军,制服干净漂亮,整个部队人人都和化了妆的小生一样令人眼前发亮。

实在令我不忍直视。

③不合情理的情节。

华北派遣军司令多田俊,在片中多次和后来关家垴之战的日方主角冈崎谦长中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还拿下过后者胸前所配的勋章。

这位冈崎中佐,据说是37师团的一个参谋(国内一直说是37步兵团的参谋,但百团大战时37联队在华中,所以应为37师团的笔误)连一个联队长都不是,居然能受到派遣军司令的如此关照,大概多田预计到了冈崎后来会战死在关家垴,所以对其期待颇多?但这种因为情节需要而随意描写日军做法值得商榷。

《百团大战》电影观后感(多篇)_学习心得体会_

《百团大战》电影观后感(多篇)_学习心得体会_

《百团大战》电影观后感(多篇)上周9月1日公司组织营销中心的同事们一起观看了抗日战争片《百团大战》,各位同事都被电影所感动,为此写下了电影观后感,和大家一起分享和讨论这部电影。

篇一观看历史大片《百团大战》之后,感想颇多。

结合当前我们的现状,个人感慨最深的有三点:1、队伍要有血性。

没有血性的队伍是没有前途的。

没有血性,自然也就没有不怕困难、没有勇往直前、更没有坚守阵地直至流血牺牲。

2前攻是最好的防守。

敌强我弱时,只有前攻才是扭转战局的关键战术。

一味的防守只能让对手蚕食战术频频得手,而将自身置之案上,任由宰割。

3希望总在绝望中。

越是感到困难重重、陷入绝望之时,越是需要冷静面对,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出奇制胜。

篇二我是怀着深深的敬意、景仰以及敬畏之心看完百团大战这部电影。

百团大战是抗战初期中国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这部影片让我看到当时中国八路军在及其艰苦的环境下克服一切困难,步步为营打下的一场振奋人心的战争,同事也让我联想到在现实生活工作当中不也是有着种种“困境”,但是只要我们抱着必胜信心,不管路有多险,困难多大,阻碍多高,只要把基础做好,一步一个脚印,就一定能够攀上自己人生的一个个高峰。

篇三9月1日在公司的组织下,观看了《百团大战》。

战争的残酷和八路军的英勇奋战给了我深深的启发。

日军的“囚笼战术”和我军的英明破局,也正如我们在市场竞争中和竞争品牌的抢占市场的格斗。

市场竞争的激烈也要求我们有彭总司令的英明决策及果断行动。

同样也要求我们要像八路军一样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高效的执行力。

电影告诉我们在市场竞争中我们要不断的根据市场变化,对市场策略进行调整。

并要向八路军部队一样有高效的执行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市场经营成铜墙铁壁。

通过这次百团大战的了解,我知道了这次的战争不仅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的队伍还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百团大战心得

百团大战心得

百团大战心得百团大战是指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军队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联合各个抗日武装组织,共同发起的一次规模庞大的战役。

这场战争发生在1940年秋季,抗日军队在战争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作为一名参与者,我深感百团大战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百团大战展示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面临着强大的日本侵略者,但他们没有被敌人的强大实力所吓倒,相反,他们积极响应抗战号召,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战斗中。

百团大战的发起,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和不畏艰难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整个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百团大战证明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术水平。

在百团大战中,中国军队采取了多样化的战术手段,如游击战、正面战等,有效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中国军队在战争中表现出了出色的战斗素质和高度的战术灵活性,这为后来的抗日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百团大战也暴露了中国军队在装备和后勤保障方面的不足。

尽管中国军队在战斗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战斗力,但由于装备和后勤保障的不足,他们在战争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这一点提醒我们,在战争中,不仅需要有强大的战斗力,还需要有健全的装备和后勤保障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敌人的挑战。

百团大战还表明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百团大战中,中国军队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组织紧密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这种国共合作的精神和模式,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

百团大战向我们展示了国共合作的力量和优势,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共同敌人时,团结合作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百团大战的胜利给予了中国军队和人民以巨大的信心和鼓舞。

在百团大战中,中国军队通过取得一系列胜利,有效地削弱了日本侵略者的实力,提振了中国军民的士气。

这种信心和鼓舞在后来的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抗战,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中国人民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生动写照。

《百团大战》影评

《百团大战》影评

一寸山河一寸血—观《百团大战》有感电影《百团大战》是八一厂出品的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之作,主要讲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为突破日军在华北的囚笼政策,发动的百团大战。

