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拓扑不变性的GSRBF隐式曲面重建

合集下载

径向基函数在三维点云数据插补中的应用

径向基函数在三维点云数据插补中的应用

径向基函数在三维点云数据插补中的应用周方艳;张启灿;熊润华【摘要】Three-dimensional (3D) shape measuring techniques ar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riangulation and technique of fringe proj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measuring, triangular projection often produces local shadow and occlusion. In addition, some dark marks are needed to be attached to the tested surface for convenient later data merging. These may lead to local fracture of fringe pattern and finally lose part point-cloud data on the surface of tested object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ntegrity and accuracy of 3D shape measurement results,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is applied to repair the missing 3D point-cloud data.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and actual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surface interpolated by the algorithm in this article is smooth, which is closed to the original data. And this method is expected to repair missing data in the process of 3D measurement.%在基于三角测量原理和条纹投影方法的三维面形测量技术中,三角投影会出现局部的阴影、遮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隐式迭代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隐式迭代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1 1 1 1 1 1 1 1 1 1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暂态稳定 1 53 时间步长 1 54 时间分裂 1 55 时滞 1 56 时域仿真 1 57 方形截面导弹 1 58 文本聚类 1 59 数值模拟 1 60 改进c-v方法 1 61 摇滚 1 62 探地雷达 1 63 挤出胀大 1 64 循环应变 1 65 循环塑性 1 66 径向基函数 1 67 当地时间步长 1 68 局部截断误差 1 69 多核学习 1 70 多核信息融合 1 71 图像方差 1 72 图像处理 1 73 可靠性灵敏度. 1 74 可变步长 1 75 双时间步法 1 76 单轴各向异性完全匹配层 1 77 前向后向分裂算法 1 78 偏微分方程 1 79 信息检索 1 80 传输线 1 81 交替方向隐式有限差分法 1 82 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法 1 83 严格凸 1 84 不诚实牛顿法 1 85 不变子空间 1 86 一致gateaux可微 1 87 xpp模型 1 88 rpm方法 1 89 mpi 1 90 montecarlo 1 91 m-矩阵 1 92 lu-sgs 1 93 ho-kashyap分类器 1 94 fork-join编程模式 1 95 cadic(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1 on the distributions 96 of intrinsic clust ali迭代法 1 97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复杂曲面反求数据修补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复杂曲面反求数据修补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复杂曲面反求数据修补
李宇鹏;罗里荣;匡梅兰
【期刊名称】《中国机械工程》
【年(卷),期】2006(000)0z1
【摘要】复杂曲面反求过程中,原始数据的缺损直接影响3D网格模型逼近目标曲面的精度.介绍了基于RBF神经网络开发的复杂曲面反求数据自动修补系统,应用以Matlab为平台开发的仿真模块对数据修补过程进行了仿真.结合曲面反求设计实例对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数据修补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分析,获得良好的效果.【总页数】4页(P291-294)
【作者】李宇鹏;罗里荣;匡梅兰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秦皇岛,066004;钢铁研究总院,北京,100081;燕山大学,秦皇岛,066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183
【相关文献】
1.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曲面数据修补研究 [J], 杨科;廖俊必
2.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三角网格曲面孔洞修补 [J], 王宏涛;张丽艳;李忠文;刘胜兰;周儒荣
3.复杂曲面反求工程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J], 许志龙;冯培锋;李延平;付泽民;闫永刚;龚志坚
4.基于RBF神经网络预拟合的B样条曲面反求 [J], 周金宇;谢里阳
5.基于实物的复杂曲面零件反求工程中未知区域测量数据补充及曲面重构技术 [J], 瞿建武;李江雄;柯映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脸识别技术主要算法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主要算法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主要算法原理现在一些小区出入不用门禁卡了,出入全靠人脸识别;银行也开通了刷脸取现金,省去了拿卡,输入密码等;有的餐厅搞活动,刷脸吃饭,由机器打分,颜值高的免单。

在火车站、汽车站、高铁站、机场等公共场所,人脸识别应用也越来越多。

那么人脸识别有哪些技术呢?主流的人脸识别技术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三类,即: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基于模板的方法和基于模型的方法。

1. 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是最早、最传统的方法,通常需要和其他算法结合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2. 基于模板的方法可以分为基于相关匹配的方法、特征脸方法、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奇异值分解方法、神经网络方法、动态连接匹配方法等。

3. 基于模型的方法则有基于隐马尔柯夫模型,主动形状模型和主动外观模型的方法等。

1. 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人脸由眼睛、鼻子、嘴巴、下巴等部件构成,正因为这些部件的形状、大小和结构上的各种差异才使得世界上每个人脸千差万别,因此对这些部件的形状和结构关系的几何描述,可以做为人脸识别的重要特征。

几何特征最早是用于人脸侧面轮廓的描述与识别,首先根据侧面轮廓曲线确定若干显著点,并由这些显著点导出一组用于识别的特征度量如距离、角度等。

Jia 等由正面灰度图中线附近的积分投影模拟侧面轮廓图是一种很有新意的方法。

采用几何特征进行正面人脸识别一般是通过提取人眼、口、鼻等重要特征点的位置和眼睛等重要器官的几何形状作为分类特征,但Roder对几何特征提取的精确性进行了实验性的研究,结果不容乐观。

可变形模板法可以视为几何特征方法的一种改进,其基本思想是 :设计一个参数可调的器官模型 (即可变形模板),定义一个能量函数,通过调整模型参数使能量函数最小化,此时的模型参数即做为该器官的几何特征。

这种方法思想很好,但是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能量函数中各种代价的加权系数只能由经验确定,难以推广,二是能量函数优化过程十分耗时,难以实际应用。

