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

一、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

儒家:孔子孟子 ?

法家:韩非子 ?

道家:庄子、列子 ?

墨家:墨子 ?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

二、中国文学之最: ?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

三、文化常识: ?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

2、三国:魏、蜀、吴。 ?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 iè)员。 ?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 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

四、诗句与人: ?

①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

②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

③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

④ 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

⑤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

⑥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

⑦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

⑧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

⑨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⑩ 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

?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

? 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

?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

?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

?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

? 毛泽东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

? 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

? 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

? 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

五、一句话评书: ?

①《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

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 ?

③《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英?李约瑟) ?

④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

⑤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 ?

⑥隽永的说辞:《战国策》 ?

⑦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 ?

⑧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 ?

六、人的称谓: ?

(一)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

(二)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

(三)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

(四)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 (五)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

(六)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

?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

七、谦称: ?

1、自称:愚、敝、卑、臣、仆 ?

2、帝王自称:孤、寡、朕 ?

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

6、其他自谦词: ?

尊长者自称:在上 ?

晚辈自称:在下 ?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

女子自谦:妾 ?

八、敬称: ?

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

2、对将军:麾下 ?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 贤:称平辈或晚辈。 ?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

死去的帝王:先帝。 ?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

九、特殊称谓: ?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

4、年龄的称谓: ?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

弱冠:20岁。 ?

而立:30岁。 ?

不惑:40岁。 ?

知天命:50岁。 ?

花甲:60岁。 ?

古稀:70岁。 ?

耄耋:80岁、90岁。 ?

期颐:100岁。 ?

十、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

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

2、谪:降职并远调。 ?

3、拜:授给官职。 ?

4、授:授予官职。 ?

5、擢:选拔,提拔。 ?

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

7、罢:罢免、停职。 ?

8、免:免除官职。 ?

9、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

十一、地理部分: ?

1、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 ?

2、左:东为左右:西为右。 ?

3、河:黄河。江:长江 ?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

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

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

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

8、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

9、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

苏州:姑苏 ?

成都:锦官城 ?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

镇江:京口。 ?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

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

昆明——春城 ?

苏州——中国的威尼斯 ?

重庆——山城、雾城 ?

拉萨——日光城 ?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

徐州——彭城 ?

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

十二、天文部分: ?

1、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

2、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

3、二十四节气:(见字典节气歌) ?

4、传统节日。 ?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

寒食,清明前2、3天。 ?

重阳,九月初九。 ?

端午,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 ?

中秋,八月十五。 ?

5、纪年法。 ?

(1)公元纪年法。 ?

(2)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

(3)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天干地支纪年法): ?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12)4,5,6,7,8,9.,10,11,0,1,2,3?

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 ?

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 ?

例如:1919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

6、纪月法(不常见,略)。 ?

7、纪日法。 ?

初一朔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望 ?

8、纪时法。 ?

日出5-7?

食时7-9?

隅中9-11?

日中11-13?

日昃13-15?

晡时15-17?

日入17-19?

黄昏19-21?

人定21-23?

夜半23-1?

鸡鸣1-3?

平旦3-5?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最全汇总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最全汇总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最完整版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 中考文学常识复习 一、文体知识 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1、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4、史传文 属历史散文,包括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断代体(如《汉书》、《后汉书》)、通史体(如《史记》、《资治通鉴》)。 5、论说文 古代的论说文是从诸子论学语录发展形成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种:“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 6、杂记文 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类。杂记文范围很广,在部分题目有“记”字。记载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科学资料、文字考证等文章均包括在内。 7、应用文

(完整版)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一、重要作家作品 先秦时期 1,《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约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各地的歌谣。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诗经》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与《书》《礼》《易》《春秋》合为儒家“五经”。里面的名篇《关雎》《蒹葭》是我国最早的爱情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为孔门弟子编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南宋朱熹把这部书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相传,《诗经》为孔子删定。 3,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相传《国语》《左传》为其所撰。《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4,《曹刿论战》:《左传》里的精彩章节,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叙述了曹刿战前献策和战中协助鲁庄公。文章以简明的问答形式,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见解和军事才能。 5,《孟子》:孟子和弟子著,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代表,有“亚圣”之称,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后世“孔孟”常并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等都是里面的名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逆境对人才成长、国家兴衰的重要性。两篇短文运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充分证明了观点。《鱼我所欲也》也出自《孟子》,论述了“舍生取义”的重要主张。学习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生动活泼”的特点。 6,《公输》选自《墨子?公输》,《墨子》是一篇以对话为主的叙述性文章,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表现他“兼爱”“非攻”的主张。 两汉时期 1,刘向:汉朝人。《战国策》是汉朝刘向所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赵国依次分国编写,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唐雎不辱使命》都是《战国策》里的名篇。 2,《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描写邹忌婉词规劝齐威王广开言路、博采众长、修明政务的故事,表现了邹忌巧妙的说理技巧。 3,《出师表》:作者为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4,《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史记》为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原名《太史公书》,后世通称《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最初无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汇总大全

