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PPT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史》ppt课件

《中国当代文学史》ppt课件
封建社会的写照。→现实的世界
c.大观园——充满“水作的骨肉”,却是挽留不住的破灭。
太虚幻境的延续。→理想的世界
五、批判运动的影响
①用现实主义的原则来阐明、解释红楼梦,看到古典文学研 究中的问题;
②由学术探讨扩大到政治问题,由古典文学研究扩大到社会 意识形态问题,由文学研究领域扩大到思想、文化领域乃至整个 意在清除所谓社会生活中的资产阶级思想影响,超出了捍卫现实 主义文学原则的学术范畴;
a.文艺界有了一个统一的认识,解 决了文艺家的历史观问题;
b.以政治运动方式介入文艺的思想 斗争,将文艺问题强调成一场政治斗争, 给中国当代文艺运动和文学创作带来了深 远的消极影响。(↓)
△社论的要点有——
武训传》狂热地宣扬封建文化,歌颂了不应歌 颂的行为;
b.用革命的农民斗争的失败反衬投降办学的 胜利,污蔑了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了中国历 史、污蔑了了中国民族。
③把塑造新英雄人物形象确定为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一、武训其人 武训,清末民初一个热心于教育的人。
出身贫寒,靠忍辱负重的“苦操奇行”行 乞兴学。 二、电影《武训传》的开拍和放映
1948年开拍,后中断;1950年再次开 拍,同年12月由昆仑影片公司摄影制完 成,在全国公映。 三、讨论的缘起
③形成了十七年文学发展中的一种独特的敌我对立的“战争 思维”。(↓)
第四节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一)胡风其人
胡风(1902-1985),原名张光人,湖北蕲
春人,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诗人、翻译家。
30-40年代创办《七月》《希望》杂志。发
表大量文艺批评和理论文章。他的文艺思想
和周扬以及毛泽东文艺思想与很多分歧, 是

中国当代文学史PPT课件

中国当代文学史PPT课件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2那02些1/3被/9 判决的声音。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授课未:X来XX人们凝视的眼睛。
9
舒婷:抒情型
“如果你是火/我愿是碳”, “如果你是树/我愿是土壤” (《赠》)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 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 起”(《致橡树》)。
2021/3/9
授课:XXX
5
朦胧诗大讨论
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1980 年第8期《诗刊》“问题讨论”专栏)
“懂”和“不懂”的争论——由于“新的 美学原则的崛起”而引发的文学观念冲突
“崛起的青年对我们传统的美学观常常表
现出一种不驯服的姿态。他们不屑于作时
代精神的号筒,也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以
14
不小的磁场效应,吸引了北岛、江 河等人的造访,也为《今天》的 创办做了铺垫。
2021/3/9
授课:XXX
4
1978年底,芒克、北岛等人发起创办《今天》杂志 。集结起了顾城、舒婷、杨炼、严力等诗人,且将 其诗作的影响扩散开去。
“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尚且遥远,对于我们这 代人来说,今天,只有今天!”(代发刊词《致读 者》)
反对派:臧克家和艾青
臧克家视朦胧诗为“诗歌创作的 一股不正之风”,是“社会主义 文艺发展中的一股逆流”。
艾青批评朦胧诗的理论“就是以
‘我’为创作的中心”,“排除
了表现‘自我’以外的东西,把
‘我’扩大到了遮掩整个世界”
,并指责“几个‘崛起论者’信
口胡202说1/3一/9 味吹捧的话”。 授课:XXX
2,两分法。 1949—1976 1977——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彼岸》:表现“人与人的牵制关系”主题。戏剧提 供一系列游戏的方式,展示了作者的思考。
(四)80年代散文概述
80年代散文呈现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是对散文基本品格真实与真诚的追寻; 二是创作主体对散文本体意识的自觉,注重散 文的审美存在。 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是巴金的《随想录》。此 外,陈白尘的《云梦断忆》、杨绛的《干校六 记》、贾平凹的《爱的踪迹》、曹明华的《一 个女大学生的手记》等中青年作家的散文创作, 不乏高质量的作品。
以及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 捍卫,对人道主义与理想 主义的呼唤。
舒婷、北岛、顾城、 江河、杨炼、梁小斌、 芒克、多多、食指等 “朦胧诗派”主将的 名 字,将永远与20世纪 80年代的中国诗坛紧 联在一起。
1986年,“新生代”诗 歌“新生代”以绝对 反传统的姿态跃上诗 坛。
以韩东、于坚、王小龙、 车前子、蓝马、尚仲 敏等人为代表,在极 短时间内各自树立起 不同的旗帜。
《绝对信号》:以小剧场的新颖方式和独特的剧作结构、 舞台形象别具匠心而引起人们的广泛注目。剧作在形 式上打破了现实生活的逻辑,黑子、蜜蜂、小号的回 忆、现实与想象有机交织与穿插,现实时空和心理时 空交错叠加,在现代化的声光设施的帮助下,将人物 的内心世界、心理时空具像化于舞台上。
《野人》:表现了人类的迷惘和痛苦,是对人的全面 反思和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思考。
2.现实主义的争论。
讨论所涉及的作品有《班主任》(1977年)、《伤痕》、 《失去的爱情》(1978年)、《乔厂长上任记》、《我 该怎么办》(1979年)、《在社会档案里》(1979年)、 《女贼》、《爱,是不能忘记的》、《人啊,人》、 《夏》、《人到中年》、《公开的情书》和“朦胧诗” 等。
(三)80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

