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儿童个案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观察与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观察与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观察与分析】一.个案简介张某某,男性,5岁,由青年心理学家邀请参加一项有关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

来访前,张某某一直生活在家里,直到去年初他进入该区的一所幼儿园。

他的母亲在他报名该幼儿园时,做了一些观察记录表示,自从张某某进入幼儿园后,有时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打人、叫嚣。

二.个案观察1. 张某某在幼儿园期间的攻击性行为张某某有时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打人、叫嚣等。

下午托管时,他有时会攻击其他孩子,肢体接触或叫骂他们。

他喜欢使用比较大的力量来凌虐别的孩子,例如拉住他们的头发,抓取或扔东西,等等。

另外,他也会开玩笑,但是他的玩笑会引起老师和其他孩子的不悦,因为他的玩笑是随意而且伤害他人的。

2. 动机从对张某某的观察中,可以发现他的攻击性行为有一定的动机,如抢夺某个孩子的游戏、在玩耍时不受自己想要的注意等。

有时,他也会因感到沮丧或被排挤而发作。

而且,有些时候,他的行为的发生似乎没有特定的原因可以指出。

三.干预建议1. 调整张某某的心态要改变张某某的攻击性行为,必须首先调整他的心态。

必须使他了解攻击性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并引导他学习它也是不友好的。

此外,要让他明白攻击行为是错误的,他不应该发生这样的行为,也要增强他的自信心,让他更加自信。

2. 教导张某某表达自己的感受当张某某感到愤怒或沮丧时,应立即予以引导,教他开口表达自己的情感或需求,以及拒绝时如何更新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通过教育,张某某可以明白一些情绪管理技巧,以及如何在情绪不好的情况下更加温柔应对他人,也为他之后的社交交往做好准备。

四.结论对张某某的观察表明,他出现攻击性行为归因于心理因素,如自我价值感低沉、情绪不稳定以及无法适当表达自己的情感等。

为解决张某某的问题,应该根据他的具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如调整心态、加强情绪管理等,以帮助他形成正确的沟通习惯和行为,从而实现他的社交能力的正常发展。

幼儿攻击性行为早期干预的个案研究

幼儿攻击性行为早期干预的个案研究

攻击性行为也叫侵犯行为,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心理、身体、物品、权益等,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行为。

峰峰是个活泼开朗的男孩,自理能力强,来自单亲家庭,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

在家中,他是个“小霸王”,暴躁、任性,一不顺心就会打人,具有典型的攻击性行为。

我决定帮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峰峰攻击性行为的主要案例搭积木时,峰峰这组在玩花片积木,旁边一组在玩管状积木。

突然,峰峰跑过去,抢了一大把积木跑回自己的座位旁。

他把管状积木拼接成一把“冲锋枪”,到处炫耀。

如果别的幼儿不理他,他就拿“枪”戳他们,还打他们的头。

早操排队时,峰峰被周围的事物所吸引,东看看、西看看。

在教师的提醒下,他才跑到排头站好。

但是,这并不是他的位置,他总是抢着排在排头。

饭后看书时,峰峰在看《大头爸爸小头儿子》,坐在他旁边的幼儿带了一本新书。

峰峰看见后,从这名幼儿手里抢过新书。

于是,这名幼儿哭着找老师。

此时,峰峰把新书撕成了两半。

午睡时,教师要求两名幼儿盖一条被子,峰峰和小豪睡在一起。

峰峰就是不愿意把被子给小豪,不停地用力扯过被子,还用脚踢小豪。

二、峰峰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分析(一)个人因素当峰峰没有很好地做完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会产生挫败感,找其他幼儿发泄,引发攻击性行为。

峰峰精力充沛,表现欲强。

但是,他采取的方法不妥当,经常以自我为中心。

他总是用抢的方式来获得想要玩的玩具。

如果抢不到,他就会用“武力”去解决。

例如,峰峰在“建筑工地”玩耍,想要搭建一座“城堡”,但是拱形积木都用完了。

他就从其他幼儿的作品上拆下自己想要的积木,还对其他幼儿拳打脚踢。

(二)环境因素游戏材料的缺乏会引发峰峰的攻击性行为。

他每次在玩积木时,总要抢别人的积木。

但是,其他幼儿也要玩相同的积木,不肯给峰峰。

这时,峰峰就会用“武力”来解决。

在角色游戏表演时,道具的缺乏也经常引发峰峰的攻击性行为。

峰峰在排队等候这种拥挤的环境中,常常缺乏耐心,喜欢争先,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对自闭症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

对自闭症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

对自闭症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个案研究:对自闭症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探讨引言:自闭症儿童是一种存在于儿童早期发展阶段的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缺陷、刻板重复行为和兴趣的固定模式。

其中,攻击性行为是许多自闭症儿童经常出现的一种行为问题,给儿童和家庭带来很大困扰。

本个案研究旨在探讨自闭症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原因和应对方法,以为专业人士和家长提供指导。

一、个案背景:个案T是一个8岁的自闭症男孩,被家人描述为常常出现攻击性行为。

T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打人、咬人和抓人,不仅在家庭环境中出现,也在学校和社交场合中发生。

家人对此十分困惑和焦虑,希望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攻击性行为的表现:T的攻击性行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攻击:包括打人、踢人、抓人等。

2.言语攻击:口头上的辱骂和攻击性语言。

3.自我伤害:自残行为如强行舔舐伤口或头部撞击墙壁等。

4.抢夺和破坏行为:将他人的物品抢走或破坏。

三、攻击性行为的可能原因:1.沟通障碍:自闭症儿童常常面临沟通障碍,无法有效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攻击行为可能是一种无声的沟通方式。

2.感知过敏:自闭症儿童对感官刺激非常敏感,可能因为其中一种感官刺激而产生攻击行为。

3.大脑发育异常:自闭症儿童的大脑发育存在异常,可能与攻击性行为有关。

四、应对方法:1.约定规则:与T进行沟通,建立明确的行为规范和约定,让他了解何为积极行为和何为不当行为。

同时,要为他提供正反馈,鼓励他积极遵守规则。

2.沟通训练: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训练,提高T的沟通能力,让他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3.处理感官刺激:尽可能避免T敏感的感官刺激,如噪音和光线过强等,提供一个安静和稳定的环境。

