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案10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讲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章地球上的大气高考风向标四课件湘教版
2.(2021北京卷)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研究表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或空气污染等情况可诱发部分人群血压升高。下图为北京时间2021年5月 16日20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次日上午,对高血压人群来说( ) A.甲地天气阴沉,不适宜锻炼 B.乙地气压稳定,可正常活动 C.丙地降温显著,应添加衣物 D.丁地雾霾加剧,宜佩戴口罩 答案 C
高考风向标四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地理
变化分析
考知识到考素养的蜕变之天气系统 无论是旧高考,还是新高考,天气系统都是高频热点。但相对旧高考,新高 考在考查侧重点上发生了蜕变。旧高考主要考查锋面、气旋与反气旋、 锋面气旋等知识,侧重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而新高考则主要依托 生产、生活中创设的真实情境或理论模型,综合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与人地协调观四大地理核心素养。 从考知识到考素养的蜕变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能力层次的变化,反 映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考生能力要求的变化。故备考中应加强对高 考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研究。
解析 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及常见天气系统相关知识,较难。读图可知, 甲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A错误;乙地位于冷锋锋后,受 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不利于高血压人群活动,B错误;次日上午, 丙地冷锋过境,气温下降明显,应添加衣物,C正确;丁地等压线密集,风力较 大,利于污染物扩散,雾霾应该会减轻,D错误。故选C。
化对比
1.(2012山东卷)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 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完成下题。 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 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中陆地纬度位置及形状可知,该区域是北美洲东部地区,根据 风向标可知,该地气流向中心辐合,天气系统应为低压,即气旋,左侧向外弯 曲的槽部地区易形成冷锋,右侧向外弯曲的槽部地区易形成暖锋。冷锋锋 后和暖锋锋前都易形成阴雨天气,但只有暖锋会形成连续性降水,③位于暖 锋锋前,故C正确。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教师用书目录
第一章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课时1地球仪与地图课时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计算课时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真题专练第二章地球的运动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课时4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时5地球的历史和圈层真题专练第2讲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时6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特征课时7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第3讲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时8昼夜交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课时9时差课时10昼夜长短的变化课时1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真题专练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1讲地球上的大气课时12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时13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真题专练第2讲常见天气系统课时14锋与天气课时15气旋、反气旋与天气真题专练第3讲气压带和风带课时16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时17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真题专练第4讲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时1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时19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真题专练第四章水的运动课时20水循环课时21海水的性质课时22海水的运动课时23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时24海—气相互作用真题专练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25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真题专练第2讲构造地貌的形成课时26地质构造与地貌课时27板块运动与地貌课时28山地对交通的影响真题专练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29河谷的演变课时30冲积平原的形成课时31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真题专练第4讲其他地貌的发育课时32喀斯特地貌课时33风沙地貌课时34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真题专练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时35植被课时36土壤课时37整体性真题专练第2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时38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课时39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真题专练第七章自然灾害课时40气象灾害课时41地质灾害课时42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真题专练第一章人口课时43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课时44人口迁移真题专练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课时45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时46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时47城镇化真题专练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1讲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