中国当代文学部分PPT..

中国当代文学部分PPT..

• 例二 • Xiang Ming忍不住提出了下列问题: 鸡蛋黄究竟会诱发心脏病还是有益健康? 过去了的时光能不能重新倒流?新的形态 与旧的形态哪个更易朽速朽?大学文凭多 了是说明教育事业前进、人们的文化素质 提高了还是相反?一个人说得最多的话是 否便是喜欢说最想说的话?吸烟与吃名贵
• 中药与看连续电视剧哪一样更催人早死? 骂倒别人是不是就证明自己聪明?有人说 他走得过快有人说过慢能不能证明他走得 不快不慢正合适?会说英语的人究竟是不 是一定找到洋配偶然后把小舅子也接出去? 个体、集体、全民哪个更积极主动?高谈 阔论的人有几个人不是骗子?四合院与摩 天大楼哪一个更现代化?区分离休与
自由联想之二: 听德语歌——这不就是法兰克福的孩子们 吗? ——不。那不是法兰克福。那是西北高原的 故乡——不,那不是西北高原。那是解放前的北 平——不,那不是逝去了的,遥远的北平。那是 解放了的,飘扬着五星红旗的首都。
3、《来劲》
语言的狂欢——悖反的语言与悖反的现实
• 例一
您可以将我们的小说的主人公叫做向明,或者项铭、 响鸣、香茗、乡名、湘冥祥命或者向明向铭向鸣向茗向名 向冥向命……以此类推。三天以前,也就是五天以前一年 以前两个月以后,他也就是她它得了颈椎病也就是脊椎病、 龋齿病、拉痢疾、白癜风、乳腺癌也就是身体健康益寿延 年什么病也没有。十一月四十二号也就是十四月十一二号 突发旋转性晕眩,然后照了片子做了B超脑电流图脑血流 图确诊。然后挂不上号找不着熟人也就没看病也就不晕了 也就打球了游泳了喝酒了做报告了看电视连续剧了也就根 本没有什么颈椎病干脆说就是没有颈椎了。亲友们同事们 对立面们都说都什么也没说你这么年轻你这么大岁数你这 么结实你这么衰弱哪能会有哪能没有病去!说得他她它哈 哈大笑呜呜大哭哼哼嗯嗯默不做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鲁迅ppt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鲁迅ppt

