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七大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方法!
雾化吸入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护士必知,雾化吸入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雾化吸入,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治疗方法之一,对其治疗中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也是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一、过敏反应(一)临床表现1、呼吸道症状患者出现喘息,或原有喘息症状加重。
2、全身症状过敏性红斑,可伴有寒战,较少出现过敏性休克。
(二)预防措施行雾化吸入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雾化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三)处理措施1、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立即终止雾化吸入。
2、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3、密切观察生命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有休克积极抗休克治疗。
二、感染(一)临床表现1、肺部感染不同程度高热、肺部啰音、肺部X线片见炎症改变、痰细菌培养阳性等。
2、口腔感染多为真菌感染,舌头或口腔内壁可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患者自觉疼痛,拒绝进食。
(二)预防措施1、雾化治疗结束后,清洗雾化罐、口含觜及通道,再用500PPM的含氧消毒液侵泡消毒,再洗净、晾干备用。
2、使用一次性口含嘴;氧气雾化治疗时,雾化器专人专用,用后清洗。
(三)处理措施1、肺部感染者可以用抗菌药物治疗。
2、口腔真菌感染需要注意口腔卫生,进行局部治疗:如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等。
三、呼吸困难(一)临床表现1、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2、口唇及颜面发绀。
3、患者呈痛苦面容,烦躁、大汗等。
(二)预防措施1、选择合适的雾化器,指导患者向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
2、雾化过程中持续吸氧。
3、控制雾化吸入的时间,及时清理痰液,以免阻塞呼吸道。
(三)处理措施1、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卧位,以利呼吸,暂停雾化吸入。
2、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必要时负压吸痰。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四、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一)临床表现1、患者诉胸闷、气短。
2、呼吸浅快、皮肤黏膜发绀、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3、血气分析示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高。
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一)感染预防:1、每次雾化治疗结束后,对雾化器主机要擦拭消毒,对雾化罐、螺纹管及口含嘴要浸泡消毒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晾干备用。
2、雾化面罩或口含嘴专人专用。
3、雾化治疗期间指导病人注意口腔卫生,协助病人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4、如果吸入液中含有糖皮质激素,则需要用碳酸氢钠漱口水进行漱口,以抑制真菌生长。
同时注意提高病人自身免疫力。
5、肺部感染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处理:1、口腔真菌感染者加强口腔护理和局部治疗,选择抑制真菌生长的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患处涂抗真菌类药物如 2.5%制霉菌素甘油,每日3-4次。
(二)气道堵塞预防:1、认真仔细评估病人,对痰液多且黏稠的病人要尽量先将痰液咳出或吸出后再行吸入治疗。
2、雾化吸入过程中,鼓励痰液黏稠病人有效咳嗽,配合叩击胸背部,及时排出湿化的痰液。
必要时吸痰,以免阻塞呼吸道。
处理:1、雾化吸入中有痰液堵塞支气管应立即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支气管痉挛预防:1、雾化前告知病人雾化时可能有轻微憋闷感以及呼吸配合方法,教会病人正确使用雾化器,掌握好吸入方法,均匀而有效的进行吸入治疗。
2、雾化前评估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
3、首次雾化时,老年体弱病人先用较小剂量,待其适应后再逐级增加致所需雾量大小。
哮喘的病人,湿化雾量不宜过大,雾化时间不宜过长,以5min 为宜。
4、雾化前机器预热3min,避免低温气体刺激气道。
处理:1、一旦在吸入过程中出现胸闷、咳嗽加重,憋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就应暂停吸入。
2、发生哮喘者予以半坐卧位并吸氧。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缺氧严重不能缓解者可行气管插管等。
(四)急性肺水肿预防:1、避免长时间、大流量雾化吸入。
处理:1、一旦发生急性肺水肿,立即停止雾化吸入。
给予高流量吸氧,采用50%乙醇为湿化液,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等药物。
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
(五)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预防:1、尽可能用以氧气为气源的氧气雾化吸入,避免吸入气体中氧含量降低。
雾化吸入七大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方法!
