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第一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涵义及研究意义

一.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涵义及研究意义

1.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概念

土地人口载力是在一定时期,不同消费水平下,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它反映一个地区,在一定消费水平下,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2.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目的及意义目的:(1)在土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查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投入水平下土地的潜在人口承载力(2)将这些估算资料与现在的和预测的人口资料进行比较,以便确定出有问题的地区(3)土地资源及其潜力的数量资料是提出合理的农业政策和人口政策得先决条件

意义: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对于土地、人口、食物与发展均有一定的预警功能。进行土地人口载力研究,测算出区域内不同消费水平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对指导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保证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国外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1.前期的土地承载力研究

早期的土地承载力研究,首先是与生态学密切相关的。早在1921 年,帕克和伯吉斯就在有关的人类生态学研究中,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

1)威廉·府格特的《生存之路》于1948年出版后,曾一版再版。用作者的话说,他之所以撰写此书,是因为世界人口过剩,全球及各国人口的数量已超过其土地承载能力。用一个方程式来说明这一论据,即:C=B:E 式中:C代表土地负载能力,即土地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B代表土地可以提供的食物产量;E 代表环境阻力,即环境对土地生产能力所加的限

制。这与目

前的标准公式基本一致。

2)威廉·阿伦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他在1965年提出了以粮食为标志的人口承载力公式。其目的是计算出某个地区传统的农业生产所提供的粮食能养活多少人口,即承载人口的上限。他主要考虑总土地面积,耕地面积和耕作要素等,不考虑人口对农业的反馈作用。

2.后期(1970 年以来)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1).澳大利亚的土地承载力研究澳大利亚的科学工作者采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法,从各种因素对人口的限制角度出发讨论了该国的土地承载力。他们的研究考虑了澳大利亚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限制因素,除种植业外还考虑了畜牧业的发展潜力,分析了集中发展策略和相应的发展前景。

2).发展中国家土地的潜在人口承载能力研究FAO把评价原则应用于世界土壤图,提供了确定世界农业土地生产潜力的新途径,即农业生态区域法(AEZ)这是一种综合探讨农业规划和人口发展的方法,他将气候和土壤生产潜力相结合,来反映土地用于农业生产的实际潜力并考虑了土地的投入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资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评价,指出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可以有不同的人口承载量。

3). 资源承载力研究的ECCO模型,即提高承载力的策略模型它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模拟不同发展策略下人口变化与承载力之间的动态变化。它把承载力研究与持续发展策略相结合,强调长期性和持续性,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发展计划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国内的土地承载力研究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推《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该项研究的内容分为5 个基本层次,确定2000年和2025 年为研究的时间尺度,并探讨了无具体时间尺度的理想承载力。它以《中国1:100 万土地资源图》划分的九大土地潜力区为基础,以资源-资源生态-资源经济科学原理为指导,以综合、协调、持续性为原则,从土地、粮食(食物)与人口相互关系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土地与食物的限制性;从可能性角度出发回答了我国不同时期的食物生产力及其能供养的人口

规模,并提出了提高土地承载力缓解我国人地矛盾的主

要措施

第二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目前,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的研究法常采用农业生态区法。(一)农业生态区法的概念

农业生态区法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协同联合国基金会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为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计算作物光温生产潜力和计算土地生产潜力而创建的一种方法。

农业生态区是指按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亦可称为农业生态单元、土地评价单元、制图单元),每个生态区内的自然特征基本一致。农业生态区是通过气候图、土壤图、地形图、水文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件的叠加而成的;农业生态区的划分,主要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Arc /Info 、MapInfo 、MapGIS等软件完成。(二)农业生态区法研究的步骤

1.土地资源清查

土地资源清查,主要包括土地数量清查、气候清查和土壤清查。

(1)土地数量清查

主要是指土地利用类型和面积的调查与核实。

(2)气候调查气候调查有三个目的,即为了划分农业生态单元;为了进行农作物的气候适宜性评价;为了计算最大潜力产量和气候产量。

具体做法是:第一,根据热量条件划分气候带和热量区;第二,根据温度和水分条件计算温度生长期和水分生长期;第三,综合温度和水分生长期,计算水热生长期;第四,进行灾害性气候的分析,并按以上要求编制热量区图,温度生长期图和水热生长期图,为划分农业生态单元提供依据。

(3)土壤清查

土壤清查是在土壤普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土壤普查的结果和近年来的变化情况进行修正,归纳出各土壤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肥料水平、生产性能等因素。在土壤普查中,同时对地形地貌、地下水位、农田建筑等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清查。

2.划分农业生态区

农业生态单元的生成方法有两种:(1)手工叠加而成;(2)用计算机各类软件叠加。农业生态单元图可以用地理信息系统如ARC/INFO、MAPINF、O MAPGIS 等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

3.计算生态区的生产力

在农业生态区图的基础上,叠加作物种类与种植制度分区图,以便匹配、修正与计算出两个生态区图的某个生态单元的作物产量,即光温生产力(灌溉农业生产力)与光温水生产力(旱作农业生产力)。4.统计出每个行政区内的土地生产力

在光温土生态区图与光温水土生态区图及其生产力计算的基砒上,分别叠加耕地资源清查图,一方面是在生态区图中输入了行政区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在每个基础行政区内,根据其灌溉地(水浇地水田)、非灌溉地(旱地)草地、水域等的面积统计,以及相应生态单元的匹配而计算出耕地、

草地、水域等的土地生产力,最后可以统计出每一个行政区的土地生产力。5.确定投入水平

在上述有关土地生产潜力自然因素量化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经济投入的水平问题,从而使土地生产潜力的计算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联系起来。6.计算一定行政区内的土地人口承载力

按人均(包括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工种的统计)每人每年所需热量、蛋白质折合为平均粮食量,并按一定行政区内的土地生产潜力来计算所能承载的人口。

(三)农业生态区法在我国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发展农业生态区法,主要可似考虑以下几点:

1 .FAO 研究的国家灌溉面积较小,对灌溉地产量的研究很粗,重点放在旱地作物生产上。而我国灌溉面积大,水浇地产量在总产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需作详细研究。

2.农业生态区法在计算土地生产力时,采用的一系列参数是根据10 年前在非洲国家的实验结果确定的。除了我国自然环境和作物品种与这些国家不同外,随着作物育种的进步,作物品种的特性也有很大的变化,必须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