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职制度与科举考试文化常识

合集下载

古代文化常识歌诀礼仪称谓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歌诀礼仪称谓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歌诀◆◆◆01三皇五帝古中国,六合八荒定九州。

炎黄二帝华夏肇,尧舜大禹禅让留。

土社谷稷有江山,左昭右穆宗庙修。

牺牲玉帛弗敢加,三牲总称猪羊牛。

少牢无牛诸侯祭,家祭祖道禊事修。

【注】1.三皇五帝:历史神话人物“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具体所指有多种说法。

中学生知道“三皇五帝”是我们的老祖宗即可。

2.六合八荒:六合指“上、下、左、右、前、后”,八荒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

李白有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如果拿到现在说,就成了“秦王把上下左右前前后后都收拾完了,这是多牛掰的事!”可人家一个“六合”就代表了,古人词汇比如今多得多。

贾谊《过秦论》说秦王有“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四海”如今还用,“八荒”只存在于考试中了。

3.九州: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怎么记住这九州呢?给你编个“小故事,巧记忆”:雍正徐扬荆,鲫鱼两眼青。

至于是个什么故事,请你自己脑补吧!嘿嘿!4.炎黄:传说中上古中国的两个部落领袖,这老哥俩影响太大了,以至于汉族后来被称为“炎黄子孙”。

5.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社稷”合称指国家。

6.昭穆:宗庙、坟墓的左右位次,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

左昭右穆,一字排开,你看,死后也得这么讲规矩。

7.牺牲:这里是个名词,指祭祀或祭拜用品。

“牛羊豕”是最常见的祭礼,合称“三牲”(敲黑板:豕,读作“屎”,就是猪);祭祀时牛﹑羊﹑豕都用上,请老祖宗享用,叫“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

前者天子用,后者诸侯用。

我们家祭拜祖宗,用的是猪肉、鸡蛋和豆腐,级别差远了。

8.祭祀活动:有“家祭”,指家庭举行祭祀,向先人表示哀悼;有“祖道”,指祭祀路神,为人践行;有“禊事”,指三月上巳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专题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专题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专题
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一项重要的制度,它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分子通往官场的唯一途径。

以下是一些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常识。

正文: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朝。

科举制度的基本形式是考试,考生需要通过考试来获得官职。

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在乡试阶段,考生需要在当地参加科举考试,通过者可以晋级到会试阶段。

在会试阶段,考生需要在全国参加科举考试,通过者可以晋级到殿试阶段。

在殿试阶段,考生需要面对皇帝进行考试,通过者可以获得官职。

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经典、诗词和文章等。

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优秀的人才得以脱颖而出,同时也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流动。

此外,科举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上对于官员选拔的实际需求。

拓展:
除了科举制度,中国古代还有其他一些选拔官员的途径,例如恩赐、选拔、军功等。

其中,恩赐和选拔通常是皇帝针对特殊情况下的选拔方式,而军功则是士兵获得官职的重要途径。

科举制度实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舞弊、腐败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科举制度在明清两代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科举制度的改良,例如殿试和三甲进士等。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在古代中国,科举是一种选拨官员的制度,而科举考试的官职对于官员的身份和地位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科举官职及其分类,以及它们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举官职分为两类,分别是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

中央官职是指在朝廷中服职的官员,地方官职则是指在地方政府中服职的官员。

首先是中央官职。

其中最高级别的官职是九品中正(九品以上均为贵族),九品中正是指名列九品官员之首的中央官员。

其下分别是八品、七品、六品、五品、四品、三品、二品和一品。

一品官员是最高级别的中央官员,除了一品官员外,其他官员的级别又可以按照等级分为正品、副品、从品、宣品和散品。

九品中正及九品以下的官员,主要负责各种行政事务和管理工作。

他们可以担任朝廷的重要官职,如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等。

而一品官员则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他们通常担任重要的决策职位和监察职位。

如宰相,辅助皇帝处理朝政,掌握政权;都察院大学士,负责对朝廷及地方官员进行监察;三公等。

除了中央官职,古代中国还设有地方官职。

地方官职主要是负责具体的地方行政管理和治安维护。

根据不同的地方行政级别,地方官职可以分为府、州、县、乡等不同级别。

府级官员一般由京官担任,具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

而地方官员则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晋升。

科举考试对于官职的选拔至关重要。

在科举考试中,考生需要通过不同的等级科举考试,才能晋升到下一个更高的官职。

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经义考试和策论考试。

经义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经典文献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而策论考试则主要考察考生对时事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考生通过多次科举考试的选拔,最终可以晋升到不同的官职。

