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第6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章节题库(放大电路的反馈)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章节题库(放大电路的反馈)](https://img.taocdn.com/s3/m/18174dbf482fb4daa58d4bef.png)
( 4 ) 若 电 阻 R1 短 路 , R2 将 接 “ 地 ”, 则 A1 处 于 开 环 状 态 。 故
vo1 12V ,vo2 vo1 12V ,vo vo1 vo2 24V
(5)若电阻 R2 开路,则 A1 处于开环状态,不(4)结果相同。
2 / 3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为了提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应当引入串联电流负反馈。( ) 【答案】× 【解析】为了提高输入电阻,可以采用串联负反馈,为了降低输出电阻,可以采用电压 负反馈,因此采用串联电压负反馈。
三、填空题 1.对于下列要求分别应选用何种类型的反馈: (1)某仦表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大、输出电流稳定,应选____; (2)某传感器产生的电压信号(无电流驱动能力),经过放大后希望输出电压不信号 电压成正比,应选用____; (3)要得到一个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选用____; (4)要构成一个电路,其输入电阻小、输出电压稳定,应选____; 【答案】(1)电流串联负反馈(2)电压串联负反馈(3)电流并联负反馈(4)电压并 联负反馈 【解析】电流电压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的电流电压,其中前者减小输出电阻,后者增加。 串联反馈可以增大输入电阻,并联反馈减小输入电阻。
由于 A1 为理想运放,且引入了深度串联负反馈,Ri=∞。由于 A1、A2 均为理想运放, 且都引入了深度电压负反馈,从它仧的输出端看迚去的电阻均为 0,故 Ro=0。
由于输入信号有一端接“地”,输出信号没有接“地”点,电路可等效为单端输入、双 端输出的差分放大电路。
(2) vo 22vi 2.2V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名校考研真题(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名校考研真题(放大电路中的反馈)](https://img.taocdn.com/s3/m/5fcefaca51e79b896902260e.png)
第6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一、选择题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
[北京科技大学2011研]A.输入电阻增大B.输出量增大C.净输入量增大D.净输入量减小【答案】D【解析】根据反馈的效果可以区分反馈的极性,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
二、判断题1.放大电路引入深度负反馈,则Xi≈Xf。
()[北京科技大学2011研]【答案】√【解析】深度负反馈的实质是在近似分析中忽略净输入量,所以Xi≈Xf。
2.为了提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应当引入串联电流负反馈。
()[北京科技大学2011研]【答案】×【解析】为了提高输入电阻,可以采用串联负反馈,为了降低输出电阻,可以采用电压负反馈,因此采用串联电压负反馈。
三、计算分析题1.图6-1(a)、(b)所示为两个反馈电路。
试指出在这两个电路中,分别由哪些元器件组成了放大通路?哪些元器件组成了反馈通路?分别是何种反馈?设放大器是理想的运放,试写出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的表达式。
[中山大学2003研](a)(b)图6-1解:(1)在图6-1(a)中,运放A l为放大电路,运放A2及R2为反馈通路。
由于当输出电压为零时A2的同向输入端大小为零,反馈为零,所以是电压反馈。
反馈端与输入端由同一端相连,故为并联反馈,此电路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因为放大器都为理想的运放,所以有虚断和虚短。
则有由上面的式子可以得到电压的放大倍数为(2)在图6-1(b)中,运放A l为放大电路。
运放A2、电阻R2和电阻R3组成反馈通路。
当输出为零时,反馈电压也为零,是电压反馈,反馈端与输入端从不同段影响输入,为串联反馈,此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
因为放大器都为理想的运放,所以有虚断和虚短。
则有由上式可得,电压的放大倍数为2.一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的交流通路如图6-2所示。
设R cl=5kΩ,R c2=5kΩ,R E2=1kΩ,R f=15kΩ,R s=5kΩ,βl=β2=50,r bel=r BE2=1kΩ,r CE=100kΩ,试求放大器的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著)课后章末习题答案_
![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著)课后章末习题答案_](https://img.taocdn.com/s3/m/5d83016bf121dd36a22d8279.png)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答案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1.1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l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A 元素可形成N 型半导体,加入( C 元素可形成P 型半导体。
A.五价 B.四价 C.三价 (2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A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3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I B 从12 uA 增大到22 uA 时,I C 从l mA 变为2mA ,那么它的β约为( C 。
A.83B.91C.100(4当场效应管的漏极直流电流I D 从2mA 变为4mA 时,它的低频跨导g m 将( A 。
A.增大;B.不变;C.减小 1.2电路如图P1.2 所示,已知10sin i u t ω=(V ,试画出i u 与o u 的波形。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可忽略不计。
图P1.2 解图P1.2解:i u 与o u 的波形如解图Pl.2所示。
