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兴亡千古情—“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初探-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千古兴亡多少事——《读懂咏史怀古诗》教案

千古兴亡多少事——《读懂咏史怀古诗》教案

【教学设想】【教学目标】一、能够准确找出咏史怀古诗的古今连接点;二、理解诗歌内容,说出诗歌中“用典怀古”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找到古今连接点,掌握怀古诗的三个作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练习总结法【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堂内容】一、课堂导入:(课件展示)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是啊,多少烟尘历史中,多少历史诗歌里。

今天,让我们一起伴着诗人的心跳,去感受历史的沧桑,聆听诗歌的回音。

二、方法总结:1、什么是怀古诗?(课件展示)怀古诗就是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故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2、怎样读懂怀古诗?在理解时要注意抓住:一个接点、三种线索3、举例分析,寻找连接点。

(课件展示)《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咏怀古迹》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一是王昭君的出塞与杜甫的“飘泊西南天地间”,二是王昭君美冠后宫而不得恩宠与杜甫“古来材大难为用”的悲剧命运。

诗中的明妃就是诗人自己,诗人自己就像当年的明妃。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挖掘二者连接点(讨论练习):丞相祠(杜甫——诸葛亮)主旨:诗人以古人自比,以诸葛亮自况。

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对诸葛亮的钦佩与赞美之情,还包括因没有实现梦想而表现出来的惋惜之情。

在对比中流露出失落,在同病相怜中感受共鸣。

4、概括分析,确定三条线索。

千古兴亡多少事——《读懂咏史怀古诗》精品教案

千古兴亡多少事——《读懂咏史怀古诗》精品教案

千古兴亡多少事——《读懂咏史怀古诗》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读懂咏史怀古诗》。

根据教材安排,我们将重点学习第四章“咏史怀古”部分,详细内容包括《乌衣巷》、《登鹳雀楼》、《赤壁怀古》等经典咏史怀古诗。

通过学习这些作品,让学生解古代诗人在咏史怀古中表达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咏史怀古诗基本特点,能够正确理解和欣赏古代诗人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讨论等途径,提高学生对咏史怀古诗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热爱,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咏史怀古诗中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咏史怀古诗基本特点及其在具体作品中体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乌衣巷、鹳雀楼、赤壁等历史场景,引发学生对咏史怀古诗兴趣。

(5分钟)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乌衣巷》,分析其咏史怀古特点,解读诗人情感。

(2)学习《登鹳雀楼》,对比分析其与《乌衣巷》异同,深化对咏史怀古诗理解。

(3)学习《赤壁怀古》,探讨古代诗人如何通过意象表达对历史感慨。

(20分钟)3.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学习三首咏史怀古诗,设计相关题目,进行讲解和分析。

(15分钟)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咏史怀古诗写作练习。

(10分钟)(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读懂咏史怀古诗》2. 主要内容:(1)咏史怀古诗特点(2)经典作品分析:《乌衣巷》、《登鹳雀楼》、《赤壁怀古》(3)咏史怀古诗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乌衣巷》中意象,并阐述其在表达诗人情感中作用。

(2)比较《登鹳雀楼》与《乌衣巷》异同,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3)以“咏史怀古”为主题,创作一首诗。

2. 答案:(1)意象:乌衣巷、燕子、夕阳等。

作用:通过这些意象,表达诗人对历史沧桑、时光流转感慨。

初中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初中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初中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咏史怀古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不仅能够展现历史的风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批判思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历史、文化,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本文将介绍一种初中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咏史怀古诗的基本特点和写作风格;2.了解古代历史与文化背景,理解咏史怀古诗的内涵;3.鉴赏并欣赏咏史怀古诗的艺术之美;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阅读兴趣和批判思维。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1)咏史怀古诗的基本特点和写作风格;(2)古代历史与文化背景;(3)代表性的咏史怀古诗欣赏。

2.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咏史怀古诗的基本特点和写作风格,以及古代历史与文化背景;(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参与课堂互动,探讨其中的意义和艺术价值;(3)朗读法:让学生朗读经典咏史怀古诗,使其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表达;(4)写作法:引导学生撰写一首咏史怀古诗,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加深对古代诗歌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引入一段与古代历史相关的故事或者古诗开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古代历史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2. 讲解咏史怀古诗的基本特点和写作风格根据教材中选取的经典咏史怀古诗,结合诗歌欣赏,讲解咏史怀古诗的写作技巧和风格特点。