时48农业区位因素课时49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真题专练第2讲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时50工业区位因素课时51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真题专练第3讲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时52服务业区位因素课时53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真题专练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课时54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时55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56交通运输方式真题专练第五章环境与发展课时57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时58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真题专练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课时59区域与区域发展真题专练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课时60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课时61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时62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真题专练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课时63城市的辐射功能课时64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真题专练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时65流域内协调发展课时66资源跨区域调配课时67产业转移课时68国际合作真题专练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时69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课时70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课时71中国的能源安全课时72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时73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真题专练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课时74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时75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时76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真题专练第四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课时77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一章世界地理第1讲世界主要分区课时78东南亚中亚课时79西亚非洲课时80欧洲西部两极地区第2讲世界主要国家课时81日本印度课时82俄罗斯澳大利亚课时83美国巴西第二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课时84中国自然地理特征课时85中国人文地理特征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课时86北方地区课时87南方地区课时88西北地区课时89青藏地区。
2024届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
热带季 而形成的___东__北__季__风___的控制,全年高温,一年
风气候 雨季时受气压带、风带北移而 可分为旱雨两季
形成的___西__南__季__风___的控制
考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 C ) 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 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2)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B ) A.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 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乙区域气压的形成原因是( D ) A.陆地区域,此时气温较高
B.海洋区域,此时气温较低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低压切割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
揭开大气环流的神秘面纱 位于南纬40度到60度之间,大致在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南 侧,有一处环绕地球的特殊低压区,这个低压区的特殊之处在于其 一年四季总是盛行五六级强度的西风,又时常刮起几米高的海浪。 尤其是全年各月都有超过一周到十天至少都有7级以上的大风天 气。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南半球西风带,也称“咆哮西风带”,是进 入南极必经的一道“鬼门关”。
“咆哮西风带”是人类历史上的大航海时代由航海探险家们发 现并命名的,这个时代,航海家们还发现航行至南北纬30°附近的 纬度带时常常无风,缺云少雨。当时机械动力驱动的运输船还没有 发明出来,大洋航运靠的是风力驱动的帆船。航海家们发现,进入 30°纬度带时帆船无法航行,海上贸易大受影响。那时,很多帆船 都载着许多马匹,由于草料和淡水不足,马匹相继死掉,吃不完的 马肉只好投进大海里喂鱼。后来,人们把这个无风的30°纬度称为 “马纬度”。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气压带风带课件
A.甲
B.丙
C.丁
D.戊
3.下列关于①②③④节气判断正确的是( D ) A.①可能为冬至日 B.②可能为春分日 C.③可能为夏至日 D.④可能为秋分日
[解析] 第1题,读图,甲(位于北极圈附近)为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 带,乙为北半球的西风带,丙(位于南极圈附近)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 带,丁(位于30°S附近)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所以由南向北的顺序 为丙、丁、乙、甲,故选C。第2题,读图可知,④图中的戊为北半球的 副热带高压带,长江中下游的伏旱为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特 征,故选D。第3题,读图,甲北移,①可能为北半球夏至日;丙、丁南 移,②、③可能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戊气压带大致关于30°N纬线对称, ④可能为二分日,D正确。
区吹向几内亚沿岸(陆地吹向海洋),在地转 撒哈拉沙漠地区,形成
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北风,这就是哈马丹 高压区
风
信息获取
知识调动
哈马丹风的源地是炎热干燥的撒哈拉沙漠中 (2)读图,分析哈马丹风
心,这里有强大的、性质干热的热带大陆气 的原地性质是干燥还是
团,哈马丹风这种干热气流对当地气候具有 湿润
增温减湿作用
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大气环流的影响。
