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指导性案例租赁合同纠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发布第30批指导性案例的通知-法〔2021〕272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发布第30批指导性案例的通知-法〔2021〕272号](https://img.taocdn.com/s3/m/658c83f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3.png)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发布第30批指导性案例的通知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发布第30批指导性案例的通知法〔2021〕2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现将北京隆昌伟业贸易有限公司诉北京城建重工有限公司合同纠纷案等六个案例(指导案例166-171号),作为第30批指导性案例发布,供在审判类似案件时参照。
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11月9日第30批指导性案例(指导案例166-171号)指导案例166号北京隆昌伟业贸易有限公司诉北京城建重工有限公司合同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2021年11月9日发布)关键词民事/合同纠纷/违约金调整/诚实信用原则裁判要点当事人双方就债务清偿达成和解协议,约定解除财产保全措施及违约责任。
一方当事人依约申请人民法院解除了保全措施后,另一方当事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不履行和解协议,并在和解协议违约金诉讼中请求减少违约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条、第114条(注:现行有效的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7条、第585条)基本案情2016年3月,北京隆昌伟业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昌贸易公司)因与北京城建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建重工公司)买卖合同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于2016年8月作出(2016)京0106民初6385号民事判决,判决城建重工公司给付隆昌贸易公司货款5284648.68元及相应利息。
城建重工公司对此判决提起上诉,在上诉期间,城建重工公司与隆昌贸易公司签订协议书,协议书约定:(1)城建重工公司承诺于2016年10月14日前向隆昌贸易公司支付人民币300万元,剩余的本金2284648.68元、利息462406.72元及诉讼费25802元(共计2772857.4元)于2016年12月31日前支付完毕;城建重工公司未按照协议约定的时间支付首期给付款300万元或未能在2016年12月31日前足额支付完毕全部款项的,应向隆昌贸易公司支付违约金80万元;如果城建重工公司未能在2016年12月31日前足额支付完毕全部款项的,隆昌贸易公司可以自2017年1月1日起随时以(2016)京0106民初6385号民事判决为依据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同时有权向城建重工公司追索本协议确定的违约金80万元。
租赁合同纠纷20个经典案例
![租赁合同纠纷20个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1e3cc7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5.png)
租赁合同纠纷20个经典案例1. 拖欠房租案件租客A与房东B签订租赁合同,约定每月租金1000元。
但是,租客A连续三个月未按时支付租金,引发纠纷。
最终,法院判决租客A需支付拖欠的租金及滞纳金。
2. 房屋损坏赔偿案件租客C在租期内意外造成房屋损坏,房东D要求租客C承担维修费用。
经过协商未果后,房东D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判决租客C需要赔偿房东D相应的维修费用。
3. 提前解除合同案件租客E提出要求提前解除租赁合同,但房东F拒绝。
双方因此产生纠纷,最终通过法院仲裁,判决租客E须支付违约金,方可提前解除合同。
4. 情节严重拖延退房案件租客G在租期结束后,情节严重拖延退房。
房东H仲裁要求租客G立即退房,但租客拒绝。
最后,房东H通过法院强制执行,租客G被强制执行退房。
5. 未提前通知续租案件房东I未提前通知租客J续租,导致租客无法及时寻找新的住所,产生经济损失。
法院判决房东I需要支付租客J一定的经济赔偿。
6. 共同承担维修费案件租赁合同中约定房东K负责维修房屋共用设施,租客L负责日常维护。
房东K拒绝承担维修费用,导致租客L起诉。
法院判决房东K需要承担一定比例的维修费用。
7. 违反业主公约案件租客M在住房内进行违反业主公约的行为,被业主N发现并向房东O投诉。
房东O终止租赁合同,并要求租客M支付违约金。
法院最终判决租客M需要支付相应违约金。
8. 装修违约案件租客P未经房东Q允许私自进行房屋装修,导致房屋损坏。
房东Q要求租客P承担修复费用,但租客拒绝。
法院判决租客P需要支付修复费用。
9. 租赁合同误解案件租客R以为租赁合同租期为12个月,但实际租期为6个月。
租客要求履行12个月的租期,房东S拒绝。
最终,法院判决租赁合同租期为6个月。
10. 押金扣除争议案件租客T退房后,房东U要求扣除押金用于赔偿房屋损坏及清洁费用。
但租客认为无需扣除那么多押金。
最后,法院判决房东U按实际损失扣除一部分押金。
11. 违约金标准争议案件租赁合同约定违约金为每天租金的10%,但租客V认为该约定过于苛刻。
审理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典型案例
![审理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d1b50a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2.png)
审理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典型案例
案例名称:甲乙双方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案情概述:
