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

合集下载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四、宇宙探秘》课件_22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四、宇宙探秘》课件_22

大利思想家、自 然科学家、哲学 家和文学家。
被烧死。是捍卫真理 的殉道者。
古人凭借肉眼观察星空图
敦煌星图
对探索宇宙帮助最大的发明是什么? 天文望远镜! Nhomakorabea伽利略望远镜
哈勃空间望远镜
哈勃空间望远镜
中国造最大射电望远镜FAST
二、星空世界
“量天尺”的单位 ①光年(l.y.):光在真空中行进
一年所经过的距离称一光年。 1l.y.=9.461×1015m ②天文单位(AU):地球到太阳的 平均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
盖天说
“天圆如张盖, 地方如棋局”
认为:大地是 平坦的,天像 一把伞覆盖在 呈正方形的平 直大地上。
浑天说——汉.张衡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 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 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 之包地,如壳之裹黄”
浑天说比盖天说进了一 步,它认为天不是一个 半球形,而是一整个圆 球,地球在其中,就如 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
1AU=1.496×1011m
仙女星系
是距银河系最近 的大星系。是肉 眼可见的最遥远 的天体之一。
• 牛郎、织女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鹊桥渡 河相会的神话故事在我国恐怕是家喻 户晓,人人皆知的了。牛郎星和织女 星正好位于天河的两边,在夏夜特别 显眼。牛郎星和织女星真能一年一度 相会吗?
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的距 离十分遥远,是16光年, 最快的光和电从牛郎星到 织女星也得一刻不停地跑 16年,假定这两颗星上真 的住着牛郎和织女的话, 他们想打个电话互相问好 ,这个长途电话单程就得 16年!可见,牛郎织女两 颗星要在一夜之间“相会 ”是不可能的。
宣夜说
认为所谓“天”,并 没有一个固定的“天 穹”,而只不过是无 边无涯的气体,日月 星辰就在气体中飘浮 游动。因此,宣夜说 是中国古代一种朴素 的无限宇宙观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课件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课件

3、打足气的氢气球,即使用细线将口扎紧,气球也会变小, 这是为什么?
因为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气球里的气体分子能穿过人眼看不见的气球上的空隙运 动到球外,所以气球会逐渐变小。
科学家的研究方法: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 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
内正电荷总数大于核外负电荷总数,则该原子将带正电,例 如氢离子、钠离子。如果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就会使核内 正电荷总数小于核外负电荷总数,则该原子将带负电,例如 氧离子、氯离子。 2.物体带电成为带电体
一个中性的物体,如果失去若干电子,则该物体将带正 电,如果得到若干电子,则该物体将带负电。
3.摩擦起电的原因 两个中性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
模型一: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 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
模型二: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
模型三: 固体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可 以挤进液体中。
1.分子: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称为分子(molecule) 物质由分子组成
的束缚能力比较弱,那么它在摩擦中就会失去电子,于是该 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上正电。
另一个物体,因为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较强,那 么它在摩擦中就会得到电子,于是该物体因多余电子带上等 量的负电。
所以,摩擦起电并不能创造电荷,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即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为什么带正电? 中性的绸子和玻璃棒相互摩擦时,因为玻璃棒的原子核束
问题3:原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呢 电子的发现 1.经历: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 系列的研究,1897年,他确认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 粒子,该粒子质量比氢离子小得多,它是构成各种 物质的共有成分,后来人们把这种比原子小得多的 带负电的粒子叫做电子。 2.意义:汤姆生发现电子是物理学史上的重要事件。由于电子 的发现,人们认识到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本身 也具有结构。此后,原子物理飞跃发展,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 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2021-2022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有答案)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2021-2022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有答案)

2022春物理苏科版八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含答案苏科版八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的是()A.气体容易被压缩B.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C.测力计的示数变大D.两个小露珠相遇后变成一个大露珠2、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春秋纬·考异》中就有“玳瑁吸衣若”之说,但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A. 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B. 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C. 电路突然短路时,保险丝烧断产生电火花D. 从干燥的地毯上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3、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C.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D.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闻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C.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D.将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B.物体受热膨胀—分子体积变大C.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距离大D.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6、静电处处与人们的生活为伴。

