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梯俯卧位对早产儿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合集下载

俯卧位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俯卧位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俯卧位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的进步,早产儿的出生率越来越高。

在护理工作中,为其提供一个舒适的俯卧位,可以改善肺部通气、增强安全感、早日达到正常体重。

【关键词】早产儿俯卧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257-02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而不足37足周出生的活产儿。

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身高在47cm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

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差,临床护理中采用合理的体位可促使身心舒适,减少并发症,促进健康。

近年来人们对俯卧位护理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综述如下。

1、俯卧位的历史俯卧位就是将患者胸、腹部紧贴在床上,四肢呈蛙状。

国外1976年Piehl就报导通过俯卧位通气使5例ARDS患者氧合显著改善;2000年在第五届多伦多重症监护医学研讨会上,Gattinoni 教授也指出俯卧位可显著改善肺氧合;在早产儿护理中,俯卧位也有了不断的发展, 2001年宋亚君阐述了早产儿俯卧位的临床意义[1].2、俯卧位对早产儿心理行为的影响早产儿出生后脱离了母体特定的环境保护和安抚,缺少安全感,易受刺激。

俯卧位时,患儿四肢呈蛙状位,接近宫内体位,增加安全感,减少哭闹,容易入睡。

国外研究报导俯卧位时安静睡眠增加79%,觉醒状态减少71%。

齐虹等[2]对100例新生儿分别作俯卧位和仰卧位的抚触,结果证明哭闹不安的发生率仰卧位组为76%,俯卧位为4%。

Ravlndra等[3]研究仰、俯卧位时健康早产儿和支气管发育不良早产儿的睡眠、呼吸暂停及唤醒睡眠反应,发现俯卧位早产儿睡眠睡觉更长,睡眠质量更好,睡眠阈值更高。

金调芬等[4]观察149例新生儿不同体位足底采血时新生儿心率和呼吸变异度小,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小,对疼痛刺激程度小。

俯卧位洗澡时,早产儿适应性增强,较少出现哭闹、惊吓反应。

3、俯卧位对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新生儿尤其早产儿胸阔发育不成熟,肋弓比较软,患儿仰卧时肋弓内陷影响肺的扩张,同时腹内容物对膈肌造成一定的压力,使胸腔容量减少,呼吸效率降低。

早产儿不同体位护理对其临床心肺功能睡眠呼吸暂停胃潴留的影响

早产儿不同体位护理对其临床心肺功能睡眠呼吸暂停胃潴留的影响

早产儿不同体位护理对其临床心肺功能睡眠呼吸暂停胃潴留的影响作者:刘翠翠逄翠翠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8期摘要:比较早产儿采取不同的位置和不同床的角度,其心跳率,呼吸,平均动脉压,经皮血氧饱和度,呼吸暂停,胃潴留和睡眠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早产儿体味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早产儿不同体位护理一、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早产儿,其中男55例,女35例;胎龄为32.7-37.0 w (34.69±6.30)。

6组婴儿与一般信息:性别,胎龄(孕周),体重(kg),受试日龄(h),新生儿Apgar评分,民族,诊断,分娩方式无统计学意义。

二、病例纳入标准临床患者的纳入标准包括:(一)《实用新生儿学》(第三版)对早产儿的诊断标准:胎龄8分。

三、方法随机分为0度仰卧位组,0度俯卧位组0度,0度侧卧位组,30度仰卧位组,30度俯卧位组,30度侧卧位组。

日常护理的基础上,各组分别要观察lh、2h、3h、4h、5h、6h的心跳率,呼吸,平均动脉压,经皮血氧饱和度,呼吸暂停,睡眠时间,6h总摄入奶量,胃潴留量,需要连续观察6d。

收集相关的信息,建立信息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因子方差分析上述指标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四、结论1、0度俯卧位组患儿心率、呼吸低于0度仰卧位组、0度侧卧位组,而经皮血氧饱和度高于0度仰卧位组、0度侧卧位组,30度俯卧位组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高于30度仰卧位组、30度侧卧位组,从而增加呼吸效率,减少早产儿能量消耗,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度俯卧位组、30度俯卧位组、30度侧卧位组、30度仰卧位组、0度侧卧位组早产儿胃潴留量少于0度仰卧位组,有利于胃内容物排空,减少胃食管反流、误吸及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0度俯卧位组、30度俯卧位组患儿睡眠时间更长,有利于早产儿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早产儿体格发育、免疫系统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同体位护理对极低体重出生儿睡眠质量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不同体位护理对极低体重出生儿睡眠质量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不同体位护理对极低体重出生儿睡眠质量及呼吸功能的影响霍秋桂【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位护理对极低体重出生儿(VLBW)睡眠质量、呼吸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将84例 VLBW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性护理,同时配合轻弹足底、全身抚触及轻叩背部,对照组喂奶后采用仰卧位,而观察组患儿采用俯卧位,即喂奶20 min 后抬高头部并倾斜15°,头偏向一则,四肢呈蛙状,左右交替,头偏向一侧。

