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谈沈从文作品《柏子》中的审美倾向
卸下道德枷锁后的人性哲学——从《柏子》看沈从文湘西下层人民特异的“生命形式”
维普资讯
第2 7卷
第 7期
20 0 6年 7月
井 冈 山学 院学 报 ( 学社 会科 学 ) 哲 Ju a fJng nsa nvnt(h ooh n oi ce cs o rl o igaghn U ie fy Hop ya d Sca S ine) n i P l
之 后 , 们 最 大 的 欲 望 就 是 满 足 本性 , 某 种 程 度 他 在 上 说 ,他 们 是 一 群 卸 下 道 德 枷 锁 后 活 得 最 像 人 的
牧 稿 日期 :( - 5 1 2D6 0 — 4
处 的 。在这 次相 会 中 , 子和 妓 女生 存 的满 足 和本 柏
作者简 介: 王
工 、 妓、 养媳 、 店伙等等 , 娼 童 小 他们 无 一 不 弱小 而 遭 受践 踏 。但 是 , 透过 他们 那些 磨难 经历 , 我们 不禁
为 他们 能 倔 强地 生 , 仅 以《 子》 例 来 分 析沈 从 文 笔下 我 柏 为
的湘西 下层 人 民特异 的 “ 生命形 式 ” 。 沈 从 文笔 下 的下层 人 民是 其 湘西 世 界 特有 的 。
在 这 里 , 有 尖 锐 的 阶级 斗 争 , 有 所 谓 的 “ 市 没 没 城 病 ”人 们 大都 本真 的活着 。他 们 的道德 信仰 似乎 就 , 是为 了能 倔强 的生 存和本 性 的满 足 。现代 文明对 他
成(9 2 )男 , 18 - , 湖北汉川人 ,0 5级硕士研究生 。 20
图对 其 下 层人 民进 行 关 照 , 来探 讨 一种 没 有道 德 枷 锁 的 人 性哲 学 。这 种 人 性 哲 学 以“ 性 ” 摄 一 切 ,人 性 ” 视 为最 人 统 “ 被
论沈从文对传统丈夫形象的解构——以《丈夫》、《柏子》为例
摘 要 :沈从文 在 《 丈夫 》 与 《 柏 子》 中 , 用 细腻 精准 的笔 触从 多个 角度 阐释 了中国传统 的男权 文 化 ,并彻 底深 刻 地 解构 了传 统 的丈夫 男权形 象 。 关键词 :丈夫 ;柏子 ; 男 权
《 丈夫》和 《 柏 子 》 同 属 于 沈 从 文 在 上 海 时 期 的 作 品, 这两 篇 小 说 看 似毫 无 关 联 ,实 际上 有 着 很 多 既相 似 又 矛 盾 的地 方 。“ 丈夫 ”和 “ 柏子 ”背后 蕴 含 的是 沈从 文 对 于 自古 以来 “ 丈夫 ”这 一根深 蒂 固的 男权形 象 的解构 。
“ 丈夫”身份 的丢 失 沈 从 文在 《 丈 夫 》 描 写 的 黄庄 有 个 奇 特 的现 象 ,村 里许 多丈 夫都 把 自 己强健 又 不 亟 待 生养 子 女 的妻 子 送 到 城里 去 当船 妓 来维 持 生 计 这 种 有 悖于 伦 理 道 德 的行 为 却得 到 了村 里 男人 们 的普 遍认 可 ,觉 得是 极其 平 常 的事 。 因为 在他 们 看来 妻 子去 做 这种 所谓 的 “ 生 意 ”并 不吃 亏 , 夫妻 间 “ 名分 不 失 ,利 益存 在 ”反倒 划 算 , 但 实 际上 这 已 经对 丈夫 的男权 地位 构成 了无 形 的威 胁 。 年 轻 的 乡下 丈 夫 在 去城 里 看 望 妻 子 之前 ,和 同村 的 其 他 丈夫 们 一 样 ,对 于 自己 的丈 夫 身 份 从来 没 有 产 生过 任 何 的怀 疑 和 动摇 ,但 当他 亲 眼 目睹 和感 受 了妻 子 的工
年轻的乡下丈夫在去城里看望妻子之前和同村的其他丈夫们一样对于自己的丈夫身份从来没有产生过任何的怀疑和动摇但当他亲眼目睹和感受了妻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后这个年轻丈夫的心理在两三天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沈从文的边城环境描写看沈从文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倾向
浅析沈从文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倾向——以《边城》环境描写为例“乡下人”沈从文,忐忑着迈出离开湘西的脚步,远离了哺育他的家乡。
这一走,就是几十年。
初入大城市时,举目无亲、居无定所、衣食无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淡薄、尔虞我诈,都刺激着他的神经。
后来,他虽然受到了郭沫若等大作者的赏识,得以在大都市立足,但越是深入了解都市生活,越是感到现代文明和都市伦理的扭曲和变态,这一切的一切,粉碎了他追寻理想的初衷,折磨着他淳朴的心灵。
可是,他也无力改变现实,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他只能注情于笔端,去描绘湘西风光;去刻画理想生活;去勾勒伦理人情。
运用他的丹青妙笔,将自己浓得化不开的爱寄托在笔下的山山水水,往来行人上,坚持以“乡下人”的文化立场对“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人性异化进行顽强的抵抗。
“艺术作品的特殊性质是艺术家的人格表现”,而《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其中的环境描写,更是反映了他的审美理想与倾向,值得我们不断咀嚼、揣摩。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在中外文学史上,“乌托邦”作为一种神秘的文学审美意象,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无数作家的青睐。
沈从文将自己心目中的“乌托邦”落户在了自己的故乡,精心构筑了美轮美奂的“湘西世界”,展现出一片旖旎风光。
无论是意境设置,还是精神意蕴构建,它都是对中国古代乌托邦社会理想的承接与超越,到处都弥漫着一股浓郁清新的乡土气息,在这里,人们几乎处在一种诗意化的生存环境下,如同海德格尔所说那般——“栖居于诗意的大地”。
“小山城、小溪、白色的小塔、塔下住了户人家”,山水交融间白色的小塔若隐若现,塔下炊烟袅袅。
寥寥几笔,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只能在诗画中才可以看见的美景,不为世俗所扰,好似仙人的府邸,如山间的溪水清流婉转,如天上的白云轻飘悠然。
白色的塔,象征纯洁,不被大都市的世俗伦理染色;地方是小山城,不受现代文明的侵蚀,一切都是原生态的美。
柏子
柏子沈从文的小说从题材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以“乡下人”的眼光来审视都市生活和现代文明的,这类小说以《八骏图》为代表。
“五四”以来,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力图以改造国民性、启迪民智的方式来拯救积贫积弱的中国,对现代文明推崇备至。
沈从文则从乡下人的角度来看待现代文明,把现代文明带给人们的阵痛予以展现,从而表现出对现代文明的一种拒斥,将“五四”这场思想运动思考的问题未曾考虑到的方面展现给读者。
他的另一类小说则是以接触过现代都市文明的知识分子的眼光来描写湘西边民生活的,着重表现湘西边民的爱与恨,情与义。