雾化吸进七大并收症,及防止处理要领!之阳早格格创做一、过敏反应(一)临床表示1、呼吸讲症状患者出现喘息,或者本有喘息症状加沉.2、齐身症状过敏性黑斑,可陪随热战,较少出现过敏性戚克.(两)防止步伐止雾化吸进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雾化历程中注意瞅察患者反应.(三)处理步伐1、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坐时末止雾化吸进.2、修坐静脉通讲,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天塞米紧等.3、稀切瞅察死命死命体征及病情变更,如有戚克主动抗戚克治疗.两、熏染(一)临床表示1、肺部熏染分歧程度下热、肺部啰音、肺部X线片睹炎症改变、痰细菌培植阳性等.2、心腔熏染多为实菌熏染,舌头或者心腔内壁可出现黄色或者红色乌面,患者自愿痛痛,中断进食.(两)防止步伐1、雾化治疗中断后,荡涤雾化罐、心含觜及通讲,再用500PPM的含氧消毒液侵泡消毒,再洗洁、晾搞备用.2、使用一次性心含嘴;氧气雾化治疗时,雾化器博人博用,用后荡涤.(三)处理步伐1、肺部熏染者不妨用抗菌药物治疗.2、心腔实菌熏染需要注意心腔卫死,举止局部治疗:如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心等.三、呼吸艰易(一)临床表示1、胸闷、呼吸艰易、没有克没有及仄卧.2、心唇及颜里收绀.3、患者呈痛苦里容,急躁、大汗等.(两)防止步伐1、采用符合的雾化器,指挥患者背患者采用符合的体位.2、雾化历程中持绝吸氧.3、统造雾化吸进的时间,即时浑理痰液,免得阻塞呼吸讲.(三)处理步伐1、一朝出现呼吸艰易,协帮患者与半坐卧位或者坐卧位,以利呼吸,久停雾化吸进.2、拍背、饱励患者咳嗽排痰,脆持呼吸讲通畅.3、需要时背压吸痰.4、稀切瞅察病情变更.四、缺氧及两氧化碳潴留(一)临床表示1、患者诉胸闷、气短.2、呼吸浅快、皮肤黏膜收绀、心率加快、血压降下.3、血气分解示氧分压落矮、两氧化碳分压下.(两)防止步伐1、雾化吸进治疗前对于患者病情举止评估.2、氧气雾化吸进时适合加温,防止果吸进矮气体引起呼吸讲痉挛.3、雾化的共时赋予吸氧.4、婴幼女雾化时雾量宜小,约成人的1/3~1/2,且以里罩吸进为好.(三)处理步伐1、出现缺氧及两氧化碳潴留时,应坐时停止雾化吸进,加大氧流量,嘱患者深呼吸.2、稀切瞅察患者病情变更,主动对于症处理.五、呼吸骤停(一)临床表示突然出现呼吸艰易、皮肤及黏膜收绀,宽沉者可致呼吸、心搏骤停.(两)防止步伐1、使用抗菌药物或者死物剂量雾化吸进前应仔细询问患者过敏史,雾化吸进历程中要周到瞅察、防止果过敏引起收气管痉挛.2、尾次雾化或者年老体强者先用阻挡,待符合后再渐渐减少雾量.3、超声雾化前将呆板预热3分钟,氧气雾化吸进时可正在雾化器中用热毛巾包裹,防止矮温气体刺激气讲.(三)处理步伐出现呼吸久停应坐时即给予呼吸气囊加压给氧,心搏骤停者止心肺复苏;六、呃顺(一)临床表示呃顺是一侧或者单侧膈肌的阵收性痉挛,陪随吸气期声门突然关关,收出短促的特天声音.(两)防止步伐雾化吸进时雾量可适合调小.(三)处理步伐1、与患者接道与治疗无关且引起情绪激动的话题,分别患者注意力,末止呃顺.2、赶快饮热火或者刺激吐部,设法停止呃顺.3、经上述处理无效,不妨使用氯丙嗪或者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等药物治疗.七、哮喘收火战加沉(一)临床表示雾化吸进历程中或者雾化吸进停止后段时间内,患者出现喘息或者喘息加沉,心唇、颜里收绀,听诊单肺有哮鸣音.(两)防止步伐1、哮喘持绝状态的患者止雾化吸进时雾量没有宜过大、时间没有宜过少.2、雾化时雾化液适合加温.(三)处理步伐1、爆收哮喘坐时停止雾化吸进,与半坐卧位,予氧气吸进.2、脆持呼吸讲通畅,即时浑理气讲分泌物.3、稀切瞅察病情变更及使用排除收气管痉挛药物.4、经上述处理病情没有克没有及慢解、缺氧宽沉者,应给予气管插管、辅帮通气.。
氧气吸入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氧气吸入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氧气吸入和雾化吸入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呼吸系统疾病带来的症状。
然而,这些操作也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
为了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1.氧气吸入(1)氧中毒:长时间高浓度吸入氧气会引发中毒症状,如头痛、呕吐等。
避免高浓度吸氧,使用适当的流量和浓度以维持患者的氧饱和度。
(2)烧伤:氧气本身具有促进燃烧的作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火灾。
必须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氧气管道的安全,并避免在附近吸烟或使用明火。
(3)干燥:长时间吸入氧气会使呼吸道黏膜过度干燥,引起鼻腔、喉咙的痒、痛等不适感。
为缓解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加湿器、润滑剂等辅助方法。
2.雾化吸入(1)感染:雾化吸入装置容易滋生细菌,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
预防感染的关键是定期清洗和消毒雾化器及其相关设备,使用无菌药物。
(2)喉痉挛:一些患者对药物雾化吸入过敏,容易引发呼吸道痉挛,导致呼吸困难。
如果出现痉挛症状,应迅速停止使用雾化器,并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如给予镇静剂或支气管舒张剂。
(3)咳嗽:雾化吸入时,呼吸道可能会受到刺激,引起咳嗽。
注意调整雾化剂的浓度和流速,减少咳嗽的发生。
处理常见并发症的方法:(1)中毒处理:如果出现氧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等,应立即停止高浓度氧气吸入,并将氧浓度降低至合理水平。
同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必要时给予适当治疗,如镇静剂或抗恶心药物。
(2)烧伤处理:如果发生火灾,要立即切断氧气供应,并迅速采取灭火措施,如用灭火器灭火或用湿布覆盖火源。
同时,及时将烧伤区域冷却,并立即送医治疗。
(3)干燥处理:对于干燥引起的不适感,可以使用加湿器给氧气增加湿度,同时使用润滑剂涂抹鼻腔和喉咙,缓解不适感。
