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利之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脉络:百家争鸣的产生——道法墨——☆儒家的发展百家争鸣原因1、阶级:士阶层活跃,受到重用。

2、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

3、政治: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

4、文化:①学术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②私学兴起,造就大批文士。

根本原因:社会变革。

意义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思想解放运动。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较为深远。

代表学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派别代表思想评价道家(辩证法思想)唯心主义老子(创始人)春秋本原是“道”,顺其自然,清静无为。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庄子战国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墨家(代表手工业者)墨子(创始人)战国兼爱、非攻、尚贤(治国主张)反映平民要求和平、稳定的愿望法家韩非子战国以法治国、权术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备注:十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九流: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儒学的发展儒家:代表统治阶级利益时间人物思想评价其他治国理念伦理观君民关系核心主张春秋晚期创立孔子(创始人)仁性相近以德治民仁、礼进步性:1、调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2、提高人民地位,促进生产发展。

保守性:1、主张恢复周朝制度。

2、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唯心主义战国继承发展孟子仁政性本善民贵君轻仁政调整阶级矛盾,适应社会的需要荀子(是各宗各派仁义、王道、性本恶君舟民水制天命而用之、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朝气和信心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以德服人天行有常秦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打击汉朝新儒学董仲舒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纲五常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积极:1、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国家,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根本目的)。

2、对儒学成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义利之辩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义利之辩

浅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义利之辨道德和利益的矛盾,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也是重要的一种矛盾。

如何认识、处理具体的利益要求和具体的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古往今来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道德和利益的关系,用传统的学术术语,可归结为义和利的关系。

作为道德现象中的根本矛盾和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义利关系应如何认识和处理早已为我们的先哲们所着重思考和论述提及中国古代的哲学,不可回避的要谈论到儒家学派,作为一种入世的哲学,儒家主要讨论的都是一些涉及社会、人生的问题,义与利便是其中一个重大的伦理问题。

何谓义?何谓利?义者,“事之所宜也”,是某种特定的伦理规范,道德原则,是儒者们心中至高无上的道义。

利者,“人之用曰利”,后世多指物质利益。

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便形成义利观。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利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孔子首先提出义与利的分别,并把追求义还是追求利作为划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认为一个真诚的君子应以义为原则,依照礼的要求去实行它,用谦虚的语言去表述它,,以诚实的态度去完成它,这才是仁义的君子,而那种:“群居终日,言不及义”之人,则不足以称为君子。

但孔子并不完全否定利,他曾说过:“因民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他还赞美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老百姓得到好处。

孔子反对的是只追求个人的私立,要求君子“见得思义”。

如果利不符合道义的要求,就应不顾个人利害、得失、甚至不惜牺牲个人之生命,舍利而取义。

先秦儒家另一位集大成者孟子继承和发挥孔子的思想,更加强调义与利的对立,表现“崇义绌利”的倾向,给义、利两者的对立开了先河。

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了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在这种典型的重义轻利观中,他主张义,反对利,甚至将义利对立起来。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记载: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春秋时期——儒学的创始人孔子1.儒学思想:核心思想是“仁”,提出“礼”;主张“为政以德”、包含民本思想。

2.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等。

3.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战国时期——儒学得到丰富和发展,代表人物孟子、荀子。

孟子:(以孔子继承人自居,后称“亚圣”)1.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

2. 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仁政”;3.发挥了“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4.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1.天人关系:天有行常;制天命而用之。

2.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掌握“礼”;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强调礼法并用;3.君民关系:舟水之说(君舟民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4.主张“性恶论”。

道家:1.把“道”作为世界的根本。

2.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老子的“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的思想。

4.庄子提出“齐物”(即万物没有界限和差别)。

墨家:墨翟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节葬、节用。

法家主张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的法治观;“事异则备变”的改革观。

代表人物为韩非子和商鞅。

(以上诸子主张应从区别和特点方面掌握)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理解)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主张1.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2.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

