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之诊疗常规(附英文)

合集下载

史上最全颈椎病诊疗手册,一定要转发的

史上最全颈椎病诊疗手册,一定要转发的

史上最全颈椎病诊疗手册,一定要转发的1(1)Spuling 试验:其主要是用于检查神经根在根管通路上是否受到压迫。

方法:是头被动向一侧和后方压迫,出现同侧上肢放射样疼痛为阳性。

原理:此动作可以使同侧的神经根管明显变窄,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在根管部位神经根受到增生的骨赘或膨出的间盘压迫而出现症状。

这个检查是通过促进压迫加重使症状表现出来。

是鉴别神经根型和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检查方法。

(2)Barre 一Lieou 征:其主要是用于诱发和证明交感神经型(或椎动脉型)颈椎病。

方法:将头部向一侧旋转和侧屈并保持几秒钟,出现头晕目眩、恶心等症状为阳性。

原理:考虑椎动脉型或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病是由于椎动脉附近受到颈椎增生的压迫,这样的动作可以使压迫更加明显,诱发症状。

实际上,Barre 一Lieou 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仍然不清,这个动作也不一定可以诱发症状出来,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部分患者,头部向一侧倾斜或旋转时容易出现症状。

(3)Lhermitte 征:本法是检查脊髓白质由于各种原因处于炎症状态。

方法:让患者屈曲或后伸颈部,出现上述沿着颈背部放电样疼痛的状态为阳性。

原理:颈椎病或脊髓其他原因造成脊髓白质出现炎症时,屈曲和伸展颈部可以使颈髓移动,而脊髓又是被齿状韧带固定于硬膜,因此会出现微小的牵动。

正常时这样的牵动不会有异样的感觉,但是脊髓白质炎症状态时,兴奋阂值很低,会出现放电样的感觉。

(4) 10 秒手指屈伸试验(AMRalternative Motion Rate ) :判断脊髓内部髓节间的联络功能。

方法:让患者用最快的速度屈伸手指,每一次必须完全伸直和屈曲,如果10 秒钟20 次以下为异常。

原理:伸直手指时需要屈曲的拮抗肌的同时松弛,反之亦然。

这需要脊髓灰质的邻近髓节之间的迅速信息交换。

如果脊髓受压导致髓节之间的联系不畅,手指屈伸的灵巧运动就会受限。

(5)小指逃避征(FES 一finger Escape Sign ) :判断手的内在肌群是否存在肌力障碍。

颈椎病诊疗常规

颈椎病诊疗常规

针灸科项痹(颈椎病)诊疗常规病名概念颈椎病多因长期低头工作,年老体弱,经气不利所致。

以颈部经常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并可伴有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诊断中医诊断:项痹西医诊断:颈椎病中医诊断依据主症:颈部经常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

次症:头晕,耳鸣,提臂或下肢行走困难,二便失禁或尿潴留,甚至瘫痪。

其它:长期低头工作,年老体弱。

具备主症及部分次症,结合病史及影像检查结果即可确诊。

一中医辨证施治(1)风寒湿痹型主症: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脉象: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祛风化湿,温经通络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10 独活10 藁本10 防风10甘草(炙) 5 川芎各10 蔓荆子10 桂枝10麻黄5 葛根15中成药针剂使用:红花针20ml加入0.9%NS或5%GS250ml中静滴,日1次,持续5到10天,或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滴,日1次,持续5到10天,口服:追风透骨丸 6g bid。

中风回春丸 1.8g tid。

(2)气滞血瘀型主症: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

兼症:肢体麻木。

舌、脉象:舌质暗,脉弦。

治法:活血化瘀,疏通经脉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5红花10川芎12赤芍15当归10生地15桔梗10甘草5枳壳12柴胡15牛膝10走马胎20中成药针剂使用:予苦碟子针40ml加入5%GS250ml中静滴,日1次,持续5到10天,或予银杏达莫针20ml日1次,持续5到10天。

口服:复方丹参片10# tid。

(3)痰湿阻络型主症: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

舌、脉象:舌质暗红,舌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利湿,通络止痛方药:二陈汤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0陈皮10枳实10茯苓20甘草5制南星10白芍10郁金12生姜10苏梗12 橘红10 白术10中成药针剂使用:葛根素粉针0.5加入0.9%NS或5%GS250ml中静滴,日1次,持续5到10天。