两组患儿每隔2h~4h改变1次体位,连续干预7 d 后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进奶量、体重显著增加,安静睡眠时间显著延长,患儿呼吸次数、呼吸暂停次数、心率、心率变异幅度、呼吸变异幅度显著下降,而血氧饱和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腹胀、呕吐、胃出血、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俯卧位干预可有效促进VLBW生长发育,改善患儿睡眠质量,减少患儿并发症。

%Obj ective:To probe into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ostures care on sleep quality and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complications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children.Methods:A total of 84 cases of VLBW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ased on random num-ber table,42 cases in each.Both groups of children were given routine care,in combination with a flick of the foot,body massage and tapping the back.The cases in control group adopted supine position after feeding, and the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fed after 20 min raise the head and tilted 1 5 °,head to one thing,the limbs were frog like,around the turn,head to one side.Two groups of children changed once position every2 h~4 h,and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was evaluated after 7 d of con-tinuous intervention.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eating milk amount and body weight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children,quiet sleep time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The re-spiratory apnea frequency,heart rate,heart rate variability amplitude vari-ation of the amplitude of respi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while oxygen satura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In observation group the children’s bloating, vomiting,bleeding,apnea,bradycardia incidenc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rone position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VLBW,improve their sleep quality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in them.【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4(000)029【总页数】3页(P2708-2710)【关键词】极低体重出生儿;俯卧位;仰卧位;睡眠质量;呼吸功能【作者】霍秋桂【作者单位】215003,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2极低体重出生儿(VLBW)是指出生时体重<1500g者,患儿由于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因此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

不同体位对早产儿呼吸功能、生长发育及黄疸的影响分析

不同体位对早产儿呼吸功能、生长发育及黄疸的影响分析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10期由于早产儿较特殊,其出生后身体发育不成熟,免疫力较低,难以适应外界环境[1],因此早产儿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这是因为早产儿在子宫内发育不完全,出生后具有很高的死亡率,生存能力低,这严重影响了新生儿的成长发育及身体健康[2]。

所以,早产儿出生后临床要对其进行体位护理,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早产儿健康以及生命安全。

本文为了深入探究不同体位对早产儿呼吸功能、生长发育及黄疸的影响,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早产儿80例,相关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

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胎龄34~36周,平均(34.5±1.5)周。

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胎龄34~36周,平均(34.5±1.5)周。

对比两组患儿的上述研究资料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研究资料一致性较好。

方法:(1)对照组采取仰卧位,具体方法:在患儿颈部垫一块毛巾,对其双手以及双脚的摆放不做要求,可自由摆放,然后连接心电监护仪,对其进行相关护理操作,护理时间1个月,在此期间可根据患儿身体变化改变护理方案,促使患儿健康成长。

(2)观察组采取俯卧位,具体方法:为患儿喂奶20min 后将其置于俯卧位,具体:将其头部抬高15°,保持四肢成蛙状,将头偏向一侧,每隔2h 更换1次体位,头部可左右两边交替放置,对其护理时间1个月,在护理过程中根据患儿身体变化适当调整护理方案,保证护理干预更好地适应患儿生长发育的需求,以此来促进其成长,保证生命安全。

评价标准:①呼吸功能:对两组患儿的呼吸减慢次数进行记录并比较。

②生长发育:对两组患儿的各方面增长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包括身长、体重、头围以及上臀围。

早产儿体位护理其影响论文

早产儿体位护理其影响论文

早产儿体位护理及其影响研究【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265-01【摘要】:本文主要对体位对早产儿的呼系统、呼吸暂停现象、脑血容量、胃肠功能以及舒适感和安全感的影响及其护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字】:早产儿;体位护理;呼吸系统;胃肠功能早产儿指的是胎龄在28周-37周之间,出生体重不足2.5kg的活产新生儿,早产儿大约占新生儿的5%-10%。

由于其胎龄不足,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常常会因为会暂停、颅内出血、围产期窒息、畸形等问题而造成死亡。

而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并且有利于早产儿的健康发育与成长,为此,早产儿的护理干预已经成为了新生儿护理的重要课题。

本文主要针对早产儿的体位护理及其影响进行研究。

1、体位对早产儿呼吸系统的影响新生儿在其呼吸调节系统未发育成熟时,主要通过赫-伯式反射来维持呼吸的节律。

由于胎龄不足,导致早产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不完善,使其呼吸出现不规律,甚至会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

与俯卧位相比,早产儿在仰卧位时,呼吸的频率更快、胸廓参与呼吸少、胸廓不协调、氧饱和度更低。

由于早产儿胎龄较短,发育不成熟,因此其肋工脚软,在仰卧位吸气时,容易导致肋工内陷,对肺的扩张造成较大影响,同时还会因为腹内容物对膈肌进行压迫,从而不利于肺容量的增加,降低了呼吸的效率。

