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儿井由竖井暗渠
坎儿井原理
坎儿井原理我们来到了吐鲁番参观坎儿井。
坎儿井、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坎儿井就是井穴的意思。
它就是我国了不起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就是提及地下水的一种独有的地下水利工程。
它就是利用地面坡度把盆地多样的地下潜流水,通过人工修筑的地下渠道,拉入地灌溉、采用。
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将近千条,全长约公里。
就是全世界最小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
我们先参观了坎儿井民俗园,对它怎么修建的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坎儿井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共同组成。
在盆地边缘由高向高踢若干口竖井,再将竖井逐次从地下凿开边境成串,水便从地下带出至地面上来了。
竖井就是维持水的整洁,竖井口就是通风和避免水冷却用的,假如从高空俯瞰,那些土堆犹如珍珠项链上的珍珠就是竖井口。
明渠就是汇聚的水流出的.地方,暗渠就是水流汇聚中在地下的部分,也起著了洁净水和避免水分冷却的促进作用,涝坝就是储存水用的。
我们参观了坎儿井的竖井,导游姐姐介绍怎样利用油灯定方向的原理。
坎儿井真像个大迷宫,如果不留神定会在迷宫里走丢的。
我们走在暗渠上透明的玻璃上,玻璃边的彩灯变换这不同颜色的灯。
暗渠的水在玻璃下缓缓地流淌着。
我低头往下看,哇,真深啊!这么深的暗渠在古代得花费多少人力才能挖成的啊。
一道光从竖井口照进来,在这里闪烁着光芒,像一片金灿灿的树叶在空中飘啊飘;还像一只金色的蝴蝶在黑暗的坎儿并扑闪着它明亮的翅膀。
坎儿井里并不热,跑至坎儿井的暗渠边,我用手摸了摸纯净的水,凉凉的。
我不禁闻了一下,甜甜的。
坎儿井是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根据本地气候、地理特点等创造出来的一种特别的水利工程,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坎儿井 名词解释
坎儿井名词解释
坎儿井是一种特殊的灌溉系统,普遍分布于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陕西、山西、甘肃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坎儿井由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人们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坎儿井流量稳定,能保证井水自流灌溉,是干旱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水利书籍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一日一题选择题——新疆的坎儿井
⼀⽇⼀题选择题——新疆的坎⼉井新疆的坎⼉井是⼈⼯开挖可⾃流引⽔的古代⽔利⼯程,是绿洲农业及⽣活⽤⽔的主要来源。
它由竖井、暗渠(含集⽔段与输⽔段)、地⾯输⽔的明渠道和储⽔⽤的涝坝等部分组成(下图)。
近⼏⼗年来,坎⼉井⽔量衰减或⼲枯等现象威胁绿洲。
据此回答1—3题。
1.坎⼉井⽔冬季不断流,其主要原因是①地下⽔补给为主⽔源稳定②全球变暖,冰雪融化增多③暗渠输送,受⽓候影响⼩④⼭地阻挡冬季风,冬季不易结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绿洲位于坎⼉井的A.竖井周围B.明渠两侧C.坎⼉井上游D.涝坝下游3.近⼏⼗年来,坎⼉井⽔量衰减的主要原因A.超采地下⽔导致区域地下⽔位下降B.城市化使硬覆盖增多,下渗减少C.全球变暖,⾼⼭冰雪融⽔减少D.砂砾⽯层,使井⽔下渗,⽔量变少【答案】1.C 2.D 3.A【解析】1.从图中看,坎⼉井的⽔源以地下⽔补给为主,⽔源稳定,①对;全球变暖,冰雪融化增多,冬季不会融化,②不对;该地流⽔经过暗渠输送,受⽓候影响⼩,较稳定,②对;该地坎⼉井的⽔经过地下补给,与冬季是否结冰没关系,③不对。
故选C。
2.竖井位于坎⼉井的集⽔和输⽔段,地下⽔埋深较深,取⽤⽔不⽅便,不是绿洲分布地,A不对;从图中看,明渠两侧并没有绿洲分布,明渠是在地⾯进⾏输⽔的河段,要输⽔⾄涝坝存储,不是绿洲集中地,B不对;坎⼉井上游地下⽔⽔位低,地形坡度⼤,不是绿洲分布地,C不对;从图中看,在涝坝下游有绿洲分布,此处⽔源丰富,取⽔⽅便,D对。
故选D。
3.近⼏⼗年来,由于⼈⼝增多,超采地下⽔导致区域地下⽔位下降,导致坎⼉井失去了⽔的来源,A对;城市化使硬覆盖增多,下渗减少与坎⼉井的消失关系不⼤,B不对;全球变暖,⾼⼭冰雪融⽔短期应该增多,C不对;砂砾⽯层在近⼏⼗年没有发⽣变化,对井⽔的下渗的变化影响不⼤,D不对。
故选A。
【点睛】坎⼉井是开发利⽤地下⽔的⼀种很古⽼式的⽔平集⽔建筑物,适⽤于⼭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于截取地下潜⽔来进⾏农⽥灌溉和居民⽤⽔。
坎儿井
坎儿井坎儿井是中国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斗争中,为适应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而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
新疆坎儿井主要分布在哈密、木垒和吐鲁番等地,尤以吐鲁番盆地最多,达1200多条,总长约5000多千米。