例如,讲解古代诗歌中常用的对仗、押韵等修辞手法,并解释这些手法在表达历史情感上的作用。

3. 探究古代历史与文化背景通过教材中选取的咏史怀古诗,带领学生了解古代历史与文化背景。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相关的文物、古迹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历史图景。

4. 代表性咏史怀古诗欣赏选择几首代表性的咏史怀古诗进行欣赏,教师可以朗读或播放录音,并带领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表达等要素,深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爱国诗组群文阅读实录与反思

爱国诗组群文阅读实录与反思

题目:爱国诗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实录作者:振兴小学刘刚教学内容:课内篇《己亥杂诗》、课外篇《过零丁洋》、《示儿》、《从军行》实录:一、导入师:今天有许多兄弟学校的老师来我校参加本次教研会,有朋至远方来,不亦说乎。

上课之前,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精忠报国》)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生(齐答):精忠报国!师:古人的“精忠报国”的爱国情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愈是危难时期,这种情感表达的就愈强烈、愈是令人感动。

二、教学课内篇《己亥杂诗》教师出示《己亥杂诗》并板书课题,生齐读。

一生读作“已亥”,教师板书“己和已”师问“这两个字怎样区分?”一生:完全开口的念ji,半开口的念yi。

师: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谁能给这两个字组词?生:自己,已经。

师:“己亥”指己亥年,即1839年,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

因为都写于己亥年,又因为诗的内容繁杂,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己亥杂诗》(教师板书:析题目)师:1839年,发生了一件大事,是知道?生沉默。

师:老师提示,这个事件的主人公叫林则徐。

生恍然大悟,齐喊:虎门销烟!师笑:对了!(师出示清朝百姓吸食鸦片图)大好男儿因为吸食鸦片变成东亚病夫,许多百姓流离失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师面色沉重:第二年,1840年又发生什么大事?生:鸦片战争!师出示图片:英国人用洋枪大炮撕开了清朝的大门开启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

战败、割地、赔款让本就艰难的大清百姓生活更加悲惨。

龚自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了本诗。

(教师板书:知背景)师:学习爱国古诗,必须要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古诗。

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己亥杂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同桌互相评价。

生自由读,同桌互读。

小组内推荐代表展示读。

全班评价。

老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评价。

学生结合老师的示范朗读进行练读。

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的咏史怀古诗更是带有浓厚的历史气息,能够唤起人们对古代历史的向往和思考。

在中小学教育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咏史怀古诗,可以拓宽他们的历史视野,提高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本文将针对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1.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兴趣;2.学习欣赏和解读咏史怀古诗,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理解诗中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内涵;4.通过创作咏史怀古诗,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引入通过播放一段相关的古代历史音乐或展示一幅古代历史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学习热情。

2.导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对咏史怀古诗有了解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咏史怀古诗的初步认识。

3.欣赏与解读选择一首经典的咏史怀古诗,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进行诗歌的欣赏与解读。

教师可以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感情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对天气、自然、人物等的描写。

4.群文阅读选择两到三首不同作者、不同题材的咏史怀古诗进行群文阅读。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比较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描写方式和观点,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5.文化解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了解古代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对咏史怀古诗的影响。

教师可以讲解与诗中相关的历史知识,如唐代的文人墨客、历史事件等,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6.创作与分享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经验,创作一首短小的咏史怀古诗。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创作,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7.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写作咏史怀古诗,通过持续的练习提高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三、教学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的参与与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课堂讨论的活跃度等;2.评估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可以通过书面测验、口头答问等方式进行;3.评价学生的诗歌创作水平,包括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准确性以及表达的感情色彩等。

千古兴亡多少事——《读懂咏史怀古诗》教案

千古兴亡多少事——《读懂咏史怀古诗》教案

千古兴亡多少事——《读懂咏史怀古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四章《咏史怀古诗》,详细内容包括《乌衣巷》、《过华清宫绝句》、《赤壁怀古》等诗篇。

通过对这些经典咏史怀古诗的深入学习,使学生理解诗人的怀古情感,掌握咏史怀古诗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咏史怀古诗的主题思想,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

2. 掌握咏史怀古诗的艺术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咏史怀古诗的艺术手法及其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咏史怀古诗的主题思想,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古代诗歌鉴赏》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乌衣巷、华清宫等历史照片,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乌衣巷》、《过华清宫绝句》、《赤壁怀古》等诗篇,分析诗人的怀古情感及艺术手法。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咏史怀古诗的理解。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咏史怀古诗进行详细解析,指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一首咏史怀古诗进行鉴赏。

