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e9e38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05.png)
药用植物学1.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学科。
2.《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 种,其中有药用植物237 种,第一部记载药物的专著。
《新修本草》古代首部药典。
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复合物。
3.细胞质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为半透明、半流动的基质。
4.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具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四部分。
5.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6.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包括淀粉粒、菊糖、湖粉粒、脂肪油和各种结晶。
7.草酸钙结晶簇晶、针晶束、方晶、砂晶、柱晶8.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与液泡、质体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区别的三大结构特征。
细胞壁的分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胞间层,存在于细胞壁的最外面,是相邻的两个细胞共用的薄层。
它是由亲水性的果胶类物质组成,依靠它使相邻细胞粘连在一起。
果胶很容易被酸或,酶等溶解,从而导致细胞的相互分离。
初生壁在植物细胞生长过程中,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果胶质加在胞间层的内侧,形成细胞的初生壁。
次生壁是细胞壁停止生长后,逐渐在初生壁的内侧一层层地积累一些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木质素等物质,使细胞壁附加加厚。
9.纹孔和胞间联丝:次生壁在加厚过程中不是均匀增厚的,在很多地方留下没有增厚的空隙,称为纹孔。
纹孔有3 种类型:单纹孔、具缘纹孔、半缘纹孔10.细胞壁的特化: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粘质化、矿质化木质化:加间苯三酚溶液1 滴,待片刻,再加浓盐酸1 滴,显红色木栓化:遇苏丹3 试液可染红组织来源、功能相同,形态构造相似,而且彼此密切联系的11.细胞群植物的组织:分为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泌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分生组织它的特征是:细胞小,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无明显的泡液。
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总结
![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6d101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7.png)
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总结
药用植物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学科,它涵盖了植物的基础知识
和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药用植物学的基础知识总结:
植物分类
药用植物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例如药用部位、
药用功效和化学成分等。
按照植物的形态特征,可以将其分为藻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四大类。
被子植物是药用植物中
最常见的一类。
药物分类
药物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来分类,例如按照药用部位、治
疗疾病的性质和药理作用等。
按照药用部位,可以将药物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不同部位的药物。
药用功效
药用植物根据其具有的功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润肺止咳、健脾养胃、镇静安神等。
根据不同的功效,
选择不同的药用植物,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适应症与禁忌症
药用植物也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指的是药物可以治疗
的疾病或症状,禁忌症指的是对该药物存在过敏反应或因其他原因
禁止使用的情况。
在使用药用植物时,需要仔细了解其适应症和禁
忌症,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
保护野生植物资源
药用植物的采集和消费是对野生植物资源的消耗,需要特别加
以重视。
应当建立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意识,不使用珍稀濒危植物,采用人工种植的方式生产药用植物,以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植物资源。
以上就是一些药用植物学的基础知识总结,希望可以对您有所
帮助。
药用植物学复习资料
![药用植物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573c6380b4c2e3f5727637f.png)
(个人复习的资料,仅供参考)药用植物学知识点第一篇:药用植物的形态器官第一章:根1、根的特性:向地性、向湿性和背光性根的功能:吸收、固着、输导、贮藏和繁殖作用2、根的类型:(1)主根:种子胚根直接发育而成侧根:主根内部长出的支根纤维跟:侧根是那个的小分支(2)定根:直接或间接由胚根生长出来的有固定的生长部位的根。
不定根:不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所形成的产生没有一定的位置的根3、根系的类型:直根系:(双子叶植物特征之一)主根发达,主根和侧根的界限非常明显的根系。
须根系:(单子叶和少数双子叶植物特有)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而从茎的基部节上生长出许多大小、长短相仿的不定根,簇生呈胡须状,没有主次之分的根系4、根的变态:(1)贮藏根;根的一部分或全部肥大肉质,其贮藏大量的营养物质,这种根称贮藏根。
(2)支持根;自茎上产生一些不定根深入土中,以增加支持茎干的力量,这种根称支持根。
(3)气生根;由茎上产生,不深入土里而暴露在空气中的不定根,称为气生根。
(4)攀援根;攀援植物在茎上生出的不定根,能攀附在物体上使其茎向上生长,这种根称为攀援根。
(5)水生根;水生植物的根漂浮在水中呈须状,称水生根。
(6)寄生根;寄生植物的根插入寄生组织内,吸取寄主提内的水分和营养,以维持自身的生活,这种根称寄生根。
(7)呼吸根:一种具有特殊呼吸的根结构第二章:茎1、茎与根的区别2、茎的变态可分为地上茎的变态和地下茎的变态两大类型。
地上茎的变态包括:叶状茎、刺状茎、茎卷须、小块茎和小鳞茎地下茎的变态:(1)根状茎;(2)块茎;(3)球茎;(4)鳞茎第三章:叶1、叶的主要生理功能:光合作用、气体交换、蒸腾作用、呼吸和吸收作用。
2、叶的组成:发育成熟的叶一般由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组成。
完全叶:同时具有三部分不完全叶:缺乏任意1-2部分的叶。
3、包茎叶:有些无叶柄的植物叶片基部包围在茎上,称为包茎叶。
托叶:叶柄基部两侧或腋部所着生的细小绿色或膜质片状物。
药用植物学重点
![药用植物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e4e653ca32d7375a417807f.png)
1、木兰科:木本,有香气,单叶互生,在节上留有环状托叶痕。
花单生,两性,辐射对称,花被片3基数,多为6-12,每轮3片;雄蕊与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延长的花托上;每心皮含胚珠1-2枚。
聚合蓇葖果或聚合浆果。
1)木兰属:厚朴2)五味子属:五味子3)八角属:八角、木莲2、十字花科:草本,单叶互生;无托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多排成总状花序;萼片4 ,2轮;花瓣4,十字形排列;雄蕊6,4长2短,为四强雄蕊,子房上位,由2心皮合生,侧膜胎座,长角果或短角果,多2瓣开裂。
药用植物:菘蓝(板蓝根)、莱菔(萝卜)、葶苈(独行菜)、播娘蒿、白芥3、蔷薇科:草本或木本,常具刺,单叶或复叶,多互生,常具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被与雄蕊合成一蝶状,杯状、坛状、花瓣与雄蕊均着生托杯的边缘;萼片5;花瓣5,分离,稀无瓣;雄蕊通常多数;心皮1至多数,分离或结合,子房上位至下位,每室1至多数胚珠。