这类小说以《边城》为代表,他从边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展现现代文明影响之外的人性之美:边民们真诚、善良,淳朴而爱憎分明,内心宁静而富有生命力。
对于沈从文的这两类小说,有人认为“沈从文仿佛有两套笔墨,能描绘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
”然而,这两种世界观不过是沈从文思考国人处境和出路的两个方面罢了。
可以说沈从文是二三十年代在“五四”思潮影响下狂飙突进的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一个特立独行的冷静思考国民处境与出路问题的人。
下面通过分析沈从文发表于1928年的短篇小说《柏子》兼及与沈从文其他小说比较来探讨沈从文所思考的问题。
《柏子》描写一个跑码头的水手柏子所在的船在辰州码头靠岸以后去和自己相好的妓女约会,从而挥霍完自己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跑码头挣来的所有积蓄。
故事情节简单,不事雕琢。
从题材上看,小说属于湘西题材一类。
小说篇幅虽小,却在开主人公柏子进入读者视野以前花费大量笔墨描写辰州码头水手们日常生活中的嬉笑怒骂,游戏玩乐。
水手们虽不富裕、也无甚文化,甚至时常口出龌龊之语,他们所从事的职业辛苦而酬劳不多,然而在码头上的场景他们却展现出了他们无限的快乐与自在,这种快乐是身处都市的所谓现代人所不曾有过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沈从文所思考的问题之一:是否是越进步而烦恼就越少呢?通过与《八骏图》相比较,其答案已经不言自明了。
小说着重塑造了水手柏子这个形象,他无疑是湘西边民的一个典型:他勇敢、奔放、大胆追求爱情和生理欲望。
“贴着生活写”——论沈从文小说《丈夫》《柏子》中的爱欲与悲凉
2019年4月第40卷第4期湖北文理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Apr.,2019Vol.40No.4“贴着生活写”——论沈从文小说《丈夫》《柏子》中的爱欲与悲凉蒋成浩(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299)摘要:沈从文秉承着“贴着生活写”的写作理念在他的小说中建构了湘西世界,成为其展现人性的试验场,他以不同于同时期“主流”文坛的另一种“真实”来书写人性。
在触及湘西芸芸众生“非常态”的“常态”生活中,又隐含着许多情感的悖论,一方面是对湘西底层小人物自足自洽的生活样式的赞颂,另一方面又隐含着对这一生命样式某种难以言说的隐忧与悲痛。
关键词:沈从文;湘西世界;乡土书写中图分类号:1207.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4476(2019)04-0039-05沈从文以诗般的笔调书写湘西世界的梦与真,他是湘西世界的见证者与守护者,同时,作为一位知识分子,他又是现代文明进程中的反思者与批判者。
22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以颇为强势的姿态影响着文学发展的方向,作为京派小说的重要一员,沈从文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学理想,在“左右夹攻”中依然坚持文学与政治保持距离。
在他的文本中,从湘西世界到现代都市社会,他始终立足于“人性”,执着于批判,希冀于“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造。
”9更难能可贵的是沈从文的小说多取材于湘西世界的小人物,他以记忆中的湘西世界为背景,以小人物的浮世悲欢为底色,用纯美的笔调呈现出别样的生存状态,他以“乡下人”的视角去窥探湘西世界,写湘西小人物的爱欲纠缠。
一、贴着生活写:乡土书写的另一种真实沈从文在小说中对湘西世界的塑造注入了自己对家乡的补偿性想象,人对往事的回忆总是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增长不断进行情感的修正和润色,这是难以避免的。
沈从文对湘西世界的补偿性想象更多的是在情感上的补偿,他只身一人独闯北京,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人世的悲辛,都市的喧嚣与热闹更反衬出他窘迫的生存际遇和孤独的心理状态”于是,对故乡的回忆自然饱含着眷恋,就像无根的浮萍找到了坚实的扎根的土壤。
沈从文小说的审美解读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沈从文小说的审美解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Shen Congwen's Novel of Aesthetic Interpretation ——On the Border of the Analysis of The Ideal World Solution本科毕业论文I206.6 0701014136 刘宽文 学校分类学密10722 公开题 目 (中、英文)沈从文小说的审美解读——对《边城》中“理想世界”的分析解读 作者姓名张 洁 指导教师 学科门类文 学 提交论文日期二〇一一年五月所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成绩评定摘要沈从文是20世纪备受争议的一位作家。
有的人说他是“空虚的作家”,“没有思想的作家”,说他早期创作的乡土题材的作品的“那种轻松,那种优美,都是无聊而甚至应该排斥的”等等。
但也有人非常推崇他,对他的作品的独特风格非常认可。
而我对沈从文可以说是喜爱的,他的《边城》给我以很大的触动,他所塑造的那个世界,离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似乎很遥远,像洁白的羽毛在空中飘动,使你想用手抓住它,抓住那份美好。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沈从文《边城》的研究从未停止过,研究成果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我就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沈从文的创作动机,茶峒人的人性美和这里的自然环境、民俗美,还有小说所蕴含的悲剧性这几个方面进行阐释,谈一谈我自己对《边城》中塑造的那个“理想世界”的一些理解。