颈椎病诊疗规范

颈椎病诊疗规范

颈椎病诊疗规范【诊断要点】(一)病史和症状中年以上年龄,有慢性发作性颈部僵硬,早期见一侧或两侧头颈肩部麻木、胀痛不适,颈部活动不灵,症状典型者,可向头面、肩背或手臂放射,按压同侧相应的颈椎间隙或叩击头顶,则疼痛加剧。

(二)局部检查将颈部向健侧极度旋转,或将患侧上肢外展90℃,并尽量后伸时,其放射痛可明显加剧,个别患者,可因颈背部肌肉痉挛紧张而轻度强直,下段颈椎棘突或患侧肩胛骨上角常有压痛点,部分患者可摸到条索状硬结,颈部活动功能检查,可见侧弯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顶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伸颈试验阳性、肌力减弱等。

(三)临床分期与分型1.临床分期:常分为四期。

(1)颈椎病前期:X线上有各种程序不同的退变,但无临床症状与体征。

(2)颈椎间盘症期:病变以颈椎间盘退变为主,是颈椎病的早期阶段,并多伴有颈椎椎管狭窄。

(3)骨源性颈椎病:或称之谓骨质增生性颈椎病,主要由于增生的骨刺刺激和/或压迫脊髓、脊神经根与椎动脉,X线片上显示有骨质增生。

(4)脊髓变性期:为脊髓长期受压继发变性,病变部位肌肉明显萎缩。

2.临床分型:可分为六型。

(1)颈型颈椎病:最为常见,症状多较轻微,但以颈部症状为主。

(2)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

(3)脊髓型颈椎病:症状严重,临床表现出明显的脊髓受压症状,甚至四肢瘫痪,卧床不起。

(4)椎动脉型颈椎病;因椎-基动脉供血不全引起偏头痛,记忆力减退,视物不清。

查体: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有头痛、听觉障碍、胸痛等上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同时又伴有颈神经或脊髓受累的临床表现。

(6)混合型颈椎病:临床上凡同时存在上述两型或两型以上的症状体征者,即可诊断为混合型颈椎病。

(四)辅助检查1.颈椎X线摄片:包括正侧位和左右斜位,可见颈椎前凸的生理弧度减小或消失,呈强直状态,椎体前后缘可有辱样增生,椎间隙变窄,斜侧位可见椎间孔变小和关节突有肥大性改变,项韧带可出现条状或片状钙化,前纵韧带及后纵韧带亦可出现点状钙化。

颈椎病

颈椎病

颈椎病病因、症状与自我治疗中文名称:颈椎病英文名称:cervical spondylosis定义:因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以颈肩痛,放射到头枕部或上肢,甚重者出现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以致于四肢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少数有眩晕。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此病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

颈椎解剖图例疾病简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

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1]疾病分类(1) 神经根型: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骨质增生的刺激,压迫脊神经根,引起上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常表现为一侧上肢节段的运动障碍或感觉麻木。

(2) 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韧带肥厚骨化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颈椎椎管狭窄颈椎间盘突出图例,脊髓受压和缺血,引起脊髓传导功能障碍者。

有的以上肢开始发病,向下肢发展;有的以下肢开始发病,向上肢发展。

主要表现为走路不稳、四肢麻木、大小便困难等。

(3) 椎动脉型:由于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者,常伴有头晕、黑朦等症状,与颈部旋转有关。

(4) 交感神经型: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一系列反射性症状者,临床上比较少见,而且常与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混杂在一起,难以鉴别。

(5) 其他型:指食管压迫型,吞咽有异物感,临床上非常罕见。

发病原因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据统计,其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

在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中,慢性劳损是首要罪魁祸首,长期的局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在病变的部位逐渐出现炎症机化,并形成骨质增生,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

颈椎病诊疗常规

颈椎病诊疗常规

颈椎病诊疗常规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以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响应症状和体征。

主要原因为:颈椎键盘退行性变;损伤;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正常成人失状径<14—16mm。

【病史采集】1. 年龄:多发生于40岁以上。

2. 病史:缓慢,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3. 症状:头、颈、肩疼痛;上肢放射性麻木或疼痛;下肢乏力,行走不稳;大小便功能失常;体位性眩晕或曾有猝倒发作;眼花、耳鸣、心动过速或心前区疼痛。

【体格检查】1. 颈、肩部压痛点。

2. 压颈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 旋颈试验阳性。

4. 四肢肌力减退,躯干感觉平面障碍。

5. 病理神经反射征阳性:霍氏征,巴氏征。

6. 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辅助检查】摄颈部X光片、CT、MRI、肌电图、椎动脉造影等。