4.替代行为培养:帮助T寻找其他适宜的行为方式来宣泄情绪,如提供安全的砸东西或使用宣泄性玩具等。

结论:自闭症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可能涉及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沟通障碍、感官过敏和大脑发育异常。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通过观察、分析一名大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案例背景小宇(化名),男,6岁,大班学生。

父母均为上班族,家庭环境和谐,父母关系融洽。

小宇自小聪明好动,但在幼儿园内经常发生攻击性行为,如推搡、打人、咬人等,给其他幼儿及老师带来了困扰。

二、攻击性行为表现1.语言攻击:小宇在与同学交流时,喜欢使用侮辱性语言,如“你真笨”、“我不喜欢你”等。

2.身体攻击:在游戏中,小宇常常因为争夺玩具而与同学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动手打人。

3.情绪失控:当小宇遇到挫折时,容易情绪失控,哭闹不止,甚至咬人。

三、攻击性行为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小宇的父母工作繁忙,较少陪伴小宇,可能导致小宇缺乏安全感,从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2.个性因素:小宇性格好动,好奇心强,但缺乏自制力,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

3.教育因素:幼儿园教育方式可能过于严厉,导致小宇在受到批评时产生逆反心理。

4.社会因素:小宇所处的环境可能存在暴力现象,如动画片中的暴力镜头,使小宇模仿并认为攻击是解决问题的手段。

四、干预措施1.家庭干预:(1)家长要多陪伴小宇,关注他的情感需求,给予充分的关爱。

(2)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避免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

(3)家长要积极引导小宇,帮助他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2.幼儿园干预:(1)老师要关注小宇的情感需求,及时发现并解决他的问题。

(2)老师要采用温和的教育方式,避免刺激小宇的情绪。

(3)老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小宇积极参与,提高他的自我控制能力。

3.社会干预:(1)加强家庭教育宣传,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2)严格控制影视作品中的暴力镜头,避免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

(3)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通过对小宇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与家庭、个性、教育、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完整版)

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完整版)

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文/李明月男孩辉辉今年5岁。

不论谁刚刚接触辉辉,都会忍不住喜欢这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可是一旦熟识后,就会感受到他的任性和急躁。

经过两个星期的观察,我发现辉辉在要求未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表现出破坏物品(以摔东西、踢桌椅为主)等形式的攻击性行为,而且主要发生在家中,一般每天一到两次,每次以其需要得到满足为止。

为什么辉辉会在家中表现出如此严重的攻击性行为呢?我们不妨从内因(幼儿自身原因)和外因(家庭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幼儿自身的原因。

辉辉属于难养型气质——精力过剩,活动量大,情绪强度高。

其次是家庭原因。

辉辉父母的性格都比较急躁,家长的行为表现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攻击性行为模式。

三代同堂的复杂家庭结构、不同年龄阶段和性格特征的教养人,都对辉辉的社会化发展造成了不稳定和不均衡的影响。

最后是家庭教育方式的不一致。

妈妈的严厉粗暴、外婆的连哄带骗导致了辉辉情绪的不稳定、价值判断能力的模糊和认知方面的片面狭隘。

另外,家长与幼儿之间缺乏充分的情感交流。

家长很少,主动与其交流沟通,这样导致幼儿的心理感受和压力无处表达和发泄,只能通过攻击这种扭曲的方式来获得关注。

通过持续两个星期的观察、交谈及对家长的调查,针对辉辉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笔者以强化法、惩罚法为主,辅以贝克认知疗法和迈克鲍姆的自我指导训练法对其攻击性行为进行综合矫正。

矫治前,笔者将矫治计划和方案告诉家长,使家长明确并积极参与到矫治过程中来。

由于辉辉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形式多样,所以我们决定先从其摔东西的行为入手,再扩展到对踢桌椅等行为的矫正。

3个月为整个矫正周期,每个月为一个阶段。

具体矫正方案如下。

第一阶段:间歇强化法和惩罚法矫正前,笔者先了解和确定对孩子有效的间歇强化物,并按刺激量由弱到强的顺序进行排列,比如辉辉喜欢看奥特曼动画片,喜欢画画,喜欢帮妈妈做菜,尤其是炸馒头片,最喜欢的是打乒乓球。

然后,以矫正摔东西行为作为开端,选择不相容行为进行强化。

关于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

关于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

关于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关于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摘要: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影响幼儿性格和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种情况在年龄较小的幼儿身上出现的几率更大些。

因此, 分析和控制幼儿攻击性行为, 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是当今幼儿教育问题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本文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因素和教育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希望能对有所需要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幼儿攻击性行为;行为分析;教育措施学校有反抄袭系统,所以抄袭的内容必须控制在20%以内;论文涉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一、研究目的及意义对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诸多问题行为中十分普遍的一种,作为不良适应行为的一种形式,攻击性行为是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发展心理学表明:个体的攻击性行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童年期个体攻击水平及强弱对其成年的攻击性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孩子一般得不到同伴的接纳和认可,也成为教师眼中不受欢迎的人,如果幼儿长期生活在这样一种消极的环境中,其身心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儿童攻击性行为不仅对个体的健康发展不利,而且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也影响教师教育工作的正常实施。

如果攻击性行为升级,并延续到青少年时期,就容易产生攻击性人格障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等"因此,矫治和预防儿童攻击性行为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极其必要的。

本研究为实证研究,因此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实践价值上,研究者对两位攻击性儿童采取绘画投射技术进行美术治疗,探讨采取绘画投射技术对攻击性儿童进行美术治疗的影响效果,归纳研究结果,做成结论,有助于引导幼儿教师和家长通过儿童绘画了解攻击性儿童内心的焦虑和困扰,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有助于解决幼儿教师和家长因不理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而产生的困惑和问题,从而更好的防治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同时对于幼教工作者对攻击性治疗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引言: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采取言语或行动对他人进行攻击,包括推搡、咬人、打人等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对别人造成伤害,也会对幼儿自身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幼儿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控制攻击性行为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个案分析,进一步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有效策略。

个案背景:个案为女孩小红,4岁,幼儿园大班学生。

小红攻击性行为严重,经常推搡、打人,并存在咬人的行为。

家长希望通过心理辅导解决这一问题。

个案分析:1.家庭环境分析:小红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父母双方忙于工作,缺乏陪伴和关爱。

