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新诗的文体建设
第四章二十年代新诗
一、20年代新诗
李金发的诗集有《微雨》、
《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 歌》,是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 代表。 在诗歌的形式上,李金发追求 新奇、怪异和突兀;在意象上 追求奇特意象组合的暗示的力 量;艺术上重视诗歌的表现; 情感上具有浓烈的颓废情绪。
《微雨》初版
一、20年代新诗
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 蒋光慈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派诗歌的代表诗人。他 这一时期出版诗集《新梦》、《哀中国》其中大多 是政治抒情诗。他的诗具有雄强豪放的气势和强烈 的政治鼓动性。 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一方面沿袭了胡适等早期 白话诗歌直露、平实特点和郭沫若自由诗直抒胸臆 的情感表现方式,另一方面以无产阶级解放主题、 集体主义主题取代了五四新诗个性解放主题,体现 了新诗的另一种发展走向。
《女神》的时代精神与艺术风格 《女神》以浪漫主义为主调,象征是其精义。 大胆 的夸张、奇异的想象凸显了诗歌的浪漫激情 。 《女神》的形式多种多样,自由体运用得心应手, 在新诗史上开创了自由体诗风。 《女神》的创作广泛接受了泰戈尔、雪莱、海涅、 歌德、惠特曼以及波特莱尔、魏尔伦等外国诗人的 影响,尤其深受惠特曼式豪放诗歌的影响。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 沙扬娜拉!
三、徐志摩 、闻一多
三、徐志摩 、闻一多
闻一多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湖北人。著有诗集《红烛》、 《死水》及诗论 《诗的格律》 。他具有鲜明的东 方绅士气质,又受到西方文化的浸染,他对传统有 着深切的依恋,又对传统有着多方的怀疑。 深沉、激越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及爱情是闻一多 诗歌的重要内容。 他的诗歌体现了他的新格律诗主张,具有绘画美、 建筑美与音乐美。
20世纪中国诗歌的三个发展阶段
20世纪中国诗歌的三个发展阶段王光明一20世纪中国诗歌是一个重新创造它的作者与读者的历史过程、一串迂回探寻的脚印、一个在实践中寻求认同和修改的梦想。
寻找现代诗歌之梦的第一个阶段,是起自晚清的“诗界革命”,至“五四”前后的“新诗”运动,可以称之为古典诗歌体制的破坏阶段,或者说是诗歌语言与体式的解放阶段。
它最大的特点是把诗歌纳入了世界现代化的视野,把诗歌变革当做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
先是经由黄遵宪、梁启超等先行者把诗引入“人境”,呈现了“新意境”、“新词语”与古典诗歌符号、形式的矛盾紧张关系,后是胡适在与朋友的讨论和美国的意象派宣言中得到了启示,找到了从语言形式下手的革新方案。
从“白话诗”到“新诗”的运动彻底动摇了古典诗歌赖以延续的两个根基,改变了中国诗歌近千年在封闭的语言形式里自我循环的格局,使长期淡忘的口语资源和陌生的西方语言形式资源融入诗歌写作。
但第一,“白话”作为一种现代的语言体系还不成熟,它本身如何发展和如何用它去写诗是一个需要漫长的实践才能明了的问题。
第二,胡适的革新方案是一个直取要塞的破坏方案,但破坏者往往很难同时成为一个很有成就的建设者,他那种深受宋诗影响的“作诗如作文”的方案,虽然推进了白话文运动,但由于混淆了诗歌与散文在语言运用上的文类界限,绝对谈不上是一个完善的诗歌建设方案。
第三,“时代精神”的强力牵引,急切的“求解放”和社会现代转型的要求,不仅让许多人忽略了中国诗歌传统中诸多可以转化与再生的资源,普遍把目光投向了西方,而且对西方文化精神、形式的理解也非常情绪化和简单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把它们浪漫化了,其中“自我表现”的精神和“自由诗”的形式,在不断把“五四”神话化的现代历史语境中,几乎成了判断“新诗”的两大指标,很少人愿意承认,它们也是造成20世纪中国诗歌写作与阅读的简单化,妨碍人们认同“新诗”具有语言与形式美的根源。
把晚清至“五四”时期(大概到1923年左右)的“新诗”看做“破坏时期”,是想强调这一阶段的诗歌有很多反思的空间,并没有降低它的意义的意思。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
.
1949年7月,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 者联合会主席。 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中国 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 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 长、中 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三届主席、中国人民 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 长、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逝世于北京。
沈尹默的《三弦》手稿
.