基于参数的人脸表示可以实现对人脸显著特征的一个高效描述,但它需要大量的前处理和精细的参数选择。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空间机械臂关节空间轨迹跟踪补偿控制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空间机械臂关节空间轨迹跟踪补偿控制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空间机械臂关节空间轨迹跟踪补偿控制唐晓腾;陈旻辉;唐诚焜【摘要】在PD策略的计算力矩法基础上,讨论了系统参数不确定的空间机械臂系统的控制问题.针对空间机械臂载体的位置不受控制,姿态受控制的情况下,对系统动量守恒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空问机械臂的系统动力学方程.采用PD策略的计算力矩法,考虑协调参数的不确定性,得到了系统的闭环动态误差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补偿学习控制方法,设计了具有不确定性的自由漂浮空间机械臂关节空间的补偿控制方案.将基于神经网络的补偿学习控制与计算力矩法相结合,利用进化学习来消除系统参数不确定性而造成的轨迹跟踪不准确的问题,实现了对空间机械臂关节空间内的轨迹跟踪控制.数值仿真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期刊名称】《闽江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2)002【总页数】4页(P34-37)【关键词】空间机器人;RBF神经网络;学习控制;关节空间【作者】唐晓腾;陈旻辉;唐诚焜【作者单位】闽江学院交通学院,福建福州350108;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自动化站,北京100101;闽江学院学报编辑部,福建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41空间机械臂的应用,通过实施舱内的自动操作以及舱外的危险工作,大大缓解了宇航员的繁重工作,最大程度上规避了危险的太空行走,是目前太空应用的重要研究方向[1].空间机械臂工作于微重力的太空环境,其载体一般处于漂浮状态,机械臂与载体之间存在着的强烈的动力学耦合作用,相对于地面固定基系统,其动力学问题、控制问题更为复杂,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2-10].对于系统参数已知的机器人系统,计算力矩方法可以很好地保证渐进的轨迹跟踪;但是实际应用中系统,其参数往往无法精确地确定,特别在工作环境复杂、存在各种干扰的情况下,计算力矩法往往就不足以应付了.作为一类高度非线性、强耦合和时变、非完整的复杂控制对象,工作在复杂的太空环境,要实现空间机械臂系统的高精度、强鲁棒性和强自适应控制相当困难.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 NNet)是由Moody J和Darken C[11]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神经网络,它具有单隐层的3层前馈网络,属于局部逼近网络,理论上已经证明了,RBF神经网络可以逼近任意连续函数.本文基于RBF神经网络可以逼近任意连续函数的特性,为计算力矩法构造控制补偿,提出了一种补偿学习控制方法实现具有不确定性的空间机器人系统在关节空间的精确轨迹跟踪控制.首先在载体位置不控、姿态受控情况下,结合系统动量守恒关系对系统进行了运动学、动力学的分析,可以得到漂浮基空间机械臂的系统动力学方程.针对基于PD策略的计算力矩法得到的系统的闭环动态误差方程,设计了针对具有不确定性的空间机械臂系统的控制方案,将RBF神经网络与计算力矩法相结合,利用进化学习来消除系统中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实现关节空间轨迹跟踪的良好控制.最后给出了一个平面空间机械臂系统的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设有空间机械臂系统如图1所示,B0为机械臂载体,B1、B2为机械臂,P2为系统的末端载荷,各部件之间由铰链联结,C为系统总质心.建立平动的惯性坐标系(O-XY),并以各部件质心Ci为基点建立连体坐标系(Ci-xiyi);xi轴线方向按照各部件Bi前后铰链点的连线方向,以矢量ei表示.根据系统位置几何关系以及系统质心的定义,有:其中,mi、Ji为各部件相应的质量和中心转动惯量;m2p、J2p为末端载荷的质量和中心转动惯量;ρi为各部件质心Ci在惯性坐标系上的矢量表示;ρc为总质心C在惯性坐标系上的矢量表示;Lik为系统惯性参数的组合函数.根据式(1),按照拉格朗日方程,可以建立在载体位置不控、姿态受控下,空间机械臂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其中:D(q)为3×3对称、正定质量矩阵,C(q)为包含科氏力、离心力的 3阶列阵,τ =(τ1 τ2 τ3)T为由3个铰链控制力矩组成的3阶列阵.利用基于PD策略的计算力矩法对(2)实现轨迹跟踪,控制律如下:其中:e=qd-q,为铰链角位移的误差=-;为铰链角速度的误差;kp和kv和分别为角位移和角速度的反馈增益矩阵;分别为D,H的估计项.若取为系统建模误差矩阵.将控制力矩,代入(2),整理可以得到系统的闭环动态误差方程为:其中:为系统不确定项.观察(5)式可以发现,当系统实际参数与其估计项存在较大误差时,采用计算力矩法进行控制将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 Net)是由Moody J和Darken C[11]提出的一种神经网络,模拟了人脑中局部调整、相互覆盖接收域(Receptive Field)的神经网络结构,已经证明了可以逼近任意连续函数.RBF神经网络属于三层前向网络,输入与输出之间属于非线性的映射关系,隐含层到输出空间之间为线性映射关系,能够在快速学习的同时避免局部极小问题.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X=[x1 x2 … xn]T为网络的输入向量;径向基向量为H=[h1h2 … hm]T,且hj为如下的高斯基函数:cj为网络节点j的中心向量;bj为节点j的基宽参数;定义RBF神经网络的权向量为:则RBF神经网络的输出为:针对式(5),可以考虑通过引入一个补偿项δU,来使得(5)右端等于零,继而保证系统误差能够收敛到零.此时,新的系统动态误差方程以及对应的控制律如下式所示:当(ΔU-δU)趋近于零时,系统动力学方程将无限接近参数精确的理想情况,此时,计算力矩法可以实现轨迹的精确跟踪实现.对于式(7),利用基于RBF神经网络对补偿项δU进行调整,使得(ΔU-δU)趋近于零,保证精确的轨迹跟踪.定义一个RBF神经网络,以式(5)的系统不确定项ΔU作为期望输出y(t),将输出yk(t)定义为控制补偿项ΔΔU,定义RBF网络性能指标函数为:根据梯度下降法,确定神经网络个参数的迭代算法,使得RBF神经网络输出逐渐逼近系统不确定性ΔU,此时系统将无限接近于参数精确的动力学方程,通过适当选择kv、kp,就可以实现空间机械臂理想的轨迹跟踪控制.RBF神经网络的输出权、节点中心及节点基宽参数的迭代算法如下:其中,η为学习速率,α为动量因子.为了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补偿学习控制方法对于具有不确定性漂浮基空间机械臂在载体位置不控、姿态受控情况下关节运动轨迹跟踪的有效性,利用上述算法进行数值仿真.设如图2所示的漂浮基空间机械臂.系统的惯性参数为:l0=l1=l2e=2m(i=0,1,2),m0=40kg,m1=4kg,m2e=4kg,I0=1.667kg·m2,I1=1.25kg·m2,I2e=1.25kg·m2,末端爪手负载的质量和转动惯量为m2p=1kg,I2p=0.75kg·m2.仿真时,设末端爪手负载的质量和转动惯量不确定,估计值取:=1kg=1kg·m2.设漂浮基空间机器人系统关节运动的期望轨迹为:运动的初值为:[0.1 1.6 0.7]T,kv=diag([7,7,7])、kp=diag([20,20,20]),跟踪时间5πs,α =0.05,η=0.35.网络初始权值及高斯函数参数初始值的取随机值.图3—图5为采用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补偿学习控制方案实现的漂浮基空间机械臂轨迹跟踪仿真算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补偿学习控制方案能够有效地消除载荷参数的不确定性对控制精度的影响;相对于单独采用计算力矩法的方案,该方案能够比计算力矩法更快、更好地收敛于所需轨迹.【相关文献】[1]Lindsay E.Canadian space robotics on board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C]//2005 CCToMM Symposium on Mechanisms,Machines and Mechatronics:Montreal,2005. [2]Papadopoulos E G,Dubowsky S.On the nature of control algorithms for free-floating space manipulators[J].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1991,7(6):750-758[3]Abiko S,Hirzinger G.An adaptive control for a free-floating space robot by using inverted chain approach[C]//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San Diego,2007:2 236-2 241.[4]Yamada K,Ysuchiya K.Efficient computation algorithms for manipulator control of a space robot[J].Transactions on the Society of Instrument and Control Engineers,1990,26(7):31-38.[5]Umetani Y,Yoshida K.Resolved motion rate control of space manipulators with generalized jacobian matrix[J].IEEE Transaction and Robotics and Automation,1989,5(3):303-314.[6]刘延柱.航天器姿态动力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7]Walker M W.Adaptive control of space-based robot manipulators[I].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1992,7(6):828-835.[8]马保离,霍伟.空间机器人系统的自适应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6,13(2):191-197.[9]陈力.带滑移铰空间机械臂惯性空间轨迹的复合自适应跟踪控制.空间科学学报,2003,23(1):60-67.[10]Chen L,Tang X T.Optimal motion planning of attitude control for space robot system with dual-arms[C]//Six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Automation(WCICA2006).Dalian,2006.[11]Moody J,Darken C.Fast-learning in networks of locally-tuned processing units[J].Neural Computation,1989(1):281-294.。