【诊断和鉴别诊断】1. 一般原则:(1)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一致可确诊。

(2)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正常,应除外其它疾病方可作出诊断。

(3)仅有影像学表现而无典型临床症状,诊断不成立。

2. 分型:(1)神经根型:1)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压颈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相符合。

4)痛点封闭无显效。

5)除外颈椎外可致上肢疼痛为主的疾病,如:肿瘤,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

鉴别诊断:肩周炎和脉管综合症、胸部出口综合症、肌萎缩型侧素硬化症、颈神经根肿瘤(2)脊髓型:1)出现颈脊髓损害的表现。

2)X光片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

3)行CT、MRI或脊髓造影了解脊髓压迫情况。

4)除外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鉴别诊断:1、与骨折、脱位、TB、肿瘤导致脊髓压迫的鉴别;2、后纵韧带骨化症。

(3)椎动脉型:1)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

2)旋颈试验阳性。

3)X光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颈椎病 病情说明指导书

颈椎病 病情说明指导书

颈椎病病情说明指导书一、颈椎病概述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导致颈部软组织和椎体动、静力平衡失调,产生椎间盘突出(或膨出)、韧带钙化、骨质增生,从而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根、脊髓、血管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英文名称:cervical spondylosis其它名称:颈椎综合征相关中医疾病:痹证、头痛、眩晕、项强、项筋急、项肩痛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一般与遗传无关发病部位:颈部常见症状:颈肩痛、肢体麻木、大小便困难主要病因:颈椎运动度大造成退变检查项目:X 线、CT、磁共振、肌电图重要提醒:颈椎病虽然进展可能相对缓慢,但若发展至脊髓受压,患者可出现行走无力或瘫痪,预后较差,常需手术治疗。

临床分类: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颈型(又称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压迫型)。

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

1、颈型颈型颈椎病是在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慢性损伤,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不稳,小关节错位等的基础上,机体受寒、感冒、疲劳、睡眠姿势不当或枕头过高,使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或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所致。

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30~40岁女性多见。

2、神经根型是发病率最高的类型,约占60%-70%。

主要病变为颈椎退行性改变,椎间孔变窄导致颈神经根受压产生系列表现,多见于第4-7领椎。

高发年龄段为30-50岁。

3、椎动脉型是比较多见的类型。

由于颈椎关节退变,或是椎间盘退变,颈椎总长度缩短,椎动脉与颈椎长度平衡被破坏,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

高发年龄段为30-40岁。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变,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一系列交感神经反射性症状,如恶心、眼花、耳鸣、心动过速等。

颈椎病诊疗规范_(1)

颈椎病诊疗规范_(1)

颈椎病康复诊疗规【概念】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

因颈部的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颈痛和其他综合症状。

【分型】1 颈型颈椎病1.1 颈项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不能做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呈斜颈姿势。

需要转颈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

1.2 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不加重。

1.3 临床检查:急性期颈椎活动绝对受限,颈椎各方向活动围近于零度。

颈椎旁肌、胸1 ~胸7 椎旁或斜方肌、胸锁乳头肌有压痛,冈上肌、冈下肌也可有压痛。

如有继发性前斜角肌痉挛,可在胸锁乳头肌侧,相当于颈3 ~颈6 横突水平,扪到痉挛的肌肉,稍用力压迫,即可出现肩、臂、手放射性疼痛。

2 神经根型颈椎病2.1 颈痛和颈部发僵,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有些患者还有肩部及肩胛骨侧缘疼痛。

2.2 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

这种疼痛和麻木沿着受累神经根的走行和支配区放射,具有特征性,因此称为根型疼痛。

疼痛或麻木可以呈发作性、也可以呈持续性。

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

颈部活动、咳嗽、喷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症状的加重。

2.3 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

可有血管运动神经的症状,如手部肿胀等。

晚期可以出现肌肉萎缩。

2.4 临床检查:颈部僵直、活动受限。

患侧颈部肌肉紧,棘突、棘突旁、肩胛骨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

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

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仔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

3 交感型颈椎病3.1 头部症状:如头晕或眩晕、头痛或偏头痛、头沉、枕部痛,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

偶有因头晕而跌倒者。

3.2 眼耳鼻喉部症状:眼胀、干涩或多泪、视力变化、视物不清、眼前好象有雾等;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塞、“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味觉改变等。

颈椎病诊疗常规

颈椎病诊疗常规

颈椎病诊疗常规齐齐哈尔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李刚一、定义: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椎间关节的退变刺激或压迫其周围的神经、血管、脊髓、肌肉等组织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依其临床表现分为5个主要类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型和混合型。