发表在《新青年》第五 卷第四号(1918年8月) 上。
被胡适称为“从见解意 境上和音节上看来”, “一首最完全的诗。”
沈尹默
湖畔诗人
是指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等 人。他们于1921年左右开始写诗,1922年 春在杭州成立湖畔诗社,1922年4月出版 诗合集《湖畔》,同年5月出版汪静之的个 人诗集《蕙的风》,1923年出版诗合集 《春的歌集》。 诗多为歌唱大自然的清新美丽和友情、爱 情的纯真。 他们诗中的真纯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 五四个性解放精神的别一表现形式。
小诗的形成受到了周作人所译介的日 本的短歌、徘句和郑振铎所译介的泰戈尔 《飞鸟集》的影响。 小诗的形成受到了周作人所译介的日 本的短歌、徘句和郑振铎所译介的泰戈尔 《飞鸟集》的影响。 小诗,从形式上看,最短两行,最长 的18行,一般是三五行。多抒写个人即时 的感兴,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 代表性作家和作品主要有冰心的 《繁星》和《春水》集,宗白华的《流云》 集,苏雪林的《村居杂诗》集和何植三的 《农家的草紫》集。
诗化了的五四精神
《女神》最强烈而集中地体现了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民 主理想。在《地球,我的母亲!》、《天狗》、《立在地 球边上放号》等诗篇中,郭沫若凭藉地球、大陆、海洋、 宇宙等宏观物体和诸多意象,激励人们“不断的毁坏,不 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荡涤一切污泥浊水,拥抱一个 崭新的世界! 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这个狂放 不羁的“自我”与天地并生,他们否定世间一切的传统偶 像,摧毁封建的精神枷锁,以期高张本我,获得彻底解放。 《女神》中还大量描写自然,讴歌自然,赋予自然以无限 的生命力,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礼赞。( 《梅花树下的 醉歌》 、 《天狗》、《浴海》、《地球,我的母亲!》 )源自..
20年代新诗(4)象征派
别开生面的作品。‛
2. 艺术特征
颓废与神秘、朦胧与晦涩、感伤与慨叹。
常用的意象:寒夜、死亡、枯骨、坟墓、落
叶、狂风、荒漠、残月、夕阳、污血等。
波德莱尔
魏尔伦
兰波
瓦雷里
弃妇
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 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 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黑夜与蚊虫联步徐来, 越此短墙之角, 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 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 长染在游鸦之羽, 将同栖止于海啸之石上, 静听舟子之歌。 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 徜徉在丘墓之侧, 永无热泪, 点滴在草地, 为世界之装饰。
‚一个有统一性的诗,是一个统一性的心情的反映,是内生活
的真实的象征。心情的流动的内生活是动转的,而它们的流动 动转是有秩序的,是持续的,所以它们的象征也应有持续的。
一首诗是一个先验状态的持续的律动。‛
‚中国现在的诗是平面的,是不动的,不是持续的。我要求立 体的,运动的,在空间的音乐的曲线。我们要表现我们心的反
我们要住的是诗的世界,我们要求诗与散文的清楚的分界。我们要
求纯粹的诗的Inspiration.
第二,提倡诗的暗示而反对说明。
‚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诗是要有大的暗示 能。诗的世界固在平常的生活中,但在平常生活的深处。 诗是要暗示出人的内生命的深秘。诗是要暗示的,诗最 忌说明的。说明是散文世界里的东西。诗的背后要有大
李金发的第二任妻 子,德国女郞屐妲
李金发与夫人合影
诗集:《微雨》(1925)、《为幸福而歌》 (1926)、《食客与凶年》(1927)。但大多都作于留
法的1923年。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一)
《我是一条小河》
• 我是一条小河,
• 我无心从你的身边绕过——
•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 • • •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 • • •
• • • •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 裁减成你的裙裳。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一)
第节 20年代新诗概述