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 3.地理实践力: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景观形成的影响。 并能运用大气环流的相关知识分析大气环流对
当地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研清教材 · 固基础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的形成
高、低纬度地区受热不
均 _地__转__偏__向__力___影响
3.季风环流 (1)含义:一年中盛行风向随 _季__节__有规律地变换。
(2)分布及成因
冬季: ①东亚季风区夏季: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课时规范练15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移动
图2
图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角度,分别描述卡奔塔利亚湾周边干、湿季 的大气环流形势。 干季:南半球冬半年,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该区域受来自陆地的东南信 风控制。湿季:南半球夏半年,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 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北季风。 (2)分析干季不易出现“牵牛花云”登陆现象的原因。 干季,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较少,水汽不易凝结;受东南信风(偏南风)控制,风 向与“牵牛花云”登陆方向不一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第(1)题,卡奔塔利亚湾周边干、湿季大气环流形势:干季时卡奔塔利 亚湾地处澳大利亚北部,属于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的夏季,此时气压带、 风带位置偏北,该区域受来自陆地的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少,形成干季;湿季 时卡奔塔利亚湾属于南半球夏半年,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北半球的东北 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北季风,风从海洋上吹来,带来大量水汽,降水多,形 成湿季。第(2)题,干季不易出现“牵牛花云”登陆现象的原因:干季时,天气 干燥,降水少,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较少,水汽不易凝结,无法形成“牵牛花云”; 干季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该区域受来自陆地的东南信风控制,风向 与“牵牛花云”登陆方向不一致,难以形成“牵牛花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第1题,据所学知识可知,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炎热干 燥,B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副热带高压区逐渐北移,说明太阳直射点 向北移动,因此5—7月份纬度位置北移,A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4讲真题专练课件新人教版
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3~5题。
4.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泥沙主要来自于上游热带草原气候区,那里全年高温,年降 水量大,且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
第4讲
真题专练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123456
(2020·海南地理)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中国政府相继向意大利米兰、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等地派出医疗专家,提供抗疫经验。6月8日上午,雨过天晴, 主要由海南省医务人员组成的中国医疗专家组,携带大批医疗援助物资,飞抵孟加 拉国首都达卡沙阿贾拉勒国际机场。据此完成1~2题。 1.某地理老师看到海南医疗专家奔赴孟加拉国的新闻后,即兴创作对联“同风共雨, 兄弟携手抗新冠;一河相通,我首你尾心相连”。“同风”“一河”分别指
123456
6.(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
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 适宜在16 ℃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 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 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 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如图)。额尔 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陆性气候)冬季均温更低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副高
C.洋流
√D.地形
123456
根据两地经纬度信息可知,两地纬度相当,且均不受洋流的影响,A、C错; 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南移,两地均不受其影响,B错; 所以最可能受地形因素的影响(米兰北部有阿尔卑斯山地,冬季对冷空气的阻挡 作用较强,气温相对较高),D正确。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第3讲气压带、风带与气候[体系架构][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基本概念]大气环流、三圈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季风环流;气候、气温、降水。
[基本原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气温、降水的影响因素;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气候特点。
课时16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大气环流(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调节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水热分布,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2.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1)成因: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2)形成①在上图中适当位置填上气压带的名称。
②在上图中适当位置画出风向。
③在上图中适当位置标注极锋,并画出极锋锋面。
答案思考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和大气环流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答案(1)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三圈环流形成的基础。
(2)大气环流既包括三圈环流中形成的气压带、风带,还包括季风环流。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特别提醒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纬度数小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数,移动幅度为5~10个纬度。
