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运动和力总结提纲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总结提纲电子教案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总结提纲
参照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定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特点:1. 假定性:一旦选定,即假设该物体静止 2. 任意性:除不能将研究的物体本身外,可任意选择 机械运动 概念: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速度
概念:表示物体运动的快公式:v = 单位:m/s ; km/h 1m/s = 3.6 km/h 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 分直线运曲线运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力
1.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施力物
2. 力一般用F 表示,力的单位:N 4. 力的作用是相互
3. 力的作用效使物体发生形改变物体的运动状速度大小 运动方5.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大小、方向、直线性、受力物体、同时性 (等大 反向 共线 异物 共生共灭、同大同小) 6.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影响力的作用9. 一对平衡力:同物、等大、反向、共线、一个力的变化与另一个8. 力的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10. 力的测量
7. 力的示意图 线段的起点:力的作用点 线段的长度:力的大小 箭头所指的方向:力的方
弹力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G)。
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方向的应用:水平仪、重垂线
作用点:重心C
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G=mg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所处的状态、位置无。
(完整版)华师大八上科学知识点大全

(完整版)华师大八上科学知识点大全华师大八上科学知识点大全一、机械运动与力1.同一物体是运动依然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选取的参照物别同,所得的目标物运动状态也别同。
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时刻内物体经过的路程算是速度。
3.速度的计算公式:t s v =,路程的计算公式vt s =,时刻的计算公式v s t =。
4.速度的换算公式:1m/s=3.6 km/h 。
5.物体沿着直线快慢别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具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刻的挑选无关。
别能以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刻值成反比。
6.路程-时刻图像(s-t 图像):它表示路程随时刻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刻图像是一条直线。
7.速度-时刻图像(v-t 图像):它表示物体的速度跟时刻的关系。
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别随时刻而改变,它的图像是平行于时刻轴的一条直线。
8.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三要素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9.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10.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公式mg G =(g 普通取9.8N/kg)。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11.弹力必须在物体接触且发生形变之后才会发生。
弹力的方向是物体恢复原来形状的方向,大小与物体的劲度系数和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公式kx F =。
12.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切记别是阻碍运动的力。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成正比,与面积没有关系。
13.增大摩擦力的办法:(1)增大压力;(2)使接触面变粗糙;(3)变滑动为滚动。
14.减小摩擦力的办法:(1)减小压力;(2)使接触面变光滑;(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滚动轴承);(4)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15.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别受外力条件下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16.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跟质量有关,与其他任何因素都没有关系。
(完整版)华师大八上科学知识点大全

华师大八上科学知识点大全一、机械运动与力1.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所得的目标物运动状态也不同。
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就是速度。
3.速度的计算公式:t s v =,路程的计算公式vt s =,时间的计算公式vs t =。
4.速度的换算公式:1m/s=3.6 km/h 。
5.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
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
6.路程-时间图像(s-t 图像):它表示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直线。
7.速度-时间图像(v-t 图像):它表示物体的速度跟时间的关系。
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它的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一条直线。
8.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三要素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9.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10.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公式mg G =(g 一般取9.8N/kg)。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11.弹力必须在物体接触且发生形变之后才会发生。
弹力的方向是物体恢复原来形状的方向,大小与物体的劲度系数和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公式kx F =。
12.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切记不是阻碍运动的力。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成正比,与面积没有关系。
1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1)增大压力;(2)使接触面变粗糙;(3)变滑动为滚动。
14.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减小压力;(2)使接触面变光滑;(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滚动轴承);(4)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15.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条件下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16.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跟质量有关,与其他任何因素都没有关系。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运动和力 复习(三)(共50张PPT)

针对练习
1.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玩具,该玩具中间是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 三个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 时间转动(如图1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飞叶转速变慢,惯性不变 B.轴承内有滚珠,利于减小摩擦 C.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针对练习
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匀速转弯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B.竖直下落的小球越来越快,小球的惯性越来越大 C.物体受到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不受力运动物体很快会停下来 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针对练习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G甲 >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 )
第一章运动和力复习(三)
考点6 二力平衡的条件
2
考点6 二力平衡的条件
1.二力平衡 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彼此平 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 (1)要使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必须满足下列四个条件: 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我们把这两个力称 为一对平衡力,即二力平衡。 注:判断两个力是不是平衡力,就是看这四个条件是否同时具备,首先要看这两个力是不是作用 在同一个物体上,这个条件非常重要,部分同学做题时,容易忽视;然后再看它们是不是在同一 直线上、大小是否相等、方向是否相反。
针对练习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运动和力 复习(二)(共49张PPT)

