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关键肌检查

合集下载

脊髓损伤的分级方法

脊髓损伤的分级方法

• ASIA92标准其特点在于,对精心筛选出来 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基本的神经系统检 查目标,即感觉的28个关键点,运动的10 条关键肌,一一进行检查和评分。感觉评 分的总合即代表患者的感觉功能状况;运 动评分的总合即代表患者的运动功能状况。 • 该标准 先后进行了数次修改,现在使用的 是2006年第六版。
脊柱疾病的几种分型及评分
• 胸腰椎骨折分类历史进程
• 脊髓型颈椎病JOA评分 • 脊髓损伤的分级方法
28个皮区关键点
• • • • • • • • • • • • • • C2--枕骨粗隆 C3--锁骨上窝 C4--肩锁关节的顶部 C5--肘前窝的外侧面 C6--拇指 C7--中指 C8--小指 T1--肘前窝的尺侧 T2--腋窝 T3--第3肋间锁骨中线 T4--第4肋间锁骨中线 T5--第5肋间锁骨中线 T6--剑突水平 T7--第7肋间锁骨中线 • • • • • • • • • • • • • • T8--第8肋间锁骨中线 T9--第9肋间锁骨中线 T10--脐 T11--第11肋间锁骨中线 T12--腹股沟韧带中点 L1--T12~L2之间上1/2处 L2--大腿前中部 L3--股骨内髁 L4--内踝 L5--足背第五柘趾关节 S1--足跟外侧面 S2--国窝中点 S3--坐骨结节 S4-5--肛门周围
• Frankel法对脊髓损伤的程度进行了粗略的 分级,对脊髓损伤的评定有较大的实用价 值,但对脊髓圆椎和马尾损伤的评定有一 定的缺陷,缺乏反射和括约肌功能判断, 尤其是对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状况表达 不够清楚。
ASIA分级法
• 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也在Frankel法的基础上进行修 订。这分级法与Frankel法大同小异。 • 等级 感觉、运动功能状况 • A: 完全性损伤在骶段(S4~5)无任何感觉、运动功 能存留。 • B: 不完全性损伤在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4~5) 有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 • C: 不完全性损伤在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但大 部分肌的肌力小于3级 • D: 不完全性损伤在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且大 部分肌的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 E: 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脊髓损伤平面的评定

脊髓损伤平面的评定

脊髓损伤平⾯的评定01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gury SCI)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以下脊髓功能的障碍,是⼀种可以导致终⾝残疾的损伤。

四肢瘫(tetraplegia)指由于椎管内的脊髓颈段神经组织受损⽽造成颈段运动和/或感觉的损害或丧失。

四肢瘫导致上肢、躯⼲、下肢及盆腔器官的功能损害,即功能受损涉及四肢。

*本术语不包括臂丛损伤或者椎管外的周围神经损伤造成的功能障碍。

截瘫(paraplegia)指椎管内神经组织损伤后,导致脊髓胸段、腰段或骶段(不包括颈段)运动和/或感觉功能的损害或丧失。

截瘫时,上肢功能不受累,但是根据具体的损伤⽔平,躯⼲、下肢及盆腔脏器可能受累。

*本术语包括马尾和圆锥损伤,但不包括腰骶丛病变或者椎管外周围神经的损伤。

⽪节(dermatome)指每个脊髓节段神经的感觉神经(根)轴突所⽀配的相应⽪肤区域。

肌节(myotome)指受每个脊髓节段神经的运动神经(根)轴突所⽀配的相应⼀组肌群。

解剖特征02评估前应⾸先了解脊髓的解剖结构与各部位损伤的情况。

取决于脊髓损伤的程度和部位,评估前脊髓损伤后的表现及恢复程度取决于⼀、脊髓节段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组成部分之⼀,全长42~45cm,上端于枕⾻⼤孔处与延髓相接,下端⾄第⼀腰椎下缘,占据椎管的2/3。

脊髓⾃上⽽下发出31对脊神经,与此相对应也分为31个节段个节段,即8个颈节(C1-C8),12个胸节(T1-T12),五个腰节(L1-L5),五个骶节(S1-S5)和⼀个尾节(Co)向下每个节段有2对神经根:前根和后根。

在出⽣后由于脊柱⽣长快,脊髓⽣长慢,各椎体的神经根只有在脊髓上部是平⾏的平⾏的,从胸髓开始,神经根便向下斜⾏斜⾏,例如:T10损伤,脊髓的损伤节段就不是T10,⽽是T9或T8,定位诊断时必须考虑到。

⼆、脊髓节段与椎体的对应关系损伤⽔平的评定031运动损伤平⾯的确定运动平⾯:运动平⾯通过⾝体⼀侧10个关键肌的检查确定,该平⾯关键性肌⾁的肌⼒必须≥3级,该平⾯以上的关键性肌⾁的肌⼒必须≥4级,例如:C7⽀运动平⾯:配的关键肌⽆任何活动,C6⽀配的肌⾁肌⼒为3级,若C5⽀配的肌⾁肌⼒为5级,那么,该侧的运动平⾯在C6。