判断季节可参照副热带高气压带与30°N的位置,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在30°N以北,为北半球夏季;在30°N以南为北半球冬季;正好穿过中间为春、秋季。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1)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到海洋与陆地的气压分布,表现为:①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且海陆相间分布,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具体如下:大气活动中心(在图中填出虚线处的气压带及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名称)原因表现1月份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高气压;夏季,大陆增温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高气压所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7月份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低气压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气压所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答案 副极地低气压带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②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的纬向分布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常见天气系统
(1)用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冷锋、暖锋。 (2)分析图中干线附近产生降水的原因。 (3)说明图示区域地形对干线形成的影响。
答案:(1)准确判断冷锋、暖锋位 置,并用冷锋、暖锋符号绘制。 如下图所示。 (2)干线东、西两侧温度相近的 干、湿气团相遇,东侧的湿气团 密度小,位于干气团之上,湿气 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随高 度增加,气温降低(达到露点后), 形成降水。
静止锋
梅雨天气
昆明准 静止锋
南下冷气团与西南暖 气团受到云贵高原的 阻挡
冬半年,云贵高原东北侧(贵州省)常有持续 的阴雨天气,云贵高原西南侧(云南省)晴朗 温暖
天山准 南下冷空气受到天山 在天山北坡常出现雨雪天气(来自西伯利亚
静止锋 的阻挡
的冷空气南下,被天山阻挡)
[真题剖析]
(2018江苏卷,7~8)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 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 A.台风预警 B.森林火灾预警 C.寒潮预警 D.滑坡、泥石流预警 (2)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 可能是( )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解题思路:
第(4)题→图表信息→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春季处于冬夏季 风转换期,冬夏季风此消彼长,天气系统交替控制;春季中纬度地区升温快, 南北温差大,风力较大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四个地点均位于北半球近地面,结合等压线的数值和 近地面风向的作图过程判断即可。①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南侧,风向为偏 西风;②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侧,风向为偏北风;③地位于高压中心的西北 侧,风向为偏南风;④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北侧,风向为偏北风。第2题,读图 分析,此时亚欧大陆形成低压,太平洋上形成高压,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夏 季。①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并且①地纬度低,气温高,因而 最可能形成强对流天气,暴雨倾盆,A项正确;细雨蒙蒙是暖锋天气的典型特 征,B项错误;烈日炎炎往往是受高压控制形成,C项错误;此时①地降水多, 植被生长茂盛,不会形成沙尘天气,D项错误。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与气候--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规律: 对称 相间 小于号
东北风 西南风 东北风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南风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冷、干 暖、湿
热、干
冷、干 暖、湿 热、干 热、湿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原因: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四、季风环流
1、季风:大范围地区 盛行风 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2、分布:亚洲 东部 和南部最为典型。 3、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 季节移动 。
北半球1月份季风环流
低
高
高气压
冷源
陆地吹向海洋 气流寒冷干燥
低气压
副极地
北半球1月份季风形成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核心归纳
项目
东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南亚季风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成因 性质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内部)
印度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高低纬度间热量的差异 受热膨
胀上升
地球自转
假设2个条件:
地球表面均匀 太阳直射赤道
重力堆 积下沉
暖气流 爬升
寒冷堆 积下沉
极地高气压带
90°N极地东风带 60°N
盛行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节气压带和风带教师用书
第四节 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高、低纬度地区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环流圈②中纬环流圈③高纬环流圈2.主要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1)七个气压带{ A 为赤道低压带C 为副热带高压带E 为副极地低压带G 为极地高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 B 为低纬信风带D 为盛行西风带F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1)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1.原因:海陆的热力差异。
(1)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
(2)夏季:陆地升温比海洋快,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