早晨梳头时越梳越乱,甚至“怒发冲冠”;晚上脱衣服时,会伴有蓝色闪光和“啪啪”响声,这些都是静电现象。

以下应对静电的措施中无效的是()A. 设法提高房间湿度B. 尽量选用化学纤维纺织品C. 经常把手放墙上抹一下D. 油罐车的尾部挂一条铁链直达路面7、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巨大的天体是由分子组成,灰尘不是由分子组成B.物质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与分子的排列方式、作用力的变化无关C.纳米技术研究的都是1mm左右大小的分子D.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相似8、关于小粒子和大宇宙,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恒星是绝对不动的B.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C.“破镜难以重圆”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9、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春天,百鸟争鸣B.夏天,波光粼粼C.秋天,丹桂飘香D.冬天,大雪纷飞10、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A. 电视机和玻璃荧光屏表面上经常有许多灰尘B. 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引灰尘C. 飞机起落架的着陆机轮上的轮胎常用导电橡胶做成D. 书本被水浸湿后,里面的纸张会粘在一起1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B.用鼻子闻到花的香味,表明分子在运动C.磁铁能吸引铁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D.太阳是太阳系中心,也是宇宙的中心12、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电子组成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C.汤姆生经过大量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二、填空题。

(完整版)初二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详细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版)初二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详细知识点,推荐文档

证据二:用力在固态物体上打一下,在物体的表面上会出现一个凹坑②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证据一:抽调玻璃板后几分钟,上面的空瓶里也出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碳,下面瓶中的二氧化碳变淡,说明二氧化碳的分子运动到上面,空气分子运动到下面。

解释:气体分子在证据二:放置几天后,水和硫酸铜的分界面变模糊,一个月后,分界面消失,整个量筒里全部变为蓝色,说明硫酸铜分子跑到分子空隙中去,水分子运动到硫酸铜分子空隙中去。

解释:液体分子在不停无规则运动。

(硫酸铜呈蓝色)证据三:五年后打开一看,黄金中有灰色的铅,铅中有黄色的金,说明金分子运动到铅中,铅分子运动到金中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Ps:扩散现象定义: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发生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扩散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分子间有空隙性质一: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证据:可以看到热水先红性质二:在同样条件下,气体扩散最快,液体扩散较慢,固体扩散最慢,间接说明,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最大,液体其次,固体最小注:灰尘等小颗粒物质的运动不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Ps:布朗运动指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小颗粒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出现无规则运动的状况。

如何加快布朗运动?①增加水温②使微粒体积更小①构造①由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叫化合物,如水分子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②有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叫做但只,如氧气分子有两个氧原子组成,及双原子物质③金属物质是单原子物质,即一个原子就是一个分子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扁平的旋转铁饼注:太阳是银河系中数以千亿计的恒星中的一颗,而银河系又只是浩瀚宇宙中普通的一员。

目前人们观测到的星系约1000亿个,仙女星系是里银河系较近的星系,他离里我们超过200万光年③宇宙起源:宇宙单恒与137亿年铅的一次大爆炸。

宇宙起始于一个原始火球,在原始火球中,温度和密度都高的无法想象,里面的物质可能极不稳定,最终爆炸,色剂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倒是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降到一定程度形成行星、恒星、星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等。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0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PPT课件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0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PPT课件
从粒子到宇宙 总复习
物质的极小 科学家认识物质微小结构的 根方据法观:察到的现象,
提再出(收(一集种证结据构来模证型实的自)己的的猜猜想想),, 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
分(提子电出中原性子原)行子星原(模子+型)核((中不(卢质子带(+瑟子)(电查福盖)德)夸尔威克曼克)) (电-)子 (汤姆逊)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4、量天尺的单位: 光年 光在真空中一年所经过的
距离。
天文单地位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5星、系谱在线远“离红我移们”而现去象。说明 6、宇宙大爆炸: 宇宙诞生与距今(150亿)年前的 一全次部大(物爆质炸),及爆(炸时涉间及)了、宇(空膨宙间胀的) ,爆炸导致宇宙降空低间处处( ) ,温度则相应( )。温度至 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团、
固体 分子间距很小 分子间作用力很大 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体
分子间距较小 分子间作用力较大 有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
分子间距很大 分子间作用力很小
气体
无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物质的极大(宇宙)
1、古人看天: 日心说: 哥白尼
2、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 系统。
3、宇宙
水星 银河系(九太大阳行系星)金地பைடு நூலகம்球
1、什么是分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
2、分子直径的数量级?
1010 m
3、分子动理论(分子模型)
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 分子间有空隙。 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4、分子分为哪两类?
单质分子
同种原子组成
化合物分子 不同原子组成
5、如何用分子模型解释
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归纳与应用课件及答案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归纳与应用课件及答案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归纳与应用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没有 用到下列哪项原理( C )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D.α粒子比电子的质量大得多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归纳与应用
7.【考点】原子的核式模型. 解析 A.由于α粒子带正电,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 偏转,即α粒子与原子核相互排斥,说明原子核带正电, 同种电荷发生相互排斥,A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涉及, 故A不符合题意;B.由于α粒子和原子核都带正电,同种 电荷之间存在排斥力,故α粒子的运动状态改变,B在α粒 子散射实验中有涉及,故B不符合题意;C.绝大多数α
热熔器加热粗管端口内层和细管端口外层,然后把细管
推进粗管,冷却后两根管子就连接在一起很难被拉开了,
这个现象说明 ( C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运动的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归纳与应用
1.解析 把加热后的细管推进粗管,减小了PPR管分子 间的距离,分子间存在较大的引力,使两根管子很难 被拉开了,故A、B、D错误,C正确. 答案:C.
物理
配粤教沪科版
八年级下册
目 录
CONTENTS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归纳与应用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归纳与应用
01 本章思维导图 02 中考真题链接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归纳与应用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归纳与应用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
1.(2022·徐州)如图10-1所示,热熔法连接PPR管时,用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课件(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课件(新版)苏科版