一寸山河一寸血,影片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国破家亡,战火连天的岁月,让我们愤恨于日军罄竹难书的累累罪行,让我们钦佩于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的视死如归,让我们感叹于和平生活的幸福来之不易!影片主要通过百团大战的几个关键战斗展开叙述:第一是破袭战,八路军的进攻战役严重破坏了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正太铁路,迟滞了侵华日军南下东南亚的进程,有力支援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斗;第二是娘子关战斗,八路军120师右路纵队攻入晋冀交界的要隘娘子关并歼灭日军一部,劣势装备的八路军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第三是黄崖洞兵工厂保卫战,5000多装备精良的日军主力,在汉奸走狗的配合下,兵分多路强攻黄崖洞,我军以不足一个团的兵力英勇抗击,最终在主力部队的配合下,保住了这座八路军创建的抗日战争期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厂;第四是关家垴战斗,为歼灭偷袭兵工厂的冈崎支队,在彭德怀的亲自指挥下,八路军包围了关家垴,但因为敌军阵地易守难攻,我军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仍未攻克,最后听从足智多谋的刘伯承的建议,采用土工作业直通峰顶才将日军歼灭。

百团大战取得了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的辉煌战果,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作为一部电影,《百团大战》拍摄的挺不错,场面恢弘大气,满满的战争情怀,看得人一时间热血沸腾。

由于有体制的保证,《百团大战》几乎占尽了各种优势,将传统战争片拍出了新境界,气势也接续上了《大决战》时期的威武雄壮。

可以说,《大决战》之后,《百团大战》将传统战争片拍出了新的高潮,在传统体制路线内,再次攀上了高峰。

而且,不论将领还是战士,老兵还是新兵,男性还是女性,人物魅力和神采皆来自活泼泼的真实感。

简评百团大战得与失

简评百团大战得与失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八路军在1940年8月至12月间发动的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为目的的大规模破袭作战(又称晋南游击战)。

这是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这次战役在彭德怀的总指挥下,一二九师、一二零师和晋察冀军区、当地民兵武装、游击队等共约105个团40余万兵力投入战斗,而日军、伪蒙军、伪满军总数也约有35万人。

【1】战役结果,日军、伪满军、伪蒙军死伤降共约55000多人。

八路军方面破坏铁路900多里、公路3000里;破坏桥梁、车站多处;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

八路军伤亡17,000余人,共产党所控制的华北抗日根据地范围随之大大扩大。

【2】以战果而言,百团大战毫无疑问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是个大胜战。

彭德怀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

此役也给了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3】中国共产党对外一直对百团大战完全肯定,毛泽东也希望彭德怀有机会多组织几次。

然而,关于百团大战的评价,随着历史的进程几度变化。

在百团大战期间及其后一段时间内,党内军内对百团大战都是赞扬的,。

但在经过1941年和1942年两年的艰苦斗争之后,在重新总结经验时,有不少人对百团大战开始有了不同看法。

经过1944年整风运动,尤其是1945年的“七大”和华北座谈会,百团大战被作为一个极大的错误来批判了。

作为当事人,彭德怀在历次党内斗争中虽然承认在百团大战的指挥方面存在着问题,但坚持总体上肯定百团大战。

“文革”之后,党史界对百团大战持肯定见解的人也比较多了。

究竟百团大战的意义以及它的失误之处在哪里?首先,遏制了险恶的妥协投降与分裂逆流。

1940年,日本急于结束侵华战争,以集结兵力夺取东南亚和南亚地区。

百团大战 心得体会

百团大战 心得体会

百团大战心得体会百团大战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段重要历史,也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一次战役。

我对百团大战的学习和研究,让我受益匪浅,有了更多的心得体会。

首先,百团大战告诉我们,战争总是残酷的。

这场战争涉及广泛,参战方众多,各方面力量都在积极努力争夺胜利。

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一天的战斗都是惨烈的,生命的付出令人痛心。

战争是一场艺术,也是残酷的真实,唯有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才能在战争中生存下去。

其次,百团大战又说明了战争是需要战略智慧的。

在战争中,各方都要制定相应的战略和策略,只有抓住敌人的弱点和破绽,才能赢得战争。

战争需要思考,需要决策,需要集体智慧和个人英勇。

只有在战争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战斗力,才有可能战胜敌人。

另外还可以说,百团大战教我们不要小看任何对手。

在百团大战中,各方参战方并不都是大国或强势方。

然而,在战争中,这些看似弱小的力量也能够打出自己的一招一式,取得一定的战绩。

这也告诉我们,在对手身上不要忽视任何细节和潜力,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全力以赴。

最后,百团大战还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战争中,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单枪匹马难以独取胜利,而通过团队的合力攻击,才能真正完成任务。

团队配合需要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基础,需要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和愿景,通过协作和沟通,发挥出各自的才能。

总结起来,百团大战是一段悲壮而又惨烈的历史,通过学习和研究,让我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战争的艺术。

只有通过不断的战略思考和调整,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同时,百团大战还告诉我们不要轻视任何对手,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全力以赴。

