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美术活动的游戏化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班美术活动的游戏化模式

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将其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的参与积极性。相关文件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将其渗透到各项活动之中。幼儿教师要严格遵守要求,在教学活动中采取游戏化教学方式。

标签:小班;美术活动;游戏化模式

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绘画,但是却因为绘画能力的限制,经常出现想画却不敢画、说得出却画不出的情况。这对幼儿绘画热情以及绘画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阻碍。为了让幼儿能够快乐地、主动地创作,幼儿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适当引入游戏活动,将美术活动与游戏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使美术教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导入形式游戏化

结合小班幼儿情绪多变、好模仿、好动的特点,幼儿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可以从激发幼儿兴学习兴趣入手,通过趣味性的导入形式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牢固的基础[1]。

首先,创设情境的形式。例如,在“香喷喷的大米饭”手工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用“小动物幼儿园今天正式开学”来进行导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边给幼儿展示白米饭一边问幼儿:“今天小动物幼儿园来了很多的新朋友,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幼儿园却只准备了一碗饭,很多的小动物们都得饿肚子,该怎么办?”由此将幼儿制作大米饭的愿望有效激发出来。幼儿都能积极投入到制作活动中,将装有浆糊的碗里撒上碎纸屑,效果比较满意,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训练[2]。又如,在“设计糖纸”的绘画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给幼儿创设这样一个童话情境:“这个星期天,糖果王国要开一个舞会,大家都会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去参加。但是有个叫果果的糖果非常烦恼,是因为她没有漂亮的衣服,怎么办?”由此将幼儿给果果设计新衣服的愿望有效激发出来,为接下来美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3]。

其次,引入“玩”的形式。除了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新课,幼儿教师还可以采取“玩”的形式导入新课,即先玩后画。例如,在“风车转转转”绘画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先让幼儿玩风车,在幼儿玩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认真观察风车转动的样子。让幼儿用身体动作将风车转动的轨迹表现出来,然后用手指将其画出来,这样就可以让幼儿很好地掌握螺旋线画法。这种先玩后画的导入形式有利于幼儿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对幼儿绘画水平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活动环节游戏化

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興趣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助推力。所以,幼儿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应当重点研究如何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用游戏的形式展开美术教学活动,在游戏活动中渗透美术教学。这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优化美术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活动环节游戏化,可以让幼儿置身于游戏当中,充分感受到游戏活动的乐趣,同时还能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例如,在开展“跳舞的小熊”手工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跳小熊舞,引导幼儿自主发现跳舞时候手脚放在不同的部位所呈现出的不同舞姿。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幼儿对小熊跳舞的姿态进行自由摆放。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充分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而且创造能力和艺术修养也会因此提升。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要实现示范过程游戏化。恰当到位的示范可以帮助幼儿快速掌握美术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采取游戏化方式以及形象的语言帮助幼儿掌握活动对象,以此降低活动难度,提升活动趣味性。这样,幼儿通过形象生动的示范可以熟练掌握相应的画法。

三、指导过程游戏化

指导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首先,教师要引导其丰富画面,从而实现表现力的提升。小班幼儿年龄小,以直觉思维为主,他们通常是画到哪算到哪。很多时候画好了主要形象却不知道如何去添加。这个时候,幼儿教师可以使用游戏化语言对幼儿进行鼓励、指导和提示。例如,在“河里的蝌蚪”这一美术活动中,笔者在教学中使用小蝌蚪教具对幼儿进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以小蝌蚪的口吻对幼儿进行指导,幼儿感觉到非常亲切,也愿意帮助小蝌蚪实现愿望。其次,幼儿教师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是美术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所以,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通过有趣生动的语言和情境去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此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例如,在开展泥工活动“有趣的饼干”中,笔者运用丰富多彩的图片对幼儿的想象力进行激发,幼儿在笔者的指导下很快设计出手指饼干、花朵饼干、小熊饼干等,将幼儿的想象力充分激发出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教学法是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一种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到小班美术活动中,可以增强美术活动的趣味性,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幼儿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在美术创作中投入全部的精力和热情。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幼儿教师的教学负担得以减轻,美术教学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幼儿教师要认识到游戏化模式的重要意义,对其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将其效能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构建高效的美术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谭雪梅.以戏激趣以戏启创——例谈在小班开展游戏化教学以利于幼儿抽象画创作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154~155.

[2]朱梦.让绘画成为游戏,让游戏成为生活——浅谈小班美术活动的“游戏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6):247.

[3]程易舒.幼儿园美术教学游戏化的实践探究——以X幼儿园为例[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0(02):85~88.

[4]周倩.小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研究与实践——手指里的秘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4):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