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审美解读AbstractShen congwen is 20 century controversial a writer. Some people said he is "empty writer", "no thought writer", said his early writing local the theme of works "that relaxed, the graceful, are boring and even should exclude", etc. But some very commended him for his work, unique style was recognized. And I say is on shen congwen fond of, his town of phoenix gave me a lot of touches, he portrayed the world, away from us the life of modern seems faraway, like white feather in the air that you want to use, waving his hand clutching it, catch that good. Since always, academia on shen congwen town of phoenix research never stopped,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rewarding. I wa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mainly through shen cong-wen's creation motivation, tea cave man's humanity and here's natural environment, folk beauty, and novel contains tragic and explain the several aspects to talk a little bit about my cong wen the "ideal world shaped some of the understanding.Keywords:Shen congwen; novel; aesthetic interpretation目录摘要 (I)引言《边城》是沈从文最著名的代表作,它创作于1933年秋到1944年春天,这部作品一问世就引起了强烈的轰动,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于世,曾有“震动中外文坛”的美誉。
浅析沈从文的美学表现
浅析沈从文的美学表现中国现代美学一个总的特点是它倾向于从具体艺术创作、艺术批评出发,通过艺术实践来探讨艺术与人生、时代、世界的关系,并从中“自下而上”地提炼、归纳出一系列美学思想。
尽管美学的视野不限于艺术,然而艺术却是美学理论的集中表现。
这种来自于艺术实践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既具有超越一般艺术理论的“形而上”意味,同时又不失艺术实践所具有的具体性与深刻性。
从更广阔的历史与现实语境来说,它既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某种承继,同时又顺应了一个世纪以来现代美学正走向艺术的趋势。
鲁迅、周作人、沈从文、郭沫若、茅盾、朱光潜、胡风……,这些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一身二任,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
他们的文学创作、艺术批评和理论主张背后的文艺美学思想,应该说就是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理解沈从文文艺美学思想也正是从其关于艺术观念、艺术与人生这样一些最基本问题的看法人手。
在沈从文看来,一切艺术都容许作者注入一种诗的抒情,表达诗人的感慨,小说也是如此。
这里的“抒情”,泛指情感、幻想、梦以及对人生、生命的体验和抽象思考等精神性的东西。
无论是沈从文所要表现的种种“人生的形式”(《边城》),还是所谓的“抽象的抒情”(《看虹录》),都是这种文艺美学思想的具体表现。
因此,探索、表现和抒写人性,是沈从文关于文学艺术与社会人生关系的最基本看法。
探索、抒写人性,具体一点也就是表现人的不同生存状态,它既包括现实社会存在的生存状态,更包括一种理想的人的生存状态,或者用作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探索种种不同的“人生的形式”。
不过沈从文显然更钟情于那种理想的“人生的形式”的表现。
这其中“性”、“性爱”在沈从文的“人性”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显然沈从文是把性爱当作人的生命存在、生命意识的符号来看待的,探讨不同的人的性爱观念,正是观察不同生命形态的重要角度,由此更可以发现不同文化制约下人性的不同表现形式。
而文学不正是在表达这样一种理想或者说是可能性吗?人之所以为人,其中重要一点就在于他不满足现实状况,不满于现实的单调、贫乏、庸俗与丑恶,而总是追求一种应然的理想世界,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世界,一种艺术的和诗意的世界。
边城柏子读后感7篇
边城柏子读后感7篇边城柏子读后感篇1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合上手中的书,古朴的封面,单一的色调,正如沈先生的文字一般,有着让人在纷乱中心安的作用。
读了沈先生的《边城》之后,我好像也变得如茶峒人那样安静、和平了。
翠绿的山,清澈的溪水。
孕育着茶峒小镇一班厚实而又朴素的人。
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茶峒人是不功利的。
爷爷摆渡死不肯收钱,反而到处请人喝酒,买猪肉互相推钱,小镇里婚嫁自由,只要儿女们喜欢。
即便是文中最有钱的顺顺,也是一个不十分在意钱的人,慷慨得很。
而小镇里,有钱人家的儿子喜欢穷人家的姑娘,抛了门当户对的聘礼,要娶穷人家姑娘,也不是什么新闻。
生活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摆渡的依然来回于河岸之间,打牌的依然喧闹着……然而这一切正常的好像令人发慌。
也许这真的应验了那一句话:暴风雨来临之前总是平静的。
翠翠跟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依然如故,然而在哪一天,有个男孩的身影闯进了她的心里,于是她就有了秘密,那跟虎耳草与山歌有关系的秘密。
这个属于她的秘密在她看来是甜蜜的,因为在她睡觉的时候也咧着嘴笑,一副甜蜜快乐的样子就可以知道。
翠翠与二老第一次的见面两人便已一见钟情。
情窦初开的翠翠把心中情愫一直小心翼翼地收藏着,不对任何人提起,甚至是她至亲的爷爷。
日子如翠翠家门前的溪水一样静静地向前流淌着,少女的羞涩使翠翠在面对二佬时更多的是出奇的冷漠。
而此时,大老也爱上了翠翠并请人做媒。
翠翠惊慌之中虽未向他人表明她的心意,但她已经有了自己内心的选择。
悄然出现的重利轻义的外来文化,透露出沈先生的担忧。
边城中最具“势利”性的,就是那间碾坊,而碾坊的主人出场,就是金钱相伴,碾坊夫人十分自然地从身上摸出一铜子,塞到翠翠手中,就走了,完全不同于当地风情。
边城式的乡土气息,在外来文化的侵蚀中,到底往何处去,这是沈先生的一直来的担忧,他既爱这泥土气味,憎恶重利轻义,以乡下人自居,但又看到大势必然,纯粹爷爷式的文化传统行将死去,翠翠的去向象征着这边城文化到底往何处去。
