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熵:20世纪后半叶产生的新的世界观。
1972年,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丹尼斯?米都斯领导的17人小组向罗马俱乐部提交了一份题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对当代西方增长癖文化进行了批判。报告指出,由于地球的能源、资源和容积有限,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增长必然有一定限度。用倍增的速度去求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定会使社会在物质和能源方面达到极限,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一部很有影响的著作。该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里夫金和霍华德,该书由吕明、袁舟于1986年10月于复旦大学翻译成中文并于1987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里夫金和霍华德在他们的书中这样说:“我们现代的世界观大约是四百年以前形成的,即17世纪牛顿机械论世界模式。今天,一种新的世界观即将诞生,它最终将作为历史的组织机制,取代牛顿的机械论世界观,这就是熵定律,它在今后的历史时期中将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模式。”
“一位名叫麦克斯·格拉克曼[1] 的人类学家曾经说:“科学是一门学问,它能使这一代的傻瓜超越上一代的天才。”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早已编入物理学基础教程,它们所表达的内容现在看来不过是简单明了的常识而已。然而将它们最终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却经过了一段曲折的路程;许多天才为之呕心沥血,提出过大量复杂的理论。奇怪的是,虽然科学家们多少年来为这两个定律的真正涵义绞尽脑汁,地球上各民族文化的民谚却早已悟出其中三昧。我们都听说过这些说法:“你不可能不劳而获”,“覆水难收”或者“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如果这些谚语对你说来不算陌生,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你也反复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的话,那么,你就懂得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热力学概念乍听起来有些深不可测,其实它们是我们所知道的最简单而又给人印象最深的科学概念。热力学的两个定律可以用一句简短的句子来表达:宇宙的能量总和是个常数,总的熵是不断增加的。这也就是说我们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能量。宇宙中的能量总和一开始便是固定的,而且永远不会改变。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它告诉我们能量虽然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但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我们应该牢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不能创造能量。从来就没人创造过能量,也永远不会有人能创造。我们力所能及的只是把能量从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
作者认为,古代希腊社会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观与当代那种认为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历史观相比,前者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希腊神话意义深远地历史划分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和铁器时代。黄金时代是历史的顶峰,是富饶和充足的时代,此后每个时代都比前一个时代更为退化、粗俗、严酷。作者认为,几个世纪以来,人类思想与人类其它活动一样,正朝着一个越来越复杂、抽象、浪费的状态发展,而且我们得到的信息越多,我们有时反而更加糊涂,心理学称此为“信息超载”。熵定律是无法逃脱的。由于一切都是能量,而且能量总是在不可挽回地从有用形式单向地发展到无用形式。所以,熵定律便成为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熵定律(世界观)已向我们现存的有关环境、文化乃至生物存在的思想发起了挑战,现代社会各领域受到一种全新方法的剖析。熵定律打破了我们的物质进步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
学的基础,转变了时间和文化的观念,剥掉了技术的神秘的外衣。熵定律摧毁了历史是进步的观念与科学技术能建立起一个更有秩序的世界的观念。
熵定律告诉我们,经济增长越快,离末日就越近。
经济活动不过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干预而已,它把借用的低熵输入转化成暂时的效用,最终,又在生态环境中以高熵垃圾形式把低熵输入排出掉。如果社会以高于自然本身转化的速度把借用的低熵物质能量转化成效用和垃圾,赤字便会上升。
诚然,每一项新技术的发展的确加快了能量提取和流通的过程。但我们不能忘记,能量是既不能被产生又不能被消灭的,只能从有效状态转化为无效状态。因此,每一个由加快能量流通的新技术所体现的所谓效率的提高,实际上只是加快了能量的耗散过程,增加了世界的混乱程度。
从人类的历史阶段我们看到,在狩猎-采集型社会被迫过渡到农业社会以前,人们花了几百万年才耗尽了环境中的能量,而农业环境从开始到最后“不得不”过渡到工业环境,却只有几千年时间,而工业社会只过了短短几百年,人们就将耗尽工业环境的能源基础(即非再生能源)
我们正在耗尽非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时代的结束,注定工业时代也要结束。
{ 历史阶段:原始社会→狩猎-采集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即太阳能时代,低熵社会(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如太阳能、水力、风力发电等)。}
技术现代化的进程越快,能量转化的速度也就越快,有效能量就耗散的越多,混乱程度也就越大。
复杂的技术和浪费性经济增长只会毁掉我们人类的前程。
人类要生存,唯一的希望就是放弃对地球的掠夺,转而适应自然秩序。
工业化国家越快地把自然资源转化成经济产品,其他国家和后代从自然宝库中得到的就越少。当某些人和组织夺得了过多的社会能源时,他们就通过积聚财富和权力而剥夺了其他社会成员赖以生存的可用能源。
就所有自然资源而言,我们的后辈天生就比我们穷得多。
我们现在消费掉一点资源,未来就少一点资源。
我们每次扔掉某些东西——不管是一件旧衣服还是前一天的剩饭,一定的能量(资源)就被耗散。
熵定律教导我们,世界上可得能源的贮存正由于各种原因而渐渐濒临涸竭。我们中每个人使用的能量越多,身后的所有生命的可得能量就越少。这样,道德上的最高要求便是尽量地减少能量耗费。这样做,我们便表达了我们对生命的热爱,也说明我们满怀爱意地支持所有生命的继续发展,向我们以前、以后的生命表达我们崇高的爱。我们是世界的看管者。
熵定律教导我们,必须把社会能量流动降到最低水平;熵的经济是必需品的经济,而不是奢侈品的经济。
我们赞扬高能量生产,实际上就是在促进消费更多的、有限的地球资源贮存。
事实上,我们的高能文化已割裂了我们的思想,所以,我们不能再同生命之源保持和谐。
非再生能源的贫乏已使我们明白,现存高能工业基础结构再也不能维持下去了。我们已不可挽回地走向了低能量社会。
事实上,能源和物资是一项资本,一项并不是人们生产出来的,而是地球所赋予的、不可替代的有限资本。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人们对科技的崇拜和放纵,世界非再生能源和物质材料的耗散实际上在加速增大,两者的熵正提高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水平。
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然就代表着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吗?许多经济学家对此深表怀疑。产值、速度和国民生产总值有时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破坏来实现的。因而有经济学家把国民生产总值讽刺为“国民污染总值”。
吕明和袁舟在译者的话中这样说到:当然,本书局限性也难免。作者也极其悲观地认为,任何增长和发展都必然会导致能源的耗尽,作者用熵定律而得出人类历史是一个衰亡过程的历史观是值得商榷的,作者在本书中虽常有惊人之笔,耸人听闻,但他们提出的问题则是全球性的具有普遍的意义,可以发人深思。
张学文在他的《最大熵理论浅显解释》一文中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