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复习
世界变化的知识点总结
世界变化的知识点总结自然环境变化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地球大气和海洋系统的长期平均状态发生的改变。
当前全球变暖是一个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例如热浪、飓风和暴雨等。
2. 生物多样性丧失: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导致了大量物种的灭绝,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3. 地质变化:地质变化指的是地球表面的地质结构发生变化,例如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
这些地质变化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例如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社会环境变化1. 人口增长和迁移: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更快。
人口迁移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环境变化问题,不仅是国际间的移民问题,也包括城市化和农村人口的流动。
2. 城市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持续增长。
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社会秩序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3. 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是社会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模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科技差距、信息泛滥等。
经济环境变化1. 全球化:全球化是经济环境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它让世界各地的经济活动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贫富分化、文化冲突等。
2. 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越来越快,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成为了经济环境变化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3. 经济危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时常发生,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2020年的新冠疫情等。
这些经济危机给全球经济和市场带来了严重影响。
政治环境变化1. 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变化对世界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地区的政治动荡、冲突和战争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 政治体制变化:世界各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民主化进程、专制主义的兴起、各种政治运动等。
这些政治体制的变化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球变化复习思考题1
名词解释1、全球变化科学2、米兰柯维奇天文理论3、新仙女木事件(Y ounger Dryas)4、D-O颤动5、臭氧洞6、生物多样性7、什么是温室气体的源和汇8、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9、海面变化10、温室效应11、阳伞效应12、城市热岛效应13、厄尔尼诺现象论述题1、全球变化问题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2、地球自然环境的演变可划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全球自然环境演化是指地球形成以来自然环境所经历的全球变化。
在46亿年的发展过程中,地球表层各个圈层经历了各具特征又彼此呼应的历史演化,反映着地球巨大的、不可逆的自然环境变迁。
根据各个圈层变化特点,以生物演化为主线,可把10^6~10^7年以上尺度划分为五大自然环境发展阶段:①无机自然地理环境时期(距今3600~3800百万年前,生命出现以前的地球演化阶段);②古海洋自然地理环境时期(距今3800~410百万年前,生命出现早期,海洋生物繁盛的地球演化阶段);③古自然地理环境时期(距今410~250百万年前,生物登陆后,陆地生物发展的地球演化阶段,其生物群落与现代迥然不同);④古自然地理环境向现代自然地理环境过渡时期(距今250~65百万年前,高级动物和高等植物繁衍的地球演化阶段);⑤现代自然环境形成发展时期(距今65百万年以来的地球演化阶段)。
3、黄土-古土壤记录如何反映过去的全球变化?第四纪黄土沉积以黄土层和古土壤层交互沉积为特征。
黄土和古土壤层的交互出现是风尘堆积作用和成土作用两种对立过程彼此消长的结果,当风尘堆积作用大于成土作用时形成黄土层,反之,形成古土壤层。
因此,黄土沉积与寒冷的冰期相对应,古土壤则对应于相对温暖的间冰期。
黄土与古土壤层的交替变化是第四纪冰期—间冰期环境周期变化的反映黄土被当作反映东亚冬季风变化的标志。
2.4MaB.P.前后黄土沉积取代红土堆积的现象标志着现代冬季风环流系统开始建立,粒度是用来反映黄土粗细程度的指标,粒度的大小差别反映了风力搬运强度的差别。
全球变化导论复习整理
全球变化导论复习整理全球变化导论复习资料考试题⽬类型:(1)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2)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0分);(3)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4)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5)论述题(1题,16分)。
重点掌握的内容⼀、知识部分:1.地球系统由⼤⽓圈,⽔圈,岩⽯圈,冰冻圈和⽣物圈(包括⼈类圈)所组成的作为整体的⾏星地球.它是由⼀系列相互作⽤过程(包括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物理、化学和⽣物三⼤基本过程的相互作⽤以及⼈与地球的相互作⽤)联系起来的复杂的⾮线性多重耦合系统。
(*是全球变化科学的研究对象)2.全球变化科学研究作为整体的地球系统的运⾏机制、变化规律和控制变化的机理(⾃然的和⼈为的),并预测未来变化的科学。
3.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地球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以及发⽣在地球系统内的物理、化学和⽣物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的⼀门新兴科学。
4.地球系统的三⼤循环:⽔循环、⽣物地球化学循环、固体地球物质循环。