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官职不仅决定了官员的身份和地位,还决定了他们在朝廷和地方政府中的权力和责任。

高级官员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大的权力,可以参与决策和管理国家事务。

而低级官员则主要负责具体的行政工作和管理任务。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官职制、姓名称谓2017 (2)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官职制、姓名称谓2017 (2)
特征:唯有君主,非宗即祖,并不唯一
庙号≠谥号 如康熙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 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庙号:清圣祖
孝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 文皇后
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 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 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 位后首创年号。
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
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
“始生三月而加名”
——《周礼》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公文场合,自称,蔑称,
——《礼记》
上对下,长对晚等
他人敬称:上对下,下对上,平辈间
2、号

自号
谥号
庙号
(年号)
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 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 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 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特征:君王为某某帝,后妃为某某后妃,大臣为评价词。
贡士
会元
皇宫(会试 皇帝 同年四月)
进士及第 (一甲,3人)
状元
榜眼
进士出身
(鼎元)
(二甲,若干)
同进士出身
传胪
(三甲,若干)
探花
二、官职制度
1、政府机构 “三公九卿”
太尉 (军事)
皇帝
丞相 (行政)
御使大夫 (监察)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宗庙 (宫殿 (宫门 (马 (司法 礼仪) 警卫) 警卫) 政) 审判)
古代文化常识专题
——做一个有素养的中国人
一、科举制度
1、含义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 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 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 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 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 远的影响。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1. 科举历史“科举”为分科举人之意。

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从史书上看,杨广推广科举选仕制度,并非是政治作秀。

当年确实是出于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

到了唐代,科举场上走出了“状元”。

进士第一就是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考场上的冠军。

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

此后,“状元”就成了优秀学子的代名词。

具体说,古代“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

一甲只取三名。

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

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

大家熟知的,是考试地点设在各省的乡试。

乡试也称乡闱,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

从形式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

2. 科举制度的考试等级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1)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

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

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京城礼部官衙,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

贡士才有参考资格。

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

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3.科举的文武分科如同现在名列前茅不容易一样,古代的状元更难考取。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篇一」1、古代要进入府,州,县学习,必须要通过童试。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乡试三个阶段。

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资格。

称为秀才。

考试第一名叫案首。

2、乡试在明清两代时,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

应多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会发布正副榜揭晓名次,称为桂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

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例如:《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正是参加了乡试。

京报连登黄甲:科举时代写在喜报上表示祝贺的恭维话。

意思是以后还会有会试,殿试连续的捷报。

3、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考试称为会试。

因为在春季举行,故又称为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

录取者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考后揭晓名次的布告,成为杏榜。

4、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称为殿试。

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考核,以定甲第。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一、二、三统称进士,考试后会发布金榜,假如考不中,则称落第。

5、科举考试制度在明清时规定的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每部分的.句数,句型都有严格限定。

文章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内容也不得超出这个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不能自由发挥。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篇二」1.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被广泛运用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以期能选出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官员,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

在古代中国,科举官职一般指的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后所任职的官员。

大致可以分为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

首先是进士,进士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官员。

进士考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难的考试,合格者可以进入国家高级机构和高级官府。

进士分为三元及第、二元及第和一元及第,其中以三元及第的称号最为荣耀。

其次是举人,举人是中级别的官员,也是科举制度的关键环节。

举人考试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是为选拔出将来可以进士考试的人才。

合格者可以选担任县官或地方机构中的中级官员。

再次是秀才,秀才是科举制度中的低级别官员,称为“擢用”。

秀才考试一般每年举行一次,是为选拔县级机构中的文职官员或者做为地方教育机构的教员。

合格者可以选担任县级机构中的低级官员或者地方教员。

除了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还有一些特殊的官职可供选择。

比如,庶吉士是进士考试中考取九十余名次的考生,他们负责撰写文章和作为皇帝的谋士。

翰林院士和编修是皇帝身边的重要官员,负责起草、校勘和编撰重要文件。

科举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的人有着极大的特权,不但可以享受权利和财富,还能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和荣誉的增加。

