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会考地理生物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初二地理生物结业考复习资料

初二地理生物结业考复习资料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一)七年级上册一、生活离不开地理1、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2、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3、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辞书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球仪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葡萄牙人)游行图: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卫星照片。

3、地球大小:表面积=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2、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三、纬线和经线1、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最长的纬线)。

2、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一、地球的自转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天(24小时)。

2、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二、地球的公转1、含义:围绕太阳不停地运转。

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

2、地理意义:形成四季(春夏秋冬)。

3、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N)上,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S)上,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初二会考地理生物复习提纲

初二会考地理生物复习提纲
②形成不同自然資源和旅游資源(氣候復雜多樣 )
③人們的飲食習慣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較陰冷潮濕愛吃辣椒;南方人愛吃米飯,北方人愛吃面食。(氣候復雜多樣 )
④人們的服飾也因為適應氣候而多姿多彩(氣候復雜多樣 )
,如:西藏的藏袍就是為了適應西藏日較差大的氣候特征的(地形);⑤各地的建筑特點不同,北方的屋頂斜度較小,墻體較厚,南方的屋頂斜度較大(氣溫、降水);⑥對。……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1) 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 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3) 开发侧重点:沿海地区侧重(科技园区型) 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侧重(贸易导向型)型产业;内陆地区侧重与(国防军事类)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依附于大城市,分布特點呈(大分散)、(、小集中)
●根據活動積溫,我國從北到南可以劃分為5個溫度帶
. 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此外還有一個地勢較高的高原氣候區.
(1)熱帶 亞熱帶 暖溫帶 中溫帶 寒溫帶 高原氣候區
(2)0
(3)暖溫帶
(4)瓊 臺熱帶 ③暖溫帶
●依據降水量和蒸發量的關系,我國可以劃分
●人口國 策: 實行計劃生育。
●內容: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3、我國的民族
●我國共有(56 )個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漢 )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壯 )族。
●漢族分布特點: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 ( 中部 )和(東部)最為集中。
●少數民族分布特點:主要集中在( 東北 )、( 西北 )、(西南 )。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 )族。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3)對交通的影響: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系;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八年级地生会考知识点

八年级地生会考知识点

八年级地生会考知识点
地球生命会考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固态地壳、流动的地幔、固态的地核和气体的大气层组成。

了解地球的结构对于理解地球上的各种地质现象和生物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的变化,而公转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这些运动对于地球上生物的分布和适应具有重要影响。

3. 大气层和气候:大气层是地球上的气候系统,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等。

了解大气层的构成和气候变化对于理解生物适应和分布的规律非常重要。

4. 地球上的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的总和。

了解地球上的不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食物链关系等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和维护生物平衡。

5. 地球的资源:地球上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等。

了解地球的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对于生物生存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6. 地球的环境问题:地球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酸雨、水污染等。

了解这些问题的成因和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环境保护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是地生会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7. 地球科学实践:地球科学实践包括地质探测、气象观测、生物调查和环境监测等。

了解地球科学实践的原理和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以上是八年级地生会考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生命系统和环境问题,培养他们对地球的保护意识和科学素养。

初二生物地理会考知识点

初二生物地理会考知识点

初二生物地理会考知识点一、生物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在地球上分布及其形成原因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生物地理区划、生物地理类型和生物地理规律三个方面。

二、生物地理区划1. 生物地理区划的概念和意义生物地理区划是根据生物的地理分布特点,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生物地理区域,以揭示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地理环境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2. 生物地理区划的基本原则和分类方法生物地理区划的基本原则包括近缘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和地理环境一致性原则。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生物地理区划可以分为植物区系区划、动物区系区划和生物类型区划。

三、生物地理类型1. 生物地理类型的概念和分类生物地理类型是指在某一地理环境中,由于生物和地理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生物组合。

根据生物地理类型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可以分为植物生物地理类型和动物生物地理类型。

2. 主要的生物地理类型植物生物地理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叶林、寒带针叶林、草原和沙漠等。

动物生物地理类型包括热带雨林动物群、温带落叶阔叶林动物群、温带针叶林动物群、寒带针叶林动物群、草原动物群和沙漠动物群等。

四、生物地理规律1. 近缘性规律近缘性规律是指在地理上相邻的地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种类相似性较高。

2. 区域性规律区域性规律是指在不同的地理区域,生物的种类和组成有明显的差异。

3. 替代现象替代现象是指在不同的生境中,不同的物种可以相互替代,起到相同的生态功能。

五、生物地理学的应用生物地理学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生物地理学,可以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六、生物地理学的挑战与前景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生物地理学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深入研究生物地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结:生物地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在地球上分布及其形成原因的学科。