蓇葖果、瘦果、核果或梨果。
根据花托、托杯、雌蕊心皮数目,子房位置和果实类型分为绣线菊亚科(绣线菊)、蔷薇亚科、苹果亚科(山楂、皱皮木瓜、枇杷)和梅亚科(杏、梅、桃)。
蔷薇亚科:灌木或草本。
多为羽状复叶,有托叶,心皮多数,分离,子房上位,周位花。
聚合瘦果或聚合小核果。
药用植物:龙胆草、掌叶覆盆子、金樱子、月季花、玫瑰花、地榆4、豆科:草本、木本或藤本。
叶互生,多为复叶,有托叶。
花序各种;花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萼5裂;花瓣5,通常分离,多数为蝶形花;雄蕊10,二体,少数分离或下部合生;稀多数;心皮1,子房上位,胚珠1至多数,边缘胎座,荚果,种子无胚乳。
根据花的对称,花瓣排列,雄蕊数目、连合等分为含羞草亚科、云实亚科和蝶形花亚科。
1)含羞草亚科:二回羽状复叶。
花辐射对称;穗状或头状花序;萼片下部多少合生;花瓣镊合状排列,基部常合生;雄蕊多数,稀与花瓣同数,荚果,有的具次生横膈膜。
药用植物:合欢、含羞草。
2)云实亚科:木本藤本,通常为偶数羽状复叶。
药用植物学总结
![药用植物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20d24e6700abb68a982fb2f.png)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1、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一般细胞的直径为10~100μm3、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是由原生质体、细胞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细胞壁三部分组成。
4、原生质体细胞质细胞器包括细胞核、质体、线粒体、液泡系、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核蛋白体和溶酶体。
5、细胞核包括核膜、核仁、核液、染色质等四部分。
6、质体是植物体特有的细胞器,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贮藏有密切关系。
质体按照有无色素可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含色素)和白色体(不含色素)7、有色体和色素的区别:有色体是一种细胞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存在于细胞质中,主要是黄色、橙红色或橙色;色素是溶解在细胞液(液泡)中,呈均匀状态,主要是红色、蓝色或紫色。
8、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细胞的动力工厂,线粒体对物质合成、盐类的积累等起着很大的作用。
9、液泡是植物体的特有结构,细胞液中存在草酸钙结晶等不少化学成分具有强烈生理活性的物质,是植物药的有效成分。
10、内质网——合成输出蛋白质;高尔基体——合成和运输多糖,合成果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参与细胞壁的构成;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溶酶体——分解大分子(消化和消除残余物)、保护作用(保护细胞免于自身消耗)11、细胞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细胞后含物的特征是中药鉴定的依据之一;单粒淀粉粒①淀粉粒复粒淀粉粒鉴定:加氯化锌碘液,显蓝色或红紫色半复粒淀粉粒②菊糖:(多含在菊科、龙胆科、桔梗科部分植物根的薄壁组织中)细胞后含物鉴定:10%α—萘酚乙醇+硫酸紫红色并很快溶解③糊粉粒(蛋白质粒):加硫酸铜和苛性钠水溶液显紫红色④脂肪和脂肪油:加苏丹Ⅲ溶液显橙红色;加锇酸变黑色⑤晶体——代谢废物12、代谢废物——晶体草酸钙结晶:方晶(甘草、黄柏)、针晶(半夏、苍术)、簇晶(大黄、人参)、砂晶(牛膝、曼陀罗)、柱晶(射干、淫羊藿)代谢废物鉴定:不溶于醋酸,遇20%的硫酸溶解,形成硫酸钙针晶碳酸钙结晶:多存在于爵床科、桑科、荨麻科等植物叶表皮细胞中鉴定:加醋酸溶解并放出二氧化碳气泡13、细胞壁、液泡、质体一起构成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上的三大区别;光学显微镜结构下,将细胞壁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三层;胞间层——果胶类物质,易被酸或酶溶解(组织解离法的原理)初生壁、次生壁——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单纹孔存在于薄壁细胞、韧型纤维、石细胞;具缘纹孔存在于纤维导管、孔纹导管和管胞;14、纹孔对——松科和柏科等裸子植物的具缘纹孔形成纹孔塞,有三个同心圆半缘纹孔存在于导管、管胞与薄壁细胞——被子植物的导管口15、细胞壁的特化常见的细胞壁的特化16、植物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章节要点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2.什么是原生质体?质膜有哪些特征?3.简述细胞核的光学结构及其生理功能4.质体包括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他们之间的联系5.简述淀粉粒的类型、各自特点、存在部位及检验方法?6.菊糖有何分布特点?如何检验?7.草酸钙结晶有几种类型?如何检验、区别草酸钙结晶和碳酸钙结晶8.常见的细胞壁特化有几种?如何鉴别?名词解释——细胞器、质体、具缘纹孔、木质化第二章植物的组织组织是由许多具有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而又紧密联系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药用植物学重点知识归纳
![药用植物学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dd28af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8.png)
药用植物学重点知识归纳
一、植物的结构和特征
1、植物主要结构部分:植物由基部、茎、叶、花、果实等组成,基部多数属根,有一些植物也具有茎基。
2、植物结构性特征:植物有原生、芳香、细毛、芒刺、裂片、多汁等性状,其中草药的细毛性状是常见的性状。
3、植物组织特征:主要有皮质、韧皮、薄壁、密带、纹向、根鞘等。
4、植物的形态特征:植物的形态可分为叶、花、果实等,叶的形态有长椭圆形、宽披针形、披针形、裂片形、复叶形、复袋形等,花的形态分为聚伞花序、圆锥花序、穗状花序等。
二、植物的生长和成熟
1、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主要分为拔节生长和伸长生长,其中拔节生长是植物新节生长的过程,伸长生长是植物叶、茎等部位的增长。
2、植物的成熟:植物的成熟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植体分化、植体生长、植体受抑制和促进植体发育成熟。
在这4个发育阶段中,促进植体发育成熟这一阶段对植体成熟至关重要,如植体上的叶、花等。
三、植物繁殖
1、开花繁殖:开花繁殖是通过花粉传播来实现的,在花开节上,花粉会无性授粉,形成种子,使植物繁殖。
2、被子植物的繁殖:被子植物的繁殖是通过花粉和胚乳的传播来实现的,其中花粉萌发,形成胚,传播胚乳,植物会产生子实体,使植物繁殖。
四、植物的分类
1、按照结构特征分类:按照植物的形态、结构和成分等特征,将植物划分为有花植物、裸子植物、苔藓植物、刺毛植物、细青藻植物和水母植物等类。
2、按照繁殖方式分类:按照植物的繁殖方式划分为开花繁殖植物、无性繁殖植物和被子植物。
3、按照用途分类:按照植物的用途,将植物划分为观赏植物、经济植物、兽类植物和药用植物等。
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知识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b113455e009581b6ad9eb13.png)
重点名词解释1.显微结构: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内部构造;2.超微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构3.细胞器:细胞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特定功能的微小器官4.直根系: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5.块根:主要由侧根和不定根发育而成6.周皮:木本植物只是叶始终有表皮,而根和茎的表皮仅见于幼年时期,随着茎和根的加粗,表皮被破坏,形成次生保护组织;7.气孔轴式:组成气孔器的保卫细胞与周围的副卫细胞的排列方式;8.聚花果: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的果实9.子实体:很多高等真菌在生殖时期形成有一定形状结构、能产生包子的菌丝体10.子座:容纳子实体的菌丝褥座,是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过渡形式,常在其中或其上产生子实体11.晶鞘纤维:指纤维束及其外侧包围着许多含草酸钙方晶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如甘草、黄柏12.次生皮层:(栓内层)木栓形成层向内分化形成栓内层,栓内层为数层薄壁细胞,排列较疏松,有的栓内层比较发达成为次生皮层13.轮伞花序:聚伞花序生于对生叶的叶腋成轮状排列14.双受精: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现象,卵细胞和极核同时与2个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