SCI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SNCSCI)2013版中文翻译版

SCI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SNCSCI)2013版中文翻译版
不完全=S4-5存在任何感觉或运动 (仅适用完全性损伤)
部分保留带
最低节段以下有神经支配
感觉 运动 2013版
损伤分级(AIS)
此表可免费复制,但未经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不允许修改
t3t30完全瘫痪t4t41可触及或可见肌肉收缩t5t52去除重力可做主动全范围运动t6t63抗重力可做主动全范围运动t7t74可抵抗部分阻力做全范围运动t8t85可抵抗充分阻力做全范围运动t9t95若无疼痛或废用等因素可认为正常t10t10nt无法检查t11t11感觉t12t120缺失2正常l1l11障碍nt无法检查ler屈髋肌l2l2屈髋肌lel右下肢伸膝肌l3l3伸膝肌左下肢踝背屈肌l4l4踝背屈肌趾长伸肌l5l5趾长伸肌踝跖屈肌s1s1踝跖屈肌s2s2肛门自主收缩vacs3s3肛门深压觉dap有无s45s45有无右侧总分左侧总分最高分505656565650最高分运动功能评分感觉功能评分ueruel上肢总分lerlel下肢总分rltllt触觉总分rpplpp针刺觉总分神经学平面rlrl检查步骤15见背面1
0=完全瘫痪
LER (右下肢)
屈髋肌 伸膝肌 踝背屈肌 趾长伸肌 踝跖屈肌
1=可触及或可见肌肉收缩 2=去除重力可做主动全范围运动 3=抗重力可做主动全范围运动 4=可抵抗部分阻力做全范围运动 5=可抵抗充分阻力做全范围运动 5*=若无疼痛或废用等因素可认为正常 NT=无法检查 感觉 0=缺失 2=正常 1=障碍 NT=无法检查 L2 屈髋肌 LEL L3 伸膝肌 (左下肢) L4 踝背屈肌 L5 趾长伸肌 S1 踝跖屈肌 肛门深压觉(DAP) (有/无) 左侧总分 (最高分) +LPP R L =针刺觉总分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SNCSCI)
运动 关键肌 感觉 关键点 轻触觉 针刺觉

脊髓损伤的评估SCI-评估

脊髓损伤的评估SCI-评估

• • • • •
C5 C6 C7 C8 T1
• 屈肘肌(肱二头肌,旋前圆 肌) • 伸腕肌(桡侧伸腕长肌和短 肌) • 伸肘肌(肱三头肌) • 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 • 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
• • • • •
L2 L3 L4 L5 S1
• • • • •
屈髋肌(髂腰肌) 伸膝肌(股四头肌) 踝背伸肌(胫前肌) 长伸趾肌(趾长伸肌) 踝跖屈肌(腓肠肌、比 目鱼肌)
AIS E 正常感觉或运动肌力
损伤程度与预后
• 损伤程度越重,预后越差。 • 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约1%可以在损伤平面 之下恢复功能肌力,而皮肤感觉保留的不 完全性损伤患者,皮肤感觉保留区的肌力 有50%的可能性恢复功能肌力。
尿动力学评定
• 尿动力学是依据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学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检测尿路各部压力、流率 及生物电活动,从而了解尿路排尿功能及 机制,以及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理生 理学变化。
注意事项
• 肛门检查主要记录有无完整肛门括约肌以及深部 肛门部的感觉,结果写有或无。 • 只要有深部肛门感觉即可判断为不完全性SCI。 • 完全损伤为最低骶段的感觉和运动缺失,不完全 性提示最低骶段存在部分感觉或运动功能。 • 部分保留带常仅用于完全性损伤,用以记录神经 损伤水平以远还存在部分皮区感觉或肌功能的部 位。并应记录左右侧。
AIS
• 完全性损伤AIS A 最低骶段(S4-5)无感觉和运动功能 • 不完全损伤AIS B 最低骶段(S4-5)存在感觉但无运动 AIS C 在神经损伤水平以下,存在运动功 能, 但是至少50%关键肌力低于3级 AIS D 在神经损伤水平以下,存在运动功能, 但是至少50%关键肌力超过或等于3级
脊髓损伤的评估

SCI神经检查讲座

SCI神经检查讲座
C5 C6 C7 C8 T1 屈肘肌(肱二头肌、肱肌) 伸腕肌(桡侧伸腕长和短肌) 伸肘肌(肱三头肌) 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 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 L2 L3 L4 L5 S1 屈髋肌(髂腰肌) 伸膝肌(股四头肌) 踝背伸肌(胫前肌) 长伸趾肌(趾长伸肌) 踝跖屈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肛门括约肌自主收缩:存在或缺失
脊髓损伤临床综合症
中央综合征 病变几乎只发生于颈段,尚存骶 部感觉,上肢肌力减弱重于下肢
布郎- 塞卡综合征 前柱综合征
病变造成较为明显的同侧
本体感觉和运动的丧失,对侧的痛温觉丧失
病变造成不同程度的运动和痛温
觉丧失,而本体感觉存在
脊髓损伤临床综合症
圆锥综合征
B处损伤:膀胱、肠道和下肢 反射消失 A处损伤:可保留骶段反射, 如球海绵体反射、排尿反射
0 完全瘫痪
1
2 3
可触及或可见肌收缩
在无地心引力下进行全关节范围的主动活动 对抗地心引力进行全关节范围的主动活动
4
5
在中度抗阻下进行全关节范围的主动活动
正常肌力(可完全抗阻进行全关节范围的正常活动)
NT 无法检查
运动检查
关键肌与相应节段的神经支配相一致,并且便于临 床做仰卧位检查。(脊髓损伤时,其他体位常常禁忌) 。
右 左
运动 运动 针刺觉 轻触觉
节 段 C5 C6 C7 C8 T1 T2-S3 S4/5
轻触觉
针刺觉
2 2 2 1 0 0 1 肛门感觉
2 2 1 0 0 0 0 是
5 4 3 1 0 0 0
5 5 3 0 0 0 0
2 2 1 0 0 0 0
2 2 2 1 0 0 1 否
肛门自主收缩
神经分类: 示例 3