5.地球系统三个⼦系统(1)物理⽓候系统——⼤⽓圈、⽔圈为主(决定地球表层⽔分、能量交换和分布,形成全球⽓候);(2)固体地球系统——岩⽯圈为主(决定地层⽣消及运动,形成地球海陆分布与地貌形态);(3)全球⽣态系统——⽣物、⽣命⽀持系统。
6.地球系统的三类过程: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物过程,这些过程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7.物理⽓候系统包括:⼤⽓、海洋、冰雪、陆地表⾯和⽣物圈。
(太阳能是物理⽓候系统的驱动⼒。
)8.影响⽓候系统加热率的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强度及地球轨道要素;地球⾏星反射率;太阳能在地球系统中滞留的时间。
9.温室⽓体:温室⽓体指的是⼤⽓中能吸收地⾯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些⽓体,如⽔蒸汽、⼆氧化碳、⼤部分制冷剂等。
(⽔汽、CO2、N2O、CH4、O3、氟氯烃等)10.⼤⽓环流包括:⼤⽓平均经圈环流、沃克环流、季风环流。
11.海洋环流包括:表层环流、深海环流(热盐环流)。
全球变化知识点总结高中
全球变化知识点总结高中引言全球变化是指地球环境系统发生的各种变化,其中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利用变化、自然灾害等现象。
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全球变化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就全球变化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增加人们对于全球变化的认识,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长期的气候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全球气温的上升。
气候变化带来了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不仅影响了大气环境,还会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如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气候变化对于全球各个地区的影响各不相同,但是总的来说,气候变化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全球气温上升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此外,气候变化还会增加极端的天气事件,比如干旱、洪涝等。
针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签署《巴黎协定》等。
然而,要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否则,气候变化将给地球带来无法修复的破坏。
二、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丧失是指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数量和种类相对于历史上的数量有所减少。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包括过度的开发利用、森林伐木、湿地的开发等。
当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遭到威胁时,很多生物物种就会灭绝,这将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对地球的环境造成长期的危害。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不仅影响了生物物种的数量和种类,还会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产生重大的影响。
例如,作为地球上高层食物链的食物网,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面临破坏,这将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此外,在生态系统中,各个生物物种之间的互相依赖关系也将受到破坏,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紊乱。
针对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比如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禁止对于独一无二的生物资源的开发等。
全球变化知识点总结初中
全球变化知识点总结初中一、气候变化气候是一段时间内某个地区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潮湿度、风速等。
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气候条件的改变,是由多种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所产生的结果。
气候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增加。
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和氟利昂等,它们具有吸收和发射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的特性,导致大气温度上升。
而这些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包括燃烧化石燃料、森林砍伐和工业生产等。
气候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生态系统受到威胁等。
因此,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课题。
二、生态系统变化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生物群落和其非生物环境的整体。
生态系统变化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生态系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人类活动引起的,包括森林砍伐、湿地开垦、草原过度放牧和工业废水排放等。
由于这些活动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破碎,加速了生物多样性的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生态系统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开展生态环境修复等。
三、资源利用和人口增长资源是指为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存在的各种自然资产,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资源利用和人口增长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资源消耗和人口增加的现象。