1.3电路如图P1.3所示,已知t u i ωsin 5=(V ,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
试画出i u 与o u 的波形图,并标出幅值。
图P1.3 解图P1.31.4电路如图P1.4所示, 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常温下mV U T 26≈,电容C 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u 为正弦波,有效值为10mV 。
试问二极管中流过的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为多少?解:二极管的直流电流(/ 2.6D D I V U R mA =-=其动态电阻:/10D T D r U I ≈=Ω 图P1.4故动态电流的有效值:/1di D I U r mA =≈1.5现有两只稳压管,稳压值分别是6V 和8V ,正向导通电压为0.7V 。
试问: (1若将它们串联相接,则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 (2若将它们并联相接,则又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解:(1串联相接可得4种:1.4V ;14V ;6.7V ;8.7V 。
(2并联相接可得2种:0.7V ;6V 。
模电第四版习题解答
![模电第四版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288a295351e79b89690226c3.png)
模电第四版习题解答 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童诗白华成英主编自测题与习题解答目录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3第2章基本放大电路‥‥‥‥‥‥‥‥‥‥‥14 第3章多级放大电路‥‥‥‥‥‥‥‥‥‥‥31 第4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41 第5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50 第6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60 第7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74 第8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90 第9章功率放大电路‥‥‥‥‥‥‥‥‥‥‥114 第10章直流电源‥‥‥‥‥‥‥‥‥‥‥‥‥126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自测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内。
(1)在N 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 型半导体。
( √ )(2)因为N 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3)PN 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 √ )(4)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 ×)(5)结型场效应管外加的栅一源电压应使栅一源间的耗尽层承受反向电压,才能保证其R大的特点。
( √)GSU大于零,则其输入电阻会明显变小。
(6)若耗尽型N 沟道MOS 管的GS(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l) 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 。
A.变窄B.基本不变C.变宽(2)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C 。
A.正向导通B.反向截止C.反向击穿(3)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电压和集电结电压应为 B 。
A.前者反偏、后者也反偏B.前者正偏、后者反偏C.前者正偏、后者也正偏(4) U GS=0V时,能够工作在恒流区的场效应管有 A 、C 。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放大电路中的反馈)](https://img.taocdn.com/s3/m/5f0407ba6bd97f192279e9aa.png)
第5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5.1 复习笔记本章主要讲述了反馈的基本概念、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块图、负反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以及放大电路的稳定性等问题,阐明了反馈的判断方法、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判断方法和自激振荡的消除方法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能做到会判,即能正确判断电路中是否引入反馈及反馈的性质;会算,即理解负反馈放大倍数A•的物理意义,并能够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估算其值;会用,即掌握负反馈四种组态对电路f的影响,并能根据实际要求为放大电路选择组态类型;会判振、消振,即掌握自激振荡产生原因,并能根据环路增益波特图判断稳定性,同时了解消除自激振荡的方式。
一、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1.反馈的基本概念(见表5-1-1)表5-1-1 反馈的基本概念2.反馈的判断方法(见表5-1-2)表5-1-2 反馈的判断方法二、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四种基本组态1.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任何反馈放大电路均可用图5-1-1所示方框图描述。
图5-1-1 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基本放大电路放大倍数A•、反馈系数F•和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f表达式为:其中,A•F•称为环路放大倍数。
2.负反馈中四种基本组态的比较反馈的组态不同,X•i、X•f、X•i′、X•o的量纲也就不同,因而A•、F•、A•f的物理意义也不同,四种反馈组态电路的方框图、它们的A•、F•、A•f及其量纲见表5-1-3。
表5-1-3 四种反馈组态电路三、放大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放大倍数1.深度负反馈的实质(见表5-1-4)表5-1-4 深度负反馈的实质2.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近似计算若求出四种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系数F•,则A•f≈1/F•,可求出电压放大倍数。