(4)感染处理:如果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等,应及时就医并进行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同时,对雾化吸入设备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5)痉挛处理:如果患者出现呼吸道痉挛症状,应停止雾化吸入,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雾化吸入法操作中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方法
雾化吸入法操作中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方法引言雾化吸入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用于给药给患者。
然而,在进行雾化吸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的方法。
并发症预防方法以下是预防雾化吸入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方法:1.感染预防:在操作雾化吸入前,务必洗净双手,并穿戴干净的手套。
确保雾化器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1.感染预防:在操作雾化吸入前,务必洗净双手,并穿戴干净的手套。
确保雾化器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1.感染预防:在操作雾化吸入前,务必洗净双手,并穿戴干净的手套。
确保雾化器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药物过敏预防:在使用新药物进行雾化吸入之前,应先进行过敏测试,以确定药物是否会引发过敏反应。
对于已知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引发过敏的药物。
2.药物过敏预防:在使用新药物进行雾化吸入之前,应先进行过敏测试,以确定药物是否会引发过敏反应。
对于已知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引发过敏的药物。
2.药物过敏预防:在使用新药物进行雾化吸入之前,应先进行过敏测试,以确定药物是否会引发过敏反应。
对于已知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引发过敏的药物。
3.正确定位雾化器:在使用雾化器之前,请确保雾化器的顺利连接,以避免药物外洩或流失。
3.正确定位雾化器:在使用雾化器之前,请确保雾化器的顺利连接,以避免药物外洩或流失。
3.正确定位雾化器:在使用雾化器之前,请确保雾化器的顺利连接,以避免药物外洩或流失。
4.合理选择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病情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剂量。
避免给药过量或过少,以免引发其他并发症。
4.合理选择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病情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剂量。
避免给药过量或过少,以免引发其他并发症。
4.合理选择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病情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剂量。
避免给药过量或过少,以免引发其他并发症。
并发症处理方法下列是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处理方法:1.呼吸道刺激物引起的咳嗽或气喘:在发生咳嗽或气喘时,可以通过减慢雾化吸入速度或调整吸入设备,以减轻不适感。
雾化吸入法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
雾化吸入法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一、过敏反应(一)发生原因雾化吸入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过敏,过敏的原因与其他途径给药一致。
(二)临床表现在雾化吸入的过程中患者出现喘息,或原有的喘息加重,全身出现过敏性的红斑并伴有全身的寒战,较少会出现过敏性休克。
(三)预防及处理1.在行雾化吸入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2.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马上中止雾化吸入。
3.观察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克敏能等。
二、感染(一)发生原因1.最常见的是雾化器消毒不严格,雾化治疗结束后没有将口含嘴(或面罩)、治疗罐及管道及时清洗和消毒。
2.年老体弱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减退,较长时间用抗生素雾化吸入,可诱发口腔的真菌感染。
(二)临床表现1.雾化器消毒不严格引起的感染主要是肺部感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热;肺部听诊有啰音;肺部X光片有炎症的改变;痰细菌培养可见细菌生长。
2.如为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口腔感染,则多为真菌感染,舌头和口腔内壁可能会出现乳黄色或白色的斑点;患者自觉口腔疼痛,甚至拒绝进食。
(三)预防及处理1.每次雾化治疗结束后,将雾化罐、口含嘴及管道用清水洗净,并用500PPM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晒干备用。
2.口含嘴最好专人专用;如行氧气雾化治疗,雾化器专人专用,每天更换。
3.如口腔真菌感染需注意口腔卫生,加强局部治疗:①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使口腔呈碱性,抑制真菌生长。
