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大纲
舞蹈课教学大纲
舞蹈课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在这个舞蹈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系统的舞蹈训练和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表现能力。
课程将以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舞蹈基础,培养独特的舞蹈艺术感觉和表现力。
二、课程目标1.技能提升:学生将学会基本的舞蹈动作和基本功,提高他们的舞蹈技巧水平。
2.表现能力:通过表演训练和舞台实践,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舞蹈情感表达能力。
3.团队合作:通过集体编排和演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审美素养: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培养其舞蹈审美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阶段:基础训练1.基本功训练:包括舞姿、站姿、步法等基本基础训练,打好舞蹈基础。
2.柔韧性训练:通过拉伸训练和舒展动作,提高学生的身体柔软度和舞蹈表现力。
3.节奏感培养:学习感受音乐的节奏与节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舞蹈的节奏感。
第二阶段:舞蹈技巧1.舞蹈姿势:学习各种舞蹈姿势和舞蹈动作的执行方法,掌握舞蹈技巧。
2.舞蹈组合:学习不同舞蹈组合和编排,提高学生对复杂舞蹈的掌握能力。
3.舞蹈风格:介绍不同类型的舞蹈风格,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舞蹈表现形式。
第三阶段:舞台实践1.舞蹈排练:学习舞蹈排练的基本流程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排练能力。
2.舞台表演:组织舞蹈演出和比赛,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舞蹈水平和表现能力。
四、课程评估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阶段测试:定期进行舞蹈技能测试和舞蹈表演评比。
3.期末评估:组织期末舞蹈表演和评比,评选出优秀学员和班级。
五、总结本舞蹈课教学大纲旨在通过系统的舞蹈训练和实践训练,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舞蹈技巧和表现能力,培养出具有舞蹈艺术感觉和表现力的优秀舞者。
希望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舞蹈基础和技巧,还能培养出独特的表现风格和舞蹈情感表达能力。
让我们一起在这个舞蹈的世界里畅快起舞,展现自己独特的舞蹈魅力!。
舞蹈完整版中国舞教学大纲
舞蹈完整版中国舞教学大纲舞蹈完整版中国舞教学大纲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舞蹈文化,中国舞蹈家协会制定了一份完整版的中国舞教学大纲,旨在规范和提高中国舞蹈的教学水平。
一、舞蹈基本功训练舞蹈的基本功是舞者展示舞蹈技巧和表达情感的基础。
中国舞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协调性的培养。
学生需要通过拉伸、力量训练和平衡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舞蹈技巧。
二、中国舞蹈史与理论中国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不同的时期和地区都有独特的舞蹈风格和表现形式。
中国舞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习中国舞蹈的历史和理论知识,了解不同舞蹈形式的起源和发展,掌握中国舞蹈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式。
三、中国古典舞中国古典舞是中国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优雅、独特的舞姿和精湛的技巧而闻名。
中国舞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舞蹈技巧,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舞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中国民间舞中国民间舞是中国人民生活和文化的真实反映,它丰富多样、充满活力。
中国舞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习中国民间舞的基本动作和舞蹈形式,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舞的独特韵味和情感表达的理解。
五、中国现代舞中国现代舞是中国舞蹈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和发展,它融合了西方舞蹈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中国舞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习中国现代舞的基本动作和舞蹈技巧,培养学生对中国现代舞的创新精神和个人表达能力。
六、舞蹈创作与演出舞蹈创作和演出是舞者展示自己才华和创造力的重要环节。
中国舞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习舞蹈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舞蹈创意和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还需要参与舞蹈演出,锻炼自己的舞台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舞蹈教学方法与实践舞蹈教学方法和实践是培养学生舞蹈技能和表达能力的关键。
中国舞教学大纲要求教师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同时,学生还需要参与舞蹈教学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艺术素养。
舞蹈教培教学大纲模板
一、教学大纲概述1. 课程名称:舞蹈教育培训课程2. 课程性质:专业技能培训课程3. 教学对象:舞蹈爱好者、舞蹈学生、舞蹈教师等4.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舞蹈基础技能和表演能力;(2)培养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和创造力;(3)使学生掌握舞蹈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舞蹈教育能力。
二、教学大纲结构1. 教学内容(1)舞蹈基础理论(2)舞蹈基本功训练(3)舞蹈表演技巧(4)舞蹈编导与创作(5)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2.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阶段:舞蹈基础理论(2周)第二阶段:舞蹈基本功训练(4周)第三阶段:舞蹈表演技巧(3周)第四阶段:舞蹈编导与创作(2周)第五阶段: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3周)3. 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讲解舞蹈基础知识、舞蹈技能要点等;(2)实践操作: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舞蹈表演、舞蹈编导与创作等;(3)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舞蹈作品,探讨舞蹈表演技巧与编导方法;(4)互动交流: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舞蹈技能、教学方法的讨论与交流。