另外,团队协作也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强敌。

通过对百团大战的学习和研究,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这不仅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也让我思考并认识到在和平时期,我们更应该珍惜和维护好我们已经拥有的和平生活。

观看《百团大战》心得体会

观看《百团大战》心得体会

观看《百团大战》心得体会《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部纪录片,记录了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全国各个抗日游击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一系列战斗。

观看这部纪录片,让我对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抗敌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首先,《百团大战》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下,艰苦卓越的抗争精神。

无论是农民、学生还是工人,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抗日战争中,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热爱。

在条件艰苦的山区和丛林中,抗日游击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壮烈牺牲的英雄们将自己的生命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血肉之躯守护家园,这种牺牲精神令人深感敬佩和感动。

其次,《百团大战》给我展示了中国人民虽然物资匮乏,但却以顽强的毅力和创造力战胜困难的精神。

由于抗日战争时期缺少优质武器装备和战斗物资,中国人民用创造力制造、改变着一切可以用来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东西,无论是木偶装备、土木工事还是民间武器,都充分展现了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胜利的渴望。

面对强大的日本军队,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成为了他们坚守抗争的底气,也是他们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

最后,《百团大战》引发了我对中国历史的思考和反思。

抗战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

而且,抗日战争是中国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意识到了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形成了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

这种精神不仅解放了中国,而且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百团大战》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的英勇抗敌精神,以及他们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

我深为中国人民的豪情壮志而自豪,感到自己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将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百团大战》影评

《百团大战》影评

《百团大战》影评不会有比爱国更严肃的事情。

爱国,尤其是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及关头,本就比个人的存亡要重要的多。

我为当代的图书、电视剧、电影市场感到深深的失望,因为它充满了软弱、利欲、幻想,它谄媚、庸俗、颓废。

人们不再崇拜英雄。

我很庆幸,这个时候,《百团大战》出现了,它明白地告诉我们,何为英雄,何为精神。

有太多的人对《百团大战》不屑一顾,笑它故事表现手法的老套,笑它的特效简陋。

也许,这些人根本不配谈电影,因为他们看电影只是为了过眼瘾。

其实,最重要的是人的内心。

强大的内心,才让无数的爱国志士不畏牺牲,也正是这种精神,构筑成了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在最危急的时刻救兆民于水火。

影片中,一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破坏日本鬼子的装甲列车,中国军队将驾驶另一辆日军火车向装甲列车全速冲撞,可前提是必须要抢到扳道岔,使两辆列车在同一铁轨上。

扳道岔,处于双方火力的集中点。

可中国军人前赴后继,对敌人的子弹毫无畏惧,即使尸体堆积如山,也要完成这一艰难的使命。

本场景的最后一个镜头,一名战士在身中数弹后,用最后一分力气,扳下了扳道岔。

死时,他的手紧紧地握着扳道岔的铁杆,永远不会松开。

这就是中国精神。

也许,这种精神被人们放下很久了,我们需要把他拾起,拿稳,不再放下。

《百团大战》的中心思想是一贯而连续的,他的主旨是深刻的,他的情节是催人泪下的。

在影片开头,就首先展现出一幕惨烈的战争景象。

中国军人在日军机枪、坦克的重重压迫下节节败退,伤亡惨重,不得已要选择撤退。

之后,邓超饰演的张自忠将军,选择了不走,他说:“天津没守住我走了;北平没守住我走了;华北没守住……我走了。

今天我张自忠,不走了。

”于是,他站了起来,在生命结束前的最后一刻,一遍一遍地扣动着扳机。

他死的时候,夕阳那通红的光辉正好包裹了他的整个身体。

电影开头为整部影片奠定了基调,首先他交代了整部电影的宏观历史背景,中华大地正在遭到日本鬼子的疯狂屠戮,民族危亡,悬于一发,由此强调救亡图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百团大战的过

百团大战的过

百团大战的过在彭德怀的军事生涯中,百团大战算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既是他的大手笔之作,也是后来被批判、诟病得很多的一个问题。

到1940年,共军已经与刚开始抗战时的情况大不一样了。

从人数上说,共军已有30余万之众;从经验上说,虽然仍有很多不足,但原来那种用枪指着倭寇喊“老乡缴枪”的现象已经很少了;从装备上说,虽然共军在当时的中国战场上属于最差的,但是比起刚到陕北那时候的一穷二白来已经好了很多了;后勤上,蒋委员长虽然不肯照数给八路军拨付军饷,但是已经给了的钱也够本来很节省成本的共军用一阵子了。

加上在各地大搞特搞根据地,可以说,共军已经部分地具备了打大仗的条件,是到了应该认真跟倭寇干一仗的时候了。

而且,如果选择战场战机选得好,也是能够战而胜之的。

不过,共军似乎对此并没有充分地自觉,或者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条件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仍然采用的是游击战的方式。