表5-1-3所示方框图中并联负反馈电路所加信号源为U s,且其内阻为R s,总负载电阻为R L′,则四种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系数F•和电压放大倍数如表5-1-5所示。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第四版)习题解答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第四版)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84107911d1f34693dbef3ebf.png)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童诗白华成英主编自测题与习题解答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目录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3第2章基本放大电路‥‥‥‥‥‥‥‥‥‥‥14 第3章多级放大电路‥‥‥‥‥‥‥‥‥‥‥31 第4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41 第5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50 第6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60 第7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74 第8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90 第9章功率放大电路‥‥‥‥‥‥‥‥‥‥‥114 第10章直流电源‥‥‥‥‥‥‥‥‥‥‥‥‥126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自测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内。
(1)在N 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 型半导体。
( √ )(2)因为N 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3)PN 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 √ )(4)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 ×)(5)结型场效应管外加的栅一源电压应使栅一源间的耗尽层承受反向电压,才能保证R大的特点。
( √)其GSU大于零,则其输入电阻会明显变小。
( ×) (6)若耗尽型N 沟道MOS 管的GS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l) 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 。
A.变窄B.基本不变C.变宽(2)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C 。
A.正向导通B.反向截止C.反向击穿(3)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电压和集电结电压应为 B 。
A.前者反偏、后者也反偏B.前者正偏、后者反偏C.前者正偏、后者也正偏(4) U GS=0V时,能够工作在恒流区的场效应管有A 、C 。
A.结型管B.增强型MOS 管C.耗尽型MOS 管三、写出图Tl.3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
模电答案童诗白版第六章
![模电答案童诗白版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6ec7c922bcd126fff7050b4d.png)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自测题一、(1)× (2)√ (3)× (4)√ 二、(1)B (2)C (3)A (4)D 三、(a )电流串联负反馈。
L31321f 32131 R R R R R R A R R R R R F u ⋅++≈++=(b )电压并联负反馈。
12f R R A u -≈ (c )电压串联负反馈。
1f≈u A (d )正反馈。
四、(1)应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2)。
,故因 190k 201f 1fΩ==+≈R R R A u五、因为f =105Hz 时,;,︒-==180dB 40lg 20'A ϕA 为使此时0lg 20<F A ,则需 210dB 40lg 20-<,即<-F F习题6.1 (1)B B (2)D (3)C (4)C (5)A B B A B6.2 (1)A (2)B (3)C (4)D (5)B (6)A 6.3 (1)× (2)× (3)√ (4)×6.4 (a )直流负反馈 (b )交、直流正反馈 (c )直流负反馈 (d )、(e )、(f )、(g )、(h )均引入交、直流负反馈 6.5 (a )交、直流负反馈 (b )交、直流负反馈 (c )R S 引入交、直流负反馈,C 2引入交流正反馈。
(d )、(e )、(f )均引入交、直流负反馈。
(g )R 3和R 7引入直流负反馈,R 4引入交、直流负反馈。
6.6 (d )电流并联负反馈 1of ==I I F (e )电压串联负反馈 211of R R R U U F +==(f )电压串联负反馈 1of ==U U F(g )电压串联负反馈 211o f R R R U U F +==(h )电压串联负反馈 311of R R R U U F +==6.7 (a )电压并联负反馈 R U I F 1o f -== (b )电压并联负反馈 4o f 1R U I F -== (e )电流并联负反馈 212of R R R I I F +==(f )电压串联负反馈 411of R R R U U F +==(g )电流串联负反馈 94292of R R R R R I U F ++-==6.813fo io f 12f o i o f fo io f 12f o i o f 1L1f L o 1i L o i o f 1 (h)1 (g)1 (f)1 (e) (d)R R UU U U A R R U U U U A UU U U A R R U U U U A R R R I R I R I R I U U A u u u u u +=≈=+=≈==≈=+=≈==≈≈= 6.992L 87942fL 87o i o f 14fo io f s L 21s f L 4o i o sf ))(()( (g)1 (f))1()( (e)R R R R R R R R U R R R I U U A R R UU U U A R R R R R I R R I U U A u u u ∥∥-∥∥∥++=≈=+=≈=⋅+=≈=6.10(d )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增大。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习题解答第四版童诗白华成英第一部分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习题解答第四版童诗白华成英第一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cd4e8eeaa8114431b80dd836.png)