• 一、胡适与“五四”新诗运动 • 1、“作诗如作文” • 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 ; 二是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 且以白话(口语)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 • 2、“诗体大解放”(见课本P76) • 二、新诗发展的概况 • 1、阵地(P76):《新青年》《新潮》《少年中 国》《星期评论》《学灯》《觉悟》等。 • 2、第一批白话诗人:胡适、刘半农、刘大白、周 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等。 • 3、最早的诗社(P78):1921年,叶绍钧、刘延 陵、朱自清等创办“中国新诗社”,出版第一本 新诗刊物《诗》月刊。
• 八、冰心、宗白华与小诗体(P79) • 1、小诗 • 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多 抒写个人即时的感兴,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讲求凝 练与侧重表现内心世界,以冰心的《繁星》《春水》和宗 白华的《流云》为代表。 • • 冰心的小诗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很大: •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 了。 • 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我们醒了/却 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 • ‚海水呀 你说的是什么?‛/“是永恒的疑 问。‛/“天空呀 你回答的话是什么?‛/“是永恒的沉 默。‛ • 你看不见你的真相/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
中国新诗流派发展脉络
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跨越了近九十年的中国新诗流派发展脉络。
20世纪20年代:1.湖畔派——因该流派诗人多聚集在西子湖畔而得名,是中国新诗最早的一个流派。
爱情,是湖畔派吟唱的主要内容。
代表诗人是冯雪峰、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等。
代表作品:冯雪峰《伊在》《卖花少女》,汪静之《惠的风》《我是死寂的海水》,应修人《含苞》,潘漠华《离家》等。
2.新月派——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写作。
代表诗人是徐志摩、方令儒、朱湘、陈梦家、闻一多、林微音等。
代表作品:徐志摩《沙扬娜拉》《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静夜》,朱湘《采莲曲》等。
3.象征派——早期现代诗歌的一个分支,更具有独立的象征主义特征。
代表诗人是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胡也频、蓬子等。
代表作品:王独清《但丁墓旁》,李金发《弃妇》《我背负了……》《里昂的车中》,胡也频《旷野》,穆木天《落花》《烟雨中》等。
20世纪30年代:4.现代派——这一流派的诗歌成就较大,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深远。
他们的创作,在艺术形式方面以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为源头,移植的倾向比较明显。
代表诗人有卞之琳、戴望舒、何其芳、废名、徐迟、林庚、金克木、玲君、施蛰存、路易士等。
代表作品:卞之琳《断章》,戴望舒《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何其芳《预言》《花环》,废名《十二月十九夜》等。
5.七月派——这一流派的诗人大多经历过人生的重大起落沉浮,深陷政治冤狱几十年,新时期得以“鲜花重放”,是跨越了三个时代的诗歌流派。
代表诗人有牛汉、艾青、罗洛、曾卓、绿原、鲁藜、彭燕郊、邹荻帆、胡风等。
代表作品:牛汉《我的家》《半棵树》《华南虎》,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礁石》,邹荻帆《花与果实》《走向北方》,曾卓《栏杆与火》《悬崖边的树》,胡风《为祖国而歌》,绿原《惊蛰》,鲁藜《泥土》,彭燕郊《冬日》等。
20世纪40年代:6.九叶派——顾名思义由九位诗人组成。
代表诗人有辛笛、陈敬容、郑敏、杜运燮、唐祈、穆旦、袁可嘉等。
20年代新诗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 我们新酿的酒?”
• 胡适与“五四”新诗运动
胡适在其纲领性的《论新诗》中提出“作诗如 作文”的主张。"作诗如作文"包括了两个方面 的要求: • 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顺着 诗意的自然曲折,自然轻重,自然高下"); • 二是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 ,而且以白话(口语)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 ,并吸收国外的新语法,也即实行语音形式 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
尝试派