坎儿井可与长城、运河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wiki/%E5%9D%8E%E5%84%BF%E4%BA%95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近千条,全长约5000公里。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
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
坎儿并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
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
如今,仍浇灌着大片绿洲良田。
吐鲁番市郊五道林坎儿井、五星乡坎儿井,可供参观游览。
坎儿井的名称,新疆维吾尔语称为“坎儿孜”。
伊朗波斯语称为“坎纳孜”(Kanatz)。
苏联俄语称为“坎亚力孜”(k,lplItK)。
从语音上来看,彼此虽有区分,但差别不大。
中国新疆汉语称为“坎儿井”或简称“坎”。
中国内地各省叫法不一;如陕西叫作“井渠”,山西叫作“水巷”,甘肃叫作“百眼串井”,也有的地方称为“地下渠道。
”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根据1962年统计资料中国新疆共有坎儿井约1700多条,总流量约为26米3/秒,灌溉面积约50多万亩。
其中大多数坎儿井分布在吐鲁番和哈密盆地,如吐鲁番盆地共有坎儿井约1100多条,总流量达l8米3/秒,灌溉面积47万亩,占该盆地总耕地面积70万亩的67%,对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和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坎儿井作文600字
坎儿井作文600字《坎儿井》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坎儿井吗?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神奇的坎儿井。
在我国的新疆,有一个很特别的水利工程,那就是坎儿井。
它就像一条藏在地下的巨龙,默默地为人们送水。
坎儿井是怎么来的呢?很久很久以前,新疆的人们发现这里很少下雨,水非常珍贵。
为了能有水种地,过上好日子,他们就想出了挖坎儿井的好办法。
坎儿井可厉害了!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
竖井就像一个个小窗户,人们通过它们下到地下挖暗渠。
暗渠里的水悄悄地流着,一直流到需要水的地方。
比如说,有个叫吐鲁番的地方,那里特别热,但是因为有了坎儿井,人们就能种出甜甜的葡萄啦!想象一下,一串串亮晶晶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多诱人呀!坎儿井是新疆人民的智慧结晶,它让干旱的地方有了生机,让大家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们要好好保护它,让它一直为我们服务。
《坎儿井》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超级厉害的东西——坎儿井!坎儿井在新疆,那里可漂亮啦!但是呢,水很少。
聪明的人们就挖了坎儿井来解决用水的问题。
坎儿井就像是地下的小河,弯弯曲曲的。
挖坎儿井可不容易啦,叔叔阿姨们要一直挖呀挖,在地下开出一条通道。
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有个村子,以前没有坎儿井的时候,大家种的庄稼都长不好,经常没水喝。
后来有了坎儿井,水有了,庄稼长得绿油油的,大家都可高兴啦!坎儿井的水还能用来浇果园。
新疆的水果特别甜,像哈密瓜、西瓜,都是因为有了坎儿井的水滋润。
我们要谢谢那些挖坎儿井的人,是他们让沙漠里有了水,有了绿色。
我们也要爱护坎儿井,不能让它受到破坏。
《坎儿井》小朋友们,我要跟你们说一说坎儿井,这可是个了不起的东西!在遥远的新疆,有很多地方非常干旱,没有足够的水。
但是人们很聪明,他们创造了坎儿井。
坎儿井是在地下的,就像一条长长的秘密通道。
人们从地面打下去一个个洞,然后慢慢挖通,让水在里面流动。
比如说,有一家人,他们住在一个没有水的地方。
后来坎儿井的水流到了他们那里,他们就种上了美丽的花朵,还养了好多小鸡和小羊。
新疆坎儿井
新疆坎儿井2016级历史学类班222016313210045张佳坎儿井是荒漠中一种特殊的灌溉系统。
普遍在清朝时期出现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
曾经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坎儿井是一种在新疆很受重视的开采利用地下水的生产技术形式。
而坎儿井这种技术适用于新疆吐鲁番地区也因为和当地各种因素十分契合。
首先是自然因素,新疆气候干旱缺水,但准格尔盆地和吐鲁番盆地地区却有着十分丰富的地下水。
而且这两个盆地深居内陆,是典型封闭式盆地。
被天山山脉阻隔。
也由于气候极为酷热,远离海洋高山环绕,加以盆地窄小低洼,潮湿气流难以侵入,降雨量很少,蒸发量极大,地面水资源十分缺乏。
但是盆地北面的天山水系,常年受冰雪融水补给和降雨补给,形成了许多山谷河流,这些河流流向盆地时经过许多戈壁砾石地带,径流水大多渗入地下,补给了地下水的径流。
又因盆地中部火焰山是背斜构造利于储水,而且地下多是泥质页岩,透水性差,就很好的阻隔了地下水的流失,所以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潜水位都很高。
加上其他各种形式水的补给,所以地下水是很丰富的。
其次,从生产发展条件来看,吐鲁番盆地热量充足,冲积扇缘下绿洲肥美,气候炎热热量充足,远在古代汉唐时期就是欧亚交通要道,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不仅具有着农业经济上的重要意义,而且具有着政治军事上的重要意义。
而地面水源缺乏必然要求人们开发出更多的地下水源,才能保证农业生产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的要求。