资源利用和人口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人类活动引起的,包括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过度的环境污染和城市化进程等。
由于这些活动导致了资源的过度耗竭和环境的恶化,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
资源利用和人口增长对地球和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粮食安全等。
为了更好地解决全球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控制人口增长和发展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等。
福建师范大学 全球变化导论复习
全球变化导论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地球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和生物圈(包括人类圈)所组成的作为整体的行星地球。
它是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包括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基本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与地球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的复杂的非线性多重耦合系统。
它是全球变化科学的研究对象。
2、全球变化:全球变化是指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而造成的全球性的环境变化,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大气组成变化(如CO2浓度及其他温室气体的变化),以及由于人口、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压力而引起的土地利用的变化三个方面。
3、温室效应:水汽、CO2、CH4、O3、氟氯烃等温室气体对到达地球表面的短波太阳辐射近乎无阻挡,但部分地吸收地球表面向外发射的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的再发射向地面传递能量,使地面温度上升,这一过程类似玻璃温室产生的作用,被称为温室效应。
4、地球轨道参数:地球轨道参数包括偏心率、黄赤交角和岁差,这些地球的轨道参数都是随时间变化的,它们的变化均会导致地球接收太阳辐射的季节和地区分布的变化。
5、将今论古:根据现代环境过程所遵从的基本原理、基本关系等重建过去的环境。
6、以古论今:根据过去环境变化的规律来解释现代,预测未来。
7、新生代衰落:新生代期间,环境呈变冷、变干的趋势性变化。
8、新仙女木事件:在11 kaBP前后,温度在数百年内突然下降6℃,使气候回到了冰期环境。
9、冰期:冰期是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
10、间冰期:两次冰期之间有一段相对温暖的时间,成为间冰期。
11、末次冰期最盛期LGM:大概在25-18kaBP,冰川扩张达到顶峰,这个时期称为末次冰期最盛期。
它是第四纪期间全球环境寒冷阶段的代表。
12、中世纪暖期:在1000AD前后,欧洲的部分地区、北美和北大西洋等地区经历了一个较现代相对温暖的时期,即所谓的中世纪暖期。
13、特提斯海:特提斯海指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与北半球的劳亚古陆之间的古海洋。
全球环境变化知识总结
全球环境变化知识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上,环境的变化正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从气候变化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从污染加剧到资源短缺,全球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复杂而又严峻的问题。
气候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地球的温度正在不断上升,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气温升高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冰川和冰架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着沿海地区的城市和生态系统。
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飓风等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给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和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危机之一。
人类的活动,如森林砍伐、过度捕捞、非法狩猎以及城市化的扩张,破坏了许多生物的栖息地。
物种灭绝的速度正在加快,这不仅是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也意味着我们正在失去许多潜在的药物资源和生态服务功能。
例如,一些植物可能含有能够治疗重大疾病的成分,但随着它们的灭绝,这些宝贵的资源也将永远消失。
环境污染是全球环境变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空气、水和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工业排放的废气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使得空气质量恶化,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水污染不仅影响了人类的饮用水安全,也对水生生物造成了致命的影响。
土壤污染则降低了土地的肥力,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资源短缺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许多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开采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浪费和不合理的现象。
水资源的短缺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能源的过度消耗也导致了能源危机和环境压力。
面对全球环境变化,我们并非无能为力。
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和措施。
例如,《巴黎协定》的签署,各国承诺共同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许多国家也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加强对污染的治理和资源的管理。
在个人层面,我们也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全球变化复习资料