三、教学大纲内容1. 舞蹈基础理论(1)舞蹈的定义、起源与发展;(2)舞蹈的种类与风格;(3)舞蹈表演的基本要求;(4)舞蹈编导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 舞蹈基本功训练(1)舞蹈基本步伐与组合;(2)舞蹈基本手位与动作;(3)舞蹈基本舞姿与造型;(4)舞蹈基本节奏与韵律。
3. 舞蹈表演技巧(1)舞蹈表演的技巧与方法;(2)舞蹈表演的舞台表现力;(3)舞蹈表演的心理素质培养。
4. 舞蹈编导与创作(1)舞蹈编导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舞蹈创作的灵感来源与素材积累;(3)舞蹈作品的结构与表现手法。
5. 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1)舞蹈教学的基本方法与技巧;(2)舞蹈教学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3)舞蹈教学评价与反馈。
四、教学评价1. 期末考核:根据学生舞蹈技能、表演能力、编导与创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2. 平时考核:根据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教学方法的建议等,不断优化教学。
舞蹈专业教学大纲
舞蹈专业教学大纲舞蹈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内容古典舞基训:第一学年(一)任务:进行柔韧、站位、舞姿、手位及步法的大体练习,使初学者从业余状态进入专业状态。
(二)训练动作和组合一、站位、手臂及头的方向感练习:小八字步、大八字步、丁字步、踏步;压指、小三节、大三节;抬头、垂头、左转头、右转头、环转头。
二、坐地勾绷脚练习:勾趾、勾足背、绷足背、绷趾;勾、绷、开、关、环动。
3、仰卧挑胸、仰卧起落、仰卧吸伸腿、仰卧踢正腿。
4、扶把动作练习:(1)中间扶把蹲、一擦地、双半脚尖(2)单手扶把:一名、二位、五侠蹲、双半脚尖(3)单手扶把:五位前、旁、后、擦地、五位半蹲(4)单手扶把:一名、五位前、旁、后小踢腿、前后摆动小踢腿(5)单手扶把:前、旁、后45°单腿蹲(主力腿全脚)(6)单手扶把:踏步蹲和卧云(7)单手扶把:单一拧倾练习及组合(8)扶把耗正、旁腿(9)扶把悠正旁腿(10)双手扶把踢后腿五、中间举措练习:(1)中间行进踢正腿:绷踢正腿、勾踢正腿(2)中间行进踢旁腿:绷踢旁腿、勾踢正腿(3)单一手的位置练习(女、男)(4)提压腕、山膀、托掌等大体位置组合(女、男)(5)单一圆场步练习(女、男)(6)单一小跳、中跳(7)单一大跳(8)踏步翻身(9)乌龙绞柱(女)(10)单一虎跳(男、女)(11)大蹦子(男)(12)飞脚(男)(13)双飞燕第二学年(一)义务:继续牢固和前进柔韧、舞姿的基础练习;研究穿手、晃手、单一的小跳、中跳、及活动跳、并遵照学生情形练转等单一技术。
(二)锻炼举措和组合一、站位与眼睛、舞姿组合训练舞台八个方位的站位练习放眼、巡视快速快亮的眼睛练习二、扶把举措练习:(1)双手扶把:蹲、半脚尖、吸伸等练习(2)单手扶把:一、二、五位半蹲、全蹲、踏步蹲、弓箭步蹲(3)五位前、旁、后擦地练习;快慢节拍的转变;压脚跟的练习(4)五位前、旁、后小踢腿;前、后、摆动与小舞姿组合练习(5)单腿蹲:前、旁、后单腿蹲与小射雁、点地斜探海与大掖步舞姿(6)旁、后小弹腿与小撩弹组合练习(7)前、旁、后腰、涮腰及踏步翻身练习(8)拧身吸腿练习快磨手正吸腿拧身与慢磨手半蹲半脚尖拧身组合练习(9)扶把耗压正、旁、后腿(10)肤把踢、悠正、旁、后腿(11)腰组合五、中间动作练习:(1)中间踢正、旁、后腿;踢腿与舞姿的组合练习(2)平转:半个平转练习:完整平转练习(3)扭转:向里、向外(4)花绑步组合(女)(5)小跳:组合练习(6)中跳:(7)大跳(8)拧身掖腿跳单一句子练习(9)移动吸腿跳(10)小蹦子(女)串翻身(11)拉腿蹦子(男)第三学年(一)任务:进行柔韧、站位、舞姿、手位及步法的练习,加入身韵的练习身法与步法的种类繁多现只能从当选择部份典型动作,作为训练演员把握古典舞中的大体风格和韵律的教材。
舞蹈高级班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舞蹈高级班课程性质:专业提升课程课程目标:通过系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表现力、审美能力和舞蹈创作能力,为专业舞蹈演员或舞蹈教师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设置1. 课程时长:每学期18周,每周2课时,共计36课时。
2. 课程内容:(1)舞蹈技巧训练(2)舞蹈剧目排练(3)舞蹈理论课程(4)舞蹈表演与创作(5)舞蹈欣赏与评析三、课程目标1. 技巧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高级舞蹈技巧,如跳跃、旋转、平衡、造型等;- 提高学生的舞蹈动作质量,使动作更加精准、流畅、富有表现力;- 培养学生的舞蹈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2. 表现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舞蹈动作充分表达情感,提升舞蹈表演的感染力;- 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舞台形象塑造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适应能力。
3. 审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舞蹈风格的美学特点;- 培养学生的舞蹈审美观念,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4. 创作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舞蹈创作,包括编舞、排练、表演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舞蹈创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四、教学安排1. 舞蹈技巧训练(每周2课时)- 跳跃技巧:高空跳跃、原地跳跃、组合跳跃等;- 旋转技巧:原地旋转、圈转、抛转等;- 平衡技巧:单腿平衡、双腿平衡、组合平衡等;- 造型技巧:静态造型、动态造型、组合造型等。
2. 舞蹈剧目排练(每周2课时)-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进行排练;- 注重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 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舞蹈表现力。
3. 舞蹈理论课程(每周1课时)- 舞蹈史:介绍舞蹈的发展历程、流派特点、代表人物等;- 舞蹈美学:探讨舞蹈的艺术表现、审美观念等;- 舞蹈编导:学习舞蹈编导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 舞蹈表演与创作(每周1课时)- 学生进行舞蹈表演,提高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 引导学生进行舞蹈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舞蹈创作能力。
舞蹈教案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舞蹈2. 学科类别:艺术类3. 适用年级:学前教育专业4. 学分:X学分5. 学时:X学时6. 教学大纲编制人:XXX7. 审核人:XXX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舞蹈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1. 舞蹈基础知识1.1 舞蹈的概念、分类、起源与发展1.2 舞蹈的审美特征、表现手法与技巧1.3 舞蹈与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关系2. 舞蹈基本技能2.1 舞蹈基本动作与组合2.2 舞蹈基本步伐与节奏2.3 舞蹈基本姿态与造型3. 舞蹈教学方法与技巧3.1 舞蹈教学的基本原则3.2 舞蹈教学的方法与技巧3.3 舞蹈课堂管理4. 舞蹈创编与排练4.1 舞蹈创编的基本方法4.2 舞蹈排练的组织与实施4.3 舞蹈演出与表演四、教学安排1. 教学进度安排:根据课程学时和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进度。