而俯卧位的呼吸、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的平均变异率都要比仰卧位的早产儿要低。

因此,采用俯卧体位对早产儿进行护理,可以降低早产儿的能量消耗,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2、体位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影响呼吸暂停(aop)指的是婴儿呼吸停止时间达到或者超过20秒,呼吸暂停与婴儿的体重以及胎龄都有关系,经常在婴儿出生后的5-10天发生,有研究表明胎龄越短,出生体重越轻的婴儿,aop的发病率将越高2。

aop经常伴随血流量减少和脑灌注,从而导致或者加重脑损伤,甚至危机婴儿的生命。

aop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仰卧体位护理和药物,aop的药物治疗已经确定。

早产儿三阶梯俯卧位法对喂养不耐受的运用进展

早产儿三阶梯俯卧位法对喂养不耐受的运用进展

早产儿三阶梯俯卧位法对喂养不耐受的运用进展[摘要]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该群体有着特殊的病理以及生理特征。

早产儿在出生之后,由于早期胃肠功能发育尚未成熟,缺少协调和有效的吸吮动作等,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情况。

三阶梯俯卧位法全面符合婴儿动觉刺激方案的原则,可全面促进早产儿感觉运动发育。

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探讨早产儿三阶梯俯卧位法对于喂养不耐受的运用价值,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

[关键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三阶梯俯卧法;应用进展早产儿在出生之后需长期卧于暖箱内,躺卧姿势对于早产儿的成长格外重要。

因早产儿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其出现喂养不耐受以及呼吸暂停的概率远比正常足月儿要高。

应用俯卧位能够降低早产儿呼吸暂停以及喂养不耐受等情况发生概率,就此提升早产儿的血氧浓度水平。

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临床所应用的头部上抬俯卧位虽然比水平俯卧位能令早产儿的胸部运动变得更为协调,也可改善其呼吸功能。

但这种办法很容易引发早产儿因重力作用滑至床尾,致使其发生呼吸道阻塞造成窒息。

基于此,有学者指出【1】:针对于早产儿来讲,开展三阶梯俯卧位干预除了能够上抬其胸部倾斜度之外,也能够保证腹部和头部处于水平位。

可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早产儿血氧饱和度,提升其喂养耐受性。

特此,本文全面探讨早产儿三阶梯俯卧位对于喂养不耐受的应用进展情况,现报告如下。

1.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有关因素喂养不耐受为一类因诸多因素所引发的症候群。

因早产儿自身吞咽反射以及吸吮能力较弱,同时存在胃贲门括约肌松弛的不良情况,因而非常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

有文献表明:出生时早产儿体重越小,喂养不耐受发生概率会越高。

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次要原因为胃出血以及宫内窘迫【2】。

使用氨茶碱、开奶时间不当也为引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

另外,早产儿体温改变、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异常、喂养乳类选择不当、感染等也会对早产儿的喂养造成影响。

2.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和SMA血流动力学、胃肠激素之间的关系相关文献表明[3],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和血清胃泌素水平下降以及血浆胃动素水平过低有关。

不同卧位对早产儿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不同卧位对早产儿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双数 将 早 产 儿 随机 分 成 俯 卧 位 组 和 仰 卧位 组 各 5 4
1 统计 学处理 . 4
方 法: 日变异 幅度= 日最 大值一 日最小 值 。 4 统计 当 当 () 生后 7d内呼吸暂停 的发生情 况 ,呼 吸停 顿 2 0s以
例; 出生体质量< 0 9例 ,l 0 3 例 ,20 0g l 0g 0 ~ 0g 1 - 0 5
5 例 ,25 0g1 ; l - 0 7例 发生呼吸暂停 5 例 , 8 早产儿 出生 A gr 分 6 1 pa 评 - 0分 ; 除颅 内出血 、 血 、 度 缺氧 排 贫 重
上 , < 0s但 伴 有 心 率 减 慢 ( l 0次/ i ) 或 青 或 2 , <0 m n 及/ 紫 、 白及/ 肌张力 减退 3项 中 1 以上者 , 日发 苍 或 项 每
作 3次 以上或 7h内连续 发作 2次者 。 】
性脑病 伴 惊 厥 或抽 搐 表现 、 天 性 心脏 病 、 C A 先 需 PP 或呼 吸机辅 助呼 吸及 周期 性呼 吸 的患儿 。按 人 院单
早 产儿俯 卧或 仰卧位进行 对 比观察 , 报道如 下 。 现
1 资料 与方 法
体位 。 两组 有呼 吸暂停 者予 轻拍 背 、 全身抚 触轻 弹足
底, 每次 1 i , 进患儿 运 动和 啼哭 。 5m n 促 1 观 察指 标 ( ) . 3 1 测量 患儿 出生 时 、 后 7d时 的 生
维普资讯
20 0 8年 6月
第 l 5卷 第 6期
护 理 学 报 J u a o usn ( hn ) o r l fN r g C ia n i
J ne 2 0 u ,0 8
Vo . 5 No 6 11 . 5 9

219448767_不同体位管理对早产儿呼吸功能和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的影响

219448767_不同体位管理对早产儿呼吸功能和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的影响

doi :10.3969/j.issn.1002-7386.2023.11.013·论著·不同体位管理对早产儿呼吸功能和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的影响高秀清 杨静 张青 张翠翠项目来源:阜阳市科学技术局计划项目(编号:FK202081072)作者单位:236600 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皖南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新生儿科 【摘要】 目的 分析应用不同体位管理对早产儿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SpO 2)、血压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45例,采用不同体位交换管理)和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体位管理)。