《脊髓损伤评定》

《脊髓损伤评定》

康复培训班讲座
精选ppt
38
39
康复培训班讲座
精选ppt
40
康复培训班讲座
精选ppt
13
临床综合症--前束综合症
anterior cord syndrome 脊髓前部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和温痛觉丧失 本体感觉存在
康复培训班讲座
精选ppt
14
临床综合症--后束综合症
posterior cord syndrome 脊髓后部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本体感觉丧失 运动和温痛觉存在 此症最为少见
康复培训班讲座
精选ppt
34
《国际功能分类》ICF
将原来的disability改用“活动受限”, handicap改用“参与限制”代替。
第一部分是功能与残疾,含“身体功能和结构” 与“活动与参与”;
第二部分是背景性因素,含“环境因素”和 “个人因素”。强调了环境与个人因素,各部 分之间都是双向作用。功能是健康状况和背景 因素交互作用和复杂联系的结果。
康复培训班讲座
精选ppt
32
脊髓损伤的直接后果
身体瘫痪-不能活动 感觉麻痹-感觉丧失或感觉异常 骨关节功能障碍 大小便控制障碍 性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康复培训班讲座
精选ppt
33
康复的希望
脊髓损伤存在永 久性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可补偿 大部分功能障碍。
绝大多数患者可 以恢复生活独立、 重返社会。
康复培训班讲座
精选ppt
10
神经根逃逸
nerve root escape 脊髓损伤至某神经节段并涉及到上一节
段的神经根 该神经根的功能丧失 表现为外周神经损伤的特征 同时有可能逐步得到恢复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检查表最新修订及解读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检查表最新修订及解读

DOI:10.3969/j.issn.1006-9771.2015.08.002·专题·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检查表最新修订及解读王一吉1,2a,周红俊1,2a,李建军1,2b,刘根林1,2a,郑樱1,2a,郝春霞1,2a,张缨1,2a,卫波1,2a,康海琼1,2a,逯晓蕾1,2a,袁媛1,2a[摘要]目的探讨最新版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SNCSCI-2013)检查表的修订之处及其意义。

方法通过详细对比ASIA国际标准委员会提供的最新版ISNCSCI-2013检查表(英文版)与ISNCSCI-2011检查表(英文版),找出修订之处,同时根据ISNCSCI-2011检查表使用体会,分析其修订意义。

结果与ISNCSCI-2011检查表相比,ISNCSCI-2013共有11处改动。

新版的检查表更便于区分和强调某些条目,同时对某些条目进行了细化。

结论ASIA标准委员会根据应用ISNCSCI-2011检查表的实践体会,对该检查表进行较大的修改,提出了更加科学的记录方法,使之能更加直观、清楚地反映出检查结果。

本次修订更有利于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估结果的记录和判定。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版本;修订;解读Latest Ed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 WorksheetWANG Yi-ji1,2a,ZHOU Hong-jun1,2a,LI Jian-jun1,2b,LIU Gen-lin1,2a,ZHENG Ying1,2a,HAO Chun-xia1,2a,ZHANG Ying1,2a,WEI Bo1,2a,KANG Hai-qiong1,2a,LU Xiao-lei1,2a,YUAN Yuan1,2a1.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Beijing100068,China;2.a.Depart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y Rehabilitation,b.Department of Spinal and Neural Function Reconstruction,Beijing Bo'ai Hospital, 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Beijing100068,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 (ISNCSCI)worksheet(2013version)and the significa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Methods The latest English version of ISNCSCI work-sheet-2013was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version to find the advantages of current version and analyze its significance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from using the worksheet-2011.Results11modifications were found in ISNCSCI-2013,in which some were just discrimination, some were for emphasis,and the others were detailing.Conclusion The ASIA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ommittee made prudent modif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ISNCSCI-2011to make the worksheet more scientific and clear for recording.The modifi-cation will be more beneficial to record and determine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version;modification;interpretation[中图分类号]R6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771(2015)08-0879-04[本文著录格式]王一吉,周红俊,李建军,等.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检查表最新修订及解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8):879-882.CITED AS:Wang YJ,Zhou HJ,Li JJ,et test ed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 Worksheet[J].Zhongguo Kangfu Lilun Yu Shijian,2015,21(8):879-882.美国脊柱损伤委员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在1982年首次提出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分类标准[1],并被美国脊柱损伤委员会和国际脊髓学会(International Spinal Cord Society,ISCOS)共同推荐为国际标准。

SCI国际分类

SCI国际分类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11年修订)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International Spinal Cord Society( 国际脊髓损伤学会, ISCOS)[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第七版前言本手册内容为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SNCSCI)第七版,该标准描述了脊髓损伤的查体方法(称之为国际标准查体方法)及美国脊髓损伤委员会(ASIA)残损分级。

基于世界各国脊髓损伤治疗和研究领域的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的意见、问题和建议,本标准对一些概念和表达进行了澄清和修订。

关于ISNCSCI某些问题的澄清已经在最近发表的一些论文中进行详细阐述[13]。

另外,所作出的修订也尽可能与InSTeP培训项目保持一致[15]。

委员会对修订采取了审慎的态度,主要是考虑到重大修订应有循证学基础。

自上一版ISNCSCI修订以及参考指南出版以来,ASIA开始了一项电子(e)在线培训项目,称之为国际标准化培训e-学习项目(InSTeP)。

该项目包括一个6模块的课程,目的是使临床医师能够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准确和一致的神经学检查[15]。