②用2.5%制霉菌素甘油涂于患处,每日3~4次,有抑制真菌的作用。
此外,亦可用1%龙胆紫水溶液、10%八烷酸钠溶液、1%双氧水或复方硼砂液、10%碘化钾溶液含漱,一般无需全身使用抗真菌药。
4.给予富含大量维生素或富有营养的食物。
5.肺部感染者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三、呼吸困难(一)发生原因1.由于黏稠的分泌物具有吸水性,长期积聚支气管内的黏稠分泌物因雾化吸入吸水后膨胀,使原部分堵塞的支气管才完全堵塞。
雾化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雾化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过敏反应(一)临床表现在雾化吸入的过程中患者出现喘息,或原有的喘息加重,全身出现过敏性的红斑并伴有全身的寒战,较少会出现过敏性休克。
(二)预防及处理措施1.在行雾化吸入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2.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马上中止雾化吸入。
3.观察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协助医生进行治疗。
呼吸困难(一)临床表现雾化吸入过程中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口唇、颜面紫绀,表情痛苦,甚至烦躁、出汗等。
(二)预防及处理措施1.患者取半卧位,利于呼吸。
帮助病人拍背,鼓励其咳嗽,必要时吸痰,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及时给予持续吸氧,以免雾化吸入过程中血氧分压下降。
3.加强营养,以增加患者的呼吸肌储备能力。
4.选择符合的雾化吸入器。
5.对于慢阻肺或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人等湿化量不宜过大,一般氧气流量1~1.5升/分即可,不宜应用高渗的盐水。
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一)临床表现患者诉胸闷、气短等不适。
查体示:呼吸浅快、皮肤、黏膜发绀,心率加快、血压降低;血气分析结果解释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增高。
(二)预防及处理措施1.使用以氧气为气源的氧气雾化吸入,氧流量6~10L/min,氧气雾化吸入的外面用热毛巾包裹,避免因吸入低温气体引起呼吸道痉挛。
2.对于缺氧严重者必须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时,雾化的同时给予吸氧。
呼吸暂停(一)临床表现雾化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皮肤、黏膜紫绀,严重者可致呼吸、心跳暂停。
(二)预防及处理措施1.使用抗生素及生物制剂做雾化吸入时,应注意因过敏引起支气管痉挛。
2.正确掌握超声雾化吸入的操作规程,首次雾化及大哥体弱患者先用低档,待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雾量。
雾化前机器需预热3分钟,避免低温气体刺激气道。
3.呈现呼吸暂停及时按医嘱处理。
呃逆(一)临床表现病人呈现固执性呃逆。
(二)预防及处理措施1.雾化时雾量可适当放小。
2.发生呃逆时,可在患者胸锁乳突肌上端榨取膈神经或饮冷开水200ml,亦可颈部冷敷。
雾化吸入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雾化吸入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过敏反应1.发生原因:雾化吸入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过敏,过敏的原因与其他途径给药一致。
2.预防及处理:(1)在行雾化吸入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2)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立即终止雾化吸入。
(3)观察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一、感染1. 发生原因:(1)最常见的是雾化器消毒不严格,雾化治疗结束后没有将口含嘴(或面罩)、治疗罐及管道及时清洗和消毒。
(2)年老体弱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减退。
2.临床表现:(1)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热;肺部听诊湿啰音;肺部X 光片有炎症的改变;痰细菌培养可见细菌生长。
(2)如为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口腔感染,则多为真菌感染,舌头和口腔内壁可能会出现乳黄色或白色的斑点;患者自觉口腔疼痛,甚至拒绝进食。
3.预防及处理:(1)每次雾化治疗结束后,将雾化罐、口含嘴及管道用清水洗净,并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后晾干备用。
(2)口含嘴最好专人专用;如行氧气雾化治疗,雾化器专人专用,每天更换。
(3)如口腔真菌感染需注意口腔卫生,加强局部治疗。
(4)给予富含维生素或营养充足的食物。
(5)肺部感染者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三、呼吸困难(一)发生原因:1.由于黏稠的痰液具有吸水性,长期积聚支气管内的黏稠痰液因雾化吸入水后膨胀,使原部分堵塞的支气管完全堵塞。
2.雾化吸入水分过多,引起急性肺水肿的发生,导致了呼吸困难(见于儿童雾化引起的溺水反应)。
3.雾化吸入时间较长使机体处于慢性缺氧状态,组织细胞代谢障碍,供给肌肉运动能量不足,呼吸肌容易疲劳,而雾化吸入又需要患者做深慢吸气快速呼气,增加了呼吸肌的负担。
4.高密度均匀气雾颗粒可分布到末梢气道,若长时间吸入(超过20分钟)可引起气道湿化过度或支气管痉挛。
5.药物过敏或雾化药物刺激性大导致的支气管痉挛。
(二)临床表现雾化吸入过程中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口唇、颜面紫绀,表情痛苦,甚至烦躁,出汗等。