比较2组呼吸功能[气道阻力(Raw )、胸肺顺应性(TC )、呼吸频率(RR )]、血气分析[SpO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动脉血氧分压(PaO 2)]、血压水平[舒张压(DBP )、收缩压(SBP )]、每日睡眠时间、睡眠觉醒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Raw 、TC 、SpO 2、PaO 2、DBP 、SBP 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RR 、PaCO 2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 <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每日睡眠时间更长[(19.87±1.48)h /(17.65±1.36)h ],睡眠觉醒次数更少[(5.83±1.55)次/(6.77±1.62)次](P <0.05)。

观察组呼吸暂停、皮肤破损、喂养不耐受、皮肤压红等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 <0.05)。

结论 对早产儿采用不同体位管理能有效改善其呼吸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及血压水平,同时预防或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睡眠质量。

【关键词】 早产儿;体位管理;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血压【中图分类号】 R 7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23)11-1661-04Effects of different posture management on respiratory function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and blood pressure of premature infants GAO Xiuqing ,YANG Jing ,ZHANG Qing.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Taihe County People ’s Hospital (Taih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Wannan Medical College ),Anhui ,Taihe 236600,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osture management on respiratory function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SpO 2)and blood pressure in preterm infants.Methods Ninety premature infants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of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1to June 2022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 =45)and the control group (n =45).Premature infa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managed by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conventional body position ,respectively.Respiratory function (airway resistance [Raw ],thoracopulmonary compliance [TC ],respiratory rate [RR ]),blood gas analysis (SpO 2,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 [PaCO 2],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 [PaO 2]),blood pressure levels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daily sleep time ,number of sleep awakenings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levels of Raw ,TC ,SpO 2,PaO 2,DBP and SB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vels of RR and PaCO 2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 <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daily sleep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19.87±1.48]h vs [17.65±1.36]h ),and the number of sleep awakenings was less ([5.83±1.55]times vs [6.77±1.62]times )(P <0.05).The incidence of apnea ,skin damage ,feeding intolerance and skin redne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Different posture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respiratory function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 and blood pressure ,prevent or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of premature infants.【Key words 】 premature infants ;posture management ;respiratory function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blood pressure 临床对早产儿的定义是胎龄>28周但<37周生产且出生体重不足2.5kg 的新生儿[1]。

不同体位护理对早产儿的影响分析

不同体位护理对早产儿的影响分析

不同体位护理对早产儿的影响分析目的分析体位护理对早产儿的影响。

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08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早产儿60例,将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为俯卧组,对照组为仰卧组,观察两组早产儿并发症情况、呼吸和心率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消化不良、呼吸暂停以及心率过缓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组心率和呼吸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采用俯卧位对开展对早产儿的护理干预,能够避免其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早产儿;俯卧位;呼吸功能;影响笔者医院主要采用俯卧位进行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笔者对医院于2008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早产儿临床护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抽取我院于2008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早产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两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早产儿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胎龄为32~35w,平均时间为(33.94±0.43)w。

对照组30早产儿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胎龄为33~36w,平均时间为(34.08±0.67)w。

1.2方法1.2.1观察组观察组为俯卧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2.1.1分娩前准备①由于产妇未达到孕龄期,早产儿的心肺尚未发育成熟,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差。

进行临床护理期间,应先严密监察早产儿心肺功能发育情况,可取地塞米松行静滴,辅助早产儿心肺成熟。

②提前准备保暖箱,并将温度进行适当调整。

1.2.1.2 分娩时准备早产儿娩出后,尽早将其放入保暖箱内,并使其呈俯卧位,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分泌物堵塞呼吸道,使其能够正常呼吸。

若早产儿呼吸道存在分泌物,应尽早进行清洗,清理期间动作应轻柔,避免造成暴力损伤。

同时,护理人员按照1次/2h的频率帮助早产儿更换体位。

1.2.1.3严密监察生命体征由于早产儿的心肺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进行临床护理期间,应严密监察其生命体征,观察呼吸状况,若早产儿出现呼吸停止状况时,应及时轻拍早产儿的背部,改善其呼吸不畅症状,还可根据其实际情况,予以纯氧吸入。

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中采用三阶梯俯卧位的护理效果分析

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中采用三阶梯俯卧位的护理效果分析

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中采用三阶梯俯卧位的护理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中采用三阶梯俯卧位的护理效果。

方法:将呼吸暂停早产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将136例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分组,观察组68例实施三阶梯俯卧位的护理、对照组68例实施头部抬高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和呼吸暂停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经皮氧饱和度和心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早产儿呼吸暂停中应用三阶梯俯卧位的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暂停;三阶梯俯卧位;护理在引起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中,呼吸暂停占据较大比例,呼吸暂停主要是指呼吸停止20秒以上,并且心率<100次/分,或者伴有皮肤青紫,其在早产儿中发生率极高。