1.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
【解析】选A。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2.下列物体中,占有的空间体积最小的是( )
A.原子核
B.分子
C.地球
D.太阳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了解。太阳
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②分子间是有间隙的;③分子不停地做无
规则的运动;④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上述理论与如图所列现象相对应的是②
、③


。(以上三空选填图中的字母代号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内容的探究。A实验中,墨水能够 扩散到水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实验中,两个铅块 不会分开,而是相互吸引,说明铅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 以台灯才不会掉下来。C实验中,酒精和水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 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间隙中,总体积会减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答案:C A B
的引力和斥力。铁棒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减小,斥力起主要作
用,对外表现为斥力;铁棒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增大,引力起主要
作用,对外表现为引力。
答案:斥 引
6.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

分别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一滴墨水,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快,
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
【解析】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有关知识。水与酒精混合,总体
③问题探究:有同学认为铅块被吸住是因为两个铅块挤压时挤 出空气后,因大气压作用而不分开的。这种认识合理吗?为什么? 提示:不合理。可以估算由大气压强产生的力,此力要比铅块的 重力小得多,从而说明不是大气压在起作用,而主要是分子间的 引力使铅块不会掉下来。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课件及答案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课件及答案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10.2
知识点 4 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固、液、气态物质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特点,是由于物 质分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固态物质中,分子间距离小,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 有规则,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附 近振动(图10-2-2甲).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10.2
6.解析 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 动.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说 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C.“杨花柳絮随 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 子的运动,故C正确.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 晴”,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答案:C.
1.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点,2.了解扩散现象和分子的热运动,知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
2.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 烈.
样的运动形式.知道物质在不 3.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分子的模型.
停地运动.
4.会利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相关
的现象.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10.2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10.2
【例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的是( A ) A.刮风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B.打开酒精瓶盖可以嗅到酒精气味 C.夏日荷花飘香 D.在一杯热水中加糖,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甜了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10.2
【例1】解析 刮风时灰尘在空中飞舞,是宏观物体的运 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符合题意;打开酒精瓶盖可以 嗅到酒精气味,是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 不符合题意;夏日荷花飘香,是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 规则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在一杯热水中加糖,过一段 时间整杯水都变甜了,是糖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下册八物理: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