通过千百年人们生产劳动实践和内外文化技术的交流,人们终于逐步地找到了一种开发利用地下水的最好形式--坎儿井。
坎儿井的形成有许多说法,我了解的坎儿井的形成原因中最为详细的是自创说。
劳动人民开始利用泉水灌溉,在挖掘和延伸泉水的过程中,发现能增加水量,愈长愈深形成明渠,明渠再深则土方过大,且冻结坍塌容易被沙淹没,所以又发展为钻洞延伸取水,形成最早廊道,将廊道延伸后出土运土又感困难,继而又产生出土的竖井,从而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最初的坎儿井。
坎儿井
•
但手摇辘轳只适用于开挖深度在10米以内的竖井,竖井太深,人力太小, 无法摇动辘轳,这时需要的,是畜力辘轳。 畜力辘轳,是一种以畜力为动力的挖掘坎儿井的动力设备,适用于竖 井深度达几十米的坎儿井挖掘,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工掏挖时的劳动 强度。虽然现在开挖和清理坎儿井淤泥时,使用的动力都是以机械设备为 主,但这些都是在古代人的智慧上演变而来的。
先说竖井。竖井是开挖或清理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也是 送气通风口。井深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一般是越靠近源头 竖井就越深,最深的竖井可达90米以上。竖井与竖井之间的距离,随坎儿井的 长度而有所不同,一般每隔20—70米就有一口竖井。一条坎儿井,竖井少则10 多个,多则上百个。井口一般呈长方形或圆形,长1米,宽0.7米。乘车临近吐 鲁番时,在那郁郁葱葱的绿洲外围戈壁滩上,就可以看见顺着高坡而下的一堆 一堆的圆土包,形如小火山锥,坐落有序地伸向绿洲,这些,就是坎儿井的竖 井口。
这是坎儿井“经纬仪”木棍定向。坎儿井始于西汉,而指南针在明朝时期才 从中原传入西域,在开挖暗渠时,为尽量减少弯曲、确定方向,吐鲁番的先 民们创造了木棍定向法。即相邻两个竖井的正中间,在井口之上,各悬挂一 条井绳,井绳上绑上一头削尖的横木棍,两个棍尖相向而指的方向,就是两 个竖井之间最短的直线。然后再按相同方法在竖井下以木棍定向,地下的人 按木棍所指的方向挖掘就可以了。
暗渠越深空间越窄,仅容一个人弯腰向前掏挖而行。由于吐鲁番的土质为坚硬 的钙质粘性土,加之作业面又非常狭小,因此,要掏挖出一条25公里长的暗渠, 不知要付出怎样的艰辛。据说,天山融雪冰冷刺骨,而工人掏挖暗渠必须要跪 在冰水中挖土,因此长期从事暗渠掏挖的工人,寿命一般都不超过30岁。所以, 总长5000公里的吐鲁番坎儿井被称为“地下长城”,真是当之无愧。
坎儿井专题
坎儿井
一、工程结构
由竖井、暗渠、蓄水池、明渠组成。
1.竖井功能:竖井与暗渠相通,用于出土、通风、定向。
2.暗渠是主体,也就是地下河道,主为地下水引水功能。
3.蓄水池:又称涝坝,以调节灌溉水量,缩短灌溉时间,减少输水损失。
4.明渠:是暗渠出水口至农田之间的水渠。
示意图:
二、工程顺应自然的表现:
1、吐鲁番气候干旱,生产生活缺失严重,坎儿井是地下水引水工程,用以满足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
2、地形坡度较大,坎儿井利用坡度自流引水,节约能源。
3、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地下水,水源充足,流量稳定。
4、暗渠引水,减少蒸发下渗省耗,节约利用水资源。
三、工程优点:
1、水量省耗小。
2、水量稳定。
3、水质好。
4、夏季可清凉解暑
5、自流引水。
中考地理 详解丝绸古路上的庞大古代工程——坎儿井
详解丝绸古路上的庞大古代工程——坎儿井《史记·河渠书》:“武帝初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下。
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
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
”林则徐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1月19日日记:“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
此处田土膏腴,岁产木棉无算,皆卡井水利为之也。
”《新疆图志》卷一百一十四:“林则徐……尤以创凿吐鲁番坎水为最。
”1.为什么关注坎儿井?坎儿井被称为“戈壁滩生命之源”。
有专家认为,丝绸古路上的坎儿井、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三大工程,或坎儿井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著名三大工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标志工程。
2.坎儿井是中华专利吗?坎儿井,坎儿,意井穴,为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
起源于前1千纪的波斯,分布地域以伊朗高原为中心,东至中国新疆(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西至摩洛哥。
新疆坎儿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鼎盛时期曾多达1700多条。
吐鲁番七克台镇的60多道坎儿井多为清代林则徐兴建的,人称“林公井”。
目前仍然是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
3. 坎儿井所处地区自然条件如何?气候条件:酷热少雨,冬季有较多的降雪或高山冰川发育;地势条件:地面倾斜,每到夏季,大量融雪和雨水渗入戈壁地下流向山麓,汇成潜流,为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源;土壤条件:质地坚实,不易坍塌。