15.聚合果:由一朵花许多离生单雌蕊聚集生长在花托上,并与花托共同发育而成的果实16.菌核:有些真菌的菌丝密集成颜色深、质地坚硬的核状体,是渡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下篇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区别植物界的分类被子植物门重点科整理一、双子叶植物纲(Ⅰ)离瓣花亚纲㈠木兰科magnoliaceae主要特征1)木本为主,体内常具油腺体;2)单叶互生,托叶大而早落,托叶环痕明显;3)花大,单生,顶生或腋生,多两性;花被3基数,雄蕊和雌蕊多数分离,螺旋排列于延长的花托上,子房上位;4)聚合蓇葖果或聚合浆果。
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1)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树皮或树根(厚朴)2)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果实(五味子)3)八角Illicium verum 果实(八角)㈡豆科Leguminosae主要特征1)草本、木本或藤本,根部常有根瘤2)叶常互生,多为羽状复叶或掌状复叶,多具托叶和叶枕3)花两性,二体雄蕊,稀多数;心皮1,子房上位,边缘胎座4)荚果,种子无胚乳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1)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树皮(合欢皮)2)小决明Cassia tora 决明C.obtusifolia 种子(决明子)3)皂荚Gleditisia sinensis 果实(皂荚)4)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根及根茎(甘草)5)荚膜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根(黄芪)6)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果实(补骨脂)7)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茎藤(鸡血藤)8)野葛Pueraria lobata 根(葛根)㈢大戟科主要特征1)木本或草本,常有乳汁2)叶互生,多为单叶,基部有时有腺体,托叶早落或缺3)花单性同株或异株,单被或无被花,有花盘或腺体;子房上位,心皮3,3室4)果多为蒴果,稀为浆果或核果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1)巴豆种子(巴豆)2)蓖麻种子(蓖麻子)3)大戟根(京大戟)㈣五加科主要特征1)木本,多年生草本,茎常有刺2)掌状复叶或羽状复叶,单叶则多为掌状分裂3)花多两性,辐射对称,伞形花序在集成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5基数,花盘生于子房顶部,子房下位,心皮2~15合生4)浆果或核果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1)人参根(人参)2)三七根(三七)3)西洋参根(西洋参)4)细柱五加根皮(五加皮)5)刺五加根、根状茎、茎皮(刺五加)㈤伞形科主要特征1)草本,常含挥发油,有香气;茎中空,表面常有纵棱2)叶多为一至多回三出复叶或羽状分裂,叶柄基部扩张成鞘状3)花小,两性花,集成伞形花序或复伞形花序,花5基数,子房下位,2心皮合生2室4)双悬果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1)当归根(当归)2)柴胡根(柴胡)3)川芎根状茎(川芎)4)防风根(防风)5)白花前胡根(前胡)(Ⅰ)合瓣花亚纲㈠唇形科主要特征1)草本,多含挥发油2)茎四棱形,单叶对生3)腋生聚伞花序排成轮伞花序,在组成其他形状,花冠5裂二唇形;二强雄蕊或仅两枚发育,具花盘。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a8c2a5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a.png)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提取药用成分并利用这些成分来治疗人类疾病和改善人类健康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药用植物学的核心知识点总结。
1. 植物分类学:药用植物学的第一步是了解植物的分类系统。
植物分类学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家族,其中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包括双子叶植物、蔷薇科、唇形科、兰科、豆科、禾本科等。
2. 植物生理学:药用植物学的第二步是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
药用植物学家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器官功能等生理过程,以便了解植物中提取药用成分的潜力。
3. 植物化学:药用植物学的第三步是了解植物中药用成分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
植物中的药用成分包括植物中的黄酮类、苷类、脂肪酸、氨基酸等。
这些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癌、抗菌等。
4. 植物鉴定:药用植物学的第四步是进行植物鉴定。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药用植物学家能够确定植物的科属、年代和产地等基本信息。
5. 植物生态学:药用植物学的第五步是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分布规律。
药用植物学家研究植物在不同地区的生长和发育情况,以便更好地利用植物资源。
除了以上知识点,还可以拓展以下内容:1. 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药用植物学家研究如何从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
这包括黄酮类、苷类、脂肪酸、氨基酸等药用成分的提取方法和技术。
2. 植物安全性:由于药用植物中可能存在未知的风险成分,所以需要对植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这包括植物中成分的毒性、药代动力学、生物活性等的研究。
3. 植物国际合作:随着药用植物学的发展,国际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各国药用植物学家可以相互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共同推动药用植物学的发展。
4. 药用植物学的应用前景:随着药用植物学的不断发展,它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学、保健品、农药等领域。
未来,药用植物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健康和幸福做出贡献。
《药用植物学》笔记
![《药用植物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e7b93e305087632311212ff.png)
植物学笔记(一)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二)植物类群(三)被子植物的分类(四)植物与环境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与解剖第一节种子的结构一、种子的结构:植物的种类不同,其种子在大小、形状和颜色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
但其基本结构都是一致的。
都是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
二、胚的结构: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新的植物体就是由胚生长发育而成的。
胚是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组成。
三、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的形态:胚根和胚芽的体积很小,胚根一般为圆锥形,胚芽常具雏叶的形态;胚轴位于胚根和胚芽之间,并与子叶相连,一般很短;依据子叶着生的位置将胚轴分为上胚轴和下胚轴,即子叶着生点至第一片真叶之间,称上胚轴,而子叶着生点到胚根之间,称下胚轴。
子叶与一般正常叶的功能是不同的,有储藏养料的作用,或能从胚乳中吸收、转化营养物质供胚生长时使用。
四、在被子植物种子因叶数目不同分为: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的二个大类。
有关这些内容将在以后章节中谈到)。
在裸子植物中,子叶数目也很不一致,有两个的如侧柏;有二至三个的如银杏,还有多个的如松树。
