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内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内涵

【摘要】“持续性”一词首先是由生态学家提出来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ecoldgical sustainability)。意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序间的平衡。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强调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一理论和唯物史观有着逻辑上的一致性,是对传统发展理论的扬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即适度人口、资源合理利用、保护环境、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健康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性,理论发展,本质及现状,基本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发展

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逐渐激化让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越显突出。90年代中期,作为发展中的中国的一个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渐入中国人的眼球,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正式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它与科教兴国战略一起被确定为中国走向21世纪的两大国家战略。由此可见,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而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的形成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由于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前提,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同时,人与自然的统一不是像动物那样简单地适应自然、直接生存在自然界中,而是通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自然界的人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保持、维护其与自然的结构的稳定与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直接目的是解决生态恶化的困境,寻求克服传统发展方式对自然生态和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所要解决的核心矛盾是人与自然的对立问题。透过理论的表层我们可以看出,它谋求的是经济发展与人、资源、环境协凋,以期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的一种思想。它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它特别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

动应予以鼓励.对不利的应予摒弃。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以更加实际的话来定义,可以引用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话“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直走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让我们知道这种发展方式是多么不明智。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发展与污染的关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可取的。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质及现状

可持续发展理论最本质的是创新,就是在价值观上从过去人与自然的对立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种发展观是一种以知识为内核,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以社会文明为基础的新型文明发展模式。而传统的发展观念相比,可持续发展观具有整体性、有机协调性和以人为本性。所谓整体性,就是指可持续发展观在空间维度上体现着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在时间维度上体现着现在和未来的统一;在文化维度上,体现着理性与价值的统一。它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关系的优化。追求的是社会各个领域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在纵向关系上注重把持续的和长远的利益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所以可持续发展观追求的不是局部的、暂时的效益,而是整体的、长远的效益。而长远的效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国家也不会有长远发展。有机协调性是指它把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看成是一个各种要素有机组成的密不可分的巨系统,各部分是相互规定、同构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强调各部分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保持整体稳定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注意发展的极限,遵循适度的原则。该理论实际上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一是自然的可持续性;二是经济的可持续性;三是社会的可持续性。只要社会在每一个时间段内都能保持资源、经济、社会同环境的协调,那么,这个社会的发展就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不单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或生态问题,而是三者互相影响的综合体。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以牺牲一个方面为代价的发展都称不上是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则是指人的全面发展是该理论的基本目标和最终理想,经济增长只不过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所有的发展都是为了让人类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的地方,而一旦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出现了问题,那所有的发展都失去了其本质意义。《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指出:“人类处于普遍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的全面发展,

但社会的全面发展又必须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加以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还包括满足人们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等多方面的各种价值需求,使人体力和智力上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展现。目前,可持续发展研究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属性和经济特征,但从总体上看,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中还存在着涉及学科庞杂、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脱节、概念界定模糊等许多不足,尚需要大力完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没有在所有人心中扎根,由此导致的问题很多。主要的问题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存在区域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力度不够,可持续发展定义难以准确有效地界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知识传播不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规划不够完善、人民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不够等等。

三、如何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战略也许是因为理论部分不够踏实,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而谈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完善问题,首先要提出的就是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立法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其本身就是寻在一些问题的,也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信息不对称性、分析数据难以采集等内生或外生缺陷造成的。而我们需要做的,无非是研究和探索作为反思传统发展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赋予其新的内容,让可持续发展理论更具时代性和实践性。而想到达到这个效果,我们又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不断实践,探索:

1.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环境立法的影响。环境法能够成为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理论与

成果最为活跃的法律领域,是达到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社会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因为环境法更加重视预防原则、综合整治、全过程管理、综合管理、源头管理、总量控制、集中控制和区域控制。而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作为环境里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本质含义: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决策的基础之上;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

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衡量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的指标,缺一

不可。

2.完善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所谓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就是指某一种可以用来判定是

否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规则。制定这样一种规则的原因在于更好地判定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从而使自己的判定更具合理性。而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则应根据不同的区域来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