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量计算公式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污泥计算公式

污泥计算公式

污泥计算公式(总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一般情况下,二级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为处理每万立方米污水5~10 t脱水污泥(一般取7~8),处理每千克COD 1~5 kg脱水污泥(80%含水率)(一般取2~3),处理每千克5d生化需氧量~10 kg脱水污泥(一般取5~8)
1、A2O工艺剩余污泥产泥量
•△X——剩余污泥量,kgSS/d;
•V——生物反应池的容积,m3;
•Y——污泥产率系数,kgVSS/kgBOD5,20℃时取~;
•Q——设计平均日污水量,m3/d;
•So——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kg/m3;
•Se——生物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kg/m3;
•Kd——衰减系数,d-1;
•Xv——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VSS/L;
•f—— SS 的污泥转换率,gMLSS/gSS,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取~;
•SSo——生物反应池进水悬浮物浓度,kg/m3;
•SSe——生物反应池出水悬浮物浓度,kg/m3。

2。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1)污泥量计算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100C0ηQ/1000(100-p)ρ式中:V——初次沉淀污泥量,m3/d;Q——污水流量,m3/d;η——去除率,%;(二次沉淀池η以80%计)C0——进水悬浮物浓度,mg/L;P——污泥含水率,%;ρ——沉淀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

2剩余活性污泥量的计算公式:Qs=ΔX/fXr式中:Qs——每日从系统中排除的剩余污泥量,m3/d;ΔX——挥发性剩余污泥量(干重),kg/d;f=MLVSS/MLSS,生活污水约为0.75,城市污水也可同此;Xr——回流污泥浓度,g/L。

3消化污泥量的计算公式:见公式(8-3)。

(2)污水处理厂干固体物质平衡:污水处理厂内部存在着固体物质的平衡问题,通过固体物质的平衡计算,有助于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与管理。

污水处理厂固体物质平衡的典型计算,可根据图8-1进行。

设原污水悬浮物X0为100,初次沉淀池悬浮物去除率以50%计,二次沉淀池去除率以80%计,悬浮物总去除率总去除率为90%。

各处理构筑物固体回收率为:浓缩池为r1=90%;消化池为r2=80%;悬浮物减量为rg=30%;机械脱水为r3=95%(预处理所加混凝剂的固体量略去不计)。

因此其平衡式为:进入污泥浓缩池的悬浮物量:X1=ΔX+XR (8-10)XR=Xˊ2+ Xˊ3+ Xˊ4 (8-11)式中:X1——进入浓缩池的固体物量;ΔX——初次沉淀池排泥的悬浮物量加二次沉淀池剩余污泥中的悬浮物量;XR——等于浓缩池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2,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机械脱水上清液悬浮物量Xˊ4的总和。

进入消化池的悬浮物量:X2= X1 r1 (8-12)浓缩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2= X1(1- r1)(8-13)消化池悬浮物减量:G= X2rg= X1 r1rg (8-14)进入机械脱水设备的悬浮物量:X3=(X2-G)r2 (8-15)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X2-G)(1- r2)(8-16)脱水泥饼固体物量:X4= X3 r3机械脱水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4= X3(1- r3)(8-17)回流至沉砂池前的上清液中所含悬浮物总量:XR=Xˊ2+ Xˊ3+ Xˊ4 = X1(1- r1rg-r1r2r3+r1r2r3rg)(X1- XR)/ X1= r1rg+r1r2r3-r1r2r3rg=ΔX/ X1X1=ΔX/ r1[rg+r2r3(1-rg)] (8-18)污泥含水率(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活性污泥法的设计计算PPT课件