第一部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童诗白华成英主编自测题与习题解答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自测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内。
(1)在N 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 型半导体。
( √)(2)因为N 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3)PN 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 √)(4)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 ×)R (5)结型场效应管外加的栅一源电压应使栅一源间的耗尽层承受反向电压,才能保证其GS 大的特点。
( √)U大于零,则其输入电阻会明显变小。
( ×)(6)若耗尽型N 沟道MOS 管的GS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l) 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 。
A.变窄B.基本不变C.变宽(2)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C 。
A.正向导通B.反向截止C.反向击穿(3)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电压和集电结电压应为 B 。
A.前者反偏、后者也反偏B.前者正偏、后者反偏C.前者正偏、后者也正偏(4) U GS=0V时,能够工作在恒流区的场效应管有A 、C 。
A.结型管B.增强型MOS 管C.耗尽型MOS 管三、写出图Tl.3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
图T1.3解:U O1=1.3V, U O2=0V, U O3=-1.3V, U O4=2V, U O5=1.3V, U O6=-2V。
四、已知稳压管的稳压值U Z=6V,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5mA。
求图Tl.4所示电路中U O1和U O2各为多少伏。
(a) (b)图T1.4 解:左图中稳压管工作在击穿状态,故U O1=6V 。
右图中稳压管没有击穿,故U O2=5V 。
五、电路如图T1.5所示,V CC =15V ,β=100,U BE =0.7V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精华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a33255a6c30c2258019e10.png)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1.1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l)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A )元素可形成N 型半导体,加入( C )元素可形成P 型半导体。
A.五价 B.四价 C.三价 (2)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A)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3)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I B 从12 uA 增大到22 uA 时,I C 从l mA 变为2mA ,那么它的β约为( C ) 。
A.83B.91C.100(4)当场效应管的漏极直流电流I D 从2mA 变为4mA 时,它的低频跨导g m 将( A ) 。
A.增大;B.不变;C.减小 1.2电路如图P1.2 所示,已知10sin i u t ω=(V ),试画出i u 与o u 的波形。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可忽略不计。
图P1.2 解图P1.2解:i u 与o u 的波形如解图Pl.2所示。
1.3电路如图P1.3所示,已知t u i ωsin 5=(V ),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
试画出i u 与o u 的波形图,并标出幅值。
图P1.3 解图P1.31.4电路如图P1.4所示, 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常温下mV U T 26≈,电容C 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i u 为正弦波,有效值为10mV 。
试问二极管中流过的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为多少?解:二极管的直流电流()/ 2.6D D I V U R mA =-=其动态电阻:/10D T D r U I ≈=Ω 图P1.4故动态电流的有效值:/1di D I U r mA =≈1.5现有两只稳压管,稳压值分别是6V 和8V ,正向导通电压为0.7V 。
试问: (1)若将它们串联相接,则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 (2)若将它们并联相接,则又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解:(1)串联相接可得4种:1.4V ;14V ;6.7V ;8.7V 。
(2)并联相接可得2种:0.7V ;6V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童诗白精编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童诗白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c9858f0242a8956aece45e.png)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童诗白华成英主编自测题与习题解答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目录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3第2章基本放大电路‥‥‥‥‥‥‥‥‥‥‥14 第3章多级放大电路‥‥‥‥‥‥‥‥‥‥‥31 第4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41 第5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50 第6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60 第7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74 第8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90 第9章功率放大电路‥‥‥‥‥‥‥‥‥‥‥114 第10章直流电源‥‥‥‥‥‥‥‥‥‥‥‥‥126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自测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内。