虽然从数量上说,动用兵力达40余万,歼敌总数三万余人,但是共军的战术和指挥水平都还是处在前期的状态,所以还是用的游击战的套路。

也就是在正太路、同蒲路上选择几段进行破坏,同时选择有利地形打援,小股、零星歼敌。

(战役战术错误)以超过十比一的比例打仗,而且用的是传统的人民游击战争的套路,作为前线总指挥,老彭要做的只不过是下一个决心,布置一下大概的任务。

说实话,这个指挥难度不算是太高。

在井冈山混过的很多人应该都具备这个能力,而且不见得结果会比老彭指挥的结果差太多。

而且,从整个战役来说,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胜,第二阶段可以算是跟倭寇打了个平手,第三个阶段还没开始倭寇就已经开始清乡战了,百团大战也只好草草结束,最后突围的时候损失不小,连军部实际上的总参谋长都牺牲了。

所以说,从整体上说,百团大战并不能算是一个很成功的战役,最多只能算是平手。

从战争的角度来说,一般而言,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同时壮大自己固然是首要目标,但是就相持阶段来说,就战略的角度而言,不能满足于此,更重要的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学习和摸索、发展新的战术,让部队的技战术水平上一个台阶。

百团大战功过的历史评价

百团大战功过的历史评价

百团大战功过的历史评价2010年是“百团大战”七十周年纪念。

七十年前的1940年8月20日,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在彭德怀等将领的指挥下,于华北敌后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破袭战。

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歼灭了日伪军五万余人,缴获枪支6000支,摧毁敌据点2900多个。

这场历时三个半月的战役后来被命名为“百团大战”,日本人哀称此役为“挖心战”。

然而,这场打得日本人心痛的大胜仗却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争议最多的军事战役,对它的评价亦大起大落,指挥此役的彭德怀也遭到暴风骤雨般的批评。

一场大胜备受诟病1940年9月4日,蒋介石致电朱德和彭德怀:“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

”此役胜利的消息传到延安,毛泽东立即给彭德怀发来贺电:“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斗是否可组织一两次?”彭德怀自己也认为:“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

此役也给了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但是,在1941- 1942年日军大扫荡导致八路军极端困难后,对百团大战的评价就变了风向。

1944年4月,毛泽东在《学习和时局》的讲演中说,1940年底以前这个阶段,我党一部分同志犯了一种错误,就是轻视日本帝国主义,因此不注意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主张以大兵团的运动战为主,而轻视游击战争。

这一批评虽然没有点名,但谁都看得出来,这批评的是彭德怀和百团大战。

接着,1945年5月10日,陆定一在“七大”的发言中说:抗战时期,在华北一般地说是执行了中央路线的,但是有两次严重的错误:一次是十二月会议以后,一次是百团大战,是很大的错误。

同一天,刘伯承的发言批评百团大战是“原则的战略错误”。

就连参与百团大战的聂荣臻也认为,尽管“百团大战战果是巨大的,总的来说是应该肯定的。

《百团大战》-看完电影300字

《百团大战》-看完电影300字

《百团大战》:看完电影300字《百团大战》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巨片。

今天,边肖在这里分享300字的《百团大战》电影,欢迎阅读!百团大战观后感今天看了抗日战争电影《百团大战》。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我们中国军队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我有两种感受:第一,日本人真的很残忍!他们的政策是杀死、抢劫和焚烧一个村子里的所有人,甚至分娩的妇女也幸免于难。

日语手段真的很烦,想冲进去揍他一顿。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种巨大的仇恨。

第二,中国军队真的很勇敢。

虽然战争残酷,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但勇往直前。

我会永远记得这部电影里旗手的话:人在,旗在。

那里没人,旗子也没人。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不怕死的精神。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虽然我军牺牲了很多士兵,但正义永远战胜邪恶,中国人必胜!最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次胜利让日本人知道,我们中国人不好对付,不会屈服。

如果你想战斗,我们会战斗到底!中国士兵如此勇敢,向我们的英雄致敬!百团大战观后感300字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在这样一个有意义的一年,周末,我和父母来到莒南电影院看爱国电影《百团大战》。

看着《百团大战》电影里催人泪下的画面,每个人的眼睛在感动的瞬间都湿润了。

我们的祖国能够变得越来越强大,与这些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是分不开的。

我们应该记住这些为我们国家做出贡献的烈士,他们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要明白我们的生活现在来之不易。

作为革命的接班人,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努力抓住好时光,用激情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的汗水浇灌成功之花。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是第一朵花,我们现在的战场是知识的海洋,我们的任务是吸知识的雨!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努力吧!好好学习!为祖国建设更美好的未来!观百团大战有感300字今天,我参加了富宝的观影活动——,看了《百团大战》。

