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演示教学
作业指导书培训完整ppt课件
05
作业指导书的管理与维护
Chapter
作业指导书的管理制度
1 2
制定作业指导书编写规范
明确指导书的格式、内容、语言等要求,确保指 导书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设立作业指导书审核机制
建立审核流程,确保指导书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 性。
3
制定作业指导书培训计划
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对作业指导书的理解和 使用能力。
收集与作业指导书编制相 关的技术资料、操作规程 、工艺流程等。
现场调研
深入现场,了解实际操作 情况,收集操作人员的意 见和建议。
分析整理资料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 理,为后续编写提供依据 。
编写草案
确定内容结构
根据编制目的和现场调研结果, 确定作业指导书的内容结构。
编写草案
按照内容结构,编写作业指导书的 草案。
培训方法
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培训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
培训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能力等
评估方法
问卷调查、考试、实际操作考核等
作业指导书的实施与监督
实施步骤
制定实施计划、宣传推广、培训员工、监督执行 等
监督措施
定期检查、持续改进、及时调整等
注意事项
确保作业指导书的合规性、可操作性以及持续更 新等
经过审批后,正式发布作业指导 书,并组织实施。
更新维护
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和工艺改进, 及时更新和维护作业指导书。
03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与格式
Chapter
作业指导书的基本内容
阐述作业的主要目的和作用,以 明确作业的意义和价值。
明确作业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要求 ,以确保作业的合格性和规范性 。
组装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演示教学
组装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演示教学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演示教学一、引言作业指导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料,用于向学生介绍作业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制作一份最新版的作业指导书课件,并进行演示教学。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组装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内容。
二、课件设计1. 封面设计课件的封面应包含课程名称、作业指导书标题、教师姓名和日期等基本信息。
可以使用美观的背景图片和合适的字体进行设计,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目录页设计目录页应列出作业指导书的各个章节和对应的页码,方便学生快速定位所需内容。
可以使用清晰的标题和缩略图进行设计,使目录页更加直观和易于使用。
3. 内容页设计每个章节的内容页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章节标题:清晰地标明当前章节的标题,以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范围。
- 学习目标:列出学生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完成作业。
- 作业要求:详细说明作业的具体要求,包括完成方式、时间要求、提交方式等。
- 步骤说明:按照完成作业的步骤,逐步指导学生进行操作。
可以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跟随。
- 注意事项:列出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安全注意事项、常见错误等。
4. 附件设计如果作业指导书中有相关的附件或参考资料,可以将其以附件的形式添加到课件中。
可以使用链接或直接插入文件的方式,方便学生查阅和使用。
三、数据和内容1. 课程名称:数学2. 作业指导书标题:解方程3. 教师姓名:张老师4. 日期:2022年10月1日四、演示教学在进行演示教学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打开课件:在电脑上打开制作好的课件文件。
2. 介绍封面:向学生展示课件封面,介绍课程名称、作业指导书标题、教师姓名和日期等基本信息。
3. 导航目录:向学生展示目录页,讲解如何使用目录页进行导航和查找所需内容。
4. 章节内容讲解:逐个讲解各个章节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作业要求、步骤说明和注意事项等。
组装作业指导书
分类编号
文件质
工作指示
组装作业指导书
版本(次)
A/0
修改记录
1.范围
适用于组装工序
2.生产设备
2.1切割机
3.过程辅助工具
3.1铁锤
3.2直钉枪
3.3卷尺
3.4电钻
3.5凿子
3.6开孔器
4.操作步骤
4.1按照图纸生产要求,把门扇铣形定位;
4.2按图纸要求选择好玻璃压线,根据玻璃洞的尺寸,进行加工玻璃压条;
4.11钉装密封条时,注意按照图纸生产要求,确定开向、正反再加工。
4.12其它五金件根据图纸要求和配件说明书进行安装。
编制: 审核: 批准:
4.3加工好玻璃压条后,按照图纸要求,在正面进行钉装,用直钉固定好玻璃压条。
4.4把门扇翻面,紧靠固定好的玻璃压条,须用铁钉固定;
4.7按照图纸, 定好位置,开锁孔;
4.8按照图纸生产要求,定好位置,开门扇合页位;
4.9门框上亮钉装玻璃和门扇上钉装玻璃操作一样;
4.10防火条安装,先在密封条的内面贴上防火皮条,按图纸要求进行尺寸加工;