沈从文小说文化价值和审美追求的原因探析
沈从文小说文化价值和审美追求的原因探析作者:雪婧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27期摘要:无论是创作数量,还是创作风格,沈从文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通过他的小说,人们认识了一个神秘浪漫的湘西世界,领略到了湘西美丽的自然风光、奇异的文化景观和风俗民情。
这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
本文从作家特殊的出身环境、艰辛的成长经历、多元文化思想的影响等方面探寻沈从文的写作。
在论证与推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沈从文的文化主张——以湘楚文化为核心,借鉴了西方现代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自主、自为、自然的文化价值体系和文化信仰。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文化价值审美追求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上,有一位伟大的湖南籍作家:当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文化主将们集中精力和笔墨描绘轰轰烈烈的社会革命运动的宏伟画卷时,他却“沉醉”于对“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忘情抒写上,他就是沈从文。
沈从文终生为之构筑的“湘西世界”以其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具有浑厚、自然而深刻的审美价值。
一、作家特殊的出身、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环境对人的成长包括思想观念的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文学理论上讲,叫做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恩格斯语)。
这一理论虽然是在讲文学创作,但移之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事,同样适用。
沈从文与众不同的出身、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对他的小说创作从多个方面产生了重大的甚至是终生的影响。
1.特殊的出身和生活环境沈从文出生在一个具有显赫军功的军人官僚家庭。
出身于这样一个具有浓厚习武之风的家庭的沈从文受到父辈追逐军功的影响。
当然,沈从文从军,有可能出于生计的考虑,那时沈家已经在凤凰开始败落。
为了继承祖上的荣光,为了日后能够出人头地,也为了当时的生计,沈从文含泪辞别母亲和兄弟姐妹,开始了长达五年多的行伍生涯。
这样我们明白了沈从文的小说中何以如此专注于军旅题材的作品,又何以会对军队生活有那么多详尽逼真的描写。
边城柏子读后感通用5篇
边城柏子读后感通用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活动文案、应用文书、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activity copywriting, applicatio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边城柏子读后感通用5篇在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读后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边城柏子读后感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柏子》的另一种解读
《柏子》的另一种解读作者:马笑鸽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2期【摘要】在不少学者的论文中,沈从文似乎成为湘西美好人性的代名词,但对此我们却不能一概而论。
湘西淳朴的天性、旺盛的生命力下的冷漠麻木,“苦而不自知“的智慧性的缺失也是沈从文写作不得不面对的。
本文以《柏子》为例,通过剖析柏子的人格心理结构,呈现出水手们的生存本相:冗长艰苦的劳作仅仅是为了食色的满足,揭示他们精神世界的的贫乏及智慧性的缺失。
而小说中人物行动与叙述声音的冲突,体现出作者对于柏子们的暧昧态度:无可奈何的赞同,悲悯的同情。
【关键词】柏子;生活样式;智慧性的缺失;作者态度沈从文以长篇小说《边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提起沈从文,便想到的是湘西人淳朴善良的天性,旺盛的生命力,而忽略了被淳朴遮蔽的无知,旺盛精力下的欲望。
本文以《柏子》为例,深入剖析水手们生活样式的内在结构,揭示他们原始性的生活下精神世界的贫乏,劳作是为了食色的生存本相,传达作者对于湘西的另一种情感态度。
一、走出希腊小庙的柏子沈从文笔下常赞美湘西人自由浪漫的天性,旺盛的生命力,而与都市人的虚伪、不健全构成对立。
在沈从文都市和乡村二元对立的情感取向中,由于沈从文在刻画柏子时的矛盾情感,而使其位置无处安放。
(一)无爱的性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人敢爱敢恨,大胆活泼,没有都市人的虚伪,这彰显出的是湘西人善良美好的天性,在其叙述中他们旺盛的生命力使爱情更加纯粹,可以说其中“性”的书写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
可是柏子爱那个妓女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或者最起码来说柏子对妓女更多的是身体之爱,是对妓女身体的喜爱与享受,而这个身体他也可以与他人分有,正如原文中所述“这时妇人是睡,是陪别一个水手又来在那大白木床上作某种事情,谁知道。
柏子也不去想这个。
”从这个层面来说柏子爱的是——自己,为的是自己性欲的满足。
至于为何这个妓女作为柏子的老相好,除了对其身体的偏爱、熟悉,未尝没有除此之外没有选择的原因“我这命送她们,她们也不要。
沈从文柏子读后感
沈从文柏子读后感《沉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著称。
其中,他的代表作之一《边城》便是一部广受好评的小说,而其中的主人公——沈白石,也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经典形象。
在小说中,沈白石的女儿——沈从文,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坚韧、智慧和善良,使得她成为了小说中最令人难忘的角色之一。
在《边城》中,沈从文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女孩。