科举官职也被认为是社会成功和家族荣耀的象征。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科举考试只重视文化学识,对于才艺和实践能力并不关注,导致文人专制和功利思想的滋生。

其二,科举制度存在贪污腐败、买官卖官等问题,使得人才选拔不公平。

其三,科举制度的存在妨碍了社会的流动与发展,使得社会阶级固化,阻碍了社会变革和进步。

总之,古代中国的科举官职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科举官职一般分为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以及一些特殊的官职。

科举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古代文化常识:职官、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职官、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职官、科举1.皇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秦王朝,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称“始皇帝”。

此后,皇帝便成为历代君主的名称。

直至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后,才废止。

2.天子:旧称统治天下的帝王为“天子”。

商称帝,周称王,秦以后称皇帝。

《木兰诗》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中的“天子”与“可汗”互文,则为古代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3.丞相:“丞”与“承”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意旨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

始置于战国,为百官之长,是封建官僚组织中的最高官职,根据皇帝旨意,综理全国政务。

又称为相国。

清代则专指任大学士者。

4.御史大夫:秦、汉时为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务为监察、执法,兼掌重要文书图籍,相当于皇帝的秘书长。

战国时称御史,为记事兼纠察的职官。

西汉时为三公之一,丞相缺位时,往往以御史大夫代理,相当于副丞相。

汉武帝临死前,曾任命桑弘羊为御史大夫。

后改称大司空。

魏晋以后,御史大夫不参掌中枢机密,专掌监察、执法,为御史台的长官。

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名遂废。

5.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的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相当于其他各国的“相”。

又,明清时也称知县为令尹。

6.枢密院:封建时代的官署,始建于五代。

宋朝时主要管理军事机密和边防等事,与中书省并称“两府”,同为最高国务机关。

明代废除。

7.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长官分别为中书令、侍中、尚书令。

按唐制,三省同为最高国务机构,一般是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实际上是三省长官共同负责的中枢机构。

8.中书省:魏晋时始设。

是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

在唐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行政的总汇。

9.门下省:东汉时始设侍中寺,晋朝称门下省。

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奏章,有封驳之权。

10.尚书省:东汉时始设。

唐代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明清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遂不设尚书省。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 黜:废掉官职 免:罢免 夺:削除 废:废弃不用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 如:旋升宁夏道。《谭嗣同》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加:加封,在原来官衔上加上某种荣衔,可享受某种特权。
名。 D.古代以水南、山北为“阳”,以水北、山南为“阴。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布衣”是对百姓的称呼,与之类似的还有:黎民、庶民、苍生等。 B.“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如《师说)中
有“士大夫之族”。 C.《昌黎先生文集》是韩愈的作品集,这是以籍贯命名其文集。 D.“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如《赤壁之战》中“江表英豪,咸归附
D.“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为“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 “社稷”代称国家。
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鸿门宴》中有“沛公奉卮酒为寿”一句,这句话中的“寿”与现代汉语 中的“寿”含义有所不同,应该是指敬酒献物,祝人长寿的意思。 B.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中的“豆蔻”常用来指孩 子,“豆蔻年华”指的是孩子未成年,十三四岁。 C.“三从四德”是封建社会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 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女言、妇容、妇功。 D.一个季度中的三个月可以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如《古诗十九首)中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中的“孟冬”指冬季的第一个月。
D.《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的“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 于今天的“小子”。

科举制文化常识(最全)

科举制文化常识(最全)

古代文化常识: 科举制度一.科举知识简介【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 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

《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 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 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 共分四级: 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以“四书”文句为题, 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1.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尽相同。

举明、清两代为例读书人先须参加“童试”,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2.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 称“大比”。

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 取中者称“贡士”, 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山皇帝亲自主持, 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 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土及第, 第一名称“状元”,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 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以上的提到的“解元”“会元”“状元”即所谓“三元”。

二.身份:1.【童生/儒童】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 不论年龄大小, 皆称儒童, 习惯上称为童生。

2.【生员/序生/秀才/茂才/相公】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秀才分三等, 成绩最好的称“廪生”, 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 不供给粮食, “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 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取得秀才资格的人, 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