2.影响(1)北半球:使原来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1月 亚欧大陆上出现亚洲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7月亚欧大陆上出现亚洲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2)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口诀法记忆气压中心的影响“陆高切低,陆低切高”: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
三、季风环流类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1月西北季风东北季风7月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海陆的海陆的热力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成因热力差异考点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2022·广东卷)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
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2)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 ) A.寒流的范围更广B.离岸流规模更大C.暖流的势力更强D.沿岸上升流更盛【思维培养】知识储备材料信息①文字:时间、超强气旋的概念;②图像: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调运知识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②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思维路径第(1)题第(2)题【我的解答】(1)A (2)C三步法突破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特征第一步,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案[10] 第一部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讲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一、选择题(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地球上中纬度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
读“大陆西岸1月、7月西风风速分布图”(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C )A.左图,1月;①为南半球B.左图,7月;②为北半球C.右图,1月;①为北半球D.右图,7月;②为南半球2.造成①(某半球)西风风速在50°地区冬夏季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A.气温B.降水C.洋流D.地形[解析]第1题,北半球中纬度陆地广阔对气压带和风带完整性的破坏作用强,西风风速较小;而南半球中纬度陆地面积小,海域广阔气压带和风带相对完整,对西风的阻挡作用弱,西风风速较大,因此中纬度西风北半球弱南半球强,可以判断①为北半球,②为南半球,A、B错误;气压带风带1月份南移,7月份北移,对于北半球来说,1月份西风控制范围大,图中北半球西风左图分布的纬度范围小于右图,可以判断出左图为7月,右图为1月,C正确,D错误。
故选C。
第2题,北半球西风风速在50°地区夏季弱冬季强,是因为50°地区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导致气压差大,从而风力大,A正确;降水、洋流、地形在冬夏季季节对风力影响程度是一致的,且对冬夏季风力大小影响较小,B、C、D错误。
故选A。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
读下图,根据所学知识,据此完成3~4题。
3.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C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4.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B )A.半年B.一年半C.二年半D.三年半[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乙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北半球夏季时赤道低压带偏北,受东南信风影响,乙地前往丙地可顺风,利用风力前行。
丙地和丁地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西南风,丙地前往丁地会逆风,不利于航行,冬季时盛行东北季风,此时丙地前往丁地会顺风,故应在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C正确,排除A、B。
南半球夏季时气压带风带偏南,东北信风带越过赤道形成西北季风,此时为逆风航行,D错误。
故选C。
第4题,根据材料,该商船队为风力航行,故航行方向应与风向一致。
甲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冬季时盛行西北季风,此时南下前往乙地可顺风,利于航行。
乙地前往丙地时为北半球的夏季,丙地前往丁地时为北半球的冬季。
丁地前往乙地时可选择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南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均为盛行西南季风,乙地前往甲地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因为此时该线路沿线盛行东南季风,可顺风航行。
故时间为冬季—夏季—冬季—夏季,历时一年半,B正确,排除A、C、D选。
故选B。
(2022·江苏南通高二期末)存在于高原周围地区、冬夏季方向相反的大气环流,称为高原季风。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季风纬向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高原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D )A.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B.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差异C.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D.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6.因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 C )A.削弱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B.削弱了东亚季风,加强了南亚季风C.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D.加强了东亚季风,削弱了南亚季风[解析]第5题,从图中看,夏季,高原面升温比周围大气快,气压较低,风由周围吹向高原面;冬季高原面降温快,形成高压,风从高原面吹向四周,可知高原季风的成因是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明显,D正确;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热力差异、高原表面植被季节变化无关,A、B、C错误。
故选D。
第6题,东亚夏季风是东南风、冬季风以西北风为主;南亚冬季风以东北风为主,夏季风以西南风为主;从图中看,高原季风的风向与两区域的季风一致,风向叠加,可以加强相应的季风,因此高原季风的存在是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023·襄阳五中模拟预测)下图示意1980—1997年某月平均沿北纬30°纬线圈大气环流状况(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气流运动方向,箭头粗细表示气流运动强度,阴影部分为陆地)。
据此完成7~9题。