这些模块包括:基础解剖、感觉检查、运动检查、肛门直肠检查、评分、分级、AIS分类以及一个可选模块。

另外委员会还开发了儿童脊髓损伤国际标准检查方法(WeeSTeP)和植物神经检查标准e-项目(ASTeP)。

建议在检查时同时完成自主神经检查表格,但该检查目前尚不是ISNCSCI检查的一部分。

本版标准澄清的内容包括:1)对运动和感觉检查进行了更详细的描述,包括运动部分肌力4或5级检查时的体位摆放(原文20-21页)。

关于检查更详细的内容见InSTeP项目[15]。

脊髓损伤的有关评定

脊髓损伤的有关评定

功能恢复预测
不能步行,在轮椅上仍需依 赖程度
完全 大部分 中度 小部分
依赖 依赖 依赖 依赖
在轮椅上独立 程度
基本 完全
独立 独立
有步行的可能性用矫形 器加拐杖或独立步行
C1-3 √ C4 C5 C6 C7-T1 T2-T5 T6-T12 L1-L3 L4-S1
√ √ √ √
√ 可进行治疗性步行 可进行家庭功能性步行 可进行社区功能性步行
皮肤反射存在。 C: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保留运动功能,肛指诊
反射存在,但其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 D: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保留运动功能,肛指诊
反射存在,但其关键肌肌力大于3级。
E:正常,运动与感觉功能正常。
脊髓休克的评定
球海绵体反射:此反射消失为休克期,反射的 再出现表示脊髓休克结束 正常人有15%-30%不出现该反射,圆锥损伤时 也不出现该反射 检查方法:用带手套的示指插入肛门,另一手 刺激龟头(女性刺激阴蒂),阳性时手指可以 明显感觉肛门外括约肌的收缩 脊髓休克结束的另一指征是损伤水平以下出现 任何感觉运动或肌肉张力升高和痉挛
SCI康复评定
损伤平面判定: 通常指运动感觉功能仍然完好的最
下端的脊髓节段水平。 关键肌(key muscle) 关键感觉点( key sensory areas)
关键肌
C4
膈肌
C5
肘屈肌(肱二头肌、肱桡肌)
C6
腕伸肌(桡侧腕伸肌长、短头)
C7
肘伸肌(肱三头肌)
C8
中指末节指屈肌(指深屈肌)
T1
脊髓损伤的有关评定
脊椎与脊髓节段的对应关系
C1-4大致与同序数椎骨相对应 C5-8下颈髓节段和上胸髓节段(T14)与同序数椎骨的上方第1节椎体 平对 中胸部的脊髓节段(T5-8)约与同 序数椎骨上方第2节椎体平对 下胸部的脊髓节段(T9-12)约与同 序数椎骨上方第3节椎体平对 腰髓节段约平对第10-12胸椎 骶尾髓节段约平对第1腰椎

脊髓损伤的康复

脊髓损伤的康复

临床分类
不完全脊髓损伤
定义:损伤平面以下包括最低位的骶段(S4-S5)保留部分感觉或运
动功能。
种类
❖中央束综合征 ❖半切综合征 ❖前束综合征 ❖后束综合征 ❖脊髓圆锥综合征 ❖马尾综合征 ❖脊髓震荡
临床分类
损伤综合征 中央束综合征
半切综合征 前束综合征 后束综合征 圆锥综合征 马尾综合征
损伤部位 中央部受损伤
节段性感觉支 配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T11
检查部位
第三肋间 第四肋间(乳头线)
第五肋间 第六肋间(剑突)
第七肋间 第八肋间 第九肋间 第十肋间(脐水平) 第十一肋间
节段性感觉 支配 T12 L1 L2 L3 L4 L5 S1 S2 S3
S4~S5
检查部位
腹股沟韧带中部
T12和L2之间上1/3
大腿前中部 股骨内上髁
内踝
足背第三跖趾关节
足跟外侧 腘窝中点 足骨结节 肛门周围
康复评定
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的损伤分级 即严重程度评定
损伤程度 A完全性损害 B不完全性损害
C不完全性损害
D不完全性损害
E正常
临床表现 在骶段((S4-S5))无任何感觉及运动功能 在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4-S5))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 功能
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 小于3级
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 大于或等于3级
运动和感觉功能正常
脊髓损伤平面与功能预后的关系
神经平面
C1-4 C4 C5 C6 C7-8
更严重的呼衰而危及生命。
自主神经 过反射
异位骨化
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评定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 副本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 副本

轻触觉检查需要在患者闭眼或视觉遮挡的情况下,使用 棉棒末端的细丝触碰皮肤,接触范围不超过1厘米。
针刺觉(锐/钝区分)常用打开的一次性安全别针的两端 进行检查:尖端检查锐觉,圆端检查钝觉。在检查针刺 觉时,检查者应确定患者可以准确可靠地区分每个关键 点的锐性和钝性感觉。如存在可疑情况时,应以10次中 8次正确为判定的准确标准,因这一标准可以将猜测的 几率降低到5%以下[4]。无法区分锐性和钝性感觉者 (包括触碰时无感觉者)为0分。
评定内容
运动功能评定(必选项目)
运动评定
运动检查的必查部分通过检查10对肌节(C5-T1及 L2-S1)对应的肌肉功能来完成。推荐每块肌肉的检查应 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使用标准的仰卧位及标准的肌肉 固定方法。体位及固定方法不当会导致其他肌肉代偿, 并影响肌肉功能检查的准确性。
运动检查结果分为两组成对肌节的运动功能:右侧 和左侧。身体肌节的运动得分按上肢和下肢分别汇总得 分。运动评分可反映运动功能的量化改变。每块肌肉的 正常功能得分为5分。每个肢体有5个关键肌,因此每个 肢体总分为25分,双上肢的总分为50分。每个下肢5个关 键肌,情况相同,双下肢总分为50分。任何一块必查肌 肉无法检查时即无法计算运动评分。
10. 运动评分:指运动功能总得分。每个肢体总分为 25 分,上肢总分为 50 分, 下肢总分为50分。该术语可以反映 SCI神经受损情况。
11 .不完全损伤:神经平面以下包括最低段 S4~S5有任何的感觉和/或运动功 能保留(即存在“鞍区 保留”)。鞍区感觉保留指身体两侧肛门皮肤黏膜交界处 (S4-5皮节)感觉,包括轻触觉或针刺觉,或肛门深部压觉(DAP)保留(完整或受 损)。鞍区运动功能保留是指肛门指诊检查发现肛门括约肌存在重复性自主收 缩。