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归类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记《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 《朝花夕拾》是鲁讯写于1926年2月间的散文集,共10篇。《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选自《朝花夕拾》;课文《雪》选自《野草》(《鲁讯全集》第2卷);《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2、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教育家。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胡适作品集》等。 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为笔名。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天上的街市》《净夜》选自《郭沫若全集》。 4、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灭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有短、中、长篇小说。《短文两篇》选自《龙.虎.狗》。 5、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6、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7、史成汉,1923年出生于山西定襄县,蒙古族,七月派诗人,1941年发表诗作,出版了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在祖国面前》、《爱与歌》等。 8、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理著名作家、评论家,作品擅长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的遭遇和心灵的热情描摹。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家之一。代表作有《成功的迷诀》、《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三作家》等。《列夫.托尔斯泰》选自《三作家》。 9、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及教育家,著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老师》等。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文体常识介绍】: 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1、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4、史传文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导语: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欢迎参考阅读!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 (一)地理:“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二)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三)朝代传说:“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四)其它: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3.五味:指酸、甜、苦、辣、咸 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 解元、会元、状元。 11.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 12.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 《孟姜女》 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14.及第:指科举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16.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做好语文常识的复习,会让你在考试中如鱼得水。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以供大家学习。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一) 1、施耐庵,生平事迹不祥,但也有说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水浒》作者。 2、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未明初小说家。主要代表作《三国演义》。 3、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着名小说家。主要代表作有《儒林外史》。课文《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壮态。 4、曹雪芹(1715--1763),名(雨字头下面为沾),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州正白旗。主要作品《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有“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之称。课文《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5、《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史马迁,我国古代着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用毕生精力着成了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 6、《唐睢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它是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策整理编写的。 7、标出下面句子中最明显的两处停顿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答案: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8、《望江南》的作者是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望江南》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9、《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人,是北宋最负盛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10、《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辛弃疾,字幼安,

号稼轩,历城人,他是南宋(朝代)的着名词人,有《稼轩长短句》。 11、《渔家傲秋思》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从题材、情调和艺术方面来说,它都为宋词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12、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丧夫,所以她53岁所作的《武陵春》反映的就是她处境的凄惨,内心的悲痛。 13、《沁园春。雪》一词中,想像雪后景色的句子: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4、《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自叙本志和追术先帝的知遇之恩时,写下的临危受命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二) 一、《在山的那一边》作者王家新。 二、《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美国的莫顿亨特。 三、《蝉》选自《承教小记》作者小思。《贝壳》选自《幻思----席慕蓉散文赏析》作者席慕蓉,台湾画家、作家。 四、《紫藤萝瀑布》选自《铁萧人语》,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五、《童趣》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浮生六记》是作者的代表作,共六卷,每卷皆有标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六、《理想》选自《流沙河诗集》,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勋坦。 七、《行道树》选自《张晓风自选集》作者张晓风。 《第一次真好》选自《无言歌》,作者周素珊。 八、《人生寓言》选自《周国平文集》,作者周国平。 九、《我的信念》选自《现代人的智慧,作者玛丽居里(1867~1934)。波兰(国家)人,她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初中语文文学知识汇总 一、古代作家及作品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期间鲁国人。儒家学派首创人。 《论语》:儒家经典着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 《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诗经》,相传为孔子编订。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祥 春秋期间的诗歌 305 篇,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 分,此中“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诗常常用的表现手法为赋、 比、兴。 2、墨子: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首创人。 《墨子》,一般以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公输》选自《墨子》)。 3、庄子: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到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是庄周及后来学的着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4、孟子:名轲,邹人,战国期间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亚圣”。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左传》:旧传为春秋期间左丘明所作,近人以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 史学名着和文学名着,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册。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5、韩非子:战国期间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韩非子》:韩非的着作总集。(《智子疑邻》) 6、《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相传由西汉戴圣辑录,编纂而成。(《大道之 行也》《虽有嘉肴》选自《礼记》) 7、《淮南子》:别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编着。(《共工怒触 不周山》选自《淮南子》) 8、《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依据战国史册整理编写的,共 33 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 9、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史学家文学家,用一生精力着成了我国第 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夸赞为“史 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选自《史记》) 10、陈寿:晋朝人,史学家。 《三国志》:作者陈寿,共 65 篇,记录三国期间魏蜀吴三国的历史。(《隆中 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11、《世说新语》: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 12、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迁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孙权劝学》选自《资 治通鉴》) 13、《虞初新志》:清朝张潮编选的笔录小说。(《口技》《核舟记》选自 《虞初新志》) 《口技》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朝顺治年间进士。 《核舟记》作者魏学洢,明末嘉好人。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一) 1、施耐庵,生平事迹不祥,但也有说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水浒》作者。 2、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未明初小说家。主要代表作《三国演义》。 3、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着名小说家。主要代表作有《儒林外史》。课文《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壮态。 4、曹雪芹(1715--1763),名(雨字头下面为沾),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州正白旗。主要作品《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有“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之称。课文《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5、《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史马迁,我国古代着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用毕生精力着成了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 6、《唐睢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它是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策整理编写的。 7、标出下面句子中最明显的两处停顿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答案: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8、《望江南》的作者是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望江南》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9、《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人,是北宋最负盛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10、《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他是南宋(朝代)的着名词人,有《稼轩长短句》。 11、《渔家傲秋思》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从题材、情调和艺术方面来说,它都为宋词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12、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丧夫,所以她53岁所作的《武陵春》反映的就是她处境的凄惨,内心的悲痛。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 第1篇: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 一、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弃疾,并称“苏*”;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2篇: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