甲方为房屋业主,乙方为租房者,双方签订了一份为期一年的房屋租赁合同。
合同约定乙方每月支付10000元作为租金,并且需要向甲方支付一年租金作为押金。
然而在租赁期内,乙方未按时支付租金并且违约搬离了房屋,导致甲方损失严重。
甲方提出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诉讼,要求乙方支付租金欠款以及违约金等赔偿。
审理结果:
法院在听证后认为,甲方提供了房屋租赁合同等相关证据,证实了合同的存在及其内容。
乙方对签订的合同约定未全盘履行,并且无正当理由提前搬离了房屋,构成违约行为。
根据合同的约定,乙方应该承担违约责任并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法院最终判决乙方支付甲方租金欠款50000元以及违约金10000元,共计60000元。
乙方应在判决生效后的10日内偿
还甲方并解除合同。
该案例典型地展示了房屋租赁合同中的乙方未履行租金支付义务及搬离违约行为,以及甲方因此遭受经济损失并提起诉讼,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方式。
根据法院的判决,当事人需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案例来源及分析(3篇)
![法律案例来源及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286c7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8.png)
第1篇一、案例来源本案例来源于我国某市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房屋租赁纠纷案。
原告张三与被告李四于2019年5月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李四将其位于该市某区的房屋出租给张三,租赁期限为一年。
合同签订后,张三向李四支付了租金。
然而,在租赁期满后,张三要求李四退还押金,但双方在退还押金问题上产生争议。
张三遂将李四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决李四退还押金。
二、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屋租赁市场日益繁荣。
然而,房屋租赁纠纷也层出不穷,成为困扰人民群众的一大难题。
本案涉及房屋租赁押金退还问题,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三、案例争议焦点1.押金退还条件是否满足;2.押金退还数额如何确定;3.违约责任如何承担。
四、案例分析1.押金退还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合理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在本案中,李四作为出租方,未按照合同约定退还押金,构成违约。
因此,张三有权要求李四退还押金。
2.押金退还数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有权要求其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不足以弥补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损失。
”在本案中,双方未约定押金退还数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有权要求其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不足以弥补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损失。
”因此,法院应参照合同履行情况、押金数额等因素,确定押金退还数额。
3.违约责任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16条案例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16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9d1aea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5.png)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16条案例案例一:李先生与王女士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合同约定租期为一年,租金为每月1500元。
然而,在租赁期间,王女士多次拖欠租金,并且在合同约定的退租日期到来之前擅自搬离了房屋。
李先生因此提起诉讼,要求王女士支付拖欠的租金以及违约金。
法院判决王女士支付拖欠的租金,并在违约金上判决了一定的赔偿金额。
案例二:张先生将自己的房子出租给李女士,合同约定租期为两年,每年租金涨幅不超过10%。
然而,在第二年续签合同时,张先生要求将租金涨幅提高到20%,李女士不同意。
双方因此产生纠纷,最终通过调解,双方达成了每年涨幅不超过15%的协议。
案例三:王先生租住的房屋出现了严重的漏水问题,导致居住环境恶劣。
虽然他多次向房东报告,并要求解决问题,但房东一直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修复漏水。
王先生因此与房东解除了租赁合同,并要求退还押金以及一定金额的赔偿。
法院支持了王先生的诉求。
案例四:刘先生与租户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中规定了每月支付租金,但是租户多次拖欠付款。
刘先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向法院申请仲裁。
法院最终判决租户支付拖欠的全部租金,并且加上一定的违约金作为赔偿。
案例五:张女士在租房期间,发现屋子中的暖气设施无法正常使用。
她多次向房东提出维修请求,但房东迟迟未能解决问题。
张女士终于在寒冷的冬天租了另外一处房屋,并要求解除原租赁合同,并要求退还押金以及承担她租房的其他费用。
法院判决支持了张女士的诉求。
案例六:陈先生在租住的房屋中发现了安全隐患,比如电线老化、漏电现象等。
他多次向房东提出整改要求,但房东只是口头答应,并未采取任何实际行动。
陈先生因此提出诉讼,要求解除租赁合同并要求房东支付一定的赔偿金额。
法院最终判决支持了陈先生的要求。
案例七:王女士在租住的房屋中发现了严重的卫生问题,导致她的健康受到了威胁。