六、板书设计1. 《读懂咏史怀古诗》2. 内容:诗人:王之涣、杜牧、苏轼等诗篇:《乌衣巷》、《过华清宫绝句》、《赤壁怀古》怀古情感:家国情怀、历史沧桑艺术手法:借古讽今、寓情于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鉴赏一首咏史怀古诗,分析其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2. 答案示例:诗歌:《过华清宫绝句》分析:此诗以华清宫为背景,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唐朝衰败的感慨。

艺术手法主要有寓情于景、对比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仍有个别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咏史怀古诗,如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长恨歌》等,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

杜甫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杜甫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单击添加标题
推荐学生阅读《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等纳兰性德的咏史怀古诗作,感受纳兰词的清新自然和深情厚意。
总结评价:总结本次群文阅读的教学效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成 果
教学效果:通过群文阅读,学生 对杜甫咏史怀古诗的理解更加深 入,能够更好地领悟诗人的情感 和思想。
学习成果:学生能够掌握群 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 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同时增独特见解
感受杜甫在咏史怀古诗中所 表达的忧国忧民的思想
理解杜甫的历史观和家国情 怀
领悟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和 思想深度
提升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鉴赏能力
理解咏史怀古诗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 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意象和意境 感受咏史怀古诗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提升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文本研读:选取代表性作品进行深入解读
选取杜甫咏史怀古诗中的代表性作品,如《蜀相》、《登高》等。 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主题、意象、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引导学生理解杜甫咏史怀古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代表性作品的研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杜甫咏史怀古诗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
单击添加标题
推荐学生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苏轼 的咏史怀古诗作,感受苏轼的豪放风格和豁达胸襟。
单击添加标题
推荐学生阅读《青玉案·元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辛弃疾的咏 史怀古诗作,体会辛词的深沉情感和豪放风格。
单击添加标题
推荐学生阅读《满江红·怒发冲冠》、《渔家傲·秋思》等岳飞的咏史怀古 诗作,了解岳飞的忠诚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05
教学反思与改进
THEME TEMPLATE
反思本次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

第三讲千古兴亡多少事——咏史怀古诗鉴赏(word讲稿及练习)-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材分类系列讲座

第三讲千古兴亡多少事——咏史怀古诗鉴赏(word讲稿及练习)-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材分类系列讲座

第三讲千古兴亡多少事——咏史怀古诗鉴赏一、什么是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读史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诗歌。

咏史诗,一般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见解,一般长于议论。

怀古诗,一般是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更长于借景抒情。

二、形式标志1.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在古迹、古人前后加以“咏”“怀古”“咏怀”等。

2.《乌江亭》《乌衣巷》《隋宫》《咏怀古迹》《金陵怀古》《赤壁怀古》三、咏史怀古诗的类型(一)“怀人伤己”类诗歌1.对比失落型:这类怀古咏史诗往往咏叹功业赫赫的古人,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

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周瑜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诗人到中年双鬓霜染,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

2、同病相怜型:这种类型的诗歌往往咏怀怀才不遇的古人,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或抒发怀才不遇的感伤。

例如:李商隐《贾生》(怀古伤己)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写自己的同样的遭遇,抒发并强化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屈原----贾谊----司马迁(二)“怀古伤今”类诗歌根据古迹或古事的现状可分以下几类:1.昔盛今衰型现实的不尽人意常常让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

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千古兴亡多少事--《读懂咏史怀古诗》教案

千古兴亡多少事--《读懂咏史怀古诗》教案

千古兴亡多少事--《读懂咏史怀古诗》教案登封市嵩阳高级中学郭志飞【教学设想】新课程必修四第二单元有三首古诗,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一首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另两首是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三首诗歌都是咏史怀古诗。

这类诗歌的特点是运用典故达到伤己、伤今、反思等目的。

用典只是手法、过程,而不是目的。

学生要学会通过分析表面的典故,理解作者的主旨和用意所在。

这一节课,就是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找到用典手法到咏史抒怀的通道,从而达到理解作者感情、读懂诗歌的目的。

【教学目标】一、能够准确找出咏史怀古诗的古今连接点;二、理解诗歌内容,说出诗歌中“用典怀古”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找到古今连接点,掌握怀古诗的三个作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练习总结法【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堂内容】一、课堂导入:(课件展示)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是啊,多少烟尘历史中,多少历史诗歌里。