全球化复习资第一章:全球变化科学产生的背景1.硬件条件2.社会需求(1)大气污染(2)温室效应(3)臭氧层被破坏(4)土地沙漠化(5)水的污染(6)海洋环境恶化(7)森林锐减:(8)物种濒危(9)垃圾成灾(10)人口增长过快一、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 研究地球系统复杂的多重相互作用的机制,是目前全球变化最主要的研究内容。
(2) 分析地球系统各种尺度的变化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
(3) 建立地球系统变化的预测理论方法。
(4) 提出全球资源和环境科学管理的方法。
三、全球变化科学内涵全球观点全球尺度,所有时间过程,人类的作用四、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主要意义1.全球变化研究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科学举措2.有利于深化对地球系统的认识,促进地球科学、应用基础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同发展3.推动世界科学进步第二章7、全球变化的主要过程(1)气候系统与水文循环过程地球表面的能量收支平衡与温室效应,决定了气候系统的加热率。
影响因素有三: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强度、地球轨道要素;地球的行星反射率:云、冰雪、植被等;进入地球系统中的太阳能在其中滞留的时间:某些微量气体,其与温室效应相联系大气和海洋环流,水文循环与气候系统中的反馈过程水循环过程:控制地球温度和云层的形成、输送和消散,及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气候过程:控制着陆、海表面和大气的相互关系,引起气候系统中一系列重要的反馈过程。
水汽反馈:总体为正云辐射反馈:可正可负冰雪圈反馈:大气热量平衡中的冷却作用,正反馈海洋的反馈:对大气运动和气候系统有重大影响(2)固体地球系统与岩石圈循环过程板块运动过程,陆上风化与侵蚀堆积过程,海洋沉积过程(3)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全球碳循环(4)人类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过程。
人类生态系统的构成(组成:自然生态系统、人化自然生态系统、人工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流动,根据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环境方式的不同,人类生态系统存在着三种类型:采集-狩猎系统、农业系统、工业城市系统。
全球变化复习资料
全球变化复习资料全球变化是指地球上的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等方面发生的长期变化。
这些变化对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与全球变化相关的重要概念和事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的主题。
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地球的气候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全球变暖是其中最明显的迹象之一。
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了约0.8摄氏度。
这导致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二、生物多样性丧失全球变化还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由于人类的活动,许多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威胁。
森林砍伐、土地开垦和过度捕捞等行为破坏了许多生物栖息地。
此外,全球变暖也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许多物种无法适应气候变化而灭绝。
三、海洋酸化全球变化还导致了海洋酸化的加剧。
由于大量二氧化碳排放进入大气中,一部分被吸收到海洋中,导致海水的酸碱度增加。
海洋酸化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对珊瑚礁、贝类和其他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威胁。
四、可持续发展为了应对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
可持续发展旨在满足当前的需求,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
它包括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自然资源和促进环境教育等措施。
只有通过可持续发展,我们才能实现全球变化的长期解决方案。
五、国际合作全球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各国政府、科学家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
例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旨在通过国际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此外,各国还可以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变化带来的挑战。
六、个人行动除了国际合作,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应对全球变化。
节约能源、减少废物、购买环保产品和参与环保活动等都是个人可以采取的行动。
每个人的努力都是改变的一部分,共同努力可以为地球的未来做出重要贡献。
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
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全球变化正在发生,其中环境演变是最重要的方面。
环境演变,就是环境因人类活动而发生的改变。
这种改变包括气候变化,物种灭绝,土地利用变化,海洋生态系统变化等。
这些改变,在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到显著的影响,但是长期下来,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下面,我将结合科学家作出的研究,具体探讨全球变化和环境演变的关系。
1、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是当今最受关注的环境变化之一。
地球的平均温度正在不断升高,这一现象受到了大部分科学家的广泛认同。
由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将会对全球生态系统、经济和人类健康产生广泛影响。
随着气温升高和降雨变化,海平面也将继续上升,从而影响到全球大部分城市和社区。
2、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得以维持,是地球生态系统持久稳定的关键之一。
当前,许多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科学家估计,每年约有二十万个物种消失。
物种灭绝的原因包括人类活动对栖息地的破坏,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和全球气候变化等。