下册八物理: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

D������ 分子很小,只有放大镜才能看到
微粒,它 是 组 成 物 质 并 能 保 持 其 5������ 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 的 实 验 中,认 为 油 酸 分 子 在 水 面 上 形 成 了 单 分 子
化学 性 质 不 变 的 最 小 微 粒;分 子
层 ,这 体 现 的 物 理 思 想 方 法 是
家 阿伏加德罗 命名的.
一种重要的研 究 方 法.例 如“五 3������ 分子很小,用普通显微镜无法看到,需要用 电子显微镜 进行 观 察. 大 多
行说”和 “四 元 素 说 ”,就 是 古 人 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约为 10-10 m,质量也很小.
对物质 的 组 成 进 行 猜 想 而 提 出
的两种假说.
的是
(A )
A������ 扫地时,看见细小的灰尘在空中飞舞
B������ 扎紧的气球过几天就瘪了
C������ 物质的分子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D������ 腌鸡蛋时盐能通过蛋壳进入鸡蛋
6������ (4分)1cm3 的水中含有3.34×1022个 分 子,某 人 一
口 喝 了 50g 的 水 ,他 一 口 喝 进 去 水 分 子 的 个 数 为
一种假定性解释
C������ 科学猜想 就 是 客 观 存 在 的 规 律,只 是 当 时 条 件
无法直接证明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 (4分)古希腊的 哲 学 家 德 谟 克 里 特 猜 想:大 块 物 体
是 由 极 小 的 物 质 微 粒 组 成 的 ,并 把 这 种 物 质 微 粒 叫
的教室长8m,宽为6m,高为3.5m,如 果 教 室 中 空 无 一 物,那 么 教 室 中 约 有 4.536×1027 个 分 子 .

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课件

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课件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复习
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
1
一、学习目标:
• 1、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 2、能应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决
实际问题。 • 3、知道原子结构模型。 • 4、知道宇宙的起源及其结构,知道光年是
长度单位,而不是 时间单位。
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
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
27
• 例4、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及 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由 此图提供的信息可知:原子是 由原子核和核外的 组成的; 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 (选填“有”或“没有”)更精细的结 构。
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
28
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
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
11
• 10、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 荷相互吸引。
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
12
• 11、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 宙的中心,人类是宇宙的主宰;哥 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 心,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运转。
• 12、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 律,地球之所以能绕太阳运转不飞 出,是因为地球和太阳之间存在着 万有引力。
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
13
• 13、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 为分子间的空隙大,而固 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 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
14
这一现象说明__分___子__在__用___无__停___息__地___作__无_。规则运动
将二氧化氮气体置于___下__方的目的

2020-2021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含答案)

2020-2021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含答案)

2021春苏科版物理八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含答案)苏科版八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1、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制作出了一种新型防菌“纳米纸”,这种纸“油水不沾”,细菌也无法停留在上面(如图).则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纳米纸”的分子不可再分B. “纳米纸”的分子不能做无规则热运动C. “油水不沾”的原因是分子间无空隙D. 纳米纸上互相靠得很近的两滴水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2、如图所示,验电器甲带负电,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乙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连接两验电器,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电流方向为甲→乙,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增大B. 电流方向为乙→甲,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增大C. 电流方向为乙→甲,甲、乙张角不变D. 因为只有甲箔片上带负电,所以铜棒中无电流,甲、乙箔片张角都不变3、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扫地时,灰尘四起B. 花开时,花香满园C. 下雪时,雪花飘飘D. 刮风时,黄沙扑面4、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A.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B.磁铁吸引铁钉,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原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5、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C. 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D. 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6、两个悬挂的通草球发生相互作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 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C. 两球可能均不带电D. 可能一球带电, 另一球不带电7、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论解释的是()A. 春天,柳絮飞扬B. 夏天,槐花飘香C. 秋天,黄沙扑面D. 冬天,雪花飘飘8、下列粒子中,空间尺度最小的是()A.夸克B.分子C.质子D.原子核9、三个悬挂着的通草球,任意两个通草球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三个球的带电情况是()A. 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B. 两个带负电,一个不带电C. 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一个不带电D. 两个不带电,只有一个带电10、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春天,柳絮飞舞B. 夏天,倾盆大雨C. 秋天,桂香满园D. 冬天,雪花飘飘1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宇宙是有起源、膨胀和演化的过程B.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带的是异种电荷C.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12、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________ 组成,原子核由________ 和________组成.13、如图,悬挂在一起的两个气球,被毛织品摩擦过后彼此排斥分开,此时两个气球带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气球是因为________而带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doc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doc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走进分子世界[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2.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

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3.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前准备]1.我们用钢笔写字,时间久了,要清洗一下,回忆一下,清洗后清水还清吗?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2.你常看到妈妈在放衣服的箱子里放樟脑丸防虫蛀。

过一段时间后,打开箱子取衣服,就会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回家问一下妈妈,煮咸鱼前是不是要在清水里泡一下,问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道理在哪里?4.做一做。