她多次向房东投诉,并要求采取相应的清洁措施。
然而,房东未能解决问题。
王女士因此解除了合同,并要求退还押金和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 融资租赁合同3篇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 融资租赁合同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dffc7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2.png)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融资租赁合同3篇篇1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融资租赁合同近年来,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迅速,成为企业获取资金、更新设备的重要途径。
融资租赁合同作为融资租赁业务的核心文件,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进一步规范融资租赁合同的使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融资租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解释二》”),在司法实践中对融资租赁合同的相关问题给予了具体指导。
一、融资租赁合同的要素《解释二》指出,融资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为融资出租对象,承租人以租金支付方式获取使用权的合同。
融资租赁合同是一种金融业务与租赁业务相结合的合同,具有融资性质和租赁性质。
在融资租赁合同中,要包括出租人、承租人、出租对象、租金、期限等基本要素,并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融资租赁合同中,出租人是出资购置出租对象并出租给承租人的主体,其权利和义务主要包括提供出租对象、承担维护保养费用、享有租金等。
承租人是以租金支付方式获取使用权的主体,其权利和义务主要包括按时支付租金、合理使用出租对象、保护出租对象等。
出租对象是融资租赁合同的标的物,可以是设备、机器、车辆等,出租对象的选择要符合合同约定和法律法规的规定。
租金是承租人支付给出租人的费用,其支付方式应当符合合同约定。
期限是指融资租赁合同的履行时间,较长的期限有助于稳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二、融资租赁合同的效力在融资租赁合同中,双方主体要素齐备、意思表示真实、合法并能明确债权债务关系时,融资租赁合同即产生法律效力。
双方当事人要遵守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责任,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若一方当事人未履行合同约定,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另一方当事人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并可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合同纠纷。
融资租赁合同的效力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一是双方当事人的法定资质,双方当事人应当是依法设立的主体,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是融资租赁合同的内容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合同内容涉及违法违约等情况,将影响其效力。
租赁合同纠纷典型案例
![租赁合同纠纷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fdfebb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1.png)
租赁合同纠纷典型案例案情概述:2019年,甲方(业主)与乙方(租客)签订一份租赁合同,约定将住宅物业出租给乙方使用。
在租赁期间,双方因为房屋维护和费用分摊等问题发生纠纷,并最终引发了一场租赁合同纠纷案。
案件事实:1.租赁物业:甲方拥有一处位于小区A的住宅物业,面积约为100平方米,为三居室。
2.租赁合同:乙方与甲方签署的租赁合同约定租期为两年,开始于2019年1月1日,并约定租金为每月5000元,另行约定公共维护费用由双方平摊。
3.房屋问题:在租赁期间,房屋存在多处漏水和墙面发霉等问题,甲方未及时维修,导致租客居住环境受到影响。
4.费用纠纷:乙方认为公共维护费用分摊不公平,要求甲方提供相关费用清单和合理分摊方案,但甲方未能满足其要求。
双方主张:2.甲方未提供公共维护费用清单,乙方无法确认费用是否合理。
3.甲方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费用分摊,不公平对待乙方。
1.租赁合同中规定租客应负责合理维护住宅物业,但乙方在租期内没有积极维护和保养住宅物业。
2.甲方已经尽力维修房屋问题,但部分问题需要业主委员会参与修复,导致耗时长。
3.公共维护费用已经按约定进行分摊,乙方对费用不满意是因为没有参与费用核算和分配。
裁决结果:法院进行了听证,分析了双方的主张和证据后做出了以下裁决:1.房屋问题:甲方对于房屋问题存在主观过失,作为物业的业主,应及时修复住宅漏水和发霉等问题。
为此,甲方需要承担相应的维修费用。
3.双方违约责任:双方都有违约行为,甲方未能满足房屋维修和费用证明的要求,乙方也未在租期内积极维护物业。
双方应各自承担相应违约责任,4.赔偿金额:根据法院终裁,甲方需要全额承担房屋维修费用,并补偿乙方相应的居住权益损失。
甲方和乙方各自承担自己的诉讼费用。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租赁合同纠纷,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根据合同约定、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公正裁决,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
租房带来的法律纠纷案例(3篇)