从文化建设上:对民族传统文化、西方现代文明的反思,对于民 族文化重建的种种前瞻性构想
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思考在今天的价值
在鲁迅的作品中,“看/被看”模式几乎成为一种创作的内在规 律。通过这一模式,鲁迅想要揭示的是整个民族的看客心态,而 这心态的背后,意味着民族生命力的衰竭。“看/被看”模式的 主要作品:《示众》、《药》、《狂人日记》、《孔乙己》、 《明天》、《阿Q正传》、《祝福》、《长明灯》、《理水》等 鲁迅文化观的深刻性 深刻性:对民族传统的批判、发扬和继承,有选择 深刻性 地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 鲁迅文化转型观的前瞻性 前瞻性:一种现代性的焦虑,注意到西方社会 前瞻性 在科学进步和物质发展的同时,其人文的衰落,因而强调民族精 神的解放和重建 鲁迅所期待的现代文明:思想启蒙,改造国民性,从根本上“立 人”,健康的人文环境,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 鲁迅对现代文明所做的思考是深入的、独特的、超前的,对我们 今天的人文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一)
第一讲
鲁迅研究四题
本讲四个重点内容
如何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上的 崇高地位 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 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思考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关注
关于鲁迅的基本知识之一:生平
简历:1881年--1936年,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 青年时代:家道中落,体味世态炎凉 日本留学:弃医从文,关注思想启蒙 回国“幻灭”: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 彷徨之路:思想深化期 成长为新文学的旗手 文学创作和文艺论争
《呐喊》《彷徨》简况:现代现实主义奠基石
《呐喊》1923年出版,共14篇。第一篇《狂人日记》 作于1918年,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 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 (五四运动前创作)。最后一篇《社戏》作于1922年 创作于新文化运动高潮时期,取奋起为当时的文学革 命和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之意 《彷徨》1926年出版,共11篇。《祝福》(1924) 《在酒楼上》《肥皂》《孤独者》《离婚》(1925) 《伤逝》(1925)等 创作于五四落潮期。新文化运动队伍分化。反映鲁迅 当时的思想苦闷及对国民性批判更深刻的思考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选讲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选讲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
• 按照政治、经济和文化(文学)形态相对应的观 点,1949年以后,中国社会的“整个性质”已转变 为“社会主义”的,文学也必然发生“根本性质” 上的变化,中国在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之后, 将必然地出现一种新的性质的文学形态。 • 既然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学,而它们的 关系又呈现为上升的生成过程,那么,笼统地用 “新文学”加以涵盖,可能会导致文学的各自的 “性质”不能凸现,削弱文学发展的目的性表达 的后果。这样,在50年代前期的几部文学史仍然 采用“新文学”的称谓之后,到50年代后期开始, “新文学”的使用已大大减少,并开始出现了以 “现代文学”加以取代的趋向。
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及发展概况
• 第二阶段:1978年--1989年 ,文学的真正“复苏” 是以这一年8月开始的“伤痕文学”为标志的。 1979年1 0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 会的召开,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不要横加干涉” 的意见,并且承认文艺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 动,紧接着,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含义比 较宽泛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的总方针,来取代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 上的讲话》中强调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 “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
中国当代文学的开放特质
• 开放性,中国当代文学并不是一个形态完 整的封闭型学科,无论是“五四”以来的 新文学,还是1949年以来的当代文学,时 间上都缺乏明确的下限界定,也就是说, 我们今天并没有让这门学科完全脱离现实 环境的影响,把它放在实验室里作远距离 的超然的观察,对于这门学科的考察和研 究,始终受到现实环境的制约;
学习中国当代文学的层次
• 中国士大夫的传统随着20世纪新的世界格局的形 成而自崩,原来单一价值体系的士大夫庙堂政治 文化向多元价值体系的现代知识分子的民间文化 转移,知识分子在民间建立起各自的专业岗位, 以确立新的价值立场和精神传统。中国20世纪文 学史的研究和总结,也同样包含了这样的意义和 价值取向,它既融化在具体作家的复杂命运和作 品的美学精神之中,又是抽象地体现在现代知识 分子的继往开来的精神传统之中,在学习的过程 中,我们需要慢慢地摸索知识分子的精神立场。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PPT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PPT课件