早产儿相比足月儿具有较多不同,前者胎龄不足,并且各个系统尚未发育完全,适应能力和器官能力均较差,并且容易出现较多并发症。

呼吸暂停作为早产儿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类型[1],其中胎龄在30~32周早产儿中,其发生呼吸暂停的概率为50%,而胎龄在34~35周早产儿中,其呼吸暂停发生率为7%。

而研究发现,采取俯卧位能够使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得以降低,使早产儿的动态肺顺应性和潮气量得到改善,提高氧分压。

在早产儿护理中,体位护理十分重要,恰当的体位护理能够给予患儿舒适的身心条件,使其心肺功能得到改善[2-3]。

本文目的在于探究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中采用三阶梯俯卧位的护理效果,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方法1.1基线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呼吸暂停早产儿,共136例,并随机将其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起始时间在2021年1月、终止时间在2022年5月。

纳入标准:(1)胎龄在34周以内;(2)生命体征平稳;(3)入院时间在1到11月份。

排除标准:(1)体重在1000克以内;(2)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

早产儿护理中不同体位应用的效果分析

早产儿护理中不同体位应用的效果分析

早产儿护理中不同体位应用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8-05-14T14:25:06.00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1期作者:胡相萍[导读] 探讨不同体位在早产儿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110例早产儿,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胡相萍(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兰州 730050)【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在早产儿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110例早产儿,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取俯卧位护理,对照组给予仰卧位护理。

结果:观察组呕吐次数、腹胀次数、呼吸暂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每天体重增长重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产儿护理中采用俯卧位,可促进其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早产儿;护理;体位【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217-02早产儿由于机体发育不成熟,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免疫机制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并发症[1]。

在对早产儿的护理中,不同的体位对患儿的治疗、生长发育有不同的影响,体位护理是早产儿护理的基础组成部分,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护理体位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对早产儿护理中不同体位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我院从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0例早产儿,均排除严重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等疾患,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

观察组55例中,男31例,女24例,胎龄29~34周,平均(32.11±2.24)周,体质量1.7~2.4kg,平均(1.93±0.66)kg;对照组55例中,男30例,女25例,胎龄28~35周,平均(32.32±2.09)周,体质量1.6~2.3kg,平均(1.97±0.54)kg。

两组早产儿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种卧位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影响

两种卧位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影响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39期V ol.4, No.39, 2019122两种卧位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影响杨茜,刘艳林(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江苏扬州 225001)【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俯卧位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影响。

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选取2019年1- 4月80例收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15°俯卧位,观察组采取三阶梯卧位。

结果 两组患儿从收入新生儿监护室到出院期间,观察组患儿发生呼吸暂停的频次(2.18±0.18)次明显低于对照组(3.17±0.26)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低氧血症的频次(1.80±0.57)s明显低于对照组(1.46±0.53 )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三阶梯俯卧位可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及发作的持续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卧位;早产儿;呼吸暂停;三阶梯卧位【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39.122.01早产儿呼吸暂停( Apnea Of Prematurity,AOP) 可以明显看到患儿监护仪的心率(心率<100次/min)出现下降,或则出现发绀(SPO2≤80%),暂停的时间≥15~20 s 或不足20 s 但合并心率<100次/min。

AOP早产儿发生呼吸暂停的概率较高,研究指出约23%[1]。

如果在患儿发现呼吸暂停时未能及时发现,严重时可以导致患儿窒息死亡。

对于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预防方法较多,比如药物咖啡因的预防治疗[2]、吸氧[3]和物理刺激[4]等。

这些方法因为经济花费多和可操作性能差,在临床推广较难,但通过科学的体位摆放来降低早产儿发生呼吸暂停是相对经济和简便的方法,传统的平卧位,容易导致气流受限,引起阻塞性呼吸暂停,所以,对早产儿体位排放仍是目前研究的难点,本研究发现三阶卧位能在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起到一定作用,显报道如下。

俯卧位在早产儿护理应用中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俯卧位在早产儿护理应用中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俯卧位在早产儿护理应用中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摘要】呼吸暂停(apnea of prematurity,AOP)是早产儿常见危急症状,呼吸停止≥20s或不足20s,并合并有心动过缓、明显的低氧血症或发绀,极易危及早产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临床防治AOP的方法比较多,其中俯卧位干预最为简便易行且经济无创,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本文现对俯卧位在早产儿护理应用中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研究状况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AOP防治提供循证参考。

【关键词】俯卧位;早产儿护理;呼吸功能早产儿是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其出生体重大多≤2500g,头围≤33cm。

与足月新生儿相比,早产儿的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差,更容易发生体温过低、自主呼吸障碍、营养失调、感染等问题,危及其生命安全。

其中,AOP是早产儿常见危急症状,对早产儿的生命安全具有极大威胁。

有研究显示,在早产儿临床护理中,应用俯卧位可以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具有减少AOP的发生次数和提高血氧饱和度等作用。