据了解,小红的父母很少与她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她的情感需求缺乏重视。

这种家庭环境缺乏稳定性和爱的渗透,可能对小红的攻击性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2.幼儿园环境分析:小红所在的幼儿园环境相对混乱,师生比例较大,老师在管理幼儿时较为严厉,课堂活动设置不够丰富多样。

同时,对于小红的攻击性行为,老师通常使用惩罚性的方法,忽视了对其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和引导,可能导致了小红攻击性行为的加剧。

3.个案分析:小红的攻击性行为可能源于其内心的不满和焦虑。

在幼儿园这种相对陌生的环境里,小红感到无所适从,无法通过成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攻击性行为成为她发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

同时,小红也可能学习到了攻击的行为模式,她可能发现通过攻击可以获得她所需的关注和回应。

心理辅导策略:1.建立信任关系:心理辅导的首要任务是与幼儿建立信任关系,让她感受到你的关心和支持。

通过与小红进行日常交流,询问她的感受和需求,耐心倾听她的故事和烦恼,以此增强她对你的信任感。

2.增强情绪表达能力:针对小红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帮助她学习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如语言表达、绘画和角色扮演等。

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她主动分享自己的心情和需求,降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3.理解她的需要并提供支持:关注小红在幼儿园中的需要和焦虑,并提供相应的支持。

例如,安排友善的伙伴,鼓励她与其他幼儿进行友好互动,增强她的归属感。

家教案例: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

家教案例: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

家教案例: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家教案例: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一、问题的提出攻击性行为是指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有意损害他人的行为。

在幼儿园攻击性行为会时常发生,对于小朋友说,产生攻击性行为主要是因为他们遭受到了困难自己却解决不了时,就变得焦虑起;或者是因为小朋友们本身所有的性格,比如:有的小朋友比较任性、有的小朋友还处于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等。

这时候幼儿就会采取打人、咬人、踢人、抢夺其他小朋友的东西、把东西扔在地上等攻击性行为,这不是一种亲社会行为,而是一种反社会行为,这种行为是儿童问题行为极其严重的表现之一。

二、案例描述轩轩小朋友,男孩,年龄班中班。

轩轩生性活泼好动,比较任性,容易生气。

他从小受爷爷奶奶的溺爱,在家就是一个“小少爷”,以自我为中心,爱表现自己。

缺乏与同龄人的交往。

在区角活动时,老师是按组请小朋友去选区角游戏的,坐的好的小朋友就先被请到去玩,每次等其他小组都选好之后,轩轩所在的那组才会被请去选区角活动,因为每次都是最后被请到,轩轩想玩的下棋区总是已经客满了,老师规定的人数满了就不能再进去玩,他就拿着自己的小椅子到下棋区对一个比较弱小的男孩说到:“我要玩下棋,你让开,你去玩别的。

”说着,他又把棋都弄乱了。

他见那个男孩还坐在椅子上不动,他就用手推了那个男孩,把他推倒在地上,于是小男孩就哭了。

而轩轩就好像不关他的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跟其他小朋友下起棋。

在排队洗手时,洗手池边已经有很多小朋友,轩轩就是硬挤进去,用力把两边的小朋友拉出,嘴里说着:“我先,我先。

”其他小朋友也不服气说:“是我们先到的你干吗插队,到后面去,不然我们告老师去。

”接下他们就开始争吵起,你推我,我拉你。

做早操时间,轩轩就乱站,做操时踢到了前面小朋友的脚,对不起也不说一声,还偷偷的笑。

排队回教室时和其他小朋友推推去,把一个小朋友推在了台阶上,结果那个小朋友的腰肿起了,几天不能幼儿园只能躺在床上。

轩轩喜欢在教室里跑跑去,一不小心就撞到其他小朋友,有时他是故意去碰碰小朋友,一天下会招惹很多小朋友,教室里就听见小朋友:“老师,轩轩他打我;老师,轩轩抢我的玩具。

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观察与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观察与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观察与分析第一篇: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观察与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观察与分析研究对象:汪简班级:大四班个案情况简述:汪简优点在于生性活泼好动,独立性强,善于发现观察事物,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缺点是习惯指挥他人,脾气暴躁,比较任性。

每次人园时还要闹情绪,说出各种不上幼儿园的理由,但家长一旦离开后就能很快融人集体生活中。

个案观察记录:1、饭后看书。

幼儿主动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区域进行活动。

今天丫丫带来了新图书,正当他看得开心时,汪简走过去抢丫丫的图书。

因丫丫抓住图书不放,汪简就在丫丫的脸上咬了一口,他最终抢到了图书。

2、集体活动。

幼儿自由坐在地上。

汪简坐在最后一排。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后。

让幼儿自由讨论。

汪简一会儿拉拉前面小朋友的头发,一会儿抓旁边小朋友的衣领,还故意把别的小朋友绊倒。

老师发现后,叫他起来回答问题。

他回答正确。

3、表演游戏。

幼儿角色游戏时。

汪简跑到娃娃家:“我今天要当爸爸。

”这时,汪简发现妞妞和小美为了争做妈妈的这个角色互不相让,于是他说:“你们用剪刀石头布,(谁赢谁就当小熊)。

”妞妞输了,但她不认输,要再剪一次。

汪简一步上前去抢妞妞手巾的头饰,妞妞不给他。

他就用力一推,将妞妞推倒在地,并把头饰给了小美。

一、家园之间进行交流教师:把汪简在园表现向家长反映(主要反映以上情况)。

家长:1、由于作较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汪简说自己一个人很无聊,经常提出要去小朋友家或邀小朋友到家里玩。

2、汪简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记得牢,很乐意完成。

平时做事动作很慢,对事物难以保持较长的兴趣。

3、汪简会主动关心妈妈,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但没有耐心。

4、汪简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但很爱发脾气,比较急躁。

二、家园共同分析原因1、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

汪简生性活泼好动,喜爱表现自己,往往寻找各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

但他选择的方式不当,无意中攻击了他人。

这表明他的心理发展水平不高,没有掌握正确的交往方式,需要成人加以引导。

小班攻击性行为个案

小班攻击性行为个案

小班攻击性行为个案一、个案背景姓名:小明(化名)年龄:4岁性别:男所在班级:小班小明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平时在幼儿园里与其他小朋友相处融洽。