活性污泥法的设计计算PPT课件
θc ≈ V/Qw
二、劳伦斯-麦卡蒂(Lawrence -McCarty)法
细胞平均停留时间
二、劳伦斯-麦卡蒂法
1、劳伦斯和麦卡蒂根据莫诺特方程提出了曝气 池中基质去除速率和微生物浓度的关系方程:
q qmaxKsCsCs
dS/dt = KS•x / (Ks+S)
2、微生物的增长和基质的去除关系方程:
九、活性生物滤池(ABF)工艺
塔高4~6m,设计负荷率为3.2kg/m3•d,去除率65%,塔的出流含氧率 达6~8mg/L,混合液需氧速率可达30~300mg/L•h。
十、吸附-生物降解工艺(AB)
A级以高负荷或超高负荷运行(污泥负荷大于2.0kgBOD5/kgMLSS•d),B 级以低负荷运行(污泥符合一般为0.1~0.3kgBOD5/kgMLSS•d ),A级曝气池 停留时间短,30~60min, B级停留2~4h。
回流比 R = Qr/Q = 0.78
9.5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和演变
一、普通曝气法
全池呈推流型,停 留时间为4~8h,污泥 回流比20~50%,池 内污泥浓度2~3g/L, 剩余污泥量为总污泥 量的10%左右。优点 在于因曝气时间长而 处理效率高,一般 BOD去除率为 90~95%,特别适用 于处理要求高而水质 比较稳定的废水。
六、氧化沟
当用转刷曝气时,水深不 超过2.5m,沟中混合液流 速0.3~0.6m/s。
9.5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和演变
七、接触稳定(吸附再生)法
可提高池容积负荷,适应冲击负荷的 能力强,最适于处理含悬浮和胶体物质 较多的废水,如制革废水、焦化废水等。
八、纯氧曝气
在密闭的容器中,溶解氧饱和浓度可提高,氧溶解的推动力提高,氧传递速 率增加,污泥的沉淀性能好。曝气时间短,约1.5~3.0h,MLSS较高,约 4000~8000mg/L。

污水剩余污泥计算公式

污水剩余污泥计算公式

污水剩余污泥计算公式
1.污泥的干度计算公式:
污泥的干度表示了污泥中含有的水分的比例。

通常用干燥后的污泥质量与湿重污泥质量之比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干度(%)=(污泥干重-污泥湿重)/污泥湿重*100%
其中,污泥干重是指经过干燥后去除水分的污泥的质量,污泥湿重是指污泥在含有水分的情况下的质量。

2.污泥浓度计算公式:
污泥浓度是指污泥中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的比例。

通常以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总体积之比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污泥浓度(%)=污泥固体物质质量/污泥总体积*100%
其中,污泥固体物质质量是指污泥中的固体成分的质量,污泥总体积是指污泥的总体积,包括固体部分和液体部分。

3.污泥总量计算公式:
污泥总量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的总质量。

污泥总量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公式来进行:
a. 污泥总量(kg)= 污泥总体积 * 污泥浓度 / (1+污泥干重/100)
其中,污泥总体积是指污泥的总体积,污泥浓度是指污泥中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总体积之比,污泥干重是指去除水分后的污泥的质量。

b. 污泥总量(kg)= 污泥湿重 * (1 - 污泥干重/100)
其中,污泥湿重是指污泥在含有水分的情况下的质量,污泥干重是指去除水分后的污泥的质量。

这两个公式都是根据污泥的干度和浓度来计算污泥的总质量的。

通过以上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污泥的干度和浓度来计算污泥的总质量。

这些公式能够帮助污水处理厂合理计算污泥的产生量,并根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理。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污泥量计算(1)污泥量计算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100C0ηQ/1000(100-p)ρ式中:V——初次沉淀污泥量,m3/d;Q——污水流量,m3/d;η——去除率,%;(二次沉淀池η以80%计)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X2-G)(1- r2)(8-16)脱水泥饼固体物量:X4= X3 r3机械脱水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4= X3(1- r3)(8-17)回流至沉砂池前的上清液中所含悬浮物总量:XR=Xˊ2+ Xˊ3+ Xˊ4 = X1(1- r1rg-r1r2r3+r1r2r3rg)(X1- XR)/ X1= r1rg+r1r2r3-r1r2r3rg=ΔX/ X1X1=ΔX/ r1[rg+r2r3(1-rg)] (8-18)污泥含水率污泥含水率(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1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

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

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

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R d——可消化程度,%,取周平均值;(4)湿污泥比重与干污泥比重:湿污泥重量等于污泥所含水分重量与干固体重量之和。

湿污泥比重等于湿污泥重量与同体积的水重量之比值。

污泥量的计算:

污泥量的计算:

污泥量的计算:水流1:水量:5000吨/天,Cu=26ppm,COD=60ppm。

则生成铜离子沉淀物约为0.21吨/天。

添加FeSO4约0.2g/l,则生成铁氧体约为0.71吨/天。

其余加药计有沉淀物约为0.1吨/天。

取含水率99%,则污泥总量为:(0.21+0.71+0.1)/(1-0.99)=102吨/天水流2:水量:2400吨/天(包括水流4),Cu=22ppm,COD=398ppm。