脊髓损伤 (2)

脊髓损伤 (2)
脊髓震荡和脊髓休克:脊髓震荡是暂时性的常 为不全截瘫,无实质性的,常在数小时内恢复, 数日内完全恢复。脊髓休克是脊髓功能短时间 的可逆性损害,常由脊髓横断伤引起,一般在 伤后24h逐渐出现,维持3-6周左右,需要特别 指出的是,脊髓休克期过后损伤平面以下的脊 髓功能恢复,上下级神经元的联系并未恢复, 患者常有弛缓性截瘫变为痉挛性截瘫。脊髓休 克结束后,按一般规律,反射活动恢复是从骶 段向头部方向进行,反射活动最早恢复的是肛 门括约肌反射和球海绵体反射,这2个反射的恢 复是脊髓休克期结束的标志。
消化性溃疡
由于脊髓损伤后损伤水平以下的感觉丧失,应激性溃疡、出 血甚至穿孔的诊断都比较困难,容易发生漏诊。腹胀、恶心、 特别是呕吐或胃肠减压出现咖啡色胃内容物,或黑色大便, 提示应激性溃疡
呼吸系统并发症
呼吸衰竭
大多发生在C4及其以上节段,呼吸肌肉麻痹 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有效排除 PaO2低于60mmHg,合并呼吸道阻塞时PaCO2高于50mmHg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
定义:
脊髓损伤(SCI)是由于创伤、肿瘤、感染等因 素造成脊髓内出血、水肿、炎症反应,导致脊髓 细胞坏死、轴突崩解,并出现肢体感觉、运动及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变现。脊髓损伤后可出 现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康复治疗甚至能危及患 者生命。
根据病理改变可分为三类
呼吸道感染
咳嗽无力,不能有效地排除气道的痰液 早期激素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患者气道防御能力下降 大量痰液或脓痰成为细菌的培养基
泌尿系统并发症
下尿道感染(括附睾炎、前列腺或阴囊脓肿、脓毒血症) 上尿道感染
严重感染,肾积水和肾结石相互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必将导致 慢性肾功能衰竭。

SCI康复治疗

SCI康复治疗
整理ppt三神经损伤平面评定标准一感觉损伤平面的确定二运动损伤平面的确定三脊髓损伤的功能独立性评定整理ppt运动水平与感觉水平的确定运动关键肌感觉关键点c2枕骨粗隆c3锁骨上窝c4肩锁关节顶部c5肘窝桡侧c6拇指c7中指c8中指末节指屈肌指伸屈肌小指t1小指外展肌肘窝尺侧t2腋窝顶部t3第3肋间隙t4第4肋间隙或平乳头连线t5第5肋间隙在t4t6之间t6整理ppt运动水平与感觉水平的确定运动关键肌感觉关键点t7第7肋间隙在t6t8之间t8第8肋间隙在t6t10之间t9第9肋间隙在t8t10之间t10t11第11肋间隙在t10t12之间l1t12l2距离的一半l2在股前之中点上l2大腿前方中点l3股骨内踝l4足背第三跖趾关节s1踝跖屈肌腓肠肌足跟外侧s2膕窝中点s3坐骨结节s45整理ppt整理ppt整理ppt不同损伤平面的功能预后预测与adl训练整理ppt四脊髓损伤的早期处理一入院前的处理1初步诊断
精选可编辑ppt
5
游出变为吞噬细胞,发生轴突退变,脱髓鞘和一系列 持续的或继发的生化改变。24h胶质细胞增多,5~7d 胶质纤维产生。
(2)中期,特点是反应性改变与碎块移除。中心坏死区 碎块被吞噬细胞移除,常遗留多囊性空腔,胶质细胞 与胶质纤维增生,并可穿过囊腔,亦有些病例完全由 胶质化所代替,轴突再生从中期开始。(3)终期。组织 中胶质细胞与纤维持续增生,大约在伤后6个月达到终 期,多囊腔常被胶质细胞衬里,上下行通道的 Wallerian变性在继续进行。
精选可编辑ppt
25
精选可编辑ppt
26
精选可编辑ppt
27
精选可编辑ppt
28
脊髓损伤患者残存肌力训练
肌力增强的原则
1、阻力原则 2、超常负荷原则 3、肌肉收缩的疲劳度原则