五、种子萌发:胚根和胚芽突破种皮,胚根发育成幼苗的主根,胚芽发育成茎、叶部分,胚轴发育成茎的一部分,使胚迅速形成幼苗。
六、胚乳:胚乳是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地方,供种子萌发时胚的生长之用。
胚乳的大小在不同的种子中也不同,有些种子胚乳体积较大,占种子的大部分,这类种子叫有胚乳种子。
(如玉米、小麦的谷粒和蓖麻的种子)。
而有些植物的种子,成熟时不具有胚乳,这类种子叫无胚乳种子,如花生、豆类及瓜类的种子。
七、种皮:种皮是种子外面的保护结构,其性质、厚度随植物种类而异。
成熟种子的种皮上常常可以见到种脐,它是种子脱离果实时留下的痕迹(就是种柄和株柄相脱离的地方)。
种孔是原来胚珠的珠孔留下的痕迹。
有的种皮上可以明显见到种脊,种阜,如蓖麻。
第二节种子的主要类型一、有胚乳种子:这类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
药用植物学知识
![药用植物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049bb31ee06eff9aef80790.png)
药用植物学知识1、毛茛科特征:草本....,..或藤本。
叶互生或基生,少对生;单叶或复叶,无托叶。
花多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单生或排成聚伞花序、总状花序和圆锥;萼片3至多数,有时花瓣状,花瓣3至多数或缺;雄蕊和心皮多数...........,子房.......,离生.....,在多少隆起的花托上..,螺旋状排列上位..........,稀浆果。
植物体维管束常具..,1室,每心皮含1至多数胚珠。
聚合蓇葖果或聚合瘦果“V”字形排列的导管群;乌头属、升麻属、类叶升麻属的某些植物维管束散生;根及根茎中常有皮层厚壁细胞。
含生物碱、皂苷、强心苷、黄酮及四环三萜类等成分。
2、不裂果包括:瘦果(果皮、种皮易分离)、颖果(果皮、种皮愈合不易分离)、坚果、翅果、胞果、双悬果3、平行脉分布范围:是单子叶植物主要的脉序类型,包括直出平行脉、横出平行脉、射出平行脉、弧形脉4、光滑内质网功能:合成、运输类脂和多糖5、苞片:紧靠花或花序下面的变态叶称苞片,有总苞片和小苞片之分。
6、子实体:是高等真菌在生殖时期形成一定形状和结构,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7、定根:主根、侧根和纤维根都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发育而成的,他们有固定的生长部位称为定根。
如人参、桔梗。
8、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中的管胞和导管,主要运输水分和溶解于其中的无机盐;韧皮部中的筛管、伴胞和筛胞,主要运输有机营养物质。
9、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10、根的初生维管束类型: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周木维管束、辐射维管束11、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它是细胞的主要部分,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12、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发育而成,一株植物上仅有一个肉质直根,其上部具有胚轴和节间很短的茎,其肥大部分可以是韧皮部(胡萝卜),也可以是木质部(萝卜),有的呈圆锥状,如胡萝卜、桔梗;有的呈圆柱状,如菘蓝、丹参;有的呈圆球状,如芫青的根。
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
![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d6bc3d4770bf78a6529547b.png)
I、植物细胞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及大小形状:球形、椭圆形、多面体、圆柱形、纺锤形、长筒形、长方形等。
大小:最小球菌细胞直径只有0.5um,最长的苎麻纤维细胞达550mm,种子植物一般为10~100um。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活的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组织。
或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四、细胞后含物——是原生质新陈代谢的代物。
1、贮藏的营养物质:常见的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2、其它物质:糖类、有机酸、单宁、花青素、植物碱、晶体、精油、橡胶等。
3、生理活性物质:酶、维生素、植物激素等。
五、植物细胞的繁殖植物细胞数目的增加主要通过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
II、植物的组织一、植物组织的概念是指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执行共同生理机能的细胞群。
二、植物组织的类型据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可分为六种:1、分生组织2、薄壁组织3、保护组织4、输导组织5、机械组织6、分泌组织1、分生组织也称形成组织,细胞具分裂能力,按来源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和次生组织;按存位置可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2、薄壁组织根、茎、叶、花、果实中均有,具有吸收、同化、贮藏、通气、传递等营养功能,又称基本组织。
据其生理功能可分为吸收组织(如根毛层)、同化组织(如叶肉内绿色部分)、贮藏组织(如淀粉粒)、通气组织(存在于水生植物、传递细胞等5种。
)3、保护组织防止水分过度蒸腾,抵抗外界风雨和病虫害侵袭等。
据来源和形态可分为表皮和周皮两类。
4、输导组织用于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
导管是被子植物的输水组织,管胞是大部分/蕨类和裸子植物的输水组织;筛管是被子植物输导有机养分的组织,筛胞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运输有机养分的细胞。
5、机械组织起支持和巩固植物体的作用,按照细胞形态及细胞壁加厚方式,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纤维、石细胞)。
6、分泌组织如腺毛、蜜腺、盐腺、分泌囊、树脂道、乳汁管。
药用植物学重点(全篇)
![药用植物学重点(全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04d4d07f1922791688e82c.png)
药用植物学重点(全篇)09中药资源与开发班编制1.植物的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内部结构。
计量单位为微米。
植物的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的内部结构。
计量单位为埃。
2.模式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①细胞壁:位于细胞外围,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②原生质体:细胞内部一切又生命的物质{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核糖体{③后含物与生理活性物质{后含物:淀粉、菊糖、脂肪、脂肪油、蛋白质、结晶{生理活性物质:酶、维生素、植物激素、抗生素细胞壁、质体、液泡是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特点3.细胞器是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特定功能的微小结构。
4.细胞核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核液和染色质细胞核的功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一床的中心之一5.淀粉粒在形态学上有三种类型: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6.淀粉的常用检识方法:淀粉加稀碘液→呈蓝色或蓝紫色7.晶体⑴草酸钙晶体:是植物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草酸与钙盐结合而成的晶体类型:簇晶、针晶、柱晶、方晶、砂晶⑵碳酸钙晶体:是细胞壁的特殊瘤状突起聚集了大量的碳酸钙或少量的硅酸钙而成类型:钟乳体碳酸钙结晶加醋酸或稀盐酸则溶解,同时有CO2气泡产生,可与草酸钙结晶相区别。
8.初生壁是细胞分裂后在胞间层两侧最初沉淀的壁层,是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类物质组成。
9.复合中层:两相邻细胞的初生壁和它们之间的胞间层三者已形成一种整体似的结构,称之为复合中层。
10.纹孔:细胞壁形成时,次生壁在初生壁上不均匀地增厚,在很多地方留有一些没有增厚的呈凹陷孔状地结构。
11.纹孔对的类型:单纹孔、具缘纹孔、半具缘纹孔。