今天,让我们一起伴着诗人的心跳,去感受历史的沧桑,聆听诗歌的回音。

二、方法总结:1、什么是怀古诗?(课件展示)怀古诗就是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故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2、怎样读懂怀古诗?在理解时要注意抓住:一个接点、三种线索一个接点:找对接点。

读懂怀古诗首先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等典故,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这些典故中的人、事与作者的际遇的连接点。

3、举例分析,寻找连接点。

(课件展示)《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幽州台”是一个对接点,它是个典故,讲的是燕昭王延引人才的故事。

它连着重用人才而筑黄金台的燕昭王和多次进谏而不被采用的陈子昂,运用了对比伤己手法。

这个对接点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空怀抱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

千古兴亡事,思今抒己怀---“怀古诗”群诗阅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千古兴亡事,思今抒己怀---“怀古诗”群诗阅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千古兴亡事,思今抒己怀---“怀古诗”群诗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千古兴亡事,思今抒己怀---“怀古诗"群诗阅读学习目标1. 明确怀古诗的内涵及特点。

2. 感悟怀古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3. 掌握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设计:导入“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千古兴亡多少事,登临古地,凭栏远眺,总会引起文人心中的无限感慨。

这节课,让我们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五首怀古诗,一起探究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初读——临古地从题目来看,有什么发现?《登幽州台歌》《泊秦淮》《赤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山坡羊·潼关怀古》预设:这五首作品虽体裁不同,有杂言古诗、七言绝句、词,但是题目中都包含有地名。

师:同学们敏锐地发现怀古诗的题目中多含有地名,大家知道这些地名有何深意吗?我们来了解一下。

资料链接: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

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

秦淮:即秦淮河。

晚唐时,秦淮河两岸酒家林立,夜晚,灯火闪烁、光影迷离,是豪门士族享乐欢宴的场所。

赤壁:是著名的古战场。

208年,刘备与孙权联合,在此大破曹操大军。

在赤壁之战中,年仅三十四岁的周瑜,借助东风火攻取胜,成为了头号风云人物。

这场战役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

京口北固亭: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

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

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小结:怀古诗中涉及的地点,往往是前代都城、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历史名人的故居、历史古迹等。

再读——忆古事(人)诗人来到古地,看到了什么?又联想到了什么呢?(提示:结合作品中的写景句或叙事句来分析。

咏史怀古诗(上课)

咏史怀古诗(上课)

•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
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
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长于议论精 辟。
二、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 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 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三、复习已学的咏史怀古诗,了解特点
• 知人论世:《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集中为数不 多的七言律诗之一。此诗一说是天宝(唐玄宗年 号,742~756)年间,作者奉命“赐金还山”, 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一说是作者 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 • 古----今 引来凤凰的元嘉时代已经永远的过去了,繁华的六 朝也已经永远的过去了,只剩下浩瀚的长江之水 与巍峨的凤凰之山依旧生生不息 • 写作目的:昔盛今衰,吊古伤今 心忧朝廷
3、结合内容,探讨技巧和情感
• 触景生情,引来凤凰的元嘉时代已经永远的过去了,
繁华的六朝也已经永远的过去了,只剩下浩瀚的长 江之水与巍峨的凤凰之山依旧生生不息 诗人顿生盛 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 情景交融,把无限的情思涂抹到水天一色的 大江、巍峨峥嵘的青山与澄澈无际的天空当 中。这样心中情与眼中景也就茫茫然交织在 一起,于是山光水色,发思古之幽情,思接 千载;江水滔滔,吟伤今之离恨 • 化用诗句,李白化用了陆贾《新语》中的“邪臣之
• 例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辛弃疾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 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 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思想感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作者收复失地、为国效力的决心与抱负以及壮志难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伤。 • 表现手法:

杜甫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杜甫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杜甫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咏史怀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文体之一,其中以杜甫的《咏史怀古诗》最为著名。

通过对杜甫《咏史怀古诗》的群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审美情趣,拓展他们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杜甫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2. 提高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3. 增加学生的诗歌修养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介绍杜甫咏史怀古诗的背景和特点(10分钟)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杜甫作为唐代文学大家的地位和影响力。

同时,针对杜甫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如饱满深沉的情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言传身教等进行解读,让学生对这一文体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2. 群文阅读杜甫咏史怀古诗(30分钟)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选择几首杜甫的咏史怀古诗,如《春望》、《丽人行》、《登高》等并把这几首诗打印或投影给学生。