混合型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并存。

二、病因颈椎病的发生于颈椎的退行性变、颈部的劳损等有关。

1、颈椎的退行性变:包括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

2、慢性劳损:如不良睡眠方式、不当的工作姿势、不适当的体育锻炼、精神状态异常。

3、头、颈部外伤:颈椎病患者中约有半数病例与外伤有直接关系。

例如运动性损伤、生活与工作中的意外、医源性因素等。

4、血管因素:血管动力学异常、动脉硬化性改变易诱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5、咽喉部炎症6、颈椎的先天性畸形三、诊断标准颈椎病诊断原则为:1、具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和(或)体征,如:(1)神经根型颈椎病1)症状:颈肩痛反复发作,向前臂或手指放射,仰头、咳嗽、喷嚏时加重。

2)体征:颈部活动受限,颈部肌肉痉挛,受累节段棘突压痛,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

(2)椎动脉型颈椎病1)症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表现的一过性眩晕,可伴有耳鸣、恶心、呕吐或猝倒。

2)体征:头颈部屈伸或左右旋转可诱发或加重眩晕。

(3)脊髓型颈椎病1)症状:手、足或肢体麻木、僵硬,持筷、握物、行走不稳,足下踩棉花感,胸或腹部束带感。

2)体征:颈部活动受限不明显,浅感觉减退,深感觉往往正常。

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病理性反射出现。

2、颈椎的X线检查正位、侧位、双斜位相显示与临床表现相应的颈椎的退行性变;颈椎生理弯曲异常,椎间隙变窄,椎体缘骨质增生,钩突变尖,椎间孔变窄,韧带钙化等。

颈椎的过屈、过伸位相可有颈椎不稳的表现;3、CT、MRI检查显示与临床表现相应的椎间盘的膨隆或突出、脊髓的受压、椎管及椎动脉孔的状态异常等。

四、康复适应症适用于排除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治疗原则不同,应根据不同的病理改变及阶段,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颈椎病诊疗常规

颈椎病诊疗常规

当因骨质增生 横突孔缩小时, 可能压迫椎动脉, 引起脑缺血, 这是其中一种颈椎病。
内因 ∣ 颈椎间盘退变,弹性减弱
外因 ∣ 颈部劳损,肌肉痉挛

/ 小关节紊乱  ̄ - \ 颈椎间隙狭窄 ∣

﹨ - 椎间孔变窄
锥体间稳定性减弱 ∣

椎体骨质增生,韧带变性,组织水肿,增生肥厚 ∣ 压迫、刺激 ∕ 神经根 ∣ 脊髓 ∣ 椎动脉 ﹨ 交感神经
药物治疗、封闭疗法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起到辅助的对症
治疗作用。常用有消炎痛、强的松、阿 斯匹林、地巴唑、安坦片、维生素B1、 B6、B12或ATP、谷维素等。 封闭疗法:常用药物有1%普卡因加强 的松龙、维生素B1、B12、5%葡萄糖、 丹参注射液,作痛点或硬脊膜外腔封闭。
休息治疗及围领、颈托固定
四、颈椎病分型
混合型
颈型
神经根型
脊髓型
椎动脉型
交感型 食管压迫型
(一)颈型(单纯性)



★很普遍。 以颈部酸、痛、麻、僵为主要临床表现或颈项部压 迫感的颈椎病。也称轻型颈椎病。症状集中在颈部、 转动不灵活。 诊断标准: 1、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 的压痛点; 2、X线片上颈椎显示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 具有“双边”、“双突”、“切凹”、“增生”; 3、除外颈部扭伤(落枕)、肩周炎、风湿性纤维组 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 颈部疼痛。
理疗
可消除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的炎性水
肿,改善神经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状 况,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改善颈部 软组织的血供。常用的理疗方法有 离子导入疗法、高频电疗法、石蜡 疗法、中药导入疗法等。
按摩推拿疗法
1.舒筋手法:采用点压、拿捏、弹拨、按摩等手法, 具有疏筋活血,和络止痛的效果。手法每次约 20分 钟,手法要揉和稳重,以免引起疼痛不适的感觉。 2.颈项旋搬法:此法基本操作要领是:患者取低坐 位,使术者易于操作。术者站于患者背后,一手托 住患者下颌,一手托住后枕部,嘱患者放松颈部肌 肉。术者两手徐徐用力,将患者头部尽量上提,然 后使头部向一侧旋转,当旋转至接近限度时,术者 用适当的力量使头部继续向该侧旋转5°~10°, 此时多数可听到小关节弹响声,如无不良反应,可 再作向对侧旋转。效果明显者可隔日1次。如旋转 时患者感觉不适,或合作差者应停作。