但近期,我发现小明在幼儿园内出现了攻击性行为,引起了我的关注。

二、攻击性行为表现1.语言攻击:小明在与小朋友交流时,经常使用侮辱性语言,如“你是个笨蛋”、“我不喜欢你”等。

2.行为攻击:小明在与小朋友玩耍时,会突然推搡、拍打其他小朋友,甚至咬人。

3.情绪失控:小明在受到挫折或不满时,容易情绪失控,哭闹不止,难以安抚。

三、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小明家庭氛围紧张,父母经常吵架,导致小明在家庭环境中感受到压力,学会了攻击性行为。

2.教育方式:家长在教育小明时,过于严厉,动辄打骂,使小明认为攻击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3.生理因素:小明可能存在一些生理问题,如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等,导致情绪波动较大。

四、干预措施1.家庭干预:(1)改善家庭氛围,父母尽量减少争吵,为小明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2)家长改变教育方式,采用鼓励、引导的方式,代替打骂,让小明学会正确处理问题。

2.幼儿园干预:(1)加强教师对小明攻击性行为的关注,及时制止并引导其正确行为。

(2)组织小组活动,让小明与其他小朋友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

(3)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小明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和控制。

3.社会干预:(1)邀请心理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家长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

(2)开展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促进家庭和谐。

五、干预效果1.语言攻击减少,学会用礼貌语言与小朋友交流。

2.行为攻击减少,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情绪波动减小,遇到问题时能够冷静应对。

小班攻击性行为个案一、个案背景姓名:小明(化名)年龄:4岁性别:男所在班级:小班小明是个特别活泼的孩子,每次在操场上总能看到他蹦蹦跳跳的身影。

但最近,他在幼儿园里的一些行为让我有些担忧。

小明有时会突然情绪失控,对其他小朋友发起攻击,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关于儿童攻击性的调查报告

关于儿童攻击性的调查报告

关于儿童攻击性的调查报告【摘要】儿童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不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也不利于儿童未来的发展。

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遗传、家庭、社会环境等。

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及时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对于儿童健康、顺利地成长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现象和对儿童发展以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接着阐述了各类媒体对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影响,最后从正确使用媒体的角度提出矫正的相关对策。

【关键字】攻击性行为榜样个案分析一、攻击性行为概念及其现状关于的攻击性行为虽深为心理学家所重视且研究历时较长,但迄今为止尚无同意定义。

20世纪20年代,“攻击性行为”被看作是“避免痛苦与寻求快乐的行为遭受挫折时的基本反应”;30-70年代人们通过大量研究后,较多的心理学家赞同“以直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任何行为序列”的定义。

然而班杜拉却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复杂的事件,对其下定义不仅要考虑到伤害的意图,而且还要考虑到社会的判断,看究竟哪一种伤害行为称得上为“攻击性行为”。

后来,L.D.Eron 将其定义为是“一种经常性有意的伤害和挑衅他人的行为”。

我国的心理工作者认为,攻击性行为就是“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语言行为”,“是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其中,伤害意图、伤害行动与社会评价,是攻击性行为概念的三个要素,攻击者具有伤害他人的主观意图,目的是直接造成被攻击者的伤害或通过唤起被攻击者的恐惧而达到其目的。

由此得到:20年代的“攻击性行为”的定义是从攻击者实施行为的原因的角度考虑的;30-70年代的“攻击性行为”是从攻击者攻击目的的角度下定义的;这两种定义都是在攻击者的基础上提出的,并没有涉及被攻击者。

班杜拉对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已经包括了伤害意图和社会评价;L.D.Eron提出了主观意图和伤害行为。

他们对“攻击性行为”定义的理解更为全面。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和发展变化(一)国外的有关研究F·Goodenough·Hartup·Shantz等人就对的攻击性行为的表现特点、发展模式进行过系统的观察分析与深入探讨。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个案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概述: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对幼儿的发展和学习有着负面影响。

心理辅导是一种帮助幼儿管理并改变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方法。

本个案将重点分析一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问题,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心理辅导的方法。

个案背景:Jenny,女,5岁,就读于一所幼儿园。

Jenny在幼儿园中经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包括打人、踢人、咬人和推人等。

据家长反映,Jenny在家中也有类似的攻击行为,对弟弟经常施以暴力。

Jenny的家庭环境温馨和睦,父母对她关心有加。

攻击性行为的原因:1. 物质不满的原因:Jenny可能因为一些原因感到不满和不满足,无法有效地表达情绪,进而通过攻击来释放内心的不安。

2. 学习环境的不适应:Jenny可能在家庭和学校的学习环境中遇到了困难,感到压力和挫折,从而通过攻击行为来寻求帮助或引起关注。

3. 自我认同的困惑:Jenny可能存在自我认同上的问题,对于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存在疑虑,通过攻击行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力量。

心理辅导的方法:1.观察和记录:辅导师需要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频率、持续时间、触发因素和表现形式等。

2.情绪管理:通过教授幼儿情绪管理技巧和策略,帮助其学会自我控制和表达情绪的方法,例如深呼吸、正面讲话和寻求帮助等。

3. 行为替代:辅导师可以引导Jenny找到其他替代性行为,以取代攻击行为。

例如鼓励她用言语表达不满,或者寻找其他方式来排解压力和消耗能量,如画画或参加体育活动等。

4. 合作解决问题:通过模拟情境和角色扮演,教导Jenny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和沟通,以解决冲突和问题。

这有助于提高她的社交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家庭支持:辅导师需要与Jenny的家长进行密切合作,并提供家庭辅导和交流技巧,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Jenny的攻击性行为。

家庭应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

心理辅导实施过程:1. 与Jenny建立关系:辅导师与Jenny建立信任关系,与她进行亲密交流,并了解她的感受和想法。

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论文】

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论文】

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一、问题的提出攻击性行为是指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有意损害他人的行为。

在幼儿园攻击性行为会时常发生,对于小朋友来说,产生攻击性行为主要是因为他们遭受到了困难自己却解决不了时,就变得焦虑起来;或者是因为小朋友们本身所有的性格,比如:有的小朋友比较任性、有的小朋友还处于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等。