3、土地利用变化人类的农业活动和城市化进程,正在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发生重大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森林砍伐,草原退化,沙漠化和城市扩张等。
其中,城市化是当前最为明显的趋势之一。
城市化导致人口增长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造成了大量的土地利用变化。
4、海洋生态系统变化海洋是地球环境中最为全面的部分之一。
它的生态系统支撑着入海电视频谷物链中最前端的浮游生物和最后端的浅海底层生物群落,是许多海洋动物的栖息地。
近年来,不断增加的海洋污染和捕鱼压力,加剧了海洋生态系统的退化。
而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也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全球变化和环境演变的影响,正逐渐变得越来越明显。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全球变化的其他方面,如可持续性、社会正义、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等,也都需要我们紧急关注,共同为我们的星球保护努力。
如果我们不理会目前地球所面临的全球变化和正在发生的环境演变,最终的结果将会是生态系统崩溃、人类健康疲惫不堪和全球稳定性的威胁。
高中地理知识点: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知识点总结
微信号wegzdl
收录于话题
1.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原因:环境变迁、灾变事件。
中生代中晚期侏罗纪白垩纪:恐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新生代晚期第四纪:人类
2.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绝一时的恐龙突然灭绝外,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3.人类演化与环境: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理要素的最显著特点。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
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完整版)全球变化复习资料
第一章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第一节地球系统1、地球系统:可划分为地圈和生物圈,其中地圈包括物理气候系统(水圈、大气圈)和固体地球系统(岩石圈),生物圈又称全球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全部生物和生命系统。
人类由于主观能动性,在这3个系统之上构建了独特的人类生态系统,也是地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气候系统:决定着地球表层水分和能量的交换和分布,形成全球气候固体地球系统:决定着地壳的生消及其运动,形成地球的海陆分布格局与各种地貌地形。
全球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态群落与生态系统。
2、系统间的关系:物理气候系统、固体地球系统、全球生态系统分别调控着水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固体地球物质循环3个循环子系统,并通过彼此的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人类由于主观能动性,在这3个系统之上构建了独特的人类生态系统,也是地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地球系统驱动力:①地球外部由太阳和其他外力所组成的;②地球内部的“发动机”,主要由放射性和内部深处的原生热所驱动。
第二节全球变化与全球变化研究1、全球变化:广义指全球环境(包括气候、土地生产力、海洋和其他水资源、大气化学及生态系统等)中的、能改变地球承载生命的能力的变化。
狭义理解的全球变化主要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2、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①全球观点与全球尺度(全球观点:把地球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研究地球的不同组分和它的环境;全球尺度:虽然过程或事件空间尺度有大有小,但其影响却是全球性的)②所有时间过程(包括所有时间范畴和所有时间尺度:全球变化的研究不仅揭示过去,更是认识现代以及未来的变化)③人类的作用(人类是全球变化的营力之一)3、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①全球变化的驱动力和过程;②全球环境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③全球变化的影响与人类的响应;④全球变化信息的获取、处理与分析技术。
4、全球变化研究的意义:①全球变化研究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适应全球变化为基础,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必须最大限度地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②深化对地地球系统的认识,促进地球科学发展;③改变人类的观念,促进应用基础科学和有关社会科学的发展(全球变化研究也关注全球变化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以及对策和政策评估研究,这些研究会促进有关决策科学的发展,提高人类应付全球变化的能力)。
全球变化复习资料
全球变化复习资料全球变化复习资料第⼀章地球系统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指由⾃然和认为因素引起的、影响地球系统功能的全球尺度的变化,所谓地球系统,由位于地球表⾯的⼤⽓、陆地、海洋等⼦系统徐成,发⽣在它们之间的各种相互作⽤。
相互影响的物理、化学、⽣物与⼈类过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因⽽为地球上的⽣命提供了条件。
⼆、全球变化研究的意义(1)全球变化研究是⼈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其所取得的科学认识是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背景和依据,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与未来环境的变化有机结合,可持续性是⼈类适应全球变化的准则,⼈类对环境的适应必须符合可持续性。
(2)深化对地球系统的认识,发展地球系统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科学基础,并且全球研究表现出强烈的学科交叉的特点,构成了新的学科⽣长点,对所有的传统地理科学学科都是机遇,也是挑战。
全球变化的兴起为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3)改变⼈类的观念、促进应⽤基础科学和有关社会科学的发展例如对资源的有限性的认识,必将促进⼈类⽣产和⼩费观念的变⾰,促进资源、环境、灾害等有关的应⽤基础学科的发展。