作业指导书培训完整ppt课件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定义与作用
定义
作业指导书是企业为规范员工操 作、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而 编写的操作规程。
作用
指导员工正确操作设备、完成生 产任务,确保生产过程符合标准 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要求
01
02
03
04
明确性
作业指导书应明确操作步骤、 方法和要求,避免使用模糊不
清的措辞。
完整性
实施要点与注意事项
实施要点
确保作业指导书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员工培训和沟通,及时更新指导书 内容以适应生产变化。
注意事项
避免过于复杂和抽象的指导书,注重简洁明了,方便员工理解和操作,同时加 强监督和检查,确保指导书的执行效果。
2023
PART 05
作业指导书的管理与维护
REPORTING
管理职责与流程
培训对象
生产线工人、技术员、质量检验员等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员 工。
培训内容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原则、标准格式、内容要求以及实际应用 案例等。
培训方式与技巧
培训方式
采用PPT演示、讲解、讨论和实践操 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培训技巧
注重实例讲解,结合实际操作,强调 互动和参与,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和 积极性。
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作业指导书要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语言要简练、清晰,步骤要具体、 明确。
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符合相关的法规 和标准,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更新与维护
随着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更新,作业指 导书也要及时更新和维护,以确保其 时效性和准确性。
作业指导书培训完整ppt课件
案例四:质量管理体系中作业指导书应用
总结词
实现标准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VS
详细描述
质量管理体系中制定作业指导书,明确质 量目标和要求,规范产品生产、检验和测 试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提高 客户信任度。
06 总结与展望
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和作用
作业指导书是指导员工进行规 范操作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提 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案例二:服务行业作业指导书应用
总结词
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
详细描述
服务行业制定作业指导书,规范员工服务流程和言行举止,确保提供优质、一致的服务,提高客户满 意度,增强品牌形象。
案例三:工程项目作业指导书应用
总结词
确保工程安全与质量,降低风险
详细描述
工程项目中制定作业指导书,明确各阶段的任务、责任人、时间节点和验收标准,确保 工程安全、质量可靠,降低项目风险。
作业指导书的格式要求
01
02
03
04
清晰简洁
文字表述应清晰、简洁,避 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措辞
。
图文并茂
尽量使用图片、图表等形式 辅助说明,使内容更加直观易
懂。
统一格式
遵循公司统一的格式要求, 确保作业指导书的规范性和易
读性。
版本控制
对作业指导书进行版本控制 ,确保员工使用的是最新版本
。
作业指导书的使用与管理
审核、修改和完善
审核
完善
对初稿进行审核,检查内容是否符合 编写目的和对象的要求,是否符合相 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多次审核和修改后,最终形成完善的 作业指导书,确保其准确性和可操作 性。
修改
根据审核结果,对初稿进行修改和完 善,包括文字表述、格式排版、图片 说明等方面。
组装作业指导书 最新版资料
1.8起重设备部分
起重部分包括起重卷扬机、导索卷扬机、钢丝绳、天地轮、卷扬机地锚等组成。
2.编制依据
2.1《240米高双钢内筒烟囱基础施工图》(图纸分册号F271S-T0422)。
2.2《DL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2.3《DZSM-Ⅲ型烟囱电动升模组装图》
2.4《电力建设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
4.2所有地面组装部分分单元组装完成后,在施工现场分开堆放。
4.3操作架及提升架、电机提前在地面进行组装。
4.4提前在15.0、16.5米层模板支设时,按照附图(门架布置图)位置(见1.1条),设置轨道模板,预埋承重对拉螺栓(φ25),竖向间距@600和900交替,并安装剪力环,为门架就位、安装作好准备。
3.电动升模系统组装主要部件
3.1施工平台随升井架
用途:垂直运输G1平面尺寸2.148×4.606米高度10米立杆采用φ89×4.5平、斜撑采用φ89×4.5,自重约1.577t
3.2井架大斜撑
用途:支撑井架G2选用φ133×6数量8根单根长度11.8米固定钢圈[14自重共约2.44t
3.3施工吊笼
E鼓圈与辐射梁连接示意图F门架与辐射梁连接示意图
G辐射梁与钢圈连接示意图H鼓圈与辐射梁连接示意图
I吊装示意图(共4页)
12.附表(一)机具设备及仪器
(二)劳动力组合及人员分工
组装操作作业指导书
组装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客户产品代号产品名称规定材料图纸版本外来文件号共 1 页
第1 页
1.电动工具---电动螺丝刀
组装治具(RH+LH)
2.准备将要组装的产品:71103/71108-T6L-H010-M1