这时候幼儿就会采取打人、咬人、踢人、抢夺其他小朋友的东西、把东西扔在地上等攻击性行为,这不是一种亲社会行为,而是一种反社会行为,这种行为是儿童问题行为极其严重的表现之一。

二、案例描述轩轩小朋友,男孩,年龄班中班。

轩轩生性活泼好动,比较任性,容易生气。

他从小受爷爷奶奶的溺爱,在家就是一个“小少爷”,以自我为中心,爱表现自己。

缺乏与同龄人的交往。

在区角活动时,老师是按组来请小朋友去选区角游戏的,坐的好的小朋友就先被请到去玩,每次等其他小组都选好之后,轩轩所在的那组才会被请去选区角活动,因为每次都是最后被请到,轩轩想玩的下棋区总是已经客满了,老师规定的人数满了就不能再进去玩,他就拿着自己的小椅子到下棋区对一个比较弱小的男孩说到:“我要玩下棋,你让开,你去玩别的。

”说着,他又把棋都弄乱了。

他见那个男孩还坐在椅子上不动,他就用手推了那个男孩,把他推倒在地上,于是小男孩就哭了。

而轩轩就好像不关他的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跟其他小朋友下起棋来。

在排队洗手时,洗手池边已经有很多小朋友,轩轩就是硬挤进去,用力把两边的小朋友拉出来,嘴里说着:“我先,我先。

”其他小朋友也不服气说:“是我们先到的你干吗插队,到后面去,不然我们告老师去。

”接下来他们就开始争吵起来,你推我,我拉你。

做早操时间,轩轩就乱站,做操时踢到了前面小朋友的脚,对不起也不说一声,还偷偷的笑。

排队回教室时和其他小朋友推来推去,把一个小朋友推在了台阶上,结果那个小朋友的腰肿起来了,几天不能来幼儿园只能躺在床上。

轩轩喜欢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一不小心就撞到其他小朋友,有时他是故意去碰碰小朋友,一天下来会招惹很多小朋友,教室里就听见小朋友:“老师,轩轩他打我;老师,轩轩抢我的玩具。

幼儿个案分析攻击性行为

幼儿个案分析攻击性行为

幼儿个案分析攻击性行为在幼儿教育中,攻击性行为是教师和家长最常面临的问题之一、攻击性行为包括身体攻击行为(比如打人、踢人等),言语攻击行为(比如咒骂、恶言恶语等)以及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等。

本文将对一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个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这名幼儿名叫小明,他是一名四岁半的男孩,目前就读于一所幼儿园。

在幼儿园中,小明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即时有时出现打人、咬人、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等行为。

这些行为对其他幼儿造成了伤害,并且也受到了教师和其他家长的指责和抱怨。

首先,需要了解这些攻击性行为背后的原因。

通过观察和与小明进行交流,发现了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1.没有学会适当表达情绪:小明很可能无法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而通过攻击性行为来发泄。

2.模仿行为:小明可能在家庭和社交环境中接触到了一些攻击性行为的模板,因此模仿这些行为。

为了解决小明的攻击性行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建立积极的情绪管理机制:教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小明学会适当表达情绪,比如使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求,或通过绘画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表达情绪。

2.引导适当的行为方式: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积极的引导来教育小明,帮助他理解攻击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并教会他适当的行为方式,比如通过分享、合作和友善来表达情感。

3.建立积极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于幼儿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家长可以提供一个充满爱和尊重的环境,鼓励和赞赏积极的行为。

4.沟通和合作:教师和家长可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并共同合作解决小明的问题。

教师可以与家长分享自己对于小明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并寻求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5.提供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对于小明的积极行为可以进行适当的奖励,比如赞美和奖励物品等。

而对于攻击性行为,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比如限制一些活动的参与,让小明认识到攻击性行为的不可取性。

在实施这些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需要保持耐心和持续关注,因为解决攻击性行为需要时间和努力。

攻击性行为幼儿的个案研究

攻击性行为幼儿的个案研究

攻击性行为幼儿的个案研究一、研究前个案情况分析我班陈司韬小朋友今年5岁,生性活泼好动,独立性很强,善于发现和观察事物的不同与变化,反应快,能自信的对自己的发现做出肯定的判断,懂得关心比他小的小朋友,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司韬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习惯指挥他人,比较任性,脾气暴躁,容易生气。

二、个案观察记录(一)饭后折纸、看书。

司韬拿着纸折一折,看一看。

没人理会他。

过一会,他把纸张放回,去拿书(自带)走到几个小朋友前面:“你们看,我的书是奥特曼,谁要和我一起看。

”几个男孩围过来。

司韬:“这个叫超级威力脚,这个叫超变身。

”其他幼儿:“这有什么,要太阳射灵炮才厉害。

”司韬:“要不然我们比一比。

”说完,站起来,对着他人玩攻击性游戏。

(二)、集中活动。

幼儿自由坐在地上,司韬坐在最后一排。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后,让幼儿自由讨论,司韬则伸手抓前面小朋友的衣领,摸一摸前面小朋友的头,老师发现,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回答正确。

(三)、表演游戏活动。

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和材料。

司韬在第三组,他拿了一个小熊的头饰跑到第一组:“你们看,我今天要当小熊。

”这时候他发现两位小朋友为了争小熊角色互不干相让。

司韬:“你们用剪刀石头布,谁赢谁就来当小熊。

”其中一位幼儿(胡晨)输了,但他不认输,要再剪一次,司韬一步上前从胡晨手中抢回头饰,胡晨不给他,他用力一推,胡晨摔倒在地上,司韬把头饰给另外一个小朋友。

(四)、分组活动。

老师引导幼儿自由观察图片,司韬站起来,四处走一走,看一看,与其中一位小朋友在开玩笑,老师发现了,瞪他一下,他又回去看图片,等到老师又不注意,他又到另一名幼儿后面,用肘绕住他的脖子,把那位小朋友绊倒在地上,他却很开心。