2. 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实践操作、小组讨论、观摩学习等多种方式。
3.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舞蹈表演等形式进行评价。
五、教材与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舞蹈教材。
2. 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考核1. 课堂表现:30%2. 作业完成:30%3. 舞蹈表演:40%七、教学实施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强调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请注意,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大纲应根据学校、专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舞蹈教学大纲14课内容
舞蹈教学大纲14课内容
舞蹈教学大纲14课内容可能包括以下部分:
第1课:介绍舞蹈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包括舞蹈的起源、发展、种类和特点等。
第2课:学习基本的舞蹈姿势和舞步,包括身体的姿势、平衡、协调和节奏感等。
第3课: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和组合,包括步伐、手势、转身和跳跃等。
第4课:学习舞蹈的音乐节奏和节拍,包括如何听音乐、数拍子和配合音乐跳舞等。
第5课:学习舞蹈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包括如何通过舞蹈表达情感和意境等。
第6课:学习不同风格的舞蹈特点和技巧,包括古典舞、民族舞、现代舞和街舞等。
第7课:学习舞蹈的编导和创作,包括如何构思、编排和创作舞蹈等。
第8课:学习舞蹈的表演技巧和舞台表现力,包括如何在舞台上自信、自然地表演等。
第9课:学习舞蹈的体能训练和柔韧性训练,包括如何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柔韧性和耐力等。
第10课:学习舞蹈的礼仪和文化内涵,包括如何了解和掌握舞蹈礼仪、文
化背景等。
第11课:复习前面学过的舞蹈知识和技巧,并进行综合练习和巩固。
第12课:学习更加复杂的舞蹈动作和组合,包括高难度步伐、技巧和配合等。
第13课: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音乐和情境创作和编排舞蹈,提高创作能力。
第14课:总结课程重点和学习成果,进行期末考试和评价。
《舞蹈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鉴赏》课程教学大纲舞蹈鉴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舞蹈鉴赏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舞蹈的历史发展、基本要素、流派风格以及相关艺术概念,培养对舞蹈作品的辨识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舞蹈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舞蹈艺术的相关知识。
2.分辨和理解不同流派和风格的舞蹈作品,培养对舞蹈作品的欣赏能力。
3.学会运用舞蹈艺术的表达技巧,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对舞蹈作品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形成独立的艺术见解。
三、教学内容1.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古代舞蹈的起源与发展-西方古典舞和现代舞的发展历程-中国古典舞和当代舞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2.舞蹈的基本要素-身体动作的基本形态和技巧-空间、时间、动力和表情的运用-音乐与舞蹈的关系3.舞蹈流派和风格-西方古典舞和现代舞的比较-中国古典舞和民族舞的特点与区别-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舞蹈风格4.艺术概念与舞蹈作品-舞蹈的主题和意境表达-舞蹈编排和构图的艺术手法-舞蹈剧目的演绎与评价5.课堂实践和观摩-学生参与舞蹈创作与演出-实地观摩舞蹈演出和艺术展览6.课程总结和评估-回顾舞蹈艺术的学习收获-进行舞蹈作品的评价和讨论四、教学方法1.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舞蹈艺术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2.案例分析和作品评析,培养学生对舞蹈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实践与观摩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舞蹈创作和表演活动,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审美素养。
4.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拓宽视野和提高思辨能力。
五、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和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的程度。
2.书面作业和报告:对舞蹈作品的观摩和评价、资料整理与分析的书面作业。
3.小组合作项目:学生合作完成的舞蹈创作或演出项目。
4.期末考试:对舞蹈艺术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概念的考核。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1.教材:-《舞蹈艺术概论》-《舞蹈史》-《舞蹈欣赏与评析》2.参考资料:-舞蹈演出录像资料-艺术评论文章和专业期刊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课程介绍与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第二周:舞蹈的基本要素第三周:西方古典舞和现代舞的比较第四周:中国古典舞和民族舞的特点与区别第五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舞蹈风格第六周:舞蹈的主题和意境表达第七周:舞蹈编排和构图的艺术手法第八周:学生舞蹈创作与演出第九周:实地观摩舞蹈演出和艺术展览第十周:课程总结与评估八、教学建议本课程为艺术类课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培养独立的艺术见解。
舞蹈学校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名称:XXX舞蹈课程二、适用对象:XXX年龄阶段/舞蹈水平三、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舞蹈基础技能,提高舞蹈素养。
2. 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舞台表现力。
4. 为学生提供舞蹈考级、比赛和表演的机会。