71151/71156-T6L-H010-M1
3.将上盖头部对准治具卡槽位轻轻放下,确认不可有偏移
现象
4.将电动螺丝刀扭力调整“3”的位置,扭力控制在6.5kgf/cm
使用电动螺丝刀吸取自攻螺丝后,将电批控制按钮向下按
为锁入螺丝
5.先锁入前端位置的螺丝,在锁入时左手轻轻按住产
品不可动摇,避免螺丝打滑如上图
6.待前端螺丝锁入完毕后再将后面的螺丝锁入,在锁入时
左手轻轻按住小盖中间位置如上图
7.锁入完毕后检查2个螺丝是否完全锁入产品内,螺丝不
可有浮起、滑牙、错位等现象,在头部内侧位置标注批号
8. 组装完成品需更换成RH(绿色标签)/LH(红色标签))
注意事项
1.产品在组装期间必须轻拿轻放,不可与工具撞击以免产生伤痕;
2.在组装完毕时,在产品内侧固定位置使用蜡笔作批次号管理:月/日/工号;
编制审核批准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日期日期日期。
组装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演示教学
组装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演示教学一、引言组装作业指导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它能够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组装作业的步骤和技巧。
本课件演示教学将详细介绍如何制作一份最新版的组装作业指导书课件,以便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进行生动而有效的教学。
二、课件制作准备1. 确定课件制作工具:根据个人喜好和熟悉程度,选择合适的课件制作工具,如Microsoft PowerPoint、Prezi、Google Slides等。
2. 采集资料:采集与组装作业相关的资料,包括组装步骤、注意事项、常见问题解答等。
3. 设计课件结构:根据资料内容,设计课件的整体结构,包括导入部份、主体内容和总结部份。
三、课件制作步骤1. 导入部份a. 引入话题:通过引用相关的实例或者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组装作业的学习热情。
b. 目标设定:明确课件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晰他们将会学到什么内容。
2. 主体内容a. 组装步骤:按照组装作业的具体步骤,逐一展示每一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以使用文字、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b. 实例演示:通过实际演示组装作业的过程,让学生亲眼见到每一个步骤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c. 常见问题解答:列举一些学生常见的问题,并给出解答,匡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可能遇到的难点。
3. 总结部份a. 知识回顾:对整个课件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b. 深化思量: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对组装作业进行更深入的思量和探索。
c.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组装作业相关的练习或者作业,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课件演示教学技巧1. 简洁明了:避免在课件中使用过多的文字和图片,保持内容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2. 图文并茂:结合文字和图片,用图片来展示组装作业的步骤和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动画效果:适当使用动画效果,如淡入淡出、滑动等,使课件更生动有趣。
4. 互动设计: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如选择题、填空题等,让学生积极参预课堂互动。
作业指导书培训完整ppt课件 (3)
THANKS
感谢观看
使员工了解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掌 握编制方法,提高作业标准化水平
培训内容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编写流程、 内容要求、审批与发布等
培训方式与时间安排
培训方式
线上培训、线下培训、现场实操 等
时间安排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安排在生产 淡季或周末进行,一般不少于2天
培训资源
PPT课件、视频教程、实际操作模 型等
法律法规、标准或规 范发生变化;
修订时机与原则
发现作业指导书存在重大缺陷或错误; 其他需要修订的情形。
修订原则:作业指导书的修订应遵循以下原则
修订时机与原则
01
02
03
04
符合法律法规、标准或规范的 要求;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具有可操 作性和实用性;
保持作业指导书的连贯性和一 致性;
便于员工理解和使用。
根据收集的资料和信息,编写 作业指导书的草案。
发布和更新
将最终的作业指导书发布,并 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以确保 其时效性和准确性。
编制要点
明确操作步骤
作业指导书中应详细描述操作步骤,包括操作前的准备、操作过程、 操作后的检查等,确保操作者能够按照指导顺利完成操作。
图文并茂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操作过程,作业指导书中应配合文字说明,使用图 表、图片等形式进行说明。
审核与批准的责任人
审核责任人
负责作业指导书的初步审核和专业审 核,确保内容准确、完整、清晰和规 范。
批准责任人
负责对审核后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最终 审批,并签署批准文件。通常为公司 领导或相关部门负责人。
04
CATALOGUE
作业指导书的培训与实施
培训对象与内容
作业指导书培训完整ppt课件