三、原因分析(一)家园交流在园在家表现园:老师把在园表现向家长反映,主要反映以上情况。

家长:(1)司韬说自己一个人很无聊,经常提出要去小朋友家,或邀请小朋友到我们家与他一起玩。

(2)老师布置的任务记得很牢。

做事情动作很慢。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精编版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精编版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精编版标题: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摘要:本个案研究旨在探讨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干预策略。

通过观察和采访,发现一个5岁的男孩(杰克)在幼儿园中表现出频繁的攻击同伴行为。

研究发现杰克的攻击行为主要受家庭环境、情绪问题和缺乏社交技巧的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幼儿的干预策略,包括教育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以帮助杰克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和社交技巧。

关键词: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干预策略、幼儿园、社交技巧1.引言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幼儿的发展和同伴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个案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详细观察和采访,分析一个5岁男孩(杰克)的攻击行为,探讨其原因和干预策略。

2.方法2.1参与者本研究的参与者是杰克和他在幼儿园中的同伴。

2.2数据收集通过观察和采访收集数据。

观察期间,记录杰克的攻击行为、触发因素以及他与同伴之间的互动情况。

采访幼儿园老师和杰克的父母,了解杰克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情绪问题。

3.结果3.1攻击行为表现形式杰克的攻击行为表现为推搡、打人、咬人等。

这些行为对同伴造成身体上和情感上的伤害。

3.2攻击行为的触发因素触发杰克攻击行为的因素包括同伴争抢玩具、被指责和挤压在拥挤环境中。

这些情境会引发杰克的不适和情绪冲动,导致攻击行为的出现。

3.3家庭环境和情绪问题杰克的父母在采访中透露,杰克在家庭中经常受到严厉的纪律,父母对他的期望过高。

他们还提到杰克情绪波动频繁,容易发脾气和焦虑。

3.4缺乏社交技巧杰克在社交技巧方面有困难,缺乏解决冲突的能力和情绪调节机制,导致他无法适应幼儿园环境。

4.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杰克的攻击行为受到家庭环境、情绪问题和缺乏社交技巧的共同影响。

家庭环境中的严厉纪律可能导致杰克的情绪问题,而缺乏社交技巧使他无法适应同伴之间的互动。

这些因素共同促使了他的攻击行为。

5.干预策略5.1教育家长家长应接受教育,并了解杰克的特殊需求。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个案分析2200字》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个案分析2200字》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个案分析目录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1)一、案主基本情况 (1)二、案主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表现 (2)三、个案分析 (2)(一)行为分析与判断 (2)(二)问题形成原因 (2)四、辅导过程 (3)(一)第一阶段:加强认识教育,创设集体教育氛围 (3)(二)第二阶段:强化不相容行为,发挥幼儿的长项 (3)(三)第三阶段:巩固教育成果,消除不良行为习惯 (3)五、结论 (4)参考文献 (4)目前,针对攻击性行为的小学生,许多学校都会采取严肃批评、请家长等教导方式,这虽然是无奈之举,但是也只能暂时的缓解他们的攻击性行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我的观察和研究中,我发现规则约束下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小学生不肯接受这一行为,整体呈现出一种消沉情绪,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因此,为此类孩子推出一套适合他们的心理辅导个案在当代社会非常重要。

一、案主基本情况(一)个人情况:小光(化名),男,9岁,独生子女中。

他是班上个子最高,最强壮,热爱阅读,识字能力强。

见识相比于其他同龄孩子多,但言语不多。

在班上爱欺负其他小学生,经常与别的小学生发生争执,甚至直接粗暴攻击他人,但其本人却没能认知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不仅仅影响了班上的秩序,其自身也为此受到排斥、导致情绪异常。

(二)家庭情况:父母均为高学历知识分子,兴趣爱好广泛,工作繁忙,但尽可能陪他,常带他外出旅游,还特别注意他的饮食规律。

妈妈对他要求很严,对其犯错有体罚的举动,家庭关系和睦。

二、案主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表现小光在班上霸气十足,常动手打人、抓人、踢人,骂人。

经常将别的小学生的玩具扔掉,当其他人和他理论解释的时候,他看你气急了就不吱声。

小学生生气地推了推他,一挺身便动手打了起来。

当阅读的时候,别的小朋友也会探讨自己读过的好玩的书,他便抢过来说:“让我看一下。

”如果别人不给,他会抓着人家手臂抢。

在画画时,他常常独自占据一张大桌子,绝不允许他人前来,也偶尔会拿着画笔到他人纸张上作画,并说自己“为他作画”。

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

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

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个案研究: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引言:攻击性行为是幼儿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于幼儿园的教育者来说,如何有效应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围绕一位小班幼儿进行个案研究,通过观察、与家长交流和专业评估,探讨其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一、背景信息幼儿:小杰(化名)性别:男年龄:4岁幼儿园班级:小班研究时间:XXX年X月-XXX年X月二、问题描述小杰被教师反复反馈存在攻击性行为,包括推、打、咬等行为。

他的攻击行为频繁出现,并且造成了其他幼儿的不适。

三、问题分析通过观察和与小杰的家长交流,我得到了一些关于小杰攻击性行为的信息。

小杰是家中独生子,父母对他宠爱有加,很少对他有严厉的要求或限制。

父母相对宽容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了小杰的攻击性行为。

此外,小杰在幼儿园中也经历了一些挫折与困惑,他可能通过攻击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获得注意。

四、干预措施1.提供积极的引导与支持:针对小杰的攻击性行为,教师应给予他积极的引导与支持。

通过与小杰配对玩耍,鼓励他与其他幼儿进行合作与分享,同时制定行为规则,帮助他逐渐了解攻击性行为的不可取之处。

2.引导情绪表达与沟通技巧:小杰缺乏合理的情绪表达与沟通技巧,导致他以攻击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困惑。

教师可以逐步教导小杰有效的情绪表达方式,例如通过语言表达感受、使用绘画或玩具来表达情绪。

3.严格限制攻击行为:针对小杰的攻击行为,教师应制定明确的规则,并实施严格的限制措施。

当小杰出现攻击行为时,教师应立即制止,并告知他攻击行为的不正确性。

4.家园合作:与家长密切合作对小杰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干预和改善。

教师可以与家长分享小杰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和进展,并协商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5.培养社交技能:因为小杰的攻击行为可能与社交技能不足有关,教师应重点培养他的社交技能。