俯卧位是将早产儿放到俯卧位置上,将其头抬高15°-20°并偏向一侧,四肢呈蛙状,一手放在嘴旁,并给于安抚2min。

平常的仰卧或侧卧位时,早产儿面部、躯体四肢无着落,患儿会产生抓空和不安全感。

俯卧位能使患儿腹部与四肢紧贴在床上,如同在母亲怀抱中一样,这种最自然的保护姿势,能给患儿带来安全感和安静舒适感,可以降低静脉输液肿胀、意外损伤等不良事件。

现将多种俯卧位改善AOP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一、俯卧位对早产儿呼吸功能的促进作用机理美国儿童保健专家本杰明·斯波克在1956年提出,俯卧位对早产儿呼吸功能、睡眠及消化功能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婴儿应采用俯卧位睡眠。

第一,俯卧位使早产儿肺的通气分布较仰卧位更趋均衡。

一项前瞻性研究选择20例早产儿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俯卧位和仰卧位对其呼吸频率、潮气量的影响,发现俯卧位的早产儿呼吸频率低、潮气量大。

极早和超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干预方法进展

极早和超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干预方法进展

http ://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2022年第8卷第1期Vol.8,No.1,2022OPEN ACCESS极早和超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干预方法进展陆丽君1,冯雪茉1,卢运红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感染科一病区,广西南宁,530021;2.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教研室,广西南宁,530021)摘要:新生儿呼吸暂停多见于极早产儿或超早产儿,受感受器发育不全、电解质紊乱、细菌病毒感染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新生儿出现大脑缺血缺氧等并发症,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本文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极早产儿及超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干预方法,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有效干预提供依据。

关键词:呼吸暂停;极早产儿;超早产儿;体位;感染;哺乳中图分类号:R 473.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709-1961(2022)01-0142-05Research progress of clinical intervention for apnea in extremely and very preterm infantsLU Lijun 1,FENG Xuemo 1,LU Yunhong 2(1.First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fectious Diseas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21;2.Office of Nurs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School of Nursing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21)ABSTRACT :Neonatal apnea is more common in extremely or very preterm infants.Influencedby a variety of comprehensive factors such as hypoplasia of receptors ,electrolyte disorder ,bacte⁃rial and viral infection ,it is easy to lead to cerebral ischemia and hypoxia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in neonates ,which is the main cause of neonatal death.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induction and comparison ,this paper made an analysis of clinic interventions for apnea in extreme⁃ly and very preterm infants ,and provided a basis for further effective intervention.KEY WORDS :apnea ;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 ;very preterm infants ;position ;infection ;breastfeeding早产儿呼吸暂停是新生儿监护室中较为常见的病症,其主要是指早产儿呼吸道气流停止超过20s ,足月小儿呼吸暂停时间>15s ,同时伴随心率下降、皮肤发紫或全身苍白、四肢肌力减弱等临床指征[1]。

俯卧位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俯卧位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俯卧位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摘要:俯卧位对早产儿肺通气/血流比例合适,有利于肺通气和氧和,减少了呼吸暂停的发生。

改善了胃肠功能,减少了喂养不耐受引起的并发症,促进了生长发育。

综述了仰卧位对早产儿肺炎和预防ROP的作用。

此外对早产儿的机械通气,黄疸的早期干预,身心健康及睡眠的影响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俯卧位;早产儿;护理早产儿又称为未成熟儿,其发生率约占新生儿的5%~10%[1]。

早产儿由于胎龄不足,未发育完全,其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因此在临床护理中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的关键。

传统的早产儿护理体位主要采取仰卧位,而与之相比较,俯卧位更贴近胎儿在母体内的体位,因此更能使得早产儿身心舒适和情绪安静,从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俯卧位对早产儿具有多种益处,现综述如下:1.俯卧位对早产儿的心肺功能的作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仰卧位时心脏对肺的压迫可以影响受压区域肺膨胀[2]。

这主要是在仰卧位时,左肺下叶及右肺下叶的大部都位于心脏的压迫之下。

而俯卧时则不然,俯卧位时不仅使心脏对肺组织压迫减少,可使胸内压更加均匀一致,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心脏对肺呼吸功能的影响,使肺通气一灌注指标改善[3]。

2.俯卧位可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浅表而不规则,常出现呼吸暂停现象[4]。

严重反复发作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缺氧性脑损伤,甚至呼吸心跳停止,危及生命。

当早产儿处于俯卧位时,胸部和腹部运动的协调性较好,膈肌运动受腹内容物影响较少,呼吸效率增高,从而减少呼吸暂停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消失时间,明显改善患儿的氧合和肺的功能[5]。

3.俯卧位对早产儿肺炎及降低ROP的作用肺炎患儿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低氧,俯卧位能改善患儿肺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相对改善了低氧的程度,使呼吸频率较小幅度的增加和较低的氧浓度即可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

综合口腔运动干预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对早产儿喂养表现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综合口腔运动干预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对早产儿喂养表现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综合口腔运动干预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对早产儿喂养表现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在早产儿的喂养中采取综合口腔运动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对其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早产儿,对早产儿进行奇偶数编号,奇数号纳入对照组采取综合口腔运动干预,偶数号纳入研究组,该组早产儿在综合口腔运动干预的基础上采取三阶梯俯卧位干预,对比干预效果。