三、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1)以地球系统为基础将地球作为⼀个整体⽽不是孤⽴地研究地球的不同组分和它的环境,即从全球尺度进⾏研究。
(2)已发⽣在各种事件尺度上的动态变化为核⼼从100-109的时间尺度均可辨认出地球系统的变化,可以利⽤五个不同的时段来定义:①⼏百万年到⼏⼗亿年:地球结构的演变、⽣命的演化、与此有关的现代⼤⽓化学成分的演变均是由⼏百万年或⼏⼗亿年的尺度决定的。
②⼏千到⼏⼗万年(轨道及亚轨道周期尺度):⼿轨道参数周期性变化所驱动的全球⽓候的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以及与此有关的⼤⽓成分、⼟壤发育、⽣物种类区域分布的响应变化。
③⼏⼗到⼏百年(年代与世纪尺度):这⼀尺度的中⼼课题是物理⽓候系统及其对⽣命有机体以及⽣物化学循环、⼤⽓化学成分变化、地表⼲燥度、海洋⽣物系统的变化,均是此时间尺度上的重要问题。
全球变化试题集打印
全球变化一、名词解释1. 地球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和生物圈〔包括人类圈〕所组成的作为整体的行星地球。
它是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包括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根本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与地球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的复杂的非线性多重耦合系统。
2. 全球变化:为全球环境〔包括气候、土地生产力、海洋和其他水资源、大气化学及生态系统等〕中的、能改变地球承载生命的能力的变化。
3. 大洋传送带:极地区域因辐射冷却等因素而形成的寒冷、高盐、高密度的海水强烈下沉,形成底层流或深层流。
其中,北大西洋的高盐度水以深层流的形式向南流,在绕过非洲南端后,除局部向北流到印度洋外,其余的一直向东流入太平洋,在此,受温暖和入注淡水的稀释作用,海水密度降低并上升到外表,然后向西运动返回到大西洋以平衡外流的水体。
上述发生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水体流动构成了一个跨越大洋的海洋“传送带〞。
4. 深层流:极地区域因辐射冷却等因素而形成的寒冷、高盐、高密度的海水强烈下沉,形成底层流或深层流。
5. 碳酸盐补偿深度:在大洋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的界线深度,称碳酸盐补偿深度〔CCD〕。
在这个深度上,上覆水层沉降而供给的碳酸盐与溶解而失去的碳酸盐数量相等。
在碳酸盐补偿深度〔CCD〕之上的浅水区内碳酸盐以沉积为主,在此之下的沉积物中,碳酸盐的含量在10%以下,甚至不含碳酸盐。
6. 温室效应:大气层中各种微量气体对地球外表长波辐射的吸收是决定地面温度的一个关键因素,水汽〔H2O〕,以及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和氯氟烃等温室气体对太阳的短波辐射进入地球影响不大,却能强烈地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从而在地球的外表形成一层保温层,使地球所接收的太阳能不是马上就散失掉,而是在其返回宇宙空间之前反复地加热地球,使地球变得象温室一样温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温室效应〞。
7. 生物净初级生产力:初级生产者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以生物量形式捕获并贮存的能量比率称为初级生产力,生物所生产的生物量与其为维持生存所消耗的生物量之差称为生物净初级生产力。
地球科学中的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
地球科学中的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地球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本身和周围环境的学科。
它包括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
其中,关于全球变化和环境演变的研究,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热点领域。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一主题。
一、全球变化的概念全球变化是指地球不同层面不同方面的变化,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其中,自然因素包括地球自身的变化,如冰期和气候变化;人为因素则包括人类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
全球变化涉及到众多领域,如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损失等。
全球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及其周边环境的变化趋势和未来预测。
二、全球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全球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如干旱、洪涝等,对农业、水资源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而海平面上升则威胁到沿海城市和岛屿的生存。
生物多样性损失也导致生态系统遭受重创,甚至可能引发生态危机。
因此,了解全球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有助于我们从根源上保护地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三、全球变化的原因全球变化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例如,过去的冰期和气候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身的变化所引发的;而人类活动,如工业化、能源消耗、城市化等,则加速了全球变化的发生。
以下就全球变化的不同原因进行介绍。
(一)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球自身的周期性变化,如太阳活动、海洋循环等。
例如,周期性的太阳黑子活动,会导致太阳辐射的变化,进而导致地球气温的变化。
此外,在过去的几百万年中,地球经历过多个冰期和间冰期,导致全球气候的变化。
(二)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消耗:为了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石油和煤等。
能源消耗使得大量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加速了地球的气候变化。
2. 工业化:随着工业的发展,不断释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和废水。
这些废弃物对大气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福建师范大学 全球变化导论复习