代表作有:《尝试集》(胡适)、《冬 夜》(俞平伯)、《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卖布谣》《田主来》(刘 大白)、《三弦》《月夜》(沈尹默)、 《草儿在前》《别少年中国》《鸭绿江以 东》(康白情)、《小河》(周作人)。
刘 大 白
刘 半 农
沈 尹 默
蝴蝶
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湖上 水上一个萤火, 水里一个萤火, 平排着, 轻轻地, 打我们的船边飞过。 他们俩儿越飞越近, 渐渐地并作了一个。
兰花草(改编自《希望》)
词:胡适 曲:陈贤德 张弼
希望(选自《尝试集》) 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广西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2024年秋季学期高二入学检测卷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下册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新诗是在打破旧诗形式中站立起来的,但即使是“五四”时期的开路先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他们对传统持有的一种近乎“暧昧...:胡适是在“以文为诗”的“宋诗运动”中袭取传统的;俞平伯在..”的情绪《社会上对新诗的各种心理观》中更是直言不讳:“我们现在对于古诗,觉得不能满意的地方自然很多,但艺术的巧妙,我们也非常惊服的。
”百年新诗总是要竭尽全力地摆脱传统诗学的影响,走上自己的道路,但事实却总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又回到了传统的层面之上,从新月派、象征派到现代派,新诗尽管吸收了许多西方诗歌的技巧,但与此同时,新诗无疑也再现了古典时代诗歌的格调与韵致;而中国诗歌会在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50年代中后期两次大规模地采集民歌也确实再现了遥远的“采诗”景象,这些能够说明的问题或许只有一个,那就是完全离开传统而谈新诗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百年新诗在文体重建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从传统诗学中寻找依据。
当然,那种要从形式与韵律的角度重新为新诗套上“枷锁”的做法无疑是不切实际的。
新诗的文体建设要从传统诗学中寻找依据,但绝不是将过去的一切照搬过来。
从文体形式的角度上说,今天的新诗已经形成了形式灵活、文体自由的特点,那么,我们从吸收的角度上说,关键是应当从类似形式较为灵活多变的屈原骚体诗、宋词中找寻与传统的融合点。
(摘编自张立群《反思与重建—论百年新诗文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重构的可能》)材料二:“传统”是古已有之的,也可以是正在创造的。
它一方面可以是作为中国新诗存在前提的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另一方面也可以是中国新诗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传统。
20世纪20年代(五四)诗歌
母亲,今夜我又想起了你 我决定还是要为你写一首 母亲~! 诗 母亲,好久以来 哪怕写得不好 就想为你写一首诗 哪怕远在老家的你 但写了好多次 永远也读不到…… 还是没有写好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 母亲,为你写的这首诗 只很小的白船儿, 我不知道该怎样开头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不知道该怎样结尾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著泪 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就像儿时面对你严厉的巴掌 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著她的 我不知道是该勇敢接受 爱和悲哀归去。 还是该选择逃避
再次是诗歌韵味上抹不去的古风韵味。 文怀沙的《听雨》 滴滴更丝丝,江楼听雨时。 一灯红豆小,此夕最相思。 胡适《江上》 雨脚渡江来 山头冲雾去 雨过雾亦收 江头看落日
林庚的《风雨之夕》 濛濛的路灯下\看见雨丝的线条\今夜的海崖边\ 一只无名的小船漂去了\高楼的窗子里\有人拿起帽子 \独自\轻轻的脚步\纸伞上的声音\雾中的水珠\ 被风打散\指明上清寒的马鬃\今夜的海崖边\ 一只无名的小船漂去了
全诗叙事味儿非常浓。整首诗可以看作由一系列的叙事片段组 成,最后一节更是以议论、叙事夹杂情感的直抒构成。其"以文 为诗"的特点是突出的。
2、胡适的新诗实践 《尝试集》
目录 <<尝试集>>(增订四版) 五年八月四日答任叔永书(代序) 尝试篇(代序二) 四版自序 第一编 蝴蝶 赠朱经农 中秋 江上 黄克强先生哀辞 十二月 五夜月 沁园春.二十五岁生日自寿 病中得冬秀书 “ 赫贞 旦”答叔永 生查子 景不徙篇 朋友篇(寄怡荪,经农) 文学篇 (别叔永,杏佛,觐庄) 百字令(六年七月三夜,太平洋舟中,见月, 有怀) 第二编 鸽子 老鸦 三溪路上大雪里一个红叶 新婚杂诗(五首存 一首) 老洛伯(译诗) 你莫忘我 如梦令 十二月一日奔丧到家 关不住了(译诗) 希望(译诗) "应该" 一颗星儿 "威权" 小诗 乐观 上山 一颗遭劫的星 第三编 许怡荪 一笑 (以下为四版增的) 我们三个朋友 湖上 艺术 例外 梦与诗 礼! 十一月二十四夜 我们的双生日(赠冬秀) 醉与爱 平民学校 校歌(附谱) 四烈士冢上的没字碑歌(附谱) 死者 双十节的鬼 歌 希望 晨星篇