结果:研究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完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以及静脉营养时间均较对照组早产儿要短,P<0.05;研究组早产儿体重与头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早产儿,P<0.05。

结论:对早产儿联合运用综合口腔运动与三阶梯俯卧位干预可缩短喂养进程,改善喂养结局,建议推广。

关键词:早产儿;喂养表现;综合口腔运动;三阶梯俯卧位;喂养进程早产指的是妊娠期在28-37周就终止妊娠的情况,这个期间出生的婴儿即为早产儿。

由于早产儿存在先天不足、体重较轻、吸吮吞咽功能等尚未发育完全,导致早产儿经口喂养较为困难,影响其对营养的摄入,不利于早产儿的健康生长发育,因此,有必要在其出生后加强早期喂养护理工作以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1]。

口腔运动能够改善口腔功能,三阶梯俯卧位能够有效控制早产儿头部与腹部的水平位置,二者联合使用能够促进其经口喂养效果[2]。

为了进一步证实该种干预方式的有效性,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在早产儿的喂养中采取综合口腔运动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对其临床结局的影响,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54例我院收治的早产儿,采用奇偶编号的方式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纳入27例早产儿,男性15例,女性12例,胎龄28-32周,平均(30.42±0.87)周,体重1.2-2.5kg,平均(1.57±0.23)kg;研究组纳入27例早产儿,男性14例,女性13例,胎龄28-32周,平均(30.35±0.91)周,体重1.2-2.4kg,平均(1.52±0.19)kg,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的差异,P>0.05。

俯卧位通气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延迟关胸术后低氧血症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延迟关胸术后低氧血症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延迟关胸术后低氧血症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且常见的心脏疾病,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在手术后,部分患儿会出现低氧血症的情况,给患儿的康复和生存带来严重影响。

传统的处理方法包括输氧和呼吸机辅助通气,这些方法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俯卧位通气在最近的研究中被引入到处理延迟关胸术后低氧血症的方法中。

俯卧位通气是通过将患者置于俯卧位来改善通气血氧饱和度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调整肺部氧气分布,增加通气血氧饱和度。

一些研究表明,俯卧位通气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低氧血症症状,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俯卧位通气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延迟关胸术后低氧血症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提供新的思路和临床实践依据。

1.2 目的引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俯卧位通气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延迟关胸术后低氧血症的应用。

随着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术后低氧血症是一个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

俯卧位通气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呼吸支持方式,可以改善氧合并减少肺部压力,有望在延迟关胸术后的患儿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俯卧位通气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延迟关胸术后低氧血症的疗效及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患儿术后康复和预后。

2. 正文2.1 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了一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延迟关胸术后低氧血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这些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临床检查,确保他们符合研究纳入标准。

随后,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俯卧位通气组和常规治疗组。

俯卧位通气组在手术后立即实施俯卧位通气治疗,持续时间为30分钟,每天3次,连续7天。

同时对控制组实施常规治疗,包括氧疗、呼吸支持等。

在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并记录相应数据。

在治疗结束后,对俯卧位通气组和常规治疗组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俯卧位通气在延迟关胸术后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阶梯俯卧位对早产儿心率呼吸及血氧
饱和度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三阶梯俯卧位对早产儿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进
行分析。

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三阶梯组(30例)和头部抬高组(30例)。

三阶梯组接受三阶梯俯卧位。

头部抬高组接受头部抬高15°俯卧位,均干预2周。

记录俯卧位干预前及俯卧位即刻.5min.10min.15min.30min,60min.120min8个时
间点早产儿心率.呼吸频率及SpO2。

结果:俯卧位不同时间点两组心率、呼吸频
率及SpO2比较,干预效应均P<0.01,两组心率的时间效应P<0.01;两组皮肤压红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阶梯俯卧位应用于早产儿治
疗中,能有效改善患儿呼吸功能,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关键词】早产儿;三阶梯俯卧位;呼吸功能
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1]我国每年约有150万
早产儿出生,早产儿出生率居世界第二位。

合理喂养作为一项重要且有效的干预
措施可避免2/3的早产儿发生死亡[2]。

安全有效的完全经口喂养是早产儿营养
供给的最佳途径,是早产儿喂养的最终目标[3-4],但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功能不稳定、非语言沟通能力不足等原因使得早产儿建立成功的经口喂
养极具挑战性。

针对这些生理特点,寻找适合的早期喂养干预措施,尽早实现完
全经口喂养,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5]。

因此,本研究对比观
察三阶梯俯卧位及头部抬高15°俯卧位对早产儿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的
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我院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
组两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患儿中,男17例,女13例,胎龄31~32周,出生
体重1.3~2.0kg;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胎龄29~33周,出生体重1.7~2.2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早产儿,胎龄<34周; ②生命体征稳定; ③无合并其他严重先天畸形,无严重并发症。