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以彭、左权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发动的“百团大战”。

充满硝烟的战场上惊心动魄的场面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灰飞烟灭:百团大战中的失利经验

灰飞烟灭:百团大战中的失利经验

灰飞烟灭:百团大战中的失利经验百团大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争中取得的一次有力胜利。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这场战役中也存在着不少失利的经验。

本文将就百团大战中的失利经验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战略指导不够明确百团大战的战略指导不够明确是导致失利的一个原因。

毛泽东同志在指示中曾明确提出要“猛攻敌人被占领的城市和重点交通线上的敌人”。

然而,在实际战斗中,有一些领导干部并没有完全理解这一战略指导,而是过于追求打击敌人的“硬气回敌”,结果削弱了我军的主力,导致失利。

二、战术应用不灵活在百团大战中,我军在实施战术时也存在不灵活的问题。

一些领导干部在指挥作战时,总是按照规定流程进行作战,而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

这导致了很多战术上的失误,如在攻占敌人阵地时,没有根据阵地上的情况对进攻路线进行调整,而是按照预定路线行进,结果被敌人死死地卡住了。

三、后勤补给不足在百团大战中,我军的后勤补给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物资短缺而导致的补给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后勤服务不到位,导致了部队缺少吃住的基本条件。

这些问题导致了我军的士气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战力难以维持。

四、士兵素质不高士兵素质不高也是导致百团大战失利的原因之一。

在这场战役中,我军士兵的基本战斗素质还比较低,无论是射击水平还是队列训练等方面,都与日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

这直接影响了我军战斗的成效,在作战中时常处于被动。

五、形势转移不及时在百团大战中,形势变化很快,一些部队指挥员没有及时掌握战局,没有及时作出反应,因此错失了很多机会。

特别是在战术上的转移,一定要根据实际形势及时调整,否则会导致打仗不利。

六、缺乏机动性百团大战中,我军的机动性也比较差。

一些部队难以根据实际战情进行灵活的调整,导致了作战中的一些不如意的结果。

这也说明了我们在今后的战斗中,要更高地要求部队的机动性,这样才能更好适应战争的需要。

七、情报收集不到位百团大战中,情报收集不到位也是导致失败的一个原因。

百团大战心得体会2000字

百团大战心得体会2000字

百团大战心得体会2000字百团大战心得体会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其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各个抗日武装力量,积极展开对日本侵略军的进攻。

百团大战的胜利不仅增强了中国军民的士气,也对敌后占领区的日本侵略者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这场战斗中,我参与了百团大战的行动,并且从中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百团大战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团结的力量。

在百团大战之前,各个抗日武装力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和矛盾。

然而,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时,大家放下了成见,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制定了作战计划,并共同配合,最终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发挥出最强大的力量。

其次,百团大战也让我明白了灵活变通的重要性。

在这场战斗中,我所在的部队一开始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没有选择放弃,而是迅速调整了作战策略和战术,采取了灵活的行动方式。

通过不断试错和调整,最终我们找到了战胜敌人的方法,并取得了胜利。

这让我明白了在战争中,灵活变通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它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找到战胜敌人的突破口。

此外,百团大战还让我认识到了全民抗战的重要性。

在这场战斗中,不仅有正规军、游击队和地方武装等各种抗日武装力量积极参与,还有广大的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和妇女等民众群体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发组织起来参与抗战行动。

这种全民抗战的氛围让我感到很震撼,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全体国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战,才能摧毁侵略者、保卫家园。

最后,百团大战让我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牺牲精神的伟大。

在战斗中,我目睹了许多战友为了国家的利益英勇奋战,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些战友们的牺牲精神让我深受触动,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无私和坚韧。

他们的牺牲不仅给中国抗日战争带来了胜利,也让我明白了为了正义和自由而奋斗的意义,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综上所述,百团大战是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参与其中让我有了很多收获。

关于百团大战的评价

关于百团大战的评价

关于百团大战的评价
对百团大战的评价
百团大战是发生在抗日时期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规模很大,而且时间持续很久,双方战斗策略在此次战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百团大战以八路军胜利而结束。

提到百团大战的评价,可以从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来评价。

首先,百团大战不仅将中国军队的革命精神表现的很突出,而且还破坏了日军的主要交通干道,这对日军的打击是十分沉重的。

在当时国民党军队因为种种原因有向日方妥协的倾向,此次百团大战的取胜,让国民党又看到了与共产党合作取胜的希望会更大,所以一定程度上也制止了国民党投降的想法。

百团大战的胜利,使得外界对八路军的评价更好,威望也有所提高,百团大战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中一个辉煌的篇章,中国军队誓死赶走日本侵略者的决心更强,从而使得后期作战时,军队士气更佳,取得胜利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可百团大战的评价也并非都是积极的,这场战争也有消极的一面,因为在百团大战中,共产党将的军事力量有所暴露,使得再次和国民党合作的时候,国民党只给了共产党很少的军备物资,国民党意识到共产党是想故意的保留一部分物资,所以想通过各种办法来遏制共产党的发展,于是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摩擦便越来越多,最后的“皖南事变”和百团大战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有非常大的关系。