![租房带来的法律纠纷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6e9de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0f.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甲(乙方)与乙(甲方)于2018年10月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甲承租乙位于某市某小区的房屋一套,租赁期限为一年。
合同签订后,甲向乙支付了租金及押金。
然而,在租赁期间,甲与乙因房屋维修、租金支付等问题发生纠纷,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甲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乙返还押金。
二、争议焦点1. 甲与乙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是否有效?2. 甲是否有权要求解除合同?3. 乙是否应当返还押金?三、法院判决1. 关于《房屋租赁合同》的效力:经审查,甲与乙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合同内容明确,双方意思表示真实,故该合同有效。
2. 关于甲要求解除合同的问题:法院认为,甲与乙在租赁期间发生纠纷,但双方均未违反合同约定,故不存在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形。
然而,考虑到甲在租赁期间遭受房屋漏水、电路故障等问题,严重影响居住,甲有权要求乙进行维修。
由于乙未在合理期限内履行维修义务,甲有权解除合同。
3. 关于乙返还押金的问题:法院认为,甲与乙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约定,押金在合同解除后返还。
由于甲已依法解除合同,乙应当返还押金。
四、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三条: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五、案例分析本案中,甲与乙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有效,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 融资租赁合同6篇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 融资租赁合同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b1fe5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9.png)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融资租赁合同6篇篇1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融资租赁合同一、案例背景融资租赁是指融资租赁公司或其他出租方以特定用户为承租方,按照受讫设备的使用期限,为其购买该设备并予以租出的业务。
融资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将其所持有的有形资产或不动产、无形资产(例如采矿权、专利等)出租给承租人,而承租人按约定租金支付周期支付租金,就融资租赁业务而言,出租方是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
随着融资租赁业务的广泛发展,融资租赁合同的纠纷案件也逐渐增多。
该类型案件在司法实践中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对司法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融资租赁合同的司法解释和指导案例,旨在规范融资租赁合同的具体法律适用和解释。
二、指导案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对于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司法参考依据。
其中,涉及合同的签订、履行和违约等方面的规定都为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提供了一定的辅助指导。
1. 合同签订阶段融资租赁合同一般包括设备购买、租赁租金、租赁期限、保险等内容。
在签订合同阶段,应当明确约定各项条款,避免双方在履行中出现歧义。
在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中,对合同条款的明确性和合法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为融资租赁合同的签订提供了指导。
2. 合同履行阶段在合同履行阶段,涉及租金支付、设备维护等方面的问题。
如何确定租金支付的时间、方式,如何规定设备的维护、保养责任等问题都是合同履行期间需要关注的重点。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明确了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的权利义务,为处理合同履行中出现的纠纷提供了依据。
3. 合同违约阶段在融资租赁合同中,一方违约可能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者给另一方造成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对于合同违约的处理提供了相应规定,包括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等方式。
这为双方在合同违约后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提供了明确的法律途径。
三、案例启示融资租赁作为一种金融业务,在合同签订、履行和违约等方面涉及的法律问题较多,需要双方慎重考虑并明确约定。
法官利用法律解释的案例(3篇)
![法官利用法律解释的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69da7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f.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张三(以下简称张三)与被告李四(以下简称李四)于2018年5月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张三将其位于某市某区的房屋出租给李四,租赁期限为两年。