她在父亲去世后,独自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勤劳地耕种着田地,照顾着家人。
尽管生活艰辛,她从未放弃过对生活的希望和对美好的追求。
同时,她也展现了出色的智慧和胆识,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都能够沉着冷静地解决问题,展现了非凡的毅力和勇气。
沈从文的坚韧和善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品质,使得她能够在困境中顽强生存,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与此同时,她的善良和仁爱也感染了身边的人,使得她成为了身边人的精神支柱和依靠。
她的坚韧和善良,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力量和勇气,成为了小说中最令人难忘的角色之一。
通过阅读《边城》,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沈从文这一角色的魅力,更能够从她身上汲取到许多宝贵的人生智慧。
她的坚韧和善良,教会了我们如何在困境中坚持不懈,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善良和仁爱。
她的形象成为了我们心中的楷模,激励着我们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积极追求美好的人生。
总而言之,《边城》中的沈从文是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她的坚韧和善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她的形象,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沈从文这一角色的魅力,更能够从她身上汲取到许多宝贵的人生智慧。
她的形象成为了我们心中的楷模,激励着我们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积极追求美好的人生。
愿我们都能够像沈从文一样,坚韧不拔,善良仁爱,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追求自己心中的美好。
2023年沈从文柏子读后感(精选6篇)
2023年沈从文柏子读后感(精选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23年沈从文柏子读后感(精选6篇)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沈从文柏子读后感
沈从文柏子读后感《沉默的大多数》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
这部小说以20世纪初的中国湖南小镇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家庭和社会的故事。
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细腻的描写而著称,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白光的年轻人,他是一个有着文艺气质的青年,对于爱情和理想有着执着的追求。
他与小镇上的一个叫做白光的女孩发生了一段纯真而又执着的爱情。
然而,由于家庭的原因,两人的爱情并没有得到家人的祝福,最终以悲剧收场。
小说以白光的自杀为结尾,给人留下了深深的悲伤和思考。
这部小说的主题主要是关于爱情和家庭,以及社会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
作者通过对白光和白光父母以及其他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的权威和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
父母的意愿和社会的压力成为了白光和白光爱情的绊脚石,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观念的强大和对于个人自由的限制。
同时,小说也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
白光的父母不愿意接受他的爱情,最终导致了他的自杀。
这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对于个人命运的束缚和限制,个人的命运往往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这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弊端,个人的自由和幸福往往受到了家庭和社会的束缚。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白光和白光父母以及其他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的权威和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
父母的意愿和社会的压力成为了白光和白光爱情的绊脚石,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观念的强大和对于个人自由的限制。
通过阅读《沉默的大多数》,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社会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观念和社会压力往往会成为个人命运的绊脚石,导致了许多悲剧的发生。
这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思考了家庭和社会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以及个人自由和幸福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弊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这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自由和幸福。
以狂欢的方式“去痛”——解读沈从文的《柏子》兼论其叙事风格
曾 屡 见 不 鲜 , 《 朱 》、 贵 生 》、 黑 小 史 》 如 龙 《 《阿
等 等 。然 而 , 从 文 是 一 位 思 想 十分 庞 杂且 富 沈
在《 子》中, 家 以一 种 十 分 冷漠 甚 至苍 白 柏 作
的语 调 , 我 们 描 述 了 辰 州 的 风 物 人 情 , 人 为 让
sr g l i i l e e tt e i tl c u s l n l e s a h tt s tu g e v vd y r f c h n e l t a o e i s tt a i l e l n me .