12.细胞壁的特化:⑴木质化:是由于细胞壁内增加了木质素。
检识方法:加间苯三酚、HCL→显红色或紫红色。
⑵木栓化:是由于细胞壁中增加了木栓质。
加苏丹Ⅲ→显橘红色或红色。
⑶角质化:角质在细胞壁内和表面增加。
药用植物学重点笔记
![药用植物学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a7b922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3.png)
药用植物学重点笔记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所含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科学领域。
通过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可以发现新的药物,并且深入了解传统药物的有效成分和治疗机制。
本文将针对药用植物学的重点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植物可以根据其用途和药效进行分类。
根据用途,药用植物可分为药用食品、药用辅料和药材等。
根据药效,药用植物可分为镇痛药、抗生素、抗癌药和抗炎药等。
此外,药用植物还可以按照其植物学分类系统进行归类,如菊科植物、百合科植物等。
二、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药用植物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这些成分是植物产生抗菌、抗氧化和抗炎等生理活性的基础。
常见的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倍半萜类和鞣质等。
这些活性成分通过干扰人体内生物化学反应,发挥药理作用。
三、药用植物的采集与加工药用植物的采集与加工是确保其质量和疗效的重要环节。
一般情况下,药用植物的采收时间以植物特定的生长时期为准。
采集时应避免植物受到污染和病虫害的影响。
采集完成后,应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如晾晒、炮制和提取等。
四、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药用植物通过其活性成分发挥药理作用,对人体起到治疗和保健的作用。
临床上,药用植物可以作为药物的主要成分或辅助成分用于治疗一些疾病,如中风、糖尿病和心脏病等。
同时,由于药用植物具有天然、低毒副作用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药用植物作为替代传统药物的治疗选择。
五、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价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其疗效和安全性的基础。
质量控制包括外观、理化指标、微生物含量和有害物质残留等方面。
此外,对于药用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评估植物的毒性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情况,为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六、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开发随着人们对药用植物的重视,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开发也逐渐受到关注。
科学家们通过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的活性成分和新的治疗方法。
这些进展为药用植物的合理利用和创新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199c82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6.png)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生态、化学成分、药用价值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学科。
它是中药学、药学、农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以下是对药用植物学主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药用植物的形态和结构(一)根根是植物的地下部分,通常具有吸收、固着和支持的作用。
根的形态多样,有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之分。
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次生结构则包括周皮、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等。
(二)茎茎是植物的地上部分,主要承担着支持、输导和繁殖的功能。
茎的形态有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和匍匐茎等。
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次生结构包括形成层活动产生的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
(三)叶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的形态多种多样,通常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
叶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
(四)花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组成。
花的类型有两性花、单性花、辐射对称花和两侧对称花等。
(五)果实果实是由子房或连同花的其他部分发育而成的。
果实的类型有真果和假果、单果、聚合果和聚花果等。
(六)种子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是植物繁殖的重要方式。
二、药用植物的分类(一)按药用部位分类可分为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及种子类、全草类等。
(二)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根据植物的亲缘关系和进化顺序,将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
(三)按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含生物碱类、含苷类、含挥发油类、含黄酮类等药用植物。
三、药用植物的生理生态(一)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质。
(二)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三)水分代谢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经过茎的运输,到达叶片进行蒸腾作用。
(四)矿质营养植物需要吸收氮、磷、钾等多种矿质元素来维持生长和发育。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217324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e.png)
绪论一、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研究内容:药用植物学是运用植物学的知识与方法来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包括其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等内容的一门学科。
任务:1.研究鉴定来自于植物的生药基源,确保来源的准确性2.资源调查与文献考证,合理利用与保护药用植物资源3.根据植物亲缘关系与新技术,寻找并扩大新药源二、我国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和趋势1.《神农本草经》——东汉,第一部有史料记载的本草著作,收载药物365种,其中药用植物237种。
2.《新修本草》——唐代,李勣、苏敬,由官方颁布,习称“唐本草”,世界古代首部药典,收载药物约850种,新增不少外来药用植物。
3.《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最著名古代本草著作,药物1892种,附方11000余个,新增药物374种,全面总结16世纪以前我国人民认、采、种、制、用药的经验。
4.2015版药典6月5日发布,12月1日起实施。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考小题)1)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研究植物细胞的构造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不小于0.2μm,有效放大倍数一般不大于1600倍。
光镜下看到的结构称为显微结构。