四、课程内容:1. 舞蹈基础理论- 舞蹈的定义、起源与发展- 舞蹈的分类与特点- 舞蹈的基本要素(节奏、舞姿、表情等) - 舞蹈的历史与文化2. 舞蹈技术训练- 基本步伐与组合- 舞蹈动作与组合- 舞蹈表演技巧- 舞蹈编排与创作3. 舞蹈实践- 舞蹈排练- 舞蹈比赛与表演- 舞蹈考级五、教学安排:1. 学时:XXX学时2. 学分:XXX学分3. 教学进度安排(示例):- 第一阶段:舞蹈基础理论(2周)- 第二阶段:舞蹈技术训练(4周)- 第三阶段:舞蹈实践(4周)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舞蹈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舞蹈基本概念。
2. 演示法:教师进行舞蹈动作示范,引导学生模仿学习。
3. 练习法: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练习,巩固所学技能。
4. 比赛法:组织舞蹈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七、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舞蹈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舞蹈实践考核:考察学生的舞蹈技能、表现力和创新能力。
3. 舞蹈考级:根据学生舞蹈水平,参加相应级别的舞蹈考级。
八、教材与参考资料:1. 《舞蹈基础教程》2. 《舞蹈表演技巧》3. 《舞蹈编排与创作》4. 相关舞蹈理论书籍和视频资料九、课程特色: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强调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4. 提供舞蹈考级、比赛和表演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请注意,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大纲应根据舞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
舞蹈完整版现代舞教学大纲
舞蹈完整版现代舞教学大纲舞蹈完整版现代舞教学大纲舞蹈是一门美妙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身体的动作、姿态和情感表达来传达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现代舞作为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融合了多种舞蹈技巧和风格,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为了帮助学习者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现代舞的技巧和表达方式,我们制定了一份完整版的现代舞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舞蹈基础知识在学习现代舞之前,学习者需要了解舞蹈的基础知识。
这包括舞蹈的历史、发展和不同的舞蹈流派。
学习者还需要了解舞蹈的基本术语和动作,以及如何正确进行身体的热身和拉伸。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对现代舞的起源和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现代舞的技巧训练现代舞的技巧训练是学习者掌握现代舞的关键。
在这一部分,学习者将学习和练习现代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如跳跃、转体、抬腿等。
学习者将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指导,逐渐提高自己的身体控制和协调性。
此外,学习者还将学习如何正确运用呼吸和重心转移等技巧,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三部分:现代舞的创作与表达现代舞强调个人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学习者需要通过创作和表达来展示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艺术观点。
在这一部分,学习者将学习现代舞的编舞技巧和创作方法,如舞蹈结构的构建、动作的选择和组合等。
学习者还将学习如何通过身体的动作和表情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以及如何与音乐和舞台设计进行合作,创造出令人难忘的舞蹈作品。
第四部分:现代舞的演出与欣赏舞蹈的最终目的是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在这一部分,学习者将学习如何进行舞台表演和演出,包括舞台礼仪、舞蹈技巧的展示和与其他舞者的合作。
学习者还将学习如何观赏现代舞作品,欣赏和分析舞蹈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力。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习者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现代舞的魅力,并能够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总结舞蹈完整版现代舞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习者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现代舞的技巧和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舞蹈的基础知识、技巧训练、创作与表达以及演出与欣赏,学习者将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现代舞者。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舞蹈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对舞蹈基本概念和技巧的全面掌握,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以及对舞蹈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舞蹈技能和灵活度;2. 培养学生对不同舞蹈风格和形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舞蹈表现力;4. 培养学生对舞蹈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三、教学内容1. 舞蹈基本功训练- 舞蹈姿势与体态的调整与训练;- 身体的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的培养;- 肌肉的训练和舞蹈动作的练习。
2. 芭蕾舞基础- 芭蕾舞的历史与发展;- 芭蕾舞的基本动作与技巧;- 芭蕾舞的身体姿势和表达方法;- 典型芭蕾舞剧目的学习与欣赏。
3. 现代舞基础- 现代舞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舞的动作语言和表现技巧;- 现代舞的个人创意表达与编舞方法。
4. 民族舞基础- 中国传统舞蹈的形态与特点;- 不同地域的传统舞蹈风格与代表作品; - 民族舞的动作与音乐的结合。
5. 舞蹈创作- 舞蹈编排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舞蹈音乐与舞蹈动作的配合;- 创作舞蹈作品的构思与实践。
6. 舞台表演与演出- 舞台表演技巧与准备工作;- 舞台演出的合作与互动;- 舞者的职业道德与舞蹈生涯规划。
四、教学方法1. 集体授课- 教师示范与学生模仿;- 群体动作练习与排练;- 舞蹈实践与表演训练。
2. 小组合作- 学生之间互相搭档与配合;- 小组舞蹈编排与表演。
3. 个体指导- 教师对学生个别动作和技巧进行指导; - 学生个人创作指导与辅导。