合同中约定租金为每月5000元,押金为一个月租金。
合同签订后,李四支付了第一个月的租金和押金,并开始入住房屋。
然而,在租赁期间,张三发现李四未按时支付租金,且房屋内设施损坏严重。
张三多次催促李四支付租金并修复损坏的设施,但李四以各种理由推脱。
2019年10月,张三将李四诉至法院,要求李四支付剩余租金、赔偿设施损坏的损失,并要求解除房屋租赁合同。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1. 法院应如何解释“未按时支付租金”这一条款?2. 法院应如何处理房屋设施损坏的赔偿问题?三、法律解释的应用1. 对“未按时支付租金”的解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未支付到期租金的,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在本案中,张三主张李四未按时支付租金,但双方并未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租金支付的具体期限。
针对这一问题,法官在审理过程中运用了法律解释的方法。
首先,法官从合同的目的出发,认为双方签订租赁合同的目的在于实现房屋的出租收益,因此租金支付是合同履行的重要义务。
其次,法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认定未按时支付租金构成违约。
基于以上分析,法官认为,在本案中,双方虽未明确约定租金支付的具体期限,但根据合同目的和法律规定,可以认定李四未按时支付租金的行为构成违约。
2. 对房屋设施损坏赔偿的解释在处理房屋设施损坏的赔偿问题时,法官同样运用了法律解释的方法。
首先,法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认定李四损坏房屋设施的行为构成违约。
其次,法官考虑到房屋设施损坏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地房屋租赁市场的实际情况,对赔偿金额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5个涉经营性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典型案例法律建议
![5个涉经营性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典型案例法律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771bd1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e.png)
5个涉经营性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典型案例法律建议涉经营性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是在房地产领域常见的法律问题之一、以下是5个关于涉经营性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典型案例,并给出相关的法律建议。
案例一:未履行维修责任张先生将一套商业用房租给了李女士进行经营。
由于房屋本身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漏水、供暖不良等,导致李女士的经营受到了影响。
李女士认为这是张先生应尽的维修责任,要求张先生承担修理费用。
法律建议:根据《合同法》第193条的规定,房屋出租人负有维修房屋的义务,保证出租物符合约定用途。
对于涉经营性房屋租赁合同,维修责任尤为重要。
如果房屋出现问题,出租人应及时维修。
如果李女士可以证明房屋的损坏是由于出租人的过错导致的,可以要求出租人承担修理费用。
案例二:未支付租金王先生将一间写字楼出租给李公司进行办公,但李公司在租期内未按合同约定支付租金。
王先生要求李公司支付拖欠的租金,但李公司拒绝支付。
法律建议:根据《合同法》第94条和第97条的规定,《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支付租金的权利。
出租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承租人支付拖欠的租金,并要求承租人支付逾期付款的违约金。
同时,如果出租人可以证明承租人有恶意拖欠租金的情况,还可以要求承租人支付违约金或采取其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案例三:房屋违法改建杨小姐租赁了一间商铺用于开设餐馆,后来发现前房主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了违法改建。
杨小姐无法按照原计划经营,要求解约并要求退还已支付的租金。
法律建议:根据《合同法》第76条和第294条的规定,当租赁物发生重大缺陷,使得租赁物不能达到约定的使用目的时,承租人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退还已支付的租金。
对于房屋租赁合同来说,如果出现了无法达到约定目的的情况,例如违法改建导致无法正常经营等,承租人可以要求退还租金,并且解除合同。
案例四:业主强制收回房屋黄先生与一家私人企业签订了一份商铺租赁合同,约定租期为5年。
然而,经过两年,企业突然通知黄先生,要求他搬出房屋,并拒绝支付违约金。
法律讲堂生活中的案例(3篇)
![法律讲堂生活中的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b2c69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b.png)
第1篇导语: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
本篇法律讲堂将通过对几个典型案例的解析,帮助大家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一、案例一:租房合同纠纷【案情简介】张先生与李女士签订了一份为期一年的租房合同,租金每月5000元。
合同约定,李女士在租期内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结构。
然而,李女士在租期内未经张先生同意,擅自将房屋隔断,并增加了一间卧室出租。
张先生发现后,要求李女士拆除隔断,恢复原状,但李女士拒绝。