• (2)图丙中,线段AB和线段CD的实际长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 相等”)
考点5 牛顿第一定律
34
考点5 牛顿第一定律
考点4 重力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关系为 G=mg,通常取 g=9.8 牛/千克。 (2)g 值的大小跟物体所在的纬度位置、高度等因素有关,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地方,重力的 大小略有不同,所以许多商品的包装上所写的“毛重”“净重”等所指的其实是质量,而不 是重力。 (3)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星球上,其重力是不同的,如月球表面上 g’=1.62 牛/千克。
针对练习
• 4.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 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 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针对练习
• 5.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有一辆小车载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 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4750N,4980N,4040N,3960N。假设该小车四个 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O为几何中心,AB、CD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若再在车 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 )
考点5 牛顿第一定律
2.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要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必须施加力的作用。 3.惯性
我们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考点5 牛顿第一定律
华东师大版初中科学八上运动和力

三、惯性的利用和防止
惯性有害亦有利.例如,急刹车时,汽车由于惯 性车不能马上停止,往往造成交通事故,这是防 止因惯性造成危害的最典型例子;而跳远运动员 跳远时助跑、用“拍打法”除去衣服上的灰尘、 用铁铲往锅炉里投煤等,这是利用惯性的例子.
1、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汽车 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由于 汽_车__具__有__惯___性__的缘故;最后还是停下来,这 是因为_汽__车__受__到__摩__擦__力__的__作__用_的结果。
12.炮弹从炮口射出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这是因为 ( C) A.炮弹受到火药燃烧后产生的推力 B.炮弹受到惯性的作用 C .炮弹具有惯性 D .炮弹惯性大于炮弹受到的阻力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B )
A.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 C.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容易摔倒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 马绊倒
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有静止状态的性质 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惯性
一.惯性概念
定义: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称为惯性P26
1.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有惯性,惯性是 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等一 切外部因素无关,
4、有一热气球以一定的速度竖
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热气球
里掉出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离开 热气球后将( A )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 都要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
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 可能对人的伤害( D )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突然起动 D.紧急刹车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一、机械运动与力●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所得的目标物运动状态也不同。
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确定参照物3、比较参照物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位置变化,发生改变,则物体运动。
●参照物的特点:假定性(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静止);任意性(参照物选取可以任意,但是不能将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方便性(为了便于研究,科学中我们一般以地面或者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可以不加以说明。
若选用其它物体作为参照物,一般都需要作出说明)●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就是速度。
速度的计算公式:t s v =,路程的计算公式vt s =,时间的计算公式vs t =。
速度单位的换算公式:1m/s=3.6 km/h 。
●常见物体的速度大小:人走路(1.2m/s )自行车(5m/s )公交车(50km/h )汽车(100km/h )高铁(300km/h )飞机(600km/h )第一宇宙速度(7.9×310m/s )真空中的光速(8103⨯m/s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
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
●路程-时间图像(s-t 图像):它表示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直线。
●速度-时间图像(v-t 图像):它表示物体的速度跟时间的关系。
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它的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一条直线。
在v -t 图像中,求一段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则可通过求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产生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发生力的作用时,物体之间不一定要相互接触(如:重力、磁铁的吸引力)。
华师大八年级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和力 知识点

第 1 节机械运动一、机械运动(举例)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是最简单的运动。
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参照物:为了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就是参照物。
2、运动的描述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同一个运动,当选择参照物不同,所得出的对运动的描述是不同的。
怎样选择参照物: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为了研究方便,应选择最合适、简单的参照物①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最方便的是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②研究正在行驶的船舱里的人的运动时,以仓内的物体为参照物;③研究地球和各行星对太阳的运动时,最好选择太阳为参照物。
3、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描述和静止都是相对的,自然界中不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例一】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迎来,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迎来”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
【例二】放在传送带上的货物,与传送带一起向右运动,那么货物相对于传送带是的,相对于地面时的。
【例三】三位同学放学后同乘一辆公共汽车回家。
甲同学在图中先下车,车辆启动,甲认为车上的乙、丙同学离他而去,他们是运动的;而车上的乙、丙两同学却认为甲离他们逐渐远去,他们坐在车上,认为自己没有动。
应该怎样评价三位同学的结论呢?三、运动快慢的比较1、相同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远运动快;相同的路程里,用的时间短运动快。
科学上用速度来表示运动的快慢。
2、速度的定义: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3、速度定义式:4、速度的单位:(1)速度的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2)当路程单位为 m,时间的单位为s,则速度的单位是 m/s;当路程单位为km, 时间的单位为h,则速度的单位是km/h.1m/s= 3.6 km/h【例一】一辆汽车在一条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它从早上9:00出发,中午11:30到达目的地,一共行驶了200千米,这两汽车的速度多大? 80km/h【例二】据报导,某国际科研小组以一种超低温原子云为“介质”,成功地使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降到17m/s,下列各项运动速度比这速度快的是()A.苍蝇的飞行速度可达每秒11mB.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秒可行驶22mC.乌龟每小时爬行40m左右D.奥运冠军刘翔用12.915s跑完110m栏【例三】指出“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描述的现象中,分别是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例四】直升飞机停留在空中,有一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中向下跳,当张开降落伞竖直落下时,若以跳伞员为参照物,降落伞是的,飞机是的,地面上的房屋是的。
【华师大版】华师大版 八年级科学 上册 第一章 运动和力 复习课件 (共26张PPT)