则生成铜离子沉淀物约为0.081吨/天。

添加FeSO4约0.3g/l,则生成铁氧体约为0.51吨/天。

其余加药计有沉淀物约为0.24吨/天。

取含水率99%,则污泥总量为:(0.081+0.51+0.24)/(1-0.99)=84吨/天。

水流3:水量:430吨/天(包括水流5),Cu=238ppm,COD=389ppm。

则生成铜离子沉淀物约为0.26吨/天。

添加FeSO4约0.3g/l,则生成铁氧体约为0.13吨/天。

其余加药计有沉淀物约为0.2吨/天。

取含水率99%,则污泥总量为:(0.26+0.13+0.2)/(1-0.99)=59吨/天。

水流4:水量:200吨/天,Cu=32ppm,COD=16802ppm。

则生成铜离子沉淀物约为0.01吨/天。

添加FeSO4约0.3g/l,则生成铁氧体约为0.043吨/天。

其余加药计有沉淀物约为0.07吨/天。

取含水率99%,则污泥总量为:(0.01+0.043+0.07)/(1-0.99)=12.4吨/天。

则T1.8的污泥量总计为:102+84=186吨/天。

T3.7的污泥量总计为:59+12.4=71.4吨/天。

压滤机的选型:压滤机的工作周期按8小时计,泥饼含水率:65%左右,泥饼比重约为1.1。

压滤机每天工作为20小时。

则压滤机一天工作2次。

选用安全系数为1.3。

压滤机FP1.6滤室容积L为:L=1.3×186×(1-99%)/(1-65%)/1.1/2=3.2立方米=3200L。

污泥量计算讲解学习

污泥量计算讲解学习

污泥量计算污泥量计算污泥量计算(1)污泥量计算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100C0 n Q/1000( 100-p) P式中:V ------ 初次沉淀污泥量,m3/d ;Q 污水流量,m3/d ;n ――除率,% ;(二次沉淀池n以80%计)C0 ---- 进水悬浮物浓度,mg/L ;P――污泥含水率,% ;P 淀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

2剩余活性污泥量的计算公式:Qs= △ X/fXr式中:Qs ---- 每日从系统中排除的剩余污泥量,m3/d ;△ X——挥发性剩余污泥量(干重),kg/d ;f=MLVSS/MLSS,生活污水约为0.75,城市污水也可同此;Xr ----- 回流污泥浓度,g/L。

3消化污泥量的计算公式:见公式(8-3 )。

(2 )污水处理厂干固体物质平衡:污水处理厂内部存在着固体物质的平衡问题,通过固体物质的平衡计算,有助于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与管理。

污水处理厂固体物质平衡的典型计算,可根据图8-1进行。

设原污水悬浮物X0为100,初次沉淀池悬浮物去除率以50%计,二次沉淀池去除率以80%计,悬浮物总去除率总去除率为90%。

各处理构筑物固体回收率为:浓缩池为r仁90% ;消化池为r2=80% ;悬浮物减量为rg=30% ;机械脱水为r3=95% (预处理所加混凝剂的固体量略去不计)。

因此其平衡式为:进入污泥浓缩池的悬浮物量:X1MX+XR ( 8-10 )XR=X / 2+ X x3+ X / 4 (8-11 )式中:X1——进入浓缩池的固体物量;△ X——初次沉淀池排泥的悬浮物量加二次沉淀池剩余污泥中的悬浮物量;XR――等于浓缩池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 2,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 3,机械脱水上清液悬浮物量X" 4的总和。

进入消化池的悬浮物量:X2= X1 r1 (8-12 )浓缩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 2= X1 (1-r1 ) ( 8-13 )消化池悬浮物减量:G= X2rg= X1 r1rg ( 8-14 )进入机械脱水设备的悬浮物量:X3= ( X2-G) r2 (8-15 )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 3= (X2-G)( 1-r2 ) ( 8-16 )脱水泥饼固体物量:X4= X3 r3机械脱水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 4= X3 (1- r3 ) ( 8-17 )回流至沉砂池前的上清液中所含悬浮物总量:XR=X " 2+ X " 3+ X " 4 = X1 (1- r1rg-r1r2r3+r1r2r3rg )(X1- XR) / X1= r1rg+r1r2r3- r1r2r3rg= △X/ X1X1= △ X/ r1[rg+r2r3 (1-rg ) ] (8-18 )污泥含水率污泥含水率(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污泥量计算公式范文

污泥量计算公式范文

污泥量计算公式范文
1.干重和湿重的关系
污泥的干重和湿重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干重=湿重×(100-含水率)/100
其中,含水率是指污泥中含水量占总重量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2.污泥量计算公式
根据上述关系,我们可以得出污泥量计算的公式:
污泥量=干重/干重比
其中,干重比指的是单位干重的污泥的体积。