【法律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租赁物,不得擅自改变租赁物的性质或者用途。
”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承租人擅自改变租赁物用途或者结构的,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承租人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
”本案中,李女士擅自改变房屋结构,违反了合同约定,张先生有权要求李女士拆除隔断,恢复原状,并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法律建议】在签订租房合同时,双方应明确约定租赁物的用途和结构,避免产生纠纷。
一旦发生纠纷,应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例二:劳动合同解除纠纷【案情简介】王女士在某公司担任人事专员,月薪8000元。
因公司经营不善,公司决定裁员,王女士被列入裁员名单。
王女士认为公司未提前三十日通知其解除劳动合同,也未支付经济补偿,遂向公司提出赔偿要求。
【法律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本案中,公司未提前三十日通知王女士解除劳动合同,也未支付经济补偿,违反了法律规定,应向王女士支付经济补偿。
【法律建议】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明确了解劳动合同解除的相关规定,如提前通知期限、经济补偿等。
一旦发生劳动合同解除纠纷,应及时收集证据,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16条案例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16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80b348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2.png)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16条案例1. 案例一:租金纠纷租户按合同约定支付了前三个月的租金,但房东声称收到的金额不足。
租户提供了转账记录作为证据,并要求房东提供收据。
根据合同的约定,双方商定租金支付方式为转账,并且租户有支付证明,因此,房东无法证明租金收到的金额不足。
法院审理后裁定房东无理拒绝收取租金,并要求房东提供收据。
2. 案例二:押金退还纠纷租户搬离房屋后要求房东返还押金。
然而,房东以房屋损坏为由拒绝退还全部押金,并扣除了额外的费用。
租户认为房屋状况正常,没有造成损坏,并要求房东提供损坏证明。
如果房东无法提供证明,法院将认定租户有权要求退还全部押金。
3. 案例三:合同解除纠纷租户在签订租赁合同后发现房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向房东提出解除合同的要求,但房东拒绝同意。
租户将房屋安全隐患的照片和相关报告提交给法院作为证据。
法院判决解除合同,并要求房东返还租户已支付的租金和押金。
4. 案例四:合同变更纠纷租户在租赁期间发现房屋存在较大问题,要求房东进行修缮或提供其他房源。
房东同意进行维修,但要求租户支付额外费用。
租户认为这不在合同约定范围内,并拒绝支付额外费用。
法院判决房东按合同承担修缮责任,不得要求额外费用。
5. 案例五:过期迁出纠纷租户因工作调动需在租赁合同到期后迁出,但房东以未提前通知为由拒绝返还押金。
租户提供证明显示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了房东,并要求房东提供未接受通知的证据。
如果房东无法提供证据,法院将判决房东返还押金。
6. 案例六:转租纠纷租户未经房东同意将房屋转租给第三人,导致使用房屋的人数超过了合同规定的人数。
房东要求租户支付额外的租金和违约金。
根据合同,如果租户要转租,必须得到房东的书面同意。
法院判决租户违反了合同约定,需要支付额外费用。
7. 案例七:损坏赔偿纠纷租户使用中不小心导致房屋内的设施损坏,房东要求租户赔偿。
租户认为损坏的设施是由于设施质量不良所导致的,并要求房东提供购置设施的证据。
关于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指导性案例
![关于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指导性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f6d918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f.png)
关于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指导性案例一、案例背景。
话说有这么一对,租客小王和房东李大妈。
小王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到大城市打拼,在网上看到李大妈发布的房屋出租信息,那房子位置还不错,离小王即将入职的公司不算远,价格也在小王能承受的范围内。
于是,小王就联系了李大妈,两人见面后一拍即合,当场就签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
二、纠纷起因。
1. 维修责任之争。
住进去没几个月,这房子的水龙头就开始漏水了。
小王觉得这是房子本身的设施问题,按照合同里模棱两可的“房屋设施正常使用维护”条款,应该是房东李大妈负责维修。
可是李大妈呢,她觉得小王平时用水太猛,把水龙头弄坏了,这得小王自己掏钱修。
2. 租金调整风波。
又过了一段时间,李大妈发现周围的房租都涨了不少。
她心里就痒痒了,想着自己也得涨点租金。
于是她就找到小王,说:“小伙子啊,现在物价都涨了,我这房租也得跟着涨,每个月得多交五百块。
”小王一听就傻眼了,他的工资可没涨啊。
他拿着合同对李大妈说:“大妈,咱们合同上写得清清楚楚,这一年的租金是固定的,您不能说涨就涨啊。
”李大妈却觉得,周围都涨了,自己不涨就亏了,她坚持要涨租金,还说如果小王不同意就搬走。
三、解决过程。
1. 协商沟通。
小王虽然很生气,但他还是想先好好和李大妈商量商量。
他找了个周末,买了点水果去李大妈家,想心平气和地把事情解决了。
他对李大妈说:“大妈,您看这水龙头维修的事儿,咱们找个专业的师傅来看看,如果是我的问题,我二话不说自己掏钱修;要是房子本身的问题,您就负责修一下呗。
还有这租金的事儿,合同都签了,您突然要涨租金,我实在是承受不了啊。
”李大妈看到小王这么诚恳,态度也稍微缓和了一些。
她想了想,觉得小王说得也有道理,但是她还是担心自己会吃亏。