20世纪20年代(五四)诗歌
再次是诗歌韵味上抹不去的古风韵味。 文怀沙的《听雨》 滴滴更丝丝,江楼听雨时。 一灯红豆小,此夕最相思。 胡适《江上》 雨脚渡江来 山头冲雾去 雨过雾亦收 江头看落日
林庚的《风雨之夕》 濛濛的路灯下\看见雨丝的线条\今夜的海崖边\ 一只无名的小船漂去了\高楼的窗子里\有人拿起帽子 \独自\轻轻的脚步\纸伞上的声音\雾中的水珠\ 被风打散\指明上清寒的马鬃\今夜的海崖边\ 一只无名的小船漂去了
四、李金发与象征派诗
波特莱尔( 1821 — 1867 ),法国象征主义 诗歌先驱,现代主义创始人之一。
主张把社会和人性之恶作为艺术美的对象 来表现。诗集取名《恶之花》,正说明诗 人可以从丑恶的事物中创造出美好的东西。
《繁星· 二三》 感悟:以一颗安静的心,等待各种 遭遇。它指引我们走向寻觅真理的远途。 《繁星· 七》 感悟:算命的锣意味着将至的 残酷未 来,茫然的活着的人应该意识到警酷奋起。 《繁星· 五五》 感悟:奋斗、牺牲,是一切成功的 行导,也是一切成功的代价! 《春水· 八二》 感悟:要想真正的体会春色,就要 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才能领 会其中的真味。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 到你的怀里。
2、刘大白(1880---1932)
浙江绍兴人,前清举人。
诗集《旧梦》 最好的诗作是歌谣体 的白话诗 《卖布谣》: 歌谣形式,浅显通俗。
3、俞平伯(1900—1990)
《冬夜》 杂糅着旧文学的意象与新思潮的哲理, 旧诗词格律的影响与欧化的文法 最能反映早期新诗的“过渡”性
4、康白情(1896——1945)
古风的遗留首先表现在诗歌的形态上,五言七言 的句子,出句如口头的表达,平和易懂,抹去了 格律诗的平仄束缚,却也没有乐府诗歌的感觉。 《沁园春》《生查子》这样的词牌名常出现在诗 歌里面,便是古诗形式深刻影响的最佳例子。 其次就是表现在诗歌意象上面。《尝试集》的题 材多是古典意象。比如《赠朱经农》,很容易就 让想到杜甫的《赠卫八处士》,题材是朋友重逢 或惜别这些故事里面惯用的意象。除此之外胡适 写到的题材还有中秋明月、烟雨江州等等。并不 是说古典意象不能入新诗,新诗里面的代表人物 林庚就经常用古典意象,比如江洲、渔火等入诗, 胡适的主要问题是写到古典诗歌惯用的意象便很 难摆脱古典的窠臼,很容易就流于对古人的今化 模仿。到了《尝试集》的第二编,诗人的视野开 阔很多,能入诗的题材意象也有所扩展,这在尝 试上有很大突破。
20年代新诗
第一节 20年代新诗概述 年代新诗概述 • 一、 初期白话诗 胡适与《尝试集》
胡适的新诗观念 ——
《我为什么要做白话诗》(1919-8-1) 我为什么要做白话诗》 1919我到北京以后所做的诗,认定一个主义: 我到北京以后所做的诗 , 认定一个主义 : 若 要做真正的白话诗,非做长短不一的白话不可。 要做真正的白话诗 , 非做长短不一的白话不可 。 这种主张可叫做“诗体的大解放” 这种主张可叫做“诗体的大解放”。 诗体的大解放就是把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 锁镣铐,一切打破:有什么话,说什么话, 锁镣铐 , 一切打破 : 有什么话 , 说什么话 , 话怎 样说,就怎么说。这样方才可有真正的白话诗。 样说,就怎么说。这样方才可有真正的白话诗。
• 沙扬娜拉 ——致日本女郎
徐志摩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二、闻一多生平与创作概述
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湖北浠 水人,前期新月派的重要代表,新格律诗 理论的奠基者。 主要作品: 诗集 《红烛》(1923) 《死水》(1928)
• 形式上 形式上——灵动飘逸的浪漫抒情风格 灵动飘逸的浪漫抒情风格
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雪花”、“白莲”“碧螺烟”(《她是睡 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雪花” 白莲”“碧螺烟” ”“碧螺烟 着了》) 着了》 2、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多采用西洋韵法,随韵(AABB)抱韵(ABBA) 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多采用西洋韵法,随韵(AABB)抱韵(ABBA) 抱韵 交韵 (ABAB)。 (ABAB)。 章法整饬,灵活多样。长则369 369句 短则4 3、章法整饬,灵活多样。长则369句,短则4句 辞藻华美,风格明丽。 浓得化不开” 4、辞藻华美,风格明丽。“浓得化不开”
20世纪中国散文诗文体建设的历史回顾
内容摘要:一、散文诗是中外文化在特殊时代契合的产物世界散文诗16世纪就开始萌芽,在法国作家蒙田(1533-1592)、费奈隆(1651-1715),英国作家培根(1561-1626)、德莱蒙德(1585-1649)等人的笔下出现。