④出生后24h内转入我科;家属知情同意。

1.2方法
早产儿均卧于暖箱,可调节角度,采用科室统一的鸟巢包被和棉垫。

早产儿入院后第2天进行干预,干预时间共2周。

两组均结合“鸟巢”技术,用科室统一制作的的棉包被用或棉长条布卷等柔软织物卷起,使包被或布条形成U型紧贴婴儿身体围住四周,提供触觉刺激及增加安全感。

对照组:患儿按照早产儿护理常规给予护理。

首先抬高暖箱床头15°,将鸟巢包被或棉长条布卷成鸟巢铺在暖箱内,将早产儿置于暖箱的鸟巢包被内,患儿给予自由体位仰、平、侧卧、俯卧位均可,头偏向一侧,每2小时给予翻身,以防压疮。

翻身时头部角度始终保持15°,可给予喂奶和其他治疗护理操作。

观察组:患儿在早产儿护理常规基础上加上三阶梯俯卧位干预,每次喂奶后半小时给予早产儿三阶梯俯卧位,头偏向一侧,每次60min,入院后第二天仍未开奶的早产儿按每3小时给予1小时的三阶梯俯卧位干预,干预时间共两周。

三阶梯俯卧位的具体实施方法,首先是在暖箱内制作三阶梯俯卧位棉垫,三阶梯俯卧位棉垫的制作是用由多块纯棉床单折叠而成,抬高暖箱床头高度,使得三阶梯最高一层高度为15°,再根据早产儿顶臀长( 头顶端至臀部最低处) ,制作三阶梯棉垫,使得早产儿置于棉垫上时,头部置于最高阶梯,胸部于第二阶梯,下肢置于第三阶梯,膝部向胸部弯曲,头偏向一侧,然后用棉包被用或棉长条布卷等柔软织物卷起,使包被或布条形成U型紧贴婴儿身体围住四周,提供触觉刺激及增加安全感。

1.2.1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行
t检验,对于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多时点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2.1两组俯卧位不同时间点心率、呼吸频率、SpO2比较见表1。

表1两组俯卧位不同时间点心率、呼吸频率、SpO2 比较x±s
组别


心率(次
/min)
呼吸频率
(次/min)SpO2
对照组n=30

预前
138.84±1
5.33
54.73±16.
00
0.96±
0.03


141.12±1
4.71
55.61±17.
88
0.96±
0.05
5m
in
138.34±1
3.53
53.70±16.
24
0.97±
0.04
10
min
138.09±1
2.98
54.94±14.
33
0.97±
0.04
15
min
139.73±1
3.07
54.24±15.
04
0.96±
0.05
30 min 141.61±1
2.40
55.94±15.
32
0.97±
0.03
60 min 141.79±1
2.65
55.64±15.
49
0.97±
0.03
12 0min 147.40±1
5.29
54.28±13.
42
0.96±
0.04
观察组n=30

预前
136.80±1
3.72
55.78±15.
27
0.97±
0.03


136.80±1
4.49
50.86±18.
47
0.98±
0.02
5m
in
133.08±1
3.53
48.00±15.
43
0.98±
0.02
10
min
132.74±1
3.74
49.02±14.
56
0.97±
0.04
15
min
131.63±1
2.34
47.02±13.
06
0.98±
0.02
30 min 134.14±1
2.23
46.02±12.
11
0.98±
0.02
60 min 135.14±1
4.06
48.08±13.
96
0.98±
0.02
12 0min 147.88±1
5.10
48.32±12.
99
0.98±
0.02
F处
理32.77237.0540.535
F时
间10.972 1.352 1.00
F交
互 1.443 1.332 1.18
注P<0.01
3讨论
早产儿FI的发生与消化系统成熟程度密切相关,包括肠蠕动、消化酶、激素反应、肠道菌群以及肠道内免疫等。

早产儿消化系统的机械功能发育均尚未完善,且胎龄越小消化道发育及功能越不成熟。

因此,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经常出现喂养不耐受。

经研究表面:①三阶梯俯卧位时早产儿在各个时点的心率低于头部抬高俯卧位时的心率,表明前者可降低早产儿心率,减少心脏功能。

②三
阶梯俯卧位可降低早产儿呼吸频率,三阶梯俯卧位时早产儿在各个时点的呼吸频率低于头部抬高俯卧位时的呼吸频率,其以较少的呼吸功能即能满足早产儿机体
氧合需要,同时早产儿呼吸平稳,波动幅度较小。

③三阶梯俯卧位可提高早产儿血氧饱和度:三阶梯俯卧位早产儿在各时间点的SpO2高于头部抬高俯卧位早产儿。

因此,三阶梯俯卧位更有利于维持早产儿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的稳定,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促进早产儿胃的排空,加速胃肠道喂养进程,促进早产儿宫外生产发育进程,从而达到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崔炎.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
[2]王丹华.关注早产儿的营养与健康—国际早产儿喂养共识解读[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7):664-669
[3]彭文涛.早产儿经口喂养准备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
[4]彭文涛,王迎,魏珉.新生儿口腔运动评定量表的信效度及反应度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21):37-39.
[5]陶亚琴,马兰,蒋盘华,等.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
的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49-5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编号:Z201901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