全球变化导论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地球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和生物圈(包括人类圈)所组成的作为整体的行星地球。
它是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包括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基本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与地球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的复杂的非线性多重耦合系统。
它是全球变化科学的研究对象。
2、全球变化:全球变化是指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而造成的全球性的环境变化,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大气组成变化(如CO2浓度及其他温室气体的变化),以及由于人口、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压力而引起的土地利用的变化三个方面。
3、温室效应:水汽、CO2、CH4、O3、氟氯烃等温室气体对到达地球表面的短波太阳辐射近乎无阻挡,但部分地吸收地球表面向外发射的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的再发射向地面传递能量,使地面温度上升,这一过程类似玻璃温室产生的作用,被称为温室效应。
4、地球轨道参数:地球轨道参数包括偏心率、黄赤交角和岁差,这些地球的轨道参数都是随时间变化的,它们的变化均会导致地球接收太阳辐射的季节和地区分布的变化。
5、将今论古:根据现代环境过程所遵从的基本原理、基本关系等重建过去的环境。
6、以古论今:根据过去环境变化的规律来解释现代,预测未来。
7、新生代衰落:新生代期间,环境呈变冷、变干的趋势性变化。
8、新仙女木事件:在11 kaBP前后,温度在数百年内突然下降6℃,使气候回到了冰期环境。
9、冰期:冰期是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
10、间冰期:两次冰期之间有一段相对温暖的时间,成为间冰期。
11、末次冰期最盛期LGM:大概在25-18kaBP,冰川扩张达到顶峰,这个时期称为末次冰期最盛期。
它是第四纪期间全球环境寒冷阶段的代表。
12、中世纪暖期:在1000AD前后,欧洲的部分地区、北美和北大西洋等地区经历了一个较现代相对温暖的时期,即所谓的中世纪暖期。
13、特提斯海:特提斯海指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与北半球的劳亚古陆之间的古海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全球变化科学产生的背景及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问题1,全球变化科学产生的背景:1、从硬件上看, 科技的进步。
2.从社会需要角度来看,目前公认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主要产生以下十大环境问题的影响,急需国际合作共同解决,即,(1)大气污染,(2)温室效应:(3)臭氧层被破坏:(4)土地沙漠化:(5)水的污染:(6)海洋环境恶化:(7)森林锐减:(8)物种濒危:(9)垃圾成灾:(10)人口增加过快:,2,我国的能源资源储量情况:我国的能源资源非常有限,常规能源仅占世界总量的1/10;●以目前的能源消耗速度:①我国的石油资源将于30年后枯竭;②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将于50年后枯竭;③我国的煤炭资源也将于150年后枯竭;●我国目前一半以上的石油资源依赖进口,50年后世界主要能源也将逐渐陷入枯竭,3,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PPT1-294,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又称全球变化研究计划),该计划的酝酿和执行是全球变化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IGBP的科学目标。
①分析作为地球系统动力学定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交互过程;②分析在这些动力学过程中发生的变化;③分析人类活动在这些变化中的作用。
4,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 研究地球系统复杂的多重相互作用的机制,是目前全球变化最主要的研究内容。
(2) 分析地球系统各种尺度的变化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
(3) 建立地球系统变化的预测理论方法。
(4) 提出全球资源和环境科学管理的方法。
全球变化科学的精髓是系统地球观。
全球变化科学强调将地球的各个组成部分作为统一的整体来加以考察和研究。
强调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地球上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基本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进行综合集成研究。
5,地球系统包括快变化系统和慢变化系统:快变化系统:如大气、陆面、上层海洋。
从气候角度看,这些是最活跃的研究内容,这个系统的变化时间尺度范围从几个月→几年→几百年。
慢变化系统:如深层海洋、冰川冰盖、内地圈。
这个系统主要与地球固体气候发展史有关,该系统变化的时间尺度比较长。
6,全球变化科学:目前学术界是将研究作为整体的地球系统的运行机制、变化规律和控制变化的机理(自然和人为的),并预测未来变化的科学,称为全球变化科学,它研究的是一个行星尺度的问题。
全球变化研究是以地球系统科学作为指南,从行星地球整体角度出发,将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看成是有机联系的全球系统,把太阳和地心作为两个主要的自然驱动器、人类活动作为第三促动因素,发生在该系统中的全球变化是在上述力的驱动下,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7,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计划(PPT1-62)1、国际全球大气化学(IGAC);2、全球大洋通量联合研究(JGOFS);3、海岸带陆地海洋相互作用(LOICZ);4、水循环的生物圈方面(BAHC);5、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6、过去的全球变化(PAGES);7、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8、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GLOBEC);8,IGBP的3个框架性计划:1)全球分析、解释与建模(GAIM);针对“如何才能将我们关于地球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知识综合起来,提出一个具有预测能力的数值框架?”这个问题而提出来的。
作用是:分析现有的模式和数据;解释现有的模式和实验计划的性能;推进和综合我们对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它们与水文循环的联系、甚至与整个物理气候系统的联系的了解。