(1)在N 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 型半导体。
( √ )(2)因为N 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3)PN 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 √ )(4)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 ×)(5)结型场效应管外加的栅一源电压应使栅一源间的耗尽层承受反向电压,才能保证R大的特点。
( √)其GSU大于零,则其输入电阻会明显变小。
( ×) (6)若耗尽型N 沟道MOS 管的GS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l) 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 。
A.变窄B.基本不变C.变宽(2)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C 。
A.正向导通B.反向截止C.反向击穿(3)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电压和集电结电压应为 B 。
A.前者反偏、后者也反偏B.前者正偏、后者反偏C.前者正偏、后者也正偏(4) U GS=0V时,能够工作在恒流区的场效应管有A 、C 。
A.结型管B.增强型MOS 管C.耗尽型MOS 管三、写出图Tl.3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第6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第6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https://img.taocdn.com/s3/m/77a9103eba1aa8114431d9ab.png)
第6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习题6.1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B )。
A.无信号源B.无反馈通路C.无电源D.无负载而所谓闭环是指( B )A.考虑信号源内阻B.存在反馈通路C.接入电源D.接入负载(2)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D ),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
A.输入电阻增大B.输出量增大C.净输入量增大D.净输入量减小(3)直流负反馈是指( C )。
A.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B.只有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C.在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4)交流负反馈是指( C )。
A.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B.只有放大交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C.在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5)为了实现下列目的,应引入A.直流反馈B.交流反馈①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 A );②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 B );③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应引入( B );④抑制温漂,应引入( A );⑤展宽频带,应引入( B )。
6.2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A.电压B.电流C.串联D.并联(1)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应引入( A )负反馈;(2)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应引入( B )负反馈;(3)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 C )负反馈;(4)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 D )负反馈;(5)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 B )负反馈;(6)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 A )负反馈;6.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填入括号内。
(1)只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就一定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 ×)(2)放大电路的级数越多,引入的负反馈越强,电路的放大倍数也就越稳定。
( ×)(3)反馈量仅仅决定于输出量。
( √)(4)既然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那么必然稳定输出电压。
( ×)6.4判断图P6.4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习题解答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e6a164033169a4517623a322.png)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童诗白华成英主编自测题与习题解答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目录第 1 章常用半导体器件‥‥‥‥‥‥‥‥‥‥3第 2 章基本放大电路‥‥‥‥‥‥‥‥‥‥‥14第 3 章多级放大电路‥‥‥‥‥‥‥‥‥‥‥31第 4 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41第 5 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50第 6 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60第 7 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74第 8 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90第 9 章功率放大电路‥‥‥‥‥‥‥‥‥‥‥114第 10 章直流电源‥‥‥‥‥‥‥‥‥‥‥‥‥126第 1 章常用半导体器件自测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内。