(记住)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原因:汉武帝时期,中国政治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材料一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 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 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 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 响。他与汉武帝一起作为西汉鼎盛时代的代表是当之 无愧的。 ——田昌五、安作樟主编《秦汉史》 材料二 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 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 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 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 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对董仲舒的评价标准不同,你比较同意上述 哪一种看法?为什么?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地位 原因 春 仁、礼、中庸、 不被重视 要求恢复周礼,有保 秋 为政以德 守性 战 仁政、王道、舍 显学,但 浓厚理想化色彩,脱 国 生取义 不被青睐 离群雄割据的现实 西 大一统、君权神 确立正统 汉 授、天人感应 地位 宋 “存天理,灭人 理学兴起 明 欲”“心即理也”重塑正统 明 君主是天下之大 批判 清 害、工商皆本、 和 经世致用 继承 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适应统治者需要 思想内容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 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 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 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 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 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 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翦伯赞《中国 史纲要》 依据材料,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 基本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出现众多思想 流派,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动了社会 进步。

论析传统义利之辨的现代意义

论析传统义利之辨的现代意义

论析传统义利之辨的现代意义摘要:“义利之辨”是中国传统思想论争的一个核心议题。

深入考察和发掘传统义利文化的合理内核并进行现代转换,对于我们在现代化社会转型时期构建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实现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义取利,义利统一,这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的根本内容。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重新审视先秦孔孟儒学的义利观,挖掘孔孟儒学处理道德与功利关系的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这一人类社会的共同思想财富,对于解决当今社会中的各种道德困境。

对于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义利之辨社会价值义利观中华民族有崇尚道德的传统,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创造出灿烂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以儒家为主流,儒、道、法家等思想在相互影响渗透中形成的文化体系,具有多元、多维、多层次性。

以儒家为主流的传统义利观,被关注评判也最多,重义轻利是儒家义利观的基本内容。

“义利之辨”是中国思想史上一种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

它涉及人们在利益与道义、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等一系列矛盾关系问题上的道德观念和价值选择。

[1]尤其在社会变革时期,“义利之辨”对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历史上各个理论学派的思想家都予以其极大关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主张和观点,形成了不同理论形态的义利观。

当代中国正处在急遽变革之现代化社会转型进程中。

现代化带来了整个社会的结构性转化,与这种转化相适应,道德价值观念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迁。

在这一历史境遇下,深入考察和挖掘传统“义利之辨”蕴含的深层内核及基本精神,并进行现代诠释与转换,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义利矛盾作为人类社会生活自身的矛盾,在每一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度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当前中国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型时期,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而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利益关系格局的大变化必然会导致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系统的大震荡,使许多人在义利关系问题上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构成当前义利矛盾突出的社会背景。

中国古代“义利之辨”的历史发展阶段及理路

中国古代“义利之辨”的历史发展阶段及理路
思 想争论 最 活跃 、 积极 、 最 最有 历史 价值 的时代 。诸
子 百 家是 中 国文 化 思 想 形 成 的 阶段 . 是 “ 利 之 也 义
辨” 的萌 芽 和奠基 时代 。 里重 点讨 论孔 子 、 这 墨子 、 杨 朱 、 子 、 子 和韩非 的义利观 。这 几位 思 想家 的义 孟 苟
( 中国人 民大 学 国学 院 , 京 10 7 ) 北 0 82
摘 要: 中国 古代 “ 义利之 辨 ” 为 先秦 、 分 中古 、 近世 三 个历 史发 展 阶段 ,,F关 系在 不 同阶段 YC .1
受具体 历 史条件 影 响 而呈现 出富有 时代 特 色的特 点 。通过 分 期 的历 史考 察 , 一般 说 来 , 义 ”是 强 “
行为 , 且把这种差别上升到“ 子”“ 并 君 、小人 ” 的不
同的道 德水 平 。 如果 仅仅 强调 上述 内容 , 么孔子 就是 一个 “ 那 子 罕 言利 ”]罕的禁欲 主义 者 。 _子 》 1 《 然而孔 子 的义利 观不仅 仅局 限 于此 。事实 上 , 在强 调上述 观点 的 同时 . 也 他
呢 ? 于 “ ” “ 在 不 同场 合 的赞 同 . 对 义 与 利” 反映 了孔 子
段 ,并 重点 选 取各个 时代 有代 表性 的思想 家及 思想
流派对 “ 义利 之辨 ” 的历史 发展 理路进 行讨 论 。