五、学期计划1. 第一学期- 舞蹈基本功训练与芭蕾舞基础;- 舞蹈创作的基础技巧与方法;- 舞蹈音乐的欣赏与分析。
2. 第二学期- 现代舞基础与民族舞基础;- 舞蹈创作的进阶与实践;- 舞蹈剧目的学习与演出准备。
3. 第三学期- 舞台表演技巧与演出准备;- 创意舞蹈作品的实践与展示;- 舞蹈文化的探索与研究。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 学生的积极参与与表现;- 学生对舞蹈动作和技巧的准确掌握。
舞蹈表演教学大纲模板
---舞蹈表演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舞蹈表演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和表演能力。
- 提高学生的舞蹈审美和艺术修养。
- 增强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课程内容1. 第一学期- 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基本步法、跳跃、旋转、柔韧性训练等。
- 舞蹈风格学习: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等不同风格的基本舞步和动作。
- 舞蹈理论:舞蹈史、舞蹈美学、舞蹈编导基础等。
2. 第二学期- 舞蹈剧目排练:选择经典舞蹈作品进行排练,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舞蹈编导实践:学习舞蹈编导的基本方法,进行简单的舞蹈创作和排练。
- 舞蹈欣赏与评析:观看不同风格的舞蹈演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系统讲解舞蹈理论知识和技能要点。
2. 实践操作:通过分组练习、集体排练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舞蹈技能。
3. 作品分析:对经典舞蹈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和表演水平。
4. 舞台实践: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舞蹈比赛和演出,提升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
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等。
2. 期中考核:以舞蹈表演或舞蹈编导的形式进行,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3. 期末考核:结合舞蹈理论考试和舞蹈表演,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舞蹈基础教程》、《舞蹈表演教程》等。
2. 参考书目:《舞蹈史》、《舞蹈美学》、《舞蹈编导学》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此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进度表)七、教学资源1. 舞蹈教室:提供足够的教学空间和舞蹈器材。
2. 舞蹈音乐:收集整理不同风格的舞蹈音乐。
3. 舞蹈视频:收集整理经典舞蹈作品视频,供学生欣赏和学习。
---请注意,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实际教学大纲应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学生情况和师资力量进行调整。
舞蹈表演基训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表演基训课程教学大纲初级舞蹈表演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舞蹈表演基训课程旨在培养学员的舞蹈技巧与表演能力,为他们打下良好的舞蹈基础。
通过系统的训练,学员将能够掌握舞蹈的基本功,理解舞蹈的表演要素,并能在表演中展示个人风格与魅力。
二、学习目标1. 掌握基本舞蹈技巧:学员将学习各种基本舞蹈动作,包括舞蹈姿势、步法、转身与转体技巧等,培养灵活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2. 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学员将通过在不同舞蹈风格中的实践,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准确传达舞蹈的意境与情感。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员将有机会参与集体演出和合作创作,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提高整体舞台表现水平。
三、课程内容1. 舞蹈基本功训练- 身体拉伸与基本力量训练:通过拉伸和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弹性,提高舞者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
- 节奏感与身体韵律训练:培养舞者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舞蹈的节奏感,掌握基本的身体韵律。
- 舞蹈基本技巧:学习各种基本的舞蹈技巧,包括舞蹈姿势、转身技巧、步法与配合等。
2. 舞蹈表现训练- 表演技巧训练:学习舞台表演技巧,包括眼神表达、舞姿演绎、肢体语言等,提高表演力和观众沟通能力。
- 情感表达与艺术表现:引导学员通过舞蹈来表达情感和个人风格,培养创造力和艺术性的表演能力。
3. 舞蹈作品演练与创作- 学习舞蹈作品:通过学习经典和现代舞蹈作品,学员将了解不同风格的舞蹈表达方式,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 团队演出与合作创作:参与团队演出和合作创作,学员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舞蹈创作能力,提升整体舞台表现水平。
四、教学方法1. 示范与指导:教师将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员掌握舞蹈技巧和表演要领。
2. 分组合作: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意能力。
3. 实践演练:注重实际操作和舞台演练环节,让学员通过不断练习和演练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
五、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评估:包括学员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舞蹈教案教学大纲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舞蹈基础训练二、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三、教学目标:1. 了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舞蹈的种类。
2. 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舞蹈组合,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1. 舞蹈基础知识:舞蹈的定义、发展历程、舞蹈的种类、舞蹈的作用等。
2. 舞蹈基本动作:舞蹈的基本步伐、舞蹈的基本手位、舞蹈的基本头位等。
3. 舞蹈组合:舞蹈组合的编排、舞蹈组合的练习、舞蹈组合的展示。
五、教学重点:1. 舞蹈基本动作的掌握。
2. 舞蹈组合的编排与练习。
六、教学难点:1. 舞蹈基本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2. 舞蹈组合的创意和表现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等,使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知识。