(1)在 N 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 P 型半导体。
( √ )(2)因为 N 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 )(3)PN 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 √ )(4)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 × )(5)结型场效应管外加的栅一源电压应使栅一源间的耗尽层承受反向电压,才能保证其R GS 大的特点。
( √ )(6)若耗尽型 N 沟道 MOS 管的U GS 大于零,则其输入电阻会明显变小。
( ×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l) 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 。
A.变窄B.基本不变C.变宽(2)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C 。
A.正向导通B.反向截止C.反向击穿(3)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电压和集电结电压应为 B 。
A.前者反偏、后者也反偏B.前者正偏、后者反偏C.前者正偏、后者也正偏(4) U GS=0V 时,能够工作在恒流区的场效应管有 A 、C 。
A.结型管B.增强型 MOS 管C.耗尽型 MOS 管三、写出图Tl.3 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放大电路中的反馈)【圣才出品】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放大电路中的反馈)【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a215bba524de518974b7d56.png)
第6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6.1 复习笔记一、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1.反馈的基本概念反馈:将电路的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反馈网络,用一定的方式回送到输入回路,以影响输入量(电压或电流)的过程。
反馈系数F:反馈信号与输出信号之比。
直流反馈:存在于放大电路直流通路中的反馈(将输出直流信号引回到电路输入端)。
交流反馈:存在于放大电路交流通路中的反馈(将输出交流信号引回到电路输入端)。
正反馈:反馈信号回送到输入回路中与原输入信号共同作用后,使净输入信号增强。
负反馈:反馈信号回送到输入回路中与原输入信号共同作用后,使净输入信号减小。
2.反馈的判断(1)有无反馈的判断看电路的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之间是否存在反馈网络(即反馈通路),若存在反馈通路则存在反馈;反之则不存在反馈。
(2)反馈极性的判断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中反馈极性的基本方法:先假定某一瞬间输入信号的极性,然后按信号的放大过程,逐级推出输出信号的瞬间极性,最后根据反馈回路输入端的信号对原输入信号的作用,判断出反馈的极性。
如果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使净输入量减小,则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
(3)反馈组态的判断①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的判断判别方法:输出短路法将负载短路(R L =0)使输出电压v o =0,判断反馈信号是否还存在,若反馈信号不存在了,则说明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是电压反馈,否则为电流反馈。
②串联负反馈与并联负反馈的判断对于三极管,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时加在三极管的基极或发射极上,反馈信号以电流的形式与原输入信号相加或相减,为并联反馈;若一个加在基极,一个加在发射极,反馈信号以电压的形式与原输入信号相加或相减,则为串联反馈。
对于运放电路,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时加在同相输入端或反向输入端为并联反馈;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一个加在同相端一个加在反相端,则为串联反馈。
二、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四种基本组态1.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图6.1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如图6.1所示,X i 、X f 、、X o 分别表示输入信号、反馈信号、净输入信号和输出信i X '号。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16871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a.png)
第 1 章常用半导体器件自测题一、判断以下说法能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内。
(1) 在 N 型半导体中假如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 型半导体。
( √ )(2) 因为 N 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 )(3)PN 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 )(4)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 × )(5)结型场效应管外加的栅一源电压应使栅一源间的耗尽层蒙受反向电压,才能保证其R GS大的特色。
(√ )(6) 若耗尽型 N 沟道 MOS管的 U GS大于零,则其输入电阻会显然变小。
( ×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l)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 。