SCI康复评定(刘海兵)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SCI康复评定(刘海兵)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康复评定-5
ADL评定 呼吸 血管舒缩功能 皮肤 膀胱、直肠功能 性功能 心理 职业、家居环境 QOL评定
预后的评定
C1-3 存活率低,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C4 可自主呼吸,可利用环境控制系统或电动轮椅
C5、6 借助辅助具进食穿衣 ,可完成部分转移
C7- T2 转移独立,ADL轮椅上独立
安全(步行稳定性) 不用笨重的助行器(灵活性) 省力 站立时能游离双手 步行时可分散注意力 姿势基本正常 步行效率>30% 速度和耐力:连续走5分钟, > 575米。
社区/家庭功能性步行的要求
终日穿戴矫形器并能耐受 能连续步行900米左右 能上下楼梯 ADL独立
T3-12
治疗性站立/步行
L1-2
家庭功能性步行
L3及以下 社区功能性步行
相关概念
治疗性站立/步行 功能性步行 家庭功能性步行 社区功能性步行
治疗性站立/步行的治疗作用
心理支撑 促进循环 促进排泄 预防压疮 预防骨质疏松 抑制肌痉挛 维持肌肉关节功能
功能性步行的标准
感觉评分(ASIA 1992)
——方法:选择28个感觉关键点,分左右 两侧进行轻触觉与针刺觉的检查。
——评分:每个关键点每种感觉正常2分、 异常1分、消失0分,正常总分224分。
——优点:量化 ——缺点:缺乏本体感觉评定
自发痛评定:类比目测评分法(VAS)
康复评定-3
运动评分(ASIA 1992)
——方法:选择10对关键肌,采用MMT,按 0~5分评分,正常总分100分。
——关键肌: --上肢:屈肘、伸腕、伸肘、中指屈曲、 小指外展 -- 下肢:屈髋、伸膝、踝背屈、拇背伸、 踝屈
康复评定-4

关键肌和关键点的评定

关键肌和关键点的评定

关键肌和关键点的评定关键肌和关键点的评定一、什么是关键肌和关键点?在人体运动学研究中,关键肌和关键点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所谓关键肌,指的是在某个运动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肌肉;而关键点则是指在某个运动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身体部位。

二、如何评定关键肌和关键点?1. 通过解剖学知识评定人体解剖学知识对于评定关键肌和关键点非常重要。

通过对人体各部位骨骼、肌肉等结构的了解,可以确定哪些肌群或身体部位在某个运动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 通过实验数据评定实验数据也是评定关键肌和关键点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确定哪些肌群或身体部位在某个运动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3. 通过专家判断评定专家判断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专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判断哪些肌群或身体部位在某个运动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三、关键肌和关键点的评定对于人体运动学研究的意义评定关键肌和关键点对于人体运动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运动的本质,从而为运动训练和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改进各种运动器材和设备,使其更符合人体生理特征,提高其效果。

最后,评定关键肌和关键点还可以为各种竞技项目的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四、如何进行关键肌和关键点的评定?1. 定义研究问题在进行关键肌和关键点的评定之前,需要明确研究问题。

比如说,我们想要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哪些肌群或身体部位在某个运动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 选择适当的方法根据研究问题的不同,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

比如说,在一些简单的运动中,可以通过观察来确定哪些肌群或身体部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在一些复杂的运动中,则需要通过实验数据和专家判断来确定。

3. 收集数据在确定了评定方法之后,需要收集相关数据。

比如说,在进行实验研究时,需要收集大量的运动数据,包括肌电信号、运动轨迹等。

4. 分析数据收集到数据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

新版AIS评估方法

新版AIS评估方法
动活动
n 5=正常肌肉特殊体位的最大阻力情况下全ROM 的主动活动.最大阻力根据患者功能假定为正
常的情况进行估计.
n 5=正常假定抑制因素即疼痛、废用不存在情况 下,对抗重力和足够阻力情况下全ROM的主动活
动,即认为正常
n NT=无法检查即由于制动、导致无法分级的严 重疼痛、截肢或大于50%ROM的关节挛缩等因素
脊髓休克
脊髓休克:脊髓受到外力作用后短时间内 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完全丧失.
休克期结束:远端骶反射出现或损伤平面 以下出现肌张力升高或病理征出现,一般以 球肛门反射阳性为判断依据,但伴有马尾神 经损伤者或除外.
球肛门反射:摩擦患者龟头或阴蒂时引起 其肛门括约肌收缩.
SCI平面评定
神经平面:身体双侧正常感觉+运动功能的 最低脊髓节段.总损伤平面 感觉平面:感觉完全正常的最低脊髓节段 运动平面:肌力>3级且该节段以上节段 肌力≧4级的神经节段.
关节屈伸旋转的中立位,肩内收. 肘关节完全伸直.前臂中立位,腕 关节完全屈曲.患者也可以摆在肩 关节轻度屈曲、内旋和内收位,患 者手臂放在腹部.肘关节屈曲90°, 前臂旋后,腕屈曲. 检查者体位:支撑前臂,让患者向 后伸腕.为查探功能,在触摸前臂 远端桡侧腕关节近端桡侧腕伸肌. 观察肌腹是否运动. 指导语:向后伸腕 动作:患者试图全范围伸腕.
指导语:屈肘,试着用手 够自己的鼻子.
动作:患者尝试完成全 范围屈肘.
4级&5级 患者体位:屈肘90°,上
肢置于身体一侧,前臂完 全旋后,肩关节屈伸旋转 中立位,肩内收. 检查者体位:一手放在肩 关节前部稳定,另一手抓 住腕部掌侧,施加一个向 肘关节伸直方向的拉力. 指导语:手臂保持住,不 要让我拉动. 动作:患者抵抗检查者拉 力,试图维持肘关节屈曲 在90°.