它包括生物地理区划、生物地理类型和生物地理规律三个方面的内容。

初二地理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初二地理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初二地理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 疆域。

- 我国的地理位置: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 我国的领土四至点: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多);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多);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附近)。

- 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 我国的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2. 行政区划。

- 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县级市、自治县)、镇(乡)三级。

-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 人口。

-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3.40亿。

-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然较大。

-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 - 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

1. 地形和地势。

-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的地形类型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主要地形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主要地形为高原和盆地,海拔多在1000 - 2000米;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为平原和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 地势西高东低对我国的影响: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复习资料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复习资料做好生物知识点的复习,对你的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考试是有帮助的。

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初中生物复习提纲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10个一级主题:1、科学探究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3、生物与环境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5、生物圈中的人6、动物的运动和行为7、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8、生物的多样性9、生物技术10、健康地生活一、科学探究1、理解科学探究(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3)意识到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4)意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

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2、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3、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

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和()(2)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有哪些主要的区别?三、生物与环境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初中生物地理的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生物地理的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生物地理的会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明确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行计划、得出结论、抒发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须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王念祖);动物则从外界以获取非常简单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泄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泄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产卵。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就是由细胞形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原产的因素叫作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分成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和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发生改变着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举例: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并使土壤结石,其粪便减少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生物影响环境。

6、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构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初中生物文凭复习提纲(崭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文凭复习提纲(崭新人教版)。

2)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植物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生产有机物,它们轻易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作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被称作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7、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初二会考地理生物复习提纲

初二会考地理生物复习提纲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①7;②7、8;③4、5、6、7、8;④4、5、6、7、8、9
(2)夏秋多冬春少
(3)广州、哈尔滨;我国的雨带推移是自南向北推进。
(4)因为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我国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水旱灾害)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从图中读出我国的气候特点: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00年(12。95)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植被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农业类型种植业(水田农业)种植业(旱地农业)畜牧业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说出下列地理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的景观得益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地理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地理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

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

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2024地理生物会考知识点

2024地理生物会考知识点

2024地理生物会考知识点一、地理部分。

1. 地球与地图。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 经纬线:-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 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 地球的运动:-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约24小时(一天),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和地方时的差异。

-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约一年。

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 地图:- 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 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2. 陆地和海洋。

- 海陆分布: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概括地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 七大洲和四大洋:- 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 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 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 - 乌拉尔河 - 里海 - 大高加索山脉 - 黑海 - 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

- 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活动。

- 大陆漂移假说由魏格纳提出,他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完整版)初二地理生物小中考复习资料汇总

(完整版)初二地理生物小中考复习资料汇总

第一部分初中地理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⑪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⑫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⑬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⑪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⑫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⑬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⑭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⑪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⑫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⑪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⑫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⑬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⑭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⑮经、纬线的特点:⑯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1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汇总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朵朵葵花向太阳。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非生物因素):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地衣能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土壤层的形成,起到开路先锋的作用。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在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的特点是逐级递减。

物质是反复循环。

初二会考生物地理必背知识点

初二会考生物地理必背知识点

初二会考生物地理必背知识点一、生物部分。

(一)生物和生物圈。

1. 生物的特征。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动物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会合拢叶片)。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长成大树;动物的繁殖等)。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种瓜得瓜体现遗传,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变异)。

-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生态系统的组成。

-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 生物部分:-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 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 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它们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层,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控制物质的进出,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 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等);绿色部分的细胞质中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细胞质中还有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可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 动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初二生地会考复习资料(一)2024

初二生地会考复习资料(一)2024

初二生地会考复习资料(一)引言概述:初二生地理会考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试,对于学生来说,准备充分的复习资料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为初二生提供一份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一),帮助他们有效备考。

正文:一、自然地理1.了解世界地理体系2.学习地理坐标和地理位置的概念3.认识世界地形地貌4.掌握不同地域气候和季风的特点5.研究地壳运动和地震与火山的形成原因二、人文地理1.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地理特点2.学习人口分布和迁移的规律3.掌握各大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特点4.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5.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资源分布和利用三、城市与乡村1.学习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2.认识城市规划与城市布局3.了解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研究乡村社区的特点和发展问题5.掌握城市与乡村间的人口流动和经济联系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和形成原因2.研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3.掌握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和利用4.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5.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和防治措施五、地理信息技术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应用2.学习遥感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作用3.认识地图制作和地理信息的表示方法4.研究不同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中的应用5.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在灾害预防和应急管理中的重要性总结:初二生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一)为初二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地理知识框架,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城市与乡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等五个方面。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复习这些知识点,初二生可以更好地备考地理会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知识_八年级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要点