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 而称秀才为茂才, 《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 表示讽刺。

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

汉代以后, 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

古代关于官职的文化常识

古代关于官职的文化常识

古代关于官职的文化常识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官职的设立、官员的选拔、官员的待遇等都是古代关于官职的文化常识的一部分。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古代关于官职的文化常识。

首先,古代中国官职的设立有固定的制度和等级。

在古代中国,皇帝是绝对的统治者,他制定和掌握了官职的设立和分配权限。

官职分等级,一般可以分为九品官员和三公九卿。

九品官员依据官员的地位和职权等级师徒,高品随着等级的提升,官员的职权逐渐增大,从九品为最低级,到一品为最高级。

三公九卿是皇帝掌握的权力最大的官员,分别是宰相、司徒、司空、太尉、大理寺、太僕、光禄勋、卫尉、太子洗马,他们是朝廷的最高权力机构。

此外,官职还有具体的名称,如御史、大将军、司马、监察御史等等。

其次,古代官员的选拔是基于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指的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来担任官职,这是古代中国官职选拔的主要方式。

科举制度的主要有科举的科目,分为殿试和乡试两个部分,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乡试是由地方官员组织的考试。

科举制度主要是选拔文官,如官员、御史等。

古代官员的待遇也是文化常识的一部分。

官员的待遇与官职的地位密切相关,高级官员享受的待遇自然更好。

薪酬方面,官员可以领取俸禄,俸禄的多少取决于官员的职级,高级官员的俸禄自然更高。

此外,高级官员还可以享受诸如住房、衣食、车辇等特殊待遇。

这些待遇使得官员的地位更加尊贵,也让人们对官职趋之若鹜。

最后,官职在古代社会中也有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官员需要遵守各种规定和法律,为国家和百姓服务。

他们需要维护社会的秩序和正义,推行政策和法令,处理纠纷和案件,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官员还需要处理财政和军事等方面的事务,为国家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古代关于官职的文化常识涉及到官职的设立、官员的选拔、官员的待遇以及官员的责任等多个方面。

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它不仅决定了官员的地位和角色,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古代中国是一个官僚制度非常严密的国家。

官职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

一、官职制度在古代中国,官职是代表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官职被划分为多个等级,不同的官职享有不同的特权和待遇。

1.中央官职:最高官职是皇帝的官职,主要有内阁成员、内外宰相、尚书令等高级官员。

他们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直接侍奉皇帝。

2.地方官职:地方官职包括巡抚、督抚、知府等。

他们负责管理行政、司法和军事等事务。

3.军事官职:军事官职主要负责统领军队。

军事官职等级较高的有统帅、将军,等级较低的有校尉、队正等。

4.文职官职:文职官职主要负责行政事务。

文职官职等级较高的有大学士、卿大夫,等级较低的有主事、员外郎等。

5.监察官职:监察官职主要负责监察官僚系统的运行。

监察官职等级不高,但拥有极大的权力。

二、科举制度1.科举的起源: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士人选拔制度的一种形式。

早在汉代,科举就已经存在,唐代开始形成科举制度。

到了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并成为封建社会中选拔政治人才的主要途径。

2.科举的目的: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选拔政治人才。

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出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才,以推动国家的发展。

3.科举的选拔过程:科举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由县、州、郡逐级选拔士人,取得乡试的人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由省级政府举行的考试,通过会试的人可以进入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参与,成为官员的最后一道考核。

4.科举考试的科目:科举考试的科目包括诗词、文章、策论等。

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文学水平、才智和思维能力。

5.科举的影响:科举制度促进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

科举制度鼓励人们努力学习,提高文化素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

此外,科举制度也使得地位较低的人有机会通过努力获得高官厚禄,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

总之,古代中国的官职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古代文化的精华之一、官职制度体现了权力的分工和等级,科举制度则是选拔政治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官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官职是由朝廷任命的。

官职从低到高,可分为九品官、六部官和九卿等。

九品官:九品官是指从九品中正到九品左右丞等职位。

九品官大多是地方上的官员,管理城市、乡村、兵部等部门。

六部官:六部官是指从正五品卿到正九品员外郎等职位,六部官负责朝廷的各个行政部门,分别为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和户部。