过门将,直入球门后角,3:0锁定胜局。足球
离开脚面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使足球运动 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D )
邓卓翔和地球
B.足球和空气
C. 守门员和地球
D. 地球和空气
3.3力的图示
1. 作图 (1)用50牛的力沿与水平方向成300斜向上拉 小车,在图中画出小车所受拉力的图示(图甲) (2)正在空中飞行的物体A重50N,根据给定 的标度,在图中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图示. (图乙) (3)用100牛的拉力沿与斜面平行向上拉小车 (图丙)
8.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 用
1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 原因
3.2 辨别施力物体
错题再现: 1.如图所示是龙舟的比赛场景,使 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D )
A.船浆 B.同学 C. 赛艇 D.湖水
2.2010年的东亚足球四强赛中,中国队与韩国
队的比赛进行到第62分钟时,中国男足队员邓
卓翔连过三人杀入禁区,一脚冷静的弧线球绕
路程 10m 20m 30m 40m 4.17m/s
时间 3.2s 5.3s 6.8s 9.2s
2.全球最高的建筑是哈利法塔,它是位于阿拉 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一栋已经建成的摩天大楼, 有160层,总高828米 (1)哈利法塔也为建筑科技掀开新的一页。为 巩固建筑物结构,目前大厦已动用了6.2万吨的 强化钢筋,求这些钢筋所受的重力 6.076 ×108N (2)建成后的哈利法塔超过160层,且拥有56 部电梯,假设每层楼高5m,从1楼到160楼所需 的时间是46s 求电梯运行的平均速度
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B )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3.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运动和力复习(一)

• (3)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则从B地到达杭州需要多长 时间?
针对练习
• 13.快速公交“BRT”项目试运营,从起点站到终点站全长约为24km,据测算,它全程平均速 度约为30km/h,车辆配备了智能化的车辆调度和信息服务中心,通过GPS全球定位功能全程跟 踪记录并实时传递每台营运车辆的各种信息。
•
• (1)根据甲的心率为60次/分可知,甲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即甲 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纸所用时间)为________秒。
• (2)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为多少毫米每秒? • (3)乙的心率为多少次每分钟?
针对练习
• 16.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产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 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问,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 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 离。如图所示。
针对练习
• 4.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
通过的路程之比为1∶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 A.3∶1 B.1∶3 C.4∶3
D.3∶4
• 5.下列运动中,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 ①打算盘时,算盘珠子在杆上的运动; ②推铅球时,铅球离手
后的运动;
• ③没有风时,雨滴的下落运动;
④飞机起飞前在跑道上
滑行的运动;
• ⑤太阳相对于地球的运动;
⑥跳高运动
•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②③
⑤
针对练习
6.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 10m/s,乙车的速度为 2m/s 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 2m 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 10m
华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科学 《力和运动》复习课 讲义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力和运动专题【知识结构】定义运动与静止判断:与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定义:单位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物理意义: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公式:v=s/t单位:m/s km/h平均速度:路程与经过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的比例。
匀速直线运动:v的大小不变,s和t成正比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一个称为施力物体,一个称为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同一直线,方向相反,两个物体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效果速度大小变化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变化力的单位:牛顿(N)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内容: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方法:力的示意图:一个带点箭头定义方向:竖直向下重力作用点:重心(规则物体的几何中心)施力物体:地球与质量的关系:G=mg (g=10N/kg)摩擦分类: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摩擦力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速度(v)机械运动力常见的力增大摩擦的方法:接触面变粗糙增大压力改变摩擦的方法减小摩擦的方法:接触面变光滑减小压力变滑动为滚动定义弹力方向:只想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定义牛顿第一定律与运动状态关系:不受外力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定义惯性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影响因素:物体质量大,惯性大平衡力定义二力平衡条件:一个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受到平衡力,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典型例题】考点一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例1 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表所示,则获得第一名的是_____同学且速度为_________,这里裁判比较三人跑步快慢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比赛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点的发令枪的声音才开始计时,则同学们的比赛成绩比实际情况要______(选填“好”或“差”),与实际成绩之间的误差约为_______s。
最新华师大版科学八上物理知识点归纳(无答案)