颈椎病诊疗规范

颈椎病诊疗规范

颈椎病诊疗规范第一节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症状:颈部、肩部及枕部疼痛,头颈部因疼痛活动受限2.体征:颈肌紧张,有压痛点,头颅活动受限。

3.影像学表现:x线像改变颈椎曲度改变,动力摄片上可显示椎间关节不稳定与松动,由于肌痉挛头偏歪,侧位片X线片上出现椎体后缘一部分重影,小关节也呈一部分重影,称为双边双突征象。

4.临床物理检查(1)肌电图。

(2)体感诱发电位。

【治疗原则】1.非手术疗法为基本疗法,尤其因颈部不稳所致者,包括牵引、理疗、按摩、对症及体位控制等。

2. 消除致病因素。

3.适当活动锻炼。

4.药物治疗非甾体类镇痛药物。

第二节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症状(1)神经根受压所致症状:①上肢放射痛;②手麻木;③手力弱。

(2)颈椎病一般症状。

2.体征颈神经牵拉试验可出现阳性;spurling征阳性,颈部僵直,活动受限,颈部肌肉痉挛,受累节段棘突压痛,感觉、肌力减退。

3.影像学表现(1)X线像改变:钩椎关节增生、椎体间关节失稳、椎间孔狭窄、病变椎间孔可见钩突增生突入椎间孔内,生理弧度改变。

(2)CT或MRI:水平面示椎间孔狭小变形。

4.临床物理检查(1)肌电图。

(2)体感诱发电位。

5.排除其他疾病(1)糖尿病性神经炎。

(2)周围神经损伤。

(3)动脉硬化症。

【治疗原则】1.非手术疗法为基本疗法,90%以上病例可获得疗效,尤其因颈部不稳所致者,包括牵引、理疗、按摩、对症及体位控制等。

2.手术疗法(1)指征:①有明显感觉运动障碍者;②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2)手术:①颈椎不稳所致者给予前路植骨融合术;②后路小关节松解术。

第三节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中年以上男性多见,发病缓慢或继发于外伤后。

2.开始多见双下肢无力、发软、行动缓慢易摔倒或伴双手麻木、行动不灵活。

病情逐渐加重,出现不能站立,生活不能自理,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3.临床体征常见锥体束征,四肢生理反射亢进。

Hoffman征(+)、Babinski征(+),下肢肌张力增高,膝、跟腱反射亢进。

颈椎病-之诊疗常规(附英文)

颈椎病-之诊疗常规(附英文)

LOGO
LOGO
病因
LO间关节退行变。
➢ 外因
1.急性损伤:如颈部突然、超越正常活动范围的运 动。
2.慢性损伤:如长期伏案低头位工作、过度劳作或 肩部过度负重等,使颈椎长期处于非生理性体位,导致颈 肌及相应椎旁韧带等软组织累积性损伤。
检查
LOGO
X线片:医生可以了解到颈椎的生理曲度、椎间隙改 变、是否有骨质增生、关节错位等
颈畸形 3患侧上肢无力,握力减弱
神经根型体征及检查
LOGO
患侧颈部肌痉挛,或有局限性的条索状或结节状 反应物。在病变颈椎节段有压痛。患侧肌力减退, 病久者可有肌肉的萎缩。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头试验和椎间孔挤压试验 阳性。
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前突消失,椎间隙变窄,椎 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增生 及椎间孔狭窄。
体格 检查
LOGO
受累部位 疼痛部位 感觉异常区 无力的肌肉
颈4~5, 颈5
上臂外侧
上臂外侧三 冈上肌、冈下 角肌区 肌、三角肌、 肱二头肌、菱 形肌
颈5~6, 上臂外侧、 拇指、食指 肱二头肌、肱
颈6 前臂桡侧
桡肌、腕伸肌
颈6~7, 上臂外侧、 食指、中指、肱三头肌、腕
颈7 前臂桡侧 腕桡侧
屈肌、指伸肌
CT、磁共振:对于椎间盘突出的位置、移位方向、 大小显示清晰,使医生清楚了解到脊髓是否受压 及受压的情况
TCD或椎动脉造影:以了解颈椎部位的血管病变情 况。
LOGO
表面肌电检测 :表面肌电仪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可以 动态检测肌肉功能的仪器,主要用于肌力、肌疲 劳度、肌反应等肌肉功能检测。
MCU(颈椎神经肌肉功能检测)系统:是国际上唯 一可以客观量化评估患者的颈椎神经肌肉的控制 能力、颈椎关节活动度、颈椎各运动方向肌耐力、 疼痛指数、时间力量曲线和肌力图样等数据。