六、以郭沫若的《女神》为例,简要说明 在阅读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经典作品时, 怎样才能防止陷入“两极阅读”的偏颇。
专题研究:24、25 自学指导:17 提示: 两极阅读现象的含义:文学史读法注重从历史发
展的链条中考察作品,确定其特色、价值、影 响与地位;非专业读法比较偏重个人的或时行 的审美趣味,注重作品本身,不太顾及“历史 的链条”。
克服办法:三步阅读法
功利欲求。对 此应该怎样看?
专题研究:53
自学指导:31
提示:1、茅盾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强调文学推 动社会改革和思想启蒙的作用,的确有较强 的功利色彩;2、茅盾这种功利性的文学主 张和他要求小说真实地描写人的情感世界的 主张有矛盾。
态度,最典型的例子是《狂人日记》和《青 年必读书》。2、鲁迅有意用这种逆反式评判 警醒人们挣脱思维定势,正视传统中的腐朽 成份。
四、作为当代的读者读《女神》这样带有 强烈的时代色彩的作品,应该怎样读?
专题研究:26 自学指导:17 提示:三部阅读法: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
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
五、郭沫若的创作生活道路是多变的,大 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这对他的创作有什 么影响?每个阶段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专题研究:37 自学指导:21 提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五四时期是“纯文
艺活动时期”。2、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变为“诗 人/社会活动家”。3、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是 “官员”,创作多为应制之作。
十六、为什么“冰心体”散文在当时会风 靡一时?
专题研究:192 自学指导:122 提示:1、冰心散文以“爱”与“美”为主要表
现内容,容易打动“五四”时期青年的心;2、 以“婉约的倾诉”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较 强的感染力;3、将白话文、文言文、西文调 和成典雅、明丽、凝练的文学语言,证明白 话也可以写出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文章。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演示文稿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演示文稿



1、形成性考核讲解
2、期末考试重点内容梳理
谢谢观看

3、京剧现代戏与“样板戏”之关系: 京剧现代戏是1958年开始创作,1964年形 成高潮的,是当时戏曲改革的一个主要成 果,也是当时文坛的重要收获之一。“样 板戏”是在京剧现代戏基础上产生的。
三、“样板戏”产生的文化语境


一方面传统文化作为文艺的“旧基地” 遭到全面清除; 另一方面“二革”创作方法成为了创造 “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指导原则。
一、路遥主要作品和主要成就

1、主要作品 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 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获全 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 的世界》,荣获茅盾文学奖.

2、主要成就 对普通人命运深刻、持久地关注; 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给了社会底层 特别是正处于奋斗中的青年,以永远的感 情共鸣与精神鼓励。

3、文学成就 形式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小说的叙事 策略的创新;思想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凭 借着对于“五四”启蒙的继承与超越,赋 予先锋小说一种关注国民性问题的本土化 特征。
第五讲 新写实小说


一、从伤痕文学到新写实文学的发展历程 二、新写实小说主要作家作品 三、复习课
一、从伤痕文学到新写实文学的发 展历程
二、贾平凹主要作品和主要成就

1、主要作品 198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浮躁》获美 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199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废都》获法 国费米娜文学奖; 200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秦腔》获得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主要成就 题材上持续关注农村现实; 风格上含蓄而富有韵味; 语言上以现代白话为主体,又吸收陕 南民间口语; 形式上有散文的韵味和诗歌的意境。