九卿:九卿是指从御史中丞到殿中侍御史等职位,九卿是朝廷最高级别的官员,负责监察朝廷的各个部门。

科举:科举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选拔人才的制度,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核心。

科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课举、会试和殿试。

课举:课举是科举制度的第一步,也是选拔人才的第一层筛选。

凡是有志于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首先要通过课举考试,获得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课举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会试:会试是科举制度的第二步,也是选拔人才的第二层筛选。

凡是通过课举考试的考生,可以参加会试考试。

会试考试一般在省级城市进行,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史书等。

会试由主考官负责,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题。

殿试: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最后一步,也是选拔人才的最后一层筛选。

凡是通过会试考试的考生,可以参加殿试考试。

殿试考试在京城进行,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史书、诗文等。

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亲自主持。

在殿试中表现优秀的考生有机会被授予功名。

官职与科举的关系:总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官职科举是重要的制度,它不仅是选拔人才的途径,也是晋升官职的通道。

官职和科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了解官职科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简介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文官的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通过一系列考试来选拔人才,从而培养和选拔出各级别的官员。

这个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近1300年,对中国的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古代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常识。

科举制度的起源古代科举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朝时期的梁武帝时代(502年-549年)。

梁武帝制定了一套考试制度,以选拔优秀的人才为官。

此后,这种制度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成为唐代后期至清代废除的中国古代官方主要的选拔文官的方式。

科举考试的内容古代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经部考试和明经考试。

经部考试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一关。

考生需要在经学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掌握经书的内容,包括《论语》、《孟子》、《大学》等。

这一关的考试主要考察对经典文献的理解和诠释能力。

明经考试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二关。

这一关的考试主要考察对经学的应用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考生需要写出能够分析、评论经典文献的文章,以展示自己的学识和才华。

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古代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和发展科举制度为文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为了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考生们需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能够写出优秀的文章。

这些考生们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部分,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2. 塑造了文学的风格和主题科举制度要求考生能够写出精彩的文章,这对文学的风格和主题产生了影响。

科举考试中,往往提供一些特定的题目,如议论某个观点、分析某个问题等。

这些题目鼓励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塑造了文学的风格和主题。

3. 形成了文人的社会地位通过科举制度考中进士后,考生将获得官职,并成为文官。

这些文官们享受着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

他们在文化和政治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成为文艺、文学的主要执牛耳者。

这种社会地位的确立,使得文人在文学创作方面具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官僚的考试制度,起源于隋朝,于唐朝,最盛行于宋朝,明朝废止。

这一制度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官僚体制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乃至社会结构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以文化程度来选拔官员,以考试来评定人的才能与品德。

在科举制度下,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各地优秀的士子进入省级的会试,通过之后才有资格参加最高级的殿试,殿试合格者即可成为进士。

进士经过礼部审查后,可以直接进入朝廷担任高级文官职位。

科举制度追求的是文化的卓越和能力的优秀,是一种相对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的出现,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

隋朝以前,中国的官员一般是由世袭的贵族和权贵所控制,没有公正的选拔机制,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不稳定。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隋文帝杨坚在隋朝初年实行了科举制度。

唐朝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并将其推广到全国范围内。

科举制度的出现,既是对贵族和权贵的一种限制,也是对人才选拔的一种民主化尝试。

科举制度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使得社会上的士人有了机会通过考试获得官职,不再受到身份出身的限制,这大大提高了社会的流动性和公平性。

科举制度打破了贵族和权贵垄断政治的现象,使得社会上的士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升迁,从而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结构。

其次,科举制度加强了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文化教育的推动。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一般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教育背景,对于国家的治理和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科举制度充分发挥了教育的作用,使得古代中国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

同时,科举制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科举制度过于注重文化的学习和应试能力,忽略了对实践和实际能力的考核,导致一些官员在管理和处理实际问题上不够灵活和有效。

第二,科举制度只选拔了文科人才,而忽视了理科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人才,这限制了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一、科举教育1、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

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

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高中语文:官职科举类文常

高中语文:官职科举类文常

官职、科举类文化常识微专题1. 晋侯、秦伯围郑。

(《烛之武退秦师》)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

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2. 毋内诸侯。

(《鸿门宴》)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周制,诸侯名义上须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此处指其他率兵攻秦的人。