7.图示大气环流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C )A.1月B.4月C.7月D.10月8.图中M地所属的气压带(风带)为( B )A.东北信风带B.副热带高压带C.副极地低压带D.西风带9.造成图示大气环流分布状况的主导因素是( B )A.太阳辐射B.海陆分布C.地球运动D.地形[解析]第7题,据图可知,海洋上盛行下沉气流,为高压中心,陆地气流上升,为低压中心,表明此季节,同纬度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判断为北半球夏季,C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第8题,根据文字材料“北纬30°”这一关键信息,再结合M地所在经度及垂直气流运动方向,可以判断M地属于保留在海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带,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第9题,由于北纬30°附近海陆相间分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陆地受热增温快,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海洋上保留了副热带高压带,因此出现高、低气压中心相间分布的格局,B正确。
太阳辐射、地球运动、地形对图示大气环流分布状况影响不大,A、C、D错误。
故选B。
(2023·山东济宁期末)瓦尔德斯半岛(下图)位于阿根廷南部大西洋沿岸,半岛荒凉、多盐湖。
半岛陆地上有一百多种鸟类,半岛海湾内栖息着海狮、鲸等大型海洋动物,是闻名遐迩的“海鸟和海洋动物乐园”。
据此完成10~11题。
10.瓦尔德斯半岛所属气候类型是( C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1.推测瓦尔德斯半岛及附近海域成为“海鸟和海洋动物乐园”的原因是( A )①海湾内风浪小、栖息环境好②寒暖流交汇处,鱼类丰富③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影响小④相对封闭,动物天敌少⑤半岛上多盐湖,环境多样A.①②③ B.①④⑤C.①③④ D.①②⑤[解析]第10题,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可知,瓦尔德斯半岛位于南温带地区,南美大陆东岸。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故瓦尔德斯半岛的气候类型不是温带季风气候,A错误;瓦尔德斯半岛位于南温带地区,故其气候类型不是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以及南美南部,根据题干信息“瓦尔德斯半岛荒凉、多盐湖”可知,该地气候较干,因此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40°~60°的大陆西岸,故瓦尔德斯半岛气候类型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D错误。
故选C。
第11题,材料“瓦尔德斯半岛及附近海域成为‘海鸟和海洋动物乐园’”说明,该海域生存环境好,适宜海洋生物生存。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海湾内风浪小、栖息环境好,且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鱼类丰富,①②正确;根据材料可知,瓦尔德斯半岛半岛荒凉,故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生存影响小,③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海域并不封闭,④错误;海鸟和海洋动物生活在海上,与半岛上有无盐湖关系不大,⑤错误。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二、综合题1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梅雨,因处于江南梅子的成熟期而得名,是指每年6、7月份东南季风带来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和韩国南部等地时,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
它的形成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及位置密切相关。
2020年的梅雨从6月1日持续到8月初,因时间长、范围广、降雨量大、多暴雨,被网友戏称为“暴力梅”。
图1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分布,图2示意2020年梅雨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逐日演变。
图1图2(1)从副热带高压的角度,简述2020年梅雨持续时间长的原因。
(2)分析冷空气在2020年“暴力梅”形成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3)2020年“暴力梅”持续期间我国华南沿海地区降水少,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答案](1)2020年6月上旬副热带高压较往年位置偏北(或提前到达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开始时间提前;7月份副热带高压位置整体偏南(或副热带高压维持在华南地区)且滞留时间长,梅雨结束时间推迟。
(2)由于“入梅”偏早,冷气团气温低,势力强,与强暖湿气团在长江中下游(或江淮)地区相遇形成准静止锋,迫使暖湿气团爬升快,降温快,降水强度较大,降水历时长,降水量大,形成“暴力梅”。
(3)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期间沿海地区台风登陆少,降水较少。
[解析]第(1)题,由图2中2020年梅雨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逐日演变图可知,2020年6月上旬副热带高压较往年平均位置偏北,说明6月份副高带来的夏季风提前到达了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开始时间提前;到7月份,副热带高压位置整体偏南,副热带高压势力变弱,副高位置维持在华南地区,且滞留时间长,最终导致梅雨结束时间推迟。
第(2)题,由材料可知,本次“暴力梅”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广、降雨量大、多暴雨;江淮准静止锋是控制梅雨的天气系统。
由于“入梅”偏早,冷气团气温低,势力强于暖气团,与强暖湿气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相遇形成准静止锋,迫使暖湿气团快速爬升,导致天气状况发生剧烈变化,气温下降较快,降水强度较大,降水历时长,降水量大,形成“暴力梅”。
第(3)题,由图1可知,2020年“暴力梅”持续期间,我国华南沿海地区位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位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降水较少;而且期间沿海地区台风登陆少,降水较少。
13.(2023·河北石家庄高二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珀斯位于澳大利亚西南端,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为干季;冬季受西风带控制,为湿季,属于地中海气候。
在通常情况下,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平方向风速较小,但珀斯全年多大风。
与地中海沿岸欧洲国家相比,珀斯湿季更干燥。
下图示意珀斯地理位置。
(1)说明珀斯干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风速仍较大的原因。
(2)与地中海沿岸欧洲国家相比,珀斯湿季更干燥,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指出珀斯湿季经常出现的天气系统。
[答案](1)濒临海洋,下垫面阻力小;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海陆温差大,盛行海陆风;临近荒漠,进一步加大温差,增大风速;持续晴热天气易诱发小尺度强对流,短时间内风速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