基于RBFLN网络的改进RBF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基于RBFLN网络的改进RBF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基于RBFLN网络的改进RBF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韩敏;穆云峰
【期刊名称】《系统工程学报》
【年(卷),期】2008(23)6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链网络(RBFLN)的改进径向基函数(RBF)网络学习算法.网络结构采用RB-FLN模型,添加输入层对输出层的线性映射,在训练过程中基于最大误差学习样本对资源分配网络(RAN)新性条件进行改动,在不满足新性条件时,采用相似度参数对隐层中心和宽度进行调整;而满足新性条件时,对新增隐层节点也通过类均值的方法做出相应的改进.最后通过对无机建筑材料成分分析的仿真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地简化网络结构,实现样本正确分类,并获得较好的校验能力.
【总页数】5页(P764-768)
【作者】韩敏;穆云峰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3;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183
【相关文献】
1.改进型RBF神经网络在线的学习算法 [J], 张小鸣;王研顺
2.改进型RBF神经网络在线的学习算法 [J], 张小鸣;王研顺;
3.一种改进的RBF神经网络混合学习算法 [J], 孙丹;万里明;孙延风;梁艳春
4.一种改进的RBF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J], 王洪斌;杨香兰;王洪瑞
5.一种RBF神经网络改进算法在高校学习预警中的应用 [J], 宋楚平;李少芹;蔡彬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维散乱点云模型的快速曲面重建算法

三维散乱点云模型的快速曲面重建算法

236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第 30 卷
Kazhdan 等[3]运用基于屏蔽泊松方程的隐函数 法重构水密表面, 重点重构表面特征丰富的模型, 对于非稠密点云模型可能会出现不真实的边界. Savchenko 等 [4] 和 Turk 等 [5] 在 基 于 径 向 基 函 数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重建隐式曲面领域做了 开拓性的工作: 大型点云数据结合 RBF 组成的线 性稠密矩阵求解时会增加计算和存储的消费, 无 法实现快速重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Huang 等[6] 将 RBF 与单位分解法(partition of unity, POU)结合, 使用二叉树将全域点集划分成相互重叠的多个子 集, 对各个子集重构的表面通过 POU 加权求和生 成整个曲面; 该算法重构的曲面会出现许多失真, 不适合点的内外测试. 为了解决大型点云数据的 重建问题, Morse 等[7]采用紧支径向基函数(compactly supported radial basis function, CSRBF)插值 延伸传统的隐式插值, 得到稀疏的线性系统, 减小 计算复杂度, 不过重建结果可能产生额外的零水 平 集 . 为 了 发 扬 CSRBF 的 优 点 并 克 服 其 缺 点 , Ohtake 等[8]采用向下空间采样法实现点集由粗到 细的层级拟合, 尽管能够修复缺失数据, 但在处理 尖锐特征方面还稍有欠缺. Samozino 等[9]则选择采 样数据点的 Voronoi 图的顶点作为基函数的中心点, 实现曲面的符号距离逼近; 由于其重建过程需要 用户自定义中心, 因此效率和可扩展性都有待提 高. Walder 等[10]提出了正则化多尺度 CSRBF 的新 算法, 但正则化矩阵的计算会相对困难, 增加计算 时间. 相比于全局 CSRBF 的隐式曲面算法, Ohtake 等[11]提出的多层 POU 法在时间、内存消耗和处理 尖锐特征方面具有很好的表现, 却不能正确表示 有边界的曲面. Pan 等[12]描述了一种 2 层算法计算 隐式函数, 首先在粗层进行局部二次逼近, 其次在 细层进行采样点的残差拟合, 最后将中间函数求 和; 该算法虽然保证了 CSRBF 隐式重建的简洁和 效率, 但在处理庞大数据时仍比较耗时.