干重比是根据经验值或
实际测量得出的,不同类型的污泥可能具有不同的干重比。

3.污泥量计算的应用
污泥量的计算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工程中,用于
评估污泥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污泥处理成本等。

例如,水处理厂根据进水量、出水水质要求等因素来确定污泥生产量,进而计算出污泥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

又如,在污泥处置过程中,需要计
算污泥的体积,以确定如何进行存储、运输和处置等环节。

通常情况下,污泥量计算公式中的干重比是通过实地测量或根据类似
污泥的干重比经验值来确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污泥可能具有
不同的干重比,因此在具体计算时需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干重比的数值。

总结一下,污泥量计算公式是根据污泥的干重和湿重之间的关系来计
算的,其中干重和湿重的关系由含水率确定。

污泥量计算应用于环境工程中,用于评估污泥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计算污泥体积等。

在具体计算时,需要考虑污泥的类型并确定相应的干重比。

污泥量计算讲解学习

污泥量计算讲解学习

污泥量计算污泥量计算污泥量计算(1)污泥量计算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100C0ηQ/1000(100-p)ρ式中:V——初次沉淀污泥量,m3/d;Q——污水流量,m3/d;η——去除率,%;(二次沉淀池η以80%计)C0——进水悬浮物浓度,mg/L;P——污泥含水率,%;ρ——沉淀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

2剩余活性污泥量的计算公式:Qs=ΔX/fXr式中:Qs——每日从系统中排除的剩余污泥量,m3/d;ΔX——挥发性剩余污泥量(干重),kg/d;f=MLVSS/MLSS,生活污水约为0.75,城市污水也可同此;Xr——回流污泥浓度,g/L。

3消化污泥量的计算公式:见公式(8-3)。

(2)污水处理厂干固体物质平衡:污水处理厂内部存在着固体物质的平衡问题,通过固体物质的平衡计算,有助于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与管理。

污水处理厂固体物质平衡的典型计算,可根据图8-1进行。

设原污水悬浮物X0为100,初次沉淀池悬浮物去除率以50%计,二次沉淀池去除率以80%计,悬浮物总去除率总去除率为90%。

各处理构筑物固体回收率为:浓缩池为r1=90%;消化池为r2=80%;悬浮物减量为rg=30%;机械脱水为r3=95%(预处理所加混凝剂的固体量略去不计)。

因此其平衡式为:进入污泥浓缩池的悬浮物量:X1=ΔX+XR (8-10)XR=Xˊ2+ Xˊ3+ Xˊ4 (8-11)式中:X1——进入浓缩池的固体物量;ΔX——初次沉淀池排泥的悬浮物量加二次沉淀池剩余污泥中的悬浮物量;XR——等于浓缩池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2,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机械脱水上清液悬浮物量Xˊ4的总和。

进入消化池的悬浮物量:X2= X1 r1 (8-12)浓缩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2= X1(1- r1)(8-13)消化池悬浮物减量:G= X2rg= X1 r1rg (8-14)进入机械脱水设备的悬浮物量:X3=(X2-G)r2 (8-15)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X2-G)(1- r2)(8-16)脱水泥饼固体物量:X4= X3 r3机械脱水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4= X3(1- r3)(8-17)回流至沉砂池前的上清液中所含悬浮物总量:XR=Xˊ2+ Xˊ3+ Xˊ4 = X1(1- r1rg-r1r2r3+r1r2r3rg)(X1- XR)/ X1= r1rg+r1r2r3-r1r2r3rg=ΔX/ X1X1=ΔX/ r1[rg+r2r3(1-rg)] (8-18)污泥含水率污泥含水率(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污泥计算公式精选文档

污泥计算公式精选文档

污泥计算公式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一般情况下,二级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为处理每万立方米污水5~10 t脱水污泥(一般取7~8),处理每千克COD 1~5 kg脱水污泥(80%含水率)(一般取2~3),处理每千克5d生化需氧量~10 kg脱水污泥(一般取5~8)
1、A2O工艺剩余污泥产泥量
•△X——剩余污泥量,kgSS/d;
•V——生物反应池的容积,m3;
•Y——污泥产率系数,kgVSS/kgBOD5,20℃时取~;
•Q——设计平均日污水量,m3/d;
•So——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kg/m3;
•Se——生物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kg/m3;
•Kd——衰减系数,d-1;
•Xv——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VSS/L;
•f—— SS 的污泥转换率,gMLSS/gSS,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取~;
•SSo——生物反应池进水悬浮物浓度,kg/m3;
•SSe——生物反应池出水悬浮物浓度,kg/m3。