华师大版科学八上前三章知识点归纳 (填空)第一章 机械运动和力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物体 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 的物体)叫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
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 、经过的路线是 的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 内通过的 。
公式: 速度的单位是: ;千米/时。
1米/秒= 千米/时6.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 的运动。
7.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 除以 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用公式: 表示,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8.根据t s v =可求路程:vt s =和时间:v s t =力1.什么是力:力是 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
3.力的单位是: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 个鸡蛋所用的力。
4.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受到的 越大,弹簧的伸长就 的原理制成的。
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 ;(2)认清 和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完成上述三步后,即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力了,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 。
5.力的三要素是:力的 、 、 ,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 。
6.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的线段把力的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图示。
力的图示的画法:可采用“一画点,二定标度,三画箭头标大小”的方法。
(1)“一画点”是表示先要画力的,这个点一般画在物体的上。
(2)“二定标度再画线”是指要根据力的大小定出适当长度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
(3)“三画箭头标大小”是说在所画线段的末端添上箭头表示力的,再在箭头附近标上“多少牛顿”。
华师大版物质科学第一部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全

物质科学【知识精讲】一,机械运动1.参照物:为探讨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留意: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视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不能选择所探讨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探讨对象总是静止的。
2.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2)匀速直线运动:s=v/t(3)变速运动:(4)单位换算:1m/s=3.6km/h。
二,力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3.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形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和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单位:N。
力的感性相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测量:(1)工具:弹簧测力计, 握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运用:①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及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②运用方法:“看”:量程, 分度值, 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③留意事项:不能超过最大量程。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
8.二力平衡(1)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 等, 反, 一”。
(2)平衡力及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三,惯性和惯性定律1.伽利略斜面试验:(1)三次试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2)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的越远。
(3)推论:在志向状况下,即表面肯定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恒久运动下去。
2.牛顿第肯定律:(1)牛顿总结了伽利略, 笛卡儿等人的探讨成果,得出了牛顿第肯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八上科学第一章运动和力 基础知识点专题复习

八年級第一章力與運動專題復習第1節機械運動一、機械運動(舉例)機械運動:是指物體位置隨時間變化的運動。
是最簡單的運動。
二、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1、參照物:為了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必須選擇一個物體作為標準。
這個被選定的物體就是參照物。
2、運動的描述都是相對于參照物來說的:同一個運動,當選擇參照物不同,所得出的對運動的描述是不同的。
怎樣選擇參照物:參照物是可以任意選擇的,為了研究方便,應選擇最合適、簡單的參照物①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最方便的是選擇地面或地面上靜止不動的物體為參照物;②研究正在行駛的船艙里的人的運動時,以倉內的物體為參照物;③研究地球和各行星對太陽的運動時,最好選擇太陽為參照物。
3、運動是絕對的,運動的描述和靜止都是相對的,自然界中不運動的物體是不存在的。
三、運動快慢的比較1、相同的時間里,通過的路程遠運動快;GAGGAGAGGAFFFFAFAF相同的路程里,用的時間短運動快。
科學上用速度來表示運動的快慢。
2、速度的定義: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
3、速度定義式:4、速度的單位:(1)速度的單位由長度單位和時間單位組成;(2)當路程單位為 m,時間的單位為s,則速度的單位是m/s;當路程單位為km, 時間的單位為h,則速度的單位是km/h.1m/s= 3.6 km/h四、勻速直線運動1、把物體速度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這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2、實際應用:我們把在某一段直線路程中或某一段時間內,速度不發生變化的運動近似看成勻速直線運動,用v=s/t來計算這段速度;也可用公式v=s/t計算物體在某一段時間直線路程中或某一段時間內運動的平均快慢,又稱平均速度。
平均速GAGGAGAGGAFFFFAFAF度等于物體的總路程除以所用的總時間。
3、在勻速直線運動中,由于物體速度v大小不變,因此路程s和時間t成正比關系。
4、圖形的講解。
第2節力一、什么是力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
1 / 1
参照物 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定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特点:1. 假定性:一旦选定,即假设该物体静止 2. 任意性:除不能将研究的物体本身外,可任意选择 3. 方便性: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机械运动 概念: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速度 概念: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 = 单位:m/s ; km/h 1m/s = 3.6 km/h 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 分类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力 1.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2. 力一般用F 表示,力的单位:N (牛顿) 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速度大小 运动方向 5.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大小、方向、直线性、受力物体、同时性 (等大 反向 共线 异物 共生共灭、同大同小) 6.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弹性形变:对弹性物体来说,形变后能主动恢复原状的最大限度。
弹性限度: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
弹力
弹力的种类:压力、支持力、拉力等。
弹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直接接触;2、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二者缺一不可。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弹力的方向:总是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压力: 拉力 重力 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G )。
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方向的应用:水平仪、重垂线 作用点:重心C 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G=mg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所处的状态、位置无关,而重力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 摩擦力 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即光滑表面无摩擦力) 2、两物体之间正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 3、两物体互相挤压,发生形变 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种类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运动和力 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笛卡尔→牛顿 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外力作用时,它们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包括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将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