RBF隐式曲面的离散数据快速重建

RBF隐式曲面的离散数据快速重建

b s d o di ss Fu to RBF)i a e n Ra alBa i nc i n( mplcts r a e mo 1 Ac or i o t e p op r is of3 da a ii u f c de. c d ng t h r e te D t
RB F隐 式 曲面 的 离 散 数 据 快 速 重 建
刘含波 , 昕 强文义 王 ,
(.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深圳研 究生院, 深圳 58 5 ; 10 5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0 0 ) 50 1
摘 要 : 于三 维 离 散 数 据 具 有 分 布 稠 密 、 均 匀 , 间 拓 扑 结 构 未 知 等 特 点 , 出 r 规 模 散 乱 数 据 预 处 理 的 重 要 性 。针 由 不 空 突 大 对 空 间 散 乱 数 据 , 出 了一 种 基 于 径 向基 函数 ( F 隐 式 模 型 的 快 速 曲面 重 建 方 法 , 实现 了 隐 式 曲面 的 可 视 化 。基 于 提 RB ) 并
空 间 法 向 量 约 束 和 主元 分 析 两种 方法 进 行 数据 简化 和 特 征 提 取 , 用 K— e 数 据 结 构 进 行 空 间 数 据 分 割 , 全 局 模 采 D Tre 将 型 转 化 为 局 部 的 R F模 型 , 而通 过求 解 线 性 方程 组 得 到模 型 的权 值 系 数 。最 后 , 局 部 交 叠 空 间光 滑 拼 接 , 到 一 个 B 从 在 得 代 数 表 达 形式 的光 滑 曲 面 。 实验 结 果 表 明 , 方法 适 用 于 任 意 复 杂 物 体 的 三 维 曲面 重 建 , 该 而且 具 有 较 高 的重 建 精 度 。

第1章相空间重构

第1章相空间重构

迟重构都可以用来进行相空间重构,但就实际应用而言,由于我们通常不知道混沌时间
序列的任何先验信息,而且从数值计算的角度看,数值微分是一个对误差很敏感的计算
问题,因此混沌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普遍采用坐标延迟的相空间重构方法[2]。坐标延
迟法的本质是通过一维时间序列{x(n)}的不同时间延迟来构造 m 维相空间矢量:
1.2 延迟时间τ 的确定
时间延迟τ 如果太小,则相空矢量 x(i) = {x(i), x(i −τ ), , x(i − mτ )} 中的任意两个分 量 x(i − jτ ) 和 x(i − ( j + 1)τ ) 在数值上非常接近,以至于无法相互区分,从而无法提供两 个独立的坐标分量;但如果时间延迟τ 太大的话,则两坐标在统计意义上又是完全独立
统在拓扑意义下等价的相空间,混沌时间序列的判定、分析与预测是在这个重构的相空
间中进行的,因此相空间的重构是混沌时间序列研究的关键[2]。
1985 年 Grassberger 和 Procaccia 基于坐标延迟法,提出了关联积分的概念和计算公
式,该方法适合从实际时间序列来计算混沌吸引子的维数,被称作 G-P 算法[4]。G-P 算
以上讨论的主要是求混沌不变量如关联维、Lyapunov 指数、Kolmogorov 熵或复杂 度的常用相空间重构方法,重构的目标是重构吸引子和真正吸引子的近似程度达到全局 最优。但由于无法得到混沌时间序列关于相空间重构的先验知识,因此上面提到的方法 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16]。目前并没有一种适合各种混沌时间序列的通用相空间重构方 法,各种新的重构方法也不断被提出[17],甚至有学者提出不需要进行重构直接描述系统 混沌特征的新方法[18, 19],但他们的可靠性有待于进一步验证[20, 21]。另外虽然均匀嵌入这 种全局最优算法能保证求得的混沌不变量能体现系统全局特征,但不能达到很好的局部 预测效果。从混沌时间序列建模和预测的角度,Judd 和 Small 提出非均匀嵌入和可变嵌 入等将非线性建模和相空间重构相结合的方法[22-25],可变嵌入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中[26]。

泊松表面重建.

泊松表面重建.

泊松表面重建摘要:我们展示了对有向点集的表面重建可以转化为一个空间泊松问题。

这种泊松公式化表达的方法同时考虑了所有的点,而不借助于启发式的空间分割或合并,于是对数据的噪声有很大的抵抗性。

不像径向基函数的方案,我们的泊松方法允许对局部基函数划分层次结构,从而使问题的解缩减为一个良态的稀疏线性系统。

我们描述了一个空间自适应的多尺度算法,其时间和空间复杂度正比于重建模型的大小。

使用公共提供的扫描数据进行实验,在重建的表面,我们的方法比先前的方法显示出更详细的细节。

1、 引言:由点样本重建三维表面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是一个热门研究问题。

它允许对扫描数据的拟合,对表面空洞的填充,和对现有模型的重新构网。

我们提出了一种重要的方法,把表面重建问题表示为泊松方程的解。

跟许多先前的工作一样(参见第2部分),我们使用隐式函数框架来处理表面重建问题。

特别地,像[K a z 05]我们计算了一个三维指示函数 (在模型内部的点定义为1,外部的点定义为0),然后可以通过提取合适的等值面获得重建的表面。

我们的核心观点是从模型表面采样的有向点集和模型的指示函数之间有一个内在关系。

特别地,指示函数的梯度是一个几乎在任何地方都是零的向量场(由于指示函数在几乎任何地方都是恒定不变的),除了模型表面附近的点,在这些地方指示函数的梯度等于模型表面的内法线。

这样,有向点样本可视为模型的指示函数梯度的样本(如图1)。

图1 二维泊松重建的直观图例计算指示函数的问题因此简化为梯度算子的反算,即找到标量函数~χ,使其梯度最佳逼近样本定义的向量场V u r ,即,,如果我们使用散度算子,那么这个变化的问题转化为标准的泊松问题:计算标量函数~χ,它的拉普拉斯算子(梯度的散度)等于向量场V u r的散度,在第3、4部分我们将会对上式作精确的定义。