污泥量计算公式

污泥量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排放及用药计算城关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排放及用药计算设计每天产泥量2.9吨。

(进水20000m³,BOD进水200mg/l,出水20mg/l。

)PAM投配比3‰至5‰,取中间值4‰。

则PAM用量每天为2.9*4=11.6kg。

剩余污泥浓度7000mg/l。

则每天排放的剩余污泥体积为2.9*1000/7=414.28m³。

设计脱水机单台进泥量每小时40m3。

脱水机运行时间为414.28/40=10.357h,取11h。

则PAM溶液浓度为11.6/(1.2*11)=0.8787kg/m³。

(设计说明书上推荐1kg/m³。

)实际运行情况产泥系数按照0.85kgDS/kgBOD计算。

每天产生剩余污泥量:0.85*(41.48-5.36)*15106=463.78kg。

(41.48、5.36为09年1月至8月进出水平均浓度,15106为平均进水量。

)目前厂内剩余污泥平均浓度3500mg/l左右。

排放的剩余污泥体积:463.78/3.5=132.5m3脱水机单台进泥量不高于20m3每小时。

脱水机每天运行时间132.5/20=6.625,实际运行8小时。

PAM溶液浓度为0.75kg/m³。

用药量为0.75*8*1.2=7.2kg。

投配比为7.2/0.43678=15.524kg/m³,即15.5‰ 。

实际投配比是设计投配比的4倍左右。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脱水机进泥量设计是实际的2倍,污泥浓度设计是实际的2倍。

)若要控制投配比在4‰,则应该降低PAM溶液的浓度。

PAM投配比取4‰。

每天理论投加量为0.46378*4=1.86kg。

加药泵的流量为1.2m3/h,每天运行8小时,则PAM溶液用量为1.2*8=9.6m3。

PAM溶液浓度应该为1.86/9.6=0.19375kg/m3。

此浓度还未检验是否可行。

上述分析中加药泵流速1.2m³/h采用铭牌上的数据,0.75‰通过设置PAM干粉溶液加药时间实现,因为脱水机系统只间歇运行了不到一个月,数据的准确性还有待求证。

污泥量计算公式

污泥量计算公式

污泥量计算公式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排放及用药计算城关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排放及药量计算设计每天产泥量2.9吨。

(进水20000m3,bod进水200mg/l,出水20mg/l。

)PAM的剂量比为3‰~5‰,中间值为4‰。

PAM的剂量为每天2.9*4=11.6kg。

剩余污泥浓度7000mg/l。

则每天排出的剩余污泥量为2.9*1000/7=414.28m3。

设计脱水机单台进泥量每小时40m3。

脱水机运行时间为414.28/40=10.357h,取11h。

PAM溶液的浓度为11.6/(1.2*11)=0.87kg/m3。

(设计规范中建议使用1kg/m3。

)实际运行情况泥浆产量系数计算为0.85kgds/kgbod。

每天产生剩余污泥量:0.85*(41.48-5.36)*15106=463.78kg。

(41.48、5.36为09年11月至8月进出口水位的平均浓度,15106为平均流入量。

)目前厂内剩余污泥平均浓度3500mg/l左右。

排放的剩余污泥体积:463.78/3.5=132.5m3脱水机单台进泥量不高于20m3每小时。

脱水机每日运行时间为132.5/20=6.625,实际运行时间为8小时。

pam溶液浓度为0.75kg/m3。

用药量为0.75*8*1.2=7.2kg。

加药比为7.2/0.43678=15.524kg/m3,即15.5‰。

实际投配比是设计投配比的4倍左右。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脱水机进泥量设计是实际的2倍,污泥浓度为实际设计的2倍。

)若要控制投配比在4‰,则应该降低pam溶液的浓度。

PAM的剂量比为4‰。

每天理论投加量为0.46378*4=1.86kg。

加药泵的流量为1.2m3/h,每天运行8小时,因此PAM溶液的用量为1.2*8=9.6m3。

pam溶液浓度应该为1.86/9.6=0.19375kg/m3。

该浓度尚未进行可行性测试。

上述分析中加药泵流速1.2m3/h采用铭牌上的数据,0.75‰通过设置pam干粉溶液加药时间实现,因为脱水机系统只间歇运行了不到一个月,数据的准确性还有待求证。

污泥负荷法计算污泥量

污泥负荷法计算污泥量

污泥负荷法计算污泥量用污泥负荷,污泥泥龄计算污泥量1 污泥负荷法这是目前国内外最流行的设计方法,我国的规范、手册,美国、英国、法国及日本等国目前也多采用这种方法。