通过组织游戏和活动,教导他与他人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等社交技能。

六、干预效果评估针对小杰的攻击性行为,通过与小杰一对一的引导与支持,观察到小杰的攻击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幼儿园攻击性行为的个案分析(doc)

幼儿园攻击性行为的个案分析(doc)

幼儿园攻击性行为的个案分析(doc)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一个幼儿园攻击性行为的个案分析,探讨如何让孩子们的行为表现
得更加良好。

幼儿园里有一个五岁的男孩,这个孩子被班级里的几个孩子欺负。

其中,一个是说脏话,一个是不断嘲笑他,一个是说他笨和迟钝,而另一个就是打他。

受到欺负之后,这个
男孩就开始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怨恨,对别的学生发脾气、大喊大叫、大动手。


这种情况下,学校老师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
有一个良好的自我认知,从而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学会正确的表达情绪。

另外,老师
还采用小组活动和表扬来改善孩子的行为。

此外,老师还积极关注欺凌行为,对于发生欺
凌行为的孩子,老师会采取有效措施,以使他们有意识地停止欺负,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孩子的行为习惯常常是他们作为模仿者的父母或教育者的产物,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影响孩子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机构应该建立一个健康的
学习环境来培养孩子的全方位发展。

这就需要有一个支持性、鼓舞性的社会氛围,来帮助
孩子更好地建立完整的社会模式,并增强他们的自立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建立一种和
谐的社会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攻击性儿童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摘要:攻击性儿童频繁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对课堂教学带来干扰,而且不利于自身及其他学生的身心发展。

笔者针对一例攻击性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个案攻击性行为的表现特征和成因,探讨矫正个案攻击性行为的策略和方法,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发现和讨论一些共性的问题。

关键词:攻击性儿童行为矫正个案研究攻击性儿童主要表现是比较频繁做出攻击行为,情绪不稳,行为异常;存在着社会认知偏差,对己对人对事的认知上不符合实际。

他们经常在课堂上捣乱,有时会让课堂教学无法进行。

这样不但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而且对其他学生带来不良的示范行为,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本文通过一例攻击性儿童的行为矫正进行个案研究,总结实践经验,以期为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1案例背景资料1.1个案基本情况姓名:小乐性别:男年龄:10岁(1997年2月出生)年级:四年级辅导时间:一学期表现的行为:该生与班上的同学关系比较紧张,与同学相处时经常发生冲突,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冲动、任性等个性特点。

经常做一些怪异的行为以吸引老师及同学的注意。

不喜欢别人说他是非,当听到别人说他不是时就脾气很火爆,采用攻击的行为作为回应。

大家进行集体游戏时,他不能耐心等待,经常搞破坏,如有同学不能顺他意,就算老师在旁也会采用过激的行为攻击同学。

每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后能认识错误,可是过了一天还是会我行我素。

1.2个案的家庭和学校背景1.2.1家庭背景:小乐一家三口,父母都在外打工,主要由爷爷和叔叔照顾。

小乐每个星期能见到他父母的时间比较少,大多的家庭教育都要靠他爷爷和叔叔去完成。

1.2.2学校背景:小乐是由普校转入培智学校。

对于该生多动、爱记仇、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家人都认为与他在普校经常被同学欺负、被同学嘲笑、愚弄有关,家人让他不要去理睬那些孩子,同时也希望老师加强对他孩子的教育。

但每次与同学发生争吵,同学们一致都说是他的不是。

原来的学校不认为该生被同学嘲笑、愚弄。

家长与学校的关系不是很好。

他的父母希望培智学校的老师能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使他能与同学友好相处。

自入读培智学校3周以来,该生比较乐于与同学交往,且经常做一些怪异的行为以吸引老师及同学的注意。

不爱清洁、做事速度比较快但不仔细。

能安静的时候较少,如:排队时去踩同学的脚、有时会去推一下同学,并经常因一些小事与同学发生大吵或攻击同学,同学对他有排斥感。

1.3个案跟踪分析1.3.1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发展性行为障碍,在于使他人受到伤害或引起痛楚的行为,而宣泄紧张,不满情绪的消极方式。

表现为情绪易冲动,脾气火爆,缺乏与人交往的技巧。

如:他怀疑有谁说他坏话,就会用出拳攻击该同学。

1.3.2通过观察了解,个案抗挫折能力、自控能力差;缺乏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几乎没有什么社会技巧去结交朋友并维持他们的友谊。

他只是通过一些幼稚的、没有实际用处的行为来博得伙伴及老师的关注,但是他的这些行为往往适得其反,反而招致别人的嘲弄。

个案情绪易冲动,脾气火爆使他的交往技巧越发变得缺乏,影响了他的人际交往,而在交往中遇到的挫折使他以攻击性行为来发泄。

1.3.3通过这个心理评价,问题变得很清楚了:小乐父母及老师没有教会该生面对外界各种刺激如何去反应,没有学会遇到挫折时该怎样面对及遇到不良的情绪时不知怎样去发泄,也缺乏结交朋友的一些技巧。

他为了得到他人的关注就搞一些怪异的行为,以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

但个案冲动的性格造就他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于是对于他人的嘲笑就采用攻击的行为,时间长后就逐渐形成习惯性采用粗爆的行为来宣泄自己不满的情绪。

2矫正不良行为的阶段目标2.1、通过训练辅导,降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掌握与同学沟通的技巧,学会使用不伤害他人、不影响他人的方式发泄不满情绪,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的行为。

2.2、通过各种游戏及活动,向该生灌输良好的品德及行为习惯。

2.3、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有良好的接受挫折的心态。

3采取的教育措施3.1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3.1.1关爱个案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爱就像池塘没有水。

没有水,就不能称之为池塘。

没有爱则不能称之为教育。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育效能提高的基础,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

我每天都及时去了解他与同学间的相处,了解他的想法,对于他每天的进步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

如:“你今天穿的衣服真干净!”“你今天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你真棒!”同时,在座位的安排上,我特意让他坐在前排。

上课时,有意识地让他多回答问题、到黑板上写生字、读课文,以使其集中注意力,减少上课时乱动的现象,并相应予以表扬、鼓励,让他体会到老师时刻都在注意他,关心他。

通过让个案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他对我很喜欢,有心里话也肯对我说了,开展的行为矫正训练也乐于接受了。