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知识_八年级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要点

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知识_八年级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要点做好〔生物〕学问点的〔复习〕,对你的〔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考试是有关怀的。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的学问,供大家参考学习。

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学问(一)1.血浆渗透压的生理意义血浆渗透压具有吸取水分透过生物半透膜的力量。

由于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不同,因此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表现出不同的生理作用。

(1)晶体渗透压的作用:细胞膜同意水分子通过,不同意蛋白质通过,对一些无机离子如N+、C2+等大多严格操纵,不易过。

这就造成细胞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梯度,从而导致渗透现象的产生。

由于晶体比胶体溶质颗粒多,形成的渗透压高,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交换和分布,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有重要作用。

例如,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进入细胞内的水分增多,致使红细胞膨胀,直至膜裂开。

红细胞裂开使血红蛋白逸出,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反之,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高时,红细胞中水分渗出,从而发生皱缩。

(2)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毛细血管壁只同意水分子和晶体物质通过,不同意蛋白质通过,因此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沟通取决于胶体渗透压。

血浆中胶体渗透压比组织液中胶体渗透压大,故血浆胶体渗透压对调整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正常分布,促使组织中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具有重要作用。

当血浆蛋白削减,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增多,引起水肿。

2.血浆渗透压形成及数值血浆渗透压由两部分溶质所形成:一部分是血浆中的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的血浆晶体渗透压,另一部分是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血浆胶体渗透压。

由于血浆中小分子晶体物质的颗粒特别多,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晶体渗透压。

5%葡萄糖液或0.9%NCl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近,故称为等渗溶液。

血浆胶体渗透压很小,仅为3.33kP(25mmHg)左右。

通常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含量较多、分子量较小,因此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中,白蛋白尤为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①7;②7、8;③4、5、6、7、8;④4、5、6、7、8、9
2夏秋多冬春少
3广州、哈尔滨;我国的雨带推移是自南向北推进;
4因为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我国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水旱灾害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从图中读出我国的气候特点: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上海:优化调整了工业的产业结构;上海工业的变化
北京:增长速度快,促进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中关村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
互联网: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生物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特点: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南丰北缺;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例如: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跨流域调水;例如: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
流域范围位于秦岭与南岭之间位于阴山与秦岭之间
开发水能上游、航运水能上游
治理兴建中上游防护林略,见下表
●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河段上游中游下游
产生的主要灾害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水土流失地上河
产生灾害的原因气候趋于干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的土层舒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我国地势特征: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的分界线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不同的果树;不同的温度带内熟制也不同;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也不同;原因是纬度因素
东西植被不同;东西农业类型不同,东部以耕作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西部房屋屋顶的结构不同,东南部多钭顶房,西北部多平顶屋;降水量不同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气候复杂多样
②形成不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气候复杂多样
●说出下列地理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的景观得益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上,但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地势青藏高原海拔高因素;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大体相同的纬度上,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陆位置和夏季风的影响;北京与乌鲁木齐纬度大致相当,但降水却有很大的差别;海陆位置、夏季风
治理植树种草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加固黄河大堤
7、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土地资源类型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干湿地区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区东部的平原、低缓丘陵、盆地
森林湿润区山地
草地非季风区半干旱区高原
未利用土地半干旱区西部的盆地、高原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没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中部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
焦柳线焦作—柳州;
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
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
郑州:陇海线、京广线;
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
●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略
●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也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10、我国的工业
●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交通线
●工业的空间分布:
1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工业带;
3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三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
6、我国的主要河流
项目长江黄河
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源头沱沱河约古宗列渠
流经省区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嘉陵江、汉江、赣江等洮河、湟水、渭河等
⑥天山山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四大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少数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傣族族的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族的集体舞、藏历年,
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4、我国的地形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
2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1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原气候区
20
3暖温带
4琼台粤桂云或滇
5一三
6②亚热带③暖温带
●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可以划分
为4个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干湿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植被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农业类型种植业水田农业种植业旱地农业畜牧业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③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较阴冷潮湿爱吃辣椒;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气候复杂多样
④人们的服饰也因为适应气候而多姿多彩气候复杂多样
,如:西藏的藏袍就是为了适应西藏日较差大的气候特征的地形;⑤各地的建筑特点不同,北方的屋顶斜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的屋顶斜度较大气温、降水;⑥对;……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东侧
①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②太行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③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
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南侧
⑤昆仑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2、我国的人口
●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北走向: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5、我国的气候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此外还有一个地势较高的高原气候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