波德莱尔在1860年前后开始发表“小散文诗”(les petits poéms en prose),标志着世界散文诗文体的成熟,即世界散文诗已有150年的文体自觉历史。
波德莱尔以后,散文诗很快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抒情文体,在法国、英国、美国、俄国、印度、黎巴嫩等国流行,世界性的散文诗大师有屠格涅夫、泰戈尔、纪伯伦等。
由于散文诗运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流行,导致了世界诗歌的自由化、散文化运动,法国、美国、英国都出现了打破作诗的格律传统的“自由诗运动”,西方20世纪初的散文诗运动和自由诗革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的新诗革命。
散文诗文体从西方的引进,直接导致了中国的白话诗运动。
“诗和韵文的差异很小,介于二者之间的分界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正是这样的差异才使诗与散文两种文体得以区别,也使散文诗文体得以产生。
至少可以结论诗的文体通常更凝练,更易于记忆,形式感更鲜明突出,能够对读者产生更迅速的文体感,产生更多的震动。
散文诗正是冲破了诗的“形式的专横”和散文的“形式的专横”的结果。
法国蒙田、英国的培根等散文大家开创的随笔散文essay的外形式比诗的外形式自由,散文诗更多地冲破了诗的外形式的专横。
诗人波德莱尔和泰戈尔都感叹已有的诗的文体不足以完美地抒发感情,尤其是感觉到诗的外形式的不足,试图寻求一种新的文体的外形式的优势来冲破诗的外形式的专横。
也有人认识到散文的内形式的专横,试图借助诗的内形式来掀起散文文体革命。
最早意识到这场文体革命的是诗人贝尔特朗,他首先使用散文诗这种新奇秀丽的形式,描写更抽象的现代生活,当时波德莱尔正愁无法“做出个别的和意想不到的玩意儿”,“写一篇充满诗意的、乐曲般的、没有节律没有韵脚的散文:几分柔和,几分坚硬,正谐和于心灵的激情,梦幻的波涛和良心的惊厥。
20年代白话新诗
第四节、李金发与象征派诗
波特莱尔(1821— 主张把社会和人性 1867),法国象征 之恶作为艺术美的 主 义 诗 歌 先 驱 , 现 对象来表现。诗集 代 主 义 创 始 人 之 一 。 取名《恶之花》, 正说明诗人可以从 丑恶的事物中创造 出美好的东西。
2、刘大白(1880---1932)
浙江绍兴人,前清举人。 诗集《旧梦》 最好的诗作是歌谣体的白
话诗 《卖布谣》:歌谣形式,
浅显通俗。
卖布谣
嫂嫂织布, 哥哥卖布。 卖布买米, 有饭落肚。
嫂嫂织布, 哥哥卖布。 弟弟裤破, 没布补裤。
嫂嫂织布, 哥哥卖布。 是谁买布, 前村财主与地主。
旧梦
最能教人醉的: 酒吧, 青春吧; 但总不如夜深时琉璃也似的月色 最重的一下, 扣我心钟的, 是月黑云低深夜里, 一声孤雁。
(1)热爱祖国的情怀,如《马赛》 (2)争取自由,如《笑解烦恼结》抒发了
向往自由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
2、成熟时期 (1922——1925)
(1)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雪花的快乐》 诗人的代表作 把雪花喻为爱情,象征着爱情的纯洁无
邪,美丽温柔。雪花富有灵性,诗也富 有灵性,给人明丽而又飘逸的感觉。
竟不见半个人影。 抬头看月色, 似烟似雾朦胧的罩着。 远近几星灯火, 忽黄忽白不定的闪
烁:—— 格外觉得清冷。
墙头
墙头--黄黄的下弦月, 阶前--沙沙几堆败叶; 小小的我背着月儿,踏着叶儿,跟着影儿, 恋着,守着,傍着;
还有打更的哥哥, 三声五声的隔街伴着。 月斜了,风定了,人睡了, 只那染不就的浅蓝清冷冷的罩着
(二)湖畔诗群
第二章20年代新诗
(二)《女神》
1、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 “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
表现”“我便是神,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 现”。 崇尚自我
2、《女神》主要思想内容
• 爱国主义是《女神》诗魂。 – 《炉中煤》是《女神》中爱国主义思想表现 得令人耳目一新的诗篇。 • 它是用情歌、恋歌的方式来表现眷恋祖 国的情绪。 • 煤的意象新鲜、生动、恰切。
----胡适
(四)象征诗派
现代主义思潮 现代派文学
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戏剧、 魔幻现实主义等
现代派诗歌 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发展
• 象征诗派是指1925年出版李金发的《微雨》 为起点,活跃于2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诗歌流 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李金发,后期创造社三诗 人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以及姚蓬子、胡也 频等,都是有影响的诗人。
• 《相隔一层纸》
不足:
• 诗意不强,诗情不深,情感和 想象力均显不足,缺少回味和 余香。
• 只注重白话与文言的区别,难 免使诗的语言失去应有的韵律 美和节奏美。
(二)小诗
“小诗流行的时代” 《繁星》《春水》 冰心的小诗集中体现了童