将饭盒用橡皮筋系住,用手向上提,然后将饭盒的底部放到刚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再慢慢地向上提起饭盒,观察橡皮筋的伸长有何变化,猜想一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起饭盒后仔细观察它的下表面,再猜想。

5.人们喜爱鲜花不仅是鲜花的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百花的芳香。

春天的兰花香,夏天的茉莉花香,秋天的桂花香,冬天的腊梅香,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到沁人心脾的芳香呢?[课堂例题]例1 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运动的是( ) A.打扫除时,教室里有灰尘飞扬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一段时间生锈了D.在一杯白开水中放入白糖,整杯水都有甜味了分析 A.灰尘飞扬,人眼可见,而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仅为10-10m,肉眼是无法看见,说明看见的不是灰尘分子,而是由无数灰尘分子构成的物质;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作用;C.铁器生锈是由于铁与潮湿的空气发生了反应;D.白开水中放入白糖,整杯水都有甜味,正说明了白糖分子和水分子均一直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彼此进入了对方,所以整杯水变甜了。

解 D总结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理解分子很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只要人眼能直接看到的就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资料

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资料

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共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归纳本章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

2、过程和方法:知道人们认识微观世界和宇宙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本章知识的应用,体会知识的价值,激发兴趣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知识体系的建构2、探究微观世界和宇宙的过程难点:认识微观世界的方法。

复习过程一、引导学生自主复习,自己归纳本章所学的知识。

本章知识框架;二、复习展开复习展开1:知识的理解与辨析 粒子 宇本章知识 分子 分子间有空隙 分子在运动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夸克 电子 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 宇宙的结构问题一:下列四个例子中,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A、美味佳肴放在餐桌上,香气扑鼻B、晒衣服时,衣袖上的水蒸发后变干C、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D、在白开水中放入一勺糖,白开水会变甜问题二:水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A、水分子之间有空隙B、水分子之间有引力C、水分子之间有斥力D、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拓展提高:(1)分子运动与机械运动的区别(2)什么实验可以说明分子间有空隙(3)什么实验可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复习展开2:认识微观世界和宇宙的过程和方法‘1、人类在探究物质结构的过程中,取得了那些辉煌成果?(电子——质子——中子——夸克)2、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由近及远的,通过观察人们已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大致有哪些层次?(行星——恒星——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团)3、人们在认识物质的结构是采用了“模型法”,请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结论:1、物质结构的微粒模型(分子)2、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原子核和电子)过程的了解与方法的运用问题三:由于肉眼无法观察到物质的内部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科学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根据__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飞出地球 10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飞出地球  10
阳系、地月系.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10.4
10.5
【例3】小到粒子,大到宇宙,它们都有各自的结构和尺
度,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和了解到的情况,请按照它们的
尺度,把下列的粒子、物体、天体或宇宙按从小到大的顺
序排列.
银河系、灰尘、原子核、宇宙、地球、教学楼、夸克、细
胞、黄山、凳子、公共汽车、茶杯、中学生、原子、月亮、
电子、太阳、分子.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10.4
【例3】解析 按照先微观,再到日常生活常见物品,
最后到宇宙天体的顺序,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夸克、电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细胞、灰
尘、茶杯、凳子、中学生、公共汽车、教学楼、黄山、
月亮、地球、太阳、银河系、宇宙.
10.5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注目,据推测,“蓝月亮”是一颗本身不发光,却围绕着一
颗巨大的行星运转的固体星,距离地球大约50光年,“蓝月
亮”上的一天为240个小时.“蓝月亮”上光照良好,有液态水
存在,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密度的4倍,而中心引力又比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地球小很多,“蓝月亮”上的O2浓度是地球上的5倍,
物理
配粤教沪科版
八年级下册
物理
CONTENTS


八年级 下册
第十章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10.4
从粒子到宇宙
10.4 飞出地球
10.5 宇宙深处
01
课时目标
02
自主预习
03
互动探究