4. 坎儿井结构特点如何?坎儿井工程由四部分巧妙结合而成,具体工程部分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
竖井——开挖清理的通道,竖井是开挖或清理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同时也是送气通风口。
暗渠——坎儿井的主体,一般按一定的坡度由低往高处挖,这样水就可以自动地从含水层中流出地表来会汇聚起来。
明渠、涝坝——引流和储存,地下水源顺着挖好的暗渠,引水下流,流出山地区域,进入人们的生活区。
坎儿井
坎儿井坎儿井是我国与长城、大运河同等的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
坎儿井是因为与长城或灵渠水利工程同等的巨大工程,之所以它不仅是著名的水利工程,而且它载藏了长久的历史背景,创造了灿烂的西部干旱地区的绿洲文明,并且它是吐鲁番—哈密人民的名副其实的“地下母河”。
最近几年以来,人们对坎儿井研究的兴趣日益增加了。
这些研究资料虽然并不多,可是能够证明坎儿井几千年以来养育了这干旱地区的人民。
位于中亚的吐鲁番-哈密地区地表下有像人脉一样相连通叉的坎儿井,这些坎儿井地下部分的总长度是5272公里,长城的总长度是五千多公里,大运河的总长度是1800公里。
这三个中国古代三大工程的共同点是这三个巨大工程都是由人类靠两只手创造的。
当研究坎儿井的时候,我们不仅要重视坎儿井的文化遗产价值,而且加注重视坎儿井的长久以来不停地给这干旱地区的人类奉献着自己的纯清无染的水。
当争辩坎儿井是属于文化遗产还是水利工程的时候我们要记得坎儿井是直到现在给人类供应水的水利工程又是历史长久的在工作的文化遗产。
每当听到坎儿井是劳动力密集,危险,技术落后,存不存在无所谓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当时坎儿井应用的技术算当时的先进技术,现在坎儿井是人类灿烂的文化遗产之一。
当我们看坎儿井水一年四季不停地流着想冬天坎儿井的水会白白浪费掉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坎儿井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灌溉绿洲与沙漠之间的植被,防止这地区日益扩大的沙漠,最重要的是坎儿井合适持续发展理论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生活。
当我们强调水库,不渗水的溪和井应用先进技术的时候,我们要记住坎儿井是上辈智慧的精华,要记住现在留下的坎儿井是上辈给我们留下的遗产,要记住坎儿井水是无污染的,不会蒸发消耗的,无需能量就自动流出地表。
坎儿井的结构坎儿井是由垂井、暗渠、明渠、坎儿井湖组成的,趁着地势地貌把地下水不用任何能量从地下流出地表面的古代水利工程。
坎儿井到底什么样的水利工程我们要想象的时候由单独的一个垂井或由单独的一条明渠来想象的话那我们想错了。
坎儿井资料
地下万里长城——坎儿井“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其结构是由竖井、暗渠、明渠、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具体介绍见P15坎儿井)新疆大地上的美丽串珠——竖井口顺着高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圆土包,形如小火山锥,坐落有序地伸向绿洲坎儿井的主体——暗渠暗渠的作用是把地下含水层中的水会聚到它的身上来坎儿井的形成条件1.为什么用暗渠输水?吐鲁番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可达到3000毫米,可称得上是中国的“干极”。
【资料:根据1952—1958年7年的资料统计,吐鲁番盆地多年的平均降水量仅有19.5毫米,最大为42.4毫米,最小为5.2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3608.2毫米;多年平均气温为14℃,最热的七月份平均为33.6℃,最冷的一月份平均为一9.8℃;年内最高气温为47.6℃,1953年7月曾达到48℃,最高地面温度可达75℃。
】该盆地常年多风,最大风力一般为7-8级。
【资料:1961年产生了吐鲁番罕见的大风灾,全年仅8级以上的大风就有56次,其中5月31日的那场大风,风力曾达12级以上,延续了17个小时之久,造成田园破坏、林木折损,使得那片美丽的绿洲一时黯然失色,其惨状令人触目惊心。
】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2. 坎儿井的水从何来?吐鲁番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可达到3000毫米,可称得上是中国的“干极”。
吐鲁番虽然酷热少雨,但盆地北靠天山,每当夏季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渗入戈壁,汇成潜流,为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源。
3.坎儿井为何自流?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峰高达5445米,而盆地中心的艾丁湖,却低于海平面154米,从天山脚下到艾丁湖畔,水平距离仅60公里,高差竟有5400多米,地面坡度平均约四十分之一,地下水的坡降与地面坡变相差不大,这就为开挖坎儿井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4.坎儿井易塌陷吗?吐鲁番土质为砂砾和粘土胶结,质地坚实,井壁及暗渠不易坍塌,这又为大量开挖坎儿井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坎儿井地理知识
坎儿井地理知识
嘿,朋友!你知道坎儿井吗?这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啊!