把表面重建问题表达成泊松问题拥有许多优点。

很多对隐式表面进行拟合的方法把数据分割到不同区域以进行局部拟合,然后使用合成函数进一步合并这些局部拟合结果。

RBF神经网络在柔性触觉传感器解耦中的应用

RBF神经网络在柔性触觉传感器解耦中的应用

RBF神经网络在柔性触觉传感器解耦中的应用王菲露;宋杨【摘要】In view of the high nonlinearity and difficulty of decoupling process of the flexible tactile sensor, an effective method is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situation of a flexible tactile sensor interfered by noise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Firstly, different white Gaussian noises are added into the ideal tactile sensor model, and its mathemat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n, the K-means and recursive least squares methods are used to optimize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RBFNN). The optimized RBF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is used to approximate the high dimensional nonlinear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nsor resistance interfered by noise and deformation. The three-dimensional deformation of the sensor is decoupled by the row-column resistance based on different spreads. The decoupl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RBFNN with strong robustness and anti-noise ability has good performance in approximate the highly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nsor variables interfered by noises.%针对柔性触觉传感器模型高度非线性、解耦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模拟柔性触觉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含噪声的情形。

稠密采样点模型的快速隐式曲面重建

稠密采样点模型的快速隐式曲面重建

收稿日期:2008-08-16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 )作者简介:苗兰芳(63),女,浙江慈溪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点的建模和绘制。

2010年工程图学学报2010第2期J OURNAL OF ENG INEERING GRAPHICSNo.2稠密采样点模型的快速隐式曲面重建苗兰芳1,周廷方2,彭群生2(1.浙江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金华321004;2.浙江大学CAD&CG 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摘要:算法以稠密采样点模型表面局部区域内的双边滤波函数值为依据,模型表面附近任意一点的函数值通过与该点最近的模型表面的K 个采样点数据直接计算得到。

与已有的隐式曲面重建方法相比,该方法既不用曲面内部或外部的支撑点,也不用求解线性和非线性方程,其重建速度快。

此外,由于采用双边滤波函数作为其重建的隐式曲面的函数值,因此还能对带有噪声的采样点模型进行特征保持的表面重建。

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稠密采样点模型,该方法可以快速重建出逼近程度高,效果好的曲面。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隐式曲面重建;双边滤波函数;采样点模型中图分类号:TP 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158(2010)02-0084-08Fast Implicit Surface Reconstruction for Densely Sampled Point M odelMIAO Lan-fang 1,ZHOU Ting-fang 2,PENG Qun-sheng 2(1.Mathemati cs,Phys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Zhej iang 321004,China;2.State Key Lab of CAD&CG,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0027,C hina )Abstr act:The proposed algorithm uses the local bilateral filter function near the surface of the point model as the surface reconstruction function.The function value at a given position near the model surface can be computed directly by the bilateral filter function of the nearest pared with previous methods,this algorithm doesn ’t need solve any linear system or non-linear equations and doesn ’t need any internal or external support points.In addition,it can handle the noising data and preserve sharp features,since the function is based on a bilateral filter.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it can reconstruct high quality surfaces for complex 3D objects.K ey words:computer application;implicit surface reconstruction;bilateral filter;sampled point model10708419-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应用有赖于建立准确的实体模型并进行可视化,如雕像、考古艺术品、大规模地貌以及反求工程中的模型仿制、模具翻新等。

基于点云数据的曲面重建算法比较研究

基于点云数据的曲面重建算法比较研究

基于点云数据的曲面重建算法比较研究吴旭;卢凌雯;梁栋栋;汪晓楚【摘要】针对现有的多种点云数据曲面重建算法,从曲面重建的网格曲面、隐式曲面、参数曲面三种不同重建方式入手,比较了四种算法针对不同目标物重建的优劣,并给出相应的精度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基于NURBS参数曲面重建的方式最佳,基于贪婪投影三角化网格曲面重建的方式其次,基于移动立方体与基于泊松方程隐式曲面重建方式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较大,且重建后的点云模型误差也较大.【期刊名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42)001【总页数】5页(P46-50)【关键词】贪婪三角化;移动立方体;泊松方程;NURBS;曲面重建【作者】吴旭;卢凌雯;梁栋栋;汪晓楚【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芜湖241003;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3;安徽师范大学地理大数据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3;苏州市测绘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苏州221008;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3;安徽师范大学地理大数据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3;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3;安徽师范大学地理大数据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175.14在逆向工程、计算机视觉、CAD制图、三维测量技术等众多领域,点云数据处理技术从八十年代起就被广泛应用,且发展至今[1]。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点云数据的曲面重建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现有研究来看,曲面重构大致可以分为显式曲面重构和隐式曲面重构两类方法[2]。

显式曲面重构方法提出较早,需要先将点云参数化,然后再进行曲面重构。

它一般不能用单个曲面来直接拟合点云,比如NURBS算法需要先将点云分割成不同区域,然后分别拟合各自的曲面,最后将拟合的各曲面进行拼合得到完整曲面。

隐式曲面重构方法利用隐式函数得到逼近点云的等值曲面,相比显式曲面重构方法,隐式曲面重构更适用于重构复杂拓扑形状的曲面,且重构的曲面具有很好的封闭性和完整性。

2014 - 用双层重建法实现单幅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_龚卫国

2014 - 用双层重建法实现单幅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_龚卫国

稀疏重建 。
1 引 言
单幅图像超分辨率技术是利用单幅退化的低 分辨率图像重建一幅高分辨率图像 。 高分辨率图 像具有更多的细节 ,这些细节在实际应用中具有 重大的意义 。 图 像 超 分 辨 率 技 术 一 直 是 航 天 、 遥
[ 1] 2] 。H 感、 目 标 识 别 等 领 域 的 研 究 热 点[ u a n g 第
; 修订日期 : 2 0 1 3 0 8 2 8 2 0 1 3 1 0 1 5 . 收稿日期 : - - - - ; 重庆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2 0 1 3年国家科技惠民计划资助项目( 2 0 1 3 G S 5 0 0 3 0 3) N o . C S T C 2 0 1 3- 基金项目 : ) J C S F 4 0 0 0 9,N o . C S T C 2 0 1 2-YY J S B 4 0 0 0 1
) 文章编号 1 0 0 4 9 2 4 X( 2 0 1 4 0 3 0 7 2 0 1 1 - - -
用双层重建法实现单幅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
龚卫国 * ,潘飞宇 ,李进明
( 重庆大学 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 0 0 0 4 4)
摘要 : 针对现有基于稀疏编码的单幅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易 导 致 重 建 图 像 中 出 现 不 正 确 几 何 结 构 的 现 象 ,提 出 一 种 字典非相关性约束和稀疏系数非局部自相似性约束结合的稀疏编码方法 。 为解决引入这种自相似性约束造 成 的 重 建 图 模糊的问题 ,提出了基于平滑层和纹理 层 的 双 层 重 建 框 架 。 该 方 法 运 用 一 种 全 局 非 零 梯 度 数 目 约 束 像边缘过度平滑 、 重建模型重建平滑层 ; 通过提出的稀疏编码方法重建高 分 辨 率 纹 理 图 像 。 最 后 ,利 用 一 个 全 局 和 局 部 优 化 模 型 进 一 步 提升重建图像的质量 。 实验结果表明 ,与一些具有 代 表 性 的 重 建 方 法 相 比 ,该 方 法 得 到 的 峰 值 信 噪 比 ( 和结构 P S N R) 相似度 ( 平均值分别提高了 0. S S I M) 7 9 8 7~3. 2 4 2 4d B 和 0. 0 1 8 6~0. 0 8 3 5,不仅主观视觉效果上取得了明 显 的 改 进 , 鲁棒性得到增强 ,而且重建出了更加准确的结构和边缘 ,取得了更好的重建效果 。 关 键 词: 图像重建 ; 双层重建 ; 稀疏编码 ; 非零梯度数目约束 ; 全局 -局部约束 : / 中图分类号 : T P 3 9 1. 4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1 0 . 3 7 8 8 O P E . 2 0 1 4 2 2 0 3 . 0 7 2 0