八级物理下册 七章从粒子到宇宙课件 苏科

八级物理下册 七章从粒子到宇宙课件 苏科
D
典型例题
例10:1934年,卢瑟福等科学家通过核反应发现氢的同位素原子——氚,氚原子的模型如图所示, 其图中“●”表示的粒子是( ) 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核外电子
B
思维点拨
(1)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原子内正负电荷相等,所以一般情况下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2)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3)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和核外电子,但不一定含有中子
知识整理------摩擦起电
4、使物体带电的方法之一:摩擦起电 (1)定义: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 举例:拿梳子梳头,头发会翘起来 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着容易脏 脱晴纶毛衣会听见劈啪响等 (2)实质:电子的转移 得到电子------ 带负电 失去电子------ 带正电
知识整理------分子
方法介绍:科学家探究微观结构的常用方法是根据现象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
2、分子的运动 (1)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扩散现象: ①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液、气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③分子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的越快
知识整理------宇宙探秘
典型例题
例14:关于宇宙起源,根据大多数宇宙科学家的认定,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①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大爆炸 ②大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 ③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④宇宙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及恒星、行星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典型例题
例13:将A、B、C三个带电的通草球悬挂起来,它们静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 请你判断三个通草球的带电情况

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7.4宇宙探秘课件新版苏科版

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7.4宇宙探秘课件新版苏科版

感悟新知
知3-练
例4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 源说.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 炸引起宇宙的膨胀,并认为( ) A. 目前宇宙仍在不断膨胀 B. 目前宇宙膨胀已结束且开始收缩 C. 目前宇宙已处于既不膨胀也不收缩的稳定状态 D. 宇宙膨胀早已结束,目前处于静态
感悟新知
知1-讲
2. 日心说 16 世纪初期,以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为代表的 许多科学家对“地心说”提出质疑,而哥白尼也在自己 的传世之作《天体运行论》中创立了“日心说”,他认 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
感悟新知
易错警示
知1-讲
从古人的“地方天圆”到托勒玫的“地心说”再
到哥白尼的“日心说”说明人们对宇宙认识的进步,
感悟新知
知识点 3 宇宙从何而来
知3-讲
1. “宇宙大爆炸”学说 科学家现在普遍认为,宇宙诞生于 约137 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 胀,温度则相应下降,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 了行星和恒星、星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等.
感悟新知
知3-讲
2. 宇宙大爆炸的证据 (1)哈勃发现的谱线“红移”,证实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
都是人们对宇宙观察和思考的成果. 事实上“日心说”
也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 1 哥白尼用日__心__说__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地心说, 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伽__利__略__率先用望远镜 观察天空,由此得到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 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感悟新知
宇宙探秘
宇宙探秘
从“地心说” 到“日心说”
星空世界
宇宙从何而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共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归纳本章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

2、过程和方法:知道人们认识微观世界和宇宙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本章知识的应用,体会知识的价值,激发兴趣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知识体系的建构
2、探究微观世界和宇宙的过程
难点:认识微观世界的方法。

复习过程
一、引导学生自主复习,自己归纳本章所学的知识。

本章知识框架;
二、复习展开
复习展开1:
知识的理解与辨析
问题一:下列四个例子中,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
A 、美味佳肴放在餐桌上,香气扑鼻
B 、晒衣服时,衣袖上的水蒸发后变干
C 、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
D 、在白开水中放入一勺糖,白开水会变甜
问题二:水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 )
A 、水分子之间有空隙
B 、水分子之间有引力
C 、水分子之间有斥力
D 、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拓展提高:
(1)分子运动与机械运动的区别
(2)什么实验可以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3)什么实验可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复习展开2:
认识微观世界和宇宙的过程和方法
粒子 宇宙 本章知识 分子 分子间有空隙 分子在运动
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夸克 电子 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 宇宙的结构
‘1、人类在探究物质结构的过程中,取得了那些辉煌成果?
(电子——质子——中子——夸克)
2、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由近及远的,通过观察人们已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
天体结构系统。

大致有哪些层次?
(行星——恒星——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团)
3、人们在认识物质的结构是采用了“模型法”,请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结论:
1、物质结构的微粒模型(分子)
2、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原子核和电子)
过程的了解与方法的运用
问题三:由于肉眼无法观察到物质的内部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科学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根据_____________,提出
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

问题四:“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树喜》中的两句诗。

对于前一句,从屋里等角度可以说明什么?
问题五:在日产生活中,你能找到体现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例子吗?比一比谁找得多?
问题六:将夸克、原子、质子、原子核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A、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B、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C、原子、质子、原子核、夸克
D、质子、夸克、原子、原子核
问题七: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通过分析星系的光谱,发现了“红移”
现象,该现象说明星系()
A、靠近我们
B、远离我们
C、保持不动
D、缓慢振动
复习展开3:
体会知识的价值
1、用纳米材料制成的各种用品有许多奇特的性质,请你通过阅读课本谈谈纳米材
料的一些特性及应用。