坎儿井,就像是大地之下的秘密通道。
比如说吧,你能想象在干旱的沙漠地区,竟然有着这样一套复杂而精巧的水利系统吗?它就像一条巨大的地下巨龙,默默为人们输送着生命之水!
想象一下,在炎热的沙漠中,人们多么渴望清凉的水源啊!坎儿井就挺身而出啦!它是怎么做到的呢?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
哇,是不是听起来就很厉害!竖井就像是一个个小窗口,让人们可以进入到地下世界;暗渠呢,弯弯曲曲地在地下延伸,把水悄然无息地送到各个地方,这多神奇啊!就好比是勤劳的小蚂蚁在默默地工作。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参观坎儿井,当地的老人给我讲述着坎儿井的故事,那满脸的自豪啊!他说,坎儿井可是他们的生命之源,没有坎儿井,他们的生活可就没法想象了!我当时就在想,这坎儿井可真是太重要了,它得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让大家都有水用呀!
而且,你知道吗,坎儿井的历史那叫一个悠久啊!它可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而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努力和智慧的结晶。
这难道不令人惊叹吗!这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历史丰碑,见证着人们的勤劳和智慧。
坎儿井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呢!它让沙漠有了生机,让绿洲更加繁茂。
这就像是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每一寸土地。
朋友,你说坎儿井是不是超级厉害呀!我觉得坎儿井真的是大自然和人类共同创造的奇迹,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让它继续为我们服务呀!。
新疆古代水利工程坎儿井的原理
新疆古代水利工程坎儿井的原理
嘿,朋友们!你们知道新疆有个超神奇的水利工程叫坎儿井吗?那就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坎儿井的原理吧!
想象一下啊,在那茫茫的沙漠和干旱的土地下,竟然有一条像地下迷宫一样的水道,那就是坎儿井啦!坎儿井其实就是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这就好比是一个精密的水利系统呢!竖井就像是一个个小入口,让人们可以进入到这个地下世界,哎呀,你说神奇不神奇!就好比你家有个秘密通道一样。
暗渠呢,那可是坎儿井的核心部分呀!它就像一条隐藏在地下的长龙,弯弯曲曲地往前延伸。
水在暗渠里悄悄流淌,不会被蒸发掉,这多厉害呀!就好像是水在跟太阳玩捉迷藏呢!
明渠呢,就是水终于从地下跑到地面上来啦!欢快地流淌着,给人们带去滋润和生机。
这就好像是一个小孩子终于可以跑出去玩儿啦,多开心呀!
涝坝呢,就是储存水的地方,就像一个大水库,随时准备给需要的地方供水。
你看,这不就是一个完美的水利循环嘛!