关键肌肌力评定(1)

关键肌肌力评定(1)
肌肉
体位
操作
阻力
固定
C5肱二头肌
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
肘关节屈曲至90°
腕关节近端
同侧上臂
C6桡侧腕伸长短、头肌
前臂旋前,前臂放松
腕关节伸展并桡侧偏
腕关节屈曲及尺侧偏
前臂
C7肱三头肌
肩关节前屈90°,肘关节完全屈曲
肘关节从完全屈曲到完全伸展
腕关节近端
同侧上臂
C8指深屈肌
前臂旋后,腕关节和掌指关节中立位
远端指尖关节屈曲
远端指节的掌侧面
中间指节和近端指尖关节
T1小指外展肌
在四根手指的近端指腿远端
骨盆
L3股四头肌
小腿远端
大腿
L4胫前肌
踝背屈并内翻
足背
小腿
L5拇长伸肌
拇趾关节和趾间关节伸展
拇趾近端趾远端
足掌
S1腓肠肌与比目鱼肌
踝关节跖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I关键肌检查
所有肌肉先进行3级肌力检查,若能够完成,则进行4级或5级检查,若不能完成,则进行2级检查,若2级不能完成则进行1级或0级。

C5 肘屈
3级:病人体位:肩关节位于中立位,内收,肘关节完全伸展,前臂完全旋后,腕关节处于中立位。

检查体位:治疗师先被动活动病人肘关节,然后支持腕关节。

口令:屈曲你的肘关节,试着将手碰到你的鼻子,并保持3-5秒。

动作:病人尝试将肘关节屈曲全范围。

若3级可以完成,则进行4-5级。

若不可以完成则进行2级评定。

4-5级:体位如前,在病人屈肘过程中慢慢施加阻力,并给予口令:用力!用力!用力!口令随力度增加慢慢增加。

根据阻力情况给予4级或者5级。

2级:病人体位:肩关节处于内旋并外展位,前臂放于腹部上、脐部以下。

肘关节屈曲30°,肩关节可以足够屈曲以保证前臂可以在腹部充分移动。

检查体位:治疗师先被动活动病人肘关节,然后支持腕关节。

口令:屈曲你的肘关节,试着将手碰到你的鼻子。

若无活动则进行0-1级评定:
0-1级:病人体位如2级,治疗师一手支持患者前臂,一手触诊肱二头肌腱。

肱肌腱可能同样被触诊到。

C6 伸腕
3级:患者体位:肩关节位于中立位,内收,肘关节完全伸展,前臂完全旋前,腕关节掌屈。

检查体位:治疗师一手支持在前臂末端。

口令:向上勾起你的手腕,并将手指向天花板抬起。

4-5级:患者体位:同3级,除了手腕完全伸展。

检查体位:治疗师抓住患者患侧前臂末端以稳定腕关节,试着在桡侧掌骨上施加向下向掌屈方向的阻力。

口令:抬起手腕,不要被我压下去。

0,1,2级:患者体位:将患者手臂放松于桌子上,肩关节位于中立位,内收,肘关节完全伸展,前臂位于中立位,腕关节完全屈曲。

患者也可肩关节稍屈曲,内旋,内收,手臂置于腹部。

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前,腕关节掌屈。

检查体位:治疗师一手支持患者前臂,要求患者将手腕背伸,治疗师另一手在前臂远端触诊
伸腕肌,观察肌肉是否收缩。

口令:嘱患者将手腕向上抬起。

C7 伸肘
3级:患者体位:肩关节位于中立位,内收,前屈90°,肘关节完全屈曲,手置于耳边。

检查体位:治疗师固定患者被测侧上臂。

口令:伸直你的手臂。

4-5级:患者体位:同3级,除了肘关节屈曲45°。

检查体位: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者被测侧上臂,另一手抓住腕关节,施加肘屈方向阻力于前臂远端。

口令:保持这个姿势,不要被我压下去。

2级:患者体位:肩关节内收内旋,前臂置于腹部,肘关节完全屈曲,充分的肩关节前屈可以允许前臂在腹部滑动。

检查体位:治疗师固定患者被测侧上臂。

口令:伸直你的胳膊。

0或1级:患者体位:保持2级的体位,肩关节内收内旋,前臂置于腹部,肘关节屈曲30°。

检查体位:治疗师固定被测侧上臂,在尺骨鹰嘴处触诊肱三头肌。

口令:伸直你的手臂。

C8 中指屈曲
3级:患者体位:肩关节处于中立位,内收,肘关节完全伸展,前臂完全旋前,腕关节可以在中立位屈伸,掌指关节及中节指间关节固定于伸展位。

检查体位:治疗师双手抓住患者的手,将中指隔离出以便检查,将腕关节固定于中立位,保证中节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伸展。