05
作业指导书案例分享
案例一:生产制造类作业指导书
总结词
详细、操作性强
详细描述
该作业指导书针对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包括原材料的采购、 加工、装配、检测等,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为生产人员提供了清
晰的操作指南。
案例二:服务类作业指导书
总结词
流程化、标准化
VS
总结词
明确目的和范围是编写作业指导书的第一步,有助于确保编写工作的针对性和 有效性。
详细描述
在开始编写作业指导书之前,需要明确作业指导书的目的和使用范围,例如是 为了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还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同时,还需明 确作业指导书所涉及的部门、岗位和操作环节等。
收集资料与现场调研
总结词
审核与批准发布
总结词
审核与批准发布是确保作业指导书质量的最后环节,需要注重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详细描述
作业指导书修订完成后,需要进行审核。审核人员需要对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进行全面审查,包括格式 、语言、技术细节等。审核通过后,需经相关领导批准方可发布。在发布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需要 确定作业指导书的传播范围和使用方式等。
作业指导书的分类
按用途分类
可分为生产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维修作 业指导书等。
按级别分类
可分为一级作业指导书、 二级作业指导书、三级作 业指导书等,级别越高, 操作越详细。
按形式分类
可分为文字描述式、图片 示意式、视频演示式等,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表达 形式。
02
作业指导书编写流程
明确编写目的与范围
作用
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确保工作质量,降低安全风险。
组装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
组装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组装指南】一、简介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是一份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的教学资料,旨在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组装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以确保其质量和实用性。
二、准备材料1. 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内容: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编写并整理好的课件内容。
2. 电脑及相关软件:一台可靠的电脑,并安装了适合于课件制作的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或者Adobe Presenter等。
3. 图片和图表素材:根据课件内容需求,准备好相关的图片和图表素材。
三、组装步骤1. 创建新的课件文档:打开电脑上的课件制作软件,选择新建一个空白文档,设置好页面大小和格式。
2. 设计页面布局:根据作业指导书最新版的风格和要求,设计合适的页面布局。
可以使用模板或者自定义设计,确保页面整洁、易读。
3. 添加标题和页眉:在每一页的顶部添加标题和页眉,以便学生快速定位和查找相关内容。
4. 导入文本内容:根据作业指导书最新版的内容,逐页导入文本内容。
注意使用合适的字体、字号和行间距,以提高可读性。
5. 插入图片和图表:根据课件内容需求,适时插入相关的图片和图表,以增加视觉效果和信息呈现的多样性。
6. 设计动画和转场效果:根据教学需要,为课件的每一页添加适当的动画和转场效果,以增加学生的注意力和参预度。
7. 添加补充说明和提示:在适当的位置添加补充说明和提示,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件内容。
8. 设计练习题和答案:根据作业指导书最新版的要求,设计练习题和答案,并将其逐页添加到课件中。
确保题目清晰、答案明确。
9. 检查和校对:子细检查课件的每一页,确保内容准确无误,格式一致,避免拼写和语法错误。
10. 导出和保存:完成课件组装后,导出为可用的文件格式,如PPT或者PDF,并保存到适当的位置,以备后续使用。
四、注意事项1. 内容准确性:确保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中的内容准确无误,与教材和教学大纲相符。
组装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
起重部分包括起重卷扬机、导索卷扬机、钢丝绳、天地轮、卷扬机地锚等组成。
2.编制依据
2。1 《240米高双钢内筒烟囱基础施工图》(图纸分册号F271S—T0422)。
2.2《DL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2.3 《DZSM—Ⅲ型烟囱电动升模组装图》
1.4辐射梁部分
辐射梁共设置24根,与中心鼓圈的连接端头通过钢销连接,自由端担在门架顶部的滚筒上。辐射梁底部设置5道[16钢圈,钢圈与辐射梁通过夹板和3根φ16螺栓连接,增强平台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1.5井架及斜撑部分
为解决电梯系统的天杠布置和吊料拔杆的固定问题,在中心鼓圈上部设置1座10米高度的随升井架,井架由立杆、平杆、平撑和斜撑通过螺栓连接组装而成。
1.2提升架和操作架部分
门架由提升架和操作架两部分组成,提升架和操作架通过电机带动丝杠,提升的过程为:操作架固定电机带动丝杠正转提升架上爬并通过固定小方钢与轨道模板固定电机带动丝杠反转操作架上爬并通过固定大方钢与轨道模板固定.按照上两个动作的循环实施提升,由门架共同作用顶升辐射梁,从而完成整个系统的提升过程(机械提升每节速度:1500/{(1420/43)*16}=2.8≈3分钟).