你说,古代的人们咋就这么聪明呢!他们竟然能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来解决干旱缺水的问题。
咱们现在的人可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呀!坎儿井真的是新疆人民的宝贝,没有它,那片土地能有现在这么美吗?能有那么多好吃的水果和农作物吗?我觉得呀,坎儿井就是一个奇迹,一个让人惊叹不已的奇迹!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人类的智慧和坚韧。
所以呀,我们要好好保护它,让它继续为新疆的发展发挥作用!。
坎儿井的特征说明文作文
坎儿井的特征说明文作文你知道坎儿井吗?这可是个超级有趣又超级厉害的东西呢!坎儿井啊,就像大地底下隐藏着的神秘脉络,蜿蜒曲折。
它主要分布在咱们中国的新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水就像金子一样珍贵。
而坎儿井就像是大自然和人类智慧合作创造出的一个“水的魔法通道”。
从外观上看,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这几部分组成。
竖井呢,就像是一个个深深打入地下的井口,你站在井口往下看,黑黝黝的,深不见底,感觉就像在窥视大地的秘密。
这些竖井可不是随随便便挖的,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距离,就像地下的一个个小标点符号,沿着一条线排列着。
再说说暗渠,这可是坎儿井最神奇的部分啦。
暗渠是在地下挖掘的渠道,就像大地肚子里的秘密隧道。
因为新疆的地面上阳光强烈,水分蒸发得特别快,如果水在地面上流,没多远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是暗渠就不一样啦,它躲在地下,温度比较低,水在里面流淌就像躲在一个凉爽的地下城堡里,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蒸发。
挖暗渠可不容易呢,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古代,全靠那些勤劳勇敢的人们一锹一镐地挖,这得耗费多少心血啊!想象一下,那些工匠们在黑暗的地下,小心翼翼地挖掘着,一点一点地向前推进,就为了让珍贵的水能够流淌到需要的地方。
暗渠里的水流啊流,最后就流到了明渠。
明渠就比较直观啦,它是在地面上的渠道,水从暗渠出来后,就像重见天日的小精灵,欢快地在明渠里流淌着。
这时候的水就可以用来灌溉农田啦。
新疆那大片大片的绿洲,有很多都是靠坎儿井的水浇灌出来的呢。
如果说暗渠是神秘的幕后英雄,那明渠就是在台前展示成果的小明星。
还有涝坝,这就像是一个小型的蓄水池。
水从明渠流到涝坝里,在这里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涝坝周围常常是一片热闹的景象,人们在这里取水,牲畜也来这里喝水,就像一个小小的水源社交中心。
坎儿井的存在,让新疆的土地变得充满生机。
在那原本干旱的土地上,因为有了坎儿井,就有了绿油油的葡萄园、棉田,还有那些充满活力的村庄。
它不仅仅是一个水利工程,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见证了古代劳动人民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伟大智慧。
坎儿井的特征说明文作文
坎儿井的特征说明文作文朋友们!今天咱得好好唠唠坎儿井这个超酷的东西。
你要是去新疆那片神奇的土地,就可能会听到“坎儿井”这个名字。
坎儿井啊,就像是隐藏在地下的神秘水利网络,它可是有好多超厉害的特征呢。
它的构造就很独特。
坎儿井主要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这几部分组成。
竖井就像是一个个垂直打在地上的小井,你往井口一瞅,深不见底呢。
这些竖井可不是随便打的,它们沿着暗渠的方向有规律地分布着。
暗渠就更神奇了,它在地下蜿蜒曲折,就像一条看不见的长龙。
暗渠的作用可大了,它能把天山或者其他山脉上融化的雪水悄悄地引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为啥要在地下呢?这就是坎儿井聪明的地方啦。
新疆那地儿,太阳可毒了,要是把水暴露在地面上,没多会儿就被蒸发得没影了。
暗渠让水在地下流淌,就像给水流穿上了一层防晒衣,水就能好好地保存着,一路欢快地奔向目的地。
再说说明渠,当暗渠把水带到了合适的地方后,水就从地下冒出来,进入明渠啦。
明渠就像地面上的小水沟,不过它可比一般的水沟意义重大得多。
水在明渠里流淌着,波光粼粼的,就像一条流动的银色丝带,给干旱的土地带来了生机。
还有涝坝呢,涝坝就像是一个小水库。
明渠里的水流到涝坝里就会暂时储存起来。
涝坝周围就像一个小小的绿洲世界,周围的植物都靠着涝坝里的水茁壮成长。
牛啊、羊啊也会到这儿来喝水,那场面可和谐了。
坎儿井还有一个特别厉害的特征就是它的工程难度。
想啊,在以前没有啥先进机器的年代,要挖这么多竖井,再把暗渠连通起来,那可不容易。
这得需要多少人力,多少智慧啊。
那时候的人们就靠着一锹一镐,在地下一点点地挖掘。
他们像一群地下的探险家,一点点地打通这地下水路。
这工程规模可不小,有时候坎儿井能绵延几十公里,就像一个巨大的地下水利迷宫。
而且坎儿井的历史那是相当悠久。
它可是古代新疆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干旱的环境里,靠着坎儿井,人们能够开垦农田,种出各种各样的庄稼,还能发展畜牧业。
它就像一个慈祥的母亲,默默地滋养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
坎儿井降温原理
坎儿井降温原理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神奇的东西——坎儿井的降温原理。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呀,去新疆旅游回来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拉着我就说:“你知道坎儿井吗?那可太神奇了,在那么热的地方,水还能冰冰凉凉的。
”我当时就好奇得不得了。
这坎儿井到底是啥呢?后来我一研究,真是大开眼界。
坎儿井啊,可不是个简单的井。
它是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的。
这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地下水利工程的大套餐。
那它是怎么让水降温的呢?咱们先来说说竖井。
竖井就像是一个个小通风口。
你想啊,地面上热得像个大火炉,那热气一个劲儿地往上冒。
可竖井呢,它就像一个个小管道,把地下的冷空气给往上带一点,同时也能让地下暗渠里的热气有个出口散出去。