然后,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韵律和情感表达。

在讨论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杜甫诗中所展现的历史哲学、人生观等,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3. 创作一首咏史怀古诗(40分钟)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创作一首咏史怀古诗。

教师可以提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写作指导,包括韵律、意象和表达技巧等方面的提示。

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或个人完成创作,并在课堂上分享和交流。

4. 诗歌比赛和评选(20分钟)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诗歌比赛,让学生将自己的咏史怀古诗进行朗读和演讲。

通过比赛评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同时也对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和提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诗歌创作作品及朗读表现;2. 学生对杜甫咏史怀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3. 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阐述能力;4. 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展示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三语文千古兴亡多少事,叹人叹己叹人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三语文千古兴亡多少事,叹人叹己叹人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千古兴亡多少事,叹人叹己叹人生——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教学设想」如何指导学生进展诗歌赏析,解答诗歌鉴赏题?各类资料习惯采用以考点为训练点,分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等几点组织复习,效果并不理想。

假设以诗歌内容为标准进展分类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类诗词的特点,再辅之以考点训练,其效果将会如何?系列教案分知识梳理课、诗词助读课、考点训练课、分类训练课、综合训练课等课型。

其它课型教例较多,因此,本系列教案侧重分类鉴赏训练。

教学思路:课本复习→特点归纳→考题精选→解题指导→迁移训练。

「教学目的」〔一〕知识目的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二〕才能培养目的1.探究把握此类诗歌主旨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准确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才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的1.感受我国古代文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继承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感受诗歌的魅力,承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重点:探究把握此类诗歌主旨的一般方法。

难点: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一。

导入: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但凡怀古之作,千百年来所抒发的情感小异,所不同的是作者的历史观、选材与写作手法。

自古以来,世俗的朝廷总把冷眼抛向那些热心热肠的古代诗人们,而这些仕途总是不顺的诗人就不自觉地转而徜徉于瞻仰凭吊古迹、咏评历史人物中,感慨岁月沧海桑田,喟叹人生万古悲风。

抒难酬之壮志,浇心中之块垒。

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近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

二。

点击概念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者者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者者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思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者者自己身世的一一共鸣,或者者借古以喻今,或者者借古以讽今,到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登高及“咏史怀古诗”课堂实录-人教课标版

登高及“咏史怀古诗”课堂实录-人教课标版

《登高》及“咏史怀古诗”课堂实录一这节课本来是班会课, 因为班主任李镇西老师出外, 所以我就连续来上。

也正因为如此, 我在上一节课对杜甫的介绍以及感慨才多一些。

“大家看我前面讲得很慢, 后面则可能讲得很快, 因为后面我要分类去讲。

我之所以前面讲得慢, 是想让大家慢慢学会如何去鉴赏句子。

如果你能够清楚鉴赏的一般顺序的话, 即使读不懂句子, 写出来的鉴赏文字也可能有板有眼。

这节课我们开始看第二个句子: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个句子好不好?”“好!”大家齐声说。

“因为是杜甫写的。

”有人在下面小声说。

“哦, 因为是杜甫写的, 为什么杜甫写的就好呢?我们要考虑, 你换成其他写法其他词行不行?往往不行。

我们依然玩一玩换字的游戏。

我开始改了: ‘无边落叶飘飘下, 不尽大江滔滔来。

’我们现在开始讨论。

我发现我有时候改诗往往比作者更符合实际情况。

首先他用的是‘落木’而我用的是‘落叶’, 哪一个更好一些?”“落木!”“为什么‘落木’好一些呢?”“因为是杜甫写的。

”声音比上一次大了一些, 这次我没理会。

“其实我们在《说‘木叶’》里学过, 我不过让你们温习一下而已。

‘落木’与‘落叶’音韵都是一样的, 究竟什么原因?辛鑫离我最近, 还是你来回答吧!”辛鑫站了起来: “‘落木’给人感觉比较沉重, ‘落叶’比较轻飘。

”“好, 还有没有其他看法?”徐旭举起了手, 大家笑了, 因为徐旭很少举手。

“‘落木’很人感觉光秃秃的样子, 而‘落叶’让人感觉到树上还有许多叶子。

”“我觉得你说得非常好!蛮有道理的。

还有没有?想想看, 从颜色上?‘落木’往往让人联想到树干的颜色, 枯黄。

我们刚才这两个同学讲的两点非常好!作者的感情到底是沉重还是轻飘?”“沉重!”“所以用‘落木’比较好。

那这里为什么要用‘萧萧’不能用‘飘飘’?实际上也与杜甫的感情有关。

‘萧萧’让我们想到萧瑟, 让我们感觉到风仿佛特别紧, 在这种情况下, 树叶仿佛往下掉。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中山中学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学案 《千古兴亡多少事咏史怀古诗专题》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中山中学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学案 《千古兴亡多少事咏史怀古诗专题》