一种自动的非封闭曲面三维重建方法

一种自动的非封闭曲面三维重建方法

一种自动的非封闭曲面三维重建方法温佩芝;宁如花;吴晓军;黄锦芳【摘要】To realize the non-closed surface reconstruction accurately, a threshold segment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riangle perimeter which could be used to remove the enclosed spurious surface was proposed. The sampling points were selected from triangle perimeter, and the threshold was calculated automatically by comparing the Enclidean distance between sample points and input points. Thus the non-closed surface was obtained by threshold segmentation from enclosed surface. The experiment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d low complexity, high efficiency, and strong robustness. Moreover, it could remove the spurious surface but not affect the precision of original surface.%为了精确实现非封闭曲面的三维重建,提出一种基于曲面三角面片周长的阈值分割方法,首先计算泊松算法生成曲面的三角面片周长选取采样点,然后通过比较样本点与原始输入点之间的欧氏距离自动计算阈值对生成曲面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有效地去除伪封闭曲面而不影响原生成曲面的精度,且算法复杂度低、时间效率高、鲁棒性强.【期刊名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年(卷),期】2013(019)004【总页数】7页(P680-686)【关键词】泊松算法;三角面片;阈值;伪曲面;曲面分割【作者】温佩芝;宁如花;吴晓军;黄锦芳【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0 引言随着三维扫描技术的日益发展,三维点云模型已大量应用于逆向工程[1-2]、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3]、机械制造、医学影像、虚拟现实和动漫等领域。

RBF隐式曲面的离散数据快速重建

RBF隐式曲面的离散数据快速重建
ilnplieit s珏}faee
收稿日期:2007一07—22;修订豳期:2007-11一18. 基金壤置:2007年深彗||市重点实验室产学研炎助项爨
万方数据
第2襄
刘禽渡,等:R弱F隐式馥蕊的离散数据快速重建
339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三维激光扫描仪被广泛地应用 予CAD/CAM、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及机器 视觉等众多领域,人们可以菲常簿便地获歉任意 复杂实体表面的三维几何信息,使得大量的散乱 数据成为表示物体形状和表面特征的基本笼素。 德如何快速准确地将采集到的强意特征点数据转 化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学模型,方便用于 CAD/CAM及后期快速高效的生产制造融成为 熏点关注的实际工程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在地质 勘测、医学、动漫娱乐等领域也普遍存在。豳前如 掰对这些凡俺拓扑结构未知,分奄密集无艉剃、含 噪声的离散数据进行建模、绘制及各种变形操作, 已成为曲面重建问题的研究热点。
比较来讲,近年来颇受关注的隐式腩面不仅 萄浚描述拓羚结梅复杂豹A何形捧,两鼠便予粼 定点与曲筒的相对位置,进行备种集合操作和数 学运算,并对轻微噪声不敏感。 2.2隐式麴面模受
定义。给定曲面S上的离散点集合,构造函 数,(x)使得函数的零水平集插值或逼近曲面S, 稼,(x)炎睦番S的隐式表达黼数。并强弱数具 有如下性质:任意空间点x,当,(x)>O时,x位 于空间曲飚外;,(X)<0时,X位于空间曲面内; 当豆莰当,(X)一O时,X位予曲面主。蠡我容爨 判定空间点和曲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2.Sc^DoZ o,As£,.o他n“£ics,Hn柏i,z j咒s“£“芒P D,了■c^咒oZDgy,Hn,。6i咒150001,CIlli竹n)
Abstl.粼t:A fast reconstfuction method for arbitrary surface from 3D scattered points is proposed based on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implicit surface model.According to the properties of 3D data &om laser scanners,such as nonuniforl珏,large scattered points and topology un薹【nowing,the impo卜 tance of data simplification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surface geometry should be emphasized. The cruci— al idea is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nearest normal vectors and the covariance matrix. The global implicit fune专ion is tfansfof黼《into loc8l RBF辙odels by the partition of娃nity热ethod wi£氧K—D Tfee data structufe,and the weight coefficients of local model are directly derived fronl solving a linear sys— tem. To smooth final surface model,these local shape functions are blended together in overlapping 莲olnai稳s. T|le experif鞋ental results sho、V t圭lat圭纛e propose纛appf08ch h程s a higher reeons耄r毽ction acc雌一 racy and is available for 3D implicit surface reconstruction from 1arge scattered point. Key words:reconstruction from 3D scattered points;data preproces8;Radial Basis Function(RBF)i

隐式曲面重建方法研究

隐式曲面重建方法研究

隐式曲面重建方法研究
宁如花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应用》
【年(卷),期】2015(0)13
【摘要】文章通过研究逆向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三维散乱点云曲面重建技术,对现有的隐式曲面重建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以便在实际应用中能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相应的选择,也为曲面重建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