百团大战的结果如何

百团大战的结果如何

百团大战的结果如何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

那么百团大战的结果如何呢?百团大战是在什么地方打的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百团大战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百团大战的结果如何此次战役开始于1940年8月份,结束在次年1月份,这也是我们在抗日战争期间最大规模的一次主动进攻日军的一次战争。

由彭德怀作为总指挥,100多个团的强大兵力,再加上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这场战役的胜利我们是志在必得的。

而日军的这次对抗明显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在国际上还要准备与美国的最终大战,一方面还要面对我们国内的反击。

再加之,日本这个本来就不怎么大的国家,估计全部的人都被拉来参战了。

毕竟他们的征服世界三步走的策略太伟大,当然要付出不同寻常的代价。

而日军在侵占了华北地区之后,在这片土地上进行的“囚笼政策”,完全是对我们的不尊重,他们那一套先打到你服,再给你灌输我们的思想的一套统治方法,在我们的国家完全不顶用,但是他们不知改进。

那么自然要有接受我们的反击的觉悟。

长达3个半月的战役,双方一共进行大小战斗总计1800多次,我们击毙伤日军二万多人,伪军五千多人;俘虏日军280多人、伪军1.8万多人;破坏沿线的铁路长达九百多里、公路更是三千里;破坏桥梁、车站总计有258处;并且从敌军那边收缴了大量的武器和物资。

在那个年代,日军把我们欺负的那么惨,一是因为我们武器物资上的不足;而是我们意识上反感战争的思想。

但是日军如此的攻击,彻底唤醒了我们反抗的意志。

加之我们本土作战,擅长谋略,军民一心,对方还怎么是我们的对手?百团大战是在什么地方打的百团大战是在中国华北地区打的,主要是战点在河北和山西。

横跨太行山的正太铁路在地理位置占有十分重要作用,它连接了平汉和同蒲两条铁路,是这两条路的重要纽带,而日本在中国很多战略的运输也是靠这两条铁路。

自1939年年末,日军就利用铁路和公路上的优势不断的对中国共产党的敌后革命根据地进行扫荡,并想要切断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和河北等战略区的相互联络,以此来压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的作战能力和作战空间。

百团大战的推论。

百团大战的推论。

百团大战的推论。

百团大战,从军事角度说,正如倭寇指出的,百团大战是共军高估自身实力,而过早发动的一场大战,战斗中,共军将三年缴获积累的物资器材消耗殆尽,以至于难以为继。

在战斗中,也暴露了习惯于游击战争的共军,不适应正规战,军官士兵都缺乏必要的素质,以至于倭寇后来缴获的共军文件里百团大战的经验教训,居然大部分是基本的军事常识。

从军事角度来说,彭德怀发动百团大战,却是是错误的,不合时宜的。

在当时的中国,就算是国军,其装备弹药都大量依赖于外援。

更何况被倭寇和国民党双重封锁的共军?共军如果不能从敌人手里缴获武器弹药来弥补战斗带来的损耗,那么这场战斗就是不应该打的,这样打,只会使得军队越打越弱,最终被消灭,而使得民族抗战的事业一起葬送掉。

以当时共军的实力,发动百团大战这样的战斗,虽然取得了一般意义上的军事胜利,可是所缴获的武器弹药不足以弥补共军的损耗,这在共军的实际情况来说,就是一场严重军事失败。

因为共军很难从别的方面得到补充,如果不能从敌人手里缴获补充,那就是失败。

这样的所谓胜利,是难以为继的,是皮洛士式的胜利。

(古希腊国王,远征意大利,因为无法从当地补充兵员,所以尽管屡战屡胜,最终却失败)难怪一方面对外宣称胜利,对内却对彭德怀意见很大。

从当时的军事角度来说,共军仍然应该进行自己擅长的游击战,不断消灭敌人,缴获武器,壮大自己。

等到共军有足够的步枪(而不是大刀),有足够的重武器,从而有力量在大规模战斗中缴获多于损耗的时候,才是共军转入正规战的时候。

而那是1943年以后才具备的条件。

但是,从政治角度来说,也正如日方所承认的,百团大战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战斗。

日方战史,《华北治安战》里还说得不详细,而只是粗略地提到,而在其他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等等,则指出,正是百团大战,使得倭寇在1940年诱降蒋介石的桐工作计划流产,在政治上评价很高。

