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百团大战得与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八路军在1940年8月至12月间发动的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为目的的大规模破袭作战(又称晋南游击战)。这是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次战役在彭德怀的总指挥下,一二九师、一二零师和晋察冀军区、当地民兵武装、游击队等共约105个团40余万兵力投入战斗,而日军、伪蒙军、伪满军总数也约有35万人。【1】战役结果,日军、伪满军、伪蒙军死伤降共约55000多人。八路军方面破坏铁路900多里、公路3000里;破坏桥梁、车站多处;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八路军伤亡17,000余人,共产党所控制的华北抗日根据地范围随之大大扩大。【2】
以战果而言,百团大战毫无疑问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是个大胜战。彭德怀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此役也给了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3】中国共产党对外一直对百团大战完全肯定,毛泽东也希望彭德怀有机会多组织几次。
然而,关于百团大战的评价,随着历史的进程几度变化。在百团大战期间及其后一段时间内,党内军内对百团大战都是赞扬的,。但在经过1941年和1942年两年的艰苦斗争之后,在重新总结经验时,有不少人对百团大战开始有了不同看法。经过1944年整风运动,尤其是1945年的“七大”和华北座谈会,百团大战被作为一个极大的错误来批判了。作为当事人,彭德怀在历次党内斗争中虽然承认在百团大战的指挥方面存在着问题,但坚持总体上肯定百团大战。“文革”之后,党史界对百团大战持肯定见解的人也比较多了。究竟百团大战的意义以及它的失误之处在哪里?
首先,遏制了险恶的妥协投降与分裂逆流。1940年,日本急于结束侵华战争,以集结兵力夺取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为达到这个战略目的,日本一方面对汪蒋伪政权进行威逼利诱,扶植汪精卫,与蒋公”和谈”。而另一方面,日军发动新一番攻势,并持续轰炸重庆,扬言威胁攻打重庆和西安等地。中共当时虽然还不知道当时日、蒋谈判的具体情形,但感觉到蒋方对日日益妥协的立场。此时,为了防止蒋汪“统一投降,统一反共”局面出现,需要八路军英勇抗战事迹激励全国军民抗战热情。在百团大战所鼓动的全国抗日高潮和抗日声浪中,蒋介石不得不将对日妥协的行动停顿下来。
其次,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这些碉堡、据点和公路、铁路,纵横编织,形同蛛网。这张军事网覆盖着整个抗日根据地,对我造成了严重威胁。然而这也导致了日军的兵力不足致命伤的暴露,有限的兵力分散在众多据点和车站等处,这等于给了八路军以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如不与敌展开破交战,则势必使根据地为敌所分割和各个击破,而就敌人以少兵临大国,兵力严重不足的现实来说,予敌人的“囚笼”政策以打击也是可能的。百团大战结果也确实给与了日军侵略者的交通线以极大的破坏。
再次,振奋了全国军民士气,为共产党赢得政治影响力和更高地位。百团大战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进一步鼓舞和增强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用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
但是百团大战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正是这些问题造成了后来对其评价上的分歧。
首先,过早的暴漏实力。聂荣臻认为:“毛泽东批评说暴露了我们的力量,引起了日本侵略军对我们力量的重新估计,使敌人集中力量来搞我们。”【4】日军遭到八路军百团大
战袭击后,深感八路军对其威胁的严重性。为稳定局势,巩固占领区,便调集重兵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残酷的报复“扫荡”。蒋介石同时也意识到共产党军事力量的威胁,开始对共产党的军事恐吓和封锁。根据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积、人口、军队均出现了严重下降。这似乎说明百团大战的长远影响并非完全是正面的。
其次,战役决策的合规性问题。“党指挥枪”是中共在红军时期就形成的铁律,然而,百团大战的决策过程却似乎明显与这一铁律相抵牾。在百团大战结束后不久,就有人指出:百团大战的决策未经中央军委批准。彭德怀将军为此在延安整风中颇受责难和批评。1959年批判彭德怀时和“文革”期间,彭德怀元帅更是被指责为搞“独立王国”,“擅自发动百团大战”,成为彭总政治磨难的一大历史渊源。“文革”后,具有政府背景的历史机构和研究者们试图淡化这一问题,或者干脆为彭德怀元帅开脱,但无论作出怎样的努力,我们确实没有发现足够有力的证据,能够证明中央军委事先批准过百团大战的军事决策。
最后,战术问题。1945年刘伯承在中共“七大”发言:百团大战不打不行,但是打,也不是使用百团大战的打法,更不是运动战,尤其是阵地战这样的打法,而是要用全面游击战争的打法。毛泽东认为“中国抗日的游击战争,就从战术的范围跑了出来向战略敲门,要求把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毛泽东第一个将游击战作为一种弱国战胜强国的战略进行考察并加以成功的运用。在敌强我弱的基本情况没有改变以前,打小歼灭战无论对正面战场的主力还是对敌后战场的游击兵团来说,都是首选目标。对中日战争而言,日本虽然在经济上、军事上都要比当时的中国强得多,但是它以少兵临大国,兵力不足,始终是它无法解决的难题,而八路军真正让日军感到头疼的就是它的游击战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百团大战的得失成败,历史不可能永远被扭曲,今天的中国人又像百团大战期间的中国人那样,对百团大战及其领导者、指挥者、参战者和支持者充满敬意。百团大战所产生的良好政治影响,无可替代,弥久愈珍。
【1】数据出自八路军表册. 解放军出版社.
【2】此处战役结果以第18路集团军总司令部野战政治部公布的数字为依据。
【3】《彭德怀自述》第240页
【4】《聂荣臻回忆录》聂荣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