医院护理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医院护理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雾化吸入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具有直接吸入肺部,局部浓度高,起效快,全身反应少等优点。
但雾化吸入也并非绝对安全,如果吸入不当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
雾化吸入操作并发症包括:过敏反应、感染、呼吸困难、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哮喘发作和加重等。
01、感染发生原因1.雾化吸入装置使用后,可能留有细菌,如果没有严格消毒或消毒方法不当,就有可能会发生细菌污染。
2.患者因为自身免疫能力差、身体弱,或者较长时间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可诱发口腔的真菌感染。
临床表现1.肺部感染,不同程度高热、肺部啰音、肺部X线片见炎症改变、痰细菌培养阳性等。
2.口腔感染多为真菌感染,舌头或口腔内壁可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患者自觉疼痛,拒绝进食。
预防及处理1.使用一次性雾化器,在雾化治疗时,雾化器专人专用,用后清洗。
2.每次雾化治疗结束后,对雾化器彻底清洗及消毒,晾干后封闭存放,避免雾化吸入装置成为新的感染源。
3.肺部感染者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4.口腔真菌感染需注意口腔卫生,进行局部治疗,如用2%-4%碳酸钠溶液漱口等。
02、呼吸困难发生原因1.气道内黏膜的分泌物遇水膨胀,堵塞气管或支气管引起的呼吸困难。
2.长时间雾化治疗使机体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呼吸肌易疲劳,同时雾化吸入又需要患者做深慢吸气和快速呼气,加强了呼吸肌的负担,另外,长时间雾化引起的气道湿化过度或支气管痉挛也可引发呼吸困难。
3.雾化吸入水分过多,引起急性肺水肿可导致呼吸困难的发生。
4.药物过敏或药物刺激可引发支气管痉挛导致呼吸困难。
临床表现雾化吸入过程中患者突发呼吸困难、胸闷、憋气、口唇发绀、不能平卧、伴烦躁、大汗。
预防及处理1.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根据病情调节雾化吸入的时间,避免长时间持续雾化,雾化过程中应持续吸氧,防止血氧分压降低。
3.雾化时选择合适的雾化器,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一般取半坐卧位,以增强肺活量,改善肺功能。
雾化吸入法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
雾化吸入法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一、过敏反应(一)发生原因雾化吸入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过敏,过敏的原因与其他途径给药一致。
(二)临床表现在雾化吸入的过程中患者出现喘息,或原有的喘息加重,全身出现过敏性的红斑并伴有全身的寒战,较少会出现过敏性休克。
(三)预防及处理1.在行雾化吸入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2.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马上中止雾化吸入。
3.观察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克敏能等。
二、感染(一)发生原因1.最常见的是雾化器消毒不严格,雾化治疗结束后没有将口含嘴(或面罩)、治疗罐及管道及时清洗和消毒。
2.年老体弱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减退,较长时间用抗生素雾化吸入,可诱发口腔的真菌感染。
(二)临床表现1.雾化器消毒不严格引起的感染主要是肺部感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热;肺部听诊有啰音;肺部X光片有炎症的改变;痰细菌培养可见细菌生长。
2.如为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口腔感染,则多为真菌感染,舌头和口腔内壁可能会出现乳黄色或白色的斑点;患者自觉口腔疼痛,甚至拒绝进食。
(三)预防及处理1.每次雾化治疗结束后,将雾化罐、口含嘴及管道用清水洗净,并用500PPM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晒干备用。
2.口含嘴最好专人专用;如行氧气雾化治疗,雾化器专人专用,每天更换。
3.如口腔真菌感染需注意口腔卫生,加强局部治疗:①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使口腔呈碱性,抑制真菌生长。
②用2.5%制霉菌素甘油涂于患处,每日3~4次,有抑制真菌的作用。
此外,亦可用1%龙胆紫水溶液、10%八烷酸钠溶液、1%双氧水或复方硼砂液、10%碘化钾溶液含漱,一般无需全身使用抗真菌药。
4.给予富含大量维生素或富有营养的食物。
5.肺部感染者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三、呼吸困难(一)发生原因1.由于黏稠的分泌物具有吸水性,长期积聚支气管内的黏稠分泌物因雾化吸入吸水后膨胀,使原部分堵塞的支气管才完全堵塞。
雾化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雾化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雾化吸入法是指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吹散成细小的雾滴,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口或鼻吸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病灶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