2. 寻求第三方调解。
可是两人还是没能完全达成一致,于是他们就想到了社区的调解委员会。
这调解委员会里的张大爷可是个热心肠,而且处理这种邻里纠纷很有经验。
张大爷听了两人的诉说后,首先对水龙头维修的问题做了判断。
合同纠纷指导性案例
![合同纠纷指导性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c40e85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0c.png)
合同纠纷指导性案例一、“租房那些事儿:家具损坏引发的合同纠纷”1. 案例情况。
小张把自己的房子租给了小李,合同里写得明明白白,房子里的家具要正常使用,不能故意损坏。
结果呢,小李住了半年,床就塌了。
小张去看,发现床的支撑腿断了,像是被重物砸过。
小张就觉得是小李故意弄坏的,要求小李赔偿一张新床的钱,大概2000块呢。
小李就喊冤啊,说床本来就不结实,自己就是正常睡觉,有一天突然就塌了,还差点把他摔伤。
他觉得这床的质量有问题,不应该让他赔。
2. 法院判决思路。
法院首先得确定床到底是怎么坏的。
法官可不是只听一面之词。
他们找了专业的家具鉴定人员来检查床的残骸。
鉴定人员发现,床的支撑腿木材有虫蛀的痕迹,而且断裂的地方虽然看起来像是受了外力,但主要原因还是木材本身的质量问题。
然后法院又看了合同,合同里虽然提到要正常使用不能故意损坏家具,但是对于家具本身质量问题导致的损坏并没有约定。
按照公平原则,既然不是小李故意弄坏的,而是床本身有问题,就不能让小李赔偿新床的费用。
最后法院判决小李不用赔偿,小张还得把小李预交的押金全额退还呢。
3. 指导性意义。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啊,在签租赁合同的时候,房东对于房子里的东西,特别是那些容易损坏的家具、电器啥的,得先确保质量没问题。
要是有问题,最好在合同里写清楚,比如如果是因为质量问题坏了,房东负责维修或者更换;如果是租户使用不当弄坏的,租户要怎么赔偿。
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啦。
对于租户来说呢,如果遇到这种被冤枉要赔偿的情况,也别慌,要像小李一样,找证据证明不是自己的错。
二、“装修合同中的‘增项’风波”1. 案例情况。
老王想把自己的老房子重新装修一下,就找了一家装修公司。
合同里约定的装修项目包括墙面重新粉刷、地板更换、厨房和卫生间的改造,总价是10万块。
装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装修公司说,你这个墙面不平啊,要想效果好,得加一层特殊的处理,这是合同里没写的,得加5000块钱的“增项”费用。
近三年最高法合同指导性案例
![近三年最高法合同指导性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3aeba6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b.png)
近三年最高法合同指导性案例一、关于买卖合同方面的案例。
有这么个案例,就是在买卖合同里关于货物质量标准的事儿。
比如说,甲和乙签了个买卖合同,甲卖给乙一批电子产品。
合同里对产品质量的描述有点模糊,就大概说了个符合行业标准之类的话。
结果乙收到货后发现好多产品有小毛病,虽然不影响基本使用,但是感觉和自己预期的质量差不少。
这里面最高法的指导性意义就在于,当合同里质量标准模糊的时候,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定。
像行业习惯、交易双方以前的交易情况,如果卖方有一些关于产品质量的宣传资料啥的也会被考虑进去。
这就告诉咱,以后签买卖合同,质量标准可得写清楚了,别整那些模棱两可的话,不然到时候扯不清。
二、租赁合同相关案例。
再说说租赁合同的案例。
有个租客和房东签了个长期租赁合同,租了个店面做生意。
合同里约定了租金每年按一定比例递增,但是没说清楚这个递增是按照原始租金算,还是按照上一年调整后的租金算。
过了几年,这租客和房东就因为这个事儿闹起来了。
最高法在这个案例里的指导性观点是,如果合同条款有歧义,要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结合合同目的和交易习惯来解释。
在这个租赁案例里,法院就考虑到租客租店面是为了长期稳定经营,要是租金递增计算不合理可能会对租客造成比较大的负担,所以最后按照对租客相对公平的方式来判定租金递增的计算基础。
这就是提醒大家,签租赁合同的时候,租金递增这种事儿一定得把计算方式写得明明白白的,不然就容易产生纠纷。
三、服务合同方面的例子。
还有服务合同的情况呢。
有一家公司和一家广告公司签了个服务合同,让广告公司给自己做一个品牌推广的方案和执行计划。
合同里对广告公司要达到的推广效果有一些描述,但是比较笼统,像什么“显著提高品牌知名度”之类的。
最后广告公司做完了,这家公司觉得没达到效果,不想付全款。
最高法在这个指导性案例里就强调了,服务合同中对于服务效果的约定一定要可量化、可评估。
如果约定模糊,那法院会根据服务方实际做的工作、投入的资源,以及行业内类似服务通常能达到的效果等来综合判断。
近三年有关合同指导性案例
![近三年有关合同指导性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13c962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0c.png)
近三年有关合同指导性案例
那我给你说说近三年一些有关合同的指导性案例吧。
比如说有那种关于买卖合同里货物质量标准约定不明确的案例。
就像甲卖给乙一批水果,合同里没写清楚水果要达到啥样的具体质量,是个头大小、甜度还是新鲜度的标准。
结果乙收到货觉得不符合自己心里预期的质量,这就产生纠纷了。
这个指导性案例就告诉大家,当合同里质量标准不明确的时候,得按照行业惯例或者国家标准、通常使用的标准来判断货物是否合格。
还有租赁合同方面的呢。
有个案例是租户和房东签了租赁合同,但是没写清楚房屋维修责任归谁。
后来房子有点小问题,租户觉得房东该修,房东觉得租户自己负责。
这个指导性案例就明确了,如果合同没约定,就要看是正常使用的损耗还是租户故意破坏之类的情况。
正常使用损耗一般房东得负责维修,这就给类似的租赁纠纷提供了一个判断的方向。
再讲讲服务合同的。
有个健身俱乐部和会员签合同,合同里关于会员退费的条款写得模模糊糊的。
会员因为工作调动要离开这个城市,想退费,健身俱乐部就各种推脱。
这个案例的指导性意义就在于,合同里这种对消费者权益影响比较大的条款,如果不清楚,要按照有利于消费者的方式去解释,不能让商家用这种模糊条款坑消费者。
这些指导性案例就像一个个小灯塔,给大家在处理合同问题的时候照亮道路呢。
合同法律纠纷案例