[ yw rs Se og e ;a icri lvn; edm Ke od ] hnCnw n Bi ;a v ;etreo z na f 的加 工 手 法 进 行 复 制 。 同 时 , 文 学 批 评 者 而 就
沈从文 的小说 《 子 》 柏 是一 篇描述 湘 西人
底层生活的作 品 , 其极 富个 性 的叙事 风格 , 因 历 来 颇 受 论 者 的 关 注 , 被 进 行 了 多 维 的 解 并 读 。概 而 言 之 , 般 论 者 都 认 为 这 篇 作 品 主要 一 是 讲 述 一 位 水 手 与 妓 女 的 纯 真 爱 情 , 或 是 赞 抑 美 湘 西 人 雄 强 的 生 命 与 率 真 的 天 性 。不 可 否 认 , 沈 从 文 的 湘 西 系 列 小 说 中 , 述 主题 确 在 上
言 , 果 对 于前 人 之 言特 别 是权 威 的声 音 只 是 如
一
味 匍 匐 式 的 盲 从 , 不 对 文 本 自身 作 独 立 、 而
深人 的 再 创 性 研 读 , 难 以 发现 藏 于 文 本 内 部 就 的深 层 意 蕴 。对 于 《 子 》, 认 为 应 从 文 本 柏 我 出发 , 过 作 家 的 主 观 化 叙 述 , 静 心 倾 听 小 透 去 说 中 的人 物 的 声 音 , 而 揭 示 出小 说 的 真 实 与 进
大音希声——沈从文小说《柏子》的一种解读
作者: 卢临节
作者机构: 三峡大学文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出版物刊名: 名作欣赏
页码: 62-65页
主题词: 快乐;沉重;诗意;悲悯
摘要:小说《柏子》记述的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水手和一个不知名姓的妓女之间的一点儿见不得人的"丑事".可这篇小说却总是引起我们长久的无言的哀戚.读这篇小说,我们感受更深的不是上层人对下等人的俯视式的怜悯和同情,而是一股巨大的生的悲悯:无论怎样卑微的生命,他们为追求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所做的不无悲壮的努力本身都值得我们尊重.而这一切生的沉重都被作者委婉传达于一种诗意的氛围中.。
大音希声——小说《柏子》的一种阅读
大音希声——小说《柏子》的一种阅读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有很多身份卑微甚至可说是卑贱的小人物,最典型的则要数水手和妓女这两种人。
他们或常年漂泊动荡在水上,不拘什么时候都可能成为水中的无名尸首;或居住于沿河岸边潮湿的吊脚楼里,过着朝不保夕的卖笑生活。
然而他笔下的这两类人却从来不是卑贱得不值得人敬仰的下等生物。
相反,正是从这些卑微的人物身上,我们读懂了许多人生的悲喜。
也正因了这群卑微的生命,我们才更容易理解沈从文为何一再在其作品中执着地要去反映这一群人生活的原因: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总能真切地体味到一种博大的爱犹如日月星辰一般暖暖照耀着每一个脆弱的人的心灵。
沈先生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文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诚哉斯言。
本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水手,名字叫柏子。
其实也可以叫他任何一个别的名字。
故事的情节相当简单,就是柏子和居住在岸边的某个不知名姓的普通妓女之间的一个交往片断。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不确定的某一天,这一天柏子和往常一样,拿着他心爱女人喜欢的几件小物品:一瓶雪花膏,一卷纸,一条手巾,一个罐子——罐子里装的是搽脸的香粉,冒着毛毛细雨,去跟她约会。
就一篇小说而言,《柏子》的故事和人物无疑都显得过于简单,而且具有某种类型化的倾向。
这些特征似乎都与传统小说对人物和情节的典型性要求相悖。
而且,小说的主旨既不在于写一个水手和一个妓女之间的恋爱传奇,也不在于塑造一个叫柏子的人物,更不是仅仅为了纪实这样一段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
那么《柏子》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读过它为何又让我们的内心难以遏止的悸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柏子”的世界来看一看:一把船停顿到岸边,岸是辰州的河岸。
小说开头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
谁把船停顿到岸边?什么时间?这些从句中都看不出来。
不仅如此,就算是读完整篇小说我们也几乎找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另外,这句话的语法结构也令一般读者感到怪异。
按照常规的句子结构来写这句话应该是:“什么人(主语)把船停顿到辰州的河岸。
论沈从文作品中的妓女形象
论沈从文作品中的妓女形象摘要:沈从文以其独特的审美眼光来观察生活,把勤劳、善良、多情的人物一一摄入笔底。
妓女也是他笔下人物画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湘西边城下层妓女的日常生活、思想情感、人生的态度的描写表达了沈从文这位从乡下走向城市的作家的思想取向,展现了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
总观沈从文有关描绘妓女的作品,不难看出他作笔下的妓女已成为一种美的化身,是人情美与人性美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沈从文妓女形象思想情感价值意义沈从文的作品无处不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创作模式,展示出一种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感。
在以乡下人的视角来描绘生活时,他看到的是人情与人性,这一特点在他描写妓女生活时也不例外。
沈从文笔下的妓女形象是独特的,她们不是淫荡风流、见钱眼开的烟花女,也不是忍辱含羞、被迫卖身的青楼妹,而是重情守信、勤劳敬业的性情中人。
从这些妓女形象身上我们可以探寻到沈从文的创作个性,体味出沈从文塑造妓女形象的目的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沈从文的创作个性沈从文出生于行伍世家,身上流淌着汉、苗、土家族的血液。