2)数据与信息系统(DIS);两个主要内容是:(1)数据管理。
(2)全球数据库的开发,建立陆地覆盖变化的全球综合数据库。
该工作的目标是开发、验证能够监测一系列环境中陆地覆盖特征及其变化的方法、并随后在全球范围推广使用。
3)全球变化的分析、研究和培训系统(START);它是一个包括世界不同区域研究网络(RRN)的系统,每一个RRN包括一个区域研究中心(RRC)和若干个区域研究站(RRS)。
区域研究中心是本地区的信息中心并起着协调地区内外的作用。
RRN通过RRC相互联系,形成全球系统,通过它进行科学信息的分发,以组织研究和执行国际上主要的核心计划。
9,IGBP PhaseⅡ的概况:2003 年,IGBP正式进入第2个发展阶段。
其核心内容是打破原先按领域设计的核心研究计划界限,重新设计6个研究计划,重点是地球系统的3个主要组分即海洋、陆地和大气从过去→现在→未来三者之间的综合集成研究,并保留PAGES及GAIM使其从整体上致力于地球系统变化机制的分析、理解和把握。
10,全球变化科学的理论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全球变化研究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
2)、有利于深化对地球系统的认识,促进地球科学、应用基础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同发展,从学科性质及其与传统地球科学的区别上看,全球变化研究是一门以学科之间交叉地带为主要研究领域、以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结合为主要研究方式的交叉学科。
3)、推动世界科学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它促进了国际性交叉学科队伍的形成,它以世界前沿学科生命力强和交叉学科多生长点的优势促进了国际科学界的交流与合作,也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二讲全球变化的主要特征、过程与过去全球变化重建1,全球变化的时间尺度:从时间的尺度看,全球变化可以划分为5个特征时间尺度,从大到小分别为:(一)几百万年至几十亿年;这一时间尺度的事件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内。
(二)几千年至几十万年;这一时间尺度的事件发生在距今最近的一个地质时期——第四纪的晚期和人类历史时期内,主要受到地球轨道参数如偏心率、黄赤交角和岁差等变化的影响。
(三)几年至几百年;这一时间尺度的事件发生在年际到百年际,主要包括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大气环流的长期变化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等自然现象。
(四)几天至几个季度;如季节的更替,气温、降水和地表径流的季节波动,植物群落季相和农事季节的更替,候鸟的迁徙(五)几秒至几小时:日变化是它的本质特征,太阳辐射量输入的日周期是构成这种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2,全球变化的空间尺度:从空间的延展方面,全球变化大致可以划分为4个特征空间尺度,从大到小分别为:(一)全球尺度:空间范围在20 000km以上,大约相当于半球至全球尺度。
特征事件有太阳辐射能的分布,大气环流和洋流,温室效应加剧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的破坏,地球和生命的起源等。
(二)区域尺度:空间范围在100km以上,相应的地域单元有大陆、大洋、陆地上的自然地带和自然地区以及海区等。
特征事件有季风和大型天气过程(台风、气旋、反气旋、锋面),海流,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岩石圈板块构造运动与造山运动,冰期—间冰期交替,气候带与地带性植被—土壤的形成等。
(三)地方尺度:空间范围在10km以上,特征事件有地震,流域的水土流失,中尺度天气系统如中气旋、雷暴等,植物物候期的水平变化,城市气候与大气污染,河流、水域的污染,成矿作用等。
(四)局地尺度:空间范围在数公里以下,特征事件有火山爆发,小流域地表侵蚀,小尺度天气系统如龙卷风、山谷风、海陆风,植物物候期随地形的变化,植被冠层的微气象,土壤的养分循环,点源和线源污染事件等。
3,时空尺度的联系性:1)在全球系统中大气是最活跃的部分,大气湍流,大气气旋、反气旋,大气环流和气候变迁的时间尺度可长达几年甚至几千年和上万年。
2)生物圈的变化比较复杂:短尺度的有植被的季节变化,长尺度的有物种的形成、演化和消失。
在空间上植物的变化可从单棵植株到植物群落的演替,生命的起源更是长达几十亿年的尺度。
3)土壤的成土过程从几百到数千年的尺度;土壤的侵蚀过程却很短,仅为几年到几十年甚至一次暴雨冲刷。
4)海洋过程中的中尺度涡旋达几十到几百年尺度5)地质过程中的板块运动、地幔对流、造山运动等往往长达数百万年尺度全球系统中各种事件和过程的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是相关联的。
一般来讲,较大空间尺度的事件和过程,其时间尺度的范围也较大;较小空间尺度的事件和过程,其时间尺度的范围也较小。
4,冰期与间冰期冰期指由于气温显著变冷,冰川规模扩大和增厚的时期。
在冰期里,高纬度地区的冰盖扩张,向中纬度推进,高山地区的山岳冰川向低地伸展,海面降低,气候和土壤生物带向赤道方向迁移。
间冰期指两次冰期之间由于气候回暖,冰川缩小和消融的时期。
在间冰期里,冰川退缩,海面回升,气候和生物带向两极方向迁移。
5,全球气候波动旋回的级序全球气候的变化有不同的时间尺度,如108~107a、105a、104a、103~102a 和10a等,从而构成了不同的变化级序。
1、108~107a尺度,大冰期和大间冰期,2、105a尺度,具有此尺度的气候变动称为冰期和间冰期。
3、104a尺度,具有此尺度的气候变动称为副冰期和副间冰期,又称冰阶(stadial)和间冰阶(interstadial),4、103~102a尺度,具有此尺度的气候变动称为小冰期和小间冰期,仅用于冰后期和晚冰期,5、10a尺度,仅用于近代的气候学研究之中。
6,米兰柯维奇理论要点他认为偏心率、黄赤交角和岁差的周期变化改变地表的日照量,足以导致冰盖的大规模进退,是形成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更替的主要原因。
米兰柯维奇认为夏半年日照量的减少是冰期形成的主要因素。
米兰柯维奇认为,地球轨道偏心率e值增大,地面接受辐射量减少,气候转冷,出现冰期。
e值变化周期为96.6ka。
他认为地球轨道要素的周期性变化,是更新世气候波动的原因,并计算出北纬45°~70°间(地球上气候敏感区),0.65Ma和百万年来夏季太阳辐射量变化曲线,并将辐射量变化转换为相当的纬度变化(等纬效应),用来解释第四纪冰期历史,这一曲线被称为“米兰柯维奇序列”。
存在问题:首先它不能解释冰期建立的机制,其次,根据地质记录发现,在2.4MaB.P.~0.8MaB.P.期间,41ka的黄赤交角变化周期为主要周期;而在0.8MaB.P.以来却是在三个地球轨道参数中强度最弱的0.1Ma的偏心率周期最为显著;米兰柯维奇理论难以解释为什么会发生主导周期的变化。
7,氧同位素反映的古气侯变化:当水分蒸发时,16O、17O和18O逸出的速度不同,16O为轻同位素,当水汽蒸发时被逸出的量较大,而余下较多的重同位素。
17O含量极微,可以忽略不计。
海水在蒸发过程中,比重轻的同位素首先损耗,使较多较重的18O富集于海水中。
恢复古气侯的依据是:海洋中有分布很广的微体动物——有孔虫(Foraminifera),其中甲壳层是由CaCO3组成的。
有孔虫生存时,从海水中吸取Ca+2和CO3-2,转化为成介壳,介壳中因而有CO3-2中的氧原子,这些CO3-2在吸收过程中与海水进行同位素交换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