最后由下向上逐层安装内外操作平台脚手板,板端必须用铁钉或12#铁丝固定,操作平台临边处兜设安全网,门架外侧另加挂一层密目网,严防坠物反弹.
5。8井架及井架斜撑、吊料拔杆安装
井架安装时将组装杆件吊运到施工平台上进行现场组装,井架立管采用6根直径为φ89*4。5的井架钢管,水平撑及斜撑均采用φ48*3.5钢管,井架搭设完成拉方校直后方可上紧所有连接螺栓,井架大斜撑安装应使所有斜撑受力均匀。避雷针设在井架顶部并与筒壁钢筋连接,安装完成后进行接地电阻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指导书
第2 页 共 17 页
1.6吊笼部分
为实施垂直运输,设置2部施工吊笼,吊笼的上下采用2台5吨双滚筒卷扬机提升,电梯沿导索钢丝绳上升。电梯的下部装载砼,上部为载人或载其它物料。
1.7电气控制部分
主要由提升动力用电、照明用电、信号控制等组成。
1.2提升架和操作架部分
门架由提升架和操作架两部分组成,提升架和操作架通过电机带动丝杠,提升的过程为:操作架固定电机带动丝杠正转提升架上爬并通过固定小方钢与轨道模板固定电机带动丝杠反转操作架上爬并通过固定大方钢与轨道模板固定。按照上两个动作的循环实施提升,由门架共同作用顶升辐射梁,从而完成整个系统的提升过程(机械提升每节速度:1500/{(1420/43)*16}=2.8≈3分钟)。
2.4《电力建设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
3.电动升模系统组装主要部件
3.1施工平台随升井架
用途:垂直运输G1平面尺寸2.148×4.606米 高度10米 立杆采用φ89×4.5 平、斜撑采用φ89×4.5,自重约1.577t
3.2井架大斜撑
用途:支撑井架G2选用φ133×6 数量8根 单根长度11.8米 固定钢圈[14 自重共约2.44t
E鼓圈与辐射梁连接示意图F门架与辐射梁连接示意图
G辐射梁与钢圈连接示意图H鼓圈与辐射梁连接示意图
I吊装示意图(共4页)
12.附表(一)机具设备及仪器
(二)劳动力组合及人员分工
(三)平台组装危险点及预控措施
(四)应急预控措施
(五)风险控制计划表(RCP
作业指导书
第 1 页 共 17 页
1.工程概况
国电常州发电厂一期240米烟囱工程为双钢内筒烟囱,烟囱砼筒壁设计高度229米,18米以下筒壁施工利用脚手架施工 ,16.5米以上筒壁施工采用电动升模工艺施工。烟囱电动升模装置共使用24榀提升门架,电动升模装置系统主要由轨道、模板部分,门架(由提升架和操作架组成)部分,中心鼓圈(直径5米,高度3.5米)、辐射梁(2[25,长度10米]部分,井架及斜撑部分,起重设备、吊笼部分,电气控制部分共计6部分组成。
作业指导书
第0页 共 17 页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电动升模系统组装主要部件
4.施工准备
5.组装作业施工顺序及方法
6.卷扬机地锚稳定性验算
7.吊料拔杆及吊笼选绳计算
8.荷载组合
9.承重螺杆强度验算
10.组装安全注意事项
11.附图
A烟囱工地平面布置图(共3页)B组装层平面示意图
C提升系统组装剖面图D吊平台装配图(共2页)
1.1轨道、模板部分
外模板由轨道模板、大模板(P6015)和补缝模板组成,内模板由P3015模板和部分补缝模板组成,轨道模板通过φ25、其它模板通过φ16对拉螺杆对拉。
轨道模板每节(即1.5米高度)共24块,在外筒壁上均匀分布。首先以烟道中心线为基线,在夹角7.5°处外筒壁上定出第1榀门架就位点,然后每15°依次定出其余23榀的定位点。