3.1.2创设友好互助的班级环境良好的班风、班貌,能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个案在班级上,虽然不是很受同学的欢迎,但我注重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去关心同学,帮同学改正缺点的行为。

我注意提醒学生尽量少去刺激个案,与个案发生矛盾时,不可与他打架,同时要求学生不把个案作为特别的同学看待,而是要平等友好地相处,让个案感觉到同学对他的关心及宽容,降低个案对周围同学敌视的心态,减少他的攻击性行为的源头发生。

3.1.3重视榜样示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榜样是多方面的。

对个案而言,家长、同学、老师、名人、影视等都有着重要影响的榜样。

那就要求在从社会环境中寻找那些可能导致个案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并予以控制和消除,如禁止个案看暴力影视、禁止个案主动去接触在学校里有暴力倾向的学生等。

以使个案的周围有一个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3.2指导他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对抗压力,减低压力,减少与他人发生冲突与摩擦,促进学生间的和谐和信任,反之错误的交往方式会使人际关系恶化。

有一天,小乐居然在游乐场背着一个大的汽车轮胎满地跑,如果不是给老师发现还不知道他还要转多久。

当老师告诉我他的这种行为后,我马上找到他时,发现他已经是满脸乌黑,只能露出两排白白的牙齿,身上白色的衣服早已没有了原有的色彩了。

看到眼前的黑人我不知是可笑还是觉得可悲,只是我已经发不起火来。

带着他洗干净脸后,问他“为什么背着轮胎来回跑?”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

他说:“我能背起这个轮胎,同学们都说我很棒。

”他只是为了得到同学们的称赞,通过一些幼稚的、没有实际用处的行为来博得同学的关注。

但是他的这些行为往往适得其反,反而招致别人的嘲弄。

为了让他有一个与同学交往的正确的认知和方式。

第一、通过看故事情节,看图说话来引导他判断对错,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认识自己的错误和平时做得不好的地方,帮助他树立能改正的决心。

第二、通过引导他平时多为同学做好事,主动帮助同学。

如每天早上帮同学打开水、擦桌子等;不叫同学外号,每天早上见到同学向同学问好等,就会得到老师和同学更多的表扬。

经过两个星期的故事及谈话式的引导,他能认识到自己动不动就打人不好的行为,在老师的面前能表示改正;帮助同学的事也多了。

3.3采用代币制强化良好的行为正确的行为得到及时的鼓励、表扬,才能使其良好的行为得以强化。

为了使小乐的良好行为得以养成,我深入了解小乐的个性,发现他在同学面前比较要强。

如:“我能做这样的事,你们不可以。

”“今天老师又表扬我了!”“今天我又有一个星星了!”这些都成了他在同学面前显耀的话题。

根据他的这个特点,我和他来一个约定,能做一件好事能做到就奖励一个星星,如果星星的总数每累积达到10个的,就让他当一天带队队长。

如:①帮同学做一件好事。

②上课时,不乱出座位、不拍打桌椅。

③一天的时间里能与同学和睦相处的。

④在劳动课时能积极参与劳动的。

⑤能排队领饭。

当他的星星总数达到10个时,我让他真的当了一天队长,让他排在前头,带着同学。

那时候只看见他满脸都露出得意、不可一世,一会儿跑到队伍的前面,一会儿跑到队伍的后面,嘴里不停地喊着:“排好队!排好队!”慢慢的我发现他与同学发生冲突的现象少了,攻击性行为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

3.4培养自我调节控制的能力3.4.1引导恰当宣泄情绪圣经说:『不可含怒到日落。

』后来许多心理学家用这句话来强调情绪发泄的重要性。

因此人在遇到不良情绪的时候,如果不能自我调节,只是一味得用压制是不行,加上学生的控制能力比较差,如果不通过恰当的方式将愤怒及不满通过某种方式发泄出来,就会引起比较严重的问题。

为了减少小乐好动且具有攻击性的行为,在每节课的下课时间,我都会找到他,与他一起来玩打羽毛球及跳绳运动,以消耗他旺盛的精力。

此外,我注重引导他通过恰当的方式发泄不良的情绪。

如有一次,我在课间休息时看到他,追着班上一位同学跑。

我把他叫住时,只见他满脸通红,两手抓紧拳头。

看到这样的情形,我马上让那同学先走开。

把小乐带到操场让他把想说的话大声喊出来,只听到小乐大声的喊到:“打×××,打×××……”,当看到他抓紧的拳头逐渐放松了,声音也逐渐低了下来的时候。

我才叫他停了下来。

通过向他进一步了解,才知道。

原来班上的×××同学在下课的时候帮他起了一个外号,令他很生气,于是就追着同学想去打他。

我向他承诺,如果真是这位同学起外号叫你,会要求他向你道歉。

经确认后,是这位同学帮他起外号。

当小乐看到×××同学向他说,“对不起”时,只见小乐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3.4.2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的主动性,认为个体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后果,并依靠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因此个案的行为即使未受到外来的强化,自己本身也应具有调控行为的可能性。

为了使个案知道攻击性行为的危害性;班上有同学被他弄哭了,我都会把同学哭的样子拍成照片,引导个案观看他攻击同学时使同学伤心痛哭的照片,体验到自己的攻击行为给同学带来的痛苦,使个案对自己的攻击性行为感到羞愧。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引导他主动关心和爱护同学,促使个案自觉地减少攻击性行为。

3.5家庭辅导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为了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保持一致,提高个案的辅导训练的效果。

我与个案家长共同拟定对小乐的辅导计划,并要求家长周末的时间里密切配合。

如:①每天早上带小乐到外面跑步30分钟。

②让小乐每天参与羽毛球训练2小时。

③引导小乐做家务。

每做到一项就可得到一个星星的奖励。

同时要求家长对于小乐做得好的地方要及时给予表扬及鼓励。

通过以上方式进行辅导,家长反映小乐在家乱发脾气,冲动的现象少了。

4辅导训练的效果个案经过16周的辅导和训练的效果是不错的,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正在逐渐降低。

(攻击性训练效果如图1.1)现在基本不会主动去攻击同学,遇到与同学发生不愉快的事,能寻找老师述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