颈椎病诊疗常规

颈椎病诊疗常规

颈椎病诊疗常规[定义]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

因颈部的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颈痛和其他综合症状。

[检查程序]1.问诊。

仔细询问患者病史、颈肩部及上肢疼痛的性质、伴随症状、既往病史、职业等。

是否有不良习惯。

2.望诊。

患者表情是否痛苦,颈部能否正常活动。

颈部有无皮肤损伤,有无红肿。

3.查体。

(1)触诊。

颈椎棘突是否偏歪,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有无压痛,是否可摸到条索状硬结,上肢肌力有无减弱或肌肉萎缩。

(2)颈部活动度。

颈部是否僵直,前曲、后伸、左右侧弯、旋转是否受限。

(3)神经支配区感觉情况、腱反射、肌力,常规检查试验,如臂丛牵拉试验、压顶试验是否阳性。

病理反射是否引出,如霍夫曼氏征。

4.X线正位摄片显示,颈椎关节有无增生,或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是否改变,椎间隙是否变窄,有无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有无椎间孔变小。

CT、MRI有无阳性提示。

[诊断依据]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姿势不良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僵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上肢肌力减弱或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顶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颈椎关节增生,或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或反C型侧弯,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CT、MRI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证候分型]1.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红,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颈椎病问诊流程话术

颈椎病问诊流程话术

颈椎病问诊流程话术英文回答:Neck pain is a common condition that many people experience, and one of the possible causes of neck pain is cervical spondylosis, also known as cervical osteoarthritis or neck arthritis. This condition occurs when the cartilage and bones in the neck wear down over time, leading to pain and stiffness in the neck. If you suspect that you may have cervical spondylosis,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go a proper medical consultation and examination. Here is a general outline of the inquiry process for diagnosing cervical spondylosis:1. Initial Symptoms Inquiry:The doctor will start by asking you about your symptoms. They may ask questions such as:When did the neck pain start?Is the pain constant or does it come and go?Does the pain radiate to other areas, such as the shoulders or arms?Have you noticed any numbness or tingling in your hands or fingers?Does the pain worsen with certain activities or positions?By gathering information about your symptoms, the doctor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nature and severity of your neck pain.2. Medical History:Next, the doctor will inquire about your medical history. They may ask about any previous neck injuries, surgeries, or medical conditions that could be contributing to your neck pain. They may also ask about your lifestyle,including your occupation and any repetitive activitiesthat may strain the neck.3. Physical Examination:After gathering information about your symptoms and medical history, the doctor will proceed with a physical examination. They will assess your range of motion, looking for any limitations or pain during movement. They may also check for muscle weakness or tenderness in the neck and shoulders. Additionally, they may perform neurologicaltests to evaluate any nerve involvement.4. Diagnostic Tests:In some cases, the doctor may order diagnostic tests to further evaluate your condition. Common tests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 include X-rays, CT scans, or MRI scans. These imaging tests can provide detailed images of the neck and spine, allowing the doctor to identify any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or degenerative changes.5. Differential Diagnosis:During the inquiry process, the doctor will consider other possible causes of your neck pain and rule out conditions that may mimic cervical spondylosis. This may include conditions like herniated discs, spinal stenosis, or muscle strains. By ruling out other potential causes, the doctor can ensure an accurate diagnosis.中文回答:颈痛是许多人常见的症状,颈椎病是颈痛的可能原因之一,也被称为颈椎骨关节炎或颈部关节炎。

颈椎病-之诊疗常规(附英文)