湘西秀丽的自然风光,使他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眼光,富于幻想,又具有清晰纯粹的一面,所以在文学创作中,他用浪漫的笔调和深含蕴意的语言,表达美好的不受世俗影响的人情与人性。
沈从文当过兵,经历了“五四”的影响,目睹了社会黑暗丑陋的一面。
正由此而促使他在形诸笔墨时形成了一种追求生活真、善、美的艺术品格。
如《边城》中“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和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
[1] 因此,他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情与人性正是他内心所崇尚和呼唤的,也是他人格魅力的体现。
沈从文潜心于表现“于历史似乎毫无关系”的人性之常。
他认为“一个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并称自己创作的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
他的这种表现人性之“常”的创作宗旨,决定了他创作亲人性即主要不是从正治经济的角度,而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审视和剖析人生,讴歌古朴美好的人性,[2]这些形成了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独特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沈从文作品《柏子》中的审美倾向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吕晔林【摘要】沈从文的作品成功构筑了一个又一个极富魅力的“湘西文化”,其作品《柏子》更是以原始、朴素的笔端,展现出来人性最真实的狂欢,为我们贡献了一幅独具湘西风味的风情画面,展现出来人性复归和自我实现的审美意义。
下面本文就从《柏子》的独特的“生命形式”、叙事结构以及之中所蕴含的人性哲学,对作者的审美的乌托邦倾向进行分析。
【关键词】沈从文;《柏子》;审美倾向;湘西文化沈从文作为我国20年代有名的文学家,其作品为我们呈现一幅幅极富少数民族气息的湘西生活画面,在这些画面中出现的都是在湘西文化孕育下的农民、娼妓、小店伙、终生漂泊的水手船工以及童养媳等,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1]。
其中《柏子》描写的就是水手和妓女的性爱故事,这是湘西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生命形式”,通过这部作品,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在借助于人性对现代文明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展现出了自己审美中的乌托邦倾向。
一、《柏子》中人物展现的独特“生命形式”《柏子》讲述的是一个水手和妓女的故事,水手终年在海上漂泊,但每月都会花完自己用性命所换来的钱,去和自己相好的妓女见上一面,在见面过程中他们也并没有感到生活的不易,以及他们这种生活的荒谬,他们反而感到非常的满足。
水手认为能够在留下保证自己基本生活的前提下,花光所有的钱和妓女会一次面就是最幸福的事!这部作品的故事相当的简单,就是水手在上岸之后和妓女会一次面之后,又返回船上,这样也就完成了他们之间的一次约定,这件事在当时那个年代就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
但是从这个故事本身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湘西人民,他们也始终以一种最本真的形式生活着,虽然故事中的主人公只是一个水手和妓女,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是发自内心的,我们给他们同情和怜悯,因为他们感到的是幸福和满足。
故事中展现出来的生存满足以及本性欲望,也就是湘西底层人民一种独特的“生命形式”[2]。
柏子是一个出身低微的水手,这个社会对他狠狠的压榨,他只能冒着生命的危险工作才能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不然随时都有饿死街头的可能性。
在工作过程中,唱歌是他最好的发泄方式。
《柏子》中的妓女是湘西文化中的另外一种“生命形式”,过着屈辱的生活,但是她们的人性并没有被这种生活所吞没。
文中的柏子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留下生活的必须,全部都花费在妓女的身上,我们在柏子的身上找不到道德的枷锁,只有最本真的野性。
妓女也把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在柏子的身上,关心着柏子,在她身上我们找不到那些妓女的低俗趣味。
作者没有对柏子和妓女这两种“生命形式”有任何的鄙夷之情,而是对他们在压抑的生命下,坚持着生命的本能倔强的生活着带有一定的赞美之情[3]。
柏子和妓女是人性最本真、最自在的展现,这种特殊的“生命形式”也只有在湘西文化中才能找到,在阅读《柏子》过程中我们虽然可以明显得感到柏子和妓女生命的压抑,但是还可以明显的找到在他们压抑的生命下人性的张扬,他们大胆、自然、没有丝毫心机的保持着这种让人又悲又赞的“畸形”恋爱,这种张扬的方式似乎超脱了道德的限制,是人自由生命的最高形式,从而实现了人性和“无道德”最完美的统一。
二、《柏子》中冷漠与狂欢并存的叙事风格虽然作者在《柏子》中跟随自己非理性思想,毅然拿起人性的大刀,挣脱了传统的礼教束缚,借助于一种狂欢的方式来展示着一个叛逆者的痛苦,但是这种同时也展现出了社会底层人民所遭受的冷漠以及他们生活的不易。
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在那个吊脚楼中狂欢的“柏子”们,没有对未来抱有任何希望,“他们把自己沉浸在这欢乐空气中,忘记了世界也忘记了自己的过去与未来”。
水手常年漂泊在外,岸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不会动的船,虽然他们也希望能够永远留在岸上,过着平稳真实的生活,但是他们也十分明白这种真实和平稳都是以精神的坚实作为前提条件的。
所以他们把吊脚楼当成是自己岸上的家所在,把自己的躯壳短暂的寄放在那里,或许也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真正的感受到人性的尊严,体会到自己生命的自由,才会有一种灵魂的存在感[4]。