1.4辐射梁部分
辐射梁共设置24根,与中心鼓圈的连接端头通过钢销连接,自由端担在门架顶部的滚筒上。辐射梁底部设置5道[16钢圈,钢圈与辐射梁通过夹板和3根φ16螺栓连接,增强平台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1.5井架及斜撑部分
为解决电梯系统的天杠布置和吊料拔杆的固定问题,在中心鼓圈上部设置1座10米高度的随升井架,井架由立杆、平杆、平撑和斜撑通过螺栓连接组装而成。
1.8起重设备部分
起重部分包括起重卷扬机、导索卷扬机、钢丝绳、天地轮、卷扬机地锚等组成。
2.编制依据
2.1 《240米高双钢内筒烟囱基础施工图》(图纸分册号F271S-T0422)。
2.2《DL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2.3 《DZSM-Ⅲ型烟囱电动升模组装图》
4.2所有地面组装部分分单元组装完成后,在施工现场分开堆放。
4.3操作架及提升架、电机提前在地面进行组装。
4.4提前在15.0、16.5米层模板支设时,按照附图(门架布置图)位置(见1.1条),设置轨道模板,预埋承重对拉螺栓(φ25),竖向间距@600和900交替,并安装剪力环,为门架就位、安装作好准备。
3.3施工吊笼
用途:载人、料 G3采用2部施工吊笼 砼运送量0.5方/次 吊笼采用双钢丝绳(6×37φ19.5) 自重共约4.37(含钢丝绳)t
3.4吊料拔杆
用途:材料运输 G4一部 起重量0.4t 材料φ159×6 L=12.5米 自重共约1.3t
3.5施工平台
3.5.1中心鼓圈G5——直径5.0米 高度3.5米 上圈[28a 中圈[10a
1.3中心鼓圈
中心鼓圈直径5.0米,高度3.5米,其上钢圈外侧按15°夹角焊制辐射梁连接端头,辐射梁就位后通过钢销与连接端头连接在一起,然后用斜拉索将鼓圈下部与辐射梁连接(斜拉索下端穿过预插绳环固定在鼓圈下钢圈上,上端挂在穿过辐射梁的φ30钢销上,4个卡头连接,或者如果夹板影响兜绳,可将钢销焊在辐射梁内),形成平面桁架体系。
下圈2[12a 立杆[14a 自重共约3.751t
3.5.2辐射梁G6——数量24根 规格2[25 自重共约17.387t
3.5.3钢圈G7——共设5道 R1=3.79m R2=5.29m R3=6.79m R4=8.29m R5=9.79m 规格[16 自重共约4.209t
3.5.4斜拉索G8——采用5道钢丝绳 规格6×37φ19.5 自重共约1.626t
3.5.5平台铺板G9——采用50厚松木板 自重共约9.2t
3.6吊平台G10——用途:随升安全隔离平台吊杆、小鼓圈规格[8 鼓圈直径5
作业指导书
第 3 页 共 17 页
米 辐射梁规格φ48*3.5 斜拉索为4*12道6*37φ13钢丝绳 自重共约3t
3.7内吊架G11——用途:内侧操作数量24榀 规格50*50*4角铁 铺600宽 50厚木板 含铺板自重共约2.3t
3. 8门架系统G12——用途:平台顶升共24榀 包括操作架(外围操作)和提
升架(系统顶升)、电机、丝杠、夹板、轴头等自重共约33.17 t
3.9其它G13——包括操作室、电渣焊机、氧乙炔瓶等2.0t
4. 施工Leabharlann 备4.1 认真清点核对现场升模装置各部件的加工、准备情况,对不足部分及时组织加工,保证组装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