要观察更细微的结构,则需要用电子显微镜,包括扫描电镜或透射电镜,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或亚显微结构。
3)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是细胞的主要成分,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原生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复合物。
4)液泡、质体、细胞壁是植物细胞不同于动物细胞的三大结构特征。
5、植物细胞的后含物(通读、小题)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后含物包括淀粉、菊糖、蛋白质、晶体等。
6)细胞壁是由原生质体分泌的非生活物质所构成,具有一定的坚韧性。
药用植物笔记整理
![药用植物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f85aa6c2b160b4e767fcffe.png)
药用植物药用植物(Medicinal Plants):是指具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是的指在中医中药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
中药一般包括植物、动物药、矿物药三大类。
药用植物≠中药第1讲知识点第一章绪论一、药用植物的地道性药用植物具有的在特定的种质、特定产区和特定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下而表现出的优质、稳产、疗效可靠的特点。
也有人称为“道地”性。
地+道:地域等气候因子+道略、方法道地药材具备的条件①优良的品种②适宜的生长环境与采收时间③适宜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④中医理论指导下良好的疗效秦汉时期:中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和世界上最古的一部本草《神农本草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和基本内容的确立。
二、药用植物规范化生产与发展方向1.药用植物栽培GAP1、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过程的简称。
(1)产地生态环境。
中药材生产企业必须对大气、水质、土壤环境条件进行检测,各项环境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
(2)种质及繁殖材料。
对养殖、栽培或野生采集的药用动植物,应准确鉴定其物种,包括亚种、变种或品种;对种子、种畜(动物种)等繁殖材料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实行检验和检疫制度;加强中药材良种选育、配种工作,建立良种繁育基地(3)栽培与养殖管理。
根据各种药用植(动)物的习性,确定生产适宜区,并尽量避免不良环境的干扰。
制定药用植(动)物栽培(养殖)技术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4)收获。
包括药用部分的确定,尽量减少非药用部分或异物(特别是有毒杂草)混入;最佳采收期的研究与确定;采收机械、器具应干燥洁净,无污染。
(5)初加工或称产地加工。
指从药用部分采收到形成商品药材的过程,不包括饮片炮制。
药用植物学重点笔记
![药用植物学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ba72b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7.png)
药用植物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的种类、形态、生理、生态、繁殖、栽培、采集、加工和药用价值等方面的学科。
在学习药用植物学时,做好笔记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重点知识。
以下是一些药用植物学的重点笔记:
1. 药用植物的基本特征:了解药用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药用价值。
2. 药用植物的分类:熟悉药用植物的分类系统,包括植物门、纲、目、科、属、种等,以及各个分类单元的特征和代表植物。
3. 药用植物的繁殖:掌握药用植物的繁殖方式,如种子植物、孢子植物、无性繁殖等,以及各种繁殖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 药用植物的采集与加工:了解药用植物的采集时间、方法、加工和保存技巧,以及各种药用部位的药用价值。
5. 药用植物的药用成分:熟悉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如生物碱、苷类、挥发油、树脂、蛋白质等,以及它们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6. 药用植物的药效评价:了解药用植物药效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如体外实验、体内实验、临床观察等,以及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7. 药用植物的种植与栽培:熟悉药用植物的种植与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8. 药用植物的遗传与育种:了解药用植物的遗传特性、遗传改良方法以及育种技术,如杂交、诱变、基因工程等。
9. 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掌握药用植物的保护措施、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策略,以保护药用植物资源并满足人类需求。
10. 药用植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关注药用植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技术和方法,了解药用植物学的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重点笔记,可以系统地掌握药用植物学的知识体系,并为后续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ab155e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8.png)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和作用的学科。
以下是药用植物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植物药物:药用植物可以提供各种药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这些植物药物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对人体产生治疗作用。
2. 植物中的化学成分:药用植物中含有多种活性化合物,如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多糖体和多酚类物质等。
这些成分对于治疗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3. 药理学:药用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并与生物体内的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药理学研究了药物如何在人体内起作用以及它们对机体的影响。
4. 植物药的分类:植物药可以根据其来源、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单味药、复方药、中药和西药等。
5. 药用植物的采集和质量控制:药用植物的采集和质量控制对于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疗效至关重要。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采集方法和质量评估指标等。
6. 药用植物的应用:药用植物广泛应用于传统医学和现代药物研发中。
许多传统草药已经被科学验证其治疗功效,并被用于制备药物。
植物药物也可以作为保健品和天然药物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7. 药用植物的毒性和药物相互作用:药用植物虽然具有治疗功效,但一些植物也含有毒性成分,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药物相互作用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特别是同时使用多种草药或药物的情况下。
8. 现代药物发展中的药用植物:由于其天然来源和多样性,药用植物在现代药物研发中仍具有重要地位。
许多现代药物的原料来自药用植物,或是以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为基础进行合成。
药用植物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学科,它涉及到植物学、化学、药理学和医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