心、母爱、自然三个母题。
• 宗白华于1923年12 月出版《流云小诗》。
象征诗派艺术上的特点
• 运用一种象征性的意象来表现微妙 复杂的内心世界。
• 追求诗歌语言的省略法。 • 运用新奇的比喻和暗示手法。
(四)象征诗派
李金发 (1900-1976) 广东梅县人 “诗怪”
《弃妇》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 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 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黑夜与蚊虫联步徐来, 越此短墙之角, 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 如荒野狂风怒号, 战栗了无数游牧。
20年代新诗、郭沫若新诗
(三)“小诗”的风行 1、“小诗”是指1921年前后开始风行诗坛的一种 诗歌体式。中国古代诗歌本来就有悠远的小诗传 统,如《诗经》中的部分作品,民间的一些歌谣 (如子夜歌),唐诗中的绝句以及后来的小令等。 不过“五四”时期的小诗潮却主要受外国诗歌, 特别是印度泰戈尔的小诗和日本的短歌俳句的影 响而兴起的。因而当周作人和郑振铎在1921年至 1922年间分别译介出这些诗歌后,便给当时向多 方面探索的新诗人以启迪,利用这种轻便灵活的 诗体迅捷地传达出自己刹那间的感触与沉思,从 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广泛的小诗潮流。以至1921年 至1923年被称为“小诗流行的时代”。
《繁星· 三四》 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滚滚的波浪, 却是地底下细小的泥沙。
《春水· 一一三》 星星—— 你只能白了青年人的发, 不能灰了青年人的心。
宗白华(1897~1986),江苏常熟人。1919 年参加少年中国学会,编辑上海《时事新 报》副刊《学灯》,并发表诗作。1920年 出版与郭沫若、田汉论诗的往来书信集 《三叶集》。同年5月赴德国学习哲学与美 学。自1922年6月开始在《学灯》上发表小 诗,1923年结集为《流云》出版。其特点 是以直觉和悟性捕捉刹那间心灵的闪光, 创造出熔意象与哲理于一炉的意境,如 《夜》以仰望星空的刹那间的微妙感觉与 意象变化,传达出对人在宇宙中地位(小大)的悠长的哲学思索。
胡适作为尝试白话诗的第一人,在当时的 影响是很大的。仅《尝试集》自1920年出 版后,到1922年便发行到第四版,可见一 斑。以至在诗坛形成了一种“胡适之体”。
如果说胡适的白话诗还带有由“自然音节” 所形成的音韵的话,那么康白情的《江南》 和周作人的《小河》则尝试了无韵诗(自 由诗)。
现代文学【不同文体的发展:新诗】(第一个十年)
现代文学【不同文体的发展:新诗】(第一个十年)第一个十年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1.“诗界革命”的演变梁启超从“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的构想到“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让步。
黄遵宪局限在传统诗歌范围内,其调整与改良止步于对宋诗派的摹仿。
2.胡适对新诗的理论倡导1)“作诗如作文”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散文化”:打破诗的格律,以白话写诗。
对传统有组织的反叛。
2)“诗的经验主义”“有我”与“有人”的“言之有物”。
强调主体的性情与见解,与平民的沟通交流。
“平民化”启蒙主义在诗歌观念上的反映。
3.“《学衡》派”:反对诗体的解放“新材料与旧格律”结合的理想。
对“诗界革命”的呼应。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1.新诗阵营的发展①阵地:《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学灯》《觉悟》②作者: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③刊物:《诗》月刊第一个新诗刊物,1922“中国新诗社”,叶绍钧、刘延陵、朱自清。
2.胡适《尝试集》《尝试集》在新诗史上的地位、意义:《尝试集》是新诗史上第一部诗集,它标示一个新的诗歌时代的到来。
其在内容上反映了新的时代主题,形式上有自由诗体,但许多作品未脱尽旧诗痕迹,所以它是一部过渡性作品,承上启下。
《一颗星儿》《“威权”》《一颗遭劫的星》具备现汉抒情诗形式法则的雏形。
3.早期白话诗特征1)作品沈尹默《三弦》《月夜》俞平伯《冬夜》旧文学的意象和新思潮的哲理,旧格律的影响与欧化的文法。
周作人《小河》打破旧镣铐的“欧化”诗风。
朱自清《毁灭》追求“平常”的倾向。
2)特征两类形态:白描手法如客观写实摹写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托物寄兴,表现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和思索形式上,散文化的倾向,平实风格。
歌谣化努力。
1920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
周作人、刘半农、沈尹默。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新诗内部的结构性调整。