中国当代文学-PPT精选文档

中国当代文学-PPT精选文档

第二节 当代诗化散文的创始人 ——杨朔
一、杨朔的生平与创作
二、杨朔的散文
一、杨朔的生平与创作
杨朔(1913--1968) 山东蓬莱人。原名杨毓瑨,字莹
叔,蓬莱城里人。现、当代著名作家。
他在海边出生,海里长大,在海
滩拾过贝,出海打过鱼,在海边生活 了16年。因而他对大海有着深厚的感
情,是一位热爱大海的作家。
刘白羽“三大家”为代表的一批散文家,
作品选本,把散文小品和特写分开,散
文小品(抒情散文)多起来了。
有代表性的是:
杨朔《海市》《东风第一枝》
秦牧《花城》《潮汐和船》 刘白羽《红玛瑙集 》
巴金《倾吐不尽的感情》
冰心《樱花赞》
成绩体现在: (1)“散文作家”成为实体性的概念。 散文写作不是作家们偶尔涉猎的样式,而是 形成了专业作家群。 (2)散文作家都努力建立自己的艺术个 性。大家主要从我国古典文学和“五四”以 来散文小品的艺术经验那里取得艺术借鉴, 接受西方影响相对要少。 (3)讲求情景交融,注重“意境”的营 造。
最能显示“复兴”现象的作家、
作品如: 老舍的《养花》
魏巍的《我的老师》
丰子恺《南颖访问记》 《庐山面目》
杨朔在50年代初主要写小说和通 讯,56年以后也开始转向散文写作。
他的《香山红叶》是他的散文由
写事件转向写意境的标志,也是这次 “复兴”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60年代初,文学界“调整”之后, 散文再次繁荣。 1961年,有人称为“散文年”,这
杨朔的许多散文,都直接描写了 大海,如《蓬莱仙境》、《黄海日
出》、《雪浪花》、《海市》等。
16岁时,他离开家乡,去哈尔滨 谋生,在那儿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他主要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和外文。尤 其是爱钻研古典诗词,他还模仿着写 了不少古体诗词。 这一阶段的学习,为他以后从事 写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2)58页PPT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2)58页PPT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2)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题研究
人日记》当时没读懂”,而《女神》却使他的血“沸腾”起来 。1925年(15岁)先后参加南开中学文学会和南开新剧团(这 是我国话剧界较早的剧团之一,由南开学校创始人严范孙、张 伯苓创建于1909年,周恩来曾是其中的活跃分子),开始了他 的演剧生涯。
(4)一鸣惊人。1933年(23岁),开始写作构思了长达五年的 剧本《雷雨》和毕业论文《论易卜生》。参加清华大学留美考试 ,未被录取。毕业后去保定明德中学任英语教师。年底生病回京 ,病愈后回清华研究院,专事戏剧研究。1934年1月,由郑振铎 主编,巴金、靳以编辑的《文学季刊》创刊,巴金在靳以那里看 到《雷雨》后,主张立即发表,7月,《雷雨》发表于《文学季 刊》第一卷第三期。当时并没有引起国人的注意,而引起了在日 本的中国留学生的好评。1935年,由东京帝国商科大学的中国学 生邢振铎译为日文,由留日学生剧团中华话剧同好会于4月27日 在东京神田一桥讲堂首演,郭沫若看后立即撰文《关于曹禺的〈 雷雨〉》,大加赞赏。8月17日,在天津市立师范学校孤松剧团 作国内的首次公演(也是该剧第三次公演),立即引起轰动,著 名京派戏剧家兼评论家刘西渭(李健吾)发表《〈雷雨〉》一文 称:这是“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1936年 《雷雨》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为巴金主编的《文 学丛刊》第一集,而且,在曹禺尚未写出第二部作品时,即作为 《曹禺戏剧集》(第一种)。