口令:屈曲你的中指。

4-5级:患者体位如3级,除了远端指间关节完全屈曲。

检查体位:治疗师固定患者被测侧腕关节,掌指关节及中节指间关节如3级,尝试用拇指在患者中指的远节指骨上加压。

口令:将你的中指指尖弯曲,不要让我拉开。

0,1,2级:患者体位:肩关节位于中立位,内收,肘关节完全伸展,前臂在中立位屈伸,腕关节在中立位,掌指关节及中节指间关节被固定于伸展位。

检查体位:将腕关节固定于中立位,掌指关节及中节指间关节伸展,触诊指长屈肌或观察肌肉有无收缩。

口令:屈曲你的中指指尖。

T1 小指外展
3级:患者体位:肩关节内收内旋,前屈15°,肘屈90°,前臂旋前,腕关节在中立位屈伸。

检查体位:治疗师固定患者被测侧手,确保掌指关节被固定以防止过伸。

口令:使你的小指向外打开。

4-5级:患者体位:同3级,除了小指完全向外展开。

检查体位:治疗师固定患侧被测侧手,确保掌指关节被固定以防止过伸。

用食指尝试在病人小指上加压。

口令:保持你的小指向外打开,不要被我推回来。

0,1,2级:患者体位:肩关节内旋,内收,肘关节完全伸展,前臂完全旋后,腕关节在中立位屈伸,掌指关节被固定。

检查体位:治疗师固定患者被测侧手腕背面和手,确保掌指关节被固定以防止过伸,触诊小指外展肌或观察肌肉有无收缩。

口令:将你的小指向外打开。

L2 髋屈
3级:患者体位:髋内旋,中立位内收或外展,髋和膝均15°屈曲。

检查体位:治疗师支持患者被测侧大腿的远端和小腿,如果胸腰部有尖锐疼痛,则大腿屈曲不能超过90°。

因为可以加重脊柱的压力。

口令:将你的膝盖尽可能朝向你的胸部,不要让脚沿床面拖动。

4-5级:患者体位:髋屈90°,膝关节放松。

检查体位: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者被测侧对侧髂嵴,将另一手放于被测侧大腿前部远端,仅在膝部以上,施加阻力于髋伸方向。

口令:保持你的膝在此位置,不要被我拉开。

2级:患者体位:将患者大腿置于减重体位(髋外旋,并屈曲45°),膝屈90°。

检查体位:治疗师支持患者腿部。

口令:试着将你的膝向外,或者试着将你的大腿屈向身体。

0或1级:患者体位:同3级,髋内旋,中立位外展或者内收,髋和膝均屈曲15°。

检查体位:当触诊髂嵴前下的屈肌时,治疗师支持患者被测侧大腿以减少摩擦。

口令:要求病人尽可能将膝朝向自己的胸部。

L3 膝伸
3级:患者体位:髋内旋,中立位屈伸,15°屈曲,膝关节30°屈曲。

检查体位:治疗师将手臂放在患者被测侧膝关节下,将手放在对侧腿的末端,可以使被测膝关节屈曲30°。

口令:伸直你的小腿。

4-5级:患者体位:同3级,除了膝屈曲15°。

检查体位:治疗师将手臂放在被测侧膝关节下,将手放于对侧膝上,抓住被测腿,接近踝关节。

口令:保持这种姿势,不要让我弯曲你的小腿。

2级:患者体位:髋位于外旋位,屈曲45°,膝屈90°。

检查体位:治疗师支持被测侧大腿末端。

口令:伸直你的小腿。

0或1级:患者体位:患者髋位于中立位外展内收,髋和膝均屈曲15°。

检查体位:治疗师支持被测侧大腿,触摸髌腱或股四头肌。

口令:伸直你的小腿。

L4 踝背屈
3级:患者体位:髋位于中立位旋转,髋和膝稍屈曲。

治疗师手可以放在被测腿膝下以保持轻微屈曲,踝位于跖屈位。

检查体位:治疗师在患者患侧支持患者腿。

口令:将你的脚朝头部方向翘,使你的踝屈曲。

4-5级:患者体位:体位同3级,除了踝处于完全跖屈。

检查体位:在3级的体位中,将手放于脚背处,尝试向跖屈方向施加阻力。

口令:保持这种姿势,不要被我压下去。

2级:患者体位:髋外旋,外展45°,膝关节屈曲,踝关节完全跖屈。

检查体位:治疗师在患者患侧支持患者腿。

口令:将你的脚朝头部方向翘,使你的踝屈曲。

0或1级:患者体位:将髋放于中立位,可以在中立位外展内收,屈曲伸展,膝完全伸展,踝轻微跖屈。

检查体位:触诊胫前肌或胫前肌肌腱穿过的踝前部,观察肌肉运动。

口令:将你的脚朝头部方向翘,使你的踝屈曲。

L5 踇长伸:
3级:患者体位:髋于中立位,膝关节完全伸展。

检查体位:治疗师一首支持被测侧腿部。

口令:让你的大踇趾向你的膝盖方向运动。

4-5级:患者体位:同3,除了踇趾完全伸展位。

检查体位:治疗师位于患者患侧,将拇指放于患者被测侧踇趾末端,尝试向跖屈方向施加阻力。

口令:保持脚趾向上,不要被我压下去。

2级:患者体位:髋外旋,45°外展,膝屈,踝及踇趾放松,中立。

检查体位:治疗师在患者患侧支持患者腿。

口令:让你的大脚趾向膝盖方向运动。

0或1级:患者体位:同3级。

检查体位:治疗师在患者患侧支持患者腿,触诊踇伸肌腱。

口令:让你的大脚趾向膝盖方向运动。

S1 踝跖屈
3级:患者体位:髋位于中立位旋转,屈曲45°,膝完全屈曲,踝完全背屈。

检查体位:治疗师将一手放于患者被测侧膝后以固定住腿,另一手放于患者脚下,将足推向背屈,患侧足跟位于床面。

口令:用脚踩我的手,并将你的脚跟抬离床面。

4-5级:患者体位:髋位于中立位,膝完全伸展,踝完全跖屈。

检查体位:治疗师位于患者被测一边,一手放于患者被测侧小腿,另一手从足底抓住患者趾骨,尝试在足底施加背屈方向的力。

口令:将脚向下踩,不要被我推上来。

0,1,2级:患者体位:髋外旋,屈曲45°,膝屈。

检查体位:治疗师在患者患侧支持患者腿,触诊腓肠肌或跟腱。

口令:试着向脚底方向踩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