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三言二拍:。"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和,"二拍"是指凌蒙初所编的和。由于"三言"和"二拍"编著年代相近,内容形式类似,故后人常将其合并,称为"三言二拍"。 春秋三传:注解的三种古籍,分别为:(简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3篇:初中语文文史常识知识点梳理 丰碑自古不是碑 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竖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用,后来发展到公室成员,再往后发展到诸侯亦可用。后人沿袭了此种习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他们在自己亲人的坟前立起了石头。只是他们忘了原来的碑是下葬的工具,忘记了碑最原始的功能。所以,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初中语文知识文化常识大盘点

初中语文要熟记的文学常识大全

初中语文要熟记的文学常识大全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记《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 《朝花夕拾》是鲁讯写于1926年2月间的散文集,共10篇。《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选自《朝花夕拾》;课文《雪》选自《野草》(《鲁讯全集》第2卷);《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2、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教育家。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胡适作品集》等。 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为笔名。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天上的街市》《净夜》选自《郭沫若全集》。 4、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灭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有短、中、长篇小说。《短文两篇》选自《龙.虎.狗》。 5、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6、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7、史成汉,1923年出生于山西定襄县,蒙古族,七月派诗人,1941年发表诗作,出版了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在祖国面前》、《爱与歌》等。 8、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理著名作家、评论家,作品擅长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的遭遇和心灵的热情描摹.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家之一.代表作有《成功的迷诀》、《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三作家》等.《列夫.托尔斯泰》选自《三作家》。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积累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积累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积累 文学常识知识点多而零散,不要奢求一次就全部记完,要及时复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积累,欢迎大家参考!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积累】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梳理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梳理(一)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305篇作品。《诗经》通常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这三个说的是内容;赋、比、兴,这三个说的是手法,这就是“六义”。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包括15部分,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称作“十五国风”共160篇。 《雅》分为《小雅》(31篇)和《大雅》(74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2、风骚:《诗经》和《离骚》的并称。《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3、《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弟子所编,主要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全书以记言为主,是一部语录体著作。 4、《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称)”。

5、“四书五经”: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6、《吕氏春秋》: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又名《吕览》,系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 7、《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8、《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刘向编订。 9、“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10、初唐四杰: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11、《资治通鉴》: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它综合了各朝“纪传体”断代史的成果。 12、唐宋八大家:指唐、宋两代八个散文家,即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3、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14、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5、《三国演义》: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著,它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艺术上的突出成绩就是战争的描写。

初中语文必考文学常识汇总

文化常识 1.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3.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4.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5.五行:金、木、水、火、土 6.五金:金、银、铜、铁、锡 7.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8.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0.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1.岁寒三友:松、竹、梅 12.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3.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4.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5.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16.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7.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18.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19.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20.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1.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22.五谷:稻、黍、稷、麦、豆 23.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24.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25.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26.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27.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杭州)、碧螺春(江苏)、信阳毛尖(信阳)、君山银针(岳阳)、六安瓜片(安徽)、黄山毛峰(安徽)、祁门红茶(安徽)、都匀毛尖(贵州)、铁观音(福建安溪)、武夷岩茶(福建崇安) 古代名家名作 1.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4.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周礼》 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6.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7.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8.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