![合同法律纠纷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984465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f.png)
合同法律纠纷案例合同法律纠纷案例:王先生与李先生的房屋租赁纠纷近日,一起关于房屋租赁的合同法律纠纷案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该案件涉及王先生和李先生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判决结果对于我们了解合同法的适用和重要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案件的起因是王先生与李先生之间签订了一份为期一年的房屋租赁合同。
根据合同约定,王先生同意将自己的公寓出租给李先生,并约定了具体的租金、租期和租赁条款等。
然而,在合同执行的过程中,双方产生了分歧。
首先,李先生在入住后发现公寓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例如管道堵塞、电路故障等。
李先生联系了房东王先生,并要求对这些问题进行修复。
然而,王先生迟迟不予理睬,李先生的生活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李先生指出王先生违反了合同的约定,未能按时向其提供相关的公寓配套设施,如停车位和公共区域的维护。
李先生认为,这严重违背了合同的初衷,造成了他的不便和损失。
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后,李先生决定将纠纷提交给法院处理。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首先审查了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认定了合同的效力和适用范围。
法院进一步调查了王先生未能履行合同的行为,并依法发出了传票,要求王先生到庭说明。
在法院的庭审过程中,王先生声称自己并未违反合同的约定,并且指责李先生在居住期间对公寓进行了改造,导致质量问题的出现。
但李先生提供了证据和证人证言,表明他并未进行任何维修和改造。
这些证据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进一步确认了王先生的失职行为。
综合考虑双方的诉求和法院的判决原则,法院最终做出了对该案件的裁决。
法院认为,王先生在租赁期间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及时修复公寓的质量问题,并未提供必要的配套设施,违反了合同的约定。
法院判决王先生赔偿李先生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并要求王先生完善公寓的质量和配套设施。
该案例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合同法的关注和探讨。
合同法作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公正的法律规范,对于维护合同当事人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该案例中,法院依法审判并判决了合同法律纠纷,维护了李先生的合法权益,也增加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和依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高院指导性案例租赁合同纠纷
最近,最高法院高度关注租赁合同纠纷,尤其是在新经济领域,涉及到多方利益,难免发生纠纷。
最高法院发布的两份指导性案例,为解决租赁合同纠纷提供了参考和指引。
指导性案例一
该案例涉及一家公司名为“某科技有限公司”的纠纷,其与一家共享办公空间公司签订了规模为三百平方米的房屋租赁合同,协议沿用共享办公空间的合同框架,但未约定租赁物用途或互联网设施要求等重要事项。
当“某科技有限公司”带着自身的办公设备和家具入驻时,发现房间内无法使用WiFi网络,而且办公桌的高低不适合他们的习惯。
由此,双方发生合同纠纷,一直无法解决。
最高法院对此案的认定是,双方都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但是“某科技有限公司”在合同签订前并未详尽了解房屋设施和共享服务的细节,因此,共享办公空间公司在要求共享办公状况、合同具体约定有关事项上应尽到说明义务,方可认定违约或进行赔偿责任。
最高法院在该案例中强调,租赁合同的重要性需要双方尽到说明义务,尤其是共享经济领域的纠纷,其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应更加注重规范租赁合同,以减少相关纠纷的发生。
指导性案例二
另一案例涉及一家公司名为“某物流有限公司”的纠纷,其与一家物流园区签订了租赁合同,但是在租期届满后,物流园区要求某物流公司还违返合同使用的仓库厂房付其卫生维护费部分差额,因此双方发生了纠纷。
最高法院对此指出,对于合同租赁期满后产生纠纷,应当考虑租赁物的折旧价值,同时也应当根据合同约定进行恰当的计算和应对,遵循合同约定原则,并应当注意租赁合同期间相应的服务和维护费用协商,协议中的费用需要明示费用的计价标准、内容、支付方式等细节问题。
纠纷解决建议
对于租赁合同纠纷的解决,最高法院还指出,在解决纠纷时,双方可以进行协商解决,还可以选择通过仲裁或诉讼等途径进行解决。
根据最高法院的指导性案例,我们建议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应当充分了解租赁物的有关情况、系统设施和服务、价格、维护、修理等细节。
同时,合同中需要对每一重要事项进行约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矛盾,在双方都清晰知晓和遵守的前提下,保证租赁合同的顺利执行。
如果在租赁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纠纷,可以通过准确地重新检查合同的内容和约定,进行调解和协商;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选择利用仲裁、调解或诉讼等合法途径进行解决。
结论
通过最高法院对于租赁合同纠纷的指导性案例,可以看出,租赁合同本身的约定和租赁双方的讲明义务,是防止纠纷发生和减少纠纷的重要措施。
如果能通过签订合同约定并且双方能理解和遵守约定,就能有效地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保持租赁合同执行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