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稀化痰液以利排出;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等。
目前临床雾化吸入方式主要有超声雾化吸入法何氧气雾化吸入法。
执行该操作时,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如呼吸困难、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感染、哮喘发作和加重、呃逆等,要注意预防,如不慎发生,应正确处理。
呼吸困难原因气道内黏稠的分泌物遇雾化吸入的水发生稀释膨胀,堵塞气管或支气管引起呼吸困难。
雾化吸入时间过长(超过20min)引起气道湿化过度、支气管痉挛、呼吸肌疲劳等导致呼吸困难。
雾化吸入时患者做深慢吸气和快速呼气的动作配合不当引起呼吸肌过度疲劳。
雾化吸入水分过多,引起急性肺水肿可导致呼吸困难发生。
药物刺激或过敏引起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
临床表现患者在雾化吸入过程中突发呼吸困难、胸闷、憋气、口唇发绀、不能平卧、伴烦躁、大汗淋漓等。
预防(1)认真仔细评估患者,对痰液多且黏稠的患者要尽量先将痰液咳出或吸出后再行雾化吸入治疗。
(2)雾化前机器预热3min。
避免低温气体刺激气道引起痉挛。
(3)雾化前告知患者呼吸配合方法,教会患者正确使用雾化器,掌握好吸入方法。
(4)选择合适的体位,一般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呼吸,增加肺活量。
(5)根据病情调节雾化吸入的时间,避免长时间持续雾化,必要时雾化过程中持续吸氧,防止血氧分压降低。
(6)雾化后及时帮助患者拍背,鼓励其咳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7)选择合适的雾化吸入方式,严重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持续状态的患者做雾化吸入时应严格控制雾化量和时间(吸入时间应控制在5~10分钟。
湿化量不宜太大,一般氧气流量1~1.5升/分即可)。
4.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暂停雾化吸入→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位,以利呼吸→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给氧→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医院护理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医院护理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医院护理雾化吸入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方法,可以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然而,使用雾化吸入技术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感染、呼吸道刺激、过敏反应等。
为了预防并处理这些并发症,医院护理人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雾化器的选择和维护:选择合适的雾化器,并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维护和清洁。
定期更换雾化器中的过滤器和雾化罐,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患者评估:在使用雾化吸入技术之前,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其病史、过敏史和当前症状等信息。
这可以帮助护理人员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对患者的反应进行监测。
3.药物选择和配制: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按照正确的配制方法进行。
确保使用的药物没有过期和变质,并防止交叉感染。
4.操作技巧:在进行雾化吸入技术时,护理人员应该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
将合适的药物放入雾化器中,并使用适当的气流速度和时间进行吸入。
还应注意保持患者的正确姿势,以促进药物的到达目标区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呼吸道管理:在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技术时,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道通畅情况。
如果发现有呼吸困难、咳嗽或喉咙痛等症状,应及时停止吸入,并通知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
6.清洁和消毒:保持雾化器和相关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护理人员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确保不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7.并发症处理:如果出现并发症,护理人员应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处理。
例如,如果出现呼吸急促或窒息的症状,应立即停止吸入,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并及时呼叫医生和抢救人员。
总之,医院护理雾化吸入技术能够为呼吸道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通过正确选择和维护设备、患者评估、药物选择和操作技巧、呼吸道管理、清洁和消毒以及并发症处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雾化吸入七大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方法!