几十年来,运用污泥负荷法设计了成千上万座污水处理厂,充分说明它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但另一方面,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是比较严重的缺陷,影响了设计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

污泥负荷法的计算式为:(1)3 式中:V-曝气池容积(m)Lj-曝气池进水BOD浓度(mg/L)Q-曝气池设计流量(m/h)Fw-曝气池污泥负荷(kgBOD/kgMLSSd)Nw(即MLSS)-曝气池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kg/ m)Fr-曝气池容积负荷(kgBOD/ m池容d)污泥负荷法是一种经验计算法,它的最基本参数Fw和Fr是根据曝气的类别按照以往的经验设定,由于水质千差万别和处理要求不同,这两个基本参数的设定只能给出一个较大的范围,我国规范对普通曝气推荐的数值为:Fw=0.2-0.4 kgBOD/kgMLSSdFr=0.4-0.9 kgBOD/ m池容d可以看出,最大值比最小值大一倍以上,幅度很宽,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选用最小值算出的曝气池容积比选用最大值时的容积大一倍或一倍以上,基建投资也就相差很多,在这个范围内取值完全凭经验,对于经验较少的设计人来说很难操作,这是污泥负荷法的一个主要缺陷。

污泥负荷法的另一个问题是容易混淆。

我国规范中污泥负荷Fw的单位是kgBOD/kgMLSSd,但有的地方则是kgBOD/kgMLVSSd,我国设计手册中就是这样,美国的标准也是用这个单位。

这两种单位相差很大,MLSS是包括无机悬浮物在内的污泥浓度,MLVSS 则只是有机悬浮固体浓度,对于生活污水,一般MLVSS=0.7MLSS,如果单位用错,算出的曝气池容积将差30%。

这种混淆并非不可能,我国手册中推荐的普通曝气Fw为0.2-0.4kgBOD/ kgMLVSSd,其数值和规范完全一样,但单位确不同了。

污泥计算、厌氧消化处理污泥

污泥计算、厌氧消化处理污泥

一,污泥的介绍污泥是水处理过程的副产物,包括筛余物、沉泥、浮渣和剩余污泥等。

污泥体积约占处理水量的0.3%~0.5%左右,如水进行深度处理,污泥量还可能增加0.5~1倍。

使污泥减量、稳定、无害化及综合利用。

(1)确保水处理的效果,防止二次污染;(2)使容易腐化发臭的有机物稳定化;(3)使有毒有害物质得到妥善处理或利用;(4)使有用物质得到综合利用,变害为利。

由于污泥处理技术难度高、投资大、回报不确定等因素,国内涉足此领域的企业少且规模小,与外国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在我国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中,有污泥稳定处理设施的不到25%,处理工艺和配套设备完善的不到10%。

国外的城市污泥处理与处置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无论是进行有效利用还是填埋处置,污泥处理与其他废物的处理一样,皆是以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为目的。

1)按成分不同分:污泥: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

其主要性质是易于腐化发臭,颗粒较细,比重较小(约为1.02~1.006),含水率高且不易脱水,属于胶状结构的亲水性物质。

初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的沉淀物均属污泥。

沉渣: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

其主要是颗粒较粗,比重较大(约为2左右),含水率较低且易于脱水,流动性差。

沉砂池与某些工业废水处理沉淀池的沉淀物属沉渣。

(2)按来源不同分:初次沉淀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初次沉淀池。

剩余活性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活性污泥法后的二次沉淀池。

腐殖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生物膜法后的二次沉淀池。

消化污泥(也称熟污泥):生污泥经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处理后的污泥。

化学污泥(也称化学沉渣):用化学沉淀法处理污水后产生的沉淀物。

例如,用混凝沉淀法去除污水中的磷;投加硫化物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投加石灰中和酸性污水产生的沉渣以及酸、碱污水中和处理产生的沉渣等均称为化学污泥。

(3)城市污水厂污泥的特性见表城市废水厂污泥的性质和数量表1(1)污泥量计算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100C0ηQ/1000(100-p)ρ式中:V——初次沉淀污泥量,m3/d;Q——污水流量,m3/d;η——去除率,%;(二次沉淀池η以80%计)C0——进水悬浮物浓度,mg/L;P——污泥含水率,%;ρ——沉淀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