颈椎病-之诊疗常规(附英文)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三十四分。
交感型
LOGO
症状: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视 力下降;心跳加速、不齐,心前区痛;头颈及上 肢出汗异常;耳鸣、听力下降等;
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头昏,眼花,流泪,鼻塞, 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等。(五官、头 面部症状、血管运动障碍、神经营养及汗腺功能 障碍、心血管症状)
MRI可明确有无压迫脊髓及压迫的程度。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三十四分。
椎动脉型
LOGO
症状: 眩晕 头的体位不同时会出
现头晕、恶心、呕吐 等症状的改善或加重 猝然摔倒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三十四分。
体征及检查
LOGO
体征:压痛、旋颈试验阳性
辅查:X线片提示钩椎关节增生、颈椎侧突畸形等。 椎动脉造影、经颅多普勒、三维CT重建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头试验和椎间孔挤压试验 阳性。
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前突消失,椎间隙变窄,椎体前 后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增生及椎间孔狭 窄。
CT或MRI:可见椎间盘突出、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及脊 神经受压情况。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三十四分。
脊髓型
LOGO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三十四分。
交感型 Sympathetic spondylosis 颈交感神经受刺激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三十四分。
LOGO
椎动脉型 Vertebroarterial spondylosis 椎动脉受压或刺激 椎-基底动脉供
血不全 混合型 颈型(颈部软组织型)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三十四分。
经正规非手术治疗半年以上无效,或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生活或 工作,且要求手术治疗者;神经根性剧烈疼痛,严重地影响生 活,非手术治疗2周以上仍不减轻者;上肢肌肉,尤其是手内 在肌无力、萎缩,经非手术治疗4~6周后仍然进展者。

颈椎病专科诊疗颈椎病常规

颈椎病专科诊疗颈椎病常规

颈椎病专科诊疗颈椎病常规颈椎病骨关节软组织型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似传统分型中的骨关节软组织型。

它以颈部的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板滞酸楚和颈活动受限。

少数患者出现肩臂疼痛、麻木,会有一过性的手麻感觉,并常常在晨起、过度劳累、工作或睡眠等姿势不正确和感觉风寒后加剧或复发。

[] 一、病名诊断中医诊断:项痹西医诊断:颈椎病骨关节软组织型二、诊断依据(一)西医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1)颈项疼痛。

一般呈持续性的酸痛、胀麻或钻痛性质,疼痛部位多深在而弥散,可累及颈部、肩部及上背部,少数病人有放射性肩臂手麻疼痛,但向上肢的放射痛一般不会超过肩部。

(2)可伴有颈部活动受限,板滞发僵感。

某些病程较长者,尚可有头部转动时发出异响的主诉。

2、发病特点常常在晨起、过度劳累、工作或睡眠等姿势不正确和感觉风寒后加剧或复发,急性发作时易发生落枕。

3、体格检查可见患者颈肌紧张,活动受限。

相关软组织的附着点、颈椎两侧的肌肉,以及斜方肌、胸锁乳1/ 3突肌有明显的压痛,有的患者也可在棘突间有压痛,一般无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

4、辅助检查(1) X 线片检查① 生理曲度改变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弧顶上移甚至反弓。

② 颈椎失稳表现功能位片椎体间呈阶梯状移位甚至成角。

③ 颈椎旋转错位表现一为矢状轴的顺、逆时针的旋转,表现为正位片上病变椎体双侧钩椎关节不对称,左右间距不等宽;二为垂直轴向的左右旋转,表现为侧位片的双边双突现象。

④ 病程较长的患者可见颈椎骨质及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表现(2) CT/MRI 检查可有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表现(二)中医诊断依据具备以上临床表现、发病特点,结合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即可诊断。