【总页数】1页(P45-45)
【作者】宁如花
【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审查业务部,广东广州 51053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离散点的隐式曲面重建算法研究
2.基于椭球约束的径向基函数隐式曲面重建
3.基于椭球约束的径向基函数隐式曲面重建
4.基于微分流形的隐式曲面重建
5.基于拓扑不变性的GSRBF隐式曲面重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拓扑不变性的GSRBF隐式曲面重建王强;况立群;韩燮;李瑞【摘要】为提高大规模点云曲面重建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拓扑不变性的全局支撑的径向基函数(GSRBF)隐式曲面重建算法.结合Hausdorff算法,根据点云的主曲率和高斯曲率引入一个临界值,防止提取特征点时产生较大误差,构造特征点点云拓扑同胚的拓扑结构;引入八叉树网格划分法进行点云拓扑关系的构造,通过构造与模型控制网格拓扑同胚的拓扑结构来重建曲面的拓扑;构造基函数确定特征点的影响范围,将其归一化得到曲面拓扑上的单位分解,复合单位分解与特征点得到隐式曲面.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适用于任意拓扑的曲面重建,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年(卷),期】2016(037)004【总页数】4页(P1081-1084)【关键词】点云重建;拓扑不变性;隐式曲面;豪斯多夫算法;径向基函数【作者】王强;况立群;韩燮;李瑞【作者单位】中北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中北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中北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中北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9在曲面重建的方法中,隐式曲面重建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等优点,是重建问题中研究的重点[1-3]。

Frank等[4]提出通过径向基函数对三维散乱点云进行插值拟合隐式曲面,该方法稳定且精确;Angelo等[5]采用基于流形的三角网格法进行曲面重建,适用于形状特殊的复杂曲面和柔性变形体,重建精度较高。

从本质上讲,隐式曲面重建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用光滑基函数来拟合所有的点,武敬民等[6]采用带有椭球约束的径向基函数进行隐式曲面拟合,在局部交叠空间对曲面片进行拼接,拟合出的模型效果优良且效率较高,但由于径向基函数的引入,需要求解大规模的矩阵来获取隐式曲面的权值系数;另一类是根据点在矩形网格上的符号距离函数求取零等值面,Franchini E等[7]采用一组椭圆偏微分方程来拟合曲面,能够高精度的解析物体表面,但是重建过程涉及到水平集符号距离函数的初始化等问题,导致PDE方程求解较为复杂。

为了重建任意拓扑结构的光滑曲面,提高重建的精度,基于拓扑不变性的重建算法逐渐被研究者所关注[8]。

考虑到重建曲面拓扑的任意性[9],以及受文献[6,7]的启发,本文引入大规模点云结构的拓扑不变性结合GSRBF来进行隐函数曲面重建,通过构造与模型控制网格拓扑同胚的拓扑结构来重建曲面的拓扑,加载几何信息得到隐式曲面,建立完整的曲面模型,不仅将曲面重建的范围扩大到了任意拓扑,避免了隐函数曲面重建中权值系数求解过程中大量迭代的问题,而且提高了重建的精度和效率,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1.1 点云的拓扑关系三维点云在经过去除噪点、滤波等预处理之后,部分拓扑信息将会丢失,只剩下关于物体表面的三维坐标信息。

如果直接对这些散乱的点云进行精简,而不建立合理的拓扑关系,效率将会非常低[10]。

本文将八叉树网格划分方法引入重建算法,得到点云的拓扑关系,这样在计算点间的欧氏距离时效率就可以得到极大地提高。

本文根据网格内部所有数据点的法向量保持一致的原则运用八叉树网格划分法对点云进行划分。

主要思想是计算每一个网格内所有点的平均法矢与每一点的法矢的夹角,并得到所有夹角中的最大夹角,如果这个最大夹角大于某个设定的值就继续分割。

(1)计算出平均法矢量f,计算公式如下(2)对平均法矢进行单位化处理,并计算得出所有夹角,夹角计算公式如下式(2)表示向量(x1,y1,z1)和向量(x2,y2,z2)的夹角。

依据网格内计算出的最大夹角,利用该夹角与预先设定的阈值h作比较。

若比阈值h大的话,则对该网格继续细分。

反之,则不继续细分。

常见的径向基函数有全局支撑的径向基函(GSRBF),和紧支撑的径向基函数(CSRBF)。

CSRBF求解线性系统的速度比GSRBF要快,但是GSRBF比CSRBF更适合曲面的外插延伸,并且在不规则插值、填补空洞或不均匀的采样点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

本文采用基函数为r3的GSRBF来拟合模型曲面。

(2)在满足插值约束 s(xi)=fi,i=1,2,...,n下,为了得到尽量精确、光滑即能量最小的插值曲面,可转化为用变分技术求解在式(3)约束下式(4)能量最小的问题其中,P=(x,y,z)为任意点,Pi为采样点,λi为每一个径向基的权重,是欧几里得距离,φ)是一个正定的基函数,P(P)是一个多项式。

本文提出的重建算法总共分为5个步骤,为了提高重建精度,在第(2)步中引入一个临界值ε,用来防止在提取特征点时产生较大误差。

在第(3)步中引入八叉树网格划分法进行点云拓扑关系的构造,通过构造与模型控制网格拓扑同胚的拓扑结构重建曲面的拓扑关系,并构造基函数确定特征点的影响范围,归一化基函数得到点云数据拓扑上的单位分解,然后复合单位分解与特征点得到隐式曲面片。

算法基本思想如下:(1)根据点云曲率信息提取曲面特征点(曲面控制点),建立曲面控制网格,曲率刻画了曲面的弯曲程度,点云高斯曲率计算公式为点云的主曲率公式为其中,L,M,N为曲面第二基本量,计算公式如下(2)提取特征点。

特征点的定义类型繁多,但无论怎么定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该特征点与周围的点曲率差别大。

以下是利用Hausdorff距离的性质判断一个点是否为特征点:在点云的一个控制网格内取任一点p和其领域内的任一点q,这两个点的主曲率分别是k1、k2和,点p与点q曲率的差别为{k1、k2}和}两个集合的差别。

通过相对度量H衡量Hausdorff距离当分母接近0时,误差很大。

为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一个临界值ε,当<ε时,转化为)/2。

依据上面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点p与周围邻域内所有点的H,将所有的H进行比较,最大的H为该点的Hausdorff距离,将该值较大的点也就是曲率较大的点保留,反之则选择部分间隔删除。