千古兴亡多少事——咏史怀古诗专题(学案)一.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借古以讽今,或发思古之幽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所作。

咏史怀古诗一般在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二.常见意象和典故1.古地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等。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等。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等。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2.典故①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②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③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④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⑤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

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⑥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

初中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初中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反思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需求和认知水平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是否充分体现了群文阅读的特点和优势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哪些改进空间
分析教学效果和存在问题
教学效果: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理解更加深入,提高了阅读能力和文学 鉴赏水平。
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
确定教学目标: 明确群文阅读 的教学目标, 如提高学生的 历史意识、文
学素养等。
选择阅读文本: 根据初中咏史 怀古诗的特点, 选择适合的群 文阅读文本。
设计教学流程: 包括课前预习、 课堂讲解、小 组讨论、总结 反馈等环节, 确保教学内容 的有效实施。
制定评价标准: 建立合理的评 价标准,对学 生的群文阅读 能力进行评估
主题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和交流
讨论目的:加深学生对咏史怀古诗 的理解和感悟
讨论内容:对所选咏史怀古诗的主 题、情感、艺术手法等进行探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讨论方式:小组讨论、全班分享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师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 高讨论质量
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咏史怀古诗的创作背景和思想 内涵
群文阅读教学 内容
选取适合的咏史怀古诗篇目
选取符合学生认 知水平的篇目
选取具有代表性 的篇目
选取能够激发学 生兴趣的篇目
选取能够与教学 主题紧密相关的 篇目
确定群文阅读的主题和议题
主题:咏史怀古诗 议题:初中学生如何通过群文阅读理解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选取文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咏史怀古诗文 确定教学目标:通过群文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教材内容的单一性: 缺乏多元化的教学资 源,限制了学生的阅 读视野和思维广度。

千古兴亡千古情—“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初探-教学设计

千古兴亡千古情—“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初探-教学设计

千古兴亡千古情—“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初探-教学设计(共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千古兴亡千古情——“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初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概念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方法,并能应用到此类型诗歌的鉴赏阅读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鉴赏“咏史怀古诗”,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咏史怀古诗”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此类诗歌的鉴赏方法。

三、教学方法:教授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刚刚结束的必修三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唐诗,可以说唐代的四位诗人带领我们用诗歌领略、见证了大唐的由盛到衰。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回到唐朝,走近诗人们笔下的“咏史怀古诗”。

(二)、讲授新课在讲授新课时,为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并对知识进行初步感知。

具体过程如下:1、“咏史怀古诗”的涵义所谓“咏史诗”,是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有所感慨而创作的诗歌类型;所谓“怀古诗”,则是指因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歌。

概念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重难点,也就是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小组讨论,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咏史怀古诗”这种类型的鉴赏方法。

并结合实例,对此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2、“咏史怀古诗”的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①内容:以吟咏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为主。

②情感:对于不同诗歌创作内容,作者的感情也是不一样的,或褒或贬,或讽刺批判,或同情歌颂。

具体来说,可以是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仰慕,或惋惜同情;对“历史事件”的赞扬、或批判;对“历史遗迹”的物是人非,世事沧桑,历史兴替的感慨。

③表达技巧:常使用对比、用典,写景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等手法。

千古兴亡事,怅然抒己怀怀古诗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千古兴亡事,怅然抒己怀怀古诗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千古兴亡事,怅然抒己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山坡羊·潼关怀古》对比阅读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同属怀古之作。

通过对比阅读,品读意象、细读典故,同时又穿插知人论世的方法,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两位词人不同的生命思考与精神境界。

期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把握诗歌情感,掌握理解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导入:千古兴亡多少事,登临古地,凭栏远眺,总会引起文人胸中无限感慨。

杜甫拜谒成都武侯祠,老泪纵横,长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牧泛舟秦淮,感慨万千,叹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那么,今天两位词曲大家登临古地,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一起学习《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山坡羊·潼关怀古》一、初读探怀古(一)自主阅读(1)请学生齐读两篇作品,正字音,明节奏。