(三)鉴别诊断 1、落枕:落枕一病多由于睡眠中颈部体位不良以致局部肌肉被扭伤或颈部小关节紊乱。

此病多发生于晨起,与骨关节软组织型颈椎病有相似之处,故两者极易被混淆。

其鉴别要点如下:1)压痛点:落枕者因颈部肌肉损伤,故压痛点多在胸锁乳突肌及两侧肩胛内上方处为多见,且急性期时疼痛剧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力的肌肉
颈4~5, 颈5
上臂外侧
上臂外侧三 冈上肌、冈下 角肌区 肌、三角肌、 肱二头肌、菱 形肌
颈5~6, 上臂外侧、 拇指、食指 肱二头肌、肱
颈6 前臂桡侧
桡肌、腕伸肌
颈6~7, 上臂外侧、 食指、中指、肱三头肌、腕
颈7 前臂桡侧 腕桡侧
屈肌、指伸肌
CT或MRI:可见椎间盘突出、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 及脊神经受压情况。
脊髓型
症状:
四肢麻木、酸胀、烧灼感、僵硬无力 头痛,头晕、大小便改变
重者活动不便、走路不稳,甚至出现脊髓 平面以下瘫痪
脊髓型体征及检查
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减退,腱反射 亢进,常出现的病理反射有Babinski征 和Hoffmann征、踝髌阵挛等。
MRI可明确有无压迫脊髓及压迫的程度。
椎动脉型
症状:
眩晕
头的体位不同时会出 现头晕、恶心、呕吐 等症状的改善或加重
猝然摔倒
体征及检查
体征:压痛、旋颈试验阳性 辅查:X线片提示钩椎关节增生、颈椎侧突畸形等。
椎动脉造影、经颅多普勒、三维CT重建
交感型
症状: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视
CT、磁共振:对于椎间盘突出的位置、移位方向、 大小显示清晰,使医生清楚了解到脊髓是否受压 及受压的情况
TCD或椎动脉造影:以了解颈椎部位的血管病变情 况。
表面肌电检测 :表面肌电仪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可以
动态检测肌肉功能的仪器,主要用于肌力、肌疲
劳度、肌反应等肌肉功能检测。
MCU(颈椎神经肌肉功能检测)系统:是国际上唯 一可以客观量化评估患者的颈椎神经肌肉的控制 能力、颈椎关节活动度、颈椎各运动方向肌耐力、 疼痛指数、时间力量曲线和肌力图样等数据。
病因
➢ 内因
椎间盘、锥体、椎间关节退行变。
➢ 外因
1.急性损伤:如颈部突然、超越正常活动范围的运 动。
2.慢性损伤:如长期伏案低头位工作、过度劳作或 肩部过度负重等,使颈椎长期处于非生理性体位,导致颈 肌及相应椎旁韧带等软组织累积性损伤。
检查
X线片:医生可以了解到颈椎的生理曲度、椎间隙改 变、是否有骨质增生、关节错位等
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
定义 病因 检查 分型 诊断 治疗
内容提要
定义
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 迫相邻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并引起相 应的症状或体征者,称为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 is a disorder in which there is abnormal wear on the cartilage and bones of the neck.
经正规非手术治疗半年以上无效,或反复发作影响正常 生活或工作,且要求手术治疗者;神经根性剧烈疼痛, 严重地影响生活,非手术治疗2周以上仍不减轻者;上 肢肌肉,尤其是手内在肌无力、萎缩,经非手术治疗 4~6周后仍然进展者。
序列不整。
治疗
非手术治疗:conservative treatment 颈椎牵引、理疗 针灸、推拿 药物(肌松药、NSAIDs、活血化瘀中药、神经营养剂、激素) 肌力训练 手术治疗operation treatment
手术适应征
脊髓型颈椎病:急性进行性脊髓损害症状,经神经学检 查与影像所见符合者;颈髓受损症状虽较轻,但非手术 疗法无效、且已影响正常工作者;脊髓受压症状与体征 呈进行性加重或突然加剧者;伴有颈椎椎管狭窄症状者。
力下降;心跳加速、不齐,心前区痛;头颈及上 肢出汗异常;耳鸣、听力下降等; 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头昏,眼花,流泪,鼻塞, 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等。(五官、头 面部症状、血管运动障碍、神经营养及汗腺功能 障碍、心血管症状)
体征及检查
体征:压痛点主要在颈椎横突。 X线:颈椎增生 CT、MR:颈椎退变 心电图检查:无异常。
交感型 Sympathetic spondylosis 颈交感神经受刺激
椎动脉型 Vertebroarterial spondylosis 椎动脉受压或刺激 椎-基底动脉供
血不全
混合型 颈型(颈部软组织型)
神经根型
压迫神经根
症状: 1肩背或颈枕不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的隐痛或剧痛 2颈部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或发硬、发僵,或颈呈痛性斜
颈畸形 3患侧上肢无力,握力减弱
神经根型体征及检查
患侧颈部肌痉挛,或有局限性的条索状或结节状 反应物。在病变颈椎节段有压痛。患侧肌力减退, 病久者可有肌肉的萎缩。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头试验和椎间孔挤压试验 阳性。
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前突消失,椎间隙变窄,椎 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增生 及椎间孔狭窄。
颈7~T1, 上臂及前臂 小指、无名
颈8
尺侧

指屈肌
胸1~2, 上臂内侧 上臂内侧 胸1
骨间肌
受累反射 肱二头肌腱
肱二头肌腱、 桡骨膜 肱三头肌腱
分型
神经根型 Cervical radiculopathy 神经根性症状、体征
脊髓型 Cervical myelopathy 脊髓受压或缺血 脊髓功能障碍
混合型
具有上述2组以上症状者,通常是以某型为主,伴有 其它型的部分表现 。
颈型(颈部软组织型)
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颈部易疲劳,颈项强直、疼
痛,不能长久看书和写字,晨起常感颈部发 紧、发僵,活动不灵活等症状。
体征及检查
体征:触及条索状、压痛点、活动受限 辅查:X 线:生理弯曲变直或反弓、侧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