(3)获取点云的拓扑不变关系将八叉树法引入本算法,并根据网格内部所有数据点的法向量保持一致的原则对点云进行划分。

主要思想是计算每一个网格内所有关键点的平均法矢与每一点的法矢的夹角,并获得所有夹角中的最大夹角,如果这个最大夹角大于某个设定的值就继续分割。

1)利用式(1)计算出平均法矢量f;2)利用式(2)对平均法矢进行单位化处理,并计算得出所有夹角。

依据网格内计算出的最大夹角,利用该夹角与预先设定的阈值h做比较。

若比阈值h大的话,对该网格继续进行细分。

反之,就不需要进行细分。

得出拓扑关系数据{PI}。

图1、图2为实验中在点云Bunny和点云Buddha进行八叉树分割时的分割。

(4)利用步骤(3)得到的拓扑关系数据{PI},其中1≤I≤n,为每个特征点建立基函数Gi,将Gi归一化得到{PI}上的单位分解{gi}:点云拓扑关系上的单位分解指的是一族连续函数{fi:M →R|i∈I},fi是非负函数,对于关系数据{PI}上任一顶点P∈{PI},有,将Gi加权平均后可得式中:wi——权值系数,{gi|1≤i≤n}构成了W上的一个单位分解,将点云拓扑关系上的单位分解gi(p)与特征点复合可得到一个隐式曲面模型。

为确定每个特征点的影响范围,需要在关系数据{PI}上建立基函数。

为此,在{PI}上取第i个特征点的2环邻域,若ai=∪cj为此邻域中所有边对应的坐标卡的集合,{Dai=ψ(ai),1≤i≤n}是拓扑关系上的一个开覆盖,则有其中,h(u)为连续的单峰函数,ri是GI的控制半径,vi是特征点在{pI}中的对应点,k是q和vi上的最短距离,如果q和vi不在同一个坐标卡上,则通过转换函数连接两个坐标卡再求最短距离,通过求取最短距离构造基函数,得到最终的隐式曲面片。

(5)将单位分解gi(p)和控制顶点Vj复合,通过求解最优化问题得到隐式曲面片;基于拓扑不变性的全局径向基隐式曲面重建实际为最优化问题的求解其中,E1的取值反映了插值点的逼近情况,E2的取值反映了曲面的光顺情况,若特征点Vi的参数为(ui,vi),L,M,N是曲面第二基本量,则随着λ的增大,曲面会不断逼近数据点集,当minE=0,λ=1时,插值完成,得到曲面的零水平集,算法结束。

3.1 实验环境实验环境硬件配置为AMD X4 740、8 G内存、GeForce GTX 750 2 G 显卡,软件配置为Windows8 64位操作系统,VS2013、OpenGL、Matlab2013a。

3.2 重建算法为验证本算法重建的效率和精度,利用斯坦福大学的Bunny、Buddha点云进行重建,并与文献[6]、文献[7]中提及的算法进行对比实验,重建结果及分析数据见表1。

从图3和表1中可以看出,对于具有34 834点的Bunny点云重建,本文算法的重建时间略长于文献[6,7]中提及的算法,但本文算法重建出的Bunny模型的耳朵边缘、腰部以及腿部的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两个算法。

从图4和表1可知,对于具有271 306点的Buddha模型重建,本算法重建时间略长于文献[6]的算法,但是本算法所得Buddha模型在头部、褶皱衣服及底盘处光滑性较好,特征较明显。

本文针对三维重建中曲面拓扑结构复杂,重建精度、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拓扑不变的GSRBF曲面重建算法,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曲面的拓扑结构,然后通过加载几何信息拟合曲面,最后在局部交叠区域利用拓扑关系进行重建,得到最终的曲面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适用于任意拓扑的曲面重建,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

但对于大规模点云的重建,控制网格上需要存储大量的几何信息,导致了存储量有所增加,这将是今后改进的方向。

E-mail:**********************。

【相关文献】[1]Maynard,Daren.Simulation and reverse engineering[J].IndustrialEngineer,2013,45(8):99-102.[2]YANG Gang,SUN Quanping,LIU Dafeng,et plicated surfac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based on measured pound cloud[J].Machine and Hydraulics,2010(5):38-41(in Chinese).[杨刚,孙全平,刘大峰,等.基于测量点云的复杂曲面重建技术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0(5):38-41.][3]WANG Ting,GAO Dongqiang.Study on the automatic surfac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based on reverse engineering[J].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1,29(5):73-77(in Chinese).[王婷,高东强.基于逆向工程的自由曲面模型重建技术[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5):73-77.][4]ZHOU Fan,SHAO Shiwei,WU Jianhua,et al.A joint 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matrix calculation method[J].Journal of Optics,2013,33(10):195-202(in Chinese).[周凡,邵世维,吴建华,等.一种联合直线特征的基础矩阵计算方法[J].光学学报,2013,33(10):195-202.][5]Angelo L D,Stefano P D,Giaccari L.A fast mesh growing algorithm for manifold surface reconstruction[J].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Applications,2013,10(2):197-220.[6]HAN Xie,WU Jingmin,HAN Huiyan,et al.Implicit fitting using RBF based on ellipsoid constraint[J].Journal of Gra-phics,2014,35(4):504-510(in Chinese).[韩燮,武敬民,韩慧妍,等.基于椭球约束的径向基函数隐式曲面重建[J].图学学报,2014,35(4):504-510.][7]Franchini E,Morigi S,Sgallari F.Implicit shape reconstruction of unorganized points using PDE-based deformable 3D manifolds[J].Numerical Mathematics:Theory,Methods and Applications,2010,43(5):356-341.[8]MIAO Lanfang,ZHOU Tingfang,PENG Qunsheng.Fast implicit surface reconstruction for densely sampled pound model[J].Journal of Engineering Graphics,2010,31(2):84-91(in Chinese).[苗兰芳,周廷方,彭群生.稠密采样点模型的快速隐式曲面重建[J].工程图学学报,2010,31(2):84-91.][9]Huang Y,Huang K,Tan T,et al.A novel visual organization based on topological perception[G].LNCS 5994:Computer Vision-ACCV.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0:180-189.[10]Huang Y,Huang K,Tao D,et al.Enhanced biologically inspired model for object recogni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Man,and Cybernetics,PartB:Cybernetics,2011,41(6):1668-16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