(2)请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二)析标题之同从题目来看,有什么发现?明确:题目中包含“古、怀古、古迹、怀”等字眼或包含“古地名、历史事件”,这些字词提示我们诗词属于哪种类型?——“咏史怀古诗”。

屏显:怀古诗(词、曲):主要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师:怀古诗往往是诗人处于某种背景之下,看到历史古迹,会议历史人物的功绩或遭际,与自己内心产生共鸣后产生某种情感,这种情感是个人心绪更是时代强音,所以余秋雨说……。

)屏显: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息。

——余秋雨师:今天,我们就通过这两首词曲的对比阅读,来归纳怀古诗的一般特征,探究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三)析结构之同师:除了标题有共性,写词作曲的内容结构有没有相同之处呢?再读诗词结合诗意理解,分析怀古诗的结构。

小结:怀古诗的内容结构——临古地写眼前景→再忆古人古事→最后抒个人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古兴亡千古情
——“咏史怀古诗”群文阅读初探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同学们,对于中国的古代文学来说,唐诗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单元学习中,我们随着四位唐朝诗人的脚步,用文字见证了大唐历史的由盛转衰。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回到唐朝,来看看诗人们笔下“咏史怀古诗”这一类型的诗歌是怎么样来吟诵的。

(板书)
二、讲授新课
师:在正式开始今天的课堂内容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大家齐声诵读。

(PPT展示)
生(齐读):1、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概念及特点。

2、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方法,并能应用到此类型诗歌的鉴赏阅读中。

3、通过学习鉴赏“咏史怀古诗”,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师:这堂课,我们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咏史怀古诗”,请大家看题目,“史”和“古”是什么意思
生:古代的,历史中的,过去的。

师:对,“咏史诗”,吟咏的对象,就是历史当中的某些事、某些人,或者是具体的历史遗迹;而“怀古”,则是指因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之后,产生的联想、想象,作者生发出的感慨,以此来抒发情怀抱负的诗歌。

(PPT展示)
$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咏史怀古诗”这种诗歌类型在我们高中阶段,应该怎样去进行赏析。

对于“咏史怀古诗”的赏析,我们应该从3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分别是诗歌的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

(板书)
师:在内容上,这一类型的诗歌大致描写的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

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些方面给简化为3个字
生:人、事、物。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类诗歌,它所表达出的是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对历史当中的人物,但凡是功业有成,志得意满者,作者会表现出追思和仰慕之情,反之,如果是壮
志未酬,郁郁不得志,那么诗人就会表现出对这类历史人物的惋惜同情;同样,对于历史当中的具体时间,诗人也有可能表现出或者赞扬或者批判的两种态度。

随着历史的发展,很多的人和事都已经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还有一些残存的历史遗迹保留了下来,那么对于这些历史遗迹,诗人还能表现出物是人非,世事沧桑,历史兴替的感慨。

(PPT展示)
师:当我们梳理完诗歌内容和情感之后,我们会发现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是什么样的关系
生:相辅相成的。

师:是的,他们是一一对应、相辅相成的关系。

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类诗歌当中常用的表达技巧(PPT展示),有对比、用典;写景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等手法。

三、课内诗歌赏析
师:刚才,我们把“咏史怀古”这一类型的诗歌,应该怎样去进行鉴赏,为大家做了初步的示范。

下面我们结合第二单元学习过的两首“咏史怀古诗”,再一次对诗歌的赏析方法进行细致的探究。

下面,请大家齐声朗读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PPT 展示)
生(齐读):“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师:请大家用刚才学习到的方法,从内容、情感、技巧三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生:在这首诗歌锺,历史人物是王昭君,历史事件是她出塞和亲,历史遗迹是青冢。

师:从内容中,我们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生:诗人对昭君的惋惜、同情,对汉元帝的批判。

师:仅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惋惜吗诗人选择昭君作为写作对象,想要表达对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表面上写昭君,实际上借昭君来自伤身世,表达自己无用武之地的怨恨。

师:解决了内容和情感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这首诗歌使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来表达诗人诸多的情感。

生:“一去”和“独留”,“画图省识”和“环佩空归”两组词汇,都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还使用了“昭君出塞”的典故,并借此怀古自伤。