1.创造社诗人的理论和创作1)成仿吾《诗的防御战》抨击早期白话诗的理性色彩,强调诗的抒情本质。
第五章__20年代的诗歌
2、后期“新月”派
(二) “新月”诗派的诗歌主张 1、“理性节制感情”的美学原则 2 、提倡以“和谐”、“均齐”为新诗的 审美特征,倡导新诗的现代格律化。
第五章:20年代的新诗
五、“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
• (一)中国象征诗派兴起的原因
1、2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处于历史过渡之中,有些知 识青年觉醒了之后无路可走,陷入了感伤、颓废 的泥沼中。
• 诗集《旧梦》
• 最好的诗作是歌谣 体的白话诗
第五章:20年代的新诗
俞平伯(1900—1990)
• 《冬夜》
• 杂糅着旧文学的意象与新思潮的哲理,
旧诗词格律的影响与欧化的文法
• 最能反映早期新诗的“过渡”性
第五章:20年代的新诗
暮
• 敲罢了三声晚钟, 把银的波底容, 黛的山底色, 都销融得黯淡了, 在这冷冷的清梵音中。 暗云层叠, 明霞剩有一缕; 但湖光已染上金色了。 一缕的霞,可爱哪! 更可爱的,只这一缕哪! 太阳倦了, 自有暮云遮着; 山倦了, 自有暮烟凝着; 人倦了呢? 我倦了呢?
第五章:20年代的新诗
《相隔一层纸》 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现象 • 屋子里拢着炉火, 老爷分付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 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刘半农,江苏江阴人
第五章:20年代的新诗
刘大白(1880---1932)
第五章:20年代的新诗
“诗怪”
(1)意象选择:习惯用“寒夜”、“枯骨”、“残 月”、“落叶”、“荒野”等 。 ( 2 )抒写内容:多是伤春悲秋,哀风叹雨,充满消 极厌世,抑郁凄凉的愁苦情绪和颓废色彩。 (3)表现手法:大量运用象征、暗示、通感、隐喻、 联想等手法,营造出具有朦胧和神秘色彩的氛围和 情境。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二十年代新诗
白话新诗(尝试期) 自由诗——小诗运动——格律诗——象征诗
(成熟期)
一、“五四”新诗运动——诗体大解放
梁启超与黄遵宪的“诗界革命” 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 旧风格、新意境加上一两个新名词。 “诗界革命”最终停留在模仿宋诗的地步。
二、早期白话诗(尝试派诗群)概貌
代表诗人 代表诗作
大海 呵,/那一颗星没有光?/那一朵花没有香?/ 那一次我的思想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童真 婴儿,/在他颤动的啼声中/有无限神秘的 言语,/从最初的灵魂带来/要告诉世界。
母爱 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 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 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 里。
《尝试集》留有“‘缠脚时代’的血腥气” 拓荒作用
2.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他?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月光恋爱着海洋,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海洋恋爱着月光。
教我如何不想他?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他?
枯树在冷风里摇。
歌谣体白话诗
周作人 《小河》
“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欧
1921年俞平伯组织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化第一个诗歌社团——中国新
诗社,出版《诗》月刊。
1.胡适,“第一白话诗人” 诗歌理论——《谈新诗》P76
体现两个要求:1打破诗的格律,“自由体” 2白话写诗。
实践——《尝试集》
鸽子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 十分鲜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20年代新诗的文体建设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新诗最重要的建设时期,社会的相对稳定为新诗的文体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环境,五四时期新诗的政治化革命向艺术化改良发展,使20年代真正成为了中外诗歌大融合的时期.20年代中期,特别是1926年是新诗文体建设最重要的年代,诗的建筑美和音乐美的确立标志着新诗文体由自发进入自觉.新诗在20年代不但建设起诗的建筑美和音乐美两大诗形,还建立起小诗、长诗、新格律诗三大诗体,散文诗和自由体诗的建设也较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