《中国现当代文学》全套课件 PPT

《中国现当代文学》全套课件 PPT
以塑造英雄形象为首要任务,追求语言,形式和 风格上的民族化和大众化。这三者构成了本时期 文学创作的时代特色和总体风格。
2、80年代以来的文学
本时期的文学走出了前一时期文学的一体 化格局,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各种文学门类, 各种艺术风格的文学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上编 50—70年代的文学
第一章 50—70年代的文学思潮 第一节 文学的转折
中国现当代文学
绪论
一、中国当代文学定义 1、“中国当代文学”(分三个层面来理解) (1)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 (2)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的
文学。 (3)从文学“一体化”到其解体的文学时期。
2、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分期
(1)50—70年代的文学,主要叙述特定的文 学规范如何取得支配地位,以及这一文学 形态的基本特征。
(2)80年代以来的文学,揭示这种支配地位 的逐渐失去,以及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语境 中,中国作家建立“多元”的文学格局所 做的艰苦努力。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
1、五四新文学为代表的启蒙文化传统。 2、抗战以来的战争文化传统。
三、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
1、50—70年代文学 本时期的文学倾向于写重大题材和主题,
二、农村题材小说创作
(一)、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及“山药蛋派”
1、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代表作:40年代, 以《小二黑结婚》、《李 有才板话》、《李家庄的 变迁》等作品,在“解放 区”和“国统区”的左翼 文学界,获得很高声誉。 50年代以后的主要作品有: 短篇小说《登记》、 《“锻炼锻炼”》、长篇 《三里湾》
6、人物分析
A、梁生宝 ①典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形象。 ②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公而忘私的奉
献精神,勇挑重担,是社会主义新人的代 表。 ③细心、老实、有心计,有人情味。 ④口拙面嫩,尤其是在爱情上缺乏勇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4年后著有长篇小说《三里湾》,短篇小 说《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实干家 潘永福》等作品。 另写有评书、鼓词、剧本、评论等。 他的创作已结集为《赵树理文集》和《赵树理 文集续编》出版。 不少作品被译为英、法,德、俄、日等20余 种文字,产生了国际的影响。
崭露头角


1943年是赵树理的幸运年,是 他创作上丰收的一年。 《小二黑结婚》是根据他下农 村调查中得来的青年男女岳冬 至和智英祥的恋爱悲剧而触发 成篇的。这一年,他三十七岁, 与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时正 好同岁。小说使他一举成名, 并引起广泛的轰动效应。此后 又被改编成其它艺术样式,如 赵丽蓉主演的评剧。 剧中的代表唱段《清粼粼的水 来蓝莹莹的天》。

《中国人》报, 《中国人》报, 一个编辑姓赵; 他编,他写,他校, 别看报纸小,作用可得了; 写篇小鼓词,快板句句妙, 小评论,小报道, 大半作品老赵包。

1944年任华北新华书店编辑。 1945年后编辑《新大众》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北京任《说说 唱唱》、《曲艺》主编,并任中国文联常 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工作者 协会主席等职。 1957年后回山西长期深入农村生活。 1965年回山西文联工作。“文化大革命” 中遭残酷迫害致死。


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 地域:山西太行山一带 人物:赵树理、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 名称由来:乡土音调,山西籍作家,以《火花》为 基地,因此又叫山西派、火花派。 创作特色: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注重作品社会 功效,农民的立场,问题小说的特征。 艺术风格:以民间文艺形式和古典小说为养料,表 现出鲜明的民间色彩和浓厚的民族风格。在叙事手 法、结构安排、人物刻画、语言运用都方面都形成 了共同的特点。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创作概况
鲜明的时代特点:农村合作化运动 鲜明的风格特点:农村新生活的情调和两条 道路斗争的观念。 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农民形象:四类形象—先 进人物、中间人物、异己分子、地主富农。 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文学流派特点:山药 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

山药蛋派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责任教师
钱荷娣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 当代小说中的革命叙事
一、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பைடு நூலகம்
十七年是指1949-1966,建国后到文革前。 十七年文学中,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作家最 多,作品最多,成绩最突出。 代表作家作品: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 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 柳青的《创业史》。
荷花淀派