师:好的。

刚才由我带领着大家赏析了第一首诗,接下来,我们来鉴赏第二单元的另外一首诗,李商隐的《马嵬(其二)》,请大家先齐声背诵一遍。

(PPT展示)
生(齐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师:请大家按照刚才学习的鉴赏方法,对这首诗进行鉴赏,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快速的讨论这首诗歌的相关内容。

(小组讨论5分钟)
生1:诗歌中的历史人物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历史事件是安史之乱,历史遗迹是马嵬驿(坡)。

生2:表达了诗人对唐玄宗在杨玉环死后进行招魂这一行为的讽刺,对他不理朝政、荒淫无度的批判。

生3:这首诗在“颈联”和“尾联”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还运用了用典、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

四、课外诗歌鉴赏
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好,语言准确,逻辑清晰。

刚才这两首是我们学习过的诗歌,下面我们进行随堂的阅读和练习,首先请大家齐声朗读李白的这首《越中览古》(PPT展示)
生(齐读):“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师:阅读完之后,请同学帮我们把诗歌的大意做一个简单疏通。

生:越王勾践大破吴军而归,将士们衣锦还乡。

宫殿中宫女如簇拥的花朵一般挤满了宫殿,但是时光流逝,现在只剩下了鹧鸪鸟到处乱飞。

[
师:很好,刚才同学帮我们疏通了诗歌内容,下面我们分别从内容、情感、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生1:历史人物是勾践,事件是勾践大破吴国。

师:好的,这是同学的表述,我们一起来规范一下诗歌的内容: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凯旋,六千义士都衣锦封官。

当初满殿的宫女如花似玉,而今只有鹧鸪飞落在断壁残垣。

(PPT展示)
师:请问这首诗歌中,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生2:“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表达出作者对世事变迁,时代兴衰的感慨,最后两句通过古今对比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师:非常准确,我们来一起规范下语言的表述,诗歌的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两者形成强烈的反差,表达了作者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也表达出对统治者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荒淫误国的讽刺和批判。

(PPT展示)师:下面我们来解决第三个问题,哪位同学能说一下这首诗歌当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生3:过去宫殿的繁荣和现在的荒芜形成了对比,还有人事变迁,对帝王的讽刺。

师:好的,听完了同学的分析,我们一起来看,诗歌中运用了对比、用典的手法,通过对历史深沉的思考,在强烈的对比中表达世事沧桑、物是人非,历史兴替的感慨。

(PPT展示)
师:刚才我们赏析了李白的《越中览古》,下面我们来进行一组对比赏析,分别是吴融的《华清宫》和李约的《过华清宫》(PPT展示诗歌内容)。

这种类型是比较少见的,较之前的诗歌难度有所增加,两首诗歌的题目中都出现了“华清宫”,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请大家自己动手,思考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
(思考、练习5分钟)
师:首先请同学先大致陈述诗歌描写的内容。

生:郊外乌云掩盖,落在华清宫中立即就干了,华清宫中绿树掩映,但是宫内的人却不知道宫外一片寒冷。

师:是的,同学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非常到位。

第一首诗歌当中有环境的落差,宫外下着大雪,宫内绿树掩映。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第二首诗。

生:唐玄宗只顾着自己游乐,不知道在他欣赏“霓裳羽衣曲”时,四海都起兵反叛,自从杨玉环去世之后,宫殿内也只有树在生长。

师:非常好,刚才是两位同学分别帮我们疏通了诗意。

下面我们一起来对诗歌内容进行简单的规范:1.第一首郊原上大雪纷飞,乌云密布,唯独在华清宫里,雪花落下后很快就干了。

青翠的树木与碧色屋檐相互掩映,没有人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寒冷。

第二首诗君主追求淫逸,将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

结果,兵变作乱,帝后升天,惟有千年长生树仍直直地长在那里。

2.第一首是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
于享乐的统治者者。

第二首是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

3.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第一首诗是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

第二首今昔(或时间):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PPT展示)。

师:同学们,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我们今天对“咏史怀古诗”从内容,情感和技巧三方面,为大家介绍了这一类型诗歌的鉴赏方法,今天我们的内容就学习到这里。

五、作业设计
师:今天的作业,请大家完成李清照的《夏日绝句》(PPT展示诗歌内容),并完成
后面的问题。

六、教学后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是“唐诗”单元,设计这节课,其目的是,试图从类型化的诗歌角度着手,交给学生赏析“咏史怀古诗”的方法,以期在后续的学习和成长中,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此外,希望学生能做到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真正掌握群文类型化阅读的理念和方法,有所裨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