A. 变窄 B. 基本不变 C. 变宽(2)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C 。
A. 正导游通B. 反向截止C. 反向击穿(3) 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电压和集电结电压应为B。
A. 前者反偏、后者也反偏B. 前者正偏、后者反偏C. 前者正偏、后者也正偏(4)U GS=0V时,可以工作在恒流区的场效应管有 A 、C 。
A.结型管 B. 加强型 MOS管 C. 耗尽型 MOS管三、写出图 Tl.3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V。
0.7图 T1.3解:U O1= V U O2= V U O3=V U O4= V U O5= V U O6=V。
1.3 ,0 ,-1.3, 2 , 1.3 ,-2四、已知稳压管的稳压值U Z=6V,稳固电流的最小值 I Zmin=5mA。
求图 Tl.4所示电路中U O1和U O2各为多少伏。
(a)(b)图 T1.4解:左图中稳压管工作在击穿状态,故U O1=6V。
右图中稳压管没有击穿,故U O2=5V。
五、电路如图 T1.5 所示, V CC=15V, ?=100,U BE=0.7 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习题6.1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B )。
A.无信号源B.无反馈通路C.无电源D.无负载而所谓闭环是指( B )A.考虑信号源内阻B.存在反馈通路C.接入电源D.接入负载(2)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D ),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
A.输入电阻增大B.输出量增大C.净输入量增大D.净输入量减小(3)直流负反馈是指( C )。
A.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B.只有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C.在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4)交流负反馈是指( C )。
A.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B.只有放大交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C.在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5)为了实现下列目的,应引入A.直流反馈B.交流反馈①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 A );②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 B );③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应引入( B );④抑制温漂,应引入( A );⑤展宽频带,应引入( B )。
6.2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A.电压B.电流C.串联D.并联(1)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应引入( A )负反馈;(2)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应引入( B )负反馈;(3)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 C )负反馈;(4)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 D )负反馈;(5)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 B )负反馈;(6)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 A )负反馈;6.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填入括号内。
(1)只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就一定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 ×)(2)放大电路的级数越多,引入的负反馈越强,电路的放大倍数也就越稳定。
( ×)(3)反馈量仅仅决定于输出量。
( √)(4)既然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那么必然稳定输出电压。
( ×)6.4判断图P6.4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a) (b)(c) (d)(e) (f) (g)(h)图P6.4解:图(a)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直流负反馈。
图(b)所示电路中引入了交、直流正反馈。
图(c)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直流负反馈。
图(d)、(e)、(f)、(g)、(h)所示各电路中均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
6.5电路如图P6.5所示,要求同题6.4。
(a) (b)(c) (d)(e) (f)图P6.5解:图(a)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 图(b)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
图(c) 所示电路中通过R S 引入直流负反馈;通过R S 、C 2和R l 、R 2并联引入交流负反馈;通过C 2、R g 引入交流正反馈。
图(d)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
图(e) 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
图(f) 所示电路中通过R 3和R 7引入直流负反馈,通过R 4引入交、直流负反馈。
6.6分别判断图6.4 (d)~(h)所示各电路中引入了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并计算它们的反馈系数。
解:各电路中引入交流负反馈的组态及反馈系数分别如下: (d )电流并联负反馈:/1iiF O F i i == (e )电压串联负反馈:112/uuF O R F u u R R ==+(f )电压串联负反馈:/1uu F O F u u == (g )电压串联负反馈:112/uuF O R F u u R R ==+(h )电压串联负反馈:113/uu F O R F u u R R ==+6.7分别判断图P6.5 (a) 、(b) 、(e) 、(f) 所示各电路中引入了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