2、加速器是探索什么的有力武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3、中国人实现飞天梦的经历,请同学说说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神州五号”载
人飞船发射、飞行、返回,请同学们提出问题。

延伸提高思考题
问题八:将一匙白糖缓慢的假如一杯满满的水利,糖融化了,可是满满的一杯水却没有溢出来,情节是这个现象。

问题九:现有两个模型:(1)在操场上乱跑的一群孩子。

(2)在教室里坐着上课的哪个模型作为气体模型比较合适?它可以解释气体的那些现象?
三、聚集中考:
例1:下列例子中,不能用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的理论来说明的是()
A.在地上洒水,一会儿地又变干了
B.烧菜时,放一小匙食盐,一会儿菜都有了咸味
C.将黄沙均匀拌入水泥中,成为混凝土
D.关上门窗,然后向房间内喷杀虫剂,一段时间后,房里的蚊虫全部被杀死了例2:在公共场所,一个人抽烟,其他人都会“被动抽烟”,这是因为()A.烟雾密度大向下沉
B.烟雾密度小向上升
C.一个人抽烟,其余人羡慕也会跟着抽烟
D.这个人抽烟,烟雾扩散在空间,空气中含有烟分子,其余人呼吸受到了伤害例3:两片光滑的玻璃片紧贴在一起,但不能粘在一起,如果在两块玻璃间放一些水,再让它们紧贴在一起,就很难将它们再分开,这是为什么?
分析:两块光滑的玻璃片虽然紧贴在一起,但接触处绝大多数的玻璃分子间的距离都较大,这时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小,所以无法粘在一起;如果在这两块玻璃
片间放些水,由于水流动性较强,可以减小水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的距离,
分子间较大的吸引力使得它们能粘在一起。

点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只有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分子间的作用力才会表现出来。

例4:目前宇宙空间垃圾来自()
A.坠落到地面的卫星残骸
B.工作寿命中止的航天器、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
C.“太空实验室”解体在大气层中散落的残骸
D.空间太阳能发电站产生的废弃物
例5: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成为世界第五个有能力用自制的运载火箭发射本国自行研制的人造卫星
的国家。

材料二: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材料三:2003年10月15日,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酒泉发射中心位于省,我国另一个航天发射中心是。

(2)现在我国已步入世界航天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其标志有。

四、布置作业
1.有些化纤布料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上灰”(脏),这主要是化纤布料容易发生现象,而细小的灰尘造成的。

2.1897年,人类首先发现的第一个基本粒子是。

20世纪30年代初,人们把、和称为基本粒子。

3.弯折一根铁棒要用很大的力,说明分子间有;水的体积很难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有;将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这说明分子间有。

4.经常使用的电风扇,扇叶表面往往会带有一些灰尘,其原因是。

5.主持建立我国第一个原子核科学研究基地——原子能研究所,培养了大批中青年业务骨干,亲自参与我国第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为中国原子能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我国物理学家是()
A.李四光B.袁隆平C.钱三强D.沈括
6.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间长了,这些字比刚写上时()
A.容易擦掉B.难擦掉
C.擦掉的难易相同D.无法确定擦掉的难易
7.下列情况中,分子间的排斥力起主要作用的是()
A.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用手压紧,它们能结合在一起
B.把两块表面干净的玻璃用手压紧,它们不结合在一起
C.把木棒折断要用很大的力
D.要压缩铁棒很难
8.阅读探究题:
(1)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

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的时候,不同
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
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推动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
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当用毛皮与橡胶棒相互摩擦的时候,已知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比毛皮强,
在它们相互摩擦的时候,橡胶棒因电子而带电,毛皮因
电子而带电。

(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基本相同。

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可以近
似的认为,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如钠
的原子中有11个电子,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为23,则钠原子中有个
质子,个中子。

[教学评价]
1、本节课主题突出,层次分明。

注重学生的发展,围绕知识体系的建构,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生活与社会中的应用进行复习的展开。

着力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2、本节课注重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训练和反馈,在反馈中进行纠错。

[教学资源]
分子直径的大小及测定方法
我们知道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介绍一种粗略测定的方法——“油膜法”:将一滴油(已知这滴油的体积)滴入平静的水面上,最后形成一个大油斑,测出油斑的面积,用这滴油的体积除以油斑面积,得油斑的厚度,可近似的认为此厚度即为分子直径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