先秦阶段—— 萌芽奠基 时代
回顾 中 国思 想史 。 秦诸 子百 家争 鸣 的时代 , 先 是
不 断强调 追求 自己利益 的合 理性 ,并 且 主张 和鼓 励
人们 去追 求个 人 的合理 利益 。 “ 富与 贵 , 人之所 欲 是
也 ”“ ,贫与 贱 , 是人 之所 恶也 ”K , 子在 很多 场合 【 里 孔 公 开呼喊人 的这 种个 人利益 之合 理 l 甚 至他认 为 , 生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1.1诸子百家及其主要代表人物诸子百家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繁荣时期。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道家:老子;庄子;列子。

法家:韩非。

3.1.2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形成: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的动荡时期,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意义:1、“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

2、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1.3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孔子: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孟子: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主张人性本善说。

荀子:荀子主张“性恶论”。

他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施。

3.1.4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所采纳,有力的抑制了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3.1.5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对儒学的发展代表人物:“二程”,即程颢、程颐兄弟。

陆王心学,即陆九渊、王守仁。

对儒家的发展: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

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礼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3.1.6明清时期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李贽:反对尊孔;对封建的男尊女卑、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人类平等。

中华传统道德中的义利之辨

中华传统道德中的义利之辨

中华传统道德中的义利之辨义利之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关于义利关系的辩争。

义指封建道德,利指利益、功利。

儒家先义后利、义重于利,《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梁惠王上》:“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西汉董仲舒主张“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道不急其功"。

(《春秋繁露·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墨家义利并重,《墨经上》:“义,利也。

”宋以后反理学思想也持此说,明清之际的颜元强调“正其谊911(义)以谋其利,明其道以计其功。

”(《四书正误》卷一)。

义”是一个人心问题、人性问题、心性问题,所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是内在的人心人性,也叫“心性”。

“义”就是正确认识人的心性,即正确认识人心的基本属性,然后发遵循和符合人心人性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

这就是宋明理学所说的“心即理”、“性即理”。

这里的“理”与“义”同义。

“利”则是一个效率问题、经济问题,所关注的对象是外在的外物,主要是经济活动。

“利”就是正确认识外物,去发现更有效率的生产和解决方法。

“义利之辨”与“心物之辩”是相对应的。

“义”属于“心”的范畴,而“利”则属于“物”的范畴。

“心”是人的思考认知主体,人的一切思考认知活动,都是由“心”所发出。

而“物”则是人心的思考认知对象。

“义”属于“心”的属性,而“利”则属于“物”的属性。

在西化的现代学术的误导之下,现代中国人对“义”所存在的最大谬见是,将“义”也看成“物”的范畴,甚至将“义”看成一个经济分配问题,直接与经济分配公平等同。

经济分配公平了,就是“义”、“正义”。

经济分配不公,出现了两极分化,就是“不义”、“非正义”。

经济分配公平,的确符合“义”的原则,但是,经济分配公平与“义”存在本质不同。

经济分配无论公平与否,是以经济为中心的,都是经济问题,属于“物”,属于“利”。

以此为视角,就可以发现,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实质相同,都是经济问题,都属于“利”,却缺乏“义”。

其不同仅仅在于分配方式的不同,资本主义的分配是两极分化的,而共产主义的分配则是平均的、公平的。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九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用书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九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用书含解析

专题十九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挖命题【考情探究】考点考试内容、考核要求年考情考查热度真题示例考查角度学科素养百家争鸣①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②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③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浙江月选考,分秦统一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浙江月选考,分百家争鸣的表现历史解释汉代儒学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太学的创建()③科举制的文化影响()浙江月选考,分太学设立史料实证★★★浙江月选考,分太学的影响历史解释宋明理学①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②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③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浙江月选考,分朱熹思想主张历史解释★★★浙江月选考,分王阳明思想主张历史解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①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②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③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④明清时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浙江月选考,分明末清初思想影响史料实证★★☆分析解读本专题属于高考高频专题。

从命题角度来看,注重考查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演变及特点、主要的思想家及其主张。