时间:50年代 地域:京、津、冀 人物:孙犁、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 名称由来:以孙犁作品和创作地域为名 创作特色:取材于冀中平原地区的乡村生活,以孙 犁为榜样,以诗的意境和散文的笔法为主要特征, 描写冀中平原清新秀美的水乡风光和民风民俗,表 现人性美、人情美。 艺术风格:朴素自然、清新柔美。
二、赵树理小说


“赵树理方向”、“褒贬毁誉之间” 创作概况:《登记》、《三里湾》、《锻炼锻炼》 创作特点:自觉的农民立场形成了特有的叙事美学 和艺术风格;极具个性的细节现实主义;语言亦土 亦新。 局限与贡献:艺术视野的逼仄,创作方法上对事件 的倚重;真正的农民立场,以农民为对象,为农民 说话。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
1929年被山西阎锡山当局逮捕入狱,次年 获释。在此前后,卖过字画,当过江湖郎 中、差役、录事,教过私塾,饱尝生活的 艰辛。 1936年任上党乡村师范语文教师。翌年参 加山西抗日牺牲救国同盟会。 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事抗日宣传和民政工作。 1939年起编辑《黄河日报》、《抗战生 活》、《中国人》等报刊。
茶子花派


时间:20世纪50年代—80年代 地域:湖南 人物:周立波、周健明、韩少功、谢璞、孙健忠、古华、叶 蔚林、彭见明等 名称由来:湖南籍作家为主及浓郁的湖南特色。 创作特色:乡土化与诗意化结合,既强调对时代风云和社会 变革的记录,更强调对自然风光、历史传统,特别是南方农 村的婚丧嫁娶、节令习俗、迷信禁忌等民俗风情的表现。 艺术风格:风俗画和田园诗风格。

赵树理创作简况


赵树理的创作活动始于20年代末。1930年首次发 表了反映农民生活的短篇小说《铁牛的复职》。 1943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稍后的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被誉为“反映农 村斗争的最杰出的作品,也是解放区文艺的代表 之作”(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为他赢得 了更大的声誉。 此后,又发表了《孟祥英翻身》、长篇小说《李 家庄的变迁》,中篇小说《邪不压正》,短篇小 说《地板》、《福贵》、《传家宝》、《田寡妇 看瓜》、《登记》等一系列有影响的作品。
赵树理的生平


(1906——1970),原名赵 树礼,小名得意,笔名野 小、吴戴等。排行老二, 上有姐姐,下有三个妹妹, 作为赵家第三代唯一的男 孩,深受全家人溺爱。 山西沁水县尉迟村(因尉 迟恭而得名)人。出生于 贫民家庭。因家贫,少时 即参加农业劳动。从小喜 爱民间文学和地方戏曲。


父亲赵和清是生产上的多面手,兼通易卜星象 和医术,常带儿子参加农村自乐性团体“八音 会”,这使赵树理熟悉农村生活,了解农民疾 苦,而且多才多艺。 1920年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求学。 192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任农村小学教员。 1925年考入长治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受到 “五四”新思潮的影响,接触新文学。后因参 加学潮被开除。
《到任的第一天》:


第一眼看到的是这村庄,一个很大的村庄,周围是 些田,青葱的,村里一条流水,微微的风,扬着悠 悠的波,在太阳下,泛着流金,蜿蜒的象一条长蛇, 流着,流着,流到很远的地方区。 从前,马上想起,在学校时的一幕,看着书,想着 农村生活的优美,当时是羡慕着,能生活在农村该 多好,鉴赏自然的图画,欣赏自然的诗意,与坚实 而纯朴的农民谈话,同时把自己也打入了农民的生 活里;现在这已不是想象,已不是羡慕,是已经站 在自然的怀里了。按理有点喜悦,但仍是烦烦地, 老激不起一点兴趣,自己对自己,变得也有些不明 了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