解:(a)电压并联负反馈;(b)电压串联负反馈;(e)电流并联负反馈;(f)电流串联负反馈。
6.8分别估算图6.4(d)~(h)所示各电路在理想运放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解:各电路在理想运放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如下: (d)电流并联负反馈:111o o L o L L uf i i f U I R I R R A U I R I R R =≈≈=(e) 电压串联负反馈:311o o uf i f U U R A U U R =≈=+(f) 电压串联负反馈:1o o uf i f U U A U U =≈= (g)电压串联负反馈:211o o uf i fU U R A U U R =≈=+ (h) 电压串联负反馈: 311o o uf i fU U R A U U R =≈=+6.9分别估算图6.5 (a)、 (b)、(e) 、(f)所示各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解:各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如下:(a)电压并联负反馈:f f f o usf s i s s I R R U A U I R R -==≈-(b)电压串联负反馈:41(1)o o uf i fU U R A U U R =≈=+ (e)电流并联负反馈:4142(//)//(1)o o L L usf s f ss U I R R R R R A U I R R R =≈=+⋅(f)电流串联负反馈:∵29292200249249fR R R R U R I R I I R R R R R R =⋅=⋅⋅=⋅++++ ∴0782497829(////)()(////)o L L uf i fU I R R R R R R R R R A U U R R ++=≈=-6.10电路如图P6.10所示,已知集成运放为理想运放,最大输出电压幅值为±14V 。
填空:电路引入了电压串联(填入反馈组态) 交流负反馈,电路的输入电阻趋近于无穷大, 电压放大倍数/uf O I A u u =∆∆≈11。
设u I =1V ,则u o =11V ;若R l 开路,则u o 变为1 V ;若R l 短路,则u o 变为14V ; 若R 2开路,则u o 变为14V ;若R 2短路,图P6.10 则u o 变为1V 。
6.11已知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A =105,F =2×10-3。
试问: (1)?fA =;(2)若A 的相对变化率为20%,则fA 的相对变化率为多少?解:(1)因为AF =200 >> 1 ,所以:1500f A F≈= (2)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可知:531120%0.1%1110210f fdA dA A AF A -=⋅=⋅≈++⨯⨯6.12已知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20=uf A ,其基本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u A 的相对变化率为10%,ufA 的相对变化率小于0.1%,试问F 和u A 各为多少?解:由11f fdA dAA AF A=⋅+,得:1/10%/0.1%1001ffdA dA AF A A +===>>。
(属深度负反馈) 所以:110.0520f F A ≈==。
由以上两式可得:10020000.05AF A F =≈=6.13已知负反馈放大电路的424510(1)(1)1010Af f j j =++ 。
试分析:为了使放大电路能够稳定工作(即不产生自激振荡), 反馈系数的上限值为多少?解:根据放大倍数表达式可知,放大电路高频段有三个截止频率分别为4110L f Hz =,52310L L f f Hz ==因为23110L L L f f f ==,所以,在52310L L f f f Hz ===时,A约为60d B ,附加相移约为-180o ,为了使23L L f f f ==时的20lg AF小于0d B ,即不满足自激振荡的幅值条件,反馈系数20lgF的上限值应为-60d B ,即F的上限值为10-3。
6.14以集成运放作为放大电路,引入合适的负反馈,分别达到下列目的,要求画出电路图来。
(1)实现电流一电压转换电路; (2) 实现电压一电流转换电路(3) 实现输入电阻高、输出电压稳定的电压放大电路; (4) 实现输入电阻低、输出电流稳定的电流放大电路。
解:可实现题目(1) (2) (3) (4)要求的参考电路分别如解图P6.14 (a) (b) (c) (d )所示。
(a) (b)(c) (d)解图P6.146.15电路如图P6.15所示。
(1)试通过电阻引入合适的交流负反馈,使输入电压I u 转换成稳定的输出电流L i ; (2)若0~5Iu V=时,0~10Li mA =,则反馈电阻R F 应取多少?图P6.15 解图P6.15解:(1)引入电流串联负反馈,通过电阻R f 将三极管的发射极与T 2管的栅极连接起来,如解图P6.15所示。
(2)首先求解F,再根据1f A F≈ 求解f R 。
116f F ui O f R R u F i R R R ==++ 1611f O iuf I ui fR R R i A u F R R ++∴=≈=代入数据10 1.510()10 1.55()f R mA V ++=⨯,所以18.5f R k =Ω。
6.16图P6.16(a)所示放大电路AF的波特图如图(b)所示。
(1)判断该电路是否会产生自激振荡?简述理由。
(2)若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则应采取什么措施消振?要求在图(a)中画出来。
(3)若仅有一个50pF 电容,分别接在三个三极管的基极和地之间均未能消振,则将其接在何处有可能消振?为什么?(a) (b)图P6.16解:(1)电路一定会产生自激振荡。
因为在310f Hz =时,附加相移为-45o ;在410f Hz =时,附加相移为-135o ;在510f Hz =时,附加相移为-225o 。
因此附加相移为-180o 的频率在4510~10Hz Hz 之间,此时0AF> ,故一定会产生自激振荡。
(2)可在晶体管T 2的基极与地之间加消振电容。
(注:方法不唯一)(3)可在晶体管T 2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加消振电容。
因为根据密勒定理,等效在基极与地之间的电容比实际电容大得多,因此容易消振。
6.17试分析如图P6.17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正反馈(即构成自举电路),如有,则在电路中标出,并简述正反馈起什么作用。
设电路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a) (b)图P6.17解:图(a)所示电路中通过C 2、R 3引入了正反馈,作用是提高输入电阻,改善跟随特性。
图(b)所示电路中通过C 2、R 3引入了正反馈,作用是提高第二级跟随范围,增大放大倍数,使输出的正方向电压有可能高于电源电压。
6.18在图P6.18所示电路中,已知A 为电流反馈型集成运放,试问:(1)中频电压放大倍数;(2)上限截止频率。
图P6.18解图P6.18解:画出图P6.18所示电路中集成运放的等效电路如解图P6.18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