通过深入理解药用植物的特性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界的资源来改善人们的健康。
药用植物学考试内容知识点复习总结
![药用植物学考试内容知识点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f4d6dded15abe23482f4dd6.png)
药用植物学考试要点总结第一章植物的细胞(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1、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重点)理解:植物细胞的主要组成。
识记:细胞器及其类型与主要功能。
2、细胞后含物主要类型、显微特征,细胞壁构成及特化。
(重点)识记:细胞后含物的种类及显微特征,细胞壁的组成。
理解:纹孔及纹孔类型。
3、植物细胞的分裂。
(一般)理解:植物细胞的主要分裂方式。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1、植物组织的概念、功能;维管束的基本组成。
(重点)理解:植物组织的功能,维管束的基本组成。
识记:植物组织的概念、维管束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2、植物分生组织的分类及其活动结果、植物成熟组织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植物体的分布;维管束的类型及其在植物类群中的分布。
(次重点)理解:植物分生组织的分类及其活动结果、植物成熟组织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植物体的分布;不同类型的维管束在植物类群中的分布。
识记:维管束的类型3、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的类型和细胞学特征。
(重点)识记: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的类型和细胞学特征。
第三章植物的器官第一节根(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1、根的形态特征和根的类型。
(重点)理解:根的‘三性’。
识记:植物器官概念、类型;根的类型、根系的类型;变态根的种类。
2、根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沟造。
(重点)理解:根尖的构造;根的初生构造向次生沟造转变的过程。
识记:根的初生构造及其构造特点。
3、根的异常构造。
(一般)第二节茎(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1、茎的形态。
(重点)理解:茎的外部形态特征;茎的变态(地上茎)。
识记:茎的类型;茎的变态(地下茎)。
2、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及各种类型的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构造特点.(重点)理解: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中形成层与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次生构造;双子叶植物根茎的构造;双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异常构造;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单子叶植物根茎的构造识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及构造特点。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ff412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2.png)
药用植物学1.定根和不定根:凡有一定生长部位的根,称为定根,包括主根和侧根两种。
在主根和主根所产生的侧根以外的部分,如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因其着生位置不固定,故称不定根。
块根和块茎2.小鳞茎和鳞茎小鳞茎:有些植物在叶腋或花序处由腋芽或花芽形成小鳞茎。
鳞茎:球形或扁球形,茎极度缩短称鳞茎盘,被肉质肥厚的鳞叶包围;顶端有顶芽,叶腋有腋芽,基部生不定根3.单身复叶和复叶:单身复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复叶。
其复叶中也有一个叶轴,但只有一个叶片,叶轴与小叶之间具有关节。
如柑、橙等植物的叶。
单身复叶可能是三出复叶中的两个侧生小叶退化,仅留一顶生小叶所形成。
复叶每一叶柄上有两个以上的叶片叫做复叶。
复叶的叶柄称叶轴或总叶柄,叶轴上的叶称为小叶,小叶的叶柄称小叶柄。
由于叶片排列方式不同,复叶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和三出复叶三类。
4.二强雄蕊和四强雄蕊:四强雄蕊一朵花中具六枚离生雄蕊,两轮着生。
外轮两枚花丝较短,内轮四枚花丝较长。
这种四长二短的雄蕊称为四强雄蕊。
如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
5.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无限花序又称总状类花序或向心花序,其开花的顺序是花轴下部的花先开,渐及上部,或由边缘开向中心,如油菜的总状花序。
有限花序又称聚伞类花序或离心花序,它的特点与无限花序相反,花序中最顶点或最中心的花先开,渐及下边或周围,如番茄的聚伞花序6.荚果和角果:由2心皮合生的子房发育而成,内具假隔膜,种子生于假隔膜上,成熟时两侧腹缝线同时开裂,分为长角果和短角果。
荚果;由单心皮发育而成,成熟时沿腹、背缝线同时开裂,为豆科植物特有的果实。
7.圆锥花序和总状花序(圆锥花序:花序轴产生许多分枝,每一分枝各成一总状花序,整个花序似圆锥状,又称援助花序。
总状花序:花序轴细长,其上着生许多花梗近等长的小花。
)8.隐头花序和头状花序:(隐头花序:花序轴肉质膨大而下凹成中空的球状体,其凹陷的内壁上着生许多五梗的单性小花,顶端仅有1小孔与外界相通,如无花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研究内容:药用植物学是运用植物学的知识与方法来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包括其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等内容的一门学科。
任务:1.研究鉴定来自于植物的生药基源,确保来源的准确性2.3.1.种,其2.3.110004.20151)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研究植物细胞的构造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不小于0.2μm,有效放大倍数一般不大于1600倍。
光镜下看到的结构称为显微结构。
要观察更细微的结构,则需要用电子显微镜,包括扫描电镜或透射电镜,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或亚显微结构。
3)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是细胞的主要成分,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原生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复合物。
4)液泡、质体、细胞壁是植物细胞不同于动物细胞的三大结构特征。
5、后含物6)所有。
7)具缘纹孔1)织和输导组织六类,后五类都是由分生组织分生分化而来,所以又统称为成熟组织或永久组织。
2)保护组织分布于植物的体表,常为一群外壁或整个细胞壁增厚的细胞,对植物体起保护作用,可防止植物遭受病虫的侵害及机械损伤,并有控制和进行气体交换,防止水分过度散失的能力。
依其来源的不同,又可分为初生保护组织(表皮)和次生保护组织(周皮)两类。
3)保卫细胞与其周围的表皮细胞——副卫细胞排列的方式称为气孔的轴式类型。
其类型随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双子叶植物叶常见的气孔轴式类型有平轴式、直轴式、不定式、不等式、环式等多种。
(图P20)4)毛茸是由表皮细胞分化而成的凸起物。
毛茸可分为两类:一类具有分泌作用,5)内部6)、789管束中韧皮部和木质部相互间排列方式的不同,以及形成层的有无,维管束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有限外韧维管束、无限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周木维管束、辐射维管束。
(P28填图)第三章植物的器官一、根1.根的特征:根无节、节间之分,一般不生芽、叶、花。
根的习性:具有向地性、向湿性和背光性。
根的功能:主要有吸收、输导、固着、支持、贮存、繁殖和合成等功能。
2.根的形态根是植物体长期适应陆地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器官,外形一般呈圆柱形,在土壤3.4.5.攀援根(附着根):茎上产生的不定根,能攀附于其它物体上,如:常春藤。