如百家争鸣的特点、先秦时期儒家倡导的施政为民思想、汉代儒学地位的上升和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明末清初思想及其价值;对科举制文化的考查,既可单一考查科举制文化的影响及现实意义,又可综合考查儒学发展的思想价值。

从学科素养角度来看,注重对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的考查。

从考查题型来看,多以选择题为主。

复习本专题需要注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思想发展的脉络,注意各种思想的基本含义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需要适当阅读一些经典原文或思想史资料,也需要理解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思想与生活的联系,对古代思想特别是儒学思想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探究。

【真题典例】破考点【专题概览】一、时空定位。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

2 传统文化的珍贵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 的根,具有无穷无尽的珍 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3 探究传统文化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积淀, 每个人都应该更加深入的 探究,以让文化更加生机 勃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 演变课件
传统文化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基因。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本课 件将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思想来源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来源于儒、道、墨、法、兵、名等思想体系。
主流思想的特点
强调人伦道德、天人合一、和谐共存等核心价值观。
主流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道家思想的演变
1
先秦道家思想
以老子、庄子等人的思想为主,强调个人心性修养和自然的和谐。
2
魏晋南北朝道家思想
兼容并蓄,在吸收儒、墨思想基础上更加重视个体的自觉和精神独立。
3
宋明清道家思想
提倡用论证术和天人合一思想的方法,推崇阴阳五行思想进行学术研究和研究天人之道。
墨家、法家、兵家、名家思想 的演变
• 墨家思想强调对社会公正和普惠的追求,被评为"中国古代民主主义者 的重要代表"
• 法家思想以儒家思想为对立面,主张以法治国,倡导重利轻义、无私 奉法。
• 兵家思想则强调以实用为主导,以用兵治国,"能战则必胜,不能战就 让消灭"。
是举,任人唯贤"。
主流思想的影响
延续千年的中国文化积淀,主流思想承载了中国社会的基本人类观。
儒家思想的演变
先秦儒家思想
以孔子思想为主,重视人伦,主 张“仁”的理念。
魏晋儒家思想
兼容并蓄,吸收了道家、墨家思 想,引导社会思想向文人化的方 向。

[政史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 (一)

[政史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 (一)

[政史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一)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分为政治、历史、地理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政治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流思想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强权思想,即“霸权”,认为“强者为尊,弱者为倭”,该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崛起中得到了印证。

并在秦国统一六国后为主流思想。

随后,汉朝时期推行“仁政”思想,旨在强调善治与礼让,这种思想伴随汉朝的长盛不衰。

直到唐朝的“大唐盛世”,才开始运用“君道之治”的思想,继续推行“仁政”,并强调文治,开展皇帝权力的道德化改革。

从而到达宋明清王朝时期,达到“治国必先治民”的思想,更加注重人文思想的影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政治思想上建立了以人为本的主流思想。

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主流思想,最初是崇尚儒家思想,强调“天命”与“圣人”,主张题献王位给有道德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与道教的兴起,儒家思想逐渐演化出“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理念。

尤其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玄学兴起,思想更趋于天人合一,认为人能接通天地玄秘,从而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从以往的重人物、人生至上转变为重人与自然、人、天之间的关联性。

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现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思想也变得更加开放、自由。

三、地理中国传统文化从一开始的大一统思想,强调中华民族是天下之精华,到汉朝时期面临民族融合的危机,强调民族和进化思想。

唐代崛起的大唐盛世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思想逐渐走向开放,借鉴了外部文化因素。

明清时期的经济繁荣及地理意识的开放,促进了“海上一家”思想的形成,从而打开了中国传统文化地理思想的更多新局面。

现代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地理意识不只是局限于境内,而是更注重地球生态与生命和谐的思考,使得传统地理意识在现代社会有了更广泛的应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政治、历史、地理三方面演化历程曲曲折折,但在人文、開放和信仰上一直保持着持之以恒的主题,为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不同年代下的独特意义。

义利之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1页PPT

义利之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1页PPT
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义利之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的演变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义利之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1页PPT