因此我们回头看去,即使历史重演,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即使我们明知道百团大战将对共军带来严重的损失,可是为了打破蒋介石的公开投降的危局,是不是也只能不顾一切地发动来拯救抗战呢?百团大战是一场不应该打,却不能不打的战斗。

百团大战观后感

百团大战观后感

百团大战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篇报道,讲述了上世纪40年代的一场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对这一段历史深深地感到震撼
和感慨。

首先,我被参战部队的气魄所打动。

据报道,当时政府军队面对
日军的强大军力,仍然勇往直前,奋勇作战,毫不退缩。

他们不顾自
身安危,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着祖国的领土
和尊严。

这种决心和勇气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学习和传承的。

其次,我对百团大战的历史价值感到深深的认识。

这场战争并不
是一场大胜利,但它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和反思。

这场战役让我们认识
到了当时国家军事建设和战略规划的不足。

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了
打赢一场战争需要综合实力的支持和准确预判对手的动向。

历史的经
验教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应对当前环境中的挑战。

最后,我对百团大战中展现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热情深深感到骄傲。

在那个时代,人们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十分强烈,无论是战斗
还是战后的建设,人民始终团结一心,为了实现国家繁荣而不懈努力。

这份爱国热情不应该被遗忘,我们应该将其传承下去,让更多人感受
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荣誉。

总之,百团大战是一段极具历史价值的战役,它让我们认识到了历史的珍贵性和文化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将历史经验教训铭记在心,推动我国军事与民用科技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整体实力,为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对百团大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吗?对于这段历史,你有什么观点和看法呢?欢迎留言和交流。

百团大战歼灭日伪5万余人,打了一场胜仗,为何在1943年受到争议

百团大战歼灭日伪5万余人,打了一场胜仗,为何在1943年受到争议

百团大战歼灭日伪5万余人,打了一场胜仗,为何在1943年受到争议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全面侵华,在民族危亡之时,许多热血的中国男儿拿起武器,抵御外敌,为保家卫国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西安事变后,全民族统一战线抗日的局面形成,枪口一致对外,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全国各大战场上参加抗日武装斗争,为保家卫国而战。

说起八路军的抗战史,百团大战无疑是名气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一场战役,此战由八路军副总指挥彭总坐镇指挥,历时5个月之久,出动105个团,约20万人,向华北方面的日伪军发起全面进攻,取得非常不错战绩。

百团大战中,八路军歼灭日伪军高达5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军在华北地区的嚣张气焰,打了一场大胜仗,激励了全国抗日的士气。

然而,在1943年八路军的一场座谈会上,对彭总和百团大战提出了质疑,这是为什么呢?为何要打一场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爆发前,日本在华北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用它来隔绝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太行抗日根据地和晋察冀边区的联系,并以此进攻八路军根据地。

在八路军根据地被日军切割,彼此间失去联系时,另一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军抗日信心动摇,在华北地区搞起了一波“反共”高潮,向八路军发起进攻。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军的“囚笼政策”借机实施,八路军根据地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

为了打破僵局,八路军总指挥部经过商议,确定了破袭正太铁路的计划。

另一面,日军也在对蒋介石施压压力,对他进行政治诱降,轰炸重庆,封锁了我国与国际的交通线。

就在中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八路军号召全国人民应该团结起来,克服眼前的困难。

为表示抗日决心,打破外界对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总部决定实施破袭正太铁路的计划。

因此,百团大战就在全国抗日形势最危险,最困难的时候,八路军华北各大根据地一共出动了105个团,在五个多月的时间里,分三个阶段,袭扰华北日军后方,破坏交通线,袭击据点,给予日伪军大量杀伤。

八路军在华北搞出了大动静,迫使日军将原本南下的主力部队调回华北,减轻了抗日正面战场的压力,极大鼓舞了民族抗日的士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八路军在1940年8月至12月间发动的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为目的的大规模破袭作战(又称晋南游击战)。

这是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这次战役在彭德怀的总指挥下,一二九师、一二零师和晋察冀军区、当地民兵武装、游击队等共约105个团40余万兵力投入战斗,而日军、伪蒙军、伪满军总数也约有35万人。

【1】战役结果,日军、伪满军、伪蒙军死伤降共约55000多人。

八路军方面破坏铁路900多里、公路3000里;破坏桥梁、车站多处;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

八路军伤亡17,000余人,共产党所控制的华北抗日根据地范围随之大大扩大。

【2】
以战果而言,百团大战毫无疑问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是个大胜战。

彭德怀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

此役也给了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3】中国共产党对外一直对百团大战完全肯定,毛泽东也希望彭德怀有机会多组织几次。