2. 示范法:通过教师示范舞蹈基本动作和舞蹈组合,使学生直观地学习舞蹈技巧。
3. 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舞蹈基本动作和舞蹈组合。
4. 比赛法:通过组织舞蹈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
八、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舞蹈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舞蹈知识,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铺垫。
(二)舞蹈基本动作学习1. 教师示范舞蹈基本动作,学生跟随学习。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舞蹈组合学习1. 教师示范舞蹈组合,学生跟随学习。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舞蹈组合编排1.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舞蹈基本动作,编排舞蹈组合。
2. 教师指导学生修改和完善舞蹈组合。
(五)舞蹈组合展示1. 学生分组展示编排好的舞蹈组合。
2. 教师点评,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舞蹈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舞蹈基本动作和舞蹈组合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舞蹈组合编排和展示中的表现。
十、教学资源:1. 教材:《舞蹈基础训练》2. 教学视频:舞蹈基本动作和舞蹈组合的教学视频3. 教学课件:舞蹈基本知识、舞蹈基本动作和舞蹈组合的课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动作和舞蹈组合,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中国舞舞蹈教学大纲
中国舞舞蹈教学大纲以下是一份中国舞舞蹈教学大纲的模板:一、课程名称:中国舞舞蹈教学二、课程性质:[具体课程性质]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中国舞的基本知识和舞蹈技巧,包括舞蹈的历史、风格、动作和表现力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舞蹈练习和表演,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舞蹈表现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舞蹈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内容:1. 中国舞的基本知识:介绍中国舞的历史、风格和特点。
2. 舞蹈基本动作:学习中国舞的基本动作,如手位、脚位、步伐等。
3. 舞蹈组合:通过学习舞蹈组合,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4. 舞蹈作品:学习一到两个中国舞舞蹈作品,加深对中国舞的理解和掌握。
5. 舞蹈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舞的基本知识和舞蹈技巧。
2. 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了解舞蹈动作的要领。
3. 练习法:通过练习舞蹈动作和组合,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
4. 欣赏法:欣赏优秀的中国舞舞蹈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六、教学要求:1. 学生要按时上课,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学生要认真学习舞蹈动作和组合,注重细节和表现力。
3. 学生要积极参加舞蹈表演和比赛,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
七、教学评价:1.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现力。
3. 学生在舞蹈表演和比赛中的表现。
八、教学材料:1. 中国舞舞蹈教材。
2. 舞蹈音乐和视频资料。
3. 舞蹈服装和道具。
(完整版)《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版)《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目的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并提供基本的舞蹈技能和理论知识。
通过课程研究,学生将能够了解不同舞蹈风格、掌握舞蹈技巧,并能够创造和表达自己的舞蹈作品。
课程安排
第一周:舞蹈基础知识
- 舞蹈的定义和分类
- 舞蹈的历史发展
- 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姿势
第二周:芭蕾舞基础
- 芭蕾舞的起源和发展
- 芭蕾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 芭蕾舞的技巧训练
第三周:现代舞基础
- 现代舞的特点和发展
- 现代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 现代舞的创作方法
第四周:爵士舞基础
- 爵士舞的起源和演变
- 爵士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 爵士舞的表现力和表演技巧
第五周:探索舞蹈风格
- 不同舞蹈风格的特点和风格要素
- 学生分组选择一种舞蹈风格进行研究和表演
- 学生展示自己的舞蹈作品
课程要求
- 学生需穿着舒适的舞蹈服装参加课程
- 学生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包括跳舞和研究理论知识- 学生需按时提交作业和参加舞蹈表演
考核方式
- 课堂参与度:占总成绩的30%
- 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
- 舞蹈表演评估:占总成绩的40%
以上为《舞蹈课程》教学大纲的完整版,希望本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和创作能力。
舞蹈学校学期教学大纲模板
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培养正确的舞蹈审美观。
2. 增强学生的舞蹈技能,使学生掌握舞蹈基本技巧和组合。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舞台表现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功训练:- 身体各部位基本动作训练(如:压腿、踢腿、控腿、腰部训练等)。
- 舞蹈基本步法训练(如:平步、点步、滑步等)。
- 舞蹈基本舞姿训练(如:舞姿站立、舞姿蹲坐、舞姿转身等)。
2. 舞蹈组合与技巧:- 学习并掌握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舞蹈组合。
- 学习舞蹈技巧,如跳跃、旋转、翻滚等。
3. 民族民间舞:- 学习并掌握我国各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和风格特点。
- 学习外国特色舞蹈,如芭蕾舞、现代舞等。
4. 舞蹈编创:- 学习舞蹈编创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培养学生独立编创舞蹈的能力。
5. 舞台表演:- 学习舞台表演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 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际操作的训练。