义利之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1页PPT
义利之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 演变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潘佳铭《义利之辩的反思》
材料五:如果我们空谈道德性命,政治觉悟,或将 道德原则同个人福利对立起来,抽象的宣扬存理 去欲,就会挫伤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市场 经济的发展。如果只求个人福利,不顾社会正义, 置公共利益于脑后,将功利主义引向个人利己主 义,甚至不择手段地牟取暴利,势必造成市场经济 的混乱,危害社会和谐与安定。
重义轻利
把“义”上升为“道”,主张“以 重
义制利”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 道不计其功”, 进一步把重义轻利

观点神圣化、绝对化与普遍化

主张“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
天理灭” ,重义轻利观念发展到 利
了极致
“以义主利,以利佐义,合而相 成,通为一脉”,较好地将义与利 统一起来。
(二)历史认识与历史反思
二、义利之辩——先秦先贤们如是说:
“大道废,有仁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 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使 乃圣人之治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 老子 “不利货财,不近富贵;……万物一府,死生同 状” 。 “绝圣弃智”,“攘弃仁义”
—— 庄子
二、义利之辩——先秦先贤们如是说:
严刑峻法、奖励耕战、主张加强 中央集权、主张“不期修古、不
法常可”“事变则备变”。
墨子: “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一起温习先贤的智慧
老子:
“道”是万物的本源、朴素 的辨证法、无 为 而 治、
小国寡民
自然无为、提出“齐物论” 庄子: 崇尚自然、鄙视富贵利禄、主张
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
思考1
“人人不拔一毛,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丰屋、美服、厚味、姣色,有此四者,何求于 处?---忠不足以安君, ……义不足以利物 。”
——杨朱
先秦思想家们的“义利之辨”
人物
义利之辨(义利观)
孔子、孟子、荀 子
商鞅、韩非子
墨子
庄子、老子
杨朱
极端自利,享乐主义,不讲道义 (为我、重生)
考考你
除了这些“义利之辩”思想,上面材料中的 这些先贤(除杨朱外)还有哪些其他方面的 思想?
结合儒家“义利之辨”的发展及相关材料,谈 谈你对儒家的义利观的认识(看法),并在其 基础上,结合现实谈谈该如何处理好“义利之 辩” 。
材料一:儒家的重义轻利思想,是与中国古代的小 农经济相联系的。那时的社会财富总量始终不能 充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如若提倡一己之利,必然 导致人们相互争夺的加剧,造成社会机制失衡,所以 重义轻利思想对当时的公私关系起了一定的平衡 作用。 ——吕明灼《义利之辨:一个纵贯古今的永恒主题》
--------张锡金《“重义轻利”辨析》
材料三:儒家的义利观,把义利关系对立起来并使 其绝对化,走向了以义为唯一要求的极端,极其轻视 功利与财富,只强调精神生活,鄙视物质利益,否定人 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并和法家的“重农抑商” 相结合,这必将大大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影响了 中国二千年历史的思想走向;不讲“利”,“义”也 失去了物质基础的保证,变成了一句空话。儒家义 利观的要害是只讲精神不讲物质,违背了物质利益 为先的原则。 ——吕明灼《义利之辨:一个纵贯古今的永恒主题》
三、儒家“义利之辨”的发展演变
儒家自汉朝开始,便成为中国的统治思想并不断 发展,其“义利之辨”也一直相伴并随其始终, 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义利观。并对中国 社会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
(一)儒家“义利之辨”发展中的“变”与“不变”
时代
人物
“变”
“不变”
春秋 西汉
孔子 董仲舒
两宋
朱熹
明末清初 顾炎武
历史反思(总结)
包括儒学义利观在内的中国传统的义利观,我们都要 进行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建立起新的适应民族发展需要 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和义利观,不讲 “利”,社会发展就失去了原始动力;不讲“义”,社会发 展就失去了正确的思想指导。只有义利并重,义利统 一才是正确的义利观。我们一方面要鼓励人们对物质 利益的正当追求,大力发展经济,同时在发展经济过 程中不能忽视诚信等道德方面的建设,而是要建立起 合乎精神文明的市场经济伦理体和法律制度,以法治 国。
(四)课后作业
请你搜集法家“义利之辨”在中国的发展演变 相关史实,对法家“义利之辨”思想进行反思 ,并谈谈其对目前“义利之辨”的借鉴之处。
二、义利之辩——先秦先贤们如是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孔子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 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 而已矣。”
——摘自《孟子﹒梁惠王上》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与诚信教育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
一、“义利之辨”的概念界定
1.“义”和“利”的概念 “义”和“利”主要是指道德行为和物质利益 而言。 利有公利与私利之分,为国家、民族、大 众谋利则为公利, 思想家们所说的公利实际上说 的是`义’本身的内涵, 为一家、一身、私己求利 则为私利。凡与义相对的利,皆指个人之利。