气生根:由茎上产生的不定根,暴露于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如:石斛、吊兰、大叶榕呼吸根:生长在湖沼或热带海滩地带的植物,一部分根伸出地面向上生长,暴露于空气中进行呼吸。
如:水松、红树等。
水生根:一种不定根,常见于水生植物,其根漂浮于水中呈胡须状,如:浮萍、菱等。
寄生根:寄生植物的根插入寄主体内,吸取寄主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以维持自身生活。
如:菟丝子、槲寄生。
6.根的显微构造由初生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组织,称初生组织,由其形成的构造称初生构造。
初生生长:使根延长,形成初生构造。
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终身只具初生构造。
由次生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组织,称次生组织,双子叶植物在继续生长中,可进行次生生长,形成次生构造。
次生生长:使根增粗,形成次生构造。
根的初生构造从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维管柱:内皮层以内所有组织构造,维管柱是植物根和茎的核心部位,以木质部和韧皮部为主。
外面包有中柱鞘,中央有时有髓部。
中柱鞘:为一层薄壁细胞。
(保持潜在分生能力)凯氏带:内皮层细胞的侧壁和横壁上形成木质化或木栓化增厚的带状结构。
ABC(三)根的异常构造“三生构造”1.同心环状异型维管束①新形成层环均始终保持分生能力,如商陆根。
②新形成层环仅最外一层保持分生能力,如牛膝、川牛膝的根。
2.云锦纹状异型维管束3.茎的分枝:单轴分枝、合轴分枝、二叉分枝和假二叉分枝4.正常茎的类型(一)依茎的生长方向来分⑴.直立茎:为最常见的茎,如松、女贞、向日葵和棉花。
⑵.缠绕茎:茎一般细长,自身不能直立,常缠绕它物作螺旋状向上生长,如牵牛、马兜铃、扁豆。
⑶、攀缘茎:茎一般细长,以卷须、不定根、吸盘等特有的攀援结构攀附它物上如栝楼、爬山虎、丝瓜。
⑷、匍匐茎:茎细长平卧地上,节上生有不定根,如连钱草、甘薯、积雪草;若节上不生不定根的茎,则叫平卧茎,如地锦、蒺藜。
多年生草本:有两种,一种是地上部分每年枯死而地下部分不死,次年再抽新苗,叫多年生宿根草本,如人参、黄连、大黄、鱼腥草;另一种是全株多年不枯死而呈常绿的,叫多年生常绿草本,如万年青、沿阶草。
草质藤本:植物体细长柔软,草质常缠绕或攀援它物而生长。
如南瓜,党参⑶肉质茎:茎柔软多汁而肥厚,如仙人掌,景天,芦荟5.变态茎的类型(一)地下茎的变态茎在地下,常肥大或横生,常兼有繁殖作用,但仍具有茎的一特征:其上有节,节间;退化的鳞叶及顶芽、侧芽等,可与根相区别。
常见的有下列四种:1.根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具鳞叶、顶芽、腋芽。
234⑶.6.双子叶植物的初生构造外始式:初生韧皮部位于维管束的外侧,常具韧皮纤维内始式:初生木质部位于维管束的内侧。
髓射线:为两个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外连皮层,内连髓部,在横切面上呈放射状。
具横向运输和贮藏的作用。
草本植物射线多较宽,而木本植物的射线则较窄。
具有潜在分生能力双韧维管束:少数植物木质部内方还有韧皮部。
7.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是由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而形成的。
与根的次生构造较相似,但其木质部特别发达,年轮明显,中央具髓。
层,与束中形成层连接成维管形成层环。
药材学的“皮”,是指形成层以外的所有部分。
根皮包括:周皮、次生韧皮部。
茎皮包括:落皮层、周皮、皮层、次生韧皮部。
8.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次生构造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次生构造不发达,没有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形成层活动也不多,其主要特点是:1、表皮长期存在。
2、维管束中大部分是初生构造。
3、髓部发达,髓射线一般较宽,有的髓部中央破裂成空洞状。
其余特点于双子叶植物初生构造基本相同9.裸子植物茎的结构特点(1)、多数裸子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主要是由管胞、木薄壁组织和射线所组成,无(2)(3)三、叶1.托叶鞘叶鞘:叶柄基部或叶柄全部扩大成鞘状,如当归、白芷等伞形科植物。
抱茎叶:无叶柄的叶片基部包围在茎上,如苦荬菜。
贯穿叶:无柄叶的叶片基部彼此愈合,并被茎所贯穿,如元宝草。
2.叶的各部形态(1)叶片的形状针形、线形、披针形、矩圆形、椭圆形、卵形、圆形、匙形、心形、菱形、楔形、三角形、倒卵形、倒心形、倒披针、镰形、肾形、提琴形、扇形、耳形、箭形、戟形、盾形、鳞形(2)叶端形状常见形状有渐尖、尾尖、急钝形、微凹、倒心形等。
(3)叶基形状?常见叶基的形状有圆形、耳形、心形、箭形、戟形、肾形、偏斜形、(43.(1).(2).4.单叶:复叶:边小叶退化成了翅状。
5.叶序:互生、对生、轮生、簇生叶镶嵌:相邻两节的叶子不重叠,彼此成相当的角度镶嵌着生。
6.叶的变态生在花下的小形叶叫苞片;若生在花序下则叫总苞。
天南星、半夏的花序外方具一枚大型总苞,特称佛焰苞。
7.叶的显微构造两面叶:上下两面在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上有明显差异的叶。
等面叶:叶在枝上着生时,近于和枝的长轴平行,或与地面向垂直,叶片两面的受光情况差异不大,因而两面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相似,即上下两面均有气孔和栅1.2.离生雄蕊——大多数具有单体雄蕊——锦葵科、远志科等二体雄蕊——豆科、罂粟科等多体雄蕊——藤黄科、芸香科聚药雄蕊——菊科二强雄蕊——唇形科、玄参科等四强雄蕊——十字花科等心皮:适应生殖的变态叶。
3.子房位置子房上位:子房底部着生在花托上5.两性花:一朵花中雄蕊与雌蕊都有。
单性花:仅具有雄蕊或雌蕊的花。
边缘胎座 基生胎座 特立中央胎中轴胎座中轴胎座 侧膜胎座 中轴胎座 顶生胎座无性花:一朵花中若雄蕊和雌蕊均退化或发育不全。
6.花程式(1)P——表示花被K——表示花萼片C——表示花瓣A——表示雄蕊群G——表示雌蕊群(2)?以数字表明花的各轮数目。
以∞表明数多且不定数。
以0表明不具备或退化。
雌蕊群G(3)(4).(5)(6)(7)*K(5﹡∞G∞:白玉兰花为两性花;辐射对称;单被花,花被片3轮,每轮3枚,分离;雄蕊多数,分离;雌蕊子房上位,心皮多数,分离,每室2枚胚珠。
﹡K(5)C(5)A5 G(5:5:∞)表示桔梗花为两性花;辐射对称;萼片5枚,连合;花瓣5枚,连合;雄蕊5枚,分离;雌蕊子房半下位,由5心皮合生,子房5室,每室胚珠多数。
↑K(5)C5A(9)+1 G(1:1:∞)蚕豆花为两性花;两侧对称;萼片5,连合;花瓣5,分离;雄蕊10,9枚连合,1枚分离,二体雄蕊;雌蕊子房上位,1心皮,子房1室,每室胚珠多数。
7.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肉穗花序、伞形花序、伞房花序、隐头花序、复1.1一条裂开,如八角茴香、夹竹桃、杠柳、徐长卿。
角果:二心皮中间有假隔膜分成二室的特殊果实,种子生于假隔膜两边的腹缝线上,为侧膜胎座。
假隔膜是胎座延伸而产生的,并非属于心皮部分。
角果中细长的叫长角果,如萝卜、油菜;短而宽的叫短角果,如松蓝、荠菜。
角果是十字花科的特有果实。
第四章植物分类概述1.恩格勒(A.Engler)系统哈钦松(J.Hutchinson)系统塔赫他间(A.Takhtajan)系统克朗奎斯特(A.Cronquist)系统2.植物的学名(拉丁文,斜体)属名+种加词+命名人3.4.1.2.12胡萝卜素。
贮藏物质为淀粉、蛋白质和油类。
绿藻的繁殖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如:蛋白核小球藻、3)红藻门细胞含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藻红素和藻蓝素。
贮藏物质为红藻淀粉和红藻糖。
红藻生殖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生殖产生不动孢子,有性生殖为卵配生殖。
如:石花菜、甘紫菜、4)褐藻门细胞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c、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贮藏物质为褐藻淀粉和甘露醇。
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本门植物的生活史中一般具有世代交替。
多数褐藻是孢子体大,配子体小。
如:海带、3.孢子:生物体所产生的一种进行无性生殖或具休眠作用的细胞,一个孢子可以单独发育成为一个新个体,孢子一般是单细胞的。
时期。
1.菌亚门。
2.代表植物:银耳第八章地衣植物门1.地衣的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壳状地衣地衣体为具各种颜色的壳状物,菌丝与树干或石壁紧贴,因此不易分离。
如文字衣、茶渍衣。
(二)叶状地衣植物体扁平叶片状,有背腹性,以假根或脐固着在基质上,易剥离。
如石耳、梅衣等一、双子叶植物纲4.桑科书P164特征:常有乳汁。
叶多互生;托叶细小,常早落。
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单被,常4~5片;雌花花被有时呈肉质,子房上位,2心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