然而,关于百团大战的评价,随着历史的进程几度变化。

在百团大战期间及其后一段时间内,党内军内对百团大战都是赞扬的,。

但在经过1941年和1942年两年的艰苦斗争之后,在重新总结经验时,有不少人对百团大战开始有了不同看法。

经过1944年整风运动,尤其是1945年的“七大”和华北座谈会,百团大战被作为一个极大的错误来批判了。

作为当事人,彭德怀在历次党内斗争中虽然承认在百团大战的指挥方面存在着问题,但坚持总体上肯定百团大战。

“文革”之后,党史界对百团大战持肯定见解的人也比较多了。

究竟百团大战的意义以及它的失误之处在哪里?
首先,遏制了险恶的妥协投降与分裂逆流。

1940年,日本急于结束侵华战争,以集结兵力夺取东南亚和南亚地区。

为达到这个战略目的,日本一方面对汪蒋伪政权进行威逼利诱,扶植汪精卫,与蒋公”和谈”。

而另一方面,日军发动新一番攻势,并持续轰炸重庆,扬言威胁攻打重庆和西安等地。

中共当时虽然还不知道当时日、蒋谈判的具体情形,但感觉到蒋方对日日益妥协的立场。

此时,为了防止蒋汪“统一投降,统一反共”局面出现,需要八路军英勇抗战事迹激励全国军民抗战热情。

在百团大战所鼓动的全国抗日高潮和抗日声浪中,蒋介石不得不将对日妥协的行动停顿下来。

其次,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这些碉堡、据点和公路、铁路,纵横编织,形同蛛网。

这张军事网覆盖着整个抗日根据地,对我造成了严重威胁。

然而这也导致了日军的兵力不足致命伤的暴露,有限的兵力分散在众多据点和车站等处,这等于给了八路军以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如不与敌展开破交战,则势必使根据地为敌所分割和各个击破,而就敌人以少兵临大国,兵力严重不足的现实来说,予敌人的“囚笼”政策以打击也是可能的。

百团大战结果也确实给与了日军侵略者的交通线以极大的破坏。

再次,振奋了全国军民士气,为共产党赢得政治影响力和更高地位。

百团大战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进一步鼓舞和增强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用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

但是百团大战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正是这些问题造成了后来对其评价上的分歧。

首先,过早的暴漏实力。

聂荣臻认为:“毛泽东批评说暴露了我们的力量,引起了日本侵略军对我们力量的重新估计,使敌人集中力量来搞我们。

”【4】日军遭到八路军百团大
战袭击后,深感八路军对其威胁的严重性。

为稳定局势,巩固占领区,便调集重兵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残酷的报复“扫荡”。

蒋介石同时也意识到共产党军事力量的威胁,开始对共产党的军事恐吓和封锁。

根据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积、人口、军队均出现了严重下降。

这似乎说明百团大战的长远影响并非完全是正面的。

其次,战役决策的合规性问题。

“党指挥枪”是中共在红军时期就形成的铁律,然而,百团大战的决策过程却似乎明显与这一铁律相抵牾。

在百团大战结束后不久,就有人指出:百团大战的决策未经中央军委批准。

彭德怀将军为此在延安整风中颇受责难和批评。

1959年批判彭德怀时和“文革”期间,彭德怀元帅更是被指责为搞“独立王国”,“擅自发动百团大战”,成为彭总政治磨难的一大历史渊源。

“文革”后,具有政府背景的历史机构和研究者们试图淡化这一问题,或者干脆为彭德怀元帅开脱,但无论作出怎样的努力,我们确实没有发现足够有力的证据,能够证明中央军委事先批准过百团大战的军事决策。

最后,战术问题。

1945年刘伯承在中共“七大”发言:百团大战不打不行,但是打,也不是使用百团大战的打法,更不是运动战,尤其是阵地战这样的打法,而是要用全面游击战争的打法。

毛泽东认为“中国抗日的游击战争,就从战术的范围跑了出来向战略敲门,要求把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

”毛泽东第一个将游击战作为一种弱国战胜强国的战略进行考察并加以成功的运用。

在敌强我弱的基本情况没有改变以前,打小歼灭战无论对正面战场的主力还是对敌后战场的游击兵团来说,都是首选目标。

对中日战争而言,日本虽然在经济上、军事上都要比当时的中国强得多,但是它以少兵临大国,兵力不足,始终是它无法解决的难题,而八路军真正让日军感到头疼的就是它的游击战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百团大战的得失成败,历史不可能永远被扭曲,今天的中国人又像百团大战期间的中国人那样,对百团大战及其领导者、指挥者、参战者和支持者充满敬意。

百团大战所产生的良好政治影响,无可替代,弥久愈珍。

【1】数据出自八路军表册. 解放军出版社.
【2】此处战役结果以第18路集团军总司令部野战政治部公布的数字为依据。

【3】《彭德怀自述》第240页
【4】《聂荣臻回忆录》聂荣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