2. 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舞蹈水平和能力,进行分层次教学。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舞台实践:定期举办舞蹈表演,让学生在实际舞台上锻炼表演能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4周):基本功训练,重点掌握舞蹈基本动作和步法。
2. 第二阶段(5-8周):舞蹈组合与技巧训练,学习并掌握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舞蹈组合。
3. 第三阶段(9-12周):民族民间舞学习,了解并掌握我国各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和风格特点。
4. 第四阶段(13-16周):舞蹈编创与舞台表演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五、考核评价1. 期末考试:通过舞蹈表演、舞蹈技巧展示、舞蹈知识问答等形式进行考核。
2.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舞蹈技能进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舞蹈教材,如《舞蹈基本训练》、《舞蹈组合与技巧》等。
《舞蹈》 教学大纲
《舞蹈》教学大纲舞蹈教学大纲舞蹈是一门艺术形式,通过身体的动作和音乐的配合,表达出情感和故事。
舞蹈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舞蹈,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部分:舞蹈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在舞蹈教学的第一部分,我们将介绍舞蹈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学生需要了解舞蹈的定义、分类以及舞蹈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舞蹈的历史,学生可以了解舞蹈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舞蹈作品。
第二部分:舞蹈的基本技巧和动作在舞蹈教学的第二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舞蹈的基本技巧和动作。
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地站立、行走和转身,以及如何控制身体的平衡和灵活性。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如跳跃、转动和伸展。
通过反复练习这些基本技巧和动作,学生可以逐渐提高他们的舞蹈水平。
第三部分:舞蹈的表达和创造在舞蹈教学的第三部分,我们将重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舞蹈表达情感和故事。
他们将学习如何利用身体的动作和表情来传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此外,学生还将有机会参与创作自己的舞蹈作品,通过选择音乐、编排动作和设计舞台布景来展示他们的创造力。
第四部分:舞蹈的欣赏和评价在舞蹈教学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将重点培养学生的舞蹈欣赏和评价能力。
学生将学习如何观看和欣赏舞蹈演出,并学习如何评价舞蹈作品的技巧和表现力。
通过分析和讨论不同的舞蹈作品,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和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舞蹈艺术。
总结舞蹈教学大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学习舞蹈。
通过学习舞蹈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舞蹈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通过学习舞蹈的基本技巧和动作,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舞蹈水平。
通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学生可以通过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故事。
最后,通过培养学生的舞蹈欣赏和评价能力,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舞蹈艺术。
舞蹈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教学计划与大纲《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舞蹈教育的基础训练课之一,它和其它的舞蹈训练课共同承担着培养舞蹈艺术人才,传承中华民族先进文明的天职。
中国民间舞是民族舞学科学生的必修课程。
通过八个民族十几种风格迥异舞种的学习,使学生在身体各部位表现力及舞蹈意识等方面得到有效的训练。
教学内容---一年级第一学期1藏族教学目的:通过对藏族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藏族“坐懈胯”上松弛颤、摆、悠的动态、动律、动势特征,准确地把握藏族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膝部或连续不断或小而快的颤动或屈伸。
难点:1.动作中保持提胯、拎腰、沉肩的基本体态;2.膝关节颤动、屈伸时的柔韧和弹性第一节基本概念(一二节内容1——5周完成)一脚位:1双脚稍分开的正步位 2八字位 3丁字位 4靠步位 5踏步位二脚形:1绷脚 2勾脚三基本体态:丁字步站好,双膝稍弯,靠重心脚懈胯,双手扶胯,上身松弛略向前倾,眼睛平视。
四手臂形态:手臂松弛,手指轻轻并拢,指尖下垂,要有长袖的感觉。
第二节踢踏一手的动作:1交替划圆 2摆手二动律:1“8”字晃动 2摆 3颤膝三步伐: 1 基本步(一二三) 2退踏步 3连三步 4抬踏步 5嘀嗒步 6后退步(七点连续) 7摆步 8悠踢步 9胯悠步 10跳分步 11二三步四短句:1开头步 2结束步 3悠踢步 4胯悠步 5跳分步第三节弦子(6——10周完成)一动律:1曲伸二步伐:1靠步 2靠点步 1)靠点靠 2)靠点悠 3平步 4收步 5撩步 6三步一撩 7二步踏步 9刨步 10颤点步第四节组合(11——15周完成)一踢踏舞部分:1库玛拉组合 2恰地宫保组合 3青稞丰收组合 4快乐青年组合二弦子舞部分:1尤子巴母组合 2牧羊女组合 3弦子组合一年级第二学期2东北秧歌教学目的:通过对东北秧歌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掌掌握东北秧歌“稳中浪稳中俏稳中艮”的动律特征;准确地把握东北秧歌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要突出东北秧歌“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主体风格。
难点:“艮劲儿”步、上肢“扭”、手腕“花”的协调把握,以及“出脚急,落脚稳,慢移重心”的步伐要点,“点紧促,线延伸”“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节奏处理。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二三节内容1----3周完成)一脚位:1正步位 2别步位 3大八字位二持巾法:1攥手巾边 2满把攥巾三基本体态:脚下正步位,重心略前倾,下颏微收,略含胸眼睛平视,双手叉腰。