材料二: 重义轻利”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陶冶了一代代富
有自我牺牲精神而名不见经传的勤劳、善良的百姓,又培 育了一批批志士仁人 。儒家的以义为上、为民谋利等这 些思想不乏合理之处,在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和思想价值。 当然,“重义轻利”这个命题又有缺陷。“利”作为物质 利益,它能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也是人类社会不断 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人的正当的利欲不但不应当“轻”, 相反,应当加以肯定并给予满足。而孟子、董仲舒以及朱 熹出于维护他们所处的时代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将“重 义轻利”的消极或不足方面加以引伸、发挥,引向了极端。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 的“义利之辨”?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 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经济上: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 迅速发展
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 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 跃
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 间 ,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
——荀子
二、义利之辩——先秦先贤们如是说:
“利者,义之本也。”“贵法不贵义”。 ——商鞅
“好利恶害人之情也”。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 以治国也”。
——韩非子
二、义利之辩——先秦先贤们如是说:
“兼相爱,交相利” “义,天下之良宝也”
“义,利也”
——《墨子》 ——《墨子》 ——《墨子》
• 大变革时代,社会失去原有的秩序和规范,利
益和道德的冲突愈演愈烈。争权夺利的斗争必 然触及原有的道德规范,于是义与利的关系问 题提了出来,思想家们便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提 出了不同的义利之辨。
思考2 如何看待先秦思想家们的这些“义利之辨”?
参考答案
1.都是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 2.任何一种义利观,受时代和阶级立场的影响,也 都有其局限性,所以要放到特定的历史中去正确 认识。 3.我们学习及反思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的“义 利之辨”,必须兼收并蓄,取其所长,避其所短,要用 辩证的眼光看待义利关系。
材料四:在我国,由于长期的农耕宗法制度,商品经 济从来没有象西方那样发达过,因而长期崇尚德治, 以为以义就可以治利。义制不了利,只有法才能 治利,因为利是法律存在的根基。在一个存在私利 的社会中,只有通过法律合理设定权利以分配社会 合作所产生的利益,才能造成一个和谐的利益分配 和保障体系,从而鼓励人们通过享有法律权利去追 求自身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完善市场 经济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强调“以法治国”
一起温习先贤的智慧
孔子:
“仁”、“礼”、“以德治国, 反对苛政”、“中庸” 、“有教 无类” “因材施教”
孟子: “性本善”、“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君舟民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起温习先贤的智慧
严刑峻法、重农抑商、奖 商鞅: 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
度、加强中央集权。
韩非子:
——王雾《中西传统义利观之试比较》
对儒家的义利观的认识(参考答案)
1.基础(原因):与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一致(农耕宗 法制度);商品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2.目的: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2.作用 积极:调整了公私关系、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和谐;塑 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重视道德和精神,其义为质, 信义为上等思想针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有相当的价值。 消极:过多强调精神力量,相对忽视物质,对商品经济 发展不利;其在后期与重农抑商政策相结合,阻碍了中 国社会的发展;忽视个体;影响中国思想发展的方向。 (重精神、忽视物质,重视整体,忽视个体)
一、“义利之辨”的概念界定
2.义利之辨”(义利观)的概念 思想家们所讨论的义利之辨,在内涵上指的是义与 利之间的关系。 义和利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大致可归为三个方 面的内容: 第一,义与利两者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第二,个人对待义与利应持什么态度; 第三,国家应以义还是以利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和 引导人民发展经济的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