这就有点像咱们住的房子,如果只有一个封闭的空间,那肯定闷热得不行。
但要是有几个小窗户,哪怕不大,空气也能有个交换的地方,是不是就会凉快一些呢?这竖井啊,就起到了这个小窗户的作用。
再说说暗渠。
暗渠可是坎儿井降温的大功臣。
暗渠都在地下,地下的温度相对比较稳定。
而且啊,暗渠的墙壁都是泥土做的。
这泥土就像一个天然的大空调。
怎么说呢?你看啊,泥土本身就有一定的隔热性。
就好比我们冬天盖的厚被子,它能把外面的冷空气给挡住,让我们暖和。
在坎儿井这儿呢,泥土是把地面上的热气给挡住了,不让热气进到暗渠里来打扰凉水。
这暗渠里的水就像在一个有保护罩的清凉世界里流淌。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讨论这个坎儿井。
有个朋友就问:“那这暗渠里的水一直流,不会就把热量带进来了吗?”嘿,这问题问得好。
其实啊,水在暗渠里流动的速度是比较缓慢的。
这就像我们走路一样,如果慢悠悠地走,就不会带起太多的灰尘。
水缓慢地流,就不会把热量大量地带进来。
而且啊,暗渠里的水是源源不断的。
新的凉水不断补充进来,就像给这个清凉的小世界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这水就像一群清凉的小使者,在暗渠里有序地前行,保持着整个暗渠的低温状态。
接着就是明渠了。
明渠是暗渠里的水流出地面后的通道。
【专业知识】坎儿井的构造原理
【专业知识】坎儿井的构造原理【学员问题】坎儿井的构造原理?【解答】坎儿井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
总的说来,坎儿井的构造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
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
竖井先说竖井。
竖井是开挖或清理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也是送气通风口。
井深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最深的竖井可达90米以上。
竖井与竖井之间的距离,随坎儿井的长度而有所不同,一般每隔2070米就有一口竖井。
一条坎儿井,竖井少则10多个,多则上百个。
井口一般呈长方形或圆形,长1米,宽0.7米。
乘车临近吐鲁番时,在那郁郁葱葱的绿洲外围戈壁滩上,就可以看见顺着高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圆土包,形如小火山锥,坐落有序地伸向绿洲,这些,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
暗渠暗渠,又称地下渠道,是坎儿井的主体。
暗渠的作用是把地下含水层中的水会聚到它的身上来,一般是按一定的坡度由低往高处挖,这样,水就可以自动地流出地表来。
暗渠一般高1.7米,宽1.2米,短的100200米,最长的长达25公里,暗渠全部是在地下挖掘,因此掏捞工程十分艰巨。
坎儿井始于西汉,而指南针在明朝时期才从中原传入西域,在开挖暗渠时,为尽量减少弯曲、确定方向,吐鲁番的先民们创造了木棍定向法。
即相邻两个竖井的正中间,在井口之上,各悬挂一条井绳,井绳上绑上一头削尖的横木棍,两个棍尖相向而指的方向,就是两个竖井之间最短的直线。
然后再按相同方法在竖井下以木棍定向,地下的人按木棍所指的方向挖掘就可以了。
在掏挖暗渠时,吐鲁番人民还发明了油灯定向法。
油灯定向是依据两点成线的原理,用两盏旁边带嘴的油灯确定暗渠挖掘的方位,并且能够保障暗渠的顶部与底部平行。
但是,油灯定位只能用于同一个作业点上,不同的作业点又怎样保持一致呢?挖掘暗渠时,在竖井的中线上挂上一盏油灯,掏挖者背对油灯,始终掏挖自己的影子,就可以不偏离方向,而渠深则以泉流能淹没筐沿为标准。
新疆坎儿井的构造原理和历史
新疆坎儿井的构造原理和历史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近千条,全长约5000公里。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
坎儿并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
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
如今,仍浇灌着大片绿洲良田。
吐鲁番市郊五道林坎儿井、五星乡坎儿井,可供参观游览。
坎儿井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
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一种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竖井的深度和井与井之间的距离,一般都是愈向上游竖井愈深,间距愈长,约有30至70米,愈往下游竖进愈浅,间距也愈短,约有10米到20米。
竖井是为了通风和挖掘、修理坎儿井时提土之用的。
暗渠的出水口和地面的明渠联接,可以把几十米深处的地下水引到地面上来。
坎儿井的历史源远流长。
汉代在今陕西关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术的创造,称“井渠法”。
汉通西域后,塞外乏水且沙土较松易崩,就将“井渠法”取水方法传授给了当地人民,后经各族人民的辛勤劳作,逐渐趋于完善,发展为适合新疆条件的坎儿井。
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兴建的。
据史料记载,由于清政府的倡导和屯垦措施的采用,坎儿井曾得到大量发展。
清末因坚决禁烟而遭贬并充军新疆的爱国大臣林则徐在吐鲁番时,对坎儿井大为赞赏。
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正月,林则徐赴天山以南履勘垦地,途经吐鲁番县城,在当天日记中写道:“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弱,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坎儿井的清泉浇灌滋润吐鲁番的大地,使火洲戈壁变成绿洲良田,生产出驰名中外的葡萄、瓜果和粮食、棉花、油料等。
中国最长的地下河
中国最长的地下河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新疆维吾尔语称之为“坎儿孜”。
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
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坎儿井”结构是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积水潭)四部分组成。
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