3.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鸿门宴》)左尹:楚国官名。

又有右尹。

位次于令尹,为楚国之卿。

4. 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鸿门宴》)都尉:秦汉时期重要的高级武官。

都尉一职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

西汉时期,都尉一职的含义不断扩大,并逐步扩大成为一个都尉体系。

东汉后,都尉的地位不断下降,到魏晋时期,都尉的品级主要在第五品至第七品之间,总体地位呈明显下降趋势,而且职务虚化。

5. 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孔雀东南飞》)丞:封建时代多为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

6.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左迁:贬官,降职。

犹言下迁。

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宋代戴埴《鼠璞》:“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

”后世沿用之。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司马:官名。

相传商代已置,掌管军政和军赋,职权大小不定。

汉武帝时,为掌管军事之职。

隋唐时是州郡太守的属官。

7. 谪居卧病浔阳城。

(《琵琶行》)谪: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调往边远地区,如谪迁、谪降、谪戍、谪居和贬谪等都指贬官。

8. 名属教坊第一部。

(《琵琶行》)教坊:唐高祖时置内教坊于禁中,其官吏掌教习音乐,属太常寺。

武则天如意元年,改为云韶府,以宦官为使。

玄宗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教习俗乐,以宦官为教坊使,后不再属太常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士是通过最后一级 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乡试:科举时代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等级,乡试考中的称举人。黄佐与 祖父都参加过乡试,黄佐考中第一名,取得会元的称号。 B.祭酒:古代飨(xiǎng)食 是酹(lèi)酒祭神的长者,后也用来泛称年 长或地位尊者。汉魏以后多作官职名,如博士祭酒、国子监祭酒等。 C.除服:俗称“脱孝”。封建社会的官员遇父母去世,要求必须服孝期满才 能脱去孝服继续任职。文中指黄佐守丧期满。 D.程朱:指宋朝的程颢、程颐和朱熹,也代指他们发展出来的理学思想体 系,其主要内有“天理”说和“格物致知”论。
官职制度与科举考试文化常识
官职制度
一、古代官职 (一)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
1.中央官制。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太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 后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 (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 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 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 为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 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 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 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 正统年间的商辂(lù)二人而已。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 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 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B.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 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C.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 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D地.正明谥位确、,的次清序科古人应举代死为分皇:为后院三试帝所甲、、加。乡一贵试的甲、族带三会、人有试,、大褒即殿臣状贬试元、。意、杰义榜眼出的和官称探员花号,或。赐其进士他及有
虚职:近侍、附马 令尹:战国时相当于丞相,明清时为县令。 尹:地方官员通称。 有司:各级官员。 古今异义: 郎中(宫廷侍卫、分管各司事务) 大夫(御史大夫、谏议大夫) 参军(丞相的军事参谋、幕僚、地方官) 从事(幕僚、从事员)
行政区域: 秦汉:郡(郡守、太守)
隋唐宋:州(刺史、节度使、知州)、 道、路(烽火扬州路、东西异路) 元明清:省
科举考试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 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
破题,开首用二句设破题意。承题,用三四句或五六句承
接破题的意义加以说明。起讲,用数句或十数作为议论的开 始,只写题大意,宜虚不宜实。入手一二句或三四句,为起 讲每股又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一般是一反一正, 一虚一实,一浅一深,亦有联属者,共合八股,故名八股文。 全篇总字数, 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最后 改作700字。八股文的试题出自四书,应试者必须按四书五 经的代圣贤立言,
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 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 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 兵部,管军事; 刑部,管司法刑狱; 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员外郎、主 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 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 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
1、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太学是中 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B.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是通过最初一级 朝廷考试者,意为可进授爵位之人。 C.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可译为“您”。陛下的 “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D.降级授予官职,贬谪官员,不限降低几级, 称责授。其他降级授官的词语还有左迁、迁谪 等。
5.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 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 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 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6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 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 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 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 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7乡学 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院。
古代学校学生 1.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 书数的场所。 2.庠。周代学校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 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序。殷商时代的学校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 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 或教育事业。 4.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 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 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 以书、数为主
8国子监 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 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 “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 9书院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 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 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 代无锡有“东林书院”,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10监生 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 11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院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 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 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