雾化吸入七大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方法!一、过敏反应(一)临床表现1、呼吸道症状患者出现喘息,或原有喘息症状加重。
2、全身症状过敏性红斑,可伴有寒战,较少出现过敏性休克。
(二)预防措施行雾化吸入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雾化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三)处理措施1、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立即终止雾化吸入、2、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3、密切观察生命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有休克积极抗休克治疗。
二、感染(一)临床表现1、肺部感染不同程度高热、肺部啰音、肺部X线片见炎症改变、痰细菌培养阳性等、2、口腔感染多为真菌感染,舌头或口腔内壁可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患者自觉疼痛,拒绝进食、(二)预防措施1、雾化治疗结束后,清洗雾化罐、口含觜及通道,再用500PPM得含氧消毒液侵泡消毒,再洗净、晾干备用、2、使用一次性口含嘴;氧气雾化治疗时,雾化器专人专用,用后清洗、(三)处理措施1、肺部感染者可以用抗菌药物治疗。
2、口腔真菌感染需要注意口腔卫生,进行局部治疗:如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等。
三、呼吸困难(一)临床表现1、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2、口唇及颜面发绀。
3、患者呈痛苦面容,烦躁、大汗等。
(二)预防措施1、选择合适得雾化器,指导患者向患者选择合适得体位。
2、雾化过程中持续吸氧。
3、控制雾化吸入得时间,及时清理痰液,以免阻塞呼吸道。
(三)处理措施1、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卧位,以利呼吸,暂停雾化吸入。
2、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必要时负压吸痰。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四、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一)临床表现1、患者诉胸闷、气短、2、呼吸浅快、皮肤黏膜发绀、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3、血气分析示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高。
1、雾化吸入治疗前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2、氧气雾化吸入时适当加温,避免因吸入低气体引起呼吸道痉挛。
3、雾化得同时给予吸氧。
4、婴幼儿雾化时雾量宜小,约成人得1/3~1/2,且以面罩吸入为佳、(三)处理措施1、出现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时,应立即停止雾化吸入,加大氧流量,嘱患者深呼吸。
雾化吸入七大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方法!之欧阳引擎创编
雾化吸入七大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方法!欧阳引擎(2021.01.01)一、过敏反应(一)临床表现1、呼吸道症状患者出现喘息,或原有喘息症状加重。
2、全身症状过敏性红斑,可伴有寒战,较少出现过敏性休克。
(二)预防措施行雾化吸入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雾化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三)处理措施1、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立即终止雾化吸入。
2、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3、密切观察生命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有休克积极抗休克治疗。
二、感染(一)临床表现1、肺部感染不同程度高热、肺部啰音、肺部X线片见炎症改变、痰细菌培养阳性等。
2、口腔感染多为真菌感染,舌头或口腔内壁可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患者自觉疼痛,拒绝进食。
(二)预防措施1、雾化治疗结束后,清洗雾化罐、口含觜及通道,再用500PPM的含氧消毒液侵泡消毒,再洗净、晾干备用。
2、使用一次性口含嘴;氧气雾化治疗时,雾化器专人专用,用后清洗。
(三)处理措施1、肺部感染者可以用抗菌药物治疗。
2、口腔真菌感染需要注意口腔卫生,进行局部治疗:如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等。
三、呼吸困难(一)临床表现1、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2、口唇及颜面发绀。
3、患者呈痛苦面容,烦躁、大汗等。
(二)预防措施1、选择合适的雾化器,指导患者向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
2、雾化过程中持续吸氧。
3、控制雾化吸入的时间,及时清理痰液,以免阻塞呼吸道。
(三)处理措施1、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卧位,以利呼吸,暂停雾化吸入。
2、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必要时负压吸痰。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四、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1、患者诉胸闷、气短。
2、呼吸浅快、皮肤黏膜发绀、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3、血气分析示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高。
(二)预防措施1、雾化吸入治疗前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2、氧气雾化吸入时适当加温,避免因吸入低气体引起呼吸道痉挛。
3、雾化的同时给予吸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雾化吸入七大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方法!