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
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在吐鲁番盆地大量兴建的原因,是和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分不开的。
吐鲁番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可达到3000毫米,可称得上是中国的“干极”。
但坎儿井是在地下暗渠输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蒸发量小,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吐鲁番虽然酷热少雨,但盆地北有博格达山,西有喀拉乌成山,每当夏季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渗入戈壁,汇成潜流,为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源。
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峰高达5445米,而盆地中心的艾丁湖,却低于海平面154米,从天山脚下到艾丁湖畔,水平距离仅60公里,高差竟有1400多米,地面坡度平均约四十分之一,地下水的坡降与地面坡变相差不大,这就为开挖坎儿井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吐鲁番土质为砂砾和粘土胶结,质地坚实,井壁及暗渠不易坍塌,这又为大量开挖坎儿井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正是因为有了这独特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把地下水引向地面,灌溉盆地数十万亩良田,才孕育了吐鲁番各族人民,使沙漠变成了绿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吐鲁番葡萄 库尔勒香 梨
哈密瓜 叶城石榴
新疆农业特点:
1、大多种植需水少,耐干旱的植物; 2、种植的作物经济附加值高; 3、生产的农产品、水果质量高。
新疆绿洲农业的繁荣,除了坎儿井提供灌溉 条件外,还与哪些自然条件有关?
新疆发展绿洲农业的条件:
• 1、光热条件好: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日 照时数长 ;
繁而至,沙漠化日益严重,这
造成农作物减产,畜牧业受损,
连农牧民饮用水也受到影响。
我们的启示是……
丝绸古城——敦煌
消失的古国——楼兰
观察图6--60,绿洲与丝绸之路的位置关系 绿洲对于丝绸之路具有怎样的意义?
为往来商旅提供宝贵的水和食物
绿洲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小结:无论是发展农业抑或是发展商业, 水资源在其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有人说,冰川与河流是新疆绿洲的命脉。你 如何理解这句话?
• 冰川水是河流水的重要来源,河流孕 育了绿洲,灌溉了绿洲农业。
新疆的地理位置:
位于我国西北部,深入内陆,远离大陆
塔克拉玛干沙漠
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有“三山夹两盆”之称;沙漠连 绵,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星星点点的绿洲。
新疆的气候特点与所处的位置及地形 有什么关系?
新疆深入内陆,远离 海洋,不利于海洋上 的水汽到达,再加上 一系列高大山脉的阻 挡,降水少,气候干 旱。
如何更有效的利用水 资源成为当务之急
天山山脉
竖 出明池 坎儿井
井水 口 口渠塘
竖
绿洲
井
优点:
暗渠
●减少蒸发,节约水源 ● 避免污染,保证水质
● 没有暴晒,水温清凉 ● 自流灌溉,不需动力
新疆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 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 水果之乡 。
“八百里火焰,周围 寸草不生。若过得山, 就是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壳、铁身躯, 也得化成汁哩!”
火焰山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 天翻地覆的变化?
坎儿井
天山山脉
竖 出明池 坎儿井
井水 口 口渠塘
竖
绿洲
井
暗渠
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蓄水池四部分组 成,它的主要作用是灌溉农田。
地下运河
京杭大运河
最大的区别在于何处?
新疆属于温 带大陆性气 候,冬冷夏 热,降水稀 少,蒸发强 烈,气候干 旱。
坎儿井的现状:据统计,
现在吐鲁番地区“坎儿井”引
水量仍占总引水量的30%左右,
日浇地近万亩,是农业灌溉的 主要水源之一。而到了冬天,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雪山封冻,河流干枯,“坎儿
井”更成为当地居民重要的生
活用水。由于坎儿井的不断消
失,近年来,吐鲁番地区水位
下降,中国海拔最低点——艾
丁湖面积不断缩小,沙尘暴频
喀什的气温降水曲线
主要河流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 的内流河。每当进入 酷热的夏季,河水流 量急剧增长。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 水量大。
地理位置:深入内陆, 远离海洋
地形特点:三山夹两盆
气候特点:温带大陆性 气候,降水少,蒸发大
水文特点:河流少,水 源主要是冰雪融水
坎儿井
新疆发展最大 的障碍是:
水资源短缺
• 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糖 分的积累;
• 3、地形优势:土地平坦,多为山前或盆地 内的平原地区,适宜开展大型机械化作业。
除了绿洲农业之外,历史上的新疆还以什么 闻名于世?
公元前138年-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 了从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 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主要运输丝绸等商品, 获得了“丝绸之路”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