在狂欢中,他们对传统社会道德进行了无拘无束的颠覆,重新构建出了自己的理想,并对此进行了实现。
在狂欢之后,他们用最粗俗的方式显示着自己占有权,同时这也是对独占性的颠覆。
两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挣脱世俗的束缚,以自己特有的狂欢方式对世俗观念进行着挑战,对传统的生活方式进行着颠覆,虽然说这是人性最本真的狂欢,但是之中却蕴含着一定的不得已。
这些“柏子”们在离去的时候,头顶着大雨,对于自己花光的钱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都不去想,只是把曾经用手抚摸那女人的身体当成是以后的所有快乐。
这些“柏子”把自己永远的束缚在自己的梦中,远离尘世的羁绊,挣脱现实的束缚,就像是把自己永远的固封在了一个虚幻的茧里,过着属于自己的狂欢,但是我们也会不知觉的看到这些“柏子”们的可怜之处,看到这个世界的冷漠,看到他们在灵魂苦苦挣扎下,最终作出的悲凉选择。
作者借助于这种叙事风格,也体现了当时那个时代下,知识分析的脆弱灵魂。
当时正是“五四”运动的大潮退去之时,中国的新文化阵营面临着崩解的局面,有的知识分子移居国外,有的开始韬光养晦,有的退隐林泉,其中作者也不例外。
沈从文在1928年从北京逃到了上海,但是上海是冒险家和投机者的乐园,不是一个可以放置自己灵魂的净土,最后沈从文不得不把眼光投向了自己的家乡——湘西。
只有在这里他才能感受到一份安静,只有在这里他才能找到他梦想中的那份古朴和原始,只有在这里他才能把外界的一切喧嚣当成不存在,只有在这里才能让他过着冷漠与狂欢并存的生活,可是这又何尝不是当时知识分子追求的最终结果呢!三、《柏子》中所蕴含的人性哲学湘西虽然是沈从文最终的选择,但是他却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家乡,我们从沈从文的多部作品中,都可以明显的看到作者的内在精神是和作品中的思想一致的,都是呼吁的人性的回归。
但是作者却始终有意的对社会道德避开,而是把主要从生命个体上去寻找人性的存在,从一方面来说的话,沈从文更像是一个人道主义者。
水手和妓女的故事在现在文明看来,就是有违社会道德的,但是在湘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本身就是没有道德的,这些故事只是发生在湘西一件非常普通的故事,就是人性最本真的呈现[5]。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文化中蕴含着一个独特的人性哲学,作者始终不肯触及社会道德的框架,始终不让读者感到有一种道德环境的距离感以及排斥感。
我们在读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的时候,总会想着借助于道德的标准去衡量其价值,但是在读《柏子》的时候,我们是始终不想以一种道德的标准去对之中主人公的行为进行束缚,总想着给人性一个最本性的存在,同时也可以说成是人们在对社会道德束缚挣脱之后,所产生的巨大爆发力,也就是人野性的回归[6]!在这里也不禁引起了我们对道德处境的疑虑,如果真的是这种人性哲学中的“人性”去主宰一切,那么“人性”就将是人们行为的最高标准。
我们从沈从文的作品中始终不难发现,其所描述的湘西生活中的人也并不是自由自在的,现代社会的文明也在逐渐对之中的传统文化进行侵蚀,这里也存在着一定的灾难,例如饥饿、血泪、压迫、死亡等等,但是作者始终没有对这些悲剧进行直接描写,而是将其上升到人性的高度,把自己的眼光只放在那些承受的苦难,又顽强的生存下来的社会底层人们的身上,发掘他们人性最本真的表现,抛开苦难的束缚,这样不管是从表现对象本身来看,还是从其表达主题来看,都和“人性”这一最高评价标准相符合。
同时这种人性的存在,也始终在人们最古老的民族心灵深处隐藏着,并不时的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着影响。
作者通过这种不断的对社会道德的束缚进行挣脱,来回归到人的本真上来,为读者重塑了一个人的主体性,一种理想化的人生模式[7]。
四、结语在《柏子》中,虽然说柏子和妓女的恋爱是一种最原始、最粗狂的爱,之中还带着一种悲凉,但是确实他们在生活苦难的夹缝中仅存在的最真诚的爱,他们在此过程中所感受的快乐和满足,已经远远的超过了金钱交易所带来的苦闷,同时也不断的渗透着他们对最初情感的追求。
他们有着相同的命运,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们,或许就是这种同时天涯沦落人的感觉紧紧地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他们相互慰藉,并成为彼此精神上的寄托,他们彼此之间没有矫情、没有任何欺骗,有的只是最勇敢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作者借助于人性对社会文明中的异化人性进行批判,并呼吁人性审美的回归,虽然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所渗透导致中的社会因素比较少,导致人性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平面化;另一方面对人性的回归过分的进行强调,似乎想借助于“工具的重造”来对整个社会进行改革,不得不说作者审美中就有一定的乌托邦倾向[8]。
【参考文献】:[1] 陈秀云,远距离下的审美观照——谈“京派”代表作家沈从文小说的审美倾向[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5,6:52-53[2] 洪耀辉,论沈从文小说性爱书写中的审美倾向[J],甘肃社会科学,2004,5:17-19[3] 王成,卸下道德枷锁后的人性哲学———从《柏子》看沈从文湘西下层人民特异的“生命形式”[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7:65-68[4] 南治国,跟随柏子,走进沅水边的风景———沈从文《柏子》的一种解读[J],现代回眸,2005,6:25-27[5] 柯鹏飞,以狂欢的方式“去痛”———解读沈从文的《柏子》兼论其叙事风格[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40-43[6] 卢临节,大音希声———沈从文小说《柏子》的一种解读[J],现代文学,2008,5:62-65[7] 邓晓东, 生命的狂欢——沈从文的《柏子》赏析[J],安徽文学,2007,11:7-8[8] 周文彬. 沈从文散文选集[ M] .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6:128-134作者简介:吕晔林(1971—)男,河南郑州人,现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