第二节基本动律 1前后动律 2上下动律 3划圆动律第三节稳相 1双叉腰 2双扣手 3双护头 4双护胸 5双推山 6单扶肘第四节步伐 1前踢步 2后踢步 3旁踢步4顿步 5双颤步 6走场步 7跳踢步 8抬提步第五节手巾花一里外绕花 1单臂花 2双臂花 3交替花(大小) 4蝴蝶花 5小展翅6蚌壳花 7肩上花 8缠头花二片花 1里片花 2外片花 3小五花 4立片花第六节鼓(四五六节内容4----7周完成)一一至五鼓二鼓相 1顺风旗 2叉腰单推掌 3叉腰单托掌第七节组合1动律组合 2双颤步组合 3顿步组合 4走场组合(8----10周完成)3云南花灯教学目的:通过对云南花灯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云南花灯中各种崴的动律、舞姿及扇花的配合训练,达胯、腰、肋三部的协调舞动,“以情带动”舞出南国女性内秀、淡雅、清秀的风格和恬静的心理特征,进而准确地把握云南花灯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要突出云南花灯“崴”的动律。
难点:胯、腰、肋三个部位在松弛的状态下,左右摇摆中兼上下的弧线运动。
第一节基本概念(11----12周完成)一持扇法:指捏扇 2握扇 3五指夹扇 4扣扇二基本体态:脚下正步位,面向一点,略含胸,双手下垂,自然立直。
三脚位:1正步位 2踏步位四基本动律:1小崴动律 2正崴动律 3反崴动律第二节基本步伐(二三节内容13----15周完成)一小崴步二正崴步 1平崴步 2柔踩步三反崴步四跳踮步 1吸跳踮步 2撩跳踮步五小俏步六十字步 1小崴 2正崴 3反崴第三节基本扇花一团扇 1团扇放扇 2团扇别扇二握扇 1搬扇三扣扇 1推扇 2提撩扇 3耳旁绕花四摆扇五扛扇第四节基本动作四五节内容16----18周完成)一小鱼抢水二荷花爱莲三崖鹰展翅四蜻蜓点水五月光花六喜鹊登枝第五节组合 1小崴组合 2正崴组合 3跳踮步组合 4走场二年级第一学期4蒙古族舞教学目的:通过本学年对蒙古族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蒙古族舞蹈女性所特有的“稳重、端庄、含蓄,柔中见刚”的风格特征;男性掌握蒙古族舞蹈所特有的“粗犷豪放彪悍矫健”的特征。
准确的把握蒙古族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女性突出“稳重、端庄、含蓄,柔中见刚”的风格特点。
男性突出“粗犷、豪放、彪悍、矫健”的风格特点。
难点:在上身略后倾,颈部稍后枕的基本体态上,达到脚下的灵活敏捷, 肩部的松弛自如,臂与腕部的柔韧优美。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二三节内容1----2周完成)一脚位:1正步位 2八字位 3点步位二脚形: 双脚保持自然外开45度小八字位上的脚形。
三基本体态: 体朝二点面向八点,胯前按手位,后点步位。
四手形: 1五指平伸 2自然张开 3握空心拳五手位: 1胯前按 2体后端 3斜下 4平手 5斜上 6叉腰 7勒马第二节动律一绕圆动律二拧转动律第三节肩部动作一 1硬肩(单双) 2柔肩 3笑肩 4耸肩 5碎肩第四节手部动作(四五六节内容3----7周完成)一 1硬腕 2甩手 3绕手 4弹拨手 5绕腕 6提压腕 7柔臂马鞭动作:1提鞭手 2扬鞭手 3绕鞭手第五节步伐一基本步伐 1平步 2点步 3错步 4垫步 5迂回步 6碎步二马步 1立掌步 2轻骑步(硬软)3刨地步 4跺步 5跑马步 6旁伸步 7摇篮步 8走马步 9跺掌步第六节舞姿一勒马式二扬鞭勒马式三抽鞭勒马式四套马式第七节组合(8----9周完成)一胸背体态动律二硬腕三肩组合四柔臂五马步5安徽花鼓灯 (女班)教学目的:通过对安徽花鼓灯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安徽花鼓灯舞蹈“溜起意先行,刹住不断线, 紧收, 积突射及流动中的倾拧”等动律特征,准确地把握安徽花鼓灯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突出“溜起意先行刹住不断线”的风格特点。
难点:动作中,要保持提臀立腰弧线上提自始至终的“三道弯“的基本体态,就是流动中的倾拧;在步伐的行进中膝部不松,控制住脚底板整体着地,以重心略偏后走起不飘为要点,配合”上身风摆柳“和臂的贴身划圆摆动,形成花鼓灯体态与动作的配合。
第一节基本概念(10----11周完成)一脚位 1 正步位 2踏步位 3点步位 4八字位二持扇法 1握扇 2夹扇三基本体态正步位,对1点,双手胸前抱扇,提胯收腹略含胸,重心前倾。
四基本动律 1划圆动律 2上下动律 3三点头动律 4倾拧动律第二节基本动作(二三节内容12----15周完成)一步伐 1碎步(进退横) 2起步 3风柳步 4簸箕步 5颤点步 6双环步 7筛子步 8别步 9车水步 10蹭步 11单拐弯二扇花 1舀扇 2挽扇 3摆扇 4绕扇第三节舞姿一端针匾二凤凰单展翅三腰中盘带四荷花爱莲五手搭凉棚六凤凰穿天第四节组合(16----18周完成)一风摆柳组合二扇花组合三倾拧组合四步伐组合6男班教材重点:突出男性在舞蹈中的“顽”“逗”风格特征。
难点:无论是流动中的动态,还是静止中的体态,都要体现“倾”和“拧在动作中,首先是“紧收”,而后是“积蓄”力量,最后“突射”的动态。
第一节基本概念(10----11周完成)一脚位 1正步位 2八字位 3点地位二基本体态正步位,对1点,收腹拔腰头微仰,双手反叉腰,双膝伸直(切忌僵硬),重心前倾。
三基本动律 1倾拧动律 2划圆动律 3上下动律四手形 1握空拳 2掌式(四指并拢)第二节基本动作(二三节内容12----15周完成)一鼓架子 1打虎式 2扁担式 3顶天立地 4霸王举鼎 5浪子踢球 6狮子回头 7金鸡独立 8扛包式 9二郎担山二步伐 1踩锣步 2双环步 3双环探步 4跑场步 5赶步 6碎步第三节打腿类打腿动作是鼓架子下肢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打腿时节奏短促刚劲突发灵巧,打腿动作带有竞技性,又富技巧性,很具淮北人的性格。
一二起腿二里外拐蹁腿三小五腿四缠丝腿第四节短句(四五节内容16----18周完成)一头鼓二赶步转身接鼓架子三二起腿接小五腿第五节组合一步伐组合二打腿组合二年级第二学期7维吾尔族舞教学目的:通过对维吾尔族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维吾尔族舞蹈“挺而不僵、颤而不窜、脚下不离散、上身洒的开”的风格;准确的把握维吾尔族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突出维吾尔族舞蹈的体态、动态、神态、动感、力感的“挺而不僵、颤而不窜、脚下不离散、上身洒得开”风格特点。
难点:维吾尔族舞蹈节奏多附点,脚下要在节奏准确的基础上,步法灵活善变,同时要求膝部微颤的动律贯穿始终;在流动中快速的旋转,突然止住在舞姿上和向上挑胸闪腰,形成回旋的动感特点。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二节内容1----2周完成)一脚位 1正步位 2踏步位 3点步位 4八字位二手形 1立腕手指自然弯曲 2握空心拳(四指握拇指出)三手位 1叉腰 2斜前手位 3横手位 4顶手位 5托帽手位 6 扶胸礼位 7背手位四基本体态自然位站,重心略偏前,提胯立腰挺胸垂肩昂首平视双手自然下垂。
第二节基本动律一摇身二颤三移颈第三节步伐(三四接内容3----6周完成)一垫步二三步一抬三进退步四自由步五两步一踏六跺移步七滑冲步八三步一点第四节与步伐配合的上身动作一垫步:1叉腰式 2 托帽式 3猫洗脸 4双背手 5扶胸式二进退步:1波浪手 2摊绕手 3点腕手 4叉腰式 5扶胸式 6背手式 7托帽式三三步一抬:1叉腰式 2托腮手 3扛撩手 4托帽手第五节组合(7----9周完成)一体态动律组合二步伐组合三赛乃姆四刀郎组合8胶州秧歌教学目的:通过对山东秧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胶州秧歌舞蹈在动态、动势、动律上的“碾拧抻韧”等风格特点;男性掌握鼓子秧歌舞蹈在动态、动势、动律上“稳沉抻韧”等特点。
准确的把握山东秧歌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在舞蹈中要突出“扭拧碾抻韧”的风格特点。
难点:脚下的抬重落轻走飘,始终贯穿于体态上的“三道弯”,在力度幅度的展开方面,使身体的运动方式处于对抗状态,从碾拧抻韧中达到上下配合自如整体协调一致。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二接内容10----11周完成)一脚位 1丁字位 2小八字位 3正步位 4踏步位二脚形 1自然脚形 2快脚三持扇法 1五指握扇 2五指扣扇 3五指夹扇 4三指捏扇四基本体态倒丁字位对3点,上身拧至1点,呈三道弯体态。
第二节基本动律一拧碾动律二提拧动律第三节步伐(三四节内容12----15周完成)一正丁字拧步二提拧步三丁字三步四倒丁字碾步五曼扭步第四节基本舞姿与动作一推扇二抱扇三打撇扇四扣扇五八字扇第五节短句(五六节内容16----18周完成)一扣扇短句二推扇短句三小曼扭短句第六节组合一丁字拧步组合二小曼组合三综合性组合9鼓子秧歌重点:在舞蹈中突出“稳沉抻韧”的风格特点。