一、过敏反应
(一)临床表现
1、呼吸道症状患者出现喘息,或原有喘息症状加重。
2、全身症状过敏性红斑,可伴有寒战,较少出现过敏性休克。
(二)预防措施
行雾化吸入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雾化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三)处理措施
1、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立即终止雾化吸入。
2、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3、密切观察生命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有休克积极抗休克治疗。
二、感染
(一)临床表现
1、肺部感染不同程度高热、肺部啰音、肺部X线片见炎症改变、痰细菌培养阳性等。
2、口腔感染多为真菌感染,舌头或口腔内壁可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患者自觉疼痛,拒绝进食。
(二)预防措施
1、雾化治疗结束后,清洗雾化罐、口含觜及通道,再用500PPM的含氧消毒液侵泡消毒,再洗净、晾干备用。
2、使用一次性口含嘴;氧气雾化治疗时,雾化器专人专用,用后清洗。
(三)处理措施
1、肺部感染者可以用抗菌药物治疗。
2、口腔真菌感染需要注意口腔卫生,进行局部治疗:如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等。
三、呼吸困难
(一)临床表现
1、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2、口唇及颜面发绀。
3、患者呈痛苦面容,烦躁、大汗等。
(二)预防措施
1、选择合适的雾化器,指导患者向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
2、雾化过程中持续吸氧。
3、控制雾化吸入的时间,及时清理痰液,以免阻塞呼吸道。
(三)处理措施
1、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卧位,以利呼吸,暂停雾化吸入。
2、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必要时负压吸痰。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四、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一)临床表现
1、患者诉胸闷、气短。
2、呼吸浅快、皮肤黏膜发绀、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3、血气分析示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高。
(二)预防措施
1、雾化吸入治疗前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2、氧气雾化吸入时适当加温,避免因吸入低气体引起呼吸道痉挛。
3、雾化的同时给予吸氧。
4、婴幼儿雾化时雾量宜小,约成人的1/3~1/2,且以面罩吸入为佳。
(三)处理措施
1、出现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时,应立即停止雾化吸入,加大氧流量,嘱患者深呼吸。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积极对症处理。
五、呼吸骤停
(一)临床表现
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皮肤及黏膜发绀,严重者可致呼吸、心搏骤停。
(二)预防措施
1、使用抗菌药物或生物剂量雾化吸入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雾化吸入过程中要严密观察、防止因过敏引起支气管痉挛。
2、首次雾化或年老体弱者先用抵挡,待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雾量。
3、超声雾化前将机器预热3分钟,氧气雾化吸入时可在雾化器外用热毛巾包裹,避免低温气体刺激气道。
(三)处理措施
出现呼吸暂停应立即即予以呼吸气囊加压给氧,心搏骤停者行心肺复苏;
六、呃逆
(一)临床表现
呃逆是一侧或双侧膈肌的阵发性痉挛,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发出短促的特别声音。
(二)预防措施
雾化吸入时雾量可适当调小。
(三)处理措施
1、与患者交谈与治疗无关且引起情绪激动的话题,分散患者注意力,终止呃逆。
2、快速饮冷水或刺激咽部,设法停止呃逆。
3、经上述处理无效,可以使用氯丙嗪或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等药物治疗。
七、哮喘发作和加重
(一)临床表现
雾化吸入过程中或雾化吸入停止后段时间内,患者出现喘息或喘息加重,口唇、颜面发绀,听诊双肺有哮鸣音。
(二)预防措施
1、哮喘持续状态的患者行雾化吸入时雾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
2、雾化时雾化液适当加温。
(三)处理措施
1、发生哮喘立即停止雾化吸入,取半坐卧位,予氧气吸入。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使用解除支气管痉挛药物。
4、经上述处